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

下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
下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

下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2016年县级医院版)

一、下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下消化道出血(ICD-10:K92.207)。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科学》(第14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主编,人民卫生),《科学》(第8版,第四篇第二十章,人民卫生),《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推荐流程》(中华消化杂志,2012,32(6):361-63)。

1.有持续或者反复出现的血便、黑便和/或粪便隐血阳性;

2.可有心悸、恶心、软弱无力或眩晕、低血压、昏厥和休克等表现;

3.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科学》(第14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主编,人民卫生),《科学》(第8版,第四篇第二十章,人民卫生),《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推荐流程》(中华消化杂志,2012,32(6):361-63)。

1.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必要时输血。

2.应用各种止血药物。

3.镜、腹部CT、血管造影等检查明确出血的部位和病因后,采取相应诊断病因的治疗(转出本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径)。

4.当各种检查不能明确出血灶或者严重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时,需行手术探查。

(四)标准住院日为3–4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9

2.207,下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

2.有血便、黑便等表现,怀疑下消化道出血。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输血前指标筛查(乙型、丙型肝炎病毒,HIV,梅毒);

(3)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

(4)肛门和直肠指检。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胃肠镜检查;

(2)腹部CT平扫或增强、腹部血管三维重建

(3)肠系膜血管造影;

(4)胶囊镜或小肠镜。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根据年龄、基础疾病、出血量、生命体征和血红蛋白变化情况估计病情严重程度。

2.建立快速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3.必要时应置入胃管行胃肠减压或者行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4.输血指征:

(1)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收缩压降低≥30mmHg,或心率>120次/分。

(2)血红蛋白<70g/L,高龄、有基础心脑血管疾病者输血指征可适当放宽。

5.止血药。

6.生长抑素/垂体后叶素:必要时选用。

7.镜检查:

(1)系下消化道出血病因的关键检查,并且在发现出血病灶时可以在镜下止血,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进行。

(2)应积极稳定循环和神志状况,为镜治疗创造条件,

检查过程中酌情监测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必要时术前可行灌肠以清洁肠道。

8.血管造影:

活动性出血,每分钟出血量超过0.5ml时,可进行该检查以明确出血的部位和/或出血原因,必要时可行栓塞止血。

9.当各种检查不能明确出血灶或者严重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时,需行手术探查。

(八)出院标准。

1.综合临床指标(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血红蛋白、尿素氮、粪隐血实验等)发现出血已经停止,恢复饮食,无再出血表现;

2.未明确出血病灶者,全身情况允许时可出院继续观察。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检查而造成并发症(例如镜检查造成的肠道穿孔、血管造影引起的造影剂诱发的肾病),造成住院时间延长。

2.因消化道出血而诱发其他系统病变(例如肾功能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建议进入该疾病的相关途径。

3.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生命体征不稳定、休克、意识障碍等均属高危患者,在检查后可能需要特殊治疗手段。

4.通过检查已明确出血部位和病因,转入相应临床路径。

二、下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ICD-10:K92.207)

患者: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最新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指导各科室更好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等文件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各科室临床路径工作依据此制度执行。 第二章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 第三条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任正、副主任及各临床及医技科室主任、相关职能科室主任及专家委员会成员任成员。 第四条管理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 (一)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 (二)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四)审核临床路径文本; (五)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 (六)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第五条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医务部、护理部、财务部)主任任成员。指导评价小组日常工作由医务部负责。 第六条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一)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 (二)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 (三)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四)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第七条各科室成立实施小组,由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护理长任副组长,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二)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财务部等制订临床路径文本; (三)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 (四)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第八条各科室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科秘书担任。个案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 (二)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工作; (三)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四)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第三章临床路径的选择与制订

福建省县级公立医院规范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福建省县级公立医院规范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 按照福建省医改办、卫计委、发改委、财政厅、医保办联合印发的《世界银行贷款中国医疗卫生改革促进项目福建省实施方案》(闽医改办〔2018〕15号)要求,依据《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国卫医发〔2017〕49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范围 全省县级公立综合医院(医疗机构类别代码为A100)应按照本方案要求,规范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其他二级及以上医院可参照执行。 二、目标任务 2018年-2020年,通过在全省县级公立医院推行规范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进一步提高我省县级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规范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行为,改善人民群众就医感受。到2018、2019、2020年底,全省县级公立综合医院规范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出院人数分别占总出院人数比例分别达到15%、35%、50%,规范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县级公立综合医院住院病例次均费用、平均住院日逐年下降。 三、工作内容

