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简称AUGIB)指发生在食管、胃和十二指肠上部的出血。

这是一种常见的急危重症,患者往往需要紧急处理和治疗。

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以提高急诊护理人员对AUGIB患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优化护理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

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护理路径是指将中医和西医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有机结合,制定出适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该路径主要包括患者的接诊、评估、治疗和护理的各个环节。

接诊环节要求急诊护理人员在患者到来后迅速进行初步评估,判断AUGIB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原因。

评估环节则要求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测量生命体征、护理观察和实验室检查等,以确定患者的病情和进一步处理的需要。

治疗环节主要是通过西医的药物控制出血、处理患者的伴发症状和并发症等。

护理环节则包括对患者的综合护理、监护和安全措施等。

在具体实施中,中医在AUGIB的治疗和护理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中医通过“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性化的治疗调理。

对于出血较少或初期出血的患者,中医可以采用温中止血、活血化瘀的方法,如服用活血化瘀的药物、中药疗法或穴位刺激等。

对于出血较多或出血时间较长的患者,中医可以采用收敛止血、健脾化瘀的方法,如服用收敛止血的药物、中药疗法或穴位刺激等。

同时,中医还可以应用中药激光凝血、中药贴敷、中药灌肠等独特的疗法进行辅助治疗。

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以达到如下几个方面的效果。

首先,可以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更好地理解AUGIB的病理生理过程和护理需求。

其次,可以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第三,可以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第四,可以提高患者的参与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的依从性。

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医师版临床路径表

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医师版临床路径表
大夜
医生签名
住院医师签名:主治医师签名:
责任护士签名:护士长签名:
耐信20mg bid,
克拉霉素0.5bid
阿莫西林1.0bid
营养
普食
普食
普食
普食
排泄
顺畅
顺畅
顺畅
顺畅
活动
适当活动
下床活动
下床活动
下床活动
护理及
健教
住院基础护理
住院基础护理
住院基础护理
出院后服药方法
出院后复查时间
变异
有□无□
有□无□
有□无□
有□无□
护理人员
白班
小夜
大夜
白班
小夜
大夜
白班
小夜
大夜
白班
小夜
NS100ml+奥美拉唑40mg ivdripbid, 5%GNS500ml+VitC2.0+VitB6 0.2+10%氯化钾10ml ivdrip qd,10%GS500ml+10%氯化钾10ml+RI 10U ivdrip qd,根据情况输红细胞悬液和/或血浆
营养
禁饮食
流质饮食
流质至半流质饮食
排泄
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
评估基本生命体征
护理级别:一级护理
首程及入院记录
评估基本生命体征
护理级别:一级护理
归档各项检查结果
病程记录
评估基本生命体征
评估各项检查结果
护理级别:一级护理
病程记录
处置
吸氧心电血压监护记出入量
吸氧心电血压监护记出入量
吸氧心电血压监护
检查
血常规、血凝常规、血型、心电图、血糖电解质肾功、表面抗原丙肝抗体

