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中级考试大纲

群众文化中级考试大纲
群众文化中级考试大纲

第一编群众文化概论

第一章群众文化与群众文化学

群众文化是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社会历史现场。群众文化学是以群众文化为研究对象,包括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文化队伍在内的多种分支的新兴学科。群众文化概论是群众文化学的基础理论,它是对群众文化的含义及其一般性质、特征、地位、功能、规律以及群众文化的基本知识进行论述阐释的专著。它的任务是指导群众文化工作实践,推动群众文化理论的发展。

群众文化学和群众文化概论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劳动创造文化的观点是群众文化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是对抗社会的历史动力,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着重大能动作用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群众文化学提供了哲学依据。

一、群众文化源远流长

群众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群众文化。群众文化起源于劳动,它是在人类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产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

造了人,使人有了语言,有了意识,有了创造工具的能力,并且在社会的共同劳动交往中产生了最初的艺术。原始的群众文化带有两个最鲜明的特点:一是与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直接结合在一起,文化活动就是劳动生产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二是集体创造并为集体所享受。

文化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部内容。所谓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等,都是这种广泛含义的文化。原始的群众文化既是当时整个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后世文化艺术的源头。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随着阶级的分化,文化活动发生了两个根本变化:第一,有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分工,出现了一部分脱离物质生产,专门从事精神生产的人,并在群众文化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专业文化。第二,文化本身也产生了分化,出现了剥削阶级的文化和劳动人民的文化。前者主要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宫廷文化和为他们所利用的宗教文化,后者是与之相对立的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民间文化,也就是群众文化。

二、什么是群众文化

对于群众文化的含义,我们可以表述为: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我进行的,以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的,以文学艺术为中心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这种表述概

括了群众文化几个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方面。

第一,群众文化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第二,群众文化的活动方式是自我进行的。群众文化是劳动人民自我创造、自我学习、自我享受的文化。

第三,参加群众文化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和对知识的追求。人类的社会生活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包括物质生产活动在内的物质生活,这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得基本条件,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方面;一部分包括精神生产活动在内的精神生活,这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人类文明的另一重要方面,如理想、信仰、道德、情操、志趣、学习、社交、爱情、文化娱乐等等。随着物质生活的发展,人类的精神生活也愈来愈丰富。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就是人们满足自己精神生活需要的途径之一。

第四,群众文化的内容和手段是广泛的,它以文学艺术为中心,涉及宣传、教育、科学、体育、游艺等人们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内容广泛的群众文化,习惯上成为“大文化”。

第五,群众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它与政治、法律、宗教、道德、哲学等同属意识形态。由于群众文化涉及到人们文化生活和传播知识的各个方面,因而它又不仅仅是社会意识形态,还包括某些广义文化的成分,如人类的生产知识、生活知识等。群众文化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

都有与其相适应的群众文化。

三、群众文化学和群众文化概论

群众文化学是以群众文化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是社会科学领域一门新兴学科。

群众文化学的理论体系,可根据研究对象和任务的区别而划分为三大组成部分。这就是群众文化基础理论、群众文化史和群众文化应用理论。这三大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多个分支学科,如群众文化美学、群众文化心理学、群众文化人才学、群众文化教育学、文化馆学以及对群众文化史进行的分阶段、分项目的研究等。群众文化学的三大组成部分以及各个分支学科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又各有其独立性。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以群众文化的某一方面为研究对象,并服务于群众文化实践。

群众文化概论是群众文化学的组成部分,它属于群众文化的基础理论。群众文化概论的任务,是通过长期的丰富的群众文化实践的研究分析,说明纷繁复杂的群众文化现象,届时群众文化自身特有的客观规律,阐述群众文化发展得一般原理。它是论述群众文化基本知识的专著,是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和群众文化理论研究的“启蒙书”和“入门书”。

群众文化概论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探索群众文化的性质和特征、群众文化的社会地位和功能。

第二部分主要探索和论述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群众文化的特点和规律。

第三部分主要探索制约群众文化发展得因素。

第二章群众文化的性质与特性

一、群众文化的性质

研究群众文化的性质,主要是研究群众文化的社会属性。

1、群众文化是综合的社会文化形态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有种种形态,如政治、法律、道德、文艺、宗教、哲学等等。群众文化既包括文学艺术这个中心内容,还涉及到宣传、教育、科学、体育、游艺等人们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文艺、宣传是社会意识形态;教育就其内容来说,有相当部分是属于意识形态的;至于群众文化中科学、体育、游艺等则不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而是社会文化教育和社会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有它们本身特有的功能。以上这三种情况说明,群众文化不是单纯的社会意识形态,而是综合的社会文化形态。

群众文化是综合的社会文化形态这性质告诉我们,群众文化工作是一项直接的从多方面影响人们意识形态的工作,也是从多方面提高人们文明程度的工作,因而是一项崇高的

“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工作。

2、群众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定社会意识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但它又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或阻碍的能动作用。作为一种复合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群众文化,同样也是如此。进步的高尚健康的群众文化,能够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伦理观、价值观。今天,高尚、健康、积极进取的群众文化,能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3、群众文化的民族性、民间性。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群众文化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群众文化的民族性,就是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特点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具体反映。

群众文化的民间性是最鲜明不过的,就是因为群众文化是民间文化。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创造的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间美术、民间体育、民间游艺以及其他民间习俗活动等等,一直在民间流传着,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不可缺少的文化生活。即使到了今天,群众文化生活领域宽广了,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了,但是民间文化活动形式仍然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群众文化的特征

所谓特征,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特点和

标志。群众文化的特征是与专业文化相比较而显现出来的。群众文化本来就是一个与专业文化相对而言的概念,它们都是文化,都属于意识形态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领域,都是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群众文化是专业文化的母体和基础,专业文化又能促进群众文化的提高。

群众文化的重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非职业性

这是群众文化与专业文化的分界线。专业文化团体和专业文化工作者是以从事文化活动为其职业并以此为社会服务,从社会取得报酬;而群众文化则是人们在从事本职工作之外进行的文化活动。当然,专业文化工作者也有自己的业余文化活动,以满足自己精神生活的需要。这一部分非职业性的活动,同样属于群众文化的范畴。

2、以满足群众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

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需要,是广泛的、多方面的。

⑴娱乐休息的需要。人类离不开劳动,同样,人类也离不开娱乐休息。没有适当的娱乐休息,也就没有高效率的劳动。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娱乐休息也是劳动力的再生产准备。人们参与各项文化活动,包括享受别人的和以自我表现的活动,其自发的、本能的、最直接的目的,多是为了娱乐和休息。

⑵审美和陶冶情操的需要。人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在参

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都有一种强烈追美的享受的愿望。在美的享受中,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受到熏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⑶增进知识、技能和智慧的需要。自古以来,群众文化就有传授知识的作用。尤其是现在的青年一代,求知、求乐、求富,已经成为生活的不可缺少的内容。

