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研究进展概述

合集下载

杜仲的应用研究进展

杜仲的应用研究进展

护等 方 面的应 用。为 杜仲 的进 一 步开 发利 用提 供 参考 。
关键 词 : 仲 ; 用 ; 究进展 杜 应 研 中 图分类 号 :22 R 8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2 9 (0 0 1— 13 0 17 — 1 7 2 1 )0 0 6 — 3
Pr g e s nRe e r h o plc to o o r s s a c nAp i a i n f i Euc m m i eUl o d y o hn s d cn . olg f h r c uia ce c sWu a 3 0 5, b iC ia . bi Un v ri fC ie e Me ii e C l eo ama e t l in e h n4 0 6 Hu e , h n ) t e P c S
AiLu qin LiTi g i g HeYis e g , i i u Z a g Gu h a , u Jn n n a g , n tn 2 n h n Lu Hah a , h n o u ‘Yo iwe ( . s t t fC iee Heb lMe iie , b i a e fAgiut rlS in e s i 4 0 0, b i C ia; 1I t u eo hn s r a dcn s Hu e n i Ac d myo rc l a ce c sEn h 5 0 Hu e , hn u 4
薛程 远 等 采 用杜 仲 叶 乙 醇提 取 物 进 行 实验 研 究 , 发
方 面 的应 用研 究 进展 进 行 简要 综述 , 进一 步开 发 和利 用 为 这 一植 物 提供 理 论 依据 。
提取 物 进 行 急性 降压 实 验 , 果 明显 , 效 发现 其 中含 有 生 物 碱 、 原 酸 、 叶珊 瑚苷 和 糖类 等 与 降压 作用 有关 的物质 。 绿 桃

杜仲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杜仲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杜仲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对杜仲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杜仲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抗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肥胖、骨质疏松症、阿尔兹海默症、衰老和性功能低下等。

目前发现的杜仲化学成分共有70种化合物,包括27种木质素、6种环烯醚萜、13种酚类、9种甾体和萜类、8种黄酮和7种其他化合物。

但这些化合物的潜在活性和潜在毒性以及作用机制尚未明晰,仍需通过系统生物学和系统毒理学方法对其进行挖掘和筛选。

标签:杜仲;化学成分;药理作用The Research Review of the Compon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the Bark of Eucommia ulmoides Oliv.ZHANG ShuainanLI Xuzhao*Pharmacy Schoolof Guiy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iyang 550025,ChinaAbstract: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compon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the bark of Eucommia ulmoides Oliv.(EO). In modern pharmacological studies,in vivo and in vitro,Eucommia ulmoides has showed treatment effect on hypertension,hyperglycemia,diabetes,obesity,osteoporosis,Alzheimer’s disease,aging,and sexual dysfunction and so on. There are 70 components have been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from EO bark,including 27 lignans,6 iridoids,13 phenolics,6 steroids, 3 terpenoids,8 flavonoids and 7 other compounds. However,the potential activities and toxicity of these compounds and mechanism are not been clarified and need to be developed and screened by system biology and system toxicology research method.Keywords:Bark of Eucommia ulmoides Oliv.;Compounds;Pharmacological Action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是杜仲科杜仲屬多年生落叶乔木,其药材是杜仲树的干燥树皮。

杜仲应用于骨伤科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杜仲应用于骨伤科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6), 10298-10302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cm https:///10.12677/acm.2023.1361441杜仲应用于骨伤科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李梦迪1,孙慕梵1,马军涛1,胡耀文1,孟宪宇2*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 哈尔滨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收稿日期:2023年5月28日;录用日期:2023年6月23日;发布日期:2023年6月30日摘要 杜仲是一种我国特有的中药,具有强筋壮骨、补肝益肾、安胎的功效,是治疗骨伤科疾病的常用药物。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杜仲进行了广泛研究,发现杜仲及其提取物对骨伤科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因此,该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杜仲应用于骨伤科疾病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杜仲,骨伤科疾病,综述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Eucommia Bark Used in Orthopedics Disease TreatmentMengdi Li 1, Mufan Sun 1, Juntao Ma 1, Yaowen Hu 1, Xianyu Meng 2*1Graduate Schoo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Heilongjiang 2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Heilongjiang Received: May 28th , 2023; accepted: Jun. 23rd , 2023; published: Jun. 30th , 2023AbstractEucommia bark is a uniqu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hina, has a strong muscle strong bone, filling liver kidney, the effect of fetus, and are commonly used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orthoped-ics disease. In recent years, eucommia bark were studied by scholars widely at home and abroad, it’s found that eucommia bark and its extract on orthopedics disease has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Therefore, this paper summaries and analyzes the related literature of eucommia bark used in *通讯作者。

药用植物杜仲的研究概况

药用植物杜仲的研究概况

药用植物杜仲的研究概况【摘要】综述了国家重点保护药用植物杜仲的生物学特性、药理作用、栽培、组织培养、活性成分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并对其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该物种资源的进一步有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杜仲;生物学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又名思仙、思仲、石思仙,是仅存于我国的第三纪孑遗植物,属于国家二类保护植物,主产于四川、重庆、陕西、湖北、河南、贵州等省,江西、甘肃、湖南、广西等省区也有种植[1]。

杜仲作为药材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记载了杜仲药效:“杜仲性味甘、微辛、温、无毒,有补肝肾、强筋骨、益腰膝、除酸痛的效能”。

杜仲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不但在平原生长良好,而且可绿化荒山、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

