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人力资源竞争力分析报告(2004[1].6.30) (5)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重工大专以上 人数(1849)及所 占员工比例(49.38 %),分别比中联高 出213人和8个百分 点,与其他竞争伙伴 相比更具有绝对优势。
品质改变世界
8
8
第一章 人力资源存量分析
四、生产人员所占比例对比:三一比例最低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品质改变世界
2
品质改变世界
3
品质改变世界
4
品质改变世界
5
品质改变世界
6
第一章 人力资源存量分析
二、员工职位结构对比:三一重工处于劣势
5000 4500 4000 135 3500 620 3000 750 2500
380
2000 1500 1000 2107
500
74 508 484 769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中联 徐工 山推 柳工 厦工 宣工 临工 三一重工
2001年末
1039 5295 3832 2677 2057 2630 1175 2035
2002年末
1450 4911 3835 2756 1948 2887 1206 2856
2003年末
3922 5051 3594 2731 1893 3838 1160 3745
年平均增长率
94.3% -2.3% -3.2% 1.0% -4.1% 20.8% -0.6% 35.7%
注:中联2003年兼并了浦沅和湖机导致年底人数剧增。
品质改变世界
13
近几年,工程机械行业增 长迅速,竞争伙伴都在控制 人数增长,特别是徐工、柳 工和厦工在人数变化不大的 情况下,劳动生产率和利润 成倍增长。而同期三一重工 总人数增长了35.7%,总人 数增长幅度仅次于中联。 (中联2003年兼并了浦沅 和湖机导致年底人数剧增)
不考虑统计口径偏 差,我司管理人员加 上文职人员数量 (869人)和所占比 例(23.2%)均为行 业中最多。
财务人员比例,三 一和中联明显偏高
7
第一章 人力资源存量分析
三、学历结构对比:三一高学历人员总量占有绝对优势
6000
5000
4000
3000
2356
2000 中联
其他
徐工 比例
74 508 484 769 3109
1.5% 10.1%
9.6% 15.2% 61.6%
山推 比例
39 221 527 454 1953
1.1% 6.1% 14.7% 12.6%
54.3%
柳工 比例
52 225 345 228 1881
1.9% 8.2% 12.6% 8.3%
68.9%
厦工
2356
大专
656
本科以上 980
3732
608 711
徐工 3732 608 711
2337
806 451
山推 2337 806 451
2041
370 320
柳工 2041 370 320
1547
164 182
厦工 1547 164 182
1896
838
1011
三一 重工 1896 838 1011
品质改变世界
11
11
第二章 人力资源流量分析
第一节 员工总量流动对比分析 第二节 大专以上学历员工流动对比分析 第三节 管理人员占员工比例流动对比分析 第四节 研发人员占员工比例对比流动分析 第五节 营销售后人员占员工比例流动对比分析
品质改变世界
12
12
第二章 人力资源流量对比分析
一、员工总量流动对比:三一远远高于竞争伙伴
2677 154 5.75% 2756 96 3.48% 2731 50 1.83%
1450 0 0.00% 3992
0.00%
年报中的“其他人员” 是指一般文职类人员和后勤服务类人员,三一重工 分别占总人数的3.75%和4.1% (不含劳务工)。我司此类人员比例远高于上述 其他几家企业(除山推),存在后勤服务配置过量问题。据了解,中联重科类 似我司后勤服务类工种大多数实行外包。
研发人员总数和 所占比例中联最高, 其次为山推,三一 无绝对优势。
注:这里可能存在统计口径的偏差,据了解中联将从事技术管理和生产管理 人员列入了技术人员,其他公司统计口径不详。
品质改变世界
10
10
第一章 人力资源存量分析
六: “其他人员”中三一比例偏高
单位:万元
三一重工 徐工 山推 桂柳工
中联重科
3109
39 221 527 454
1953
52 225 345 228
1881
20 113168 215
1051
110 541 326 869
1857
0 中联 比例
财务人员 销售售后 产品研发 管理人员 生产工人
135 3.4%
620 15.5% 750 18.8% 380 9.5% 2107 52.8%
0.00%
中联
人数
徐工
人数
山推
人数
柳工
人数
厦工
人数
三一 重工
人数
2003年末 52.8 2107 61.6 3109 54.3 1953 68.9 1881 55.5 1081 49.6 1857
柳工的工人比例最 高达68.9%。作为 一个传统制造企业, 应该生产工人比例 越高越好。
品质改变世界
9
9
20 118 136 215 1051
比例
三一重 工
1.1% 110 6.2% 541 7.2% 326 11.4% 869
55.5% 1857
比例
2.9% 14.4% 8.7% 23.2% 49.6%
注: 从年报看,各公司分别含有不同数量的“其他人员”,本章第六节作统计分析。
品质改变世界
7
三一重工生产工人 比例最低(49.6%)、 研发人员数量(326 人)和所占比例 (8.7%)均没有优 势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总人数 其他人员 总人数 其他人员 总人数 其他人员
2035 440 21.62% 2756 234 8.49% 3745 294 7.85%
5295 332 6.27% 4911 192 3.91% 5051 107 2.12%
3832 457 11.93% 3835 400 10.43% 3594 481 13.38%
第一章 人力资源存量分析
五、研发人员所占比例对比:三一无绝对优势
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0%
中联
人数
徐工
人数
山推
人数
柳工
人数
厦工
人数
三一 重工
人数
2003年末 18.8 750 9.60 484 14.7 527 12.6 345 7.20 136 8.70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