⑷抒发感情、发挥才能的需要。观赏活动只是欣赏别人的才能,激起感情上共鸣,但是不能满足人们直接抒发感情和发挥自己才能的需要。人们的喜怒哀乐,总要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人们的各种爱好和才能,总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发挥出来。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就是抒发感情、发挥才能的主要形式之一。

⑸增强体魄的需要。增强体魄也是人们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直接目的之一,尤其是老年人参加的健身活动,目的完全是为了益寿延年。

3、广泛的社会性。

这是群众文化与专业文化相区别的又一鲜明标志。

群众文化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参与者的全民性,活动地域的广阔性,活动内容的多样性、普及性,活动方式的社会化。

第三章群众文化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功能

群众文化是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专业文化衍生和发展得基础。它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一部分,它是劳动群众所创造、所享有并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娱乐审美功能,宣传教育功能,文化承递功能,生活实用功能。

一、群众文化的社会地位

1、人民群众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人类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仅需要物质生活,而且需要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群众文化是人类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人是有理想、有感情的。面对纷繁复杂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人们必然产生各种复杂的情感,并且需要通过一定方式来抒发和表达。群众文化不仅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而且这种手段常常贯穿于生产劳动的过程中,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群众文化具有很大的综合性和社会性,活动形式多样,活动方式灵活,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广大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同时,群众在自己的文化生活中,不满足于欣赏别人的表演和创作,还要自己实践,自己创造,自我娱乐,

自我教育。群众文化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它是专业文化所无法取代的。

2、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物质文明是指人们改造自然世界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文明则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发展和丰富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成果。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一切进步的优秀的群众文化,不仅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而且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和文化知识;既对形成民族的思想、道德、风尚等社会意识形态起了持久和深远的影响,又为发展社会的教育、科学、文化、艺术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一切进步的精神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它是以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革命、最科学的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群众文化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提高人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觉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群众文化可以通过各类健康高尚的文化娱乐活动,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美化人

们的心灵。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群众文化历来就发挥着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等多种作用,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于一炉,成为人们启迪智慧、增益知识的渠道。

3、专业文化衍生和发展的基础

群众文化是专业文化的母体,它孕育了多种文化艺术门类及其作品,也启蒙了大批有成就的作家、诗人、画家和表演艺术家,为专业文化团体培养、输送了千千万万的艺术人才。我国历史上许多文学艺术形式和优秀文学艺术作品源于民间,源于群众文化。

群众文化的范畴很广,它不仅是文学艺术的母体,而且是一切专业文化的母体,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承载体。

群众文化不仅为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成为艺术的土壤,而且孕育、熏陶了大批优秀的文学家、艺术家。

专业文艺团体的产生和发展,也离不开群众文化的土壤。

二、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娱乐审美功能、宣传教育功能、文化承递功能、社会实用功能。这四个方面互相交织在一起,不可截然分割,常常在群众文化活动或作品中得到体现。

1、娱乐审美功能

群众文化具有娱乐审美功能,这是群众文化区别于政治、法律、哲学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显著标志,因为它本来就是人们在劳动之余为了娱乐休息和审美的需要而创造产生的。“娱乐休息审美”是群众文化“天生的本性”,从古至今,娱乐始终是人们追求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人们在业余时间里参加各种文化活动,首先是为了娱乐审美的需要,要从中得到愉快的享受,以消除疲劳,调剂精神,这是群众文化的本原。群众文化的其他功能,只有在具有娱乐审美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发挥。

2、宣传教育功能

群众文化的宣传教育功能,是由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决定的。内容健康、催人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能起到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群众文化的宣传教育功能与娱乐审美功能应该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不能截然分开。群众文化既要给人以教益,又要给人以乐趣。要发挥群众文化的宣传教育功能,不能依靠论证和说教的办法,而要寓宣传教育于娱乐之中,通过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用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去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们的思想、感情、性格、品德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和熏陶。

3、文化承递功能

对传统文化内容、形式的承递,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项

重要功能。许多传统性的群众文化活动自产生以后,便以某种相对固定的形式世代相传。通过群众文化的承递,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保留、发展和传播。

4、生活实用功能

群众文化具有一定的生活实用性。这种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美化人民生活的作用,二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作用,三是健身延寿的作用。

第四章群众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活动是指劳动群众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需要,在业余时间里开展的一切文化活动。它是群众文化构成的主体和基础。群众文化活动贯穿于人类活动的全过程。

一,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

群众文化活动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直接活动部分,即以群众自身为主角的各类创造活动;二是间接活动部分,即观赏他人的活动。根据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大体可将其划分为:文学艺术活动,宣传教育活动,文化科学知识普及活动,群众体育活动,游艺活动五个方面。

1,文学艺术活动

群众性文学艺术活动,是群众文化活动中最主要,最普通,最经常的活动。文学艺术活动包括创作表演及评论活动。

⑴群众文学创作活动。群众文艺创作是群众文艺活动的

基础,是群众文艺繁荣程度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志。

⑵群众艺术表演,展览活动。群众艺术表演,展览活动是指群众的戏剧,曲艺,音乐,舞蹈,杂技以及美术,书法,摄影和各种民间艺术的表演,展览活动。

2,宣传教育活动

宣传教育活动是运用各种听,视手段,根据不同时期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政策,法令,英雄模范人物,改革和建设的成就等。

3,文化科学只是普及活动

文化科学只是普及,包括一般文化知识的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普及,文学技术知识普及,文学艺术基本知识的传授及文化收藏活动。文化科学知识普及活动,历来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4,基层群众体育活动

乡镇基层群众体育活动,是社会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文体相连是群众生活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它以体育运动为基本手段,以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为目的,同时对锻炼人们的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也起着积极作用。

5,游艺活动

游艺活动是一种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康乐活动,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对发展智力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也是一种极有效的休息。

二,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规律

群众文化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的。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由自发到自觉,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其产生及发展,有它自身发展的规律。研究和掌握群众文化活动的规律,使主管和客观相符合,从而克服盲目性,增强科学性,进行有效地指导,使群众文化活动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地向前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自愿性

自愿性之所以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规律,首先是由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决定的。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是社会群众共同的需要,但由于种种原因,每个社会成员对群众文化内容和形式的需要各不相同。只有当人们选择了自己有兴趣,适合自己需要的某项活动,才会有自愿参与的热情。这种热情一旦产生,就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爱好。

尊重群众文化活动的自愿性,必须善于引导,把群众的需要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结合起来。

2,同生产和生活水平相适应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群众文化活动,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从总体上看,它的发展必须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群众的生活水准相适应。因此,必须正确处理生产活动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关系,正确处理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提高精神生活水平的关系,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

出发,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和对文化生活的需要。

3,多样性

群众文化生活的多样性,是由社会的发展变化,群众物质生活的变化和群众文化主体的全民性,以及群众的文化修养志趣爱好,审美心理,审美情趣的多样性决定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从来就不是凝固不变的。从比较单一到丰富多彩是多样化的表现,就某一活动来说,从比较简单到不断丰富发展,也是多样性的一种表现。群众文化活动如果没有多样性,也就没有生命了。