(一)建立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体系 2018年9月底前,各县级公立医院应分别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评价小组和实施小组,按照《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要求,明确职责分工,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组织实施等工作。建立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包括临床路径运行质量控制、效果评价和绩效考核的具体制度,对各实施小组临床路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价,保障临床路径工作有序开展。 县级公立医院每年要结合实际,制定医院年度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主要措施、工作进度、责任分工等内容。 (二)科学遴选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 1. 省卫生计生委在现有125个县级医院临床路径的基础上,2018年9月底前,制订75个县级医院临床路径,2019年6月底前,再制订100个左右县级医院临床路径,确保制定的临床路径病种出院人数覆盖县级医院出院人数的75%以上。 2. 各县级公立医院应根据本区域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医院病例收治情况,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省卫生计生委下发县级医院临床路径病种范围内,同步选择确定本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确保2020年底前,规范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出院人数达到总出院人数的50%以上。 (三)规范细化本土化临床路径

下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下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下消化道出血(ICD-10:K92.207)。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内科学》(第14版)(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8版,第四篇第二十章,人民卫生出版社),《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推荐流程》(中华消化杂志,2012,32(6):361-63)。 1.有持续或者反复出现的血便、黑便和/或粪便隐血阳性; 2.可有心悸、恶心、软弱无力或眩晕、低血压、昏厥和休克等表现; 3.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内科学》(第14版)(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8版,第四篇第二十章,人民卫生出版社),《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推荐流程》(中华消化杂志,2012,32(6):361-63)。 1.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必要时输血。 2.应用各种止血药物。 3.内镜、腹部CT、血管造影等检查明确出血的部位和病因后,采取相应诊断病因的治疗(转出本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径)。

4.当各种检查不能明确出血灶或者严重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时,需行手术探查。 (四)标准住院日为3–7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9 2.207,下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 2.有血便、黑便等表现,怀疑下消化道出血。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输血前指标筛查(乙型、丙型肝炎病毒,HIV,梅毒); (3)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 (4)肛门和直肠指检。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胃肠镜检查; (2)腹部CT平扫或增强、腹部血管三维重建、小肠CT三维重建 (3)肠系膜血管造影; (4)胶囊内镜或小肠镜。 (5)99m锝标记的红细胞扫描;

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

腹股沟疝临床路径 (县医院版) 一、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腹股沟疝(ICD-10:K40.2,K40.9) 行择期手术治疗(ICD-9-CM-3:53.0-53.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症状: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可伴有局部坠胀感、消化不良和便秘症状。 2.体征:病人站立时,可见腹股沟区肿块,可回纳或部分不能回纳。 3.鉴别诊断:阴囊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睾丸下降不全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非手术治疗:1周岁以内的婴儿可暂不手术,可用棉织束带捆绑法堵压腹股沟管内环;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而禁忌手术者,可使用医用疝带。 2.手术治疗: (1)疝囊高位结扎; (2)疝修补术; (3)疝成形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40.2,K40.9腹股沟疝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指工作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心电图及正位胸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立位阴囊和腹股沟B 超、前列腺彩超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 (1)成人:0.5g-1.5g/次,一日2-3次; (2)儿童:一日量为20-30mg/Kg体重,分3-4次给药; (3)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

心悸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

心悸临床路径 (县级医院版) 一、心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心悸(ICD-10:R00.2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EHRA2011年心悸诊疗共识 1.临床表现:主观感觉对心脏跳动的一种不适感觉。心悸可由心脏活动的频率、节律或收缩强度的改变而导致,也可以在心脏活动完全正常的情况下产生,后者系因对自己心脏活动特别敏感而致。如心脏神经官能症或过度焦虑的患者。 2.诊断:心悸是许多疾病的一个共同表现,其中有一部分心悸的患者并无器质性病变。 (1)病史:病史对于心悸的诊断尤为重要。心悸的诱因、发作与终止的方式、发作时的频率、伴随症状、既往的疾病史等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2)体格检查:有针对性地进行体格检查。如怀疑患者有器质性心脏病时,应重点检查心脏有无病理性体征,如心脏杂音、心脏增大以及心律改变等,有无血压增高、脉压增大、水冲脉等心脏以外的体征。患者的全身情况如精神状态、体温、有无贫血、多汗及甲状腺肿大等也应仔细检查。 (3)实验室检查:若怀疑患者有甲状腺功能亢进、低

