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辅助呼吸与气管插管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中应用对比

球囊辅助呼吸与气管插管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中应用对比
球囊辅助呼吸与气管插管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中应用对比

球囊辅助呼吸与气管插管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中应用对比

发表时间:2019-07-01T11:45:37.047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4月7期作者:漆青忠

[导读] 探究分析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中应用球囊辅助呼吸与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

漆青忠

(南京市急救中心.急救管理科;江苏南京210000 )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中应用球囊辅助呼吸与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3例心脏骤停需实施心肺复苏的患者展开研究,时间跨度为2018年2 -2019年3月;按通气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气管插管)和观察组(球囊辅助呼吸),对比分析两种措施下两组患者建立通气时间和复苏后的血氧饱和度以及心脏复苏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建立通气时间(8.59±4.26)s,复苏后的血氧饱和度(92.36±2.15)%,对照组分别为(60.23±4.56)s、(80.12±1.00)%,P<0.05。观察组心脏复苏成功率95.2%,对照组72.7%,P<0.05。结论:临床在抢救心脏骤心肺复苏患者时使用球囊辅助呼吸效果优异,建议推广并借鉴。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球囊辅助呼吸;临床疗效

心脏骤停具体是指在各种内外因素下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止搏动现象,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近年来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推动下,致使该症状成为临床常见和多发症状。心脏骤停会引起患者全身组织细胞出现缺血、缺氧现象,情况较严重者还会直接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心肺复苏是目前临床救治心脏骤停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措施,并且在救治心脏骤停患者过程中必须保证其气道处于通畅状态,并且及时对患者实施人工辅助呼吸,从而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并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情况[1]。此研究旨在对比分析球囊辅助呼吸和气管插管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中应用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8年2 -2019年3月内的心脏骤停需实施心肺复苏的患者分为二组,其中对照组(n=22):男/女(15:7),年龄50-79岁,平均(64.58±10.47)岁。观察组(n=21):男/女(14:7),年龄51-79岁,平均(64.36±10.17)岁。对比分析43例患者资料,P>

0.05。

1.2方法

对照组:气管插管通气:相关人员徒手按压患者心脏,按压频率保持在100次/min以上,按压深度必须超过5cm,且按压与放松间的比例保持在1∶1。在按压过程中实施气管插管辅助通气。但需注意,在置入气管插管时先暂停按压(时间≤1min),保证气管插管顺利置入后在恢复正常按压。严格根据患者情况而定,若情况较为特殊,则可进行电击除颤,并静脉推注肾上腺素实施治疗。观察组:球囊辅助呼吸:按压胸外心脏布置、具体措施、时间均同对照组。

按压过程中实施球囊面罩通气救治,通气频率确保在12次/min左右,按压通气比例控制在30∶2;其余步骤同对照组。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分析两种措施下两组患者建立通气时间和复苏后的血氧饱和度[2];

1.3.2对比分析两种措施下两组患者心脏复苏成功率;

1.4统计学

此次研究所有数据均用SPSS22.0软件实施计算,其中计量资料使用“t”值实施计算和检验,平方差用“”表示。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百分数(%)表示,两组研究对象产生的数据资料,以P值在0.05区间(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分析两种措施下两组患者建立通气时间和复苏后的血氧饱和度

数据显示观察组建立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短,复苏后的血氧饱和度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最新版本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及打分标准 1、当发现有人突然倒地后,先确认现场环境安全。(口述2分) 2、双手轻拍病人双肩,同时双耳交替呼叫病人(动作正确)。口述:病人无意识。大声呼叫:快来人啊,有人需要急救,赶快拨打120。(2分) 3、将患者放于硬板床或平地上。摆正病人体位,躯体成一直线。(口述2分) 4、站或跪于患者右侧,两膝与肩同宽。(动作准确2分) 5、立即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及自主呼吸。(同时进行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钟。)(口述2分)。 方法:抢救者左耳贴近病人口鼻部,同时进行如下操作:感受是否有气体呼出,看胸部有无起伏,用右手食指及中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的喉结,然后向旁滑移2~3cm,在胸锁乳突肌内侧触摸颈动脉搏动。(动作准确4分) 6、患者无颈动脉搏动及自主呼吸,解开衣扣,腰带,女病人解胸罩,立即给与人工胸外按压,边按压,边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口述)。(2分)按压的位置:1、剑突上2.5-5cm(两横指),即胸骨柄中下1/3交界处。 2、在胸骨下1/2处,即乳头连线中点的胸骨下方(口述与部位正确2分) 按压的要点:一手掌根置于按压部位,另一手掌重叠其上,两手手指交叉,翘起离开胸壁。双上肢伸直,以上身的重量垂直按压胸骨,按压后迅速抬起,使胸廓复原,但掌根不能离开胸壁。连续、有节律的按压30次(计数方法:01、02、03--30)。(口述同时操作正确6分)

按压深度:成人胸骨下陷至少5cm,婴幼儿为1-2cm。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口述4分) 7、清除口腔内分泌物有假牙去除假牙,注意速度要快,清除鼻腔分泌 物。8、尽快开放病人呼吸道:1、仰头提颏法 2、仰头抬颈法(此法1和2适用于颈部无损伤) 3、托起下颌法(疑有颈部损伤时使用) 方法:左手掌侧压住病人额头,右手置于颈后部,使头后仰。然后右手食指、中指指端放在病人下颌中点旁开1-2cm处提起下颌,同时左手食指与拇指捏闭鼻腔,深吸气后,以口腔将患者口部包严,向患者吹气,以患者胸廓明显抬起为有效指标。吹气后口松开,手松鼻,转头观看胸廓是否回陷。连续给于人工呼吸两次(操作)。(口述正确、操作规范6分) 8、吹气与放气时间均应超过1秒,吹气量:700-1100ml/次,10秒内吹气2次。(口述2分) 9、按压通气比率为:30:2,依次做五个循环。(口述2分) 每次按压都应重新找准按压位置。 10、五个循环做完后,立即判断患者生命体征是否恢复(操作要领同前,时间不超过10秒。 检查后口述:患者瞳孔缩小、颈动脉出现搏动、自主呼吸恢复,颜面、口唇、甲床(轻按压)色泽转红润。心肺复苏成功。(操作及时正确3分)注意事项:(5分) 若心肺复苏成功,则严密观察患者,等待救援或接受高级生命支持。