杜仲树形美观、叶色浓绿、病虫害少,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

1 杜仲的生物学特征1.1 形态特征杜仲为落叶乔木,高达20m。

小枝光滑,黄褐色或较淡,具片状髓。

皮、枝及叶均含胶质,折断后均具有白丝。

单叶互生;椭圆形或卵形,长6~18cm,宽3~7.5cm,叶的先端渐尖,基部广楔形,边缘有锯齿。

幼叶上表面被柔毛较疏,下表面毛较密;老叶上表面光滑,下表面叶脉处疏被毛,叶柄长1~2cm。

花单性,雌雄异株,同叶或先叶开放,生于一年生枝基部苞片的腋内,有花柄,无花被。

雄花有雄蕊6~10枚;雌花有一裸露而延长的子房,子房1室,顶端有2叉状花柱。

翅果卵状长椭圆形而扁,先端下凹,内有种子1粒。

花期4~5月,果期9月[2]。

1.2 核型研究张延东等以萌发种子的根尖为材料,对兰州地区引种的杜仲进行了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结果显示:杜仲染色体较小,数目均为34条。

杜仲体细胞染色体核型有2类,第1类为2n=34=20m(2SAT)+10sm+4st,第2类为2n=34=20m(2SAT)+12sm+2st。

在2类核型中均见到了随体染色体,随体均位于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的短臂上。

杜仲主要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杜仲主要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杜仲主要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者:冯国茹李娟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年第21期杜仲是一种珍贵的植物滋补药材,其不仅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且药理作用丰富。

基于此,本文调查研究了中药杜仲的主要活性成分,并总结了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杜仲在医疗领域的进一步开发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杜仲又名胶木、木棉、思仙等,味甘,性温,属于“上品”药材,早在《本草纲目》、《神龙本草经》中就有杜仲入药的记载,现被列为我国二级保护植物。

千百年来,杜仲在医疗领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药用功能、经济价值也不断地被人们所发现与认可。

本文参考国内外有关杜仲的最新研究文献,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对杜仲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阐述。

杜仲的主要活性成分杜仲叶、树条及皮内均含有大量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苯丙素类、环烯醚萜类、木脂素类、多糖类及黄酮类五种类型。

苯丙素类。

研究证实,杜仲绿叶、落叶、根茎、树皮内均含有松柏酸、香草酸、丁香苷、氯原酸及咖啡酸等苯丙素类物质。

尤其是绿原酸,具有抗菌消炎、利胆、止血、提升白细胞含量、抗氧化等作用,不仅可有效治疗皮肤病、咽炎,且在治疗子宫出血、月经不调等妇科病方面也具有明显的疗效。

环烯醚萜类。

该类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杜仲叶、皮内,目前证实可分离出来的环烯醚萜类活性成分多达数十种,包括桃叶珊瑚苷、乙酸脂类、京尼平苷、筋骨草苷、四聚体、杜仲醇、京尼平苷酸等。

其中,京尼平苷具有明显的抗补体性,可增强人体抗肿瘤活性;京尼平苷酸可起到抗衰老、降血压、抗恶性肿瘤、改善大脑记忆功能等作用;桃叶珊瑚苷不仅可以促进尿酸排出,还可以有效抑制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另外对伤口自愈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木脂素类。

研究证实,杜仲内含有近30种木脂素化合物,包括儿荼素二糖苷、橄榄素、中脂素二糖苷、中脂素、耳草素二糖苷、丁香脂醇二糖苷、橄榄素二糖苷及松脂醇二糖苷等。

药理研究发现,松指醇二糖苷(双环氧木质素类型)具有抗氧化、控制血压的作用,尤其是在调节血压方面,杜仲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有效的天然降压药物;橄榄素(环木脂素)具有抑制磷酸二酯酶、促进血管扩张的效用。

杜仲强筋健骨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杜仲强筋健骨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g r e s s o f p h a r ma c o l o g i c a l a c t i o n s a n d t h e i r me c h a n i s ms a n d t h e 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i n s t r o n g g l u t e n b o n e h e lt a h o f E u c o mmi a u l mo i d e s o f
文献报 道 了杜 仲在 强筋健 骨 方面 的药 理作 用及 临床
应用 , 本文 对 近年来 的文 献进 行归 纳综 述 , 为进 一 步
研 究 杜 仲提供 参考 。
1 杜 仲 强筋健 骨 的药 理研 究
1 . 1 对 骨 细胞 的作 用
血压 等 … 。两 千 多 年 来 , 杜 仲一 直 被 用 作 补 肝 肾 、 强筋 骨 的 佳 品 。现 代 药 理 学 和分 子 生 物 学 研 究 表 明, 杜 仲粗提 物 、 总糖 苷类 、 总 木脂 素类 等能 安全 、 有 效 治疗 骨质疏 松 、 骨折 等 骨 疾 病 。近年 来 有 大 量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 8 1 1 6 0 5 0 8 ) 。
1 . 1 . 1 促进干细胞增殖与成骨分化 陈伟才等 发现 , 杜 仲 叶提取 物 与 传统 诱 导 剂 对 骨 髓 间 充 质 干 细胞 ( B MS C s ) 具 有相 似 的成 骨 诱 导 能 力 , 同时 杜 仲
s t u d i e s s h o w, t h a t E u c o m m i a u l m o i d e s c a n r e g u l a t e B M S C s 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 a n d o s t e o g e n i c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 a d j u s t t h e b a l a n c e o f b o n e me —

杜仲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分析

杜仲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分析

杜仲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分析杜仲,又称为川刺桐、轴香生等,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抗衰老、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保健功效。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中医药的热门话题,杜仲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本文将对杜仲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分析,以期了解其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国内研究动态在国内,杜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理学和临床应用领域。

许多研究表明,杜仲具有增强免疫力、调节内分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保健功效。

例如,杜仲中的活性成分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来减轻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此外,杜仲还可以对抗老化过程,降低血脂和血糖水平,对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在杜仲的临床应用研究中,一些研究表明,杜仲可以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减少骨折的风险。

还有研究发现,杜仲可以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症状,改善女性的生活质量。

此外,杜仲还被发现对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等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尽管国内对杜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在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杜仲的主要活性成分和药理机制还不够清楚,临床试验的研究方法和标准也需要更加严谨和规范化。

