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化学中“部分常见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的认识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附录Ⅰ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_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附录I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4页附录I的图表素材,内容为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这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和教育价值。
若充分挖掘、合理利用“酸碱盐溶解性表”能很好地攻克“酸碱盐”涉及的四大基本化学用语:离子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物质组成及分类等问题,也能有效突破“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条件的判定,从而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知识范畴,提升教学质量。
所以本课题对于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⑴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一些常用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⑵通过研究溶解性规律,明确常见的沉淀及常见盐溶液中离子的颜色;⑶通过物质的溶解性,学会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⑴通过实验探究,明确溶解性规律,常见的沉淀及常见盐溶液中离子的颜色;⑵通过小组讨论,学会交流有用信息,自主归纳整理溶解性表中的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完成学习任务,独自完成课堂练习,独立与合作之间相互转换,可逐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教学难点: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的灵活使用。
二、学情分析首先,学生学习上册知识对于常见元素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化学式名称的记忆有一定的局限性,交叉法准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掌握的不熟练,加之下册教学中酸碱盐的学习不够系统与完善,不明确哪些物质是沉淀,哪些物质有颜色,所以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将两册的化学知识系统的串联起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三、学法指导:在教师引导和协助下,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交流讨论难点、展示小组成果、独立测验等活动,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科学学习方法。
四、教学流程:根据酸、碱、盐类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理解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具体教学分以下几个阶段:环节一:视频欣赏、明确目标明确:探究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环节二:实验探究、交流展示根据实验探究、讨论交流了解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以及在练习中的使用。
附录Ⅰ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
8,某学生家乡出现水禾苗倒伏现象,他通过 研究,发现主要原因是缺少了____肥(填元 素名称),建议农民施用草木灰(其化学式为 _____)或_____(填化学式,下同),但是过 多会土壤的PH大于7,显__性,不利于禾苗 生长,此时可在土壤中施用适量的____
9,家庭饮用水。经检验其PH略小于7,说明 溶液显__性,这是因为溶有______原因,该 水是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BaCO3 溶于酸不产生气体的白色沉淀 Mg(OH)2
Al(OH)3 蓝色沉淀 Cu(OH)2 红褐色沉淀 Fe(OH)3
酸的试题:
1,一些食品包装袋中常用氧化钙做干 燥剂,氧化钙属于: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2,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 为酸溶液中含有:()
A、氢离子 B、氢分子 C、酸根离子 D、酸分子
CaCl2+Na2CO3= CaCO3 ↓ +2NaCl
置换反应
金属+酸 → 盐+氢气
1. 位于氢前的金属
2.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
金属1+盐1 → 金属2+盐2
1.金属1比金属2活泼
2.盐必可溶
2+
3.Fe → Fe
4.K.Ca.Na除外
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5,我国古代纺织常用氢氧化钾做漂洗的洗涤 剂。前人用贝壳(主要成份是碳酸钙)煅烧 后的固体与草木灰(主要成份是碳酸钾)在 水中相互作用,便可得到氢氧化钾,上述反 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逐渐减弱
初中化学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
溶
溶
溶
不
Ag+
-
溶
不
微
不
“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
“不”表示不溶于水,
“微”表示微溶于水,
“挥”表示挥发性,
“---”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
Mg(OH)2,Al(OH)3,AgCl,BaSO4,BaCO3等均为白色沉淀
Cu(OH)2蓝色沉淀
Fe(OH)3红褐色沉淀
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OH-
NO3-
Cl-
SO42-
CO32-
H+
溶、挥
溶、挥
溶
溶、挥
NH4+
溶溶Leabharlann 溶溶溶K+
溶
溶
溶
溶
溶
Na+
溶
溶
溶
溶
溶
Ba2+
溶
溶
溶
不
不
Ca2+
微
溶