血糖或嗜铬细胞瘤等疾病时可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4)辅助检查: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以了解心脏病变的性质及严重程度。 (三)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为心悸(ICD-10:R00.201)。 (四)标准住院日5-7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电解质、肌酐、血糖、甲状腺功能、心肌酶和心肌损伤标志物; (2)心脏评估:心电图、远程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1)长程心电图监测; (2)心脏事件记录器 (3)植入式心脏事件检测器; (4)基因检测; (5)电生理检查; (6)结构性心脏病的检查 (7)神经、内分泌检测 (8)负荷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 (9)冠脉CT或冠脉造影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1.病因、诱因的处理:处理导致心悸的基础疾病及诱发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指南

河南省按病种付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指南 编号: 疾病名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适用对象: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拟行:内科治疗 住院日期:年月日 出院日期:年月日 预期住院天数:_10_天/实际住院天数:__ 天 住院日期第一天第二天 日期 临床评估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 评估基本生命体征 护理级别:特级 持续性心电监护 持续性吸氧 首程及住院记录 住院检查费 床位费 医疗废物处置费 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 评估基本生命体征 护理级别:特级 持续性心电监护 持续性吸氧 住院检查费 床位费 医疗废物处置费 归档各项检查结果 处置监测生命体征 静脉采血 静脉注射 静脉输液 记录24h出入水量 暖气、空调费 泵入 三腔两囊胃管压迫止血 监测生命体征 静脉采血 静脉注射 静脉输液 记录24h出入水量 暖气、空调费 泵入 检查血常规(急查) 血沉 尿常规 粪常规+潜血 输血前体检 电解质 生化多项 心电图(床旁) 血清C反应蛋白 鉴定血型 血凝四项 血常规 电解质 会诊患者门诊号: 住院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床号:

药剂生理盐水 泮托拉唑针 5%葡萄糖 氨甲苯酸针 酚磺乙胺针 10%葡萄糖 维生素K1针 5%葡萄糖 维生素C 维生素B6 10%葡萄糖 奥曲肽针 10%氯化钾针 复方氨基酸(3AA) 20%脂肪乳液 25%葡萄糖 奥曲肽针 塑料三通 蛇毒血凝酶针 生理盐水 去甲肾上腺素针 口服60ml/次 生理盐水 凝血酶针 口服q4h与去甲肾交替 必要时输浓缩红细胞或血浆 生理盐水 泮托拉唑针 5%葡萄糖 氨甲苯酸针 酚磺乙胺针 10%葡萄糖 维生素K1针 5%葡萄糖 维生素C 维生素B6 10%葡萄糖 奥曲肽针 10%氯化钾针 复方氨基酸(3AA) 塑料三通 20%脂肪乳液 蛇毒血凝酶针 生理盐水 去甲肾上腺素针 口服60ml/次 生理盐水 凝血酶针 口服q4h与去甲肾交替 必要时输浓缩红细胞或血浆 卫生材料 营养禁食禁食 排泄 活动卧床休息卧床休息医疗卫教 护理及卫教入院宣教;入院护理评估;患者检查指 导;住院基础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指 导;心理护理;生活护理 病情观察;分级护理;用药指导;康复指导 变异□有□无□有□无护士签名 医生签字 费用合计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一、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ICD-10:K92.2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共识会议组对于非静脉曲张上消化出血治疗共识意见(Ann Intern Med,2010,152(2):101–113、胃肠病学杂志译文,2010,15(6):348–52);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158)。 1.有呕血和/或黑便。 2.有心悸、恶心、软弱无力或眩晕、昏厥和休克等表现。 3.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国际共识会议组对于非静脉曲张上消化出血治疗共识意见(Ann Intern Med,2010,152(2):101–113、胃肠病学杂志译文,2010,15(6):348–52);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158)。 1.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并输血。

2.应用各种止血药物、抑酸药物。 3.内镜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诊断病因的治疗(转出本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3–4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9 2.204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 2.有呕鲜血、呕吐咖啡渣样物、黑便等表现,怀疑上消化道出血,同意胃镜检查且无胃镜禁忌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指标筛查(乙型、丙型肝炎病毒,HIV,梅毒); (3)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 (4)胃镜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抗核抗体、ANCA等自身抗体检查; (2)DIC相关检查; (3)超声心动图。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缺血性心肌病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版)

