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北支的形成和变迁_张军宏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2 公元 612年的长江口与胡逗洲 (据中国历史地图第五册 )
1.3 古北支的更替
长江口古北支的 更替换代 涉及水 文泥沙 、江海 动力 、地质 、 气候以及不断束狭延 伸的河口 地形等 诸多因素 , 在 总体上 又以 泥沙 、潮汐和气候三大要素起主导作用 。
据文献 [ 5] :扶海洲公 元前 4世纪 (公元前 350年 )已 成规 模 , 当时长江为少沙期 , 它形似勿南沙和 朗家沙 (图 1)等水 下沙 波 , 从形态和位置 判断 , 扶海 洲原 始态的 “母 体 ”应是 苏北沿 岸 沙群 (辐射状沙洲 )的沙体之一 。 至 于苏北沿 岸沙群 的成因 , 有 着不同的见解 [ 6] , 一种认为是由东海 潮波和 南黄海 潮波在 弶港 附近汇合 、形成辐合辐散的潮流塑造的 ;另一种认为是冰后期海 侵后 , 古长江 在弶港附 近入海 , 形成内尖 外敞的海湾 , 促使 海水 产生辐合辐散 的水 流而 造成 。 笔者 经地 质地 貌综 合分 析后 认 为 :苏北沿岸 地处南黄 海地震带 , 地震使 海底起伏不 平 , 凸 部成 沙波核 , 凹处 成流道 , 在潮流 和沿岸流的 长期作用下 , 将黄 河入 海泥沙反复搬运 , 经滩槽泥沙交换和波浪淘洗 , 使众多的沙波核 得到改造 , 不断成长 , 物质粗 化 , 壮 大成群 。 扶 海洲的 母体 就是 该沙群中最靠近扬泰古沙嘴的 一个沙波 。 又因该地带处于中纬 度区 , 黄海的 东北和偏 北大风 , 形成西南 或偏南向大 浪 , 改 造沿 岸水域 , 进行波场沉积 , 通常波场沉积能 使近岸沙波淤到波浪扬 动之高度 [ 7] , 上述诸多 因素 使得 扶海 州形 成 , 并与 扬泰 古沙 嘴 间形成了长江口最早 的北支 — 夹江 。 3 ~ 4世 纪后 , 由于流 域开 发 , 长江输沙逐趋 增多 , 并 受由 东南 向西 北传 播的 东海 潮波 制 约 , 潮流顶托力指 向西 北 , 致使 泥沙 易汇 聚在 三角 江河 口湾 北 部 , 促使北岸沙嘴发育 , 不断向 东南伸展 ;同期 , 扶海洲也得到长 江泥沙补给 , 逐渐拓展 。 久之 , 夹江束狭 , 泥沙不断充填 , 并 与扶 沙洲涨连 , 致使沙嘴跃移其东端 , 形成了新的河口地形 。
图 1 公元前 350 年扬泰古沙嘴和扶海洲位置 (据中国历史地图第一册 )
1.2 第 2代北支
扶海洲并岸后 , 到南 北朝 (420 -589年 )中期 , 《梁 书 》载 有 “胡逗洲 ”出现 , 其位置 处于 今南通 地区 。 从图 2可 见 :隋大 业 八年 (612年 )胡逗洲已成为一个大沙岛 , 主轴呈东略 偏南走向 , 东西长约 54 km, 南北 宽约 24 km, 其北 岸和古沙嘴 南岸构成 了 一个喇叭型水道 , 时称横江 , 即为长江口第 2代北支 。 喇叭型 水 道的河势形态加之水沙多 从南水 道下泄 , 为后 起的长 江口沙 岛 和现行北支的形成造就了集水集沙的有利地域 。 在其后时冲 时 淤的 300余年间 , 胡逗 洲东 南面 先后 涨出 了南 布 洲 、东洲 和 布
DO I :10.16232/j .cnki .1001 -4179. 0 9年
7期 4月
文章编号 :1001 -4179(2009)07 -0014-04
人Y an民gtz e 长R iv江er
Vol.4 0, Apr.,
No.7 200 9
随后 , 流域开发力度逐 渐加大 , 长江 输沙进 一步增 多 , 使河 口北部聚沙量增大 , 于是在古扶海洲南部的江域 , 发育了新的河 口沙岛 — 胡逗洲 。 接着又 在其下 游岛影 区的弱 动力带 , 先 后出 露了南布洲和东布洲 , 自西向东组成了沙岛链 , 岛链和北岸间的 水道为横江 , 它更替了夹 江 , 成了长 江口第 2 代北支 。 自此 , 河
