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砼报价表

沥青砼报价表

6.1.8沥青砼报价表(包件号LQT-02)

投标人名称: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招标编号:XXXX-5GS-2014-001 包件号LQT-02 说明:1.沥青混合料搅拌站位于XXXXXXXXX 交叉口北三公里处,交通便利,运距短。能有效避免高峰期交通堵塞、长距离运输造成对摊铺现场沥青混合料温度的影响。便于料车调度,缩短供料车间隔时间,管理方便。

2.我单位自有一套摊铺设备(ABG 8820)及两组摊铺施工队。若采用我单位进行施工,便于施工管理人员与搅拌站管理人员沟通,出现问题利于及时解决。

投标人名称(加盖公章):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法定代表人或被授权代理人签字: 日期: 2014 年 4 月 30 日

物资序号 项目简称 物资名称 规格型号 标准或图号 计量单位 需求 数量 出厂 单价 综合费单价 到站单价 到站合价 发站

交货地点

运距(km)

1

2 3 4=2+3

5=1×4

1 XXXX 项目 沥青砼 AC-13 SBS 改性 m 3 2498 556.66 20.15 576.81 1440871.38 XXX X

XXXX

8.5

2 XXXX 项目 沥青砼 AC-20 中粒式 m 3 600 341.88 20.2

3 362.11 217266.00 3 XXXX 项目 沥青砼 AC-25 粗粒式 m 3 800 341.23 20.49 361.46 289168.00

4 XXXX 项目 沥青砼 ATB-40 粗粒式

m 3 1940 343.79 20.23 364.02 706198.80 5 XXXX 项目 玛蹄碎石混合料 SMA-16

m 3 1202

563.65

20.49

584.14 702136.28

6 XXXX 项目

摊铺 m 2 4.00

总计

7040

3355640.46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城市道路及厂矿道路的沥青路面工程。 第1.0.2条本规范规定了表面处治、贯入式、热拌热铺的沥青碎石和沥青混凝土、上 拌下贯式等沥青路面面层的施工方法。 对沥青类基层、联结层、整平层也可按本规范相应的规定使用。 沥青路面施工应符合现行的关于防止沥青中毒有关安全防火标准规范第1.0.3条 的规 定。 第1.0.4条对高寒地带沥青路面工程的施工除遵守本规范外,尚应按现行有关标准规 范的规定执行。 第二章基层 第2.0.1条沥青路面的基层应符合如下要求: 一、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二、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三、表面平整、密实,拱度与面层一致; 四、与面层结合良好。第2.0.2条沥青路面的基层可按下列规定选用: 一、整体型: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工业废渣(土); 二、嵌锁型:泥灰结碎石、沥青贯入式;

三、级配型:级配碎(砾)石、沥青碎石、沥青混凝土。各种基层的材料要求,施工工艺应符合现行的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第2.0.3条沥青面层施工前应对基层或旧路面(作基层时)的质量进行检查,检 查的 项目、方法和标准,可按现行有关基层规范的规定执行。基层的质量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修筑沥青面层。 第三章材料 第一节沥青材料 第3.1.1条适用于沥青路面的沥青材料有道路石油沥青、软煤沥青、液体石油沥青等,使用时应根据交通量、施工方法、沥青面层类型、材料来源等情况选用。第3.1.2条道路石油沥青、软煤沥青、液体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应符合附录二的规定。 第3.1.3条沥青面层所用的沥青标号,可根据地区气候条件.施工季节气温、路面类型、施工方法和矿料种类和等级情况按表3.1.3选用。 第3.1.4条沥青标号不符合使用要求时,可采用其他标号的沥青及稀释剂进行掺配,配制所需材料的比例应由试验室在施工前按规定要求进行试配后决定。施工时配制成的沥青,应由试验室每天取样进行检验,如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重新调整配制比例。 第3.1.5条沥青材料的加热温度不应超过表3.1.5的规定.加热后的保温时间宜为:道路石油沥青不超过6小时;煤沥青不超过3小时。当天加热的沥青宜当天用完,避免对沥青多次加热。 在城市沥青厂中,沥青在贮油池中的保温温度,一般石油沥青宜为80~110?;煤沥青宜为70~90?。

沥青混凝土密度是多少

沥青混凝土密度是多少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沥青混凝土密度是多少 其特点是模量高、抗剪切能力强。那么沥青混凝土密度是多少呢 沥青混凝土密度 1.多种材料混合结构,按压实混合料干密度计算。单位:t/m3 路面名称干密度 水泥稳定土基层水泥土 水泥砂 水泥砂砾 水泥碎石 水泥石屑 水泥石渣 水泥碎石土 水泥砂砾土 石灰稳定土基层石灰土 石灰砂砾 石灰碎石 石灰砂砾土 石灰稳定土基层石灰碎石土

施工工艺要求 一.一般要求 1.热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集料最大粒径分,有特粗式,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五种。 2.沥青混凝土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应与分层压实层厚相匹配。 二.准备工作 1.应复查基层和附属构筑物质量,确认符合规范要求。施工材料经过试验合格后使用。机械需配套且有备用的,并保持状态完好。 2.沥青加热温度及沥青混合料拌制,施工温度应根据沥青标号,黏度,气候条件,铺筑层的厚度及下卧层厚度,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的要求选用。当沥青黏度大,气温低,铺筑层厚度小时,施工温度宜用高限。 3.重要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宜先修100--200米的试验段,主要分试拌,试铺两个阶段,取得相应的参数。 三.拌制运输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必须在沥青拌合厂(场,站)进行。应有良好的防雨排水设施,并配备试验室,以保证质量合格。 城市主干路,快速路的沥青混凝土宜采用间歇式(分拌式)拌和机拌合。它具有自动配料系统,可自动打印每拌料的拌合温度,拌合时间,拌合量等参数。 我国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应用逐渐步入推广阶段。虽然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性能和防水性能仍待观察,但是将其作为基层或中面层来解决流动性车辙是有效的。因此各地交通部门和市政道路公司纷纷开始和设计部门合作将其作为中下面层进行推广。