因此,未来的研究工作应该加强对杜仲的化学组分、药理作用以及疾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以提高其临床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

二、国外研究动态与国内相比,国外对杜仲的研究相对较少。

然而,随着中医药在国际医学界的日益重视,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学者开始关注杜仲及其潜在的药理作用。

在国外的一些研究中,发现杜仲具有抗肿瘤的潜力。

研究人员发现,杜仲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并可以增强化疗和放疗的疗效。

这表明杜仲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或辅助治疗药物。

此外,国外的研究还发现,杜仲可以对抗肌肉损伤和炎症反应,改善运动能力和促进康复。

这些研究结果为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提供了一种自然、安全的辅助健身选择。

尽管国外对杜仲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是其对杜仲药理作用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渐提高。

杜仲对抗炎与抑菌作用的研究

杜仲对抗炎与抑菌作用的研究

杜仲对抗炎与抑菌作用的研究杜仲,又称黄杜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传统中医的治疗中。

它具有抗炎和抑菌的作用,是许多疾病的有效治疗药物之一。

本文将探讨杜仲的抗炎和抑菌作用的研究进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杜仲的抗炎作用。

炎症是机体对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是许多疾病的共同特征。

研究表明,杜仲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杜仲中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苷类、酚类和多糖类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能够抑制白细胞的激活和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实验证明,杜仲能够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

此外,杜仲中的活性成分还能够减轻炎症进程中的氧化应激,增加抗氧化能力,进一步改善炎症相关疾病。

综上所述,杜仲能够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调节氧化应激,发挥抗炎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关注杜仲的抑菌作用。

杜仲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多种细菌具有抑制作用。

研究发现,杜仲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干扰细菌的生长和复制,从而抑制其扩散和感染。

杜仲中的苷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能够抑制多种致病菌的生长,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

此外,杜仲中的酚类化合物还具有对抗真菌的作用,能够抑制真菌的生长和扩散。

杜仲的抑菌活性是由其中含有的活性成分引起的,这些成分能够与细菌的代谢途径和细胞膜结合,干扰其正常功能。

因此,杜仲对抗细菌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除了上述抗炎和抑菌作用,杜仲还有其他多种药理活性。

研究表明,杜仲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氧化能力,并具有抗肿瘤和抗衰老的作用。

这些活性成分还可以通过调节激素水平和改善心脑血管功能来预防和治疗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关于杜仲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尚需进行更多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并加强对杜仲中各种活性成分的分离和纯化。

此外,应该注意到,杜仲虽然具有抗炎和抑菌作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疾病和所有人群。

杜仲最大剂量研究报告

杜仲最大剂量研究报告

杜仲最大剂量研究报告
杜仲(Eucommia ulmoides)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药用价值的中草药。

杜仲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杜仲素,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压、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然而,关于杜仲最大剂量的研究报道较为有限。

在已有的研究中,对于杜仲的最大剂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实验上。

一项动物实验研究发现,以10 g/kg的剂量给予大鼠杜仲提取物,可以有效降低大鼠的血压和血脂,对糖尿病大鼠有辅助治疗作用。

另外,还有一项研究对于大鼠给予高剂量的杜仲提取物(1000 mg/kg)长期观察,发现杜仲没有引起明显的毒副作用。

然而,除了动物实验的研究外,关于杜仲的最大剂量研究在人体实验中较为缺乏。

目前,尚未有报道关于人类对于杜仲的最大耐受剂量。

因此,在人体实验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杜仲的最大耐受剂量。

在使用杜仲时,建议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使用,在合适剂量的范围内使用杜仲。

过量使用杜仲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肝脏损伤等不良反应,因此应避免超过推荐剂量使用杜仲。

总之,目前关于杜仲最大剂量的研究报道较为有限,除了动物实验外,尚未有人体实验的相关研究。

在使用杜仲时,应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避免超过推荐剂量使用杜仲。

杜仲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杜仲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杜仲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摘要:杜仲(Eucommia ulmoides)又名木棉、思仙、思仲、思锦树,是我国古老的孑遗植物,为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属于我国二级珍稀保护植物。

据报道,杜仲中主要含有木脂素、苯丙素、环烯醚萜及其苷类等。

其中,松脂醇葡萄苷和京平尼苷酸是中药杜仲主要的降压活性成分。

本文旨在对杜仲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为杜仲活性成分的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杜仲;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前言杜仲( Eucommia ulmoides) 为杜仲科( Eucommiaceae) 杜仲属植物,为单科单属落叶乔木,其主要分布于长江中游及南部各省。

杜仲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均将杜仲列为上品,并记载“杜仲色紫,味甘而辛,其性湿平,甘温能补,微辛能润,故能入肝而补肾;主治腰膝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劳”。

一、杜仲的化学成分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从杜仲皮(药用部位)、叶、花和果实中提取分离得到化学成分约140种。

按化学结构分为苯丙素类、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甾醇类及三萜类、黄酮类、多糖类和矿物元素等。

1.1 木脂素类木脂素类化合物是杜仲中最丰富的化学成分。

迄今分离得到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共32种,多为木脂素苷类如:丁香脂素4'-葡萄糖苷、杜仲素A[1],松脂醇- 4'4"Ⅱ一二吡喃葡萄糖苷、松脂醇葡萄糖苷[2],表松脂醇、丁香脂素[3],橄榄脂素4 - 吡喃葡萄糖苷[4]、环橄榄脂素[5],柑属甙B[6],耳草醇C-4'4"一二吡喃葡萄糖苷、(+) -丁香脂素香草酸醚二吡喃葡萄糖苷[7]等。

