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讲到外交和国际战略,就会提到时代主题。
因为一个国家的外交和国际战略是根据当时的时代主题决定的。
那么什么是时代主题呢?时代主题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有全局性的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也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很明显现在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那么为什么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其实二战结束以后,究竟是战争还是和平是国际社会都面临的问题。
但不管是当时各国的分析还是现在回望历史都很明确是和平。
因为二战刚结束,战败者: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
已经元气大伤,需要舔舐伤口。
而战胜国:苏联,美国,中国等,也伤筋动骨,需要收养生息,吸收战胜果实。
所以第三次世界大战打不起来。
但过了几年同属于战胜国的苏联和美国国力远远超出了其他国家,一个是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是资本主义国家,一山不容二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火药味越来越重。
处于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国家就成了他们的缓冲地带,也就是毛主席讲的两个中间地带:第一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第二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日本。
这个中间地带的中间指的就是苏联和美国之间,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来了当时那两个国家有多么强大。
很明显第一个中间地带是比较落后的,而第二个中间地带是比较发达的,而美国和苏联是最发达的。
所以毛主席又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第一世界是:美国,苏联。
第二世界是第二个中间地带那些发达的国家,而第三世界则是第一个中间地带那些不发达的或则发展中的国家。
中国也属于第三世界,刚刚进入发展期,国力不强,在国际上也没什么威望,而美国拉拢其他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全面的遏制政策,比如在外交上孤立中国,在联合国支持蒋介石集团,中国被排除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会议之外,
所以毛主席关于划分的三个世界提出了当时我国的重要外交政策:中国要站在第三世界一边,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因为同样是较落后的国家,团结起来比较方便,但是实力却不够,所以还要争取第二世界发达的国家共同反霸。
并且不能一味的反对美国和敌视日本,还应该和他们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执行这一外交政策的是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周恩来。
而周恩来最著名的外交方式则是求同存异:即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
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的政治力量对比出现重要变化,和平因素增长超出战争因素,因此邓小平提出:我们有可能争取多一点时间不打仗。
同时也要防备别人早打,大打。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中国是不希望打仗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中国发展刚刚起步,装备没人家好,不一定打得过人家,需要发育。
但中国也并不是怕打仗。
而到了1985年,他有进一步提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
一个是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而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国际关系中以美国、西欧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代表的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成为国际政治
的主要内容,因为从地理位置来看,一西一东,所以就简单概括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也因为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大多在北半球,而南半球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所以简单说就是南北问题。
所以13大根据邓小平的论述,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题。
而对于时代主题的判断,有4个其基本点: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第三,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
第五,国与国之间的利益是发展的关键,没有利益就无所谓合作。
和平问题为什么还没有解决呢?霸权主义,领土争端,恐怖主义,分裂主义.
领土争端的我们看一下这张图。
分裂主义,霸权主义.
起因应该是美国想在乌建立一个亲自己的政府(为什么我把起因说是美国,而不说俄罗斯想建立亲自己的政府,美国害怕了,主要是因为乌克兰是俄罗斯的后院,老虎嘴边有一只羊,狮子要吃这只羊,难道不要先看看老虎),这使俄罗斯感觉到害怕了,如果亲美国的政府一建立,那么和美国的反导条约就又要摆上桌面来谈谈了,谈不谈得成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整天在你家门口谈排兵布阵的事情,你会怎么想,只能让俄罗斯感觉到压力,这个时候俄罗斯必须要想办法建立一个亲自己的政府。
尤先科下来后,亚努科维奇就算是一个亲俄的总统了,这样美国就利用反对派去捣鼓,要知道这种捣鼓最害怕的最后是欧盟,为什么,因为欧盟的天然气供应来源于俄罗斯的比重太大,而且这些管道大部分都是经过乌克兰再送至欧洲各国的,这俩一闹起来,随便哪个变脸这天然气都可能断供,直接受影响的就是欧洲的百姓们。
