城镇体系规划的研究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体系规划的研究方法

1 引言

城镇体系作为一个科学术语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1960年,美国地理学者邓肯(DUNCAN)在《大都市与区域》一书中首次提出城市体系(urban system).的科学概念,1962年美国地理学者贝里(Berry)和皮特(pitts)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一般系统论与城市地理研究相结合,开创了城镇体系研究的新纪元。此后,西方城市地理学者针对城镇体系内部城镇地域的发展变化,相继提出了“都市连绵区”(megalopolis)、“城市场”(urban field)、“通勤场”、“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等概念,不断丰富和完善着城镇体系理论,为城镇体系研究由理论走向实践打下坚实基础。自20世纪60年代起,由贝里等学者发起的城镇体系研究的高潮曾一度出现于北美,广大地理学家纷纷开展城镇体系的实证研究工作,并取得丰富成果。1980年代后,城镇体系的研究重心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如加拿大学者麦基(Mcgee)对东南亚国家城市密集地区的研究,并提出了“城乡融合区”(desktoa)的概念等。

2 城镇体系和城镇体系规划的概念

体系的本质含义,是指“部分组成的整体”或“有组织的和被组织化的全体”、“以规划的相互作用以相互依存的形式结合着的对象的集合”。因此,城镇体系就是指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划、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简而言之,是一定空间区域内具有内在联系的城镇集合。

城镇体系规划,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妥善处理各城镇之间、单个或数个城镇与城镇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发达到地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佳的发展总目标而进行的规划。具体的说,城镇体系规划是根据地域分工的原则,根据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及文化科技等事业的发展需要,在分析各城镇的历史沿革、现状条件的基础上,明确各城镇在区域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和分工协作关系,确定其城镇的性质、类型、级别和发展方向,使区域内各城镇形成一个既明确分工、又有机联系的大、中、小相结合协调发展的有机结构。

3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任务综合评价城镇发展条件;制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

预测区域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拟定各相关城镇发展方向与规模;协调城镇发展与产业配置的时空关系;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引导和控制区域城镇的合理发展布局;指导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其在于运用现代系统理论与方法探究整个体系的整体效益, 即寻求整体(体系) 效益大于局部(单个城镇) 效益之和的部分。在开放系统条件下, 强化体系与外界进行的“能量”和特质交换, 使体系内负熵流增加, 促使体系向有序转化, 达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最佳的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

城镇体系规划内容:(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开发建设条件;(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3)确定本区域的城镇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4)提出城镇体系的功能结构和城镇分工;(5)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7)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8)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措施;(9)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10)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4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程序与成果表达

4.1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程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规划工作准备阶段:组织规划的队伍,规划内容分工负责;查阅规划区域的背景资料,选择与规划区域相适应的规划理论和方法,准备调查提纲和表格,准备区域的工作底图,供实地调查和方案构思用。

(2)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和访问座谈阶段;

(3)调查内容的分析研究阶段:分析城镇发展的各项条件,分析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并进行城镇发展条件综合评价。

(4)规划方案的构思阶段:规划预测、方案构思、观点形成。

(5)与当地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协调规划方案、编写规划报告和编制规划图件阶段:多种方案汇报和一个方案的系列图件。

(6)组织专家评审和上报审批阶段。

在这些工作阶段中还要注得三个结合即注重调查研究,上下结合;宏观,中观,微观分析相结合,以中观为主;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4.2城镇体系规划的成果包括城镇体系规划文件和主要图纸。

(1)城镇体系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

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目标、原则和内容提出规定性和指导性要求的文件。

附件是对规划文本的具体解释,包括综合规划报告、专题规划报告和基础资料汇编。

(2)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图纸:

1)城镇现状建设和发展条件综合评价图;

2)城镇体系规划图;

3)区域社会及工程基础设施配置图;

4)重点地区城镇发展规划示意图。

5城镇体系规划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方法论是进行一项研究的基本工具,方法体系的成熟程度也显示了研究本身的进展程度。

5.1关于城镇体系研究的理论

城镇有机组合而成的城镇系统。城镇体系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必须按城镇体系来规划和组织城镇的发展,并对城镇体系规划的理论进行了研究。城镇体系的思想萌芽可追溯到霍华德(E.Howard)的“田园城市”,它是将城市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考虑的。后来,特别是本世纪30年代以来,提出了很多理论。

(1)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

这是一种关于城市区位的理论,是关于一定区域内城市和城镇的职能、大小及空间结构分布的理论,并用六边形网络来概括区域内城市级别、规模与数量的关系。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期泰勒(W.Christaller)通过对德国南部城镇的调查,于1933年发表了《南部德国的中心地》,建立了中心地理论。所谓中心地,就是指向周围地区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方,由于提供服务的种类和范围不同,就产生了中心地的等级。

(2)相互作用理论(Interaction Theory)

相互作用把两个城市间的经济联系。这一理论认为两个城市间的经济作用力与它们的规模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据此,可划分两个城布间的分界线。它是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来的,用公式可表示为:I=PaPb/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