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探索(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史-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探索(测试)
卷Ⅰ(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下列有关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属于国内意义的是()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②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③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④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考点】新中国成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①③属于国内意义,符合题意。

2. 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意义有()
①农民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③巩固了人民政权④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到1952年底,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约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所以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

故选D。

3. 1953年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将原有180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82个,又新建345个社,在发展社员时,有的村干部向群众说:“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条路,看你走哪一条,要走社会主义的,桌上签名入社。

”据此最能说明的是()
A.农村开始探索农业合作化道路
B.“一五”计划正式确定并实施
C.对农业的改造遵循了自愿互利的原则
D.三大改造过程中已出现了错误倾向
【答案】D
【考点】三大改造的历史评价、三大改造
【解答】根据题述信息“将原有180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82个,又新建345个社”“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条路,看你走哪一条,要走社会主义的,桌上签名入社”可判断,三大改造中推进农业合作化时出现贪多、贪大,甚至强迫农民入社的情况,出现脱离实际的倾向。

故选D。

4. 职业、一种工作、一项事业、一门手艺,要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要有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劲,要有淡泊名利、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工匠精神”。

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袁隆平
【答案】B
【考点】新中国探索时期的建设成就、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
【解答】根据课本内容及观点,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被称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铁人”王进喜。

故选B。

5.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A.分别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
B.分别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渡时期政治建设的成就
【答案】B
【考点】中国人民政协会议
【解答】根据课本内容及观点,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并不能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故选B。

6. 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时间是()
A.1950年底
B.1951年底
C.1952年底
D.1953年底
【答案】C
【考点】土地改革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

【解答】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故C正确。

故选C。

7. 《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杋关的席位。

”“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

”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C
【考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解答】根据题述信息“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杋关的席位”“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可判断,这是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时的情景。

C符合题意。

A属于政协会议,并非国家权力机关,排除。

BD属于中共的党代会,并非国家权力机关,排除。

故选C。

8.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答案】C
【考点】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标志。

【解答】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故C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是在1954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是在1957年,故ABD错误。

故选C。

9.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际形势紧张
B.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作出了错误地分析
C.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D.党内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资产阶级司令部
【答案】B
【考点】“文化大革命”
【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最主要原因。

【解答】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最主要原因是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作出了错误地分析。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由于对阶级斗争形势估计错误,毛泽东错误地发动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文化大革命中,始终存在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文化大革命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发展的恶果。

故选B。

10. 毛泽东说:“不错,我们急需和平建设,如果要我写出和平建设的理由可以写出百条千条,但这百条千条的理由不能敌住6个大字,就是不能置之不理。

所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这段话应该出现于下列哪一时期?()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答案】D
【考点】抗美援朝
【解答】根据题述信息“我们急需和平建设……但这百条千条的理由不能敌住6个大字,就是不能置
故选D。

11. 刘少奇在某次政协会议上指出:“这是目前时期全国人民的大宪章。

它是如此的坚定明确,清楚地指出了哪些事是应该做而且必须做的,哪些事是不应该而且不允许做的。

”被刘少奇称为“大宪章”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土地改革法》
【答案】B
【考点】中国人民政协会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据题干“这是目前时期全国人民的大宪章。

它是如此的坚定明确,清楚地指出了哪些事是应该做而且必须做的,哪些事是不应该而且不允许做的”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故选B。

12.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大量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废除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消灭了资产阶级
D.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答案】C
【考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土地改运动的掌握。

【解答】选项ABD表述符合史,正确。

选项C表述错误,因为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队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

故选C。

13. 下列年代尺能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取得伟大成就的是()
①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②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③“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④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考点】国民经济的调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伟大成就。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为1956~1966年。

1950年开始土地改革,①时间不符;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在1956年,②正确;“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间符合,但不是伟大成就,③排除;第一个五年计划为1953~1957年,④正确。

故D正确。

故选D。

14. 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后果,1961年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多快好省、一大二公”
B.“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答案】D
【考点】国民经济的调整
【解析】本题考查国民经济的调整。

【解答】“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困难,为此,1961年党和政府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故选D。

15.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高唱着这首战歌,奔赴朝鲜前线.抗美援朝的根本目的是()
【考点】抗美援朝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对中国造成威胁;年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保家卫国,开赴朝鲜前线。

16.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也就是“三农问题”,为了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国土地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共同纲领》
【答案】A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50年的土地改革。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故选A。

17. 1956年2月,周恩来指出:“现在有这样一种说法,我们现在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是不是对呢?也可以这样说,不过不怎么准确,因为有两种过渡嘛:一个是……,一个是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

第一个过渡是比我们过去设想的时间大大地提前了,但在逐步实现工业化过程中,过渡时期还不能算走完。

”由此可见,“第一个过渡”指的是()
A.辛亥革命
B.新中国成立
C.三大改造
D.改革开放
【答案】C
【考点】三大改造
【解答】根据材料信息“1956年”“第一个过渡”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三大改造。

故选C。

18. 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

下面这组图片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B
【考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大改造、“一五”计划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准确认识。

【解答】题干中前三幅图片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农业合作化运动”、“手工业合作化运动”,属于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正确探索,而图四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错误探索,据此可知最恰当的主题应该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故选B。

19. 以下科技成就不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取得的是()
A.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C.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首次育成具有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答案】A
【考点】新中国探索时期的建设成就
【解答】根据课本内容可知,“文化大革命”历时十年,1966~1976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在1965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是在196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1970年发射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在1973年培育成功。

故选A。

20. 英魂归故国,浩气满乾坤,2018年3月29日,20位志愿军烈士英灵,回到祖国和人民的怀抱,在中华大地上安息。

回首6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志愿军战士中,严守潜伏任务,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考点】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志愿军”“严守潜伏任务,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邱少云。