这个时候欧洲就想出了一个协议,这个协议可以让各方都妥协的,也就是说大家都不爽,但能让大家都勉强接受一下,乌克兰总统就针对这个协议和各反对派一一的都谈妥了,包括俄罗斯对于这个协议也不能说什么,可以说能让大家暂时做到和睦共处了,但美国有点不爽,继续对着反对派捣鼓,最终反地派一夜间把协议撕了,还把亚努科维奇总统弄下台了。
事情做到这份上,所有的平衡完全被打破,俄罗斯立即启动第二套预案,就是要谋求分裂克里米亚,克里米亚以前就是俄罗斯的,苏联时被划给乌克兰的,大部分都是以前俄罗斯的人,俄罗斯再在克里米亚一捣鼓,这公投的结果也是毫无悬念的。
平衡一点看就是美国去捣鼓反对派,俄罗斯再去捣鼓克里米亚,好好的一个国家就这样被捣鼓来捣鼓去,民心不统一了,最终分道扬镳了。
情况继续连锁反应下去就是整个乌克兰的东部地区亲俄民众一看克里米亚独立了,情绪高涨了,就开始继续闹腾了(克里米亚以前在乌克兰条件不好,被俄罗斯一收回享受俄罗斯的退休及相关待遇,这情绪能不高涨嘛),所以乌克兰的局势还要拭目以待,情况还是有可能继续变化的,
我们而发展问题则是经济危机以及发展不平衡。
所以当今局势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外交和国际战略还是要根据世界形势作调整的,现在世界的形势世界是多极化的,所谓“极”,指的是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反映。
多极化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两极格局终结后,并没有出现单极格局,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世界格局是怎么从2极演变成多级的。
首先,2战结束,原本世界强国,靠第一次工业革命起家的日不落帝国英国被德国打垮了,虽然赢得了战争,但输掉了经济,而要打10个的德国战败后,几乎被战胜国瓜分了。
战胜国美国和苏联国力超出其他国家很多,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建立了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为对抗北约,建立了华约,而华约的建立标志两极格局的形成,北约和华约在政治上尖锐对立,军事上全面对峙,经济上的封锁和反封锁,意识形态上的演变和反演变,也就是冷战。
而到了60年代后,随着苏联军事实力的上升,苏联对外政策从大国主义朝霸权主义的脱变。
1958年4月和7月,中共要求苏联提供承诺给予的核武器及核潜艇,苏联则提出要在中国领土上建设用于军事的长波电台,和在中国领海和中方组建联合舰队作为交换。
在建设长波电台问题上,毛泽东认为这牵涉主权问题,提出中方出一半资金,苏联出另一半资金和全部技术,但长波电台主权属于中国,被苏联拒绝;而组建联合舰队一事,毛泽东则认为苏联企图军事控制中国。
中国当时海军十分薄弱,即使组建联合舰队也无能力共享苏联的海岸线。
毛泽东后来在回忆这件事时说:“事实上同苏联闹翻是1958年,他们在军事上控制中国,我们不干。
,中苏关系破裂,导致华约的瓦解。
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一看华约的瓦解,就剩一个苏联,美国能对付,自然也不愿意继续给美国当抢使,随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取代了两个阵营的争霸。
二当苏联和美国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第三世界的国家正悄悄的发育,包括中国,逐渐成为对全球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战略新力量。
世界的格局也逐渐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背着戈尔巴乔夫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会晤。
会晤后三方发表的公报称,三国已共同签署了由三个国家组成的“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议。
其中宣称,“苏联作为国际法的一个主体和一种地缘政治现实已不复存在”。
苏联的解体,标志着存在40多年的两极格局彻底的总结,世界走向了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的发展趋势。
其实这种发展趋势是对中国有力的,多极化复杂的局势能够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中国带来更多的发展时间,也符合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
多极化中数量可观的政治力量,也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
同时也有利于中国把握战略机遇期。
那么什么的是战略机遇期呢?,战略机遇期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生存,发展或实现某方面重大突破时所面临的有利时期。
中国就把21世纪的前20年视作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而概念中的某方面重大突破,对中国而言就是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
那么为什么中国将2000~2020年当做一个战略机遇期呢?
首先周边和国际环境总体上对中国相对有利。
20年间不排除局部的紧张、冲突甚至战争,但,要和平、要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不死,但在相当一个时期内,美国会把反恐作为其首要目标。
“9·11”事件是自1941年珍珠港事件以来外敌对美国领土发动的第一次攻击,也是迄今美国遭受的最为严重的恐怖主义灾难“9·11”之前,美国被认为是世界上安全最有保障的国家。
这10年前中国发展成个什么样子了,看看中国的GDP排哪儿了。
怎么这10年我们全力反恐,反了半天以后,中国GDP反而窜到了第二
我国有可能争取到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发展大环境,这个战略性的大判断是有根据的。
)国际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我国加入WTO,为我国带来了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及利用境外资源和市场的新的机遇。
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使我国面临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