其结构类型包括双环氧木脂素、单环氧木脂素、环木脂素、新木脂素和倍半木脂素。

其中松脂醇葡萄糖苷是杜仲药材质控的重要指标( 2000版《中国药典》)。

1.2 环烯醚萜类现已从杜仲中分离得到29种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如:桃叶珊瑚苷、杜仲醇Ⅰ、杜仲醇Ⅱ、京尼平苷[4],车叶草甘、京尼平苷酸[8],梓醇[9],杜仲醇[10],杜仲苷[11],杜仲苷A-D[12]等。

杜仲培育的研究进展

杜仲培育的研究进展

杜仲培育的研究进展杜仲属杜仲科植物,该科仅1属、1种,为地质史上第三纪冰川运动残留下来的古生树种,还是我国特有的名贵经济树种。

鉴于其起源古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及重要的药用价值,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杜仲自古以皮入药而著称,具有抗疲劳、抗衰老、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等药效,特别是对血压独有的双向调节作用对维持人体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杜仲既是贵重药材,又是提取天然橡胶的工业原料,此外还是很好的用材树种、园林绿化及水土保持树种。

因此,杜仲是一种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于一身的植物,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目前国内外对杜仲的综合开发利用涉及医药卫生、能源化工以及园林绿化等多个领域,已形成一个利用多学科综合研究开发的全新格局。

为了更进一步开发利用杜仲资源,本文综述了杜仲的遗传育种研究成果,以期为杜仲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及生产提供参考。

1 国内外杜仲研究概况1.1 国外杜仲研究概况由于杜仲具有较高经济价值,自1940 年起前苏联、美国、日本、韩国、瑞典、西班牙、墨西哥、英国等国先后对杜仲进行研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杜仲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利用等方面。

目前对杜仲的研究以日本最为领先,其次为中国。

日本对杜仲的研究涉及种质资源培植、成分分析、药理试验、产品研制、市场开发等方面。

近年来,英国、韩国也在杜仲愈伤组织诱导、血管紧张素化酶抑制剂等化学成分的提取和分析、药理及保健功能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1.2 我国杜仲研究概况我国早在 2 000 多年前就开始对杜仲进行栽培和药理方面的研究,《草本神农经》《本草纲目》《本草备要》等古代著名药书都有详细记载。

目前我国对杜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传育种、药材用林营造与栽培、组培快繁、活性成分提取及分析、药理及保健功能研究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杜仲橡胶产业的蓬勃发展,杜仲橡胶提取工艺及胶用新品种选育方面的研究也获得了成功。

2 杜仲育种我国系统开展杜仲遗传育种工作始于20 世纪80 年代,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河南省洛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为主的一些单位在杜仲常规育种、生物技术育种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杜仲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

杜仲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
〔" , -〕 老” 。近年来的研究 表明, 杜仲叶与皮有相似的
胶互为同分异构体, 是易结晶的硬质塑料。杜仲胶 具有绝缘性强、 耐水湿、 抗酸碱、 热塑性好和形状记
〔>〕 忆等特性 ,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也可用作新型
的医用功能材料。近年来, 我国对杜仲胶进行了深
〔?〕 入研究, 开拓了杜仲胶的新用途 。
〔%"〕 梁淑芳等 经气相色谱分析发现 " #$ #! 脂肪酸: 杜仲油富含亚麻酸。杜仲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
用正交试验方法探讨了以乙
醇为溶剂提取杜仲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 件。发现: 用 869 乙醇, 料液比 " > "6, 在 =6? 条件下 提取 ( 次, 每次回流 "7< @, 总黄酮的平均得率最高。 其有效成 " #$ 营养成分 杜仲是名贵滋补药材, 分中除了含有大量已知活性的药用成分外, 还含有 多种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是杜仲保健作用的重要物 质基础。
〔!〕
真菌生长的蛋白, 命名为杜仲抗真菌蛋白 ( B8;5CC(0 , 简称 BAKJ。 BAKJ 是简单的单链 A/9(I8/.0’ J+59*(/) 蛋白, 具有分子量小, 不含糖、 单链、 热稳定的特点, 与 其 他 抗 真 菌 蛋 白 相 比 还 有 抗 菌 谱 广 的 优 点。 BAKJ 的发现对植物抗真菌蛋白基因工程的研究很 〔"2〕 有意义。最近又有报道 : 从杜仲中发现两种抗真 菌多 肽 ( B8;5CC(0 A/9(I8/.0’ J*39(6* ) , 分别命名为 BAKJ"、 BAKJ$。这两种多肽均含有 2" 个氨基酸残 基, 包含 ! 对二硫键, 可抑制来自棉花、 小麦、 马铃 薯、 西红柿和烟草中的 > 种致病真菌, 其抗真菌效果 可被 L0$ M 强烈抑制。 ! "( 黄酮类 黄酮类化合物也是杜仲的主要有效 成分之一, 其含量的高低是判断杜仲生药及其产品

杜仲利用研究进展

杜仲利用研究进展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班级:15计算机三班姓名:李智学号:201541842309课程论文题目:杜仲研究进展课程名称:中草药资源高值化利用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正杜仲利用研究进展学生:李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15计算机三班,学号201541842309)【摘要】:正杜仲(Eueommia ulmoides Oliv.)属杜仲科(Eueommicaeae)植物。

为我国特有的单科目、单属科、单种属植物。

杜仲在我国被利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杜仲除木材可作为上等的家具和建筑材料外,其皮、叶、果实可在医药保健、化工原料、食品保健、饲料添加剂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成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中价值极高的经济树种。

8 0年代后,国家对杜仲资源的基地建设和开发利用非常重视,到90年代中期,我国的杜仲资源数量增长迅速,据统计,我国当时种植杜仲面积约25万公顷,年产杜仲皮约5000t,杜仲叶仅出口【关键词】:环烯醚萜类1杜仲及杜仲叶的主要成分从目前研究来看,杜仲所含的主要活性成分有环烯醚萜类、杜仲胶、木脂素类及苯丙素类等40多种化合物。