临床护理路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护理路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活动
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保持舒适体位
其余同前
第4~7天
检查
粪便常规+潜血实验
活动
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饮食
无呕血,病情稳定可进流质或糊状饮食
健康宣教
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饮食配合的重要性,服药须知等
其余同前
第8~14天
活动
尽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检查
粪便常规+潜血实验
饮食
半流质、糊状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为宜,根据证型指导饮食,如山药莲子粥,豆蔻粥等。
检查
做相关的检查,如心电图、抽血、必要时交叉配血、胃镜等,指导患者留取各项标本
药物
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注意用药后的观察,如静滴止血敏,静推立止血,口服凝血酶原等
活动
尽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饮食
饮食流质或糊状饮食,呕血者应暂禁食
护理
1、入院前准备好床单位,及时安置好患者。
2、做好入院介绍,主管护士自我介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日期
项目
护理内容
入院当天
评估
1、一般评估:生命体征、情志等。
2、专科评估:神志、肢体温度、皮肤与甲床色泽、静脉充盈度、表情、恶心呕吐、呕血、尿量、便血、血象等。
治疗
1、建立静脉通道,根据病情测T、P、R、BP 及中心静脉压。
2、按医嘱吸氧、交叉配血、输血。
3、记尿量。
4、必要时遵医嘱留置胃管。
护理
1、指导患者适当活动
2、发出院通知单,发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征求病人意见,协助病人办理出院。
健康宣教
1、出院服药指导,疾病预防,避风寒,慎起居,调情志,生活起居有序
2、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如何自我观察大便的色、量、质。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操作规范课件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操作规范课件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标准住 院流程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操作规范
适用对象
➢ 第 一 诊 断 为 消 化 道 出 血 ( ICD-10 : K92)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操作规范
诊断依据
➢ 1.主要症状和体征:呕血、黑便或便血,失 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贫血。
➢ 2.基本辅助检查:大便潜血阳性,外周血红 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下降,氮质血症,结 合内镜检查结果可明确。
及治疗效果、 途中情况及处理等,并上交详细的转诊记录单; (3)待接诊单位安置好病人,无需陪留时,方可离开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操作规范
转回基层医疗机构诊治
➢ 后续治疗:经上级医院检查明确诊断,或 治疗好转出院的病人,可回基层医院继续 补液、止血和病因治疗。基层医疗卫生机 构应选用《国家基本药物 处方集》的药物
工 位、病因
衰竭表现
如穿孔、出血等)
作 □观察患者呕血、黑便 □完成医师查房记录
□观察患者呕血、黑便和血便情
和血便情况、观察周围
况、观察周围循环衰竭表现
循环衰竭表现
□安排完善常规检查
重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点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医 □一级护理
□一级护理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操作规范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表单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操作规范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住院第3天
主 □完成询问病史和体格 □医师查房
□医师查房
要 检查,按要求完成病历 □明确下一步诊疗计划 □转诊行胃镜或结肠镜检查,明
诊 书写
□观察患者呕血、黑便和 确有无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版)

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版)

4.怀疑急性肠炎(细菌性)或者缺血性肠炎的患者,需 用抗生素
5.输血指征: (1)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收缩压降低≥30mmHg, 或心率>120 次/分。 (2)血红蛋白<70g/L,高龄、有基础心脑血管疾病者 输血指征可适当放宽。 5.抑酸药物(仅用于上消化道出血): (1)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最重要的治疗药物,有利于 止血和预防出血。 (2)H2 受体拮抗剂(H2RA)仅用于出血量不大、病情稳定 的患者。 6.生长抑素和血管加压素:必要时选用。 7.止血药使用(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出血均可使用)。 8.内镜检查: (1)系消化道出血病因的关键检查,须争取在出血后 24–48 小时内进行。 (2)应积极稳定循环和神志状况,为内镜治疗创造条 件,检查过程中酌情监测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9.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药物 或内镜治疗失败或无条件进行内镜/TIPS 的挽救治疗方法。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4.通过内镜检查已明确出血病因,转入相应临床路径。 5.入院后 72 小时内不能行内镜检查或患者拒绝内镜检 查者,应转出本路径。
二、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执行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__消化道出血_________(ICD-10:k92.208); 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月日 出院日期 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天
1.呕血和/或黑便和/或便血 2.可伴有心悸、恶心、软弱无力或眩晕、昏厥和休克等 表现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K92.208 消化道出血疾病
编码。 2.有呕鲜血、呕吐咖啡渣样物、黑便等表现,怀疑上消
化道出血,同意胃镜检查且无胃镜禁忌者。 3.有暗红色血便、鲜血便或者洗肉水样便,怀疑下消化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路径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路径
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运动。
给予患者吸氧L/min。
观察进食后呕血,黑便的次数、性质及量。
观察患者睡眠情况。
变异

有,原因:

月日
住院第八~十四天
执行
时间
签名
执行
医嘱
执行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常规。
Ⅰ级护理。
遵医嘱应用药物
半流质饮食.
护理