溶
微
不
Mg2+
不
溶
溶
溶
微
Al3+
不
溶
溶
溶
-
Mn2+
不
溶
溶
溶
不
Zn2+
不
溶
溶
溶
不
Fe2+
不
溶
溶
溶
不
Fe3+
不
溶
溶
溶
-
Cu2+
不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附录Ⅰ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_0
附录一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表格各离子不同组合,进一步加深对酸、碱、盐的组成理解,强化了酸碱盐化学式的书写。
2、从表中找出酸碱盐的溶解性特点,找出有效的记忆方法或口诀,快速判断出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否实行。
3、利用表中常见的酸碱盐的溶解性,巩固酸碱盐的鉴别、转化、制取等实验技能,熟悉中考常考的特征离子的检验。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及记忆方法。
2、教学难点:微溶物的处理。
三、课前准备:事先印一张表格,要求学生课前先完成化学式的书写。
附:酸碱盐化学式四、教学流程2、提问: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什么?注意学生往往没说到反应物应是溶液(可溶,酸例外)特别是“盐+碱”、“盐+盐”反应物一定要全溶。
3、引入问题:复分解反应要具备生成物有水、气体、沉淀三个条件之一才能实行,生成水或气体通过方程式很容易判断出来,最难是如何判断是否生成沉淀,所以今天我们来学习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附练习:3、下列实验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A、硫酸钠溶液滴入氯化铜溶液B、氯化钡溶液滴入氧化铜中C、氢氧化钾溶液滴入硝酸钠溶液中D、硝酸银溶液滴入氯化钠溶液4、只有一种试剂来鉴别NaOH、Ca(OH)2、稀H2SO4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A、氯化钡溶液B、石蕊溶液C、碳酸钠溶液D、酚酞溶液5、下列各种物质,相互不能发生反应的是()A、Ca(OH)2溶液和硫酸B、氧化铁和盐酸C、三氧化硫和氢氧化化钠溶液D、盐酸和二氧化碳6、下面是某同学实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符的是( )A、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B、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C、Ca(OH)2溶液中加入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D、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7、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水中,有化学反应发生,但无沉淀生成,也无气体生成,且溶液为无色的一组是( )A、K2CO3、BaCl2、NaClB、CaSO4、HNO3、NaClC、CaCl2、KOH、Na2CO3D、K2SO4、H2SO4、NaOH8.(2019广安市)酸、碱、盐的溶解性表为我们确定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提供了方便,下表是溶解性表中的一部分,结合表格和溶解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20℃)A.绘制表格的依据是物质的溶解度B.常见物质一般可分为:溶、微溶和不溶C.Ca(OH)2、CaSO4和CaCO3的溶解度都大于1gD.Ca2+、NO3-、Cl-三种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9、完成发生的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归纳表(室温)(适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盐)
1 / 2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注意:1、亚铁离子(Fe 2+)为浅绿色,形成的可溶性盐类物质形成的溶液为浅绿色,即Fe(NO 3)2溶液、FeCl 2溶液、FeSO 4溶液均为浅绿色;铁离子(Fe 3+)为黄色,形成的可溶性盐类物质形成的溶液为黄色,即Fe(NO 3)3溶液、FeCl 3溶液、Fe 2(SO 4)3均为黄色;Cu(NO 3)2溶液、CuCl 2溶液、CuSO 4溶液均为蓝色。
2、Fe(OH)3为红褐色、Cu(OH)2为蓝色不溶于水物质,AgCl 、BaSO 4均为不溶于盐酸和硫酸的白色物质。
读作:氢氧化某读作:硝酸某读作:氯化某读作:硫酸某读作:碳酸某氢氧根硝酸根盐酸根硫酸根碳酸根OH -NO 3-Cl -SO 42-CO 32-H +H 2O 溶、挥HNO 3溶、挥HCl 溶H 2SO 4溶、挥H 2CO 3酸K +溶KOH 溶KNO 3溶KCl 溶K 2SO 4溶K 2CO 3钾盐Na +溶NaOH 溶NaNO 3溶NaCl 溶Na 2SO 4溶Na 2CO 3钠盐NH 4+溶、挥NH 3·H 2O 溶NH 4NO 3溶NH 4Cl 溶(NH 4)2SO 4溶(NH 4)2CO 3铵盐Ba 2+溶Ba(OH)2溶Ba(NO 3)2溶BaCl 2不BaSO 4不BaCO 3钡盐Ca 2+微Ca(OH)2溶Ca(NO 3)2溶CaCl 2微CaSO 4不CaCO 3钙盐Mg 2+不Mg(OH)2溶Mg(NO 3)2溶MgCl 2溶MgSO 4微MgCO 3镁盐Al 3+不Al(OH)3溶Al(NO 3)3溶AlCl 3溶Al 2(SO 4)3---铝盐Mn 2+不Mn(OH)2溶Mn(NO 3)2溶MnCl 2溶MnSO 4不MnCO 3锰盐Zn 2+不Zn(OH)2溶Zn(NO 3)2溶ZnCl 2溶ZnSO 4不ZnCO 3锌盐Fe 2+不Fe(OH)2溶Fe(NO 3)2溶FeCl 2溶FeSO 4不FeCO 3亚铁盐Fe 3+不Fe(OH)3溶Fe(NO 3)3溶FeCl 3溶Fe 2(SO 4)3---铁盐Cu 2+不Cu(OH)2溶Cu(NO 3)2溶CuCl 2溶CuSO 4---铜盐Ag +---溶AgNO 3不AgCl微Ag 2SO 4不Ag 2CO 3银盐盐碱硝酸盐盐酸盐硫酸盐碳酸盐阳离子阴离子3、注意含Fe2+和Fe3+离子的碱和盐的读法。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附录1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