决定群众文化活动多样性的因素很多,从群众文化工作来说,主要应该探索群众兴趣的变化,心理的变化,以便不断以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来满足群众新的需要,从而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向更加丰富多彩的方向发展。

第五章群众文化工作的方针政策

党和国家为群众文化工作制定的方针政策,指明了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工作的性质、任务和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任务,进一步明确了群众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在事业建设上,提出了加强领导,积极发展,因地制

宜,量力而行,讲求实效,稳步发展的方针;在群众文化活动方面,规定了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勤俭节约的原则,以及一些具体的政策规定。近几年,随着改革的深化,又进一步确立了搞大文化,发展文化产业,社会文化社会办等方针政策。正确理解和认识这些方针政策,才能使群众文化事业得以不断地健康发展。

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中共中央在《关于关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指示》中指出:“文化工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群众文化工作的根本方向。这是由社会主义群众文化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由劳动人民在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劳动人民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劳动人民创造了文化,在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文化工作理所当然地要为劳动人民服务。

群众文化工作为人民服务,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服务的对象

劳动群众是人民的主体,占最大多数,是群众文化的主要服务对象。在群众文化工作中,首先要考虑他们,把他们放在重要的位臵上。同时,我们还要从我国目前的文化状况出发,将群众文化工作的重点放在为农民、青少年和儿童服务上。

2、表现对象

群众文化工作者和业余文艺活动骨干,都应该深入基层,了解和熟悉各种人和事,从中体验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他们的思想感情,吸取丰富的创作营养和力量,利用一切文化娱乐手段,去表现人民群众,塑造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歌颂人民群众的优秀品质和智慧,给人以真、善、美的艺术享受和积极进取的力量。

自演、自娱、自教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大特点。在群众文化工作中,应当十分重视这个特点,积极组织,悉心辅导,让群众得以在文化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愿望和自己的生活。

3、群众检验

一切群众文化活动是否真正为人民服务,还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人民群众的检验,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要尊重群众的意见,尊重群众的爱好和习惯。

群众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与为人民服务是一致的,不可分割的。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为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服务。

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发展繁荣社会主义科学和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繁荣群众文化的基本方针。它的基本内容可

以概括为:用民主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互相竞赛、互相讨论的方法来发展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艺术。

实行“双百方针”,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在我国,人民享有充分的社会主义民主权利。艺术上的自由创作,理论上的自由讨论,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一切从事文化艺术活动的人,只要不违反宪法和其他有关法规,就都有创作的自由,都有表达意见、阐明观点,进行批评和反批评的权利。

实行“双百方针”,也是由科学和文化艺术自身的特殊规律所决定的。文艺创作大都是复杂的、独特的个体劳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自由的创作活动,特别需要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

群众文化坚持“双百方针”,最重要的是尊重和爱护群众的创新精神,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发挥群众创造力相联系的,是正确处理领导和群众的关系,实行艺术民主。

2、正确对待民族民间的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

社会主义时期的群众文化,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有着历史的继承关系。今天的群众文化是在继承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过来的。

对于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既不能不分精华和糟粕全盘否定和继承,也不能抱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一概否定和摒弃,

必须坚持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方针。对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应当加以批判地继承、革新,赋予新的意义,使之为新时代的人民服务。

在批判地继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同时,还要从世界各国文化艺术宝库中吸取一切优秀的东西。对外来的文化艺术,既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也要反对狭隘的民族保守主义和排外主义。我们应该有目的、有选择地从世界文化宝库中吸收一切优秀进步的东西,包括文化艺术的形式与创作方法、先进的知识与技术等,真正做到洋为中用,借以丰富我国群众文化创作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什么执行“双百方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建成之前,形形色色的剥削阶级思想意识,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或多或少,或隐或现地反映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地加以鉴别和抵制。在这里,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衡量是非的标准。同时,“双百方针”也并非是党在科学、文化领域中唯一的孤立的方针,而是与其他的有关方针政策相互联系而存在的。

正确处理“双百方针”与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就要注意排除来自“左”、右两方面的干扰,不能把贯彻“双百方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现状思考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现状思考 王秀娥 鄂尔多斯历来有着基层群众文化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业绩,整体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呈现出稳健发展的态势。一些旗区文化站、室根据变化了的新形势新情况配合当地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形式多样与时俱进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群众文化活动,为活跃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城镇社区文化活动蓬勃兴起,从活动场所、设施、人员、活动范围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一片崭新的面貌。有的旗区文化站舍面积达到一千多平米,大多内部设施基本完善,在原有图书阅览室、电影放映室、娱乐室等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多功能活动室、电脑室、健身房、台球、乒乓球室,图书阅览室等,活动制度健全,服务规范,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更为突出的是,在我市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具有城市化特征的广场文化活动蓬勃兴起。大多数城市街道文化站常年开展辖区内文化活动及有一定影响的大型广场文化活动。特别是各大节日和市内举办诸如文化节、艺术节等活动期间都有相应配套的群众文艺表演活动,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自编自演节目。这些新面貌和新气象都是过去我们开展小康文化工程、三级文化网络活动时所没有的。这些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往往都能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的乡镇文化站在举办各类文艺活动的同时,还组织小型业余文艺宣传队,采取国办民助、企业赞助

等融资方式,长年为广大农牧民开展演出服务,演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歌舞、小品、快板、等形式反映当代各项方针政策,配合旗、镇各项中心工作进行政策法规、科技时事等方面的宣传活动,深受广大农牧民的欢迎。以群众文艺宣传演出活动为龙头,配合和带动多门类,多层面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是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亮点。如开展各类文艺竞赛、业余歌手大赛、棋类、球类比赛、中小学生艺术作品大赛、外请文艺团队演出、村镇干部专场文艺演出、举办反邪教图片展、放映各类电影等。同时还带动了周边的餐饮娱乐业的发展。 村嘎查、文化室、文化户普遍水平提高。随着鄂尔多斯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农村牧区村嘎查群众文化生活产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文化活动内容、内涵的丰富和品位、质量的提高上。文化室除原有的图书阅览、电视、棋类设施外、大多都配备了电脑、VCD、照像、摄像、体育健身等活动器材。文化户也在原来只有一些乐器、图书、电视的基础上增添了电脑、音像等先进设备。村嘎查文化室、文化户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在原有的群众自娱自乐无偿服务的基础 上拓展了一定的经营项目。如开展“农牧户家庭民俗文化游”项目,以种养殖业为主转为现在的吃文化饭,利用当地优越的环境和便利的交通,开发传统蒙古族生活、祭祀习俗等文化资源,开展旅游文化和餐饮文化经营活动。这是新时期农村牧区村嘎村文化室、文化户发展的一个动向。