健康
指导
□监测生命体征:
指导患者进食质软、易消化、少纤维又富有营养的半流质饮食,避免使用刺激性食物或牛奶、乳制品,禁食冷饮、水果及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指导饮食规律和卫生。
指导患者进食质软、易消化、少纤维又富有营养的普通饮食,避免使用刺激性、坚果类食物或牛奶、乳制品。限制烟酒、浓茶。注意饮食卫生和习惯,生活起居有规律。
遵医嘱用药,详细交代用药方法、注意事项,不可自行突然停药、改药及增减药量。
坚持体能锻炼,劳逸结合,循序渐进。
保持个人卫生,每日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嘱咐患者定期复查。
出院1周内责任护士电话回访,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健康指导。
变异

有,原因:
执行
时间
签名
执行
医嘱
执行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常规。
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查阅各项检查、检验结果。
遵医嘱应用药物
急诊胃镜检查。
内镜止血治疗。
外科手术或经颈动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护理

健康
指导
指导患者继续禁饮食,讲解禁食的意义。
卧床休息,下肢抬高。
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
及时、准确地补充血容量。
给予患者吸氧L/min。
卫生处置:修剪指(趾)甲、剃胡须。

2012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2012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一、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ICD-10:K92.2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158)。

1.有呕血和/或黑便。

2.有心悸、恶心、软弱无力或眩晕、昏厥和休克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贫血、氮质血症及发热表现。

3.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158)。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及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必要时输血补充血容量。

2.应用各种止血药物、抑酸药物、保护胃粘膜药物。

3.内镜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诊断病因的治疗(转出本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92.204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

2.有呕鲜血、呕吐咖啡渣样物、黑便等表现,怀疑上消化道出血,同意胃镜检查且无胃镜禁忌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3)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腹部超声;(4)胃镜检查。

2024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指南

2024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指南

2024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指南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胃肠疾病,指的是胃、食管和十二指肠等部位的黏膜发生溃疡、破裂或出血。

及时准确地进行临床评估和处理对于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2024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指南。

1.临床表现: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症状包括呕血、黑粪、黑便或血便。

其他可能的症状包括嗳气、上腹胀气感、轻度上腹部不适或疼痛。

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乏力以及低血压等系统症状。

2.病因分类:根据病因的不同,上消化道出血可分为非静脉曲张性和静脉曲张性出血。

非静脉曲张性出血是指溃疡、糜烂、损伤性溃疡等黏膜破溃而出血的情况。

而静脉曲张性出血则是由于肝硬化等疾病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而导致的出血。

3.评估与判别:临床评估包括评估病情和病因。

病情评估主要包括评估出血的程度、休克、心脏状况、休息状态、病史、体温、呼吸等。

病因评估包括评估出血的部位和严重程度。

通过上述评估,可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病因,进而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4.处理原则:根据出血的程度和病因的不同,处理原则也不同。

对于无危及生命的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如表面溃疡和糜烂,可以选择非手术处理方法。

对于静脉曲张性出血以及其他威胁生命的出血情况,常需要进行急诊内镜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出血部位并采取止血措施。

5.初步处理:初步处理包括保障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正确评估出血伴随的休克情况,限制液体输入,进行补液和输血等,以保持患者的循环稳定。

同时,还需要采取止血措施,如使用硫酸铁、止血海绵等。

6.手术治疗:对于严重出血或无法通过内镜处理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出血部位,修复黏膜破损,以控制出血。

7. 预后评估: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预后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评估方法包括计算Blatchford评分、Pre-endoscopic Rockall评分和Aims65评分等。

这些评分可以帮助医生准确预测患者的预后风险,以便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一、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ICD-10:K92)。

(二)诊断依据。

1.主要症状合体征:呕血、黑便或便血,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贫血。

2.基本辅助检查:大便潜血阳性,外周血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下降,氮质血症结合内镜检查结果可明确。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92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2.年龄18-65周岁住院患者3.同意按照临床路径方案的要求配合诊疗者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入选。

排除标准:1.消化道大量出血和休克者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胃、肠动脉破裂出血者3.精神性疾病、无自制力、不能明确表达者4.不同意按照临床路径方案的要求配合诊疗者(四)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2.补充血容量3.止血治疗(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监测生命体征,复查血常规与尿素氮,大量出血者禁食,少量出血者可适当进流质。