《附录I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导学案学生姓名:授课教师:王晓果【教学目标】1. 认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2. 归纳酸、碱、盐的溶解性口诀;3. 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教学重、难点】1. 判断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2. 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教学过程】【导入】什么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什么?两种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或或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一.酸、碱、盐溶解性口诀1.酸:;2.碱:;3.盐:(按盐的类别)全溶的;只有一种不溶的;多种不溶的;4.微溶:;二.判断下列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能发生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
三.判断复分解反应发生常涉及的沉淀:四.智勇闯关(一)请写出灰太狼闯关时的路线(用编号表示):;(二)请写出红太狼闯关时的路线(用编号表示):;(三)请写出红太狼与阻碍物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 ;2. ;3. ;4. ;5. ;6. ;7. ;8. ;五.当堂检测1.在水溶液中,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KClB.NaNO3C.HNO3D.Mg(OH)22.将下列各组物质加入水中,没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是()A.CuSO4、KOH、NaClB.Ba(OH)2、K2SO4、HClC.MgCl2、NaOH、AgNO3D.HCl、Na2SO4、KCl3.现有①NaCl、②Mg(NO3)2、③NaOH、④FeCl3四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顺序是()A.④②③①B.④③②①C.④②①③D.③④①②六.我的收获。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
“-”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水就分解了。
'.三、元素周期表有关背诵口诀(1)元素周期表族背诵口诀氢锂钠钾铷铯钫——请李娜加入私访铍镁钙锶钡镭——媲美盖茨被雷硼铝镓铟铊——碰女嫁音他碳硅锗锡铅——探归者西迁氮磷砷锑铋——蛋临身体闭氧硫硒碲钋——养牛西蹄扑氟氯溴碘砹——父女绣点爱氦氖氩氪氙氡——害耐亚克先动(2)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背诵口诀从前,有一个富裕人家,用鲤鱼皮捧碳,煮熟鸡蛋供养着有福气的奶妈,这家有个很美丽的女儿,叫桂林,不过她有两颗绿色的大门牙(哇,太恐怖了吧),后来只能嫁给了一个叫康太的反革命。
刚嫁入门的那天,就被小姑子号称“铁姑”狠狠地捏了一把,新娘一生气,当时就休克了。
这下不得了,娘家要上告了。
铁姑的老爸和她的哥哥夜入县太爷府,把大印假偷走一直往西跑,跑到一个仙人住的地方。
这里风景优美:彩色贝壳蓝蓝的河,一只乌鸦用一缕长长的白巾牵来一只鹅,因为它们不喜欢冬天,所以要去南方,一路上还相互提醒:南方多雨,要注意防雷啊。
在来把这个故事浓缩一下:第一周期:氢氦 ---- 侵害第二周期: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 鲤皮捧碳蛋养福奶第三周期:钠镁铝硅磷硫氯氩 ---- 那美女桂林留绿牙(那美女鬼流露绿牙)(那美女归你)第四周期:钾钙钪钛钒铬锰 ---- 嫁改康太反革命铁钴镍铜锌镓锗 ---- 铁姑捏痛新嫁者砷硒溴氪 ---- 生气休克第五周期:铷锶钇锆铌 ---- 如此一告你钼锝钌 ---- 不得了铑钯银镉铟锡锑(tī) ---- 老把银哥印西堤碲碘氙 ---- 地点仙第六周期:铯钡镧系铪(hā)----(彩)色贝(壳)蓝(色)河钽钨铼锇 ---- 但(见)乌(鸦)(引)来鹅铱铂(bó)金汞铊铅 ---- 一白巾供它牵铋钋(pō)砹氡 ---- 必不爱冬(天)第七周期:钫(fāng)镭锕系 ---- 防雷啊!(3)化合价背诵口诀1.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一至五价都有氮铜汞二价最常见2. 正一铜氢钾钠银正二铜镁钙钡锌三铝四硅四六硫二四五氮三五磷一五七氯二三铁二四六七锰为正碳有正四与正二再把负价牢记心负一溴碘与氟氯负二氧硫三氮磷3. 正一氢银和钾钠正二钙镁钡锌汞和铜铝正三硅正四亚铁正二铁正三氯在最后负一价氧硫最后负二价'.四、元素周期表规律以下规律不适用于稀有气体。
九年级化学下《附录1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教案_0
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位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4页,安排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后,是一节新课。
主要介绍了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及应用,其重点是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及规律,难点是使用物质溶解性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合理利用该溶解性表能很好地攻克“酸、碱、盐”涉及的基本化学用语:离子符号、化学式、物质组成及分类等问题,也能有效突破“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条件的判定,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理解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并归纳出溶解性规律;2. 能使用溶解性规律快速判断某物质的溶解性;3. 能准确判断物质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过程和方法】1. 使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获取信息;2.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理解规律和使用规律的水平,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结合溶解性规律的归纳过程,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设置闯关游戏,给学生创设充分展示的舞台,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难点】使用溶解性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四、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上册知识学习对于常见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化学式基本能准确读写,对于个别酸、碱、盐的读法和写法也有较好掌握,但知识不够系统和完善,绝绝大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不能准确判断。