群众文化试题(卷)精选

专业押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是(A)。 A、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B、每年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2、文化工作应把(B)放在首位。 A、经济效益 B、社会效益 3、群众文化工作必须(A) A、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群众文化工作是(A)文化事业。 A、公益性 B、盈利性 5.影响群众文化产品供需的根本原因是(d) A.供需主体因素 B.市场因素 C.环境因素 D.历史因素 6.在节日文化活动管理中,最关键要抓好(c) A.业务管理 B.安全管理 C.组织管理 D.效益管理 7.乡镇的文化中心管理委员会属于群众文化行政性管理机构中的(a) A.协调机构 B.专业机构 C.事业机构 D.行政机构 8.兼有群众文化行政和业务双重职能的群众文化机构是(a) A.文化站 B.群众文化处 C.群众文化科 D.群众文化司 9.1983年提出的新时期我国群众文化活动原则是(d) A.“业余自愿,小型多样,自娱自乐,为生产建设服务” B.“业余自愿,小型多样,自我教育,自我娱乐,为政治服务” C.“业余自愿,小型多样,节约” D.“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勤俭节约” 10.社会性的群众文化供给,具有的显著特点是(c) A.计划性 B.公益性 C.行业性 D.直接适应性 11.具有严肃性、规范性和相对稳定性特点的群众文化管理方法是(b) A.行政 B.法律 C.经济 D.业务

12.我国的群众文化行政性管理机构主要有三类:一是专业机构,二是协调机构;三是(c) A.计划机构 B.服务机构 C.行政机构 D.决策机构 13.在节日文化活动管理中,居于主体地位的管理环节是(b) A.组织管理 B.业务管理 C.安全管理 D.效益管理 14.群众文化事业单位设备,可以分为文娱活动业务性设备和(c) A.静态性业务活动设备 B.动态性业务活动设备 C.行政性设备 D.关键性设备 15.曲艺和民间舞蹈属于群众文化流通领域中的( c )产品。 A.群众文化艺术 B.群众文化娱乐服务性 C.民间民俗艺术 D.工艺美术类 16.属于群众文化事业性管理机构的是(c) A.文化市场办公室 B.乡镇文化中心管理委员会 C.工人文化宫 D.城市群众文化管理委员会 17.群众文化事业机构的显著特色是运用(c)的手段来实现对群众文化的管理。 A.行政 B.法律 C.业务 D.经济 二、多项选择题 1.群众文化事业机构人员调配交流的形式中,不改变隶属关系的调配交流,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ac) A.承包 B.招聘 C.借调 D.个别商调 E.组织调动交流 2.群众文化事业机构的组织业务管理的原则有(ACD) A.时效性原则 B.安全性原则 C.周密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 E.针对性原则 3.从中央到地方设立群艺馆作为群众文化事业机构的是(ABC) A.中央 B.省 C.市(地) D.县(区) E.乡镇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现状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现状 (文山州富宁县文化馆云南富宁663400) 【摘要】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下,群众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活跃人民群众健康向上的文娱生活,提高全民文明素质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基层文化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是,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总体上还不相适应。文化不能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这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文化滞差”现象。 【关键词】群众文化;两个文明;现状;策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用先进文化占领社会主义农村文化阵地,对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特别是党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1号文件”连续颁布以来,原州区农村各级党组织和政府从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和基层文化工作的实际出发,大力推行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工作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总体来看,农村文化仍远远落后于,落后于农民精神文化需求,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与当前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相比。而农村文化的建设表现较为滞后,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既是“三农”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乡镇文化站则肩负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1. 对乡镇文化站建设的重要性 1.1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转型是顺应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要求的,这个转型不仅表现在物质性的发达、而且要求社会文化进步。农村原有的文化资源原本不足,乡镇以下的农村基层文化设施、文化活动、文化更为贫乏。很多传统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走向消亡。而乡镇文化站是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其职责是对群众做好宣传、组织、示范、引导。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2 为新农村文化指引方向。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与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目标相统一,建设和谐社会,农村文化建设要符合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共产党员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乡镇文化站就要着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农民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接受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民主法制观念等方面教育。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抵制不良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弘扬时代主旋律。 1.3 为广大农村群众服务。乡镇文化为民服务,它立足于文化工作面向基层,

群众文化基础知识考试题

一、填空题 1.从文化现象的层面讲,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社会历史现象。 2.“群众文化”这一专用词最早出现于中央苏区(1932年)(《关于四月的报告》)。 3.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人民服务。 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提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免费开放的政策,实现了文化馆(站)服务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5.群众文化需求是通过自发的群众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市场来实现的。 6.群众文化需求是群众文化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7.群众文化的基本职能是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8.群众文化的文化环境包括历史文化传统、社会主流思想、人们的文化素质、文化产业的发展、外国文化的影响等。 9.中华文化之所以长盛不衰、历久弥新,其内涵是在于兼容并蓄和博采众长,其力量在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0.虚拟的群众文化新领域——网上文化馆、网上演出、网上展览、网上培训,它不受时间、场地、人数、距离的限制,使群众文化有了更大的沟通范围和施展影响力的时间和空间。 二、简答题 1.简述群众文化需求的三个层次。P13 娱乐休息的生存需求 审美愉悦的享受需求 表现创造力的发展需求 2.群众文化与其他文化现象的根本区别。P1

3.群众文化需求表现在哪些方面? 求知的审美的竞技的消遣的健身的社交的情感的……… 4.群众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包括哪些方面? 群众文化的自然环境 群众文化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 群众文化的文化环境 群众文化的科学技术环境 5.群众文化服务的特点。P22 普及型、提高型、保障型、个性化 三、举例分析题 1.请例举政府直接供给群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并分析。 政府举办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公益性演出活动、文化下乡活动、进社区活动等 2.群众文化服务中保障型服务主要针对哪些人群,请举例,并分析。 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特殊困难群体、老年人、未成年人、边远山区的农民等 四、论述题 1.群众文化应如何适应信息网络技术和现代传媒手段的广泛应用?

