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抗冻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冰压
• 细胞外结冰可造成细胞收缩和细胞间隙 冰体膨胀。膨胀的冰体对细胞产生压力, 导至伤害,是为冰压伤害。但间隙的冰 是否真对细胞产生压力导致损伤,还是 一个争论的问题。
(2)冰冻窒息
• 植物组织发生胞外结冰并被冰覆盖时, 由于缺氧进行了无氧呼吸,往往在较高 的冰冻温度下出现伤害。
(3)冰冻干燥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microsomal membranes from wheat crowns after a freezing stress to -12°C. data from Kendall et al, ° 1985; Borochov et al., 1987 Freezing Survival (%) to -12°C ° Ion Leakage (%) 3 32 2 12 Microvisco Gel phase sity(poise) at 25°C °
避胞内结冰 避任何形式结冰 缺少可冻水 过冷
From Levitt, 1980
一 回避环境低温
1. 结构上的隔离
如树干的形成层细胞受树皮的保护,休眠芽受外部鳞 片的隔离保护。
2. 呼吸放热
植物组织通过呼吸放热而使体温高于外界环境。当然 这是以大量消耗贮藏物为代价的,不利于植物越 冬后的存活。
3. 结冰放热
第二节 植物的冻害
一 冻害的类型
1. 原初直接伤害 2. 次生间接伤害
1 原初直接伤害
• 在自然界,很少发生胞内结冰伤害。但如果仲 冬温度波动而发生反复解冻和再结冰过程,或 者过冷态的突然打破,也会出现直接伤害。 • 树杆冬季的“日灼”,可能属此。据测定,美 国明尼苏达州冬日树木受阳光照射的一面可比 阴面高出25—30℃,并足以引起向阳一侧树杆 中的冰融化,如果太阳忽然被遮,组织迅速降 温便会引起胞内结冰而致死。涂白的树杆温度 在阳光下可比未涂白者低30℃,从而减小温差 防止反复冻融的伤害。
3. 膜伤害理论
– Palta 1977提出:膜伤害是冻害的原初部位
1) 冰冻后质膜的相对电导率升高。 2) 细胞中与膜结合的部分都对冰冻很敏感,这也 说明质膜是冰冻的原初部位。

膜组成的变化
1) 膜脂由液晶态变为凝胶态,而固化的膜更易受 到机械损伤。 2) 膜蛋白解离为小的亚单位,失去酶活性;或丧 失三级结构,发生变性。
5 活性氧损伤
Depletion of glutathione after freezing non-acclimated and acclimated alfalfa plants to different temperatures
第四节 植物的抗冻性
抗冻性
避冻性
避结冰
耐冻性
避结冰温度 (耐胞内结冰) 耐胞外结冰 避结冰脱水 耐结冰脱水
水与溶液的过冷点与水所处的状态有关
• 飘浮于空气中的微小水滴:<-20℃ • 直径为100µm的水滴:<-30 ℃ • 直径为10µm的水滴:<-40 ℃ • 植物体内的水分,大多数在-1~-2 ℃结冰, 而有的植物组织,过冷点可达-15 ℃,松树的 叶芽和苹果树的花芽中的水甚至达到-40 ℃仍 保持稳定,这称为深过冷(deep supercooling), 深过冷的最低记录为木质部的-47 ℃ 。
1) 细胞较小 2) 无成核作用所需的细胞间隙或间隙太小, 不能发生胞外结冰 3) 含水量低 4) 细胞在结构上有某种屏障,以拒绝外来 成核体的侵入。如木射线细胞胞壁坚固, 含木质素高达31%。 5) 缺少内生成核体 6) 维持静止
三 回避细胞内结冰
• 胞内结冰是植物对冰冻胁迫的直接致死性胁 变,植物要在冰冻胁迫下逃生,必须避免胞 内结冰。一般避免胞内结冰,就要使冰晶先 在胞间形成,从而降低胞内水的冰点。 要求:
• 冬季由于冰的升华和液态水的蒸发而造 成植物体缺水出现干燥症状,是为冰冻 干燥。枝条失水干枯称为“抽条”。在 我国西北地区,抽条是果树越冬的主要 危害。
(4)冰冻脱水