操作流程2项(心肺复苏及气管插管)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 重庆急诊医学培训中心 操作者立正后,大声向评委报告: 报告评委,--号做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准备完毕,请指示! 评委说:开始! 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1)、操作者用眼光从左到右扫视,上下扫视后。 2)、大声说:“现场环境安全”! 2、判断意识: 1)、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对病人说:你怎么啦?(病人没有反应)。 2)、大声说:病人没有意识! 3、启动BLS(基础生命支持) 操作者大声说:请助手准备除颤仪和简易呼吸器、面罩。 4、摆放体位: 1)、病人取水平仰卧位,放于硬板或地面上。 2)、操作者靠病人侧跪下,双膝与双肩同宽。 5、建立人工循环: 1)、操作者用右手食指、中指摸左侧颈动脉,。(在心中暗数6秒),(评委看见的胸侧)大声说:无脉搏! 2)、胸外心脏按压:(按压5个周期,30:2) (1)、定位;1点2指3掌根定位于胸骨下1/3。双手重叠、双臂打直。深度为4-5厘米。 6、开放气道: 1)、操作者观察口腔,报告“口腔无异物”, 2)、压额抬颏(打开气道)。 7、人工呼吸: 1)、判断呼吸:看病人胸部有无起伏,听呼吸的声音,用面部感觉呼气的气流。(在心中暗数6秒)大声说:没有呼吸!上呼吸器! 2)、上简易呼吸器,捏气囊人工呼吸二次,(胸部起伏,绿灯亮)交予助手继续操作。 8、(2)、定位后,向下压30次。(绿灯亮),按压的频率为100次/分。小声数1-24,大声数25-26-27-28-29-30,当数25时,助手准备好简易呼吸器,当数30后,助手将面罩罩在病人口鼻,操作者立即捏气囊吹气二次。

(3)、定位后,向下压30次。(绿灯亮),按压的频率为100次/分。小声数1-24,大声数25-26-27-28-29-30,当数25时,助手准备好简易呼吸器,当数30后,助手将面罩罩在病人口鼻,操作者立即捏气囊吹气二次。 (4)、定位后,向下压30次。(绿灯亮),按压的频率为100次/分。小声数1-24,大声数25-26-27-28-29-30,当数25时,助手准备好简易呼吸器,当数30后,助手将面罩罩在病人口鼻,操作者立即捏气囊吹气二次。 (5)、定位后,向下压30次。(绿灯亮),按压的频率为100次/分。小声数1-24,大声数25-26-27-28-29-30,当数25时,助手准备好简易呼吸器,当数30后,助手将面罩罩在病人口鼻,操作者立即捏气囊吹气二次。 (6)、定位后,向下压30次。(绿灯亮),按压的频率为100次/分。小声数1-24,大声数25-26-27-28-29-30,当数25时,助手准备好简易呼吸器,当数30后,助手将面罩罩在病人口鼻,操作者立即捏气囊吹气二次。 9、复检:判断呼吸、判断脉搏(7秒),大声说:没有呼吸,没有脉搏。 10、操作者叫助手:打开除颤仪做心电监测,同时把电击板放在病人胸部。 大声说:室颤。进行--除颤! 11、准备除颤: 1)、操作者用纱布擦干胸部皮肤,电击板上导电胶,电击板均匀摩擦,(再观察心电状态)。 2)、操作者左手将电击板放在病人右胸锁骨下。右手电击板放在病人左胸乳头水平腋中线。 3)、操作者说:仍为室颤,选择200焦尔,(助手立即将除颤仪旋钮调到200焦尔)。 4)、操作者说:充电!(自己同时操作)。 5)、操作者说:请周围的人让开!(助手双手向外摊手一拦,表示请周围的人让开! ) 6)、操作者说:放电!(自己同时操作)。 7)、操作者说:关机!(助手调整旋钮到关机状态)。 8)、操作者用纱布擦干病人胸部皮肤。收好电击板,穿好模型衣服,(助手收好除颤仪和呼吸气囊)。 12、操作者大声说:继续2分钟心肺复苏,再复检。 13、操作者大声说:病人心跳、呼吸恢复,心肺复苏成功! 14、操作者大声说:报告评委,---号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完毕,请指示?