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某县某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 1.1.2承办单位:某县某镇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 1.1.3拟建场址:某县某镇棋盘岭原第五陶瓷厂院内 1.1.4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某镇地处某中部,距县城7公里,交通和自然具有相对优势,是某古老的陶瓷文化发祥地,被誉为某陶瓷工业重镇。石太铁路、石太高速公路、307国道东西横穿;宜沙公路南北沟通,石太高速公路在镇境内有东西双向道理口。石家庄市原火陶瓷有限公司、xx 常青集团、中国吉运集团、某县化工一厂、计划建设的大唐微水电厂、xx丰江达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座落在镇境内。辖南某、北某、xx村、吴家庄、北张村、南横口、北横口、李家庄、张家庄、翟家庄、袁峪、马峪、铺上、庙岩、东山、梅庄、东柏山、西柏山、牛王庙、神堂寨20个行政村,总人口26925人,其中:城镇人口11995人。全镇总面积58.71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5990亩,其中水浇地19393亩。2007年全镇财政收入3200万元。 1.2编制依据 1.建设部1997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规定》; 2.国家建设部建质[2003]84号文关于颁布《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版)的通知; 3.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依据资料及关于“某县某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思想和使用要求。 4.我国现行相关设计标准、规范及定额。 1.3编制原则

1.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规定、标准、规范。 2.积极进行实地考察,充分了解项目现有的设施及用地情况。 3.根据群众文化活动中心设计总平面布置,结合长远发展,合理进行布置,节约用地,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节约能源、节省投资,注重环境保护,注重立面造型,进一步美化环境。 1.4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工作范围 本项目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项目建设特点,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建设地点选择、总图布置、建筑方案、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及社会评价的基础上完成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1.5 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工作概况 我单位在接受了该项目进行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后,组成了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小组,对“某县某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此项目基本情况,重点了解了“某县某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项目对目前及以后发展的需求状况以及水、电、暖供应情况,收集了国家、省、市有关政策法规、规划定额等大量资料;根据该工程现状进行了多个方案的比较,并提出了推荐方案,对“某县某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项目建设方案的建设规模及对水、电、暖需求进行了初期设计。重点对某县某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工程方案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全面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完成该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1.6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1.6.1 建设方案 本项目规划拟建三层,框架结构。 1.6.2综合评价结论 新建某县某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位于某县某县某镇棋盘岭原第五陶瓷厂院内,不占用农田。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可行的。

群众文化试题精选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二、1、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是(A)。 三、A、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2、文化工作应把(B)放在首位。 3、 B、社会效益 4、3、群众文化工作必须(A) 5、A、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4、群众文化工作是(A)文化事业。 5、A、公益性 5.影响群众文化产品供需的根 本原因是( d ) 6. D.历史因素 7.6.在节日文化活动管理中,最关键要抓好( c ) 8. C.组织管理 7.乡镇的文化中心管理委员会 属于群众文化行政性管理机构 中的(a ) 8.A.协调机构 9.兼有群众文化行政和业务双 重职能的群众文化机构是 ( a ) 10.A.文化站 年提出的新时期我国群众文化 活动原则是( d ) D.“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勤俭节约”10.社会性的群众文化供给,具 有的显著特点是( c ) C.行业性 11.具有严肃性、规范性和相对 稳定性特点的群众文化管理方 法是( b ) D.业务 12.我国的群众文化行政性管理 机构主要有三类:一是专业机 构,二是协调机构;三是 (c ) 13.C.行政机构 14.在节日文化活动管理中,居 于主体地位的管理环节是 ( b ) 15.B.业务管理 16.14.群众文化事业单位设备, 可以分为文娱活动业务性设备 和( c ) 17.C.行政性设备 18.15.曲艺和民间舞蹈属于群 众文化流通领域中的( c ) 产品。 19.C.民间民俗艺术 16.属于群众文化事业性管理机 构的是( c ) 17.C.工人文化宫 18.群众文化事业机构的显著特 色是运用( c )的手段来 实现对群众文化的管理。 19.C.业务 二、多项选择题 1.群众文化事业机构人员调配 交流的形式中,不改变隶属关系 的调配交流,主要有以下几种形 式( ac ) A.承包 C.借调 2.群众文化事业机构的组织业 务管理的原则有( ACD ) A.时效性原则 C.周密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 3.从中央到地方设立群艺馆作 为群众文化事业机构的是 ( ABC ) A.中央 B.省 C.市 (地) 4.根据价值取向的不同,群众文 化合理化指标可以分为 ( BC ) B.正指标 C.逆指标 5.从微观意义上说,群众文化格 局管理的对象有 ( ABCDE ) A.机构布局 B.设施布 局 C.网点布局 D.活动格 局 E.经费格局 6.根据文化投入形式不同,群众 文化合理化指标可以分为 (ce ) C.经济指标 E.非经济指标 7.无偿性群众文化产品消费主 要有以下几种管理方法 (abe ) A.分级管理 B.质量管理 E. 引导管理 8.与社会性方式管理不同,群众 文化的职能性方式管理有以下 特点( acd ) A.控他性 C.管理主客体 的确定性 D.管理标准的一 致性 9.群众文化管理的基本职能有 ( abcde ) A.决策 B.计划 C.组织 D.控 制 E.协调 10.目前,我国群众文化活动的 直接经费来源于( cde ) C.企业捐助 D.社会 集资 E.文化部门创收 资金 三、填空题 1.录用群众文化事业机构工作 人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公开 考核和择优录用。 2.群众文化事业机构财务管理 具有无偿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3.群众文化事业机构的岗位责 任制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 行政后勤服务责任制,二是业务

