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利用名著进行作文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利用名著进行作文教学的
研究
开题报告



周村镇中
初中语文利用名著进行作文教学的研究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初中语文利用名著进行作文教学的研究
课题主持人:刘俊喜
课题组成员:刘俊喜张羽黄玉会姚春青韩新阁
史训华袁卫国王俊静赵红芬
课题研究对象:周村镇中七八九年级全体学生
课题研究时间:
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

”根据这一要求和“阅读”在这一要求中的位置,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提高学生阅坊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却令人担忧。

1998年3月12日,《中国教育报》登载了记者李建平的文章《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阅读教学丞待加强》一文中指出:“中学语文水平低的问题,主要是营养不良,整个语文教学抛开了诸多文化修养和审美观方面的内容,过分强调其实用性和应用性,以致减少了很多吸引人的东西。

”可以说,这是对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比较客观的评价和非常深刻的反
思。

文中提到“实用性”、“应用性”说到底就是“应试性”,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具体体现,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弊瑞表现为教师
是“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学生是“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就不学”这必然导致我们有一些教师把语文学科的任务局限于语
文工具的掌握而置其它语文素质的培养于不顾,热衷于大量的字、词、句、篇所谓的“基础训练”,迫使学生无奈地沉浮于茫茫题海的无助与巩惧之中。

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导致学生阅读能力的停滞不前,导致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下降,导致初中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目
标相去甚远。

选题的价值:
《新课程教学法》在阐述教学的目标时指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灵魂,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和创新的能力,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任务。

而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可见能力的培养是何等重要的。

而“自读”教法主要就在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能力。

加强初中语文教学是语文教改的当务之急。

这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

在这样的形势下,有必要加强初中阅读教学。

目前许多学生阅读品味低俗,阅读能力低下,不会读书,不爱读书,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终身与书为伴的意识,远远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加强引导。

会不会阅读,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学生获取知识的质量。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语文教师陷入题海战术中,
在语言文字的片段和零件里做游戏。

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弊瑞表现为教师是“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学生是“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就不学”这必然导致我们有一些教师把语文学科的任务局限于语文工具的掌握而置其它语文素质的培养于不顾,热衷于大量的字、词、句、篇所谓的“基础训练”,迫使学生无奈地沉浮于茫茫题海的无助与巩惧之中。

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重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后劲的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渐进式发展的目的。

研究内容:
(1)培养学生的读书意识、钻研意识,指导学生识书、选书、读书、想书。

通过“一个体系,三个环节”即阅读,运用,传授一体化。

预习环节、讲习环节、练习环节。

通过自己的阅读,然后把自己领悟到的知识传授给同学们,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这样多说多练,厚积薄发。

(2)将书的积累转化为文字和语言。

通过五种形式“提问式、表演式、解说式、说辩式、写作式”使学生把自己积累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

阅读过的文章通过这些形式使自己有更深刻的体会,也使同学们对此有更深的理解。

重要的观点:
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重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后劲的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渐进式发展的目的。

研究的基本思路:
分阶段设置教学目标。

分成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读书(自读)为主,培养读书意识、钻研意识,指导学生识书、选书、读书、想书;主要让学生扩大阅读量,加强知识积累。

后一阶段将书的积累(知识和思维)转化为文字和语言,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在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读书意识、钻研意识,指导学生识书、选书、读书、想书。

通过“自读”掌握知识“一个体系,三个环节”
“一个体系”所谓一个体系,就是以课内(课堂和课文)为原点,辐射课外,模糊教与学(包括教学和学习、教师和学生)的界限,将知识与能力(学的能力和教的能力)最大限度的结合起来,实现阅读、运用、传授的一体化。

“三个环节”体现在预习环节--每学习例文(课文)前,介绍与该文有关的文体、作者、时代、题材、手法等有关的资料的书目,然后指导学生有选择地查阅、摘要、比较、概括。

以促使学生在课文的启动下对课外知识做最大范围的了解,而对课文本身的理解也因此更加全面而深入。

讲习环节--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由学生(而不是老师)分析该文的学习目的、确定学习步骤、提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由学生在预习准备的基础上对重点、难点提出自己的判断,并说明依据或推理过程。

教师只做评点、修正、补充。

练习环节--作为预习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这一环节其实是对某预习与教学单元的系列总结。

练习的具体内容,可以是记述某一感受,可以是抓住一个“灵感”做进一步的研究,也可以是一次联想比较的实验。

方式更具有灵活性。

二、在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将书的积累转化为文字和语言。

通过“五种形式”就是
(1)提问式--就一些内涵丰富的问题对学生阅读的范围和概括能力加以检查,或就某个别问题对学生的思考能力与表达能
力加以训练。

(2)表演式--它是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通过动作、表情、语言等,将文中的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再现出来的一种课堂
教学组织形式。

(3)解说式--它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解说员,将文中作者的书面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对课文中所描写的景或物进行讲
解、说明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4)说辩式--即就某一语言文学现象、某位作家、某篇文章、某个论点,组织学生发言或辩论。

(5)写作式--即写小论文或读书笔记。

同样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目的是促使学生及时抓住意识里的“闪光点”,
通过比较和论证完成思想的客观化(形诸文字)。

也可以是
仿写范文。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时间保障: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将历行两年的时间,在这两年的时间中,全课题组成员将利用业务余时间切磋研究本课题一些理论性的观点,并在教学中有计划地进行实施;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认真钻研一些和本课题相关的最新文章、著作、文献及其他研究成果等,增强自己对诵读教学更深层次的理解,以有利于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工作之便,我们还将利用网上资源不断地充实自己,及时获取最新的信息。

总之,在这两年中,我们将尽一切努力,力争使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每个阶段都有突破性的进展,最终能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人员保障:本课题组成员均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也有一定的教育科研成果,曾经承担过市级课题与地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所撰写的论文也曾多次获奖,这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员组合到一起,团结一致,共同致力于本课题的研究工作,相信本课题一定会取得可喜的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