其中木脂素类及环烯醚萜类所占的比例较大,其次是黄酮类化合物。

研究表明杜仲皮、叶及枝条所含的有效成分基本相同。

1.1 环烯醚萜类环烯醚萜类在新鲜植物组织中含量较高。

环烯醚萜是臭蚁二醛的缩醛衍生物,分子中含有环戊烷结构单元,这类化合物还包括环烯醚萜多聚体。

目前研究已从杜仲皮和叶内分离出11种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包括杜仲醇、杜仲醇苷、脱氧杜仲醇、京尼平苷、京尼平苷酸、桃叶珊瑚苷、哈帕苷丁酸脂、筋骨草苷、雷扑妥苷、杜仲醇苷、车叶草苷、车叶草酸、去乙酰车叶草酸、10-乙酰鸡屎藤苷表杜仲醇、地芰普内酯等。

1.2 杜仲胶杜仲胶在杜仲中含量较高,广泛存在于杜仲皮、叶、果皮内,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它与天然橡胶的化学组成完全一样,即(C5H8)n,只是两者分子链的构型不同,天然橡胶是顺式-聚异戊二烯,杜仲胶为反式-聚异戊二烯,两者互为异构体,是易结晶的硬质塑料。

杜仲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杜仲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杜仲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栾庆祥【摘要】综述了杜仲的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工艺研究、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为杜仲活性成分的药理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杜仲中所含化学成分多达138种,其他部位的药用有效成分与其皮相似,均含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黄酮类、糖类、甾萜类、杜仲胶、酚苷类、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杜仲主要药理作用有降压、降血脂、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疲劳、抗肿瘤及免疫功能、补肾、强筋健骨及安胎、镇静催眠、降血糖等.杜仲的质量控制研究主要包括薄层鉴别、含量测定(分光光度法、液相法、气质或液质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及指纹图谱等.【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00)009【总页数】4页(P153-156)【关键词】杜仲;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工艺研究;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作者】栾庆祥【作者单位】贵州省兽药饲料监察所,贵州贵阳5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1+9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是杜仲科杜仲属多年生落叶乔木,杜仲药材为杜仲树的干燥树皮,是我国珍贵滋补药材,具有补肝强肾、强筋健骨、降低血压、防止流产等功效,《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谓其“主治腰膝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久服,轻身耐老[1]。

”杜仲是我国独有药材,其药用历史可追溯到几千年前,现在也广泛地应用在临床上。

杜仲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均很高,整棵树均有利用价值,是名副其实的“植物黄金”[2]。

《中国药典》规定它的树皮作为药材入药。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学者对杜仲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与临床应用研究不断深入,从中分离出化学成分有一百多种,为进一步开发及利用杜仲药材提供了理论支撑。

笔者综述了杜仲的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工艺研究、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有研究表明,杜仲其他部位的药用有效成分与其皮相似,均含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黄酮类、糖类、甾萜类、杜仲胶、酚苷类、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3]。

杜仲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杜仲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9:5 4 1) 10 .
合 杂 志 ,9 8 ( ) 3 6 18 ,6 :3 .
【 壮 健, 国平, 洪涛 , . 喘 膏敷 贴 对 哮 喘豚 鼠 气道 炎 症 的影 【2 娆 , 文 波. 3 ] 顾 罗 等消 2] 付 赵 哮喘 贴 片 治疗 支 气管 哮喘 的研 究叨. 江 中 医 黑龙 响 . 东中 医药大 学学报 ,032 () 6 6 . 山 20 ,71: —7 6 药 。0 。 :— 0 20 4 9 1. 4
2 对 骨细胞 增值 作 用
肖静 等 用 杜 仲皮 中 总 黄 酮 , 2w /l5w / 10 g  ̄ 以 5 g 、0 g  ̄、0w / m r n 浓 分离 培 养 的 成 骨 细胞 中 , sr t 用 M T法评 价对 成 骨细胞 增 殖 的影 响 。结 果表 明 , 1 r 杜仲 总黄 酮能直
许 春 国等 用杜 仲 糖 苷对 大 鼠造 模 前 、 模 后 、 疗后 的平 造 治 均 血压值 变化 以及 造模 后测 量血 浆 中 内皮 素( T 、 管 紧张 素 Ⅱ E )血 ( n I) 氧 化 氮 ( O) 量 的 变 化影 响研 究 , 果 表 明 , 仲 A C I及一 N 含 结 杜 糖 苷能 降低 肾性 高血 压大 鼠的血 压 , 机制 可 能 为降低 大 鼠血 浆 其 血 管紧张 素 Ⅱ的含量 , 增加 大 鼠血 清 一 氧化 氮 的表 达及 调 节血 浆 E 有关。 T 郭美 丽等 佣 杜仲 籽油 对高 血脂 大 鼠辅 助降 血脂研 究 表
15 2
[ 童 青, 4 ] 毕宏 达 . 穴位 敷 贴 对 哮喘 患者 E PT B C 、X 2的影 响 . 海 针 上 灸杂 志 ,0 7 2 ( :— . 2 0 ,68 7 8 ) [】 丽 , , 敏 , . 敷 灵敷 贴 对 哮喘豚 鼠肺 组织 一氧 化 氮 5何 郭盛 熊先 等 喘 和 一氧 化 氮合酶 浓度 的影 响 . 现代 中西 医结 合 杂志 ,0 7 1 ( ) 2 0 ,6 1 : 6

最新中药杜仲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最新中药杜仲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中药杜仲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中药杜仲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王桃林(福建莆田武警8712部队医院)中药杜仲(Cortex Eucommiae)为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是我国独有的植物“活化石”,为杜仲科杜仲属多年生落叶乔木植物,在地球上己生活了近五千万年,杜仲别名较多,有思仙(《本经》),木绵、思仲(《别录》)、百思仙(《本草衍义补遗》)、丝连皮、丝茧树皮(《中药志》)、扯丝皮(《湖南药物志》)、丝棉皮(苏医《中草药手册》)、玉丝皮等。