• 指由于胞外结冰引起的组胞脱水。虽然 这些水仍保留在组织内的冰中,但这时 细胞表现缺水的实质与冰冻干燥相同。
二 影响冻害的因素
• 从显微镜下观察到,过冷态的细胞,胞内的冰 瞬间即形成。快速结冰时,冰在液泡内外同时 形成,而一般多是在原生质层先结冰。冰首先 在原生质的一端形成,然后绕过液泡扩展至另 一端。只有当原生质完全结冰,液泡才结冰。 或者液泡不结冰。 • 人工冰冻时,冰还可出现在原生质体与细胞壁 之间, 形成“真冰冻质壁分离”(true frost plasmo1ysis)。这时可看到,冰在胞壁与质膜之 间增大,牵引胞内的水分,原生质体则在冰推 进之前收缩。尽管冰一直接触原生质体表面, 也不会向内结冰。
1. 结冰速率
慢冷:1-2℃/h 不发生直接伤害 快冷:5 -20℃/h 发生直接伤害(胞内结冰) 超冷(速冻):100-1000 ℃/h 胞内冰晶小, 损伤小
2. 冰冻时间长度 3. 反复冻融
三 冻害出现的时间
1. 结冰时出现伤害--直接伤害 2. 结冰后出现伤害,并随时间的延长而加 重--间接伤害 3. 融冰时出现伤害 4. 融冰后出现伤害--细胞外结冰引起
植物抗冻生理
第一节 植物的过冷与结冰
一 植物的过冷现象 supercooling: 水或溶液的温度降至其 冰点而仍不结冰的现象称为过冷。 过冷的溶液形成冰之前所达到的最低 温度,称为过冷点(supercooling point)。
Figure 1. Cooling curve for a solution of pure water
1) 2) 3) 4) 环境温度下降不快 细胞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细胞膜具有较高的透水性 细胞具有较高的溶质含量

四 耐细胞外结冰
耐细胞外结冰就是忍耐胞外结冰引起的脱水胁变。 1. 避脱水胁变
抗寒的植物细胞中积累了大量溶质因此在冰点下降的 同时增加了保水能力。
• 胞内结冰大都是致死性的,只有超速结 冰和解冻才是例外。如将切削成一层细 胞厚度的含水组织,直接从室温浸入液 态氮,再从液态氮转入25—30℃的水中, 这样的结冰和解冻速度可达10000— 100000℃/秒。用x衍射法测定表明,原生 质中有亚显微冰晶存在。这种极细小的 冰晶不至于损伤原生质和膜。
• 溶液维持过冷而不结冰的原因是缺乏冰 核(成核体ice nucleation site) • 成核体可以是:
– 尘埃或其它异质微小体 – 水分子本身凝集成的同质微小体如冰
• 或达到一定温度后,即使没有成核体也 可结冰,没有成核体的纯水的过冷点最 低可达-38 ℃
• 植物的过冷程度较轻,原因是植物体表 面或内部有异质成核体存在:
第三节 冻害的机理
1. 蛋白质沉淀假说
Lidforss 1896提出,冻害是由于细胞冰冻脱水 而引起细胞液浓度的升高,其中特别是盐 浓度的升高,导致原生质蛋白质发生凝聚 而造成伤害。
2. 机械胁迫理论
Iljin1933提出:冻害是由于胞外结冰而使细胞 脱水收缩发生塌陷,使细胞原生质承受机械 胁迫而发生伤害。
Gel phase. The membrane lipids have less kinetic energy and lateral motion than in the liquid crystalline phase resulting in a regular spacing between the acyl tails
如:颗粒物、尘埃或细菌
二 细胞外结冰
• 在自然条件下,具有一定抗冷性的植物, 当其温度逐渐下降到冰点以下时,往往 会发生细胞外结冰。
细胞外结冰的进程
• 就枝条各叶片而言,细胞外结冰首先是从大的 导管开始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导管中的溶液较 稀,冰点较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导管的直径大, 比起细胞和细胞间隙来,不易维持过冷态。因 此,细胞间结冰往往是由导管中的少数冰晶核 引起的,然后沿导管以很快的速度进展到枝条 的各个部分甚至整个植物体。 • 细胞外结冰的扩展,仅仅只能沿着活细胞以外 的细胞间隙进行,通常不能进入植物细胞,因 为细胞壁、特别是细胞质膜对于冰晶的入侵具 有屏敝作用。