2.补充血容量:可静脉用5%葡萄糖液、平衡盐液、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改善周围循环,血红蛋白<70g/L时应输血。

3.止血治疗①冰盐水洗胃:下胃管用4℃冰盐水反复灌洗胃腔,灌洗后可注入云南白药、三七粉、白及粉等中药止血。

亦可以去肾上腺素8mg加入冰盐水100rd 中,自胃管灌入,经30-45分钟吸出后再灌注。

或将凝血酶溶解成10-100u/ml 的溶液分次口服。

②抑酸药:H2受体拮抗剂:甲氰咪胍400mg静注6-8小时一次;雷尼替丁:开始50mg,以后100mg/8小时;法莫替丁:开始10mg,以后20mg/12小时维持。

以上药物任选一种,静脉给药24-48小时,直至出血停止后改口服。

③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40mg静推,并可与奥美拉唑40mg+0.9%氯化钠50ml,8ml/小时维持静点。

④内窥镜下局部喷洒止血药、电凝止血等。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指南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指南

河南省按病种付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指南
住院日期日期第七天第八天临床评估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评估基本生命体征护理级别:二级住院检查费床位费医疗废物处置费监测血压静脉输液暖气、空调费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评估基本生命体征护理级别:二级住院检查费床位费医疗废物处置费监测血压静脉输液静脉采血暖气、空调费血常规粪常规+隐血处置检查会诊生理盐水泮托拉唑针 5%葡萄糖氨甲苯酸针酚磺乙胺针 10%葡萄糖维生素 K1 针复方氨基酸液(3AA)药剂生理盐水泮托拉唑针 5%葡萄糖氨甲苯酸针酚磺乙胺针 10%葡萄糖维生素 K1 针复方氨基酸液(3AA)卫生材料营养排泄活动医疗卫教护理及卫教变异护士签名医生签字费用合计病情观察;分级护理;用药指导;康复指导□有□无病情观察;分级护理;用药指导;康复指导□有□无适当活动适当活动流质流质
住院日期日期第九天第十天临床评估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评估基本生命体征护理级别:二级住院检查费床位费医疗废物处置费归档各项检查结果监测血压静脉输液暖气、空调费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评估基本生命体征护理级别:二级住院检查费床位费医疗废物处置费监测血压静脉输液暖气、空调费处置检查
会诊药剂生理盐水泮托拉唑针 5%葡萄糖氨甲苯酸针酚磺乙胺针 10%葡萄糖维生素 K1 针复方氨基酸液(3AA)生理盐水泮托拉唑针 5%葡萄糖氨甲苯酸针酚磺乙胺针 10%葡萄糖维生素 K1 针复方氨基酸液(3AA)卫生材料营养排泄活动医疗卫教护理及卫教变异护士签名医生签字费用合计备注:浓缩红细胞或血浆自费病情观察;分级护理;用药指导;康复指导□有□无出院指导□有□无适当活动适当活动流质。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_21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_21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一、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ICD-10:K92.2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158)。

1.有呕血和/或黑便。

2.有心悸、恶心、软弱无力或眩晕、昏厥和休克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贫血、氮质血症及发热表现。

3.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1/ 34495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唯有惜时才能成功,唯有努力方可成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158)。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及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必要时输血补充血容量。

2.应用各种止血药物、抑酸药物、保护胃粘膜药物。

3.内镜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诊断病因的治疗(转出本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7 -10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92.204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

2.有呕鲜血、呕吐咖啡渣样物、黑便等表现,怀疑上消化道出血,同意胃镜检查且无胃镜禁忌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3)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腹部超声;(4)胃镜检查。

49 上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输血)

49 上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输血)

上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临床路径(输血)一、上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胃溃疡出血、十二指肠溃疡出血(ICD-10:K25.001/K25.401/K25.402/ K26.001/K26.0 02/K26.401/K26.402/K27.051/K27.401/K27.402/K27.451/ K28.401)。