新时期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

新时期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 发表时间:2017-06-06T11:00:45.697Z 来源:《文化研究》2017年2月作者:金向华[导读] 自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起,红色文化就是党的力量之源和制胜法宝。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文化馆 摘要:群众文化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内容,因此,有效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对于推动我国的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抓住群众文化工作的三大重点,即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家庭文化。关键词:新形时期;群众文化;基层 当前,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国人民的重大使命,这一使命向群众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结合多年的群众文化工作实践认为,在当前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抓住群众文化工作的三大重点,即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家庭文化。 一、红色文化为群众文化工作的底色 自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起,红色文化就是党的力量之源和制胜法宝。甚至可以说,正是这种象征理想与激情的红色文化从民族的母腹里催生了无惧无畏的年轻政党。按照色彩心理学的观点,红色天生给人热情、有力、果断和凯旋的感觉。从精神文化层面看,红色则象征激情、勇气和理想,以及为此理想拼搏奋斗和勇于献身的伟大情操。 这种红色文化,既有对国家民族前途的担当,也有对人类终极价值的坚守。作为新时代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千万不可低估红色文化对广大群众、对整个时代、对民族和国家未来的重要性与影响力。在当前的群众文化工作中,群众文化工作者既要自上而下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文化,也要广泛发动群众,自下而上地创造红色文化,上下结合,打造红色文化的新阵地。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我们更要激发广大群众的文化创造之心,让他们发挥聪明才智,主动倾吐心声,创造出更多、更好、更新的红色文化作品,以此推进群众文化工作,为中國的文化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二、以传统文化为群众工作的基础 1、宽容包纳,做好青少年传统文化的引导工作 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部分青少年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从而轻视民族传统文化,甚至恶搞传统文化。从群众文化本身的意义上说,被质疑的“萌文化”其实也是一种无法回避的青年文化,我们强行禁止显然是愚蠢的,道德教化可能也行不通。除了更深地加强两种文化对垒的沟壑,打压与说教绝对一无益处。因为一切以反主流为特征的新兴文化正是在主流的压抑与挤兑之中诞生并不断获取生命力的。对此,最有效且可行的态度,还是宽容,以及在宽容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引导。因为一切自信的主流文化,一切有生命力的传统,都该有此气度与气派。就像大海容纳百川,也不拒绝一条调皮的小溪在流动中闪烁几朵浪花。 2、潜移默化,唤起年节文化的熏陶作用 但在当前的群众文化工作中,诸多民族传统节日已经被人民群众所忽视,相反,一些“洋节”却广受追捧。比如,我们眼下的新年,“年味儿”一年比一年淡薄,好像群众已经不再将“过大年”视作一件人生大事。比如过端午节,年轻一代只知道过端午要吃粽子,而对端午节赛龙舟、祭屈原等文化习俗不闻不问。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源于我国的端午节,被韩国“申遗”,也就不那么奇怪了。这些都说明,一些群众的年节文化意识已经非常淡薄。在传统年节文化式微的同时,源于西方的诸多“洋节”文化却在我国人民群众中如火如荼地蔓延开来,如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情人节等。在商业文化的推波助澜下,洋节文化大有将传统节日取而代之的势头。对群众文化工作者来说,这是不得不深思的现象,因为,这正是群众文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只有解决年节文化式微这个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引起群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 针对上述传统年节文化被群众忽视的现象,笔者认为,必须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让人民群众尤其是年轻一代认识到年节的重要意义,从而主动亲近年节文化。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发动群众,不断丰富、创新年节文化,让传统文化因子更鲜明地体现在年节中。 三、以家庭文化为群众文化工作的抓手 我国古代历来重视家庭教育,上至王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莫不注重子弟家教,讲究家风门风。我们如今讲继承传统文明,讲实现民族复兴,这是必须社会全员参与的大事。事实上,任何一种文化的继承与复兴,都必然要落实到生活日常与言行细节中,方能真正有效。而家庭,正是于自然而然的日常之中继承文化的最佳载体。在家庭这个亲和的小范围内,于吃穿住行、举止言动间浸染传统文化,熏陶仁义道德,落实礼仪规范,方是真的文而化之。 当前,笔者在群众文化工作中发现,很多重视家教家风建设的家庭非常注重年幼子女的传统道德教育。如家长往往用传统经典中的《弟子规》《菜根谭》《颜氏家训》等读本来引导孩子完成最初的道德教育。这当然是值得嘉许的,但却又远远不够。并不是说《弟子规》等传统经典读物的教育能量不足,而是说子女通过言语阅读吸收得来的归根结底只是一种知识和理念,他们还远远缺乏一种激活这种知识、理念,使其转化为自觉行动的力量。这种力量,只能从作为教育方的父母自身向善的行动中得来。父母只有以充分符合家教理念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孩子才能自觉自愿地点亮那盏真善美的心灯。综上所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沿着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方针,积极开展富有民族特色、陶冶情操、凝聚人心的文化活动,通过各种传播手段进行有利的推广和宣传,从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家庭文化三个重点入手,方能真正将群众文化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成向阳.从“玖球天後”看文化传播[N].山西日报,2014-11-19. [2]曹济槟.身教无声胜有声[N].山西日报,2017-01-10. [3]陈志文.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改革与开放,2011 [4]金亚美.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3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17-12-11T16:06:18.7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作者:陈振业 [导读]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搞好群众文化活动,提高全民素质,从而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推进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分析制约基层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出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方向,进而开创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长安镇人民政府宣传文体局 523841 摘要: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搞好群众文化活动,提高全民素质,从而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推进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分析制约基层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出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方向,进而开创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基层群众;群众文化;重要性 基层群众文化是一种传统的文化,与我国的风俗习惯和文学艺术紧密相连。基层文化的发展程度是衡量我国发展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发展基层文化能够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需求,丰富基层群众的生活,提升基层群众的素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深入开展并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1、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追求“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就是要求文化活动合适,而群众文化活动正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对构建和谐社会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养 基层文化的建设是为民服务,基层群众能够在参与基层文化建设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能够在通过参与基层文化活动中丰富自己的生活,在活动参与中实现自我提高、自我教育,同时还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政府通过基层文化建设,在农村建立文化馆和图书馆,能提高基层群众的综合素质。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通过提高基层群众的综合素质能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构建一个与当代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 3、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素质 受不良风气影响,基层群众的文化素养呈现出下降趋势,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能够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削减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4、满足群众的业余文化需求 文化活动是人们一种精神需求,如果缺少了这种粮食,就会觉得精神饥饿,无法得到满足。满足这种饥饿状态的业余文化需求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强文化活动工作的建设,既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又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制约基层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基层文化建设队伍薄弱 当前我国基层文化建设队伍由基层群众组成,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效率低下。 1、文化活动过于形式化和单一化 如今,一些农村文化活动过于形式化,缺乏引导性和亲民性,一些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缺乏文化产品的供给,同时一些活动程序比较复杂,导致基层人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大幅降低。基层管理人员应该组织多样化且符合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提高基层人民对活动的参与度。 3、地方政府对基层文化群众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我国城乡之间差距较大,在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文化生活十分匮乏,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协调,同时政府对农村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一些文化活动无法顺利开展。政府的资金投入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不同地方具有不同的特色,政府对不同地方的资金投入力度也应有所不同,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文化资金投入。 三、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方向 1、提高思想认识,坚持正确的群众文化工作方向 文化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群众的业余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当然它的发展也是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所以它的最终发展成果应该是与全民共同分享。群众文化的出发点应该把群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作为出发点,要考虑到群众对这种文化的需求度,欢迎度和满意度。它的服务对象始终都是广大基层人民群众,要坚持为人民和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来树立群众的观点。所采取的任何形式和活动,都必须通过人民群众来衡量,群众满意工作就达标。 2、深化改革,加快群众文化队伍建设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加强文化活动的有效管理。第一,实行持证上岗,每一个岗位都承担相应的岗位职责,把责任规范起来,这些基层文化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要通过相应的资格检测,条件合格的方可上岗;第二,建立有效积极的激励政策,开展招聘会,落实各项社保待遇,明确工作的性质和职责,用考核的方式吸引那些优秀的人才来加强文化专业技术的力度,充实群众文化的队伍;第三,把民间的文化队伍和业余的文化团体发展和培育起来,组织起业余文化团体的琴棋书画、摄影等协会,健全社区文化志愿者制度。把专业文体团队的民间艺人和退休人员都充分利用起来,鼓励他们发展文化活动,制定相关的优惠鼓励政策,对优秀人才进行专业的培训和辅导,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道德素质的发展。 3、突出文化活动地方特色,增强群众文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想要群众文化得到群众的热切响应,必须具备鲜明的时代性;想要群众文化具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必须让它得到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第一,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推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是体现群众文化的时代性之一,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倡导和群众对理想的追求、陶冶情操等也是属于群众文化时代性的体现。群众文化的中心工作是以政府为中心、以服务广大基层群众为中心、以围绕党委为中心、以三个文明建设为主旋律来展开工作;第二,尊重群众的文化需求、引导群众文化发展方