缺血性心肌病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版) 一、缺血性心肌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ICD-10:I25.501),由冠心病引起的严重心肌功能失常的心肌病(由缺血性功能障碍及冬眠心肌所致的心力衰竭,广泛心肌纤维化,多次心肌梗死单独或联合产生的症状),不包括孤立的室壁瘤和与冠状动脉病变有关的其它结构异常或并发症如乳头肌功能失常(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穿孔和心律失常等。 (二)诊断依据。 根据《冠心病》(陈在嘉高润霖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Bround 心脏病学》(陈灏珠译第十版)相关章节。 1临床症状:心绞痛,劳累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有端坐呼吸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急性左心衰竭的症状。晚期可有外周水肿和腹胀等症状。 2体征:查体可见颈静脉充盈,肺部啰音,心界扩大,外周水肿,多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奔马律。 3辅助检查:

ECG:可见窦性心动过速,室早、房颤,同时常有ST-T异常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异常Q波,。 X线:左室或全心扩大,肺淤血,间质水肿,肺泡性肺水肿或胸膜渗出。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心脏扩大,左室舒张末径增大,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还可见右室增大和心包积液。 放射性核素检查:可见心脏扩大,室壁运动障碍及射血分数的下降。可检测到存活的冬眠心肌。 心导管检查:冠脉造影可见冠脉多支血管弥漫性病变(几乎100%累及前降支),左心室造影可见左心室增大,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加,射血分数下降及二尖瓣反流等。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为由冠心病引起的严重心肌功能失常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ICD-10:I25.501)。 2.除外孤立的室壁瘤和与冠状动脉病变有关的其它结构异常或并发症如乳头肌功能失常(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穿孔和心律失常等。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消化内科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表单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0日 p 日期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 p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 查 □ 完成病历书写 □ 安排入院常规检查 □ 上级医师查房及病 情评估 □ 根据病情决定是否 输血 □ 签署输血、内镜和 抢救同意书 □ 仍有活动性出血, 无法控制者,须请相 关科室(外科、放射 科、ICU)会诊,必要 时转入其他流程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入院检查 □ 根据病情决定是 否输血 □ 完成上级医师查 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 完成内镜检查, 必要时内镜下止血 □ 仍有活动性出 血,无法控制者,须 请相关科室(外科、 放射科、ICU)会 诊,必要时转入其他 流程 p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内科护理常规 □ 一级/特级护理 □ 病重/病危 □ 禁食水,记出入量 □ 静脉输液(方案视 患者情况而定) □ 静脉抑酸药 长期医嘱: □ 内科护理常规 □ 一级/特级护理 □ 病重 □ 禁食水,记出入 量 □ 静脉输液(方案 视患者情况而定)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 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 □ 输血前检查(血型、Rh因子,可经输血传播的常见病相关指标) □ 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腹部超声 □ 胃镜检查前感染筛查项目 □ 止血药(必要时) □ 输血医嘱(必要时) □ 心电监护(必要时) □ 吸氧(必要时) □ 保留胃管记量(必要时) □ 建立静脉通路,必要时插中心静脉导管,监测中心静脉压(必要时) □ 血气分析(必要时) □ 吸氧(必要时)□ 静脉抑酸药 临时医嘱: □ 止血药(必要时) □ 吸氧(必要时) □ 监测血色素变化 □ 输血医嘱(必要时) □ 保留胃管记量(必要时) □ 心电监护(必要时) □ 监测中心静脉(必要时) □ 胃镜检查,必要时内镜下止血 p 主要 护理 □ 介绍病房环境、设 施和设备 □ 入院护理评估 □ 宣教(消化道出 血和胃镜检查的知 识)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指南

河南省按病种付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指南

住院日期日期第七天第八天临床评估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评估基本生命体征护理级别:二级住院检查费床位费医疗废物处置费监测血压静脉输液暖气、空调费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评估基本生命体征护理级别:二级住院检查费床位费医疗废物处置费监测血压静脉输液静脉采血暖气、空调费血常规粪常规+隐血处置检查会诊生理盐水泮托拉唑针 5%葡萄糖氨甲苯酸针酚磺乙胺针 10%葡萄糖维生素 K1 针复方氨基酸液(3AA)药剂生理盐水泮托拉唑针 5%葡萄糖氨甲苯酸针酚磺乙胺针 10%葡萄糖维生素 K1 针复方氨基酸液(3AA)卫生材料营养排泄活动医疗卫教护理及卫教变异护士签名医生签字费用合计病情观察;分级护理;用药指导;康复指导□有□无病情观察;分级护理;用药指导;康复指导□有□无适当活动适当活动流质流质 住院日期日期第九天第十天临床评估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评估基本生命体征护理级别:二级住院检查费床位费医疗废物处置费归档各项检查结果监测血压静脉输液暖气、空调费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评估基本生命体征护理级别:二级住院检查费床位费医疗废物处置费监测血压静脉输液暖气、空调费处置检查

