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亲子关系面临的问题及调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摘要:由于留守儿童家庭亲子之间的交往更多地具有时间上的长期间断性、空间上的远距性、交往的间接性、互动频率低等特点,造成亲子间关系的日渐疏远。这种日渐疏远的亲子关系不利于孩子的正常社会化与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对留守儿童亲子关系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改善亲子关系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安全问题,心理问题,品行问题,监护问题等成为了研究者的重点研究方向。伴随留守儿童所出现的这些问题与留守儿童和外出打工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关系中最重要,也是最持久的一种关系[1]。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留守儿童亲子关系面临极大的挑战。
一、留守儿童亲子关系存在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和父母沟通次数少,时间短
1、共同生活沟通时间短:在农村,父母外出打工的地点离家比较远,考虑到回家的成本比较高,尤其在外省打工的父母,迫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很少回家,除非有十分重要的事情要处理或者重大的节日,一般选择尽量少回家,很少有人频繁的往返家和打工地点之间。这种情况显然给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直接面对面的交流设置了屏障。
2、联系的频率和内容:这里边涉及的联系频率指的是打电话的次数。能保持一周和孩子打一次电话的还是占少数的,大多数外出打工父母和孩子半个月或者一个月联系一次。无论是监护人还是外出打工的父母,他们都没有把孩子与家长的感情交流看成很重要的事情。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把节省电话费看得十分重要,另一方面由于处于监护人的家庭环境,情感喜恶这些敏感话题不便直接通过电话进行交流,以免引起监护人和留守儿童的矛盾。
(二)外出打工父母对监护人的过度依赖
外出打工父母一般会把孩子托付给他们十分信任的爷爷奶奶、叔叔、舅舅或者邻居家。由于家长对这些人十分了解知道不会亏待自己的孩子,所以也十分放心。平时联系监护人一般也是关心一下学习和生活费用方面,对于其他让面如人际交往,情感认知等主观方面很少关注。而实际情况是农村留守儿童与监护人的情感交流沟通很少。监护人作为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中的密切联系者,对留守儿童的关怀大多只停留在生活物质方面的满足。交流大多只是涉及到学校发的事情和日常生活需求,而孩子由于觉得寄人篱下或
者对生活环境感到陌生内心深处的思想与情感则很少会告知监护人。监护人和留守儿童沟通的障碍直接影响到外出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和交流的效果。
(三)沟通方式单一
脱离了共同生活的环境,这就产生了联系方式的限制。打电话是留守儿童和父母联系的最主要的联系方式。调查发现近九成的留守儿童通过电话和家长进行联系。但是由于父母考虑到通话费用和环境的限制,往往不能完全表达全部情感只是把最重要的事情做一些安排和了解。这种非面对面的间接互动无形间疏远了亲子关系。显然电话沟通没有达到有效的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效果。写信虽然能够很好的表达情感和想法,但是由于打工父母的工作地点的不确定且农村儿童寄信要到镇上去交通不方便,写信这种联系方式也不很现实。
(四)外出打工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意识低
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当然影响,父母在亲子关系中一直都处于管教者的角色,且农村外出打工父母一般文化水平较低,大部分只有初中小学文凭,甚至有的是文盲。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经济收入、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学习状况,缺乏和孩子进行心理沟通的意识。儿童时期,孩子正处于对家长的依恋时期[2],父母的缺位和主动沟通意识的淡薄,双方共同话题越来越少,使这种亲密关系中断最终形成沟通障碍甚至代沟。
二、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亲子关系进行调适
农民外出打工,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的出现在短期内是不可逆转的。留守儿童亲子关系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关系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减少父母缺位对孩子成长的不利影响。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动用社会力量、各种资源进行综合解决。这需要家庭,社区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一)拓展留守儿童和父母交流的渠道和方式
全面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对于留守儿童和外出打工父母尤为重要。父母双方都外出,要注意亲子交流的方式和沟通渠道。一是时间上的分配,至少要保持一个星期或者半个月交流一次。寒暑假要把孩子接到身边,在相处的日子里多和孩子谈心,要试探着了解孩子内心的困惑或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亲子互动会具有连续性,避免了长时间的分离产生陌生的感觉。在沟通渠道上,除了打电话外,还可以通过写信来交流。写信这种方式对双方表达情感很有效的一种方式。很多平时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话,可以通过写信来含蓄的表达。而且信件可以保存,时不
时的翻阅来往的信件可以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有条件的可以在家安装电脑,可以通过视频来增进对孩子每日的生活的了解。父母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和孩子成长的需要,进行继续社会化,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思想和知识才能和孩子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当今社会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社。
(二)农村社区开展家庭课堂,给予监护人及家长以沟通技巧的辅导
村委组织本村村委成员形成帮助小组。小组成员努力协助监护人引导、监管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协调监护人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组织一些娱乐活动增进留守儿童和监护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和思想沟通,并及时将留守孩子的情况通报外出务工的父母,以利于父母掌握与子女情感沟通的主动权。定期对监护人进行培训,利用媒体或者聘请专家进行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讲座和有效沟通方法的培训,提高代养人的教育能力,使他们能真正肩负起监护人的教育职责。这样才能形成留守儿童,监护人和家长三方的信息交流,通过监护人这个中间人建立起孩子和外出打工父母亲密的关系。
(三)通过学校教育搭建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情感交流平台
学校是留守儿童主要的生活场所,教师是对孩子的了解相对比较多的一个群体,教师要有意识开展留守孩子与父母的情感沟通的教育,使孩子认识到父母亲不能给予孩子更多关爱的无奈,从而更加理解父母,珍惜父母为他们创造的良好学习生活环境。学校要定期召开监护人家长会。监护人交流管教“留守儿童”的经验教训,共同商讨制定教育策略。同时,学校和学生家长之间应建立畅通的定期联系渠道,班主任及时的向家长反映孩子近期的状况和出现的问题,使家长第一时间掌握孩子的信息。为了避免留守儿童寄信交通不便,学校还可以设立专门的邮箱,定期让留守儿童和父母通信,学校安排统一邮寄。
以上措施只是在目前情况下采取的权宜之计,要想从根本上彻底解决留守儿童亲子关系问题还是要使父母和孩子能够生活在一起。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做的很多,目前国家采取了种种措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留守儿童终能与他们的父母生活在一起,成为真正的幸福和谐家庭。
参考文献:
[1]刘亮. 农村家庭功能的嬗变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2008.
[2]全国13 所高等院校编写组. 社会心理学[M] .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农村留守儿童亲子关系面临的问题及调适
文◎ 武海鸣 吴莹(吉林农业大学社会学研究生;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