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套题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检测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2套题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检测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坚持把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这说明()
①要善于透过事物的外部联系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②事物的发展是无条件的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学会优化结构④搞好局部可以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A.①②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如果继续破坏和浪费水资源,那么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必须学会与自然界和谐相处②要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③要树立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④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A.① 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这两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着事物的性质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下列与“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句诗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据此回答5~6题。5.上述这两句宋词包含的共同哲学寓意是()
A.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B.事物由量变引起质变
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6.下列诗句包含的哲理与上题答案一致的是()
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7.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对知识的态度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①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②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④要正确对待事物的联系,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2009年,民生问题被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教育、卫生、住房等重大问题都得到了高度关注。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A.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D.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
9.在我国现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A.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
B.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不同的事物包含着不同的矛盾
D.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10.“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蕴涵的哲理是()
A.对立统一的关系
B.质量互变的关系
C.肯定与否定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11.歌德的一首小诗:“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这首诗蕴涵
的哲理是()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
D.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其特点
1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伟大历程和伟大成就深刻昭示我们: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材料体现的改革开放的唯物辩证法依据是()
A.联系的观点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辩证的否定观
D.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3.下边这幅漫画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一个人能成为像莎士比亚那样伟大的人物,并
不是由研究莎士比亚而产生的。——爱默生
A.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B.只有完全否定莎士比亚,才能成为伟大的作家
C.辩证的否定要保留和继承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D.只有在辩证否定的基础上才能创新和发展
二、非选择题
14.下面是一个论坛上的帖子,此帖一出,就有很多网友跟帖。
请结合所学的《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该帖子的看法。
解析:本题以大学生就业为背景,采用网络帖子的形式进行命题,题目设计新颖,富有创意,主要考查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原理,解答时要注意原理与材料结合起来。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江南、华南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
2010年3月23日,来自国家防总的统计数据显示,因干旱造成饮水困难的人数已达2271万人,其中旱情最严重的云、贵、川、桂、渝五省份达1805万人;我国耕地受旱面积1.14亿亩,其中作物受害8796万亩(重旱278万亩,干枯1381万亩)其中西南五省份耕地受害面积达9654万亩,占85%,这次旱灾“是有气象资料以来,西南地区遭受的最严重干旱。”
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拨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救灾,取得了显著成果。
材料2: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域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
材料3:以往,有些干旱地区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漫灌抗旱,加剧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断流;有些干旱地区却发展诸如高尔夫球场、造纸厂等高耗水型产业,让旱情雪上加霜;有些地区采取人工增雨作业,但受雨云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干旱问题;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严重缺位,只能靠天吃饭。
结合材料,说明在抗旱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
解析:本题以2009年秋到2010年春我国西南五省份的旱灾为背景设计问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多方面知识分析现实热点问题的能力。
本题要求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结合材料分析,首先要明确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这三部分,然后结合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就不难确定所要具体运用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