会诊药剂生理盐水泮托拉唑针 5%葡萄糖氨甲苯酸针酚磺乙胺针 10%葡萄糖维生素 K1 针复方氨基酸液(3AA)生理盐水泮托拉唑针 5%葡萄糖氨甲苯酸针酚磺乙胺针 10%葡萄糖维生素 K1 针复方氨基酸液(3AA)卫生材料营养排泄活动医疗卫教护理及卫教变异护士签名医生签字费用合计备注:浓缩红细胞或血浆自费病情观察;分级护理;用药指导;康复指导□有□无出院指导□有□无适当活动适当活动流质

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

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 合阳县医院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各临床科室: 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现制定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请各科认真组织实施。 一、组织原则 1、我院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在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2、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下设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指导评价小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指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承担指导评价小组的工作。 3、各临床科室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组长为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或负责人,成员为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 4、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主任指定本科室医师担任,原则上要求为主治医师以上。 二、工作职责(一)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 1、制订本医疗机构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 2、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4、审核临床路径文本; 5、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 6、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1、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 2、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 3、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4、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三)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1、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2、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学、临床检验、影像及财务等部门制订临床路径文本; 3、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

4、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四)个案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 1、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 2、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工作; 3、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4、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三、临床路径的开发与制订(一)选择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1、常见病、多发病; 2、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3、优先选择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二)临床路径诊疗项目包括医嘱类项目和非医嘱类项目医嘱类项目应当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同时参考卫生部发布或相关专业学会(协会)和临床标准组织制定的疾病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包

消化科疾病临床路径

消化系统临床路径(6个) 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肝硬化腹水(ICD-10:K74+R18)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及《2004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符合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断标准:包括肝功能损害、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2.有腹水的体征和影像学结果:腹胀、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等;腹部超声或CT检查证实存在腹腔积液。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及《2004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一般治疗(休息、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

2.消除病因及诱因(如戒酒、停用有损肝功的药物、限制过量钠盐摄入等)。 3.药物治疗:利尿剂、白蛋白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74+R18肝硬化腹水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入院后必须完成的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甲胎蛋白(AFP)、HBV、HCV;(3)腹水检查; (4)腹部超声、胸正侧位片。 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 (1)腹水病原学检查,腹部CT或MRI,超声心动检查; (2)24小时尿钠排出量或尿钠/钾比值。 (七)腹腔穿刺术。 1.适应证:新发腹水者;原有腹水迅速增加原因未明者;疑似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者;

02-潜山县医院××科临床路径实施目标及工作方案

02-潜山县医院××科临床路径实施目标及工作方案

潜山县医院 ××科临床路径实施目标及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组织学习《潜山县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科实际,制定临床路径工作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医改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促进社会和谐。 二、工作目标 利用1年时间,在我科选择部分病种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探索建立适合我院的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工作模式、运行机制以及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为在我院推广临床路径管理积累经验并提供实践依据;对卫生部颁布实施的临床路径的科学性、规范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论证和进一步完善,使之能够更好地在我院推广并为临床工作服务。具体如下: 1、总结兼具品质与成本效益的临床路径模式,规范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护理差异,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质量; 2、提高医院整体医疗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合并症、感染率、再入院率与死亡率; 3、优化病种诊疗方案,节约医疗资源,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 4、促进医疗行政团队的合作,强调持续性医疗照护; 5、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6、体现循证医学证据在医疗服务全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保障医疗安全,预防并减少医疗纠纷。 三、组织管理 成立本科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 组长: 成员: 实施小组负责根据本科实际情况,结合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关于印发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和《潜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消化内科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表单 患者姓名:_性别:_年龄:_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_年_月—日出院日期:_年_月一日标准住院日:7 - 10日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上级医师查房 查 □完成入院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根据病情决定是 主 □安排入院常规检查否输血 要□上级医师查房及病□完成上级医师查情评估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p 诊 □根据病情决定是否□完成内镜检查,疗输血必要时内镜下止血 工□签署输血、内镜和□仍有活动性出 作 抢救冋意书血,无法控制者,须 □仍有活动性出血,无法 控制者,须请相关科室 (外科、放射科、ICU) 会诊,必要时转入其他流 程 请相关科室(外科、 放射科、ICU)会诊, 必要时转入其他流程 重 占 八、、 p 医 嘱 长 期 医 嘱 :□内科护理常规□ 一级/特级护理 □病重/病危 □禁食水,记出入量 □静脉输液(方案视患 者情况而定)□静脉抑 酸药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 一级/特级护理 □病重 □禁食水,记出入量 □静脉输液(方案视 患者情况而定) p 日期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

