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麦高产攻关技术途径与经验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高产攻关技术途径与经验探讨
小麦高产攻关技术途径与经验探讨
摘要为实现小麦高产目标,在海安县开展小麦高产攻关创建项目,分析项目的技术方案,总结主要的技术措施,最后就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以促进小麦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小麦;高产;攻关项目;技术途径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0-0075-01
曲塘镇为海安县农业大镇,自2007年秋播以来连续5年承担实施部省级小麦高产创建项目,通过高产增效创建活动的开展,高产超高产田块不断涌现,全镇小麦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现将小麦高产技术措施与经验总结如下。

1 制定技术方案
一是确定目标产量为8 250 kg/hm2以上。

二是选择品种。

选用高产优质抗逆品种,如扬麦15、扬麦13、宁麦13、扬辐麦4号、扬麦20等。

三是实行免耕扩行机条播、机开沟两机配套作业,开展测土配方施肥。

播种前取土化验土壤基础地力,根据地力情况及单产8 250 kg/hm2以上的目标产量制定施肥方案,施纯n 225 kg/hm2、p2o5 45~75 kg/hm2、k2o 45~90 kg/hm2。

同时进行病虫草防治,采取查虫治虫综合防治方法。

四是内外三沟高标准配套,综合运用抗灾措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2 落实关键技术
2.1 播前拌种
每500 g麦种用1 g矮苗壮拌种,拌种水量以麦种量的4%~5%为宜。

2.2 精量稀播
一般在10月27—30日播种。

基本苗150万~180万株/hm2,全面实行免耕扩行机条播,行距24 cm,播深2~3 cm。

播种时要求播深适宜、深浅一致、出苗均匀、苗量合理。

具体用种量按以下公式计算:播种量=基本苗数×千粒重×106×发芽率×出苗率。

2.3 肥料运筹
施纯n 225 kg/hm2、p2o5 45~75 kg/hm2、k2o 45~90
kg/hm2。

氮肥的施肥比例以基肥∶壮蘖肥(或平衡肥)∶拔节肥∶孕穗肥为5∶1∶2∶2为宜;壮蘖肥于四至五叶期施用,拔节肥施用期为叶龄余数2.5叶左右,孕穗肥一般宜在剑叶露尖至破口期施用。

2.4 冬前及冬季管理
2.4.1 查苗补种。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种,对缺苗断垄的地方,用同一品种的种子浸种后开沟撒种,墒情差的开沟浇水补种
[1]。

2.4.2 查草化除,适期化控。

立足冬前,抓住适期、适墒,根据不同草相发生特点,有针对性地使用除草剂进行化除,避免寒流来临前用药,以防冻药害。

有旺长趋势的麦田需及时采取化控措施,控旺促壮,喷施矮苗壮30~45袋/hm2,确保小麦安全越冬[2]。

2.4.3 麦蜘蛛防治。

冬前及越冬期,可用50%稻丰散乳油750~1 125 g/hm2,或48%毒死蜱乳油1 125~1 500 g/hm2,或10%氯氰菊酯乳油600 g/hm2,对水450~600 kg/hm2均匀喷雾。

在小麦拔节期用20%扫螨净可湿性粉剂750~1 125 g/hm2、0.5%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300~450 g/hm2对水600~900 kg/hm2均匀喷雾。

2.4.4 查沟补沟。

充分抓住冬前天气晴暖的有利时机,开展清沟理墒、疏浚三沟工作。

2.5 春季管理
2.5.1 适时搞好春季化除、化控。

麦田春季化除一般掌握在小麦拔节前、日均温稳定在5 ℃以上时进行,要掌握在冷尾暖头,避免寒流来临前用药,以防药害和冻害加重。

若田间群体较大,则在拔节前用矮苗壮900 g/hm2,或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25~600 g/hm2进行叶面喷雾。