味甘,性温,入肝肾二经,中医主治肝肾亏损、腰膝酸软,疼痛,安胎。

杜仲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地区广泛,主要分布于滇、黔、川、桂、豫、甘、陕及长江中下游等地。

我国对中药杜仲的认识及利用至少有2000多年历史,《神农本草经》将杜仲列为上品,中药杜仲传统以干燥树皮入药,是名贵滋补药材,《名医别录》记载:“杜仲性温味甘,补肝肾、强筋骨”、《本草纲目》也提到,“杜仲主治腰膝痛、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

中医用于治疗高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腰痛、安胎、海-梅二氏病(脊髓灰质炎)和坐骨神经痛 [1-3]。

现代化学成分研究表明,杜仲含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

这些成分具有降压、抗菌、抗炎、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而且杜仲叶和皮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为了保护性利用珍稀的杜仲植物资源,杜仲叶也正式作为药材品种被收录2010版中国药典。

本文就国内外对杜仲的化学成分研究概况进行综述,旨在为中药杜仲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杜仲的化学成分作了大量研究工作,经研究发现,杜仲的主要次生代谢物有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苯丙素、低聚体、黄酮、多糖和杜仲胶等。

Deyama 等对杜仲的甲醇水提取部位研究颇多,并且得到了多种木脂素及苷类化合物。

1. 木脂素类化合物木脂素(lignans )是一类在生物体内由双分子苯丙素衍生物聚合而成的化合物。

杜仲的化学活性成分及其药理学研究概况

杜仲的化学活性成分及其药理学研究概况

杜仲的化学活性成分及其药理学研究概况摘要】目的:综述近年来杜仲在活性成分以及药理作用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与研究进展。

方法:查询与分析近年来有关杜仲在化学成分分类以及药理作用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与文献资料。

对有关杜仲活性成分与药理研究的进展做总结与归纳。

结果:杜仲活性成分包括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黄酮类、多糖类以及苯丙素类等;杜仲皮可应用于肾虚腰痛、胎动胎漏、高血压等临床诊治当中,杜仲叶能用于延缓衰老、炎症、免疫调节等临床诊治中。

结论:杜仲活性成分分类明确,药理研究成果显著,药理作用范围广,综合优势突出,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杜仲活性成分药理研究进展分析【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053-02杜仲特产于我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性植物[1]。

杜仲也是中药发展史上备受关注的药物之一,其药用功效与药用价值极为丰富[2]。

本文查询分析了近年有关杜仲活性成分分类及药理作用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与文献资料,现总结如下。

1 杜仲的化学活性成分可以肯定的是:杜仲叶、杜仲枝条以及杜仲皮中所含有的活性成分是基本一致的。

总结发现:杜仲的活性成分可进一步划分为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黄酮类、多糖类以及苯丙素类这几种类型。

1.1 木脂素类(1ignans) 通过试验研究证实[3]:杜仲中可实现分离的木脂素类活性成分涉及到近30种。

主要包括松脂醇二糖苷、中脂素二糖苷、丁香脂素二糖苷、杜仲脂素、橄榄素等。

松脂醇二糖苷及丁香脂素二糖苷均属于双环氧木质素类型,存在于杜仲皮中。

而橄榄素作为环木脂素类,能抑制磷酸二酯酶,对血管扩张有显著应用价值。

1.2 环烯醚萜类(iridoids) 主要分布于杜仲皮以及杜仲叶当中,现阶段已探明的杜仲中可以实现有效分离的环烯醚萜类活性成分涉及到近十几种[4]。

主要包括京尼平苷酸、京尼平苷、桃叶珊瑚苷、杜仲醇、筋骨草苷及乙酸酯类等多种成分。

其中,京尼平苷酸、京尼平苷可作为抗衰老的重要药物,降低血压的同时可提高机体抗肿瘤活性。

杜仲活性成分调节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杜仲活性成分调节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杜仲活性成分调节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作者:蓝艳王淑园吴锦柴佳园刘文洪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20年第04期摘要杜仲属于可再生资源,其活性成分含量丰富,产量大。

从杜仲中提取出的化学成分按照其结构主要可以分为多糖类、环烯醚萜类、黄酮类、木脂素类和萜类等,据文献报道这些成分多有不同程度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关键词杜仲;提取物;增强免疫能力中图分类号; S714.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0)06-024-04杜仲是杜仲科杜仲属一种常用药用植物,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树种,学者研究发现,杜仲具有抗氧化,消炎灭菌、抗疲劳、降血脂、降血糖、促进骨代谢、提高免疫力等多种方面的作用[1-3]。

在利用杜仲资源上,临床上主要以杜仲皮入药,其树龄需要到达一定的年限才可以剥皮使用,但是杜仲树干一旦被剥皮,其需要等到3-4年后才可以被再次剥皮,并且剥皮后如果对其养护不当很容易造成树木死亡的现象,使杜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受到限制[4],其资源较为稀缺。

相比较于杜仲皮,杜仲叶也是杜仲产品开发的一个重要资源,因再生循环能力强、来源丰富、合理采摘不会对杜仲资源造成破坏[5],因而受到广泛关注。

且研究证明,杜仲叶与杜仲皮的药用有效成分和药用功能基本相同[6-8]。

因此极大地扩大了杜仲资源,使之成为研究和利用的热点。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一种重要防御机制,在人体识别、消灭外来入侵的异物,处理体内一些异常的自身细胞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帮助人体维持健康和平衡状态。

本文研究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杜仲多种活性成分对免疫力影响的科研学术成果的部分报道。

1杜仲叶的各类活性成分1.1多糖类活性成分多糖是由糖苷键结合的糖链,至少要超过10个单糖组成的聚合糖高分子碳水化合物。

利用现代科技方法从中药中提取出来的有效多糖成分称为“中药多糖”,大量的研究证明其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等多种作用。