2.疾病编码说明急性胃溃疡伴出血 ICD-10:K25.001胃溃疡伴出血 ICD-10:K25.401幽门溃疡伴出血 ICD-10:K25.402急性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 ICD-10:K26.001急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 ICD-10:K26.002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 ICD-10:K26.401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 ICD-10:K26.402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 ICD-10:K27.051多发性溃疡伴出血 ICD-10:K27.401胃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 ICD-10:K27.402消化性溃疡伴出血 ICD-10:K27.451胃肠吻合口溃疡伴出血 ICD-10:K28.05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等,《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慢性、周期性、规律性上腹疼痛。

2.有呕血和/或黑便。

3.胃镜检查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等,《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2. 输血及选择各种止血药物、抗溃疡药物治疗。

血脱(上消化道出血)

血脱(上消化道出血)

血脱(上消化道出血)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住院患者。

一、血脱(上消化道出血)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血脱(TCD编码:BNP120、BNP13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ICD-10编码:K92. 208)。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呕血/便血》(中华中医药学会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主编,中华内科杂志,2009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血脱(上消化道出血)协作组制定的“血脱(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

血脱(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常见证候:胃热炽盛证脾不统血证气随血脱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血脱(上消化道出血)协作组制定的“血脱(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血脱(上消化道出血)。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血脱(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2病程在48小时内的患者可进入本路径。

3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化道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引起的出血,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隐血;(2)呕吐物隐血试验;(3)腹部B超;(4)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5)心电图;(6)血型、配血检查等。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消化道内镜、腹部CT、消化道造影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胃热炽盛证:清热泻火止血。

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消化道出血
`
平卧、头偏向一侧
吸O2、测量生命体征、观察面色、神志、意识
根据病情,迅速建立多条静脉通道,抽血,配血,快速大量补液,扩张血容量,输血,纠正休克
呕血者头偏向一侧,下肢抬高,保证脑部供血;有假牙者取出,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并做好
患者面部皮肤清洁,擦净血迹
心电监护,观察病情动态变化,并给予对症处理
遵医嘱使用止血剂,必要时准备好三腔二囊管
留置导尿管,观察尿量
注意保暖,做好安慰及解释
休克纠正,病情平稳者送入院治疗。

2022年版吐血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临床路径

2022年版吐血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临床路径

吐血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临床路径(2022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住院患者。

一、吐血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吐血病(TCD编码:BNP1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ICD-10编码:K92.208)。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0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8年)》(《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主编,中华内科杂志,2018年)。

根据《亚太地区工作组关于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共识意见:2018年更新》(Gut,2018,67(10):1757-1768.)《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2019)》(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32(2):203-219.)。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吐血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吐血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常见证候:胃热炽盛,络破血溢证脾不统血,血溢脉外证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吐血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第一诊断为吐血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吐血病TCD编码:BNP120与ICD-10:K92.208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

2.病程在48小时以内的患者,可进入本路径。

3.有呕血、便血(包括黑便、血便)等表现,怀疑上消化道出血,同意胃镜检查且无胃镜禁忌者。

4.消化道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引起的出血,不进入本路径。

5.需要手术止血或内镜止血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6.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一、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 (9):449吒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58)。

1. 有呕血和/或黑便。

2. 有心悸、恶心、软弱无力或眩晕、昏厥和休克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贫血、氮质血症及发热表现。

3. 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2.3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 (9):449-5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58)。

1.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及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必要时输血补充血容量。

2. 应用各种止血药物、抑酸药物、保护胃粘膜药物。

3. 内镜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诊断病因的治疗(转出本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径)。

2.4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日。

2.5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 K92.204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

2. 有呕鲜血、呕吐咖啡渣样物、黑便等表现,怀疑上消化道出血,同意胃镜检查且无胃镜禁忌者。

3.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2.6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1)(2)(3)(4)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腹部超声; 胃镜检查。

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查房

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查房

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查房临床护理路径是指在特定疾病过程中,以标准化、系统化的护理措施和常规化的管理手段为基础,采取多学科协作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一套符合科学、合理、可行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医疗效果。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严重的急症之一,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路径设计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交流与沟通、危重病人的护理、普通病人的护理、营养支持与特殊护理、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对患者进行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防治。