三 细胞内结冰
• 在一般情况下,温度逐渐降至冰点以下时,细 胞外先结冰。由于结冰放热和细胞脱水浓缩, 造成不利于细胞内结冰的条件,因而可避免胞 内结冰。但耐寒性弱的细胞,质膜在低温下对 水的透性小,因此胞外的冰增长很慢,潜热释 放少。 • 当降温快时,水分来不及由胞内排出,胞内的 温度已降至冰点以下,于是胞外结冰停止而开 始胞内结冰。另外,由于温度骤然降低,细胞 很易由过冷态发展为胞内结冰。
• 细胞间隙在结冰时,逐渐排挤出了其中的空气。 当温度回升使冰融化时,细胞间隙充满了新融 化的水,仍无空气,因此组织呈现水渍状并疲 软。如果细胞未受伤害而温度又是缓慢回升时, 细胞间隙中逐渐融化的水会被细胞重新吸回, 空气再进入其中,水渍状消失,组织重新恢复 膨胀挺拔状态。 • 如果组织受冻害,在融冰后细胞不能恢复吸 水能力,于是可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出现类似 质壁分离的征状,即在收缩的原生质体与细胞 壁之间留有空间,其中充满水液,这种状态称 为“假冰冻质壁分离”(pseudo frost plasmolysis)。
2 次生间接冻害
• 由于细胞外结冰引起次生胁变而导致的 伤害,称为次生间接冻害。 • 一般说,次生冻害比原初冻害出现慢, 损伤小。但如果植物不具备回避或忍耐 次生胁变的能力,也会使受害者直至死 亡。次生胁变包括冰压 冰冻窒息 冰 冰压、冰冻窒息 冰压 冰冻窒息、冰 冻干燥和冰冻脱水 冰冻脱水等方面。 冻干燥 冰冻脱水
结冰放热在短时间内可维持体温高于空气,但这对抗 冻无多大意义。
二 回避结冰
1. 缺少可冻水
这种抗冻方式只有那些能忍耐极度脱水胁迫的 器官才有,如种子或经过抗寒锻炼的某些 干芽不含可冻水,因此不会结冰。
2. 保持过冷态
柑桔果实:-5℃,马铃薯叶片:-8 ℃ 木射线薄壁细胞:-8~-47 ℃
附:维持过冷态的条件:

附:细胞壁和质膜为何不易结冰:
• 细胞壁上面的微小毛细管直径小于0.1µm, 其中的水极易过冷而不结冰,除非细胞 外的冰晶极小而插入壁孔。 • 细胞膜的脂质特性及其致密的结构更不 易冰晶透过,除非快速结冰时形成的微 小的冰晶穿过质膜而造成细胞内结冰。
• 在胞外结冰开始后,由于冰表面水势下 降,胞内水分便可通过质膜扩散到细胞 间隙,供该处冰晶生长。随着温度的持 续下降,细胞内的可冻水逐渐迁移到胞 外,直至胞内外的水势达到平衡。这样 胞内由于水分减少而原生质变浓,冰点 进一步下降,一般不会再结冰。 • 如果温度再进一步下降而下降到-30℃ 左右,几乎胞内的所有水都迁移至胞外, 这种细胞即使置于液氮中胞内也不会形 成冰而仍可存活。
• Heber通过菠菜分离叶绿体的冰冻实验,精 确地证实冻害首先是破坏叶绿体的膜结 构,然后才导致光合磷酸化的失活。 • Steponkus发现冻害使CF1从类囊体膜 的个表面脱落下来,不能光合磷酸化, 叶绿体被膜和类囊体膜发生断裂。
Liquid crystalline phase. The typical phase in biological membranes. The lipids have both lateral and kinetic motion and contain membrane proteins
Plant Nonacclimate d Acclimat ed
No Yes No Yes
100 0 100 100
2.1 3.8 2.2 2.3
absent present absent absent
4. SH基假说
Levitt(1962,1970)认为冻害是由于原生质蛋 白质之间的SH基氧化而成为二硫键,造成 不可逆的凝聚之故。 1) 低温使原生质蛋白质发生可逆变性,暴露 出SH基。 2) 细胞的冰冻脱水导致蛋白质分子间的距离 减小,使SH基氧化成S-S键 3) 二硫键的形成可以在二个蛋白质分子间的 SH基上,也可以发生在一个蛋白质的SH 基与另一个蛋白质分子的S-S发生交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