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余秋雨答案及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江堰
整体感知
本文是余秋雨文化散文中最引人注目的名篇之一。

全文共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将都江堰与长城进行对比,第二部分描绘都江堰的壮观图景,第三部分表现为民造福的李冰父子形象。

三个部分有机融合,表现了作者对都江堰的深情赞美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民族文化的独特思考,读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首先,文章表现了作者对人文景观的独特思考。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文章以这样出人意料的新锐观点拉开了序幕,也奠定了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

“我以为”三字透露出本文强烈的主观意识和个性风格。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而作者却慧眼独具地认为,都江堰才是中国最激动人心的工程。

其实,作为同样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都江堰和长城各有其独到的美感和风采,各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似乎很难进行价值优劣判断。

而作者却发前人之未发,以独特的视野对两者进行了令人信服的睿智比较。

文章认为:
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都江堰占据了邈远时间;
长城的社会功用已经废弃,都江堰为老百姓输送清流的功能绵延至今;
长城追求夸饰和炫耀,都江堰毫无所求只知奉献;
长城讲排场,都江堰求低调等等。

通过对两者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对比,作者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都江堰的褒扬之情和对长城的贬抑之意。

同时,文章推物及人,由对都江堰的关注自然推进到对工程建造者李冰形象的描写。

作者通过对李冰“以使命为学校”、以实际为基点、质朴务实、无私奉献、“大智”“大巧”的形象和性格的描写,高度评价其“既具体又质朴”的政治实践是中国别具一格的“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并通过对“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的复杂命运的揭示,表现了作者对立足实际的真学问、真人格的赞美,也表现了作者对李冰的“伟大精魂”的褒扬和崇敬之情。

更进一步说,堰由人造,人与堰在精神本质上是息息相通的。

作者对都江堰的褒扬和对李冰精神的赞美在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都表现了作者对淳朴务实、含蓄内敛的美学境界和精神追求的肯定。

其次,文章寄托了作者的现实关怀。

本文虽为山水游记,但作者并没有停留在“游山玩水”的自然层面,而是把对山水的感悟延伸到对民族文化精神的挖掘与现实社会问题的思考。

如作者由一位市长与众不同的名片而联想到历史人物李冰,用“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断颈项而长锸在握”的精彩对联而向现代官员们提出了“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的严肃命题,这都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现实关怀和使命意识。

另外,文章提出了不少精彩的新颖观点。

山海关、八达岭是中外旅游者登临长城的首选,作者对此却不以为然,认为“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倒是在甘肃、内蒙等地的“颓壁残垣”感觉更深厚、味道更浓郁。

另外,作者还通过对长城和都江堰的比较,提出了“有什么样的起点就会有什么样的延续”等颇具哲理性的观点,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问题探究
一、本文在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
文章第一部分以长城为参照系,表现作者对都江堰的独特感悟;第二部分绘神绘色地表现都江堰的壮丽图景;第三部分由堰及人,展现李冰父子的精神风采。

三个部分层层推进,脉络清楚。

第一、三部分写“虚”,以作者独特的主体感悟为中心;第二部分写“实”,以对客观景物的生动描绘为重点,“虚”与“实”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第一部分以“它,就是都江堰”收尾,自然过渡到第二段对都江堰自然风貌的描绘。

第三段以“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画影的李冰”开头,通过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巧妙完成了文章结构由“景物”向“人物”的转移。

文章结构流转自如,衔接自然。

二、作者对都江堰的情感有何变化?这样写有何好处?
在游览都江堰前后,作者的情感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

游览前作者没有体会都江堰的价值,参观后作者对其高度赞美并深为陶醉。

“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


但游览之后,作者不仅对其“景”情有独钟,认为“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而且对其“神”无比崇敬,“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

这种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的成功运用,既深刻地表现了都江堰难以抗拒的无穷魅力,又使文章波澜起伏,可读性强。