查房是护理路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具体应用如下:1.查房时间和频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情的变化,查房的时间和频率可以灵活调整,但一般应以每日查房为准,特殊情况可以增加查房的频率。

2.查房内容:查房主要包括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治疗效果等情况进行评估和观察,包括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患者的精神状态、饮食摄入情况、体重变化等非生命体征的观察。

3.查房目的:通过查房,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掌握治疗效果,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此外,查房也有助于发现并解决护患沟通不畅、患者疼痛和不安等问题,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4.查房的具体方法和技巧:查房时应注意与患者保持适当的距离,遵循良好的隐私保护原则。

护士在查房中应遵循“三查一资料”的原则,即查房时应注意查看患者的病历资料、查看患者的体征、查阅患者的医嘱以及对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评估和记录。

临床护理路径中的查房工作需要护士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沟通技巧,同时还需要与其他医疗人员进行良好的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全面、准确、及时的护理。

通过在临床护理路径中应用查房,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医患之间的沟通,减少医疗风险,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效果。

因此,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查房,是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一、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ICD-10:K92.2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158)。

1.有呕血和/或黑便。

2.有心悸、恶心、软弱无力或眩晕、昏厥和休克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贫血、氮质血症及发热表现。

3.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158)。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及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必要时输血补充血容量。

2.应用各种止血药物、抑酸药物、保护胃粘膜药物。

3.内镜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诊断病因的治疗(转出本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92.204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

2.有呕鲜血、呕吐咖啡渣样物、黑便等表现,怀疑上消化道出血,同意胃镜检查且无胃镜禁忌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3)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腹部超声;(4)胃镜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抗核抗体、ANCA 等自身抗体检查;DIC相关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需输血患者)等。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根据年龄、基础疾病、出血量、生命体征和血红蛋白变化情况估计病情严重程度,嘱禁饮食、卧床休息并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必要时通知病危。

2.建立快速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3.对有活动性出血或出血量较大的患者,必要时应置入胃管进行胃内冷开水降温及正肾素的血管收缩治疗。

4.输血指征:(1)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收缩压降低≥30mmHg,或心率>120次/分。

(2)血红蛋白<70g/L,高龄、有基础心脑血管疾病者输血指征可适当放宽。

5.抑酸药物:(1)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最重要的治疗药物,有利于止血和预防出血。

(2)H2受体拮抗剂(H2RA)仅用于出血量不大、病情稳定的患者。

(3)维生素C、维生素B6促进粘膜修复及止吐药物的应用。

6.生长抑素、垂体后叶素:必要时选用。

7.必要时可以选用止血药;中医中药治疗。

8.内镜检查:(1)系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关键检查,须争取在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

(2)应积极稳定循环和神志状况,为内镜治疗创造条件,检查过程中酌情监测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八)出院标准。

经内镜检查发现出血已经停止,但未明确出血病灶者,全身情况允许时可出院继续观察。

1.生命体征平稳,尿量正常。

2.恢复饮食,无再出血表现。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内镜检查而造成并发症(例如穿孔、误吸),造成住院时间延长。

2.因消化道出血而诱发其他系统病变(例如肾功能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建议进入该疾病的相关途径。

3.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生命体征不稳定、休克、意识障碍等均属高危患者,在胃镜检查后可能需要特殊治疗手段。

4.通过内镜检查已明确出血病因,转入相应临床路径。

5.入院后72小时内不能行胃镜检查或患者拒绝胃镜检查者,应转出本路径。

(十)参考费用标准:4000-7000元。

二、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ICD-10:K92.204)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一、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ICD-10:K26.001/K2 6.4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等。

1.慢性、周期性、规律性上腹疼痛。

2.有呕血和/或黑便。

3.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等。

1.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2.选择各种止血药物及抗溃疡药物治疗。

3.本临床路径治疗方案不包括内镜止血、介入或手术止血等治疗措施。

(四)标准住院日为7–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K26.001/K26.401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疾病编码。