基层群众文化的现状分析

基层群众文化的现状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03T16:37:22.9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作者:尹启禧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基层群众的精神文明需求日益凸显,需要通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加以满足。 身份证:44190019810209XXXX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基层群众的精神文明需求日益凸显,需要通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加以满足。而就目前而言,我国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存在一定缺陷与不足,就需要不断强化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针对其中缺陷采取针对性的优化及弥补策略。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多元文化;文化建设 一、基层群众文化的现状 (一)基层群众文化活动重视不足 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开展,应当以广大群众为根基与核心,开展多元文化活动,大力提高基层群众文化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引导地方群众文化思想政治及文化素质的提升,帮助基层群众健全人格的实现,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全及完善。我国的发展是以基层群众为核心,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应当立足于为人民服务,提高群众的社会满意度,树立并完善基层群众的精神世界。现阶段,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存在活动普及度不高、群众参与性不足、未能充分响应时代发展诉求等不足,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及有效性不足,需要有效拓展基层文化活动范围,提高文化活动质量。另外,在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做好正面文化的宣导与传播,更好地帮助基层群众提升文化素养。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文化建设过于形式化的问题是其主要问题之一。 (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类型单一 现阶段,我国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类型较少,诸如书法比赛、广场舞大赛等活动屡见不鲜,活动形式的重复性,导致基层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大大下降,影响群众文化素养的有效提升,基于此,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活动应当不断增加活动种类,促进基层群众文化的优化发展。我国在大力推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但也存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人员配置方面不足的问题,群众综合素质较低,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机制建设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专业人才的匮乏也是影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另外,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强调系统性,在开展文化活动时,需要较为完善的基础活动设施配置。经过实际调查可以确定,个别区域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资金有所不足,都会影响当地基础群众文化建设的质量及效果。 二、基层群众文化的优化策略 (一)重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 基于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应当有针对性地探索基层群众文化的优化策略与建设方法。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人员应当充分明确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地位及重要价值,明确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对于我国文化建设工作的意义,并做好统筹全局、优化决策等工作,减少以往群众文化工作过于敷衍的现象。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应当强化群众文化的积极影响,上级领导部门应当逐渐帮助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人员形成对于群众文化的正确认知,强化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质量。如上所述,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专业人才作为基础支撑,专业人才也是影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开展的关键性因素。出于有效提高基层文化建设工作质量的需求,在实际的文化建设工作中,应当大力引进专业人才,强化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工作,比如基层文化建设部门与当地高校等文化机构达成合作关系,广泛吸收专业性人才。在开展基层群众文化队伍建设时,应当从现有文化人才的培养方面入手,重视对于先进知识与文化技能的培养,充分提升当地人才队伍的工作水平,提高群众文化质量。 (二)丰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 如上所述,现阶段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形式过于单一,许多群众对于形式重复的群众文化活动感到乏味与厌烦,影响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这种问题的存在,都会导致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在以往文化建设工作中,群众文化活动方式及活动类型会影响群众的积极性,为了促进基层群众文化质量的提升,应当采取有效策略对基层群众文化队伍的建设工作中加以优化。首先,适当增设基层群众文化的活动种类。许多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及组织人员,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过于想当然,并未深入了解基层群众的文化诉求,针对这种问题,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及组织人员可以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了解基层群众的文化诉求,获取基层群众感兴趣的文化活动类型。比如,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在组织基层群众开展春节及元宵活动之前,开展了大量群众走访工作,了解群众文化诉求,在此基础上精心准备了“特色休闲娱乐活动”等主题活动,活动类型多达23种,包括元宵闹花灯、“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滋养精神、品味经典”全面阅读活动、地方戏剧歌曲展演周活动、民间灶火文艺表演活动、3D电影放映活动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并就该区各行各业的文化成就进行弘扬,歌颂并传播文明正能量。 (三)拓展文化建设资金渠道 我国在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当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由当地财政部门的专项拨款,现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仅仅依靠财政资金拨款会导致当地政府财政负担加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存在经费缺口,还需要基层群众部门强化资金经费筹集渠道的建设及开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部门应当与当地企业达成合作关系,帮助本土企业开展文化宣传工作,或引进当地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等,以获取相应的资金支持。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应当首先广泛调查,进而做好精准定位工作。对我国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缺少针对性及有效性的现状加以分析,了解其背后成因,主要在于缺少足够的民间调查,对群众文化诉求加以了解,真正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对症下药地采取有效的群众文化活动办法。结合文化建设资金渠道拓展的需求,与更加了解市场需求的地方文化组织达成合作,并吸引文创组织入驻,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资源支撑,既实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精准定位工作,又能满足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实际需求。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应当从思想理念上贴近广大群众,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特性采取相应的基层文化活动形式及活动方法。 (四)提升基层文化活动质量 目前,我国文化形式愈发多样,其中不乏对许多媚俗低级的文化内容加以抵制,以保证文化内容的纯洁健康。基层群众文化组织应当强化对于辅导人员的合理选拔,对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制度加以健全及完善,切实保障基层文化活动的合理开展,保障文化培训工作的有效

群众文化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教学内容

群众文化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

《群众文化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 前言 根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和北京市人事局《关于2008年度职称评审工作安排的通知》(京人发[2008]11号)文件的要求,我市群众文化系列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以考代评的评价方式。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群众文化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涵义为:掌握系指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运用其要点,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群众文化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将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群众文化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 考试大纲编写组 二〇一二年一月

群众文化专业基础 一、了解群众文化与群众文化学的基本概念 (一)群众文化 (二)群众文化活动 (三)群众文化活动管理 (四)群众文化学 (五)群众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六)我国群众文化发展的四个历史时期 (七)群众文化骨干和群众文化群体 (八)群众文化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 (九)群众文化事业机构体系 (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十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和范围 (十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方针和原则二、了解艺术概论的相关知识 (一)社会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来源 (二)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 (三)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四)艺术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 (五)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几种主要创作方法 (六)艺术的继承借鉴和革新创造 (七)艺术欣赏的特点 三、掌握群众文化的本质特征 (一)群众文化的群众性 1、群众性的含义 2、群众性的社会要求 (二)群众文化的自娱性 1、自娱性的含义 2、自娱性的形成原理与类型 3、娱乐与教化的内在联系 (三)群众文化的倾向性 1、倾向性的含义 2、倾向性的必然性与多样性

文体活动中心介绍

文体活动中心介绍 欢迎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光临新林区文体活动中心。 今天的中心来自于对破旧废弃的老电影院的改造,现在的中心是群众健身的重要场所、礼仪培育的重要窗口、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 乒乓球训练、羽毛球运动、篮球比赛、排球联谊、文艺编排、舞蹈教学、绘画培训等都可以在中心进行,北面是乒乓球训练专区,教练获得了大兴安岭地区女子单打38年冠军荣誉,和世锦赛冠军焦志敏是同期专业运动员,我们这是大兴安岭地区乒乓球训练基地,青少年乒乒球竞技水平一直列整个地区前茅。我们的舞蹈指导员曾获得省舞蹈指导教师一等奖荣誉,引领我们的少儿舞蹈艺术水平走在地区前列,今年她通过公开选拔走上了领导岗位。 中心承担着群众性文体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开馆三年来组织了内蒙大兴安岭两地区乒乓球俱乐部间的比赛,呼中新林两区之间的篮球友谊赛、群众广场健身操赛等各种活动近200场次活跃群众文体生活。乒乓球参赛人员达到200余人,篮球赛一组织就能进行10多天,特别受群众欢迎。 中心实行朝五晚九工作时制,面向群众免费开放,体现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每天早上不到五点多中心就迎来了第一支健身队,然后根据不同时间段,太极、秧歌、