JTG F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1 总则 1.0.1为贯彻“精心施工,质量第一”的方针,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各等级新建和改建公路的沥青路面工程。 1.0.3沥青路面施工必须符合国家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规定。 1.0.4沥青路面施工必须有施工组织设计,并保证合理的施工工期。沥青路面不得在气温10℃(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或5℃(其他等级公路),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1.0.5沥青面层宜连续施工,避免与可能污染沥青层的其他工序交叉干扰,以杜绝施工和运输污染。 1.0.6沥青路面施工应确保安全,有良好的劳动保护。沥青拌和厂应具备防火设施,配制和使用液体石油沥青的全过程严禁烟火。使用煤沥青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工作人员吸入煤沥青或避免皮肤直接接触煤沥青造成身体伤害。 1.0.7沥青路面试验检测的实验室应通过认证,取得相应的资质,试验人员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 1.0.8沥青路面工程应积极采用经试验和实践证明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1.0.9沥青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颁布的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特殊地质条件和地区的沥青路面工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补充规定。各省、市、自治区或工程建设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技术指南,但技术要求不宜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符号、代号 术语 2.1.1沥青结合料 asphalt binder,asphalt cement 在沥青混合料中起胶结作用的沥青类材料(含添加的外掺剂、改性剂等)的总称。 2.1.2乳化沥青emulsified bitumen(英), asphalt emulsion,emulsified asphalt(美) 石油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等的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的沥青产品,也称沥青乳液。 2.1.3液体沥青 liquid bitumen(英), cutback asphalt(美) 用汽油、煤油、柴油等溶剂将石油沥青稀释而成的沥青产品,也称轻制沥青或稀释沥青。 2.1.4改性沥青 modified bitumen(英) , modified asphalt cement(美) 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天然沥青、磨细的橡胶粉或者其他材料等外掺剂(改性剂),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而制成的沥青结合料。 2.1.5 改性乳化沥青modified emulsified bitumen (英), modified asphalt emulsion(美) 在制作乳化沥青的过程中同时加入聚合物胶乳,或将聚合物胶乳与乳化沥青成品混合,或对聚合物改性沥青进行乳化加工得到的乳化沥青产品。 2.1.6 天然沥青 natural bitumen (英)natural asphalt(美) 石油在自然界长期受地壳挤压、变化,并与空气、水接触逐渐变化而形成的、以天然状态存在的石油沥青,其中常混有一定比例的矿物质。按形成的环境可以分为湖沥青、岩沥青、海底沥青、油页岩等。 2.1.7透层 prime coat 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喷洒液体石油沥青、乳化沥青、煤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一定深度的薄层。 2.1.8粘层 tack coat 为加强路面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材料薄层。 2.1.9封层 seal coat 为封闭表面空隙、防止水分侵入而在沥青面层或基层上铺筑的有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薄层。铺筑在沥青面层表面的称为上封层,铺筑在沥青面层下面、基层表面的称为下封层。 2.1.10稀浆封层 slurry seal 用适当级配的石屑或砂、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与乳化沥青、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流动状态的沥青混合料,将其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沥青封层。 2.1.11微表处 micro-surfacing 用适当级配的石屑或砂、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采用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流动状态的沥青混合料,将其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沥青封层。 2.1.12沥青混合料bituminous mixtures(英), asphalt(美) 由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按材料组成及结构分为连续级配、间断级配混合料,按矿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开级配混合料。按公

沥青混凝土密度是多少完整版

沥青混凝土密度是多少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沥青混凝土密度是多少 其特点是模量高、抗剪切能力强。那么沥青混凝土密度是多少呢? 沥青混凝土密度 1.多种材料混合结构,按压实混合料干密度计算。单位:t/m3 路面名称干密度 水泥稳定土基层水泥土1.75 水泥砂2.05 水泥砂砾2.2 水泥碎石2.1 水泥石屑2.08 水泥石渣2.1 水泥碎石土2.15 水泥砂砾土2.2 石灰稳定土基层石灰土1.68 石灰砂砾2.1 石灰碎石2.05 石灰砂砾土2.15 石灰稳定土基层石灰碎石土2.1 施工工艺要求 一.一般要求 1.热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集料最大粒径分,有特粗式,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五种。

2.沥青混凝土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应与分层压实层厚相匹配。 二.准备工作 1.应复查基层和附属构筑物质量,确认符合规范要求。施工材料经过试验合格后使用。机械需配套且有备用的,并保持状态完好。 2.沥青加热温度及沥青混合料拌制,施工温度应根据沥青标号,黏度,气候条件,铺筑层的厚度及下卧层厚度,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的要求选用。当沥青黏度大,气温低,铺筑层厚度小时,施工温度宜用高限。 3.重要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宜先修100--200米的试验段,主要分试拌,试铺两个阶段,取得相应的参数。 三.拌制运输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必须在沥青拌合厂(场,站)进行。应有良好的防雨排水设施,并配备试验室,以保证质量合格。 城市主干路,快速路的沥青混凝土宜采用间歇式(分拌式)拌和机拌合。它具有自动配料系统,可自动打印每拌料的拌合温度,拌合时间,拌合量等参数。 我国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应用逐渐步入推广阶段。虽然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性能和防水性能仍待观察,但是将其作为基层或中面层来解决流动性车辙是有效的。因此各地交通部门和市政道路公司纷纷开始和设计部门合作将其作为中下面层进行推广。