2.1 北支 的形 成
北支的形成与崇明岛的发育密不可分 。 崇明岛自唐初到 明 末发展成大沙岛 , 可分为萌生成长 、多洲变迁和岛核稳定 3个 时 期 , 北 支形成于岛核稳定期 , 并与长江口泥沙补给密切相关 。
7 ~ 11世 纪 (唐初 至北 宋后 期 )为 萌 生成 长期 。 随着 胡 逗 洲 — 东布洲岛链的形成和并岸 , 以及河口湾南岸的积涨 , 湾口 从 180 km缩狭至 120 km, 已 趋 近今 南 汇 、启 东两 嘴 间的 宽 度 98 km。 这一时期也正值 唐代盛 垦期 , 长 江流 域水 土流 失加 重 , 江 水富沙 。 富沙促使泥沙运动活跃 , 河口缩狭促成潮能集中 , 潮 流 增强 , 并在科氏 力的作用下使涨落潮流路分离 , 在分流带流速 较 缓 , 利 于泥沙沉 积成沙岛 , 沙岛的 形成又反 作用于水流 , 使流 路 摆荡 , 于是造成沙岛此塌彼涨 , 在涨塌动荡中萌生了崇明岛 。 据 明 《正德志 》载 :东沙 、西沙是崇明岛的 前身 , 萌生于唐 武德年 间 (618 ~ 626年 ), 至今已有 1 300多年 。 那时长江口植被茂盛 , 盐 度相对较 低 , 即 江流大 、输沙多 , 有利初 生的崇明 岛在冲淤中 增 长 。 此时期崇明岛刚新生 , 北支尚未成型 。
长江口北支是长 江口的一 级汊道 , 由河 口演化 过程中 江中 沙岛分隔而成 , 与南支孪生 , 其 不同是 :南支自形成以来 , 通过孕 育沙岛 , 不断 分汊 , 在束狭延 伸中得以持 续和发展 ;而北支 随着 沙岛并岸而消亡 , 在沙岛 新生中 得以换 代和更 替 。 现行的 长江 口北支是有史记载以来的第 3代北支 , 目前处于衰退中 , 正 在朝 着换代更替的方向 演进 。 本文 试图从 志书 、历史地 图和相 关文 献记载的地史和水文 资料中 , 梳理出 历代北 支的形 成和变 迁规 律 , 以求从中获得 北支形 成至 消亡 的 “生 命 ”周期 , 并 由此来 预 测现行北支的消亡时 间 , 为长江口的持续开发服务 。
上游逐渐淤闭 , 形成高阳荡 。 随后 , 长江口北岸沙嘴就跃移至 今 掘港附近的廖角嘴 [ 3] 。 从上述史 料推算 , 第 1 代北支 从形成 至 消亡约经历了 700 ~ 800 a。
1 长江河口的古北支
自战国 (公元前 475年至 公元前 221 年 )起 , 长 江河口 出现 分汊 , 南汊称南 支 , 北汊 称北 支 。 南 支随 沙岛 新生 、不断 分汊 , “母体 ”在变演中延续至今 ;北支随沙岛 并岸 、不断衰 退 , 并 由南 支新生的北汊更替 , 至今已持续 3代 , 前 2代为古北支 。
长江口北支的形成和变迁
张 军 宏 孟 翊
(华东师范大学 河口海岸研究院 , 上海 200062)
摘要 :根据志书 、历史地图及有关文献记载的地史和水 沙资料 , 以年代 、时间为序 , 结合 地质地 貌 、水 文泥沙 、沉 积动力等多学科分析 , 论述了长江河口在演化中出现的 3代北支 。 3代北 支均为长江 河口一级 汊道 , 由 沙岛分 隔而成 , 一般沙岛萌 生在先 , 北支形成在后 , 现行北支形成于崇明岛成型 1 000多年后 。当潮流作用超过径流作 用时 , 北支便由河控 通道转化为潮控通道 , 进入衰退期 。 消 亡或更替 的过程是 :沙岛并 岸 , 沙 嘴跃移 , 河口 束狭 并向海推进 。 根据分析 , 在自 然状态下 , 最长 500 a, 短则 200 a, 长江北支将自行消亡 。 关 键 词 :沙岛 ;河口变迁 ;演化过程 ;长江口北支 中图分类号 :C911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09 -01 -1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676028);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项目 (2002CB412407) 作者简介 :张军宏 , 男 ,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院 , 硕士研究生 。