(完整版)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doc

(单人徒手模拟人心肺复苏术) 选手按规定着装(体能训练服短袖上衣、07 式丛林迷彩长裤、制式内腰带、制式作战靴、迷彩帽、黑(灰)色袜子),准备完操作用品后向主裁判报告:“裁判员同志,×号选手准备完毕,请指示”,主裁判下达“开始” ,选手回答“是” ,各裁判开始计时并逐步判分。 (一)评估周围环境是否安全:选手回答“是”后,迅速跑到患者身边,观察环境情况,口述“病人已处于安全环境” 。 (二)判断病人意识:双膝跪地在病人右侧,一侧腿与病人肩平齐,两腿之间相距一拳,膝部与 病人一拳距离;轻拍病人双肩(复苏时间计时开始),术者嘴距患者外耳道约 5cm ,“喂!你怎么啦?”(左右侧各一次),确认病人意识丧失。 (三)判断病人颈动脉搏动:选手左手手指并拢、轻度屈曲,小鱼际肌置于患者额部,右手食指 和中指指尖触及病人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触及同侧颈动脉判断有无搏动,判断时间为 5 - 10s 。如无颈动脉搏动,确认病人心跳停止,立即呼救:“快来人呀!准备抢救!” (四)体位摆放:检查身下有无硬物,摆好体位(平卧位),解衣露出胸廓,松开腰带。 (五)胸外心脏按压:选手将一手掌根部(以最小接触面)按在病人胸骨中下1/3 处(双乳头连线中点),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十指交叉,手指不触及胸壁。呈跪姿,双肘关节伸直,借臂、 肩和上半身体重的力量垂直向下有节奏的按压。按压频率至少100 次 / 分,按压与放松时间为 1 : 1 ,按压幅度(成人胸骨下陷)至少5cm ,而后迅速放松,放松时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廓,反复进行,连 续按压 30 次。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回弹恢复原状,尽量避免按压中断。整个按压(深度、频率)由复 苏电脑模拟人判断,并打分(心肺复苏计时从拍打患者双肩开始第 5 个循环最后一次吹气完成为止)(六)开放气道:将病人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内异物,复位后采用压额抬颌法开放呼吸道(用 左手小鱼际处按前额向下压,用右手食指、中指托起下颌,用暗力开放气道,避免动作粗鲁,防止医 源性损伤)。 (七)人工呼吸:采用“双C”手法固定通气面罩,用口吹气,每次吹气时间至少 1 秒,吹气量每次 500 - 600ml ,2 次吹气时间不超过 5 秒,以看到胸部起伏作为人工呼吸有效指标,通气完毕后 立即转入下一次胸外心脏按压。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比例为30 : 2,共进行 5 个循环。 (八)评价复苏征象:听呼吸音;看病人胸廓是否有起伏;用颊部感受有无气流;摸颈动脉有无 搏动,检查瞳孔、面色;确定复苏有效,将病人取舒适体位(病人头部偏向一侧),整理病人着装。 起立,报告“病人呼吸恢复、颈动脉搏动、瞳孔缩小、面色转红,操作完毕,请指示”。(操作计时结束),主裁判下达“退场”口令,选手迅速退场。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新)评分标准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评分标准(100分)操作 项目 一、 操作 目的操作内容 以徒手操作恢复猝死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 和意识,抢救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口述) 1、判断意识:轻拍患者面颊或肩部,并在患者耳 边大声呼唤。(注意颈部保护,确认患者意识丧 失。) 2、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触摸部位为气管两侧 2-3cm,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或触脉搏持续不 超过10秒。 操作要点: 1.着装整洁,戴挂表。 2.用物:长木板(说明即可)、治疗盘内放:手 电筒;弯盘内放:清洁纱布2块 3.操作步骤:标 准 分评分标准扣得分分5无目的扣5分

二、 评估 患者 1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4 80缺一项扣0.5分三、 实施 要点(计时开始) 1)快速判断 (1)意识:轻拍患者面颊或肩部,并在患者耳边大 声呼唤。(注意颈部保护,确认患者意识丧失。)(2)触颈动脉搏动:触摸部位为气管两侧2-3cm,10 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或触脉搏持续不超过10 秒。 2)呼救并记住时间:大声呼叫他人通知医生或拨打“120”。 3)摆放体位:去枕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松解病人衣领口、领带、围巾及腰带(在软床上,病人 背下垫长木板或仰卧于地上)。 4)胸外心脏按压术: (1)术者体位:抢救者跪于或站在患者一侧。

(2)一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部位,即胸骨中、下 1/3交界处在胸骨中线与两乳头连线的相交处;另 一手以拇指根部为轴心叠于下掌之背上,手指翘 20 起不接触胸壁。 (3)双肘关节伸直,依靠操作者的体重、肘及臂 力,有节奏地垂直施加压力,使胸骨下陷至少5cm (成人),儿童、婴儿至少下压胸部前后径的1/3, 儿童至少5cm,婴儿4cm,然后迅速放松,解除 压力,使胸骨自然复位。 (4)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以上,按压与 放松时间之比为1:2,放松时手掌根不离开胸壁。拍打部位不正确扣0.5分颈动脉部位不正确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不呼叫或未记录时间各扣1分 颠倒一处扣1分 未去枕扣5分 按压部位不正确扣5分未口述卧硬板床或平躺地面扣1分 找部位手法不正确扣1分双手不平行扣1分 双肘未伸直扣1分 按压一次无效扣2分手掌离开按压部位扣1分按压幅度不够扣1分速率不合乎要求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未观察面色每次扣1分未扪及颈动脉扣1分颠倒一处扣1分 1三、