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方法

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方法(表干法)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1)表干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不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料试件,包括I型或较密实的II型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混合料、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或毛体积密度。 2)本方法测定的毛体积密度适用于计算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等各项体积指标。 2 仪具与材料 1)浸水天平或电子秤:当最大称量在3kg以下时,感量不大于0.1g;最大称量3kg以上时,感量不大于0.5g;最大称量10kg以上时,感量5g,应有测量水中重的挂钩。 2)网篮。 3)溢流水箱:如图4.4.2.1所示,使用洁净水,有水位溢流装置,保持试件和网篮浸入水中后的水位一定。 4)试件悬吊装置:天平下方悬吊网篮及试件的装置,吊线应采用 图4.4.2.1 溢流水箱及下挂法水中重称量方法示意图 1-浸水天平或电子秤;2-试件;3-网篮;4-溢流水箱; 5-水位搁板;6-注入口;7-放水阀门 不吸水的细尼龙线绳,并有足够的长度。对轮碾成型机成型的板块状试件可用铁丝悬挂。 5)秒表。 6)毛巾。 7)电风扇或烘箱。 3 方法与步骤 1)选择适宜的浸水天平或电子秤,最大称量应不小于试件质

量的1.25倍,且不大于试件质量的5倍。 2)除去试件表面的浮粒,称取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ma),根 据选择的天平的感量读数,准确至0.1g、0.5g或5g。 3)挂上网篮,浸入溢流水箱中,调节水位,将天平调平或复 零,把试件置于网篮中(注意不要晃动水)浸水中约3min~5min, 称取水中质量(mw)。若天平读数持续变化,不能很快达到稳定,说 明试件吸水较严重,不适用于此法测定,应改用本规程4.6的蜡封法 测定。 4)从水中取出试件,用洁净柔软的拧干湿毛巾轻轻擦去试件 的表面水(不得吸走空隙内的水),称取试件的表干质量(mf)。 5)对从路上钻取的非干燥试件可先称取水中质量(mw),然后 用电风扇将试件吹干至恒重(一般不少于12h,当不需进行其它试验 时,也可用60℃±5℃烘箱烘干至恒重),再称取空中质量(ma)。 4 计算 1)计算试件的吸水率,取1位小数。 试件的吸水率即试件吸水体积占沥青混合料毛体积的百分率,按式 (4.1)计算。 S a= ×100 (4.1) 式中:S a——试件的吸水率,%; m a——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g; m w——试件的水中质量,g; m f——试件的表干质量,g。 2)计算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和毛体积密度,取3位小数。 当试件的吸水率符合Sa<2%要求时,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和毛体积 密度按式(4.2)及式(4.3)计算,当吸水率Sa>2%要求时,应改用 蜡封法测定。 γf= (4.2) ρ f= ×ρw (4.3) 式中:γf——用表干法测定的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无量纲; ρf——用表干法测定的试件毛体积密度,g/cm3;

新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解读

新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解读 (沥青路面设计规范2017) 新的沥青路面设计规范2017年9月1日正式实施。公路路基和路面的所有设计规范至此全部更新完毕,系统基本形成。这次新的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改动很大,下面把一些问题和重点提出来。 1、明确了路面结构层和功能层的概念。路面结构层里没有垫层这一说法,路面结构层就由三部分组成:面层、基层和底基层。以前一直说的垫层,可归为功能层或路基处置层。 2、设计引入可靠度设计方法。 3、调整了交通荷载等级的划分方法,用设计年限内累计的大客车和货车交通量来确定。 4、标准轴载依然为单轴双轮100KN。但是轴载换算方法进行了很大调整。 5、最大的变动是沥青路面设计指标,摈弃了使用几十年的设计弯沉。设计指标采用了与路面使用性能相关的沥青混合料疲劳开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等。

不同的路面结构类型,设计指标不同,比如对于常见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为半刚性基层疲劳开裂和沥青面层永久变形。这是和不同的结构类型的力学特性相关的,对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沥青面层主要受压力,当然就不会出现疲劳开裂,所以没有必要验算面层了。具体验算时,计算各结构层疲劳寿命不能小于承受的累计当量轴次。 弯沉作为设计指标取消了,但是在路基和路面交(竣)工验收时,要检测验收弯沉。 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对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而言,不是设计指标,但它是路基的设计指标,这就跟路基设计规范统一起来了。 6、4.1.4条明确指明:沥青结合料类材料层与其他材料层间应设置封层。4.6.3条又说: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层与沥青结合料结构层之间宜设置封层。“应”和“宜”?为何两个条文用词前后不统一呢? 7、沥青路面结构类型调整为四种: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粒料类基层沥青路面(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沥青结合料类基层沥青路面(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和水泥砼基层沥青路面(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这是按照基