第 7期
张军宏等 :长江口北支的形成和变迁
15
洲 ;不久 , 东洲和布洲涨连一体 , 合称东布洲 , 组成了胡逗洲 — 东 布洲岛链 ;胡逗洲 、东布 洲以及 位于其 间的南 布洲在 10世 纪还 未并岸 , 它们的并岸大致应 在修筑余 西至吕 四场段 范公堤 时期 (1034 ~ 1055年 )前 , 约在 11世纪初才 归并北岸 , 随之第 2 代北 支消亡 , 长江口北岸沙嘴 — 廖角嘴 , 又从 如东跃移至今吕四港附 近 , 其位置大致在吕四东南 20 km的海中 [ 4] 。 据上述史料推算 , 第 2代北支从形成到消亡约经历了 500 ~ 600 a。
11 ~ 16世纪初 (北宋 后期 至明代 中期 )为 多洲 变迁期 。 这 一时期 , 长江口泥沙来源增多 , 沙岛频生 , 长江口既有流域来沙 , 也有来自苏北沿岸 、被潮流带 入的黄河 泥沙 [ 8] 。 多方 供沙使 沙 岛频生猛增 。 据清康熙 、雍正两崇明志图列 , 从南宋至元明时 期 的沙岛多达 40余个 , 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三沙 、平洋 沙和长沙 ; 若加上唐至南宋期间 所露沙岛 , 计 有 60余 个 , 沙 岛密布 整个 长 江口 , 形成了一 个多岛多汊 、水流 纵横的环 境 , 成 为河口巨大 的 拦门沙系 。
口演变进入了一个多洲多沙的动荡期 。
2 现行北支的形成和成型
北支是长江口一级汊 道 , 凡 一级河 口汊道 的形成 都具有 两 大特征 :① 被足够大的 沙岛分 隔 、水道 和岛 岸廓 线分 明 ;② 流 道清晰 , 至少有一条泓道与 海沟通 。 通常 , 沙岛形 成在先 , 汊 道 形成在后 。 北支是被崇明 沙岛分 隔成的 汊道 , 其形成 迟于崇 明 岛出露 1 000多年 , 至 17世纪初才成雏形 , 明末至乾隆 间成型 。
16世纪初至 17世纪初 (明中期至明末 )为 岛核稳定期 。 正 德年间 (1506 ~ 1521年 )在 姚刘沙西南 , 隔水 60余 里处 , 小 长沙 (长沙 )出 露 。 该沙 周 围有 多 个无 名沙 岛 环绕 (图 3), 流 缓 波 弱 , 水 沙环境优越 , 其出水后位置基本未变 , 长沙却不断淤涨 , 而 后逐渐于万历年 (1573 ~ 1620年 )中期涨 出的吴 家沙 、享 沙 (知 县张世臣改称响沙 )连成一片 , 不 断壮大 , 成为 崇明岛 的核心 部 位 — “岛核 ” , 为北支 的形 成奠 定了基 础 [ 9] 。 从 图 3 可见 , 蛋 形 岛核与西端平洋沙并不连接 , 间有平安沙 、阜安沙及南北向的 串 沟相隔 , 但已明 显地把长 江口分隔成 两条水道 , 各自 独立通海 , 具有了河口一级分汊的特征 , 北支和南支初成雏形 。 在图 4中 , 第五迁之县城位居长沙和 享沙之 间 , 其 位置与 现今崇 明县城 相 当 。 这表明自长沙与享沙 淤合起 , 崇明 岛的核 心部位 已基本 稳 定 , 因 享沙出露于万历年 (1573 ~ 1620年 )中 期 , 待它于 长沙 淤 合应在明末 (17世纪初 ), 由此推断 , 北支应形成于 17世纪初 。
1.1 第 1代北支
全新世中期时长江口北岸 沙嘴位于今扬州 、泰州地区 , 称扬 泰古沙嘴 。 古沙 嘴南 部 , 即长 江北 岸堆 积 了一 道道 由扬 州 、江 都 、泰州至海安青墩一线的弧沙堤 , 其中 海安至如皋的一道砂堤 呈东北 — 西南走 向 , 古称 赤岸 [ 1] , 据 位于 赤岸 的青 墩新 石器 遗 址碳年代测定 , 距今 5 970 ±190年和 5 235 ±135 年 [ 2] , 由 此可 推断距今 5 000 ~ 6 000 a间 , 长江北 岸古 沙嘴已 向东 南伸 至海 安 — 如皋一带 。 战国时期 , 古沙嘴以东扶海洲出水 (图 1), 西起 今通扬运河东段 (呈南 北走向 ), 东 至如东 , 东 西长约 70 km, 南 北宽约 42 km, 其与赤岸间水道宽约 23 km, 古称夹江 , 这就是最 早的长江口北支 , 也即第 1代北支 。 汉朝起逐渐淤浅束狭 , 至三 国景元三年 (262年 )束狭 到不足 10 km, 晋 朝 (265 ~ 420年 )时