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技术

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技术 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是医疗护理工作中重要任务,在抢救过程中需要争分夺秒。因此,必须在思想上、组织上、物质上、技术上做好充分准备,并且需要常备不懈,只有这样才能在遇有急危重病人时,当机立断、全力以赴,积极进行抢救,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心脏骤停是指病人的心脏在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受到严重的打击,致使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如果4分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存活率可达50%,超过10分钟,生存渺茫。复苏越早,成功率越高。 心肺复苏是指心跳和(或)呼吸骤停者在开放气道下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将带有新鲜空气的血液运送到全身各部,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其主要目标是对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供养,延长机体耐受临床死亡的时间。包括胸外心脏按压(circulation C)、开放气道(airway A)、人工呼吸(breathing B)三个步骤。 (一)心脏骤停的原因 许多原因可以引起心脏骤停,常见原因可以分为两类: 1、心源性心脏骤停:由心脏本身病变引起的。如心肌梗塞、病毒性心肌炎、传导阻滞等。 2、非心源性心脏骤停:因其他疾患或因素影响到心脏所致。 非心源性原因可以分为:(1)、呼吸停止(2)、严重的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3)、药物中毒或过敏(4)、电击、雷击或溺水(5)、麻醉和手术意外(6)、其他:某些诊断性操作如冠脉造影、心导管检查。 不论原因如何,最终通过以下环节彼此影响而导致心脏骤停。 1、心肌收缩力减弱 2、冠脉灌注不足 3、心输出血量降低 4、心律失常 (二)、心脏骤停的类型 1、心室颤动:又称为室颤。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波,频率为200-400次/分。 2、心脏停搏:又称为心电静止。心电图上房室均无激动波可见,呈一条直线,或偶见P波。 3、心电-机械分离:心电图呈缓慢、矮小、宽大畸形的心室自主节律,但无心搏出量。 以上三种类型,虽在心电和心脏活动方面各有特点,但共同的结果是心脏丧失有效收缩和排血功能,使血液循环停止而引起相通的临床表现。其中以室颤最为常见。 (三)、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当心脏骤停后,血流运行立即停止。由于脑组织对缺氧最为敏感,临床上以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症状最为明显,主要表现为: 1、突然意识丧失或伴有短暂抽搐 2、脉搏触及不到,血压测不出 3、心音消失 4、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后即停止,多发生在心脏骤停后30秒内 5、瞳孔散大 6、面色苍白兼有青紫 诊断最可靠而出现较早的临床征象是意识丧失伴以大动脉搏动消失。大动脉通常检查颈动脉搏动,时间不超过10秒。切勿依靠听诊器反复听诊,更不应寻找检测仪器来判断而延误时间。因为心脏骤停后复苏开始的迟早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必须分秒必争。 (四)、心脏骤停处理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模拟急救情景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急诊模拟情景 1. 接诊环节。 病人家属按床头铃呼叫护士,护士及时到达病房,发现病人意识丧失,立即通知值班医生。 摆正患者体位,解开患者衣领,另一护士前来协助抢救工作,轮流为患者胸外按压。同时绑上袖带,吸氧、上心电监护。 值班医生为患者查体: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瞳孔散大,心电监护显示:患者无呼吸、无心跳、无血压,考虑心脏骤停。 立即心肺复苏:A:保持气道通畅B:人工呼吸C:建立人工循环(胸外按压), 开辟静脉通道,给肾上腺素1mg 静推,必要时5-10 分钟重复一次。同时急查心电图。 立即通知上级医师,请ICU、心内科医师会诊。 2.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初步处理。 询问患者家属,患者发病心脏骤停前有无诱因,既往有无心脏病、有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检查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结膜是否充血、水肿、苍白,心前区是否隆起,心尖搏动位置、范围、程度,有无震颤、心包摩擦音;心脏的左右浊音界;心脏的心音、额外心音、杂音。 目前患者病情危急,况且年岁已高,虽然我们采取了积极治疗措施,在救治过程中仍可以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3.死亡。如果经济允许建议到ICU治疗,救治更加方便。由于本院医疗技术和技术力量与上级医院有一定差距,您与其他亲戚商量,可以往大医院转院治疗,我们会积极陪护,但在转院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不良后果,我院概不负责。如留院治疗,我们会积极治疗,现已告知上述风险,如果没有问题,请在病危通知单签字。 对病人处理: 1. 吸氧2. 持续心电监护,观察体温、心律、血压、脉搏3. 开辟第二条静脉通道,维持有效循环、维持有效呼吸、防止脑水肿与缺氧、促进脑细胞代谢、防治肾衰竭及预防感染。 护士核对值班医生医嘱,重复确认,执行医嘱。 值班医师按照病历书写要求,完成病历书写。 3. 会诊与处理。 ICU心内科医师5分钟到达病房。 心内科医师:继续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脉搏,完善相关检查,寻找病因与予以治疗。 ICU医师:患者病情危急,转入ICU进一步观察治疗。

单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单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一、目的 通过实施徒手心肺复苏,建立患者的循环,呼吸功能,以保证期重要脏器的血液和氧气供应,尽快恢复心跳、呼吸和大脑功能,达到挽救其生命的目的。 二、对象 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 三、操作准备 1、护士准备:者装整洁 2、环境准备:确定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四、操作要点 1、判断患者医师,拍肩并大声呼唤患者。 2、高声呼救,通知相关人员。 3、检查脉搏:摸颈动脉波动(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识别有无呼吸,检查时间不超 过10秒。 4、患者去枕平卧,解开衣领,暴露胸部。 5、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在胸骨中线与两乳头连线的相交处。 6、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置于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根部叠放其上,双手指紧扣,手指翘 起不接触胸壁,手掌与胸骨水平垂直。 7、按压幅度: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5cm,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 度至少为胸廓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未4cm,儿童大约未5cm) 8、频率: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为1:1。 9、按压与呼吸比例30:2,没五个循环检查有无搏动。 10、按压部位准确,用力适当,节奏均匀,持续进行,迅速放松使胸廓复原,放松时手掌根部不离开胸壁。 11、开放气道: ①仰头抬颏法:检查患者头颈部,确定患者头颈部无损伤,以后置于患者前额,手掌向后下方施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手指放在靠近颏部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抬起,来开颈部。 ②拖颈压额法:检查患者头颈部,确定患者头颈部无损伤,一手抬起患者颈部,另一手以小鱼际肌侧下按患者前额,使其头后仰,颈部抬起。 ③拖颌发:抢救两手拇指置于患者口角旁,余四指拖住患者下颌部位,在保证头部和颈部固定的前提下,用力将患者下颌向上抬起,使下齿高于上齿,避免搬动颈部。 12、吹气方法:操作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孔,双唇紧紧包绕住患者口唇用力吹气,连续2次,每次吹气时间不超过2秒,同时检查患者胸部是否起伏。吹毕放开鼻孔,让气体自然由口鼻逸出。每次吹气量500-600ml。频率8-10次/分。 13、反复5个循环,观察心肺复苏是否有效,有效后停止抢救。 14、协助患者取舒适的卧位,整理用物。 五、注意事项 1、判断心跳、呼吸停止要迅速准确,尽早进行心肺复苏。 2、胸外按压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和幅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的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3、人工呼吸每次吹气量大约500-600ml,吹气量过大可引起胃胀气,吹气量过小达不到吹气目的。 4、检查颈动脉,手法要快而准确,触摸时间不能超过10秒。 5、心脏按压部位准确,按压过程中手不能离开按压部位。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