沥青混凝土密度是多少

沥青混凝土密度是多少其特点是模量高、抗剪切能力强。那么沥青混凝土密度是多少呢沥青混凝土密度 1.多种材料混合结构,按压实混合料干密度计算。单位:t/m3 路面名称干密度 水泥稳定土基层水泥土 水泥砂 水泥砂砾 水泥碎石 水泥石屑 水泥石渣 水泥碎石土 水泥砂砾土 石灰稳定土基层石灰土 石灰砂砾 石灰碎石 石灰砂砾土

石灰稳定土基层石灰碎石土 施工工艺要求 一.一般要求 1.热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集料最大粒径分,有特粗式,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五种。 2.沥青混凝土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应与分层压实层厚相匹配。 二.准备工作 1.应复查基层和附属构筑物质量,确认符合规范要求。施工材料经过试验合格后使用。机械需配套且有备用的,并保持状态完好。 2.沥青加热温度及沥青混合料拌制,施工温度应根据沥青标号,黏度,气候条件,铺筑层的厚度及下卧层厚度,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的要求选用。当沥青黏度大,气温低,铺筑层厚度小时,施工温度宜用高限。 3.重要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宜先修100--200米的试验段,主要分试拌,试铺两个阶段,取得相应的参数。 三.拌制运输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必须在沥青拌合厂(场,站)进行。应有良好的防雨排水设施,并配备试验室,以保证质量合格。 城市主干路,快速路的沥青混凝土宜采用间歇式(分拌式)拌和机拌合。它具有自动配料系统,可自动打印每拌料的拌合温度,拌合时间,拌合量等参数。

我国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应用逐渐步入推广阶段。虽然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性能和防水性能仍待观察,但是将其作为基层或中面层来解决流动性车辙是有效的。因此各地交通部门和市政道路公司纷纷开始和设计部门合作将其作为中下面层进行推广。

沥青路面规范变化

JTG D50-201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与原规范主要变 化和进步 JTG D50-2017较原JTG D50—2006的主要变化有: 1. 调整了交通荷载分级,增加了极重交通等级;采用累计当量轴载作用次数划分交通荷载等级应用不便,以货车交通量划分更为合适,新规范以路面设计期内累计交通量划分交通荷载等级; 2. 取消垫层的说法,沥青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可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和必要的功能层组成。功能层包括防冻层、排水层、隔离层、粒层、透层等; 3. 路床顶面回弹模量要求与原规范有了较大的提高,约为原规范的2~3倍。原规范路床回弹模量采用压入承载板实验;新规范以三轴实验测试路基回弹模量来确定。原规范采用最不利季节路基的湿度,本规范采用路基平衡时的湿度; 4. 调整了路基湿度状况分类指标及标准,引入了温度调整系数和等效温度; 5. 原规范采用稠度来表征路基干湿状态,但稠度无法反映非粘性土的湿度状态和准确反映对回弹模量的影响。另外含水率变化同时引起土密实度变化,因而也是影响回弹模量的一项主要因素。而土的饱和度反映了含水率及密实度的影响。因此改用饱和度来表征; 6. 采用针对具体损坏的设计指标体系。增加了路基永久变形、沥青层永久变形和路面低温开裂设计指标,改进了沥青层和无机结合料层疲劳开裂预估模型,取消了路表弯沉值指标; 7. 改变了路面材料和路基的设计参数,调整了测试方法,规定了确定路面材料和路基设计参数的三个层次; 8. 规范了轴载谱及交通参数的调查分析方法;

9. 梳理了章节安排,突出了结构组合设计要求,规范了术语和符号; JTG D50-2017技术进步表现有: 1. 构建了我国力学-经验法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体系; 2. 以多个单项路面损坏指标体系取代以路表弯沉为主要控制指标的现行设计方法。建立了5种路面损坏的使用性能分析模型及使用性能标准:沥青层疲劳开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沥青层永久变形,路基永久变形,沥青层低温缩裂开裂量; 3. 采用反映路基土和路面材料力学特性(应力依赖性和温度依赖性)的性质指标和测试方法,替代现有指标和测试方法; 4. 按湿度来源划分路基湿度类型,依据地下水位或(和)湿度指数,确定路基的平衡湿度。由试验建立的疲劳方程可适用于不同沥青层厚度的沥青混合料疲劳预估,经足尺试验路面标定和验证,其预估精度高; 今后有待研究的方向: 1.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结构强度、疲劳寿命及疲劳损坏标准; 2. 沥青面层低温缩裂开裂量预估模型补充验证和修正; 3. 粒料长期永久变形性能; 4. 不同类型沥青路面车辙变形预估模型与方法; 5.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混凝土基层及混凝土桥面上沥青层结构设计

沥青混凝土密度

1.多种材料混合结构,按压实混合料干密度计算。单位:t/m3 路面名称干密度 水泥稳定土基层水泥土1.75 水泥砂2.05 水泥砂砾2.2 水泥碎石2.1 水泥石屑2.08 水泥石渣2.1 水泥碎石土2.15 水泥砂砾土2.2 石灰稳定土基层石灰土1.68 石灰砂砾2.1 石灰碎石2.05 石灰砂砾土2.15 石灰稳定土基层石灰碎石土2.1 石灰土砂砾2.15 石灰土碎石2.1 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基层石灰粉煤灰1.17 石灰粉煤灰土1.45 石灰粉煤灰砂1.65 石灰粉煤灰砂砾1.95 石灰粉煤灰碎石1.92