1.3 古北支的更替
长江口古北支的 更替换代 涉及水 文泥沙 、江海 动力 、地质 、 气候以及不断束狭延 伸的河口 地形等 诸多因素 , 在 总体上 又以 泥沙 、潮汐和气候三大要素起主导作用 。
据文献 [ 5] :扶海洲公 元前 4世纪 (公元前 350年 )已 成规 模 , 当时长江为少沙期 , 它形似勿南沙和 朗家沙 (图 1)等水 下沙 波 , 从形态和位置 判断 , 扶海 洲原 始态的 “母 体 ”应是 苏北沿 岸 沙群 (辐射状沙洲 )的沙体之一 。 至 于苏北沿 岸沙群 的成因 , 有 着不同的见解 [ 6] , 一种认为是由东海 潮波和 南黄海 潮波在 弶港 附近汇合 、形成辐合辐散的潮流塑造的 ;另一种认为是冰后期海 侵后 , 古长江 在弶港附 近入海 , 形成内尖 外敞的海湾 , 促使 海水 产生辐合辐散 的水 流而 造成 。 笔者 经地 质地 貌综 合分 析后 认 为 :苏北沿岸 地处南黄 海地震带 , 地震使 海底起伏不 平 , 凸 部成 沙波核 , 凹处 成流道 , 在潮流 和沿岸流的 长期作用下 , 将黄 河入 海泥沙反复搬运 , 经滩槽泥沙交换和波浪淘洗 , 使众多的沙波核 得到改造 , 不断成长 , 物质粗 化 , 壮 大成群 。 扶 海洲的 母体 就是 该沙群中最靠近扬泰古沙嘴的 一个沙波 。 又因该地带处于中纬 度区 , 黄海的 东北和偏 北大风 , 形成西南 或偏南向大 浪 , 改 造沿 岸水域 , 进行波场沉积 , 通常波场沉积能 使近岸沙波淤到波浪扬 动之高度 [ 7] , 上述诸多 因素 使得 扶海 州形 成 , 并与 扬泰 古沙 嘴 间形成了长江口最早 的北支 — 夹江 。 3 ~ 4世 纪后 , 由于流 域开 发 , 长江输沙逐趋 增多 , 并 受由 东南 向西 北传 播的 东海 潮波 制 约 , 潮流顶托力指 向西 北 , 致使 泥沙 易汇 聚在 三角 江河 口湾 北 部 , 促使北岸沙嘴发育 , 不断向 东南伸展 ;同期 , 扶海洲也得到长 江泥沙补给 , 逐渐拓展 。 久之 , 夹江束狭 , 泥沙不断充填 , 并 与扶 沙洲涨连 , 致使沙嘴跃移其东端 , 形成了新的河口地形 。
图 1 公元前 350 年扬泰古沙嘴和扶海洲位置 (据中国历史地图第一册 )
1.2 第 2代北支
扶海洲并岸后 , 到南 北朝 (420 -589年 )中期 , 《梁 书 》载 有 “胡逗洲 ”出现 , 其位置 处于 今南通 地区 。 从图 2可 见 :隋大 业 八年 (612年 )胡逗洲已成为一个大沙岛 , 主轴呈东略 偏南走向 , 东西长约 54 km, 南北 宽约 24 km, 其北 岸和古沙嘴 南岸构成 了 一个喇叭型水道 , 时称横江 , 即为长江口第 2代北支 。 喇叭型 水 道的河势形态加之水沙多 从南水 道下泄 , 为后 起的长 江口沙 岛 和现行北支的形成造就了集水集沙的有利地域 。 在其后时冲 时 淤的 300余年间 , 胡逗 洲东 南面 先后 涨出 了南 布 洲 、东洲 和 布
DO I :10.16232/j .cnki .1001 -4179. 0 9年
7期 4月
文章编号 :1001 -4179(2009)07 -0014-04
人Y an民gtz e 长R iv江er
Vol.4 0, Apr.,
No.7 200 9
随后 , 流域开发力度逐 渐加大 , 长江 输沙进 一步增 多 , 使河 口北部聚沙量增大 , 于是在古扶海洲南部的江域 , 发育了新的河 口沙岛 — 胡逗洲 。 接着又 在其下 游岛影 区的弱 动力带 , 先 后出 露了南布洲和东布洲 , 自西向东组成了沙岛链 , 岛链和北岸间的 水道为横江 , 它更替了夹 江 , 成了长 江口第 2 代北支 。 自此 , 河