所以,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将上、下册知识系统的串联起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五、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指导归纳法等。
六、辅助手段:家校帮“移动讲台”、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等。
七、教学流程八、教学过程【智勇闯关】学生协助灰太狼设计闯关路线。
九、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使用“建构主义理论”,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组织学生理解溶解性表,发现物质间的规律性,并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利用家校帮“移动讲台”、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等信息技术强大的交互功能,大大增加课堂容量,提升了课堂效率,从而有力的突破重、难点的教学。
人教版初中化学2011课标版九年级下册附录1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优秀教学案例
3.讲解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规律,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这些规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共同进行实验、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和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与酸、碱和盐相关的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厨房里的烹饪、清洁剂的使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酸、碱和盐溶解性规律的好奇心。
3.通过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为什么厨房里的清洁剂能去除油污?”、“为什么用醋可以洗掉水垢?”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
2.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4.引导学生学会关爱环境,关注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为载体,深度融合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并总结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规律。同时,我还将继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掌握知识,又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实验与观察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多个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规律,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人教版初中化学2011课标版九年级下册附录1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掌握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的规律,难点是运用溶解性表解决实际问题,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进行离子交换反应等。
4.案例分析,巩固知识: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溶解性表(室温)分析并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课堂小结,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强调溶解性表(室温)的规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6.课后作业,拓展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溶解性表(室温)解决更多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溶解性表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明白溶解性表是研究酸、碱和盐在水中溶解性的重要工具。
2.讲解溶解性表(室温)的规律,如强酸、强碱易溶,弱酸、弱碱难溶等。
3.结合课本内容,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溶解性表的规律。
4.强调溶解性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制药、环保等领域。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4.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提高思维品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观察、思考、提问的好习惯。
3.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化学学习打下基础。
初中化学 “酸、碱、盐溶解性表”的解读和应用
“酸、碱、盐溶解性表”的解读和应用余通权一、“酸、碱、盐溶解性表”的解读。
该表的横行是一组阴离子,纵行是一组阳离子,由阴、阳离子可以构成一种化合物,对应的方框中的文字或符号表示这种化合物的溶解性。
通过阅读该表可以发现有这样一些规律:(1)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及常见的酸都溶于水;(2)盐酸盐和硫酸盐绝大部分溶于水(盐酸盐中只有AgCl 不溶;硫酸盐只有BaSO 4不溶,CaSO 4微溶);(3)碱、碳酸盐大部分不溶,只有少数溶于水(含+++4NH Na K 、、的化合物溶于水)。