石灰粉煤灰矿渣1.65 石灰粉煤灰煤矸石1.7 石灰煤渣稳定土基层石灰煤渣1.28 石灰煤渣土1.48 石灰、煤渣稳定土基层石灰煤渣碎石1.8 石灰煤渣砂砾1.8 石灰煤渣矿渣1.6 石灰煤渣碎石土1.8 水泥石灰稳定砂砾2.1 碎(砾)石2.1 土1.7 土砂1.94 粒料改善砂、粘土1.9 砾石2.1 嵌锁级配型基、面层级配碎石2.2 级配砾石2.2 嵌锁级配型基、面层填隙碎石1.98 泥结碎(砾)石2.15 磨耗层砂土1.9 级配砂砾2.2 煤渣1.6 沥青碎石粗粒式2.28

细粒式2.26 沥青混凝土粗粒式2.37 中粒式2.36 细粒式2.35 砂粒式2.35 摘自交公路发[1992]65号《公路工程预算定额》附录一。 2.各种路面材料松方干密度如下:单位:t/m3 材料名称干密度 粉煤灰0.75 煤渣0.8 土1.15 矿渣1.4 煤矸石1.4 砂1.43 碎石1.45 石屑1.45 碎石土1.5 石渣1.5 砾石1.55 砂砾1.6 砂砾土1.65

JTGF《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1总则1.0.1为贯彻“精心施工,质量第一”的方针,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各等级新建和改建公路的沥青路面工程。 1.0.3沥青路面施工必须符合国家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规定。 1.0.4沥青路面施工必须有施工组织设计,并保证合理的施工工期。沥青路面不得在气温10℃(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或5℃(其他等级公路),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 1.0.5沥青面层宜连续施工,避免与可能污染沥青层的其他工序交叉干扰,以杜绝施工和运输污染。 1.0.6沥青路面施工应确保安全,有良好的劳动保护。沥青拌和厂应具备防火设施,配制和使用液体石油沥青的全过程严禁烟火。使用煤沥青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工作人员吸入煤沥青或避免皮肤直接接触煤沥青造成身体伤害。 1.0.7沥青路面试验检测的实验室应通过认证,取得相应的资质,试验人员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 1.0.8沥青路面工程应积极采用经试验和实践证明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1.0.9沥青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颁布的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特殊地质条件和地区的沥青路面工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补充规定。各省、市、自治区或工程建设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技术指南,但技术要求不宜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2术语、符号、代号 术语 2.1.1沥青结合料asphaltbinder,asphaltcement 在沥青混合料中起胶结作用的沥青类材料(含添加的外掺剂、改性剂等)的总称。 2.1.2乳化沥青emulsifiedbitumen(英),asphaltemulsion,emulsifiedasphalt(美) 石油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等的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的沥青产品,也称沥青乳液。 2.1.3液体沥青liquidbitumen(英),cutbackasphalt(美) 用汽油、煤油、柴油等溶剂将石油沥青稀释而成的沥青产品,也称轻制沥青或稀释沥青。 2.1.4改性沥青modifiedbitumen(英),modifiedasphaltcement(美) 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天然沥青、磨细的橡胶粉或者其他材料等外掺剂(改性剂),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而制成的沥青结合料。 2.1.5改性乳化沥青 modifiedemulsifiedbitumen(英),modifiedasphaltemulsion(美) 在制作乳化沥青的过程中同时加入聚合物胶乳,或将聚合物胶乳与乳化沥青成品混合,或对聚合物改性沥青进行乳化加工得到的乳化沥青产品。 2.1.6天然沥青naturalbitumen(英)naturalasphalt(美) 石油在自然界长期受地壳挤压、变化,并与空气、水接触逐渐变化而形成的、以天然状态存在的石油沥青,其中常混有一定比例的矿物质。按形成的环境可以分为湖沥青、岩沥青、海底沥青、油页岩等。 2.1.7透层primecoat 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喷洒液体石油沥青、乳化沥青、煤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一定深度的薄层。 2.1.8粘层tackcoat 为加强路面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材料薄层。 2.1.9封层sealcoat 为封闭表面空隙、防止水分侵入而在沥青面层或基层上铺筑的有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薄层。铺筑在沥青面层表面的称为上封层,铺筑在沥青面层下面、基层表面的称为下封层。 稀浆封层slurryseal 用适当级配的石屑或砂、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与乳化沥青、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流动状态的沥青混合料,将其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沥青封层。 2.1.11微表处micro-surfacing 用适当级配的石屑或砂、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采用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流动状态的沥青混合料,将其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沥青封层。