2.已经通过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仅用药物治疗的患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3)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腹部超声;(4)胃镜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腹部CT(增强);血型、输血前检查(需要输血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七)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

1.建立快速静脉通道,补充晶体液(生理盐水、葡萄糖、等渗液),出血量较大的患者可适当补充胶体液(血浆、血浆代用品)。

2.必要时置入胃管、心电监护。

3.下列患者应考虑输血治疗:(1)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收缩压降低≥30mmHg;(2)血红蛋白<70g/L,高龄、有基础心脑血管疾病者输血指征可适当放宽;(3)心率>120次/分。

4.抑酸药物。

(1)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最重要的治疗药物,有利于止血和预防出血。

(2)H2受体拮抗剂(H2RA)类药物仅用于出血量不大,病情稳定的患者。

(3)必要时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静脉输入。

5.内镜检查。

(1)经过积极内科治疗72小时仍有活动性出血者,根据病情复查胃镜,必要时转入其他相应路径。

(2)积极纠正循环衰竭,为内镜检查创造条件,检查过程中应酌情监测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6.住院期间止血后处理。

(1)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2)血止后24–48小时可逐步恢复进食。

7.出院后处理。

(1)所有患者服用标准剂量质子泵抑制剂达6–8周,或H2受体阻断剂8周。

(2)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须完成标准方案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10–14天)。

(3)黏膜保护。

(4)门诊随访,鼓励改变生活方式,戒烟酒,健康饮食。

(八)出院标准。

1.活动性出血已止。

2.已经开始进食,一般情况良好。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根据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出血量、生命体征和血红蛋白变化情况估计病情严重程度。

对于生命体征不稳定、休克、意识障碍、血红蛋白降至70g/L以下的高危患者,应转其他路径。

2.需要药物以外的其他治疗方式,如内镜、介入或手术治疗者应转相应路径。

3.因消化道出血而诱发其他系统病变,例如吸入性肺炎、肾功能衰竭,缺血性心脏病等,建议进入相关疾病的临床路径。

4.收治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医院应具备:设施完备的内镜室和有经验的内镜医师;可提供24小时服务的血库;具备中心静脉插管和气管插管技术的急救人员。

(十)参考费用标准:2500-5000元。

二、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患者(ICD-10:K26.001/K26.401)胃溃疡合并出血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一、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ICD-10:K25.0/K25.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慢性、周期性、规律性上腹疼痛。

2.有呕血和/或黑便。

3.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出血,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内科基本治疗(包括生活方式、饮食、避免应用致溃疡药物等)。

2.药物治疗:抑酸治疗。

(1)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最重要的治疗药物,有利于止血和预防出血。

(2)对于出血量不大、病情相对平稳者,可使用H2受体拮抗剂(H2RA)。

3.对症支持治疗:液体补充(晶体、胶体),必要时输血支持。

4.内科保守治疗24–72小时评估病情,仍有活动性出血,根据情况必要时复查胃镜,如需内镜下止血、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者,进入其他路径。

5.出血停止可恢复饮食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予以根治,参见标准药物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25.0/K25.4胃溃疡合并出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3)胃镜检查、黏膜活检病理学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心电图、胸片及立位腹平片;(2)血型、输血前检查(需要输血患者);(3)腹部超声或CT;(4)血淀粉酶、脂肪酶;(5)必要时复查胃镜检查及粘膜活检;(6)肿瘤指标筛查 CEA、CA724等。

(七)选择用药。

1.抑酸药物:总疗程6–8周。

(1)活动性出血期:PPI类药物(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静脉滴注,一天2次或静脉泵入。

(2)出血停止后:PPI类药物(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口服,一天2次。

2.其他治疗:(1)止血药:如氨甲环酸等;(2)肾上腺素稀释后口服;(3)必要时生长抑素持续泵入或静滴。

3.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根除幽门螺杆菌,疗程10–14天。

PPI+阿莫西林或克拉霉素或甲硝唑/替硝唑中的两种(使用阿莫西林前需做青霉素皮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