二、“酸、碱、盐溶解性表”的应用 对此表的应用可简单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判断离子(或物质)能否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根据物质溶解性表,如果溶液中的某些离子间能够相互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物质或生成气体或生成水等,则这些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例1. 下列各组离子在pH =1的溶液里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OH Cl Ba Na 2、、、B. -++-23224CO Ca K S O 、、、C. ++--23Cu Ag Cl NO 、、、D. --++Cl NO Na K 3、、、解析:题给条件是“在pH =1的溶液里”,即是含有大量的+H 的溶液。
选项A 中的-OH与+H 反应生成水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B 中的-23CO 与+H 反应生成水和CO 2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C 中的-Cl 和+Ag 因反应生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AgCl 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D 中各离子之间不反应,因而可以大量共存,选项D 正确。
2. 判断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否正确运用物质溶解性表判断酸、碱、盐等化合物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从而可以判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另外还可以判断一些在溶液中进行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例2. 下列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g2CuCl AgCl 2Cu .D SO H )NO (Ba HNO 2BaSO .C CO O H NaCl 2HCl 2CO Na .B KOH NaNO KNO NaOH .A 2422334223233+=++=+↑++=++=+解析:A 方程式中生成物NaNO 3、KOH 均溶于水,此反应不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因而错误。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附录Ⅰ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课件
不
不
溶
溶
溶
不
不
溶
溶
溶
不
不
溶
溶
溶
——
不
溶
溶
溶
——
——
溶
不
微
不
碱
硝酸盐
盐酸盐
硫酸盐
碳酸盐
学法启示
酸
铵盐 钾盐 钠盐 钡盐 钙盐 镁盐 铝盐 锰盐 锌盐 亚铁盐 铁盐 铜盐 银盐
网络资源 自主学习
水解·不存在:碳酸
铁铝镁碱银(碳酸
铁·旅美·捡银)
学法启发
H+
NH4+ K+ Na+ Ba2+ Ca2+
Mg2+ Al3+ Mn2+ Zn2+ Fe2+ Fe3+ Cu2+ Ag+
自主预习·小组协作 成果梳理·筹备展示
展示课 预‥‥进习行课‥‥
展示交流·拓展释疑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 王建伟
感谢你的关注与聆听!
附录 Ⅰ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
OH-
NO3-
Cl-
SO42-
CO32-
溶、挥
溶、挥
溶
溶、挥
溶、挥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挥发性:溶硝酸、 溶
溶 微 不
溶 溶 溶
溶 溶
盐酸、碳不微酸、氨
溶 水(挥发溶性:硝
不 不 微
不
溶
溶 盐碳三酸溶·碱氨) ——
不
溶
溶
溶
不
不
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注:其 中硫 酸钡 、氯化银既不溶于水 ,也不溶于稀硝
酸 )
H2 O
g i g ( O Hh 由色
F e ( O H) 2 扶绿
F e ( OH ) 3 红 褐 包 Cu ( OH) 2 蕊 也 N Hj刺激 性 气味
( 二) “ 特殊 离子对 ”的应用 用 “ 特殊 离子对 ”判 断复分解 反应 能否发 生 ,实质 上 就 是看 同一溶 液 中是否存 在 “ 特 殊 离子对 ” ,如 有 ,则反 应 能发生,否则不能反应 。下面 以实例说 明: 1 、判断复分解 反应 能否 发生;
考 点:离子或 物质 的共 存 问题 ;溶液 的酸碱 性与p H 值 的关 系 。 分析 :在p H = 2 的无 色溶液 中有大量 的H ,并 根据溶 液 中 是否 存 在 “ 特 殊 离 子对 ”来 判 断 离子 的大 量共 存 的 问 题 ,还要注意无色这一信息,如C u 在水溶液 中为蓝色 。 解答: A 、F e 、0 H 一 能结合生成氢 氧化铁沉淀 ,H 和O H 一 能结合 生成水 ,则不能大量共存 ,故A 错误 ; B 、无 “ 特殊 离子对 ”,可 以共存 ,但c u 在 水溶液 中 为蓝色 ,不符合题意 ,故B 错误 ; C 、无 “ 特 殊离子对 ”,且 都是无色的 ,符合题意 ,故 C 正确 ; D 、在p H = 2 的溶液 中 ,含有 大量H ,因为H 和C 0 是一 对 “ 特殊离子对”,则不能大量 共存 ,则D 错误 ; 故选 C 。 2 、推断题 中显神通 ; 做 推断题 要把握好 现象 与本质 的关系 ,也就是 掌握透 过现象 看本质 的要领 。而 “ 特殊 离子对 ”的 反应 中往 往有 沉淀 、气体等 现象发 生 ,这 正是 解决这类 问题 的关键 之所 在于。 例 :两种 溶液混合 ,生 成 了一种 沉淀 .用酸碱 盐 的知 识回答下 列问题 . ( 1 )若两种溶液 均为无色 ,生成 的 白色沉 淀不溶于稀 硝酸 ,则两种溶液 中的溶质 可能是——和— — ; ( 2 )若两种溶液 均为无色 ,生成 的 白色 沉淀溶于稀硝 酸且有气体产生 ,则两种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和— — ; ( 3 )若一种溶液有色 ,另一种无色 ,生成 的沉淀溶于 稀 盐 酸 且 无 气 体 产 生 ,沉 淀 可 能是 — — 。 考 点:反应现象和本质 的联系 。
、
‘
A g— — — + . 4 g  ̄ 1自包
s c h ‘ —— ———— — — + B a S 0 4 白色
C a 1 +—
\
—
C 0 3 2 ‘ — — — — — — — — + C a C ( b门乜
— 一B a c “ 色
一 一
例 : 下列 离 子能 在p H = 2 的无 色溶 液 中大 量 共存 的是
( )
A .S 0 4 一 、F e 3 + 、N a 、O H C .C 1 一 、K 、S O 4 一 、N a B
.