成人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新

(成人)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评分标准编号:时间:得分: 项 目评分标准及细则分 值扣分原因 得 分 准备质量10 分1、仪表端庄、衣帽整齐、佩戴胸卡。(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2、纱布2块、弯盘2个、手电筒。(少一种扣0.5分,包括物品摆放有序) 3、简述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的目的:恢复猝死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 和意识,抢救发生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口述,少一项扣1分) 2 3 5 操作流程质量75 分举手示意计时开始: 1、判断意识:拍患者肩部,并呼唤“喂!你怎么了?”看患者有无反应判断 意识是否丧失,识别呼吸是否停止。(未作不得分,不符合要求扣1分) 2、将患者去枕平卧硬板床或地上,同时呼叫医生(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3、解开衣领及裤带,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1).确定部位:胸骨中下1/3 交界处或操作者用右手中指、食指沿肋弓缘上移至胸骨下切迹,向上两横 指的上缘;(2).方法:操作者一手掌根部紧贴按压部位,另一手重叠其上,指指交叉,双臂关节伸直并与患者胸部呈垂直方向,用上半身重量及前臂 肌力量向下用力按压,力量均匀、有节律,频率100次/分以上,按压深度:成人5cm以上。(定位不正确,频率、深度、方法不符合要求各扣2分) 4、畅通气道:操作者站于患者右侧,患者头偏向一侧,用纱布清除口鼻咽腔 污物,有活动义齿者取出,打开气道:仰头举颏法:左手小鱼肌置于患者 的前额发迹,向后施加压力,右手中指、食指托起下颌,向上向前托起, 两手同时用力,使患者头后仰,畅通气道。(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5、建立人工呼吸:操作者站在患者右侧肩部或头部,连续吹两口气,方法: 平静呼吸、缓慢吹气(吹气时间≥1秒);同时观察患者胸部复原情况,紧 接着做第二次吹气。(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6、心脏按压与吹气的配合单人及双人法均为30:2,即按压30次吹气2次。 (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7、5个循环后,以吹气2次结束。判断自主呼吸(一看二听三感觉)、心音大 动脉搏动(触摸颈动脉)、观察瞳孔、肤色、血压等。(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 分) 举手示意操作计时结束。 8、用纱布清洁患者口鼻周围,头复位,穿好衣裤,盖好被子,继续生命支持 (少一项扣1分) 9、整理用物,洗手、记录。(少一项扣1分) 5 5 15 10 15 15 8 5 5 全程质量评价15 分1、操作熟练,沉着冷静,手法正确(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2、关心、体贴患者(做不到不得分) 3、复苏有效(口述有效指征: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恢复、收缩压≥60mmHg、肤 色转红润、瞳孔缩小,光反应恢复、自主呼吸恢复)(少一项扣1分) 4、用物处理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2 1 2 2 终末标准时间3分钟,全程5个循环,少做循环或操作时间超过3分钟未完成者,即扣 除60分(包含在满分100分内) 60 分

手术室心肺复苏中使用面罩与气管插管护理的急救效果比较

手术室心肺复苏中使用面罩与气管插管护理的急救效果比较 发表时间:2016-07-28T16:55:05.68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2期作者:李亚 [导读] 手术室心肺复苏的关键在于及时采用有效的方式建立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恢复心脏自主搏动。 保山市昌宁县中医医院麻醉科护师 678100 摘要:目的对比手术室心肺复苏中使用面罩与气管插管护理的急救效果。方法以60例手术室心肺复苏患者为研究对象,30例采用面罩护理,30例使用气管插管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动脉气血指标。结果心肺复苏开始时、心肺复苏开始后2 min、5 min、10 min面罩组和气管插管组患者的PaO2、PaCO2、BE指标差异不明显,各个时间段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罩和气管插管都可作为心肺复苏过程中重建人工气道的有效方式,面罩给氧操作简单、技术水平低,更适合基层医疗机构应用推广。 关键词:心肺复苏;面罩护理;气管插管;急救 心肺复苏是治疗急性心搏骤停的重要方法,可有效避免脑组织和身体重要器官组织发生不可逆损伤,心肺复苏技术也是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技能[1]。手术室心肺复苏的关键在于及时采用有效的方式建立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恢复心脏自主搏动。目前手术室心肺复苏中建立人工呼吸包括面罩式和气管插管式两种,本文选择我院手术室心肺复苏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比面罩和气管插管急救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手行手术治疗中行心肺复苏患者60例,根据急救护理方式分为面罩组和气管插管组,两组患者各30例。面罩组男性患者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15~72)岁,平均(37.5±11.3)岁。疾病:心血管疾病14例,脑血管疾病10例,车祸4例,原因不明2例。术中心跳骤停原因:血管流转术中严重心律失常16例,大血管破裂急性大出血14例。气管插管组患者男性17例,女性12例。年龄(18~73)岁,平均(38.3±10.7)岁。疾病:心血管疾病15例,脑血管疾病8例,车祸4例,原因不明3例。术中心跳骤停原因:大血管破裂急性大出血15例,血管流转术中严重心律失常1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及术中心脏骤停原因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①气囊面罩组:给予气囊面罩通气治疗,频率20 次/min。参照《2010 AHA心肺复苏指南》标准实施徒手心脏按压,眼压深度5 cm,按压频率100 次/min,按压与放松时间比率为1:1。②气管插管组:患者接受常规急救护理,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再给予气管插管开放气道,具体操作如下。仰卧位放置患者,抬高头部,保持颈部正直。清除口鼻内分泌物,经口腔置入喉镜,配合舌根向反方向牵拉,使用吸引器清除口腔分泌物。将喉镜植入咽谷,缓慢提拉会厌,声门显露后将气管置入口腔。置入气管后按压患者胸部,排除气沫,将钢丝加强型气管导管沿气管的方向插入20 cm,抽出导丝后给予气囊充气扩张胸廓,根据腹部是否存在膨隆音、肺部呼吸音判断插管是否成功。插管成功后固定导管气囊,充气20 mL,口腔部位放置牙垫,固定气管导管。③给氧方式。患者均采用连续高流量供氧,分别接于气管插管和加压气囊控制给氧,常规抢救方式相同。心肺复苏开始时(T1)、开始后2 min(T2)、5min(T3)、10 min(T4)抽取动脉血,做气血分析,,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碱剩余(BE)。心肺复苏期间两组患者均未使用碱性药物治疗。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心肺复苏开始时、心肺复苏开始后2 min、5 min、10 min面罩组和气管插管组患者的PaO2、PaCO2、BE指标差异不明显,各个时间段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急救心搏骤停患者的首要步骤在于快速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帮助患者重建循环。该抢救措施的实质为及时有效的供氧,预防重要器官因长时间缺血缺氧产生不可逆损伤。既往研究认为院外心肺复苏急救措施应给与持续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而院内心脏骤停患者应给予胸外按压和气管插管,为患者建立人工气道[2]。1992年美国心脏协会修订的心血管的急救(ECC)指南也将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作为心肺复苏的金标准[3]。因此,临床心肺复苏多采用气管插管建立功人工气道,而不信任气囊面罩的效果,也不愿积极主动采用气囊免给氧。最新研究报道气囊面罩额给氧和单纯行外心肺同步按压可以的达到良好的肺通气和换气效果,并且终止气囊面罩和心脏体外按压,转用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支持不利于患者恢复自主循环,早期行气管插管也无法明显提高手术室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4]。因此,本文对面罩和气管插管的急救效果进行比较。 本文从动脉气血指标评估面罩和气管插管急效果,虽然单纯依靠动脉气血指标无法真实反映患者的实际氧消耗及氧供应情况,但是动脉气血指标可作为评价氧代谢水平的指标,且敏感性高。本研究结果显示面罩和气管插管给氧心肺复苏后,患者的动脉气血结果差异不显著。本研究结果符合国内相似研究,国内研究也证实急救心搏骤停患者时给予气囊面罩给氧与气管插管的给氧的临床效果相同[5]。虽然气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概念 ?心肺复苏:对心脏骤停所采取的旨在恢复生命活动和智能的一系列及时、规范、有效的抢救措施。 ?包括: 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迅速建立有效的通气和人工循环,以保证脑组织及其他重要脏器的血供,支持基础生命活动。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ACLS):在BLS的基础上使用药物或电技术(除颤或起搏)来恢复自主心律和 呼吸,以维持生命活动。 延续生命支持(prolonged life support, PLS):脑复苏、原发病的治疗和并发症的防治。 猝死标准 ?WHO建议:猝死指发病后6小时内非预料中的突然死亡;多数心脏病专家认为从猝死的突发性及意外性而言,主张将发病后1小时内死 亡者定为猝死。针对这一情况采取的最初的急救措施,称为心肺复苏(CPR),复苏最终的目的必须达到脑功能的恢复,即智能的恢复,又称为心肺脑复苏(CPCR)。 发展史 ?早在1947年美国Claude Beek教授首次报道对一室颤患者电除颤成功,以后除颤器材不断改善。

