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生产关系与分工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力、生产关系与分工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唯物史观基本范畴分析

【摘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内容,认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概念,发展,及其相互的作用是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他学科的基础。分工范畴的提出是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的重要环节。分工是联系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的中介,分工与生产力及生产关系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分工的物质性还决定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客观性,分工是人异化的根源,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需要消除分工。

【关键词】分工;生产力;生产关系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初步形成唯物史观。分工范畴的提出是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的重要环节。分工理论具有客观性与历史性,分工理论的提出是马克思实现人本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的中介。

1.马克思关于分工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思想起点来源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分工概念,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产生于资本积累和劳动分工的相互作用,即资本积累进一步推动了生产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发展,而劳动分工反过来通过提高总产出使得社会可生产更多的资本积累,让资本流向最有效率的生产领域。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对马克思产生很大影响,“斯密认为劳动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他在《国富论》中写道:“劳动生产率最大的改进,以及劳动在任何地方运作或应用中所体现的技能、熟练和判断的大部分,似乎都是劳动分工的结果。”马克思在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上,发现了科学的分工范畴。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试图揭示劳动异化的根源,但人本主义的哲学基础使得马克思陷入了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循环论证的迷宫中。《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对唯心主义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的分工理论。《德意志意识形态》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与老年黑格尔派远离现实世界造成的唯心主义本质。《德意志意识形态》从现实的人和现实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马克思发现了现实的人的意义,从劳动生产实践出发考察分工问题,辩证地看待分工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资本论》深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内部考察分工问题,探讨“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马克思在分析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发现了分工与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人的发展问题之间的关系,为唯物史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分工的发展程度

人类能动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便是生产力,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借助一定的劳动工具,从自然中索取一定的资源,从而能够更好的全方位的发展。也就是说生产力便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分工的发展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分工的发展对生产力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分工使得社会劳动更加合理安排,劳动熟练程度不断加强,也不断提高劳动效率,更好地整合了社会资源和社会劳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分工的发展程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时,分工与生产力发展处于相互促进的和谐状态;当生产力发展水平超越了现存的分工发展水平时,生产力就会迫使分工做出变化,使得分工向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方向上发展,直到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为止。

综观整个人类历史,分工的发展变化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最初的分工仅限于家庭关系,后来分工逐渐在部落内部发展,但是分工发展较为缓慢,整个社会内部的分工也较少;生产力发展进入奴隶生活时,整个社会开始有了奴隶与奴隶主的分化,社会内部的分工仍不明显,但是生产分工有了一定发展,人们的生产活动更加多样化;生产力发展进入封建社会时,劳动分工有了较大发展,农耕劳动与畜牧劳动逐渐分离,商业劳动的萌芽也开始出现;生产力发展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时,分工有了质的发展和飞跃,农业劳动、商业劳动、工业劳动之间的分工明显,而且农业劳动、商业劳动与工业劳动内部的分工也有细致的分工,分工使得三大劳动之间产生了不可逾越的鸿沟。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是无产阶级形成的根源,劳动与资本的分工为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进行劳动剥削提供了动力,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分工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

3.分工的发展水平影响着生产关系的发展

马克思说:“人们在生产中不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的关系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这说明,人在社会劳动,在生存的过程中不仅仅和自然界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劳动者的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关系便是生产关系。

分工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不同的分工导致不同的劳动资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即不同的分工关系导致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在部落所有制社会,生产处于不发达阶段,人们的生产活动仅限于狩猎、畜牧和劳动耕作,社会结构只包括“父权制的部落首领,他们管辖的部落成员,最后是奴隶。”受生产力发展的限制,分工也很不发达,仅仅是家庭现有的自然分工的扩大,社会分工也不明显。农业劳动与工业劳动没有产生分离,农业劳动中的农耕劳动与畜牧劳动也混在一起,生产关系也还处于原始阶段,社会资料为部落所有制,社会产品也归部落所有。但随着社会分工及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开始出现。此时生产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奴隶主占有奴隶和生产资料,社会产品归奴隶主所有。后来,生产力及分工的发展促进了所有制

形式的变化,社会发展到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此时奴隶制仍然存在,公社所有制、动产私有制、不动产私有制及国家所有制都已发展起来;而公社所有制是主要的所有制存在形式。所有制形式的变化也促进了分工的发展,农业劳动与工业劳动分离,工业劳动内部也出现分工;城乡之间出现对立,代表城市利益的国家与代表乡村利益的国家也开始出现利益对立;公民与奴隶之间的阶级对立进一步发展。分工的发展导致了财产关系的变化,私有财产更加集中,平民小农开始向无产阶级转化。

当历史发展进入封建的所有制时代,城市中出现手工业的封建组织,行会制度发展起来,但行会之间及行会内部的分工很少,劳动者必须熟悉生产的整个工序;农村中主要是土地所有制和束缚于土地的农奴劳动,分工由于土地的小块耕作也没有大的发展。封建所有制社会中,土地所有者占有生产资料,农奴进行农业劳动,实行按土地占用关系进行劳动产品分配的制度。封建的所有制时代各城市之间的联系较少,人们的需求有限,分工的发展有限。分工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和交往的分离,交往开始集中在商人阶级手中,城市彼此之间产生更多的联系,生产和交往之间的分工又引起城市内的生产的新分工,随着城市的优势生产部门的建立,城市之间的地域界限开始消失,交往进一步扩大。不同城市间的分工导致了工厂手工业的产生,生产开始超出行会的范围,并开始利用粗陋形式的机器进行生产;织布业最早产生工厂手工业形式,并产生了织工阶级。随着分工与交往的发展,商业资本的活动更加频繁,各国开始通过战争、保护关税和各种禁令来进行商业战争;工场手工业中工人和资本家的金钱关系也代替了帮工与师傅之间的宗法关系;交往的扩大使得国内市场逐渐扩展为世界市场,商业资本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活动。随着商业资本活动范围的扩大,世界性的交往更加普遍,个人的地域性交往逐渐被世界历史性的交往所取代,世界历史逐步形成。

4.生产力、生产关系与分工理论的现实意义

分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影响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分工还影响着人的发展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工范畴的客观性决定着人与人关系的客观性。分工起初表现为性方面的分工,表现为性别差异;后来分工的发展导致了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离。“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彼此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因此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而要使这三个因素彼此不发生矛盾,则只有再消灭分工。”分工的发展导致了私有制的产生,私有制最初表现在家庭中,即丈夫对妻子和儿女的占有,此时也出现了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分配关系,但社会中还未出现复杂的阶级利益关系。随着分工的发展,社会开始出现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互相交往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关系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表现形式;这种矛盾就导致了代表共同利益的国家共同体的出现,国家共同体是在分工联系及其阶级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国家共同体也是阶级斗争的虚幻的共同体形式。国家共同体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表现。社会发展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极高,分工进一步细化,人的异化开始产生。人的异化表现为任何人都有自己固定的活动范围,他不是自由地进行劳动,而是在社会分工的范围内进行劳动;“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