K 、S O 4 z _ 、C u 2 + 、N 0 3 一
D. C a 、 C 1 一 、C O 3 。 一 、N a
介 绍:
一
五指 法 “ 五 指 法 ” 是 将 该 表 中 包 含 的五 种 阴 离 子 ( O H 一 、 N O 。 一 、C l 一 、S 0 、c O 3 2 - )依次 分配 到五根手指上来 形象识记 的一种 方法 。具体 做法是 伸 出左手 ,张开 五指 ,大拇 指代 表0 H 一 ,食 指代表N O 。 一 、 中指代 表C 1 一 、无名 指代表 s 0 、小 拇 指代表 c 0 ,然后 从初 中化 学下册 课本 附表 中的常 见酸 碱 盐 的溶 解 性 表 的 第 一 列 起 与 五 指 依 次 对 应 来 记 : 1 、O H 一 中铵 钾钠钡钙 ( 如N H 0 H 等溶 解 )溶 ,其它 不容或者不 存在 或者遇水 易分解 :2 、N O 3 - 中全溶 ( 即含N 0 一 的物质一般 能溶 于水 );3 、C 1 - 中银不溶 ( 氯 化物 中只 有氯化 银 不溶 ); 4 、S 0 中钡钙银 不溶 ( 硫 酸钙 ,硫 酸银微溶 ,硫酸钡难 容 于水 );5 、C G I 3 2 - 中铵钾钠 镁溶 ( 碳 酸铵 、碳 酸钾 、碳 酸钠 溶 ,碳酸 镁微溶 ),碳酸 铝,碳 酸铁不 存或遇 水就 分解 。 用 以上简短 的五句话就可将 该表轻松 的识 记下来了 二、 “ 特殊离子对 ”及其应用 ( 一) “ 特殊离子对 ” 所谓 “ 特殊 离子对 ”是指 在水溶 液 中能发 生反应 的阴 阳离 子 ,它是对 溶解性 表 中能否 发生 复分解 反应 的离子 的 概括 。下面 就是 常见 的 “ 特 殊离 子对 ”及 其 反应后 的生成 物。
2 0 1 3 年O 9 月
教 学研究
教 育教学研究
对初中化学中 “ 部分常见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 ( 室温) , , 的认识
朱世 钦
( 武 山县 山丹初 中,甘肃
武山 7 4 1 3 0 0 )
初 中化 学粤教 版第八 章酸 、碱 、盐之 间的化学 反应 , 般在 溶液 中进行 ,因此掌握 部分 酸碱 盐 的溶 解性就 显得 至关 重 要 了 。在 教 学 实 践 中 ,我 总 结 出 了对 “ 部 分 常见 酸 、碱 和 盐 的溶 解 性 表 ( 室温 ) ” ( 以后 简 称 为 该表 ) 的简 便 识 记 方法 , 以便 于 学生 记 忆 , 我将 其 称 为 “五指 法 ”,进 而 结合 实际对 该表 中的一些 常用 的离 子进行 了归 纳 总 结出 了 “ 溶液 中 的特 殊离 子对 ” 。下 面就 它们分 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