近年来关于各种中药活性多糖的作用研究一直处于热潮。

杜仲的研究进展报告

杜仲的研究进展报告

杜仲的研究进展报告摘要:杜仲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近年来,对杜仲的研究越来越多,不仅揭示了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还探索了其在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中的潜在应用。

本文对近期杜仲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总结,为进一步开展与杜仲相关的研究提供信息参考。

1. 引言杜仲,又称“百年桐”、“草桐子”,为杜仲科植物的树皮和叶片。

在传统中药学中,杜仲被广泛用于补肝肾、强筋骨、活血化瘀的临床应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杜仲的研究逐渐深入。

2. 杜仲的化学成分研究杜仲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杜仲素、萜类化合物、鞣质、多糖等。

杜仲素是杜仲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

萜类化合物是杜仲中的另一类重要成分,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炎、抗氧化等作用。

3. 杜仲的药理作用研究针对杜仲的药理作用,研究者们进行了广泛的实验研究。

研究表明,杜仲具有降血脂、抗肿瘤、抗衰老、抗氧化、抗炎等作用。

其中,杜仲降血脂的作用机制主要与其抑制脂肪合成、促进脂肪代谢、降低血清胆固醇等有关。

杜仲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发现,其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等多种途径发挥作用。

4. 杜仲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的应用近年来,研究者们对杜仲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研究发现,杜仲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

此外,杜仲还具有改善肝脏功能、保护肾脏、抑制肿瘤生长等作用。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杜仲有望成为一种多功能的天然药物。

5. 杜仲的临床应用展望目前,杜仲还未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对杜仲的临床应用也逐渐受到重视。

未来,杜仲可能被应用于心血管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仲研究进展概述杜仲研究进展概述白雅迪林怡李阳摘要:目的:探讨杜仲的功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方法:将近年来国家对杜仲的药理作用研究成果进行整合。

结果:中医认为杜仲具有降血压、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气的功效。

近几年现在西医研究发现杜仲还有对艾滋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肿瘤、肝肾病、中老年疾病及免疫性疾病等的治疗作用。

结论:杜仲在医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A bstract:Objective:The effect of eucommia bark, chemical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 effect. Method: The results of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Eucommia ulmoides in recent year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result: Chinese medicine Eucommia have lower blood pressure, tonifying the liver and kidney, strong bones and muscles, the effect of tocolysis gas. In recent years, modern western medicine study found Eucommia and AIDS, hypertensi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ancer, liver disease, senile disease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therapeutic effect. Conclusion: Eucommia has the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he field of Medicine 关键词:杜仲;药理作用;化学成分;降血压作用;调节骨代谢作用;保护神经细胞作用;降血糖作用K ey w ords:duzhong;pharm acological action;chem ical com position;hypotensive action;antiatheroscloresis effects;antioxidant effect;regulating bone m etabolism ;protection function of nerve cells;hypoglycem ic activity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俗称木棉、思仙、思仲、丝连皮、丝绵皮等,为我国特有的名贵滋补中药材,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主要产于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杜仲作为中药已经有2 000 多载的历史,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久服轻身耐老。

”《本草正》云:“暖子宫,安胎气。

”《中国药典》记载杜仲具“补肝肾”等作用,规定其皮作为中药入药。

但其皮不可过多采剥,近年来研究发现杜仲叶与皮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不仅可以代皮入药,而且与皮有互补的作用。

近20 a 来,国内外学者大量深入的研究,使得杜仲已在医疗、保健、工业多领域开发利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现就其药理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观察,疗效满意者51例(42.8%),平均治疗9.1个月;稍进步者15例(12.6%);无效者53例(44.6%)。

未发现不良反应。

另有以5%杜仲酊每次5毫升,日服3次,治疗124例,对早期高血压病的疗效较好,在治疗1个半月内有4例血压降至正常;对重症高血压则不能遏制其发展。

有人认为杜仲对自觉症状的改善较其它药物显著。

曾用杜仲、利血平、利血平合并肼苯哒嗪三组进行疗效对照,结果降压效果以杜仲最差,有效率为50%,其它两组分别为90%、95%;但自觉症状的减轻则以杜仲为最佳,占82.5%,其它两组分别为65.1%:61.3%。

实验观察证明,炒杜仲的降压作用比生杜仲的降压作用大,醇浸液比水煎液的降压作用小。

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用杜仲1.5两,猪脚1只;加水适量,文火熬4小时,取药汁每日2次分服;次日将药渣另加猪脚1只再行煎服,隔日1剂,共服10剂。

治疗1例病史二年的患儿,用过中、西医及新医疗法均无效,经用上方,同时进行肌肉按摩及功能训练,1周后,肌力开始有进步,可独立行走30米;2周后能独立行走200米,步态较稳,肌力显著进步;第3周已能独立行走600米,步态稳健有力。

(2)杜仲的预防调节作用。

(主要是杜仲茶的功效)a.调节血脂的功效经研究用杜仲树叶经过科学加工的杜仲茶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的功效。

b.降压作用:经试验总有效达92%以上。

c.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抗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病毒的功能。

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2.化学成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入,人们从杜仲中各种化学成分有所了解并分离得到了有效成分。

树皮含杜仲胶(Gutta-percha)6~10%,根皮约含10~12%,为易溶于乙醇,难溶于水的硬性树胶。

此外,还含糖甙0.142毫克%、生物碱0.066毫克%、果胶6.5毫克%、脂肪2.9毫克%、树脂1.76毫克%、有机酸0.25毫克%、酮糖(水解前2.15毫克%、水解后3.5毫克%)、维生素C20.7毫克%、醛糖、绿原酸。

种子所含脂肪油的脂肪酸组成为亚麻酸67.38%、亚油酸9.97%、油酸15.81%、硬脂酸2.15%、棕榈酸4.68%。

果实含胶量可达27%,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杜仲皮、叶含14种木脂素和木脂素甙(ligninoglycosides),与甙元联接的糖均为吡喃葡萄糖。