临时医嘱:□ 静脉抑酸药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 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 □ 输血前检查(血型、Rh因子,可经输血传播的常见病相关指标) □ 胸部X 线检查、心电图、腹部超声 □ 胃镜检查前感染筛查项目 □ 止血药(必要时) □输血医嘱(必要时) □心电监护(必要时)临时医嘱:□ 止血药(必要时) □ 吸氧(必要时) □ 监测血色素变化 □输血医嘱(必要时) □保留胃管记量(必要时) □ 心电监护(必要时) □ 监测中心静脉 (必要时) □ 胃镜检查,必要时内镜下止血 □ 吸氧(必要时) □ 保留胃管记量(必要时) □ 建立静脉通路,必要时插中心静脉导管,监测中 心静脉压(必要时) □ 血气分析(必要时) □ 吸氧(必要时) 主要 □ 介绍病房环境、设□ 宣教(消化道出 p 施和设备血和胃镜检查的知 护理 □ 入院护理评估 识)

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

《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 腹股沟疝临床路径 一、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腹股沟疝(ICD-10:K40.2,K40.9) 行择期手术治疗(ICD-9-CM-3:53.0-53.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症状: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可伴有局部坠胀感、消化不良和便秘症状。 2.体征:病人站立时,可见腹股沟区肿块,可回纳或部分不能回纳。 3.鉴别诊断:阴囊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睾丸下降不全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非手术治疗:1周岁以内的婴儿可暂不手术,可用棉

织束带捆绑法堵压腹股沟管内环;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而禁忌手术者,可使用医用疝带。 2.手术治疗: (1)疝囊高位结扎。 (2)疝修补术。 (3)疝成形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40.2,K40.9腹股沟疝疾病代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指工作日)。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心电图及正位胸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肺功能、超声心动图、立位阴囊和腹股沟B超及CT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最全版)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最全版) 一、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ICD-10:I1x1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内科学(第八版)》(葛均波徐永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美国高血压指南(JNC8)及欧洲动脉高血压管理指 (ESH/ESC)。 1. 高血压的定义: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规范的血压测定方法及合格的血压计是诊断高血压的前提。 2.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见表1)。

表1 血压分类水平和定义 注: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级别为准。 3.寻找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临床情况,按心血管风 险分层(见表2): 表2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

危险因素: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吸烟、血脂异常、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靶器官损害指左心室肥厚、颈动脉增厚或斑块、肾功能受损;临床疾患指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周围血管病、视网 膜病变、糖尿病; 4.除外各种继发性高血压。 (三)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ICD-10:I1x11),3级高血压或需 要住院的1-2级高血压患者。 2.除外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及严重临床情况如不稳定型心 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可疑主动脉夹层等。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已处理)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ICD-10K922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158 1有呕血和或黑便 2有心悸恶心软弱无力或眩晕昏厥和休克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贫血氮质血症及发热表现 3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158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及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必要时输血补充血容量 2应用各种止血药物抑酸药物保护胃粘膜药物 3内镜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诊断病因的治疗转出本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92204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 2有呕鲜血呕吐咖啡渣样物黑便等表现怀疑上消化道出血同意胃镜检查且无胃镜禁忌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 3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腹部超声 4胃镜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抗核抗体ANCA等自身抗体检查DIC相关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需输血患者等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根据年龄基础疾病出血量生命体征和血红蛋白变化情况估计病情严重程度嘱禁饮食卧床休息并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必要时通知病危2建立快速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3对有活动性出血或出血量较大的患者必要时应置入胃管进行胃内冷开水降温及正肾素的血管收缩治疗 4输血指征

流行性感冒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版)