?Peter Safer 1958年发明口对口人工呼吸,因为简单易行而被确定为呼吸复苏的首选方法。 ?1960年William Kouwenhoven等发表了第一篇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文章,被称为心肺复苏的里程碑。 口对口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按压的结合,配以体外电击除颤法,构成现代心肺复苏的三大要素。 发展史 ?1966年全美复苏会议对CPR技术加以标准化,1974年开始制定了心肺复苏指南,并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于1980、1986、1992、2000、 2005年多次修改,挽救了许多心血管急症病人的生命。 ?1986年第四届全美复苏会议对过去的CPR标准进行了评价和修改,并强调CPR的目的不仅仅是使患者恢复心跳和呼吸,更重要的是必须 达到恢复智能和工作能力,将CPR的全过程称为CPCR。 发展史 ?2005年1月23-30日对该指南重新进行修改,并广泛征求意见,新指南在2005年12月13日的Circulation刊出。 心脏骤停的原因及诱因 导致心脏呼吸骤停的原因众多,60%以上是由于心血管疾病所致,40%左右为其他原因。 ?心源性心跳骤停:以冠心病最常见,尤其是在AMI的早期更易发生。其他如心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心脏肿瘤、急性心包压塞、肺动 脉高压、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脏或主动脉窦破裂等均可导致心跳骤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口述内容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口述内容 1.大家好;我是XX科室XX,我演示的操作是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前衣帽整齐。备弯盘两个、纱布两块、手电筒一个。将病人仰卧于硬板床上,若为非硬板床则备木板一快置于病人背下。 2.挥手示意(操作开始);轻拍患者肩部,在耳侧呼唤,看患者有无反应,判断意识是否丧失(喂、喂、同志你怎么了?患者意识丧失)! 3.触摸颈动脉波动是否消失: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相当于喉结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时间为10秒钟(颈动脉搏动消失)。 4.判断呼吸是否消失:看患者胸廓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用面颊部感觉有 无气流呼出。时间为10秒钟(未听到呼吸音,未感觉气流呼出,胸廓无起伏)。 5.呼叫医生(来人,抢救!)将患者去枕平卧于硬板床(立即平卧硬板床) 站与 患者右肩部,解开患者衣领及裤带(解开衣领及裤带)。 6.胸外心脏按压:1确定部位:操作者用右手中指食指沿肋弓缘推向胸骨下切 迹向上两横指上缘处。2.方法:操作者一手掌根部紧贴按压部位,另一手重叠其上,手指交叉,双臂伸直并与患者胸部呈垂直方向,用上半身重量及肩臂肌力向下用力按压,力量均匀,有节律,频率为100次/分,按压时胸骨下陷,成人为4-5厘米。(按压每轮次数;28;29;30)。 7.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咽污物,取下活动义齿(清理口鼻咽异物;有 假牙者取出)。 8.仰头举颏法;右手掌根置于患者的前额,向后方施加压力,右手中指、食指 向上向前托起下颌,使患者张口(打开气道) 9.建立人工呼吸;患者口上垫纱布用按于前额的拇指、食指捏紧患者鼻孔,将患 者的口完全包裹在操作者的口中,连续吹两大口气,用力将气吹入直至患者胸部上抬;一次吹气完毕后,松手、口,面向患者胸部观察胸部有无向下塌陷,然后再做第二次吹气。 10.心脏按压与吹气的配合;按压30次,连续吹两口气。 11.做5个循环后判断(五轮后判断,颈动脉搏动恢复、自主呼吸恢复、瞳孔缩 小,光反应恢复、肤色转红润,收缩压大于等于60mmHg。抢救成功,转入ICU进一步生命支持。操作完毕)。 12.整理用物。