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

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压实度的检测方法,是从成型的面层中钻取芯样,按 jtj052-93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规定方法测定芯样密度 我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压实度的检测方法,是从成型的面层中钻取芯样,按 jtj052-93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规定方法测定芯样密度。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密度以沥青拌和厂取样试验的马歇尔试件密度为准。路面中取出芯样密度测定方法应与马歇尔试件标准密度测定方法相同。这样用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标准密度计算的压实度称为马歇尔密度的压实度,我国规范对压实度要求规定为 96%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以马歇尔密度的压实度为理论基础,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密实度检测方法与步骤进行了检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检验沥青路面面层压实度是用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标准进行计算,最大理论密度是取松散沥青混合料用真空法测定,将混合料试样浸入水中,在真空度为97.3kpa 下持续15±2min ,解除负压后测定其最大理论密度。这样用最大理论密度计算的压实度称为最大理论密度的压实度。本文结合规范有关条款及实际,就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中的标准密度取值、实际密度测试方法及压实度标准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以理论密度作为压实度检测的标准密度。对任意一种沥青路面而言,压实度都是施工工艺中最重要的施工质量管理项目,在路面质量评定中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J059 -95 )(以下简称“测试规程”)给出其定义式为: K=p s/ p ox1O0 %)式中:K—沥青面层某一测定部位的压实度(%), p s—沥青混合料芯样试件的实际密度(g/cm 3 ), p o—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密度(g/cm 3 )<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 —98)(以下简称评定标准”中规定,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密度为拌和厂当天取样的马歇尔试验标准制件密度ps或 试验路段路面芯样密度po,客观上实际密度和标准密度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定值,因此,压实度也为定值。但由于标准密度取值方法、实际密度试验方法等不同,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1沥青混合料标准密度检测按照现行规范,标准密度可以有两种取值方法,即试验路段路面芯样密度或当天取样的马歇尔试验标准制件密度。结合多年的沥青路面施工以及质量管理经验,我们发现此二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下面逐一进行分析: 1.1试验路段路面芯样的密度我们知道,在正式摊铺之前都要铺筑试 验路段,其目的主要是:①确定生产采用的标准配合比;②确定松铺系数;③ 确定碾压方法和碾压遍数。只要确定了上述参数,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即可正常进行。在确定上述参数时,压实度也是评价指标之一。当然,如果实际施工过程中所有的因素如油石比、级配和施工条件等都不发生变化的话,以试验路段密度作为标准密度也是可行的。但实际上,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是一个动态过程,实际摊铺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密度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数值,它会因当时沥青混合料油石比以及施工条件的不同而变化。以某路段的实际生产为例,所使用的沥青混合料型为 AC—251 ,最佳油石比为4.1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每天的生产状况与试验路的生产状况很难保持一致,在一定范围内有着相对较大的变化。因此,以试验路段密度作为标准密度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取的。实际应用中也很少以此作为标准密度。 1.2当天取样的马歇尔试验标准制件密度在很多工程实践中,常用当 天取样的马歇尔密度作为标准密度P0来计算压实度,当天马歇尔密度是从当天生产的混合料中抽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得到的,它基本反映了混合料生产的变化情况。但当天马歇尔密度还是会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沥青混合料B卷

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岗位合格证考核试卷 沥青混合料B卷 (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 姓名考试号单位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40分) 1.沥青混合料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时,拌和机拌合混合料的加料顺序为。 A.粗细集料→纤维稳定剂→沥青 B.沥青→纤维稳定剂→粗细集料C.粗细集料→沥青→纤维稳定剂 D.沥青→粗细集料→纤维稳定剂 2.沥青混合料肯塔堡飞散试验时,测得试验前试件的质量为456.3g,试验后试样的残留质量为432.5g,则该沥青混合料的飞散损失为 %。 A.5.5 B.5.2 C.5.0 D.5.7 3. 某一组沥青混合料离心分离法测定沥青含量试验数据如下: 则该组油石比为: A. 4.6% B. 4.4% C.5.1% D.3.4% 4.水中重法测定沥青混合料试件表观相对密度时,测得干燥试件的空气质量 取0.9971g/cm3,则该试件的表观密度为1231.5g,水中质量746.6g,ρ w g/cm3。 A.2.540 B.1.540 C.2.532 D.1.535 5.进行沥青混合料拌合的标准总拌合时间为 min。 A.2 B.3 C.4 D.5 6.用蜡封法测沥青混合料密度时,测石蜡对水的相对密度时,应测定重物在

的水中质量。 A. 25±0.5℃ B. 20±0.5℃ C. 20±1.0℃ D. 20±2℃ 7. 标准击实仪:由击实锤、φ98.5mm±0.5mm 平圆形压实头及导向棒组成。通过机械将击实锤提起,从高度沿导向棒自由落下击实。 A. 475.2±1.5mm B. 475.2±1.0mm C. 457.2±1.5mm D. 457.2±1.0mm 8.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试验对试件加载速度是。 A . 10mm/min B . 0.5mm/min C . 1mm/min D . 50mm/min 9.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将。 A .保持不变 B .出现峰值 C .减少 D .增大 10.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实度试验,含水率大于2%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应使用。 A、表干法 B、蜡封法 C、水中重法 D、体积法 11.测定马歇尔稳定度的试验中,标准马歇尔试件放入达到规定温度的恒温水浴中保温()min后,方可取出试件进行温度度试验。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12.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荷载精度要求是。 A.0.05kN B.0.01kN C.0.1kN D.0.5kN 13.标准马歇尔试件的高度为。 A.65.5±1.3mm B.63.5±1.3mm C.63.5±1.5mm D.95.3±2.5mm 14.沥青混合料浸水马歇尔试验对试件保温时间要求为。 A. 6h B.12h C.24h D.48h 15.对水中称重法、表干法、封蜡法、体积法的各自适用条件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称重法适用于测吸水率大于0.5%的沥青混合料的密度 B.表干法适合测沥青混凝土的密度