三、对比手法的使用有什么好处?
文章除了将长城与都江堰进行多方面的对比之外,还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将“茫茫一片”的大海之水与“可捧可掬”的都江堰之水对比,将都江堰的水系图谱与20世纪的裁军数据、登月线路对比,将李冰“永远水气淋漓”的真学问与后世“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的“厚厚典籍”对比,将秦始皇筑长城的“雄壮、蛮吓、残忍”的指令与李冰筑都江堰的“智慧、仁慈,透明”的指令对比。

这些对比手法的成功使用,不仅充分表现了作者对都江堰、李冰的赞美之情,而且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四、文章在构思和表达方面有什么特色?
余秋雨写散文,善于从有限的景物和事件中挖掘出深广的历史积淀、文化内涵。

其文化散文常常以山水风景为“出发点”,以文化思考为“归结点”,即通过对景物和事件的速写式描绘,表达作者对社会、历史、文化、人生、宇宙的独特思考,表现了作者强大的主体性、主观性,以及对客观景物、事件的“观照”和“审读”能力。

《都江堰》以个性思考开始,以主体感悟结束,处处显示出作者对隐含在水利工程都江堰和历史人物李冰形象后面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进行深刻挖掘的明显动机,即使文章对都江堰壮丽图景进行生动描绘的第二部分,也充分表现出作者对“有我之境”的偏爱。

语言品味
一、作者力避熟语,追求自出机杼的个性化语言。

如“野山荒漠”“颓壁残垣”“濡养”“卑处一隅”“心魄俱夺”“阴气森森”“惹人注
目”“浚理”“邈远”“游观”“判然不同”“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股股叠叠”等词语,或改造熟语,或创造新词,体现了作者“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匠心,给读者以新鲜的感受。

另外,“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硬扎扎的水坝一座”等体现了作者对语言进行“陌生化”处理的艺术匠心,“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被岁月的淤泥掩埋”“以使命为学校”等语言表述则形象幽默,富含哲理,给人启发。

二、作者对“四字词语”的偏爱和运用。

除了上面所列举的诸多“四字词语”之外,如“渐觉滋润”“愈显清朗”“地震前兆”“海啸将临”“山崩即至”“急于趋附”“陡然一惊”“急流浩荡”“大地震颤”、“有所执持”“无所专攻”“金杖玉玺”“铁戟钢锤”“镇于江间,测量水位”等“四字词语”在文章中联翩而至,使文章读来很有气势。

三、比喻手法的使用。

文章多次使用了比喻手法。

以“乡间母亲”比喻都江堰,以“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比喻“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的都江堰水流,以“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的连串喻体比喻都江堰的“骚动”和“声音”,以“金杖玉玺”“铁戟钢锤”比喻权势等,这些比喻手法的使用都使得文章生动形象。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

在家乡小学毕业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着有理论专着《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艺术创造工程》等多部。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创作散文,结集有《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

二、余秋雨文化散文印象(洪子诚)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中的散文,大都以记游的方式进行文化思考。

他在记述自己对某一名胜古迹的游历和感受的同时,也介绍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知识,并传达对于民族文化的思考,从而,将“人、历史、自然混沌地交融在一起了”(余秋雨《〈文化苦旅〉自序》)。

余秋雨的散文有很强的文化反省意识,或者在历史时间回溯中感叹文化和山水的兴衰变迁,或者在对古代文化踪迹的探询中思考知识分子的使命和命运。

虽然他借助大量的文化史知识,但并没有把散文写成简单的“文化”加“山水”,而是强调“人气”,即作者的文化思考和个人体验渗入景观,他将之称为“个人与山水的周旋”
(余秋雨《关于散文、读书和艺术修养──答〈新民晚报〉〈解放日报〉等》)。

余秋雨的散文语言追求雅正,正如篇名“风雨天一阁”“寂寞天柱山”“一个王朝的背影”等所显示的。

行文常常直抒胸臆,但情感的表达有时过于夸张。

在篇章结构上,也有雷同现象。

(选自《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标题是编者加的)
三、《都江堰》的睿智与文采(陈仕持)
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都江堰》是堪称精彩的一篇,它比较集中地代表了全书的成就与风格,但也略有瑕疵。

