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精选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精选范文
范文一
一、思想作风修养
新闻事业是一项十分艰苦且具有冒险性的事业,需要记者具有牺牲精神。每次采访,首先要明确活动目的,充分认识活动的社会意义,使自己服从于社会要求,即使牺牲个人的一切,也会勇敢地克服困难,排除艰险,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在此基础上,还要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感和言行,有独立见解,不人云亦云,迫使自己排除干扰,直达采访活动的目的。
二、职业道德修养
新闻职业道德就是记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新闻记者既宣传别人,又监督别人,自身就应该成为践行职业道德的模范。严格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坚持真理,尊重事实,不屈服于任何社会邪-恶势力,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深入实际,体察民情,随时了解和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疾苦,敢于和乐于为人民群众鼓与呼;互敬互学,共同促进,与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文化知识修养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新观念、新事物、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新闻工作者应和着时代的脉搏,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以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目前,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必须熟悉新闻采编业务,懂电脑操作、掌握多媒体技术。在信息科技时代,记者必须充分利用高科技来迅速地完成工作,时代正在
呼唤复合型记者,即能熟练地处理文本、照片、图表、音频和视频等材料的复合型人才。
四、业务技能修养
各方面的修养固然重要,如果缺乏技能修养,还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记者。人的活动是由一系列的动作组成的,动作方式熟练了,一切就轻车熟路。增强熟悉和掌握方言土语方面的技能,对顺利进行人际交流、提高采访效率十分有利。在与采访对象交谈时,若能听懂采访对象用方言、土语叙述的新闻事实,则能加速自己对事物认识过程的完成,若能不时说上一句半句的方言和土语,则必然活跃访问谈话气氛,加速双方在情感上的交流。
五、情感支配修养
新闻传播是一种事实的传播,也是一种情感符号与意义符号的传播。在信息传播的同时,记者与受众的感情也在进行传输。受众在接受信息和阅听新闻作品时,固然要受到理智的指导,同时也要受到情感的支配。因此,新闻作品要产生吸引受众的魅力,除了真新快活强等要求及具备思想深度、生活宽厚度外,还得有感情的浓度。新闻报道只有情理并举,才有感召力,才有指导性,才能担负起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
六、社交公关修养
新闻职业较之社会其他职业,具有信息灵通、交际宽广、服务面大、影响大责任重等特点。在平时的采访活动中,记者若是有意识地在社会上编织起广泛的公关网络,同众多采访对象建立起深厚的私人友谊,则采访活动一定会更得心应手,并且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是因为,建立起友谊的采访对象会主动积极地帮助记者,一有新闻线索便
会及时提供给记者;再则,他们接受记者采访会无拘无束、倾心交谈,记者可以从中获得若干真实的材料。
七、身体素质修养
新闻工作既是复杂的智力劳动,也常常是强度较高的体力劳动,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生活规律更是常常被打破。因此,新闻工作要得以顺利完成,必须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保证。躺在病床上,再好的理想也难以实现,再出众的才华也难以施展。所以,记者的其他修养和条件是重要的,但是,如果缺少良好身体素质这个最基础的修养和条件,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具备记者素养并非一日之功,每一个立志献身于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的新闻工作者,都必须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自觉地培养和加强各方面的修养,具备相关的本领。
范文二
记者是媒体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工作的人。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记者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起着主体的作用,在社会上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新闻记者被人们称为“把关人”不是没有道理的。有了他们,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才得以顺利的展开和进行,新闻记者在某种程度上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等高科技在新闻媒体中的大量运用,媒体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播范围变得更加的广阔,传播特征也有了极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作为信息的主要传递者----新闻记者来说,应该具备哪样的职业素养才能满足当今新传播环境下的要求,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新时期媒体的生存环境
报纸、广播、电视新闻这些传统的传播方式到了今天,已经慢慢的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因此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有了新的传播方式,具体来说就是依靠网络、手机以及他们的衍生品,如博客、微博、手机报、手机电视等进行新一轮的传播。这种新型传播方式在短暂的时间内迅速的被大众所接受,并取得了非常优越的成绩,其发展速度超越了大多数人的估计。中国从1994年开始使用互联网,只经过短短十五年的时间,网民规模就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20**年一季度中国网民新增1620万人,互联网网民总数达到3.16亿人。
新时期媒体与以前相比,生存环境大不相同,具体来说:(一)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人们具有了“隐身”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说的话不必负责任,于是有更多的非专业人士参与进信息的传播中来。有人说现代社会已经进入“自媒体”时代,所谓“自媒体”时代,就是指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自己就是一个小型的媒体发布站,所有人都是记者,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在这一生存环境中,这些非专业的人员,通过非传统的媒体平台,如网贴、论坛、微博、社区等,发布影响广泛的“信息播报”,其参与者大多数是不具有职业记者身份和专业背景的普通民众,但他们在对新闻线索和信息的发现、搜集、传播、
分析等行为或过程中普遍表现出了很强的主动性,甚至比某些专业的新闻记者表现的还要敬业。中国社科院在20**年公布的《社会蓝皮书》中指出,20**年约三成的社会舆-论因互联网而兴起,互联网成为新闻舆-论独立源头。从寻常百姓的家长里短到公共事件的争论,从公益慈善到草根走红,“最美妈妈”、“最牛警-察”、“彪悍抢修哥”、“‘小悦悦事件’道德大论战”
无不彰显着广大非专业人士的传播力、渗透力及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