心肺复苏演讲稿

徒手心肺复术 A.徒手心肺复苏术 一.现场急救处理 它是指一些意外伤害或急重病人在未到达医院前,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 你可曾知道: ?人类猝死87.7%发生在医院以外,没有医护人员参与抢救。 ?猝死人员有35 – 40 % 如经现场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挽救生命。 二.引起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 1.突然的意外事件:如触电、溺水、自缢、严重创伤、烧伤。 2.急性中毒:常见的有天然气、石油液化气、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药物和部分金属中毒等。 3.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严重的心律失常、各种心肌疾病等。 4.严重代谢紊乱:如酸中毒、高血钾症、低血钾症、脱水等。 5.严重感染和休克:如败血症、过敏性休克、出血性休克等。 时间就是生命! 2.心跳、呼吸骤停的危害: 复苏的成功率与开始CPR的时间密切相关: 心搏骤停后CPR开始的时间CPR成功率 1分钟内>90% 4分钟内60% 6分钟内40% 8分钟内20%

>12分钟2-5% ?每耽搁1分钟,成功的把握就要下降7~10%,超过12分钟,生存率只有2~5% 3.心肺复苏的原则 ?1)立即进行(15-30秒内) ?2)就地抢救 ?3)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同步进行(强调早期心脏按压) 1)基础生命支持(BLS) (CAB) C 人工循环 A 开通气道 B 人工呼吸 徒手心肺复苏简易三步骤: 现场评估 ?在现场救助伤者,首要的问题是评估现场是否有潜在的危险。?如有危险,应尽可能解除。例如,在交通事故现场设置路障,在 火灾现场需防止房倒砸伤。还要注意到意外事故的成因,防止继发意外发生。 判断呼吸心跳停止 ?1.意识丧失: ?2.呼吸停止: ?3.心跳停止: 确认四周环境的安全后

院内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剧本) (动作):环视四周(同时口述):环境安全 (动作):轻拍双侧肩部,双侧大声呼喊:王亮,醒醒,王亮,醒醒意识丧失 (动作):俯身,面颊贴嘴鼻,眼睛看胸腹起伏,手触摸同侧颈动脉,沿颏下→喉结→(垂直)右侧1指,食指和中指并拢,指尖平齐,适度力量按压,(同时口述):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呼吸停止、动脉搏动消失(动作):拿呼叫器 (同时口述):2床呼叫医生,除颤仪、急救车准备 (动作):看挂表 (同时口述):现在时间8:15分,立即进行抢救 (口述):双手放于两侧,身体无扭曲,解开衣领、腰带,暴露胸腹部,立即行胸外按压。 (动作):用触摸颈动脉的食、中指并拢,中指指尖沿患者靠近自己一侧的肋弓下缘,向上滑动至两侧肋弓交汇处定位,即胸骨体与剑突连接处。另一手掌根部放在胸骨中线上,并触到定位的食指;然后再将定位手的掌根部放在另一手的手背上,使两手掌根重叠;四指离开胸壁,手指交叉相扣;按压姿势两肩正对患者胸骨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不得弯曲,肩、肘、腕关节成一垂直轴面;以髋关节为轴,利用上半身的体重及肩、臂部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胸骨。按压30次 (按压口述):一循环01、02…..……28.29.30 (动作):判断颈部有无损伤,方法:双手拇指固定于双侧下颌骨,其他四指并拢触摸颈后。(同时口述):颈部无损伤 (动作):双手托住双侧下颌,两拇指按压下颌,俯身观察口腔情况(同时

口述):口腔有异物、义齿 (动作):将患者头偏向自已一侧,用纱布缠绕手指,掏出口腔异物,用弯盘接住,取出义齿(同时口述):取出义齿 (动作):随后将患者头回复为仰卧,取纱布打开放置伤者口部 (动作):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同时口述):采用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动作):用左手尺侧压住患者额头,左手拇指和食指捏闭鼻孔,用右手食指和中指抬起右侧下颌骨,使得下颌支与地面成90度角,用嘴包紧患者口部,用力缓慢匀速吹起,每次吹起1秒,同时用眼角余光观察胸部起伏(动作):吹完后,松开鼻孔,头偏向一侧,用面颊感触口鼻气流,用眼观察胸腹起伏 (动作):重复吹气1次 (按压与呼吸比:30:2) (5个循环) (动作):同时判断脉搏、呼吸,方法同前(同时口述):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患者颈动脉搏动回复,自主呼吸回复)(动作):用手电筒做双侧瞳孔对光反射 (口述):瞳孔缩小,对光反射存在 (动作):观察面部、口唇、甲床(同时口述):面色、口唇、甲床和皮肤色泽转红) (动作):看表(同时口述):复苏成功,现在时间8:19。转复苏体位,送下一步生命支持。

