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电子费米气体详解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
在固定电场中,如何推导电子动量随时间的变化? 直流电导率的推导以及可否直接用于交流电导率的
推导?为什么? 怎么用此模型来考虑焦耳热的问题?
3)金属的比热
特鲁德模型将金属中的电子视作经典粒子。根据经典的能 量均分定律:
—— 每个电子具有3个自由度,每个自由度具有kBT/2的 平均能量
—— 设单位体积内的电子数为n,则电子气系统的内能密
自由电子费米气体详解演示文 稿
(优选)自由电子费米气体
许多固体具有导电性,这意味着在这固体内 有许多电子并没有真正被原子所束缚住,相反的 这些电子可以在固体内遨游。
具有导电性的固体可被区分成两类,那便是 金属与半导体。
在这章节内我们将只针对金属进行讨论。
§6.1 金属自由电子论
的物理模型
1. Drude的金属自由电子论
2.Sommerfeld的自由电子论
索末菲模型的基本假设: 1)free electron approximation 2)independent approximation 3)价电子的能量分布服从费米—狄拉克统计,称为 自由电子费米气体(free electron Fermi gas) 4)不考虑电子和离子实的碰撞(no collision)
v平
eEt
me
me——电子的质量
t ——传导电子与离子实发生碰撞的平均自由时间
ne2t
j nev平 me E
ne2t 1 me
j E E j 欧姆定律
2)金属的平均自由时间和平均自由程 ——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来估计平均自由时间t
t
me
ne2
1015
1014 s
——平均自由程l (电子在连续两次碰撞之间的平均运动距离)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Drude经典理论的基本假设:
将金属中高浓度(1022-1023/cm3)的价电子看作理 想气体,其基本假设为:
1)金属晶体中的传导电子只与离子实发生碰撞 (后面可以看到,电子与电子之间的碰撞几率基本 可以忽略),忽略了离子实与传导电子之间的库仑 相互作用,称为自由电子近似(free electron approximation)。
讨论:
外电场E=0时, v平=0
电子运动是随机的
净定向电流为零,对电流密度没有贡献
外电场E≠ 0时, v平≠ 0 —— 产生净定向电流 在外场E作用下,考虑电子每一次碰撞后其运动方向是随机 的,所以电子的初速度对平均速度是没有贡献的。
因此,电子平均速度v平起源于在外场E作用下,电子在连续 两次碰撞的平均时间间隔内,电子附加上的一个速度:
不足之处产生的原因分析
经典理论在微观世界的不适用
量子力学对金属中电子的处理
1926 年 费 米 — 狄 拉 克 统 计 理 论 和 量 子 力 学 建 立 , 1928年,索末菲在自由电子模型基础上,提出应该 利用量子力学原理去计算电子气体的能量和动量, 并由此考察金属的一些特性。
索末菲提出:电子在离子产生的平均势场中运动, 电子气体服从费米 — 狄拉克分布和泡利不相容原理。 并成功地计算了电子的热容,解决了经典理论的困 难。
曼统计分布律。
5)特鲁德模型的成功与失败
成功之处:
经典的特鲁德—洛伦兹自由电子模型从微观上定性的解
释了金属的高电导率、高热导率、霍尔效应以及某些光学性 质。
不足之处:
获得的平均自由程和热容与实验结果严重不符,实验 上热容仅是理论值的1%(电子参与导电过程,但对热 导好像没有参与,为什么?);在处理磁化率等问题 上也遇到根本性的困难。
1. Drude的金属自由电子论
Drude的经典理论:
自由电子是经典离子气体,服从玻尔 兹曼分布(速度分布),与中性稀薄气体一 样去处理,完全套用经典气体模型,认为 电子之间无相互作用,同时也不考虑离子 实势场的作用。
这样一个简单的物理模型处理金属的 许多动力学问题是成功的,特别是对我们 理解简单金属的许多性质是有帮助的。
以下应l该不v是平用t v平来表示速度
——根据经典的能量均分定律,有
1 2
mev平2
3 2
kBT
l v平t 110 A
l v平t 110 A
free electron approximation
离子实(金属原子间距)大约也就是这个量级,可 以看出,与Drude模型的假设比较吻合。
——但实验中发现金属中电子的平均自由程要比以上特 鲁德模型的估算值大得多。Cu: T=4K, l 103 A 也就是Drude模型当中的假设并不是适用于一切情况。
Drude的经典理论建立的历史背景:
1870年前后,玻尔兹曼、麦克斯韦等 建立了气体分子运动论和统计理论;1897 年,T.T.Thomson发现电子,使得人们轻 易就可以猜测出金属导电的机制。
在总结 金属本身总是具有高电导率、 高热导率和高的反射率的实验事实的基础 上,Drude于1900年建立了Drude模型,主 要研究金属的电导和热导问题。
2)忽略了电子与电子之间的库仑排斥相互作用, 成为独立电子近似(independent electron approximation)。
3) 传导电子简单地随机的和正离子实相碰撞(受正 离子实的散射)且碰撞是瞬时的,每次碰撞都急剧地 改变传导电子的速度,但碰后电子的速度只与碰撞 地点的温度有关,而与碰前速度无关。电子只是通 过碰撞与周围环境达到热平衡。在相继的两次碰撞 之间,电子做直线运动,遵循牛顿第二定律,称为 碰撞近似(collision approximation)。
4)一个电子与离子实两次碰撞之间的平均时间间隔 称为弛豫时间,它与电子的速度和位置无关,称为 弛豫时间近似(relaxation approximation)。
特鲁德模型的应用
1)金属的直流电导金属晶体内的电子运动类 似理想气体分子的运动,因此电流密度为
j = -nev平
n —— 金属导体内的电子数密度 v平—— 电子运动的平均定向速度
度为
U
3 2
nkBT
电子气的热容:
C Classical v
3 2
nkB
高温下与晶格振动的贡献相当, 这与实验结果不符。
大多数金属
C Experimental V
/ CClassical V
0.01
4)特鲁德模型的发展:
1904年,洛伦兹发展了该模型,将麦克斯韦—玻尔 兹曼统计规律引人,认为电子速度服从麦克斯韦—玻尔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