其中二苯基四氢呋喃木脂素及其甙有松脂素双糖甙等,松脂素双糖甙(pinoresinol diglycoside)为杜仲降压的有效成分。

从杜仲皮中还分到正二十九烷、正卅烷醇、白桦脂醇(betulin)、白桦脂酸、β-谷甾醇、熊果酸、香草酸。

杜仲皮和叶还含有17种游离氨基酸以及锗、硒等15种微量元素。

尚含环烯醚萜类成分,从杜仲皮、叶中分出10种环烯醚萜类(iridoids),有都桷子素葡萄糖甙(geniposide)、桃叶珊瑚甙(aucubin)、筋骨草甙(ajugoside)、杜仲甙(ulmoside)、玄参甙乙酸酯(harpagide acetate)及葡匐甙(reptoside)等,除杜仲甙类外,其余成分甙元均以β-甙链联接吡喃葡萄糖。

杜仲甙类糖部分为异麦芽糖(isomaltose-葡萄糖-α-葡萄糖甙)。

药物杜仲(杜仲提取物)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 CAS NO: 327-97-9 /绿原酸半水合物为白色或微黄色针状结晶,在110℃时变为无水物,与稀盐酸共热产生咖啡酸,熔点208℃,比旋光度[α]D=35 2°(C=28)。

绿原酸在25℃时水中溶解度约为4%,易溶于乙醇、丙酮、甲醇等极性溶剂,微溶于乙酸乙酯,难溶于三氯甲烷、乙醚、苯等亲脂性有机溶剂。

绿原酸是由咖啡酸与奎尼酸形成的酯,其分子结构中有酯键、不饱和双键及多元酚三个不稳定部分。

在从植物提取过程中,往往通过水解和分子内酯基迁移而发生异构化。

由于绿原酸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其可以利用乙醇、丙酮、甲醇等极性溶剂从植物中提取出来,但是由于绿原酸本身的不稳定性,提取时不能高温、强光及长时间加热。

绿原酸的供试液放置于棕色瓶、冰箱(2℃)保存时最为稳定.绿原酸由奎尼酸和咖啡酸缩合而成,根据咖啡酰在奎尼酸上的结合部位和数目不同,从理论上讲,单咖啡酰奎尼酸和二咖啡酰奎尼酸所组成的绿原酸异构体共有10种。

3、药理作用:①降压作用:树皮的提取物及煎剂对动物有持久的降压作用。

用其浸膏5毫升(生药1~2克)给麻醉犬静脉注射后产生显着的降压作用,可持续2~3小时,呈"快速耐受"现象。

在3只肾型高血压狗,每天以煎剂5~8克/公斤灌胃,共4周,收缩压降低最多时只有8~22毫米汞柱(4~10%),因此疗效不够满意。

杜仲的炮制与剂型对降压作用有一定影响,煎剂作用强于酊剂,炒杜仲的降压作用较生杜仲为大。

杜仲对猫有降压作用,但持续较短,"快速耐受"现象不显著。

对胆甾醇动脉硬化家兔之降压作用较对正常家兔更为显著,但亦能产生"快速耐受".至于降压原理,因尚未确定有效成分,故属于初步性质,已证明急性降压与迷走神经无大关系,亦不受阿托品之影响。

对离体兔心,杜仲小量时先兴奋,后略呈抑制;也有报告其对心脏的抑制作用与其pH有关(pH在4~5之间),经调整后,对大鼠与家兔离体心脏皆呈兴奋作用。

杜仲对正常兔耳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但同样浓度却使实验性胆甾醇动脉硬化兔耳血管呈收缩作用,对正常家兔的冠状血管与肾血管在低浓度时多呈扩张作用,高浓度时则相反,对动脉硬化家兔的冠状血管在低浓度时亦呈收缩作用。

因其降压与心及血管的直接关系不大,故推论其为中枢性者。

②利尿作用:杜仲的各种制剂对麻醉犬均有利尿作用,且无"快速耐受"现象。

对正常大鼠、小鼠亦有利尿作用。

杜仲中含钾0.4%,故推论利尿可能与钾有关。

③其他作用:临床使用杜仲浸剂,能使高血压患者血压有所降低,并改善头晕、失眠等症状,大剂量(20~25克/公斤/日)杜仲煎剂给狗灌胃,能使其安静、贪睡,不易接受外界刺激。

大剂量对小鼠亦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杜仲对大鼠和兔的离体子宫,均能抑制脑垂体后叶所引起的兴奋作用,而使子宫松弛,但对猫的离体子宫反呈兴奋作用。

曾有人报告杜仲煎剂在试管中对结核杆菌有某些抑制作用。

其醇浸剂似能减少大鼠肠道中胆甾醇的吸收。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杜仲可增强小鼠红细胞SOD的活力,并增强其肾上腺重量。

杜仲可使低下的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提示杜仲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杜仲中富含的多种微量元素与人体内分泌系统、免疫功能系统、生长发育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关系,特别是与抗衰老有密切关系。

如锌可加速创伤、溃疡、手术创口等的修复,对淋巴细胞起特异性促细胞分裂的作用,这表明锌具有延缓衰老作用。

4、问题:(1)不同地区生产的杜仲化学成分略有不同,功效存在差异;(2)杜仲的有效成分有待进一步确定;(3)酊剂不适宜酒精过敏人群,应用不方便,有待开发新剂型;(4)经动物实验得出的药理作用未经临床验证;5、小结:综上所述,杜仲不管是在中医指导领域还是在现在西方医学研究中都具有着重要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只要我们合理利用资源,借鉴其他国家近年来发展药材产业的经验,找出适合我国杜仲工业发展的新路子,生产高科技含量的优质名牌产品,开拓国际市场,就会产生相当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