浅谈重症监护中的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术

浅谈重症监护中的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术 发表时间:2017-05-08T13:21:08.90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2月第4期作者:邵美红 [导读] 本文对急诊重症监护中的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术进行探讨,选取了本院中的相关病例进行对比分析。 南京市中医院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本文对急诊重症监护中的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术进行探讨,选取了本院中的相关病例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即刻插管与延时插管二者对于患者复苏成功率以及存活率的影响。 【关键词】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复苏成功率;成活率 心肺复苏是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常见的危急情况,心肺复苏成功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气管插管时间就是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心脏周婷要给予及时的气管插管,帮助患者建立起人工气道,使其恢复通气,这样才能够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存活率。本文选取工作中的一些案例,分析即刻插管的重要作用。 1资料与防范 1.1一般资料 选取近五年中工作中接收的心肺复苏患者30例,其中女性14例,男性16例,心脏骤停的原因主要包括脑出血、急性中毒、溺水、呼吸道窒息等。通过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来分析即刻插管与延时插管的差别。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都首先采用心脏按压、辅助呼吸、注射肾上腺素等常规手段进行抢救。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即刻插管进行心肺复苏,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进行气管插管术,对照组则给予延时插管。插管时,让患者保持仰卧,经口插管,利用喉镜将将声门裂、喉头显露,然后将导管插入器官,如果患者能够自主进行呼吸,那么可以将导管插过声带,然后进入气管即可。插管深度一般保持在22±2mm,最后将口塞置入并推出镜片并将口塞与导管固定在患者面颊部。成功插管后利用注意听诊患者的呼吸音,确定导管位于支气管内。插管结束后继续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并给予电复律、低温脑保护等心肺复苏手段。 在实施相关的心肺复苏手段后来对患者的心肺复苏情况进行判断。心肺复苏成功的标准主要有患者口唇或者面色变的红润;瞳孔减小,恢复对光反应;患者心跳恢复,经过心电图检查出现交界区房性或者窦性心律;自主呼吸恢复,经测血氧饱和度超过95%。 2结果 观察组最长插管时间为5min,最短插管时间为1min,平均插管时间为(2.09±0.62)min;对照组患者最长插管时间为8min,最短插管时间为4min,平均插管时间为(5.13±0.98)min;观察组平均插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过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进行即刻气管插管的心肺复苏成功率达到37%,存活率超过20%;对照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8%,存活率仅有4%,可见,通过即刻气管插管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以及存活率。 3讨论 呼吸骤停是急诊重症监护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情况,如果不能够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心肺复苏,其死亡率非常高。经过研究发现,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后4至5分钟,缺氧等问题造成的患者大脑损伤就难以逆转,所以及时给予心肺复苏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价值。在心肺复苏过程中,人工气管插管是心腹复苏成功基础内容,也是其重要内容,可有效清理患者气管,延长最佳抢救时间。 气管插管术的使用是最要的是要把握住时机,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其脑损伤程度决定了其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长,患者脑损害越严重,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久越长。所以此时就需要医护人员抓住最佳抢救时间,避免由于时间延迟造成患者脑部功能的不可逆转的损伤。有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发现,人体心跳呼吸骤停后4分钟内给予基础生命支持,8分钟内给予后续生命支持,其生命存活率可达43%;而在心脏停博后8-16分钟给予后续生命支持,其存活率为10%,大大降低了其存活率,因此及时给予气管插管是提高患者存活率的关键,这就需要急诊科医师与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术,在第一时间给予患者心肺复苏治疗。 气管插管术是建立人工通气道的一种常用的手段,这一方法能够帮助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建立顺畅的呼吸道,为其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而且这种方法也能够为患者气管给药、呼吸道吸引等环节提供条件,除此之外,还可有效清理患者支气管分泌物,是危重症患者重要的抢救方法之一。有一些患者自身还存在意识,但是由于呼吸道被分泌物、粘膜水肿等因素所阻塞,在移动或者检查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危险,就可以先进行气管插管书,为其生命安全提供保障,插管后患者可经气管给药、给氧,为抢救提高了便利,同时也提高了抢救效果。另外,由于行气管插管术容易使患者出现导管阻塞、循环系统紊乱等问题,而且还容易发生出血、痉挛、声带麻痹等并发症,所以对于行气管插管术的医护人员的操作技术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要对急诊科医护人员以及其他操作者加强技术培训,在确保患者气道内无分泌物时尽快行气管插管术,保证心肺复苏与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4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对于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给予及时的心肺复苏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苏武,赵淑灿,郭湖坤等.50例心肺复苏(CPR)后进入ICU患者的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31):38-39. [2]黄慧敏,唐雯,梁玉坚等.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心搏骤停心肺复苏短期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5,(12):1382-1386. [3]彭方林.急诊重症监护中心肺复苏时及时气管插管的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48):25-25,29.

心肺复苏知识问答题

心肺复苏知识问答题 1.成人实施非同步电击除颤,单相波首次电击的能量选择为:360J 2.临床上应用最广的一种气管插管方法是:经口咽明视插管 1.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将患者头部后仰,手托起下颌,最主要的目的是:解除舌后坠造成的咽阻塞 2.呼吸复苏的首选方法是:口对口呼吸 1.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有: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瞳孔散大、呼吸停止 2.婴儿双人CPR按压/吹气比是:15:2 1.心肺复苏时,使用肾上腺素,正确的用法是:1mg静脉注射,每3-5分钟可重复一次 2.心肺复苏有效的指标:眼球活动、瞳孔由大变小、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每一次按压可以摸到颈动脉搏动、自主呼吸出现,收缩压达60mmHg。 1.心肺复苏应用药物时首选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 2.心肺复苏时,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给药:静脉注射、心内注射、骨髓内给药、气管内滴入。

1.判断心脏骤停的依据是:无自主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意识障碍 2.心搏骤停时最迅速有效的处理是: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口对口人工呼吸 1.“生存链”的“四早”是指:早期识别呼救、早期CPR、早期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ACLS),(2010年新指南的生存链还包括复苏后的综合治疗) 2.现代心肺复苏术的“三要素”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除颤 1.初级生命支持的“CABD”分别指的是:C、胸外按压A、指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 D 、除颤 2.胸外心脏按压的要求是:用适当的力度快速地按压,按压频率大于100次/分。 1.心肺脑复苏分为那几个阶段:基础生命支持、进一步生命支持和延期生命支持 3个阶段。 2.单人实施CPR时,对除新生儿外所有年龄段患者按压/吹气比为:30:2 1.进一步生命支持包括:气管插管、正压通气、继续胸外按压、静脉通道药物应用 2.在地上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应采用的姿势和位置是:采用跪姿,跪于病人的右侧,双膝平病人肩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