沥青路面规范

朔环高速公路沥青面层施工技术要求 朔环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 2011年9月

沥青面层施工技术要求 沥青面层是位于高速公路路面基层上最重要的路面结构层,它直接承受轮载和大气自然因素的作用,必须具有平整,坚实,耐久及抗车辙,抗裂,抗滑,抗雨水下渗等方面的综合性能。因此各施工单位一定要按照施工程序和施工工艺要求认真实施,监理单位严格监管,确保沥青面层施工质量。 (一)铺筑试验段 沥青各面层施工前均需先做试铺段,每个面层施工单位,通过合格的沥青砼组成设计,拟定试铺方案。试铺段宜选在直线上,长度不少于150米。 试铺路段施工分试拌和试铺两个阶段,需要决定的内容包括: 1、确定适宜的各种施工机械,按生产能力决定机械数量与组合方式。 2、验证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得出正式生产用的矿料配合比和沥青用量。 3、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拌和时间和拌和温度等。 4、决定摊铺机摊铺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初步振动密实的方法和自动找平方式等。 5、压路机具的选择、组合、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压实遍数。 6、施工缝的处理方法。 7、各层沥青面层的松铺系数。

8、全面检查使用原材料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9、确定施工组织和管理体系、质保体系、检测设备、通讯及统一指挥方式。 面层试铺严格按施工规范规定操作,在全过程中监理进行旁站。各层试铺必须力争一次成功,否则应予铲除,成功后施工单位立即做出试铺段总结报告,由总监确认后上报建管处,即可作为正式开工的依据。 (二)沥青砼的拌和 1、严格控制沥青和集料的加热强度及沥青混合料的出场温度。集料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30℃。沥青砼和改性沥青施工温度控制见下表。施工中监理旁站每天做好施工记录,必须随时抽测各工序的沥青温度,有出入及时纠正。 注:○1沥青和改性沥青混合料出场温度超过190℃废弃(改性沥青195℃),不得使用。○2表面温度也应经过试铺段调整。 2、定期对拌和楼得计量和温度进行校核,没有材料用量和温度

2016试验检测-沥青混合料

第1题 一般情况下,测定沥青密度的标准温度为(?)。 A.15℃ B.20℃ C.25℃ D.30℃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第2题 用灌砂法测定压实,采用量砂应洁净,量砂粒径为()mm。 A.0.25-0.50 B.0.30-0.50 C.0.25-0.60 D.0.30-0.60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第3题 量砂松方密度标定时,用水确定标定罐的容积;用灌砂筒在标定罐上灌砂,测定()。标定应进行三次。 A.装满标定罐后的剩余砂质量 B.装满圆锥体后的剩余砂质量 C.装满标定罐和圆锥体后的剩余砂质量 D.装满标定罐和圆锥体内的砂质量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第4题 当被测层粗糙度较大时,应()。 A.更换被测层位置 B.整平被测层表面 C.在挖坑前测定填充表面空隙所需的量砂质量 D.在挖坑前测定填充孔隙所需的量砂质量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5题 该光盘引用规程中的两种干密度计算方法有无实质性区别?()。 A.有 B.无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第6题 通常沥青用量超过最佳用量的,就会使沥青路面的抗滑性明显降低。 A.0.30% B.0.50% C.0.80% D.1.00%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第7题 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空隙率将()。 A.增加 B.出现峰值 C.减小 D.保持不变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8题 离心分离法测定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中.应考虑露入抽提液中矿粉的含量,如果忽略该部分矿粉质量,则测得结果较实际值( ). A.大 B.小 C.相同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沥青沥青混合料技术全参数

注:1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 2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时,多孔玄武岩的视密度可放宽至2.45t/m3,吸水率可放宽至3%,但必须得到建设单位的批准, 且不得用于SMA路面。 3对S14即3~5规格的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可不予要求,小于0.075mm含量可放宽到3%。 4)粗集料的粒径规格应按表8.1.7-7的规定生产和使用。 表8.1.7-7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规格

3细集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含泥量,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得大于3%;对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不得大于5%。 2)与沥青的粘附性小于4级的砂,不得用于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 3)细集料的质量要求应符合表8.1.7-8的规定。

4)沥青混合料用天然砂规格见表8.1.7-9。 5)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或石屑规格见表8.1.7-10。 中要求。 4矿粉应用石灰岩等憎水性石料磨制。当用粉煤灰作填料时,其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50%。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应符合表8.1.7-11的规定。

5 纤维稳定剂应在250°C条件下不变质。不宜使用石棉纤维。木质纤维素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1.7-12的规定。 8.1.9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的要求,并应遵守下列规定: 1各地区应根据气候条件、道路等级、路面结构等情况,通过试验,确定适宜的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 2开工前,应对当地同类道路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及其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借鉴成功经验。 3各地区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选择合格的材料。8.1.10基层施工透层油或下封层后,应及时铺筑面层。 8.5.1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 1 热拌沥青混合料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道路用沥青的品种、标号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本规范第8.1节的有关规定。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使用说明书.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仪 一、适用范围 LM-21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仪适用于真空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供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路况调查或路面施工质量管理计算空隙率、压实度等使用。 好仪器,好资料,尽在沧州建仪(https://www.360docs.net/doc/d913157370.html,)。欢迎到网站查询可编辑版本。 打造中国建仪销售第一品牌,树立沧州产品全新形象 二、主要技术参数 1、振荡间隙:3min 2、真空度:-0.1MPa 3、容器容积:5000ml×2 4、振荡方式:连续/间隙 5、功率:300W 6、电源电压:220V±10%、50Hz; 7、外形尺寸:500×520×380(mm)。 三、使用方法 依据试验规程的规定,仪器设有自动试验和手动试验两种程序功能。该仪器可同时检测2个平行试样,以进行对比。 1、连接电源(AC220V/50HZ),按下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等待试验。 2、将负压容器(以下称料筒)连同其中的水(水温为25℃±0.5℃)及混合料一起放入震动平台上(注入的水以将混合料全部浸没为准)盖好两只料筒的盖板,盖上有三个接头(其中有一根接有标注的精密数字压力表),将三根抽气管插好,并将放气阀旋转至关闭位置(放气阀左旋为开通右旋关闭)。 3、自动程序:

3.1按“停机”键系统复位后,按下“自动”键,自动指示灯亮,。按照仪器的预置程序,仪器将先抽气两分钟计数器计时,在抽气过程中旋转调压阀(调压阀左旋数字增大右旋数字减小),使料筒真空度达到3.7Kpa(±0.3 Kpa ),两分钟抽气结束计数板归零重新开始计时,真空泵和震动工作台同步工作15 min(±2min)后同时停止工作,系统退出“自动程序”。 3.2在自动程序中,按“停机”键,系统将退出自动程序并复位系统。自动程序试验结束,操作者认为试验已达到要求,即可以旋转放气阀缓慢卸压(通过真空表读数来控制卸压速度,卸压速度不得大于8 Kpa/s)使料筒内压力逐渐恢复至大气压。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仪手动程序: 4.1先按“抽气”键,真空泵和计时器开始工作,“手动”指示灯亮,在抽气过程中旋转调压阀(调压阀左旋数字增大右旋数字减小),使料筒真空度达到3.7Kpa(±0.3 Kpa )。 4.2按“震动”键,震动工作台和真空泵同步工作,计时器归零重新开始计时,操作者认为试验达到要求,按“停止”键,真空泵和震动工作台同时停止工作,若还要再次震动可重复上述4.2的步骤。 手动程序试验结束,操作者认为试验已达到要求,即可以旋转放气阀缓慢卸压(通过真空表读数来控制卸压速度,卸压速度不得大于8 Kpa/s)使料筒内压力逐渐恢复至大气压。 四、试验方法 按《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中T0711-2011方法进行。 五、真空泵维修保养: (1)被抽气体的温度不能超过40℃,使用环境温度为:5℃-40℃。 (2)严禁无油运转。泵运行时,严禁堵塞排气口。试验过程中会产生油雾状气体从箱体散出,属于正常现象。 (3)长期工作应经常注意泵油是否充足,油箱内存油不能低于油标中心,油量不足将会影响工作性能,甚至损坏零部件。 (4)要保持油的清洁,新泵使用后要求在250-300小时换新油一次,若泵油在使用中变脏、浑浊、进入水份或其它挥发性物质时应及时换新油,以免影响真空度或无法运转。最好用真空泵油,也可用20号以上机械油。

沥青混合料的密度与压实度标准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压实度检测方法与标准探讨 1 现行路面压实度检测方法简介 我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压实度的检测方法,是从成型的面层中钻取芯样,按JTJ052-9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规定方法测定芯样密度。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密度以沥青拌和厂取样试验的马歇尔试件密度为准。路面中取出芯样密度测定方法应与马歇尔试件标准密度测定方法相同。这样用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标准密度计算的压实度称为马歇尔密度的压实度,我国规范对压实度要求规定为96%。 在沪宁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与评估报告中引用了美国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检验沥青路面面层压实度是用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标准进行计算,芯样密度仍按上述方法从路面面层中钻取实测,压实度要求标准为92%。最大理论密度是取松散沥青混合料用真空法测定 (T0711-93),将混合料试样浸入水中,在真空度为97.3kPa下持续15±2min,解除负压后测定其最大理论密度。这样用最大理论密度计算的压实度称为最大理论密度的压实度。 2 两种不同压实度的相关关系研究 根据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理论,对于同一种级配类型的沥青混合料,上述两种压实度应存在相关关系。现将沪宁高速公路一些标段路面的下面层(AC-25Ⅱ型沥青混合料)、中面层(AC-25Ⅰ型沥青混合料)和上面层(AC-16B型沥青混合料)两种压实度检测结果按下式线性关系作回归分析: Y=A+BX 式中Y-最大理论密度的压实度,%; X-马歇尔密度的压实度,%; A、B-回归系数。 分析结果列于表1。 3 分析和建议 对比分析表1所列检测结果,可得出如下结果: (1)两种不同的压实度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已接近于1。 (2)按我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压实度合格标准为96%。当马歇尔密度的压实度X=96时,其对应的最大理论密度的压实度Y值:上面层各标段的算术平均值为91.71,中面层平均值为92.34,下面层平均值为91.15。由此可见,我国规范按马歇尔密度的压实度要求达到96%与美国Superpave法按最大理论密度的压实度要求到92%的标准是一致的。 两种不同压实度的检测结果和相关关系表1 路段苏州A 苏州A 苏州A 苏州B 常州D 镇江E 镇江F 镇江F 南京G 镇江F 南京G 结构层位上面层上面层上面层上面层上面层上面层上面层中面层中面层下面层下面层 测点数 7 10 5 10 6 6 6 19 7 18 14 马歇尔试件密度 (gcm3) 2.603 2.593 2.590 2.444 2.572 2.512 2.497 2.446 2.462 2.424 2.443 最大理论密度 (gcm3) 2.715 2.709 2.715 2.561 2.699 2.638 2.626 2.545 2.554 2.554 2.572 A 2.151 16.211 4.800 5.424 18.276 4.512 1.043 2.481 -1.050 0.674 0.666 B 0.936 0.791 0.904 0.899 0.765 0.906 0.940 0.935 0.974 0.942 0.943 r 0.995 0.952 0.999 0.993 0.951 1.000 0.999 0.986 1.000 0.999 0.9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