流行性感冒临床路径 (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 一、流行性感冒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流行性感冒 (ICD-10:J11.1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卫生部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编撰专家组,2011年版),流感流行或非流行时期出现发热伴上呼吸道症状或原有慢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具有以下1种或1种以上病原学检测阳性的患者,可以确诊为流感: (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采用实时RT-PCR和RT-PCR方法); (2)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检测阳性(可采用免疫荧光法和胶体金法),需结合流行病学史进行综合判断; (3)流感病毒分离培养阳性; (4)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异性IgG 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住院治疗标准:①妊娠中晚期妇女;②基础疾病明显加重;③符合重症流感诊断标准;④伴有器官功能障

碍。 (2)在发病48小时内尽早开始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 (3)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 (四)标准住院日为5-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1.101流行性感冒疾病 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 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3天。 1.必需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生化检查(含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血糖、电解质等)、血沉、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 (3)病原学相关检查:鼻、咽拭子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检测、呼吸道标本病毒核酸检测、呼吸道标本病毒分离培养、血清病毒抗体检测(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对照); (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血气分析、胸部CT等。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26种县级医院外科临床路径

外科26个病种县级医院 卫生部办公厅2012年11月8日 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 (县级医院2012年版) 一、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ICD-10:E04.902) 行甲状腺(部分、次全、全)切除术(ICD-9-CM-3:06.2-06.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1.病史:颈部肿物。 2.体格检查:触诊发现肿物随吞咽移动。 3.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 4.辅助检查:超声检查、颈部X光片。 5.鉴别诊断:必要时行甲状腺核素扫描、ECT、CT(排除胸骨后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的证据)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有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实施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1.因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受压引起临床症状; 2.胸骨后甲状腺肿; 3.巨大甲状腺肿影响生活和工作; 4.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功能亢进; 5.结节性甲状腺肿疑有恶变。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E04.902结节性甲状腺肿疾病编码。 2.年龄≤70岁。 3.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5.对具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疑似甲状腺癌等病情复杂的病例,不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甲状腺功能T3,T4,TSH,TG,PTH,TPOAb等; (3)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 一、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消化道出血(ICD-10:K9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主要症状和体征:呕血、黑便或便血,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贫血。 2.基本辅助检查:大便潜血阳性,外周血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下降,氮质血症,结合内镜检查结果可明确。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92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 2.年龄18-65周岁住院患者,男女均可; 3.同意按照临床路径方案的要求配合诊疗者;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入选。

排除标准: 1、消化道大量出血和休克者;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胃、肠动脉破裂出血者; 3、精神性疾病、无自制力、不能明确表达者; 4、不同意按照临床路径方案的要求配合诊疗者。 (四)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2、补充血容量 3、止血治疗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09年版基层部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09年版基层部分)等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监测生命体征,复查血常规与尿素氮,大量出血者禁食,少量出血者可适当进流质。 2、补充血容量:可静脉用5%葡萄糖液、平衡盐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周围循环,血红蛋白<70g/L时应输血。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一、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ICD-10:K92.204),且无依据表明出血原因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158)。 1.有呕血和/或黑便。 2.胃镜检查确诊为非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且仅需内科保守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及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必要时输血补充血容量。 2.应用各种止血药物、抑酸药物、保护胃粘膜药物。 3.必要时内镜下止血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2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9 2.204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 2.有呕鲜血、呕吐咖啡渣样物、黑便等表现,怀疑上消化道出血,同意胃镜检查且无胃镜禁忌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 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肺部慢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慢性疾病的患者,及病情危重,可能转入外科手术的患者可不进入该路径。 5. 不能耐受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或入径后72h内不愿意接受胃镜检查者,可以不进入或退出临床路径。如考虑胃镜检查出血原因非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可不进入临床路径。或入径后胃镜发现出血原因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需退出临床路径。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根据年龄、基础疾病、出血量、生命体征和血红蛋白变化情况估计病情严重程度,嘱禁饮食、卧床休息并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必要时通知病重或病危。 2.建立快速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3.对有活动性出血或出血量较大的患者,必要时应置入胃管,必要时胃管内注入止血药物(冰生理盐水、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冻干粉)。 4.输血指征: (1)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收缩压降低≥30mmHg,或心率>120次/分,或失血导致体位性低血压。 (2)血红蛋白<70g/L,高龄、有基础心脑血管疾病者输血指征可适当放宽。或24h内血红蛋白下降>30g/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