故选D。

21. 对以下两幅图片反映的内容内在联系论述最准确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前提
B.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
C.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国家统一
D.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A
【考点】新中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本题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知识点.
【解答】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向西北、中南和西南挺进,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年秋人民解放军向青藏高原进军,年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月,西藏和平解放,所以新中国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前提.
22. 1953年,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
①社会主义工业化②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③社会主义改造④进行阶级斗争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A
【考点】过渡时期总路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53年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解答】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又被概括为“一化三改”。

“一化”指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指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故选A。

23.口号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

下列口号中,与图中“汽车工业放异彩,半年制成两百种”“每天都有一种拖拉机诞生”等口号在同一历史时期提出的是()
A.“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
(1958年)
B.“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61年)
C.“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1970
年)
D.“抓住时机,推进改革”(1985年)
【答案】A
【考点】中共八大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跃进”运动。

【解答】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紧接着,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汽车工业放异彩,半年制成两百种”、“每天都有一种拖拉机诞生”是“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的体现,“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1958年)符合题意。

故选A。

24. “文革十年,经济建设虽然遭到了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重大科技成就,有些还领先于世界水平。

”对此,我们应持的正确观点是()
A.“文革”促进了科技发展
B.“文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中发展
D.“文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文化大革命从1966年到1976年,期间中国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方面的成就,比如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但这掩盖不了文革带来的损失,故C项说法符合题意,而ABD三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有失偏颇。

故选C。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通过,对保护英雄烈士的鲜明价值导向,纪念缅怀英雄烈士功绩,弘扬传承英雄烈士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A.黄继光
B.邱少云
C.杨根思
D.罗盛教
【答案】B
【考点】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解析】本题考查邱少云。

【解答】依据材料“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英雄”并结合所学可知指的是邱少云,在赴朝作战中,因美军燃烧弹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放弃自救壮烈牺牲,故B正确;
在赴朝战争中,黄继光用身体挡住了敌人的碉堡枪眼,故排除A;在赴朝战争中,杨根思在阻击美军南逃任务战斗中牺牲,故排除C;在赴朝战争期间,罗盛教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故排除D。

故选B。

26. 有些话听了会让我们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如:“谁说我们笨,不如西洋人?有了总路线,英美落后尘。

”从这一时期的口号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高指标、瞎指挥泛滥②“浮夸风”盛行③全国陷入动乱④体现了人们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考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过渡时期总路线
【解析】本题以口号为依托,考查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大跃进运动。

【解答】据“谁说我们笨,不如西洋人?有了总路线,英美落后尘。

”可知,从这一时期的口号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①高指标、瞎指挥泛滥,②“浮夸风”盛行,④体现了人们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

A项正确。

③全国陷入动乱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材料中没有体现。

故选A。

27. 观察如图,从1949 年到1970 年促进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增加的
原因有()
①土地改革运动
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答案】D
【考点】三大改造的历史评价、土地改革
【解析】本题以从1949 年到1970 年促进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增加图为切入点,考查土地改革、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解答】①土地改革运动、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①②符合题意。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的发展,④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是在194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

③④不符合题意。

28. 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
A.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
B.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
C.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仆
D.人民公仆、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解析】本题考查了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人物事迹.
【解答】题目直接设问考查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什么?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主要有“两弹元勋”邓稼先;“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
29. 某历史展览厅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中华民族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下列哪幅图片能反映出中国社会在20世纪发生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A B C D
【答案】B
【考点】三大改造、新中国成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成立和三大改造。

【解答】注意材料关键信息“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四幅图片中,A反映的是土地改革,B反映的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D反映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故选B
30. 到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全国粮食总产量比年增加,这主要得益于土地改革()
A.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B.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开始起步
【答案】B
【考点】土地改革
【解析】本题以土地改革的完成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的影响知识的掌握.
【解答】据题干“到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全国粮食总产量比年增加.”结合所学可知,土地改革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卷II(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到1956年底,全国87.8%的个体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91.7%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合作社,私营工业户数的99%和私营商业户数的82.2%实现了公私合营。

材料二:我国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包括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器、新式机床……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从而改变了我国工业残缺不全的状况,增加了基础工业实力。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工商业改造的伟大创举是什么?该事件的实质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哪一时期的伟大成就?请举出其中一例成就?这推动当时我国逐步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联系是什么?(4分)
【答案】
(1)和平赎买政策。

实现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奠定经济基础。

(2)一五计划。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计划经济体制。

(3)三大改造确立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进行一五计划的基础;由于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它们也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考点】
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历史评价、“一五”计划
【解答】
(1)根据课本内容及观点,三大改造是新政权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由私有变为公有,奠定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

其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实行“和平赎买”政策,是一项伟大创举。

(2)根据材料二内容“包括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器、新式机床……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从而改变了我国工业残缺不全的状况,增加了基础工业实力”可判断,这是一五计划的成就。

一五计划中我国在重工业、交通运输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就,如武汉长江大桥等。

一五计划的实施推动我国逐步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改造确立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进行一五计划的基础;由于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它们也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1)美国出兵朝鲜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同时美国直接干涉中国内政的事件是什么?(4分)
(2)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目的是什么?(2分)
(3)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试举例并谈一谈他们所体现出的崇高品质。

(4分)
(4)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我们要居安思危。

结合抗美援朝以及中国近代史的史实,谈一谈怎样才能取得抗击外国入侵的胜利。

(2分)
【答案】(1)目的:美帝国主义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企图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朝鲜和中国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朝鲜只是一个跳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