羽毛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健身操、体育舞蹈、器械锻炼等相继有序进行,直到晚九点半结束,每天接纳群众近400人。党和政府惠民利民的举措通过中心得到贯彻,群众在这里进一步获得了理性平和的心态,中心成为了稳定社会,凝聚力量,促进发展的助推器。 中心对群众文体活动的组织主要采取中心指导与协会自治相结合的方式,兴翼羽毛球协会有自己的章程、帐号,通过了民政部门注册,成为大兴安岭地区非常正规的一个协会。中心什么时候来都干净整洁,一个在于管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来自于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和自我监督,来到中心,每名群众都感触很有收获,从而发自内心地热爱这里,维护这里,珍惜这里,这里没有吸烟吐痰的,每个来此的群众都有专门的运动鞋,而且群众自己产生的废弃物从不在中心留下,都自行带走,从小处体现出的热爱新林建设新林的情怀,既可爱又感人。 我们区把文体事业当做一项很重要有民生工程做,不断加快建设步伐,今年我区筹集资金重修了灯光球场、图书馆和健身广场,也正筹资建设生态文化公园,一个更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即将铺展在五万新林人面前。

谈如何开展新形势下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

谈如何开展新形势下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 发表时间:2019-03-27T11:53:24.9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作者:李东启 [导读] 摘要: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开展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五马镇文化站安徽亳州 236800 摘要: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开展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各基层的基层文化单位和文化工作者应当坚持不懈地开展和创新文化工作,推进群众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多作贡献。 关键词:企业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发展路径 1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概述 群众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人民大众共同创造的文化、思想、精神财富,而随着国家、政府等现代结构组织的形成,文化发扬与传播形成了更加鲜明的组织性,这也为精神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群众文化通常符合广大民众的普遍性需求,能够带给群众良好的文化与精神享受。不同层次、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文化背景的民众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性,而群众文化机构及管理单位要面向所有群众,为他们提供符合他们意愿的服务内容,这才能够不断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活动效果,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2群众文化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民众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样便使得民众将关注的目光由以往对物质文化的重视逐渐转变为对精神文化的需要,这就对当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有效性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此,相关文化主管部门必须看到这一点,并加大对群众文化工作的投入和重视程度,由此将推动我国现阶段文化事业实现稳步攀升。 1.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建设进程来看,其中,文化事业能否真正得到重视,将对这一建设进程发生直观的影响。同时,文化事业的建设程度将对经济建设工作发挥着保驾护航的效用,也就是说,在文化事业得到保证的前提下,经济建设工作亦能否得到同步促进和推动。而在文化事业建设体系之中,群众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也是必须重视群众文化工作的意义所在。 2.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将决定我国民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自市场经济体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得到正式确立之后,民众整体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由此使得社会公众的关注点同先前相比产生了变化,也就是说,我国民众不再如同以往那般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物质生活之上,而是开始更加关注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这种背景之下,群众文化工作的现实意义便凸显出来,可以说,前述原因的存在便决定了当前我国群众文化工作的目的和宗旨乃是为了使社会公众在物质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获得更为优质的精神文化生活。 3现阶段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情况 现阶段在我国,基层群众文化的组织职能由县市级的文化主管机构负责,其担负着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设计、组织的重任。国内经济生产总值的不断提升,使得社会公众的生活水平同先前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与之相伴而来的,便是社会公众对于优质精神文化生活的诉求也比先前表现得更为强烈。受这种趋势的影响,国内基层群众文化主管机构加大了对各类文化设施的建设以及投入力度,由此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充分开展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同时,随着社会进入高速发展期,以广场文化活动为主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大规模兴起,各地基层群众文化主管机构抓住这一契机,依托广场、公园等公共文化场所,相继开展和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在这些活动过程之中,各地群众纷纷展示自己的才艺,如歌舞、乐曲演奏等,并将时代精神和时代主题融入到这些活动形式之中,由此极大地促进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丰富。不过总的看来,在我国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所存在的问题亦不容忽视,如一些地方所开展和举办的群众文化活动从内容到形式依然较为陈旧,没有反映出当前的社会发展动向,同时,一些地方的群众文化活动,亦未能真正实现对广大群众的吸引,从而导致这些地方的群众文化活动成为小众活动,而没有真正成为惠及大众的文化活动。 4如何优化与创新群众文化工作 4.1注重吸引优秀文艺人才充实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之中 为了切实推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确保有着一支较高专业化水准的文艺人才队伍。因此,各地基层群众文化主管机构应当秉承尊重人才、重视人才以及利用人才的工作理念,以此作为提升基层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指导理念。具体方式是:各地基层群众文化主管机构应当为文艺人才提供专项培训辅导班,促成其快速成长。同时,各地基层群众文化主管机构应当积极同所在地区的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以此来实现对专业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升级。还有就是,各地基层群众文化主管机构要创设文艺人才引进机制,以便能够吸引民间优秀的文艺人才踊跃地加入和参与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之中。另外,各地基层群众文化主管机构亦应当为文艺人才提供实践契机,如开展文化进社区、文化进军营等活动,以此来作为帮助专业文艺人才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 4.2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文化,都应该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群众文化艺术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这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在思想观念方面,在汲取前人经验和智慧的基础上要有创新意识;在活动形式方面,根据群众需求,不断更新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给人以新鲜感;在文化传播方面,积极适应“互联网+”的社会模式,用“互联网+文化”的形式,传播群众文化意识,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创新建设群众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代代人共同的努力和不断的探索,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3走群众路线,激发群众热情 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是基于群众现实生活需要酝酿出来的,这种酝酿还依赖于激发群众,把现实诉求和文化服务关联,以及对文化诉求的提升。只有当群众充满热情的开始把自己现实生活需求和文化相关联,就会主动寻找满足自己需求的途径,创新文化服务方式的新需求也就酝酿其中。农家书屋和电商的结合改变了传统农家书屋资金短缺、资源闲置、政府单向管理的旧思路,为创新文化服务方式创建了农村书屋带动电商销售,电商反哺书屋建设的双向互补新思路。阅读空间的建立、网红直播的兴起亦如此。这正是群众热情的激发,带来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新思路。 4.4利用网络开展群文建设 在数字化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等数字通讯设备进行交流,从先前的线下聚会,转变为线上线下互动的“群生活模式”,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沟通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利用和挖掘网络这一无形资源为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