现分三点具体谈谈笔者读《都江堰》的感悟,以就教于方家。

一、睿智
作为文化散文的代表作家,余秋雨在行文中常对他笔下的人、事、物作一种历史的观照,人文的审视,文化的思辨。

他的文化反思常常是反弹琵琶,运用求异思维,见人所未见,具有某种创新性,充分显示出文化批判的睿智。

倘若丢失了这一点,《文化苦旅》的光彩就要黯淡许多。

具体到《都江堰》,其第一部分主要地凭这种文化思辨的睿智闪光耀彩,征服读者。

文章一起笔,作者就亮出一个非同寻常的命题:“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李笠翁在《闲情偶寄》里说,“开卷之初,当有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都江堰》的起笔正合这个道理。

这个命题不是信口开河随意提出的,是长期琢磨的结论,有颠扑不破的学理依据作支撑。

文章的第三、五两段,拿长城和都江堰作多方面的对比,原文如下:
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资历──笔者,下同)。

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价值)。

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形体)。

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社会功用)……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内在特性)。

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外部特性)。

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道德品质)。

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这段节文字,于人们不经意之处多方翻出新意,使开篇的富有独创性的命题坚牢不移。

我们深受人文精神之启迪,不由得不佩服作者的睿智之光。

这是全文的第一个闪光点。

二、文采
《都江堰》是一篇游记,但它的写法与一般的游记不同。

一般游记少不了以主要的篇幅写景状物。

本篇全文四个部分,约四千字,其中真正写景的只有第二部分,而在写景的第二部分中,直接描写都江堰水流的,又只有第三段,共四百字。

好在这四百字写得精彩!
整个第二部分的景物描写都是很有文采的,这里构成了全篇的第二个闪亮点。

这个部分共三段。

第一段欲扬先抑,给人造成一个都江堰本来不值得一顾的错觉。

第二段又于正面写景之前,先作侧面渲染,为正式写景作了层层铺垫。

原文如下:
七转八弯,从简朴的街市走进了一个草木茂盛的所在。

(承上启下)/
脸面渐觉滋润,眼前愈显清朗,也没有谁指路,只向更滋润,更清朗的去处走。

(写情绪感受,第一层铺垫)/
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

(写声音,第二层铺垫)/
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

(以博喻修辞格极力渲染都江堰水势,然后归到心理上的“急于趋附”,第三层铺垫)/
不知是自己走去的,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观前,眼前,急流浩荡,大地震颤。

(顺理成章,看到了水流)
这里的五个单句,第一句节奏比较舒缓,情感显得平衡。

第二句节奏加快,基调开始高扬。

第三句音节的停顿长短参差,节奏继续加快,情调继续高扬。

到第四句,以博喻和排比的格式将文气推向高峰。

第五句再一次长短音节结合,造成一种回环反复的音响效果。

全段随情感的起伏变化安排音节和节奏,舒张有序,具有交响乐曲的艺术效果。

正面描写都江堰水流的第三段,共八句,前三句是第一层,拿海水和都江堰的水流作对比,突出都江堰的水流灵动活泼精神焕发的特点。

末一句“看山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反扣一句,再一次强调都江堰水流的魅力。

中间四句算是正面具体描写水流的。

这四句话是:
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

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

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

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

在这里,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对都江堰的水流作了极为生动的动态描绘。

水性本来是野蛮的,它“奔着”,“直窜出去”,“撞”,“撒起野来”,“翻卷咆哮”,“出足了风头”,一连串的动作书写了水面水性狂野的一面。

但是,人们收伏了都江堰的水,使它不能任性乱窜乱撞,因此,只见它“极有规矩”,“乖乖地”“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

作者再明确不过地肯定和赞颂了人力征服水流的功绩。

最后以一个包含着局部排比的比喻句收束说:“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

这一段写景文字,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以描写为基础,适当加进议论,长短句参差错落,多种修辞格并用,角度不时变换,句式跳脱灵动,叫人有如临其境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改用作者的句式来说:写景状物抒情佳构甚多,要论灵动有生气,万不可漏掉《都江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