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存在的可能性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存在的可能性”专场报告心得体会
为更好促进中考二轮复习,做好中考冲刺教育教学工作,开发区教研室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在中学举办德州中考数学研讨会。
2019年4月3号下午,德州开发区全体数学教师齐聚学校报告厅,现场签到保证考勤。
本次研讨会请来了一位名师,李强老师上了一节中考复习示范课,其中包含重点数学常见结构模型,中考典型题分析,随后李老师做了精彩的专题报告。
第一环节:中考考题复习示范课
李老师着重阐释了自己对中考试卷中最后两道题目的研究。
现场参加听课的是三十名初三毕业生,他们率先拿到李老师准备的四道不同地市的中考题目,题目的难易程度也不尽相同。
李老师强调,第一问基本都是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这是惯性也是通性。
李强老师及时引领学生们阅读第二问的要求,而是带领大家深入研究求得的解析式。
结合图形,根据平移、相似、全等、直角三角形、线段长度等几何知识点以及分解因式、求斜率、确定交点坐标等代数知识去分解图形,深化研究解析式。
第二问与第三问真正提及可能性,一般都是求点的坐标。
这两问都是综合性的题目,初一学过的平移这一知识对求直线解析式、特定点的坐标有特殊用法;初二学习过的对称这一知识对求最短路径、点的坐标、直线解析式有特殊效果。
所以考试最终还是要考课本,考查课本知识的重新组合。
李老师多次强调,动线段要变成特定点的移动,这样便于找到具
体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在直线上平移好于在二次函数的曲线上移动,直线的解析式是一次函数,计算起来比较方便。
李老师告诫学生要修炼以不变应万变的本领,在一堆和一摞点和线段里面,找到不动点,然后从概念出发,用穷举法分析动点的存在的可能性。
过定点作定直线的垂线,求点的坐标,以解析式为主,以求交点为高级,以坐标平移求坐标最高级。
以面积为出题点是主要手段,有时求面积,以公式法、割补法、转化法为主要方法;有时给出面积相等,求动点坐标,总之都以表达面积为先。
以往学生会做题,但是找不全所有的可能性。
今天学生很容易找全所有可能情况,但是不会做题了。
重点考查内容没有发生变化,难点略微转移,从前些年的发现问题,到现在的解决问题。
对于存在的可能性,很多学生分类标准不清楚,所以做不到不重不漏,以至于出错较多。
报告中,李老师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研究得出的小技巧和小知识抛给大家。
比如:一般情况下解析式中abc的绝对值分别为123、12345口诀,一个45°角能够变成两个小角之和,其中一个正切2分之1,另一个角的正切为3分之1。
将斜线变成横线来处理,这样长度好计算。
一线三等角,一条线上有三个直角,这个里面有相似,也可能有全等。
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将有限的时间放在组织语言和逻辑推理的叙
述上。
第二环节:专题报告会
报告会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2018年德州中考数学试卷分析,另一部分是典型题目拆解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李老师的试卷分析精准到位,从知识点的分布,到章节联系;从得分率高的题目简单分析到得分率低的题目的精细拆解,语言巧,重点密,方法妙,技术高,知识熟。
李老师还就近五年的中考试卷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易考题型,重点分析典型题目。
典题讲解部分,李老师先从课标入手,再向课本找源头,最终使用巧妙的解法把题目分析透彻。
这个报告打破了老师们惯用的解题思路,联系了初中数学课程大纲的要求,既传授了知识上的解决妙招,又上升了理论高度,让现场老师无不受益良多。
总体来讲,李老师的研究深刻透亮,知识之间的联系别出心裁,值得时下老师们学习。
李老师的知识储备丰厚,这与其多读书多做题多思考多联系多反思相关。
李老师的课件制作精美,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走在很多老师的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