2.5.2 施好拔节孕穗肥。

拔节肥的施用应在群体叶色褪淡、分蘖数已经下降、第1节间已接近定长时施用。

具体用量和施用时期根据田间苗情确定。

2.5.3 搞好纹枯病防治。

在发病初期,用5%井冈霉素水剂4.5 kg/hm2对水750 kg/hm2喷雾,5~7 d后,再用药1次。

2.5.4 清沟理墒,防渍害。

渍害是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障碍因子,经过冬季雪后冻融交替,田内外沟易产生淤堵现象,要抢抓晴好天气进行清理、疏通,加深田内三沟,及时排水降渍[3]。

2.5.5 冻害补救。

小麦受冻后应根据冻害严重度增施恢复肥。

小麦拔节前受冻,可施用壮蘖肥,促使其恢复生长;拔节后发生冻害应及时补施恢复肥,减轻冻害损失。

恢复肥追施数量应根据小麦主茎幼穗冻死率确定:主茎幼穗冻死率90%~100%的田块宜施尿素150 kg/hm2;主茎幼穗冻死率70%左右的田块宜施尿素120 kg/hm2;主茎幼穗冻死率50%以下的田块宜施尿素75
kg/hm2;主茎幼穗冻死率在10%以下的田块,不需增施恢复肥[4]。

2.6 后期管理
在小麦齐穗至扬花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对水450~600 kg/hm2对准穗部均匀喷雾防治赤霉病;在白粉病、叶锈病发病期,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900~1 200 g/hm2对水750~1 125 kg/hm2对准全株均匀喷雾。

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0~600 g/hm2对水600~750 kg/hm2对准植株中上部均匀喷雾防治穗期蚜虫。

结合穗期防病治虫应用金球牌穗粒饱或磷酸二氢钾进行药肥混喷,既防病虫害,又增粒增重。

3 主要经验体会
3.1 选用优良品种是关键
要选择耐肥、抗倒性好的小麦品种。

同时品种的抗病性无致命弱点,如赤霉病抗性、耐寒、耐湿性等。

但在高肥条件下有些品种要注意白粉病的防治,如扬麦15。

3.2 壮个体是大穗形成的内在基础
通过适期早播,可充分利用冬前光温资源。

小麦各主要生育阶段的单株茎蘖数、鲜(干)重和叶面积都会有较大幅度增加;同时总叶片数增加、功能期延长。

通过增施拔节孕穗肥,巩固分蘖成穗,从而争得大穗。

3.3 肥料投入是夺取高产的物质基础
在施肥量上实施增氮、调磷、补钾;运筹技术上改过去施用腊肥为施用促蘖肥,改重施前期用肥为普施、重施拔节孕穗肥。

根据气候条件,及时微调肥料施用,如2011年长期干旱的特殊气候条件下,通过增施促蘖肥、普施重施拔节孕穗肥,使大量本该消亡的小分蘖发育成穗,为保证小麦成穗数发挥了重要作用。

3.4 抗灾应变措施要落实到位
对田间杂草量达防治指标的麦田,均要坚持冬、春2次化除,确保防除效果;对冬、春2季冻害田块,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促进苗情转化;出苗至拔节期间按内三沟深度按竖墒20 cm、横沟30 cm、围沟50 cm,外三沟按1.0、1.2、1.5 m的标准落实到位,努力做到沟沟相通、沟渠相接;对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麦蚜虫落实“二防一喷”,同时搞好药肥混喷,既防病虫害,又增粒增重防早衰。

4 参考文献
[1] 刘丽平,欧阳竹,武兰芳,等.灌溉模式对不同密度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1(6):1116-1122.
[2] 徐宁.灵璧县小麦低产原因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0):74-75.
[3] 李梅香,芦明,郝晓亮,等.河南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种子科技,2009(6):47-48.
[4] 王西成,赵虹,张学斌,等.河南省小麦生产特点及2010年品种利用意见[j].河南农业科学,2010(8):9-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