2.1 北支 的形 成
北支的形成与崇明岛的发育密不可分 。 崇明岛自唐初到 明 末发展成大沙岛 , 可分为萌生成长 、多洲变迁和岛核稳定 3个 时 期 , 北 支形成于岛核稳定期 , 并与长江口泥沙补给密切相关 。
7 ~ 11世 纪 (唐初 至北 宋后 期 )为 萌 生成 长期 。 随着 胡 逗 洲 — 东布洲岛链的形成和并岸 , 以及河口湾南岸的积涨 , 湾口 从 180 km缩狭至 120 km, 已 趋 近今 南 汇 、启 东两 嘴 间的 宽 度 98 km。 这一时期也正值 唐代盛 垦期 , 长 江流 域水 土流 失加 重 , 江 水富沙 。 富沙促使泥沙运动活跃 , 河口缩狭促成潮能集中 , 潮 流 增强 , 并在科氏 力的作用下使涨落潮流路分离 , 在分流带流速 较 缓 , 利 于泥沙沉 积成沙岛 , 沙岛的 形成又反 作用于水流 , 使流 路 摆荡 , 于是造成沙岛此塌彼涨 , 在涨塌动荡中萌生了崇明岛 。 据 明 《正德志 》载 :东沙 、西沙是崇明岛的 前身 , 萌生于唐 武德年 间 (618 ~ 626年 ), 至今已有 1 300多年 。 那时长江口植被茂盛 , 盐 度相对较 低 , 即 江流大 、输沙多 , 有利初 生的崇明 岛在冲淤中 增 长 。 此时期崇明岛刚新生 , 北支尚未成型 。
长江口北支是长 江口的一 级汊道 , 由河 口演化 过程中 江中 沙岛分隔而成 , 与南支孪生 , 其 不同是 :南支自形成以来 , 通过孕 育沙岛 , 不断 分汊 , 在束狭延 伸中得以持 续和发展 ;而北支 随着 沙岛并岸而消亡 , 在沙岛 新生中 得以换 代和更 替 。 现行的 长江 口北支是有史记载以来的第 3代北支 , 目前处于衰退中 , 正 在朝 着换代更替的方向 演进 。 本文 试图从 志书 、历史地 图和相 关文 献记载的地史和水文 资料中 , 梳理出 历代北 支的形 成和变 迁规 律 , 以求从中获得 北支形 成至 消亡 的 “生 命 ”周期 , 并 由此来 预 测现行北支的消亡时 间 , 为长江口的持续开发服务 。
上游逐渐淤闭 , 形成高阳荡 。 随后 , 长江口北岸沙嘴就跃移至 今 掘港附近的廖角嘴 [ 3] 。 从上述史 料推算 , 第 1 代北支 从形成 至 消亡约经历了 700 ~ 800 a。
1 长江河口的古北支
自战国 (公元前 475年至 公元前 221 年 )起 , 长 江河口 出现 分汊 , 南汊称南 支 , 北汊 称北 支 。 南 支随 沙岛 新生 、不断 分汊 , “母体 ”在变演中延续至今 ;北支随沙岛 并岸 、不断衰 退 , 并 由南 支新生的北汊更替 , 至今已持续 3代 , 前 2代为古北支 。
长江口北支的形成和变迁
张 军 宏 孟 翊
(华东师范大学 河口海岸研究院 , 上海 200062)
摘要 :根据志书 、历史地图及有关文献记载的地史和水 沙资料 , 以年代 、时间为序 , 结合 地质地 貌 、水 文泥沙 、沉 积动力等多学科分析 , 论述了长江河口在演化中出现的 3代北支 。 3代北 支均为长江 河口一级 汊道 , 由 沙岛分 隔而成 , 一般沙岛萌 生在先 , 北支形成在后 , 现行北支形成于崇明岛成型 1 000多年后 。当潮流作用超过径流作 用时 , 北支便由河控 通道转化为潮控通道 , 进入衰退期 。 消 亡或更替 的过程是 :沙岛并 岸 , 沙 嘴跃移 , 河口 束狭 并向海推进 。 根据分析 , 在自 然状态下 , 最长 500 a, 短则 200 a, 长江北支将自行消亡 。 关 键 词 :沙岛 ;河口变迁 ;演化过程 ;长江口北支 中图分类号 :C911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09 -01 -1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676028);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项目 (2002CB412407) 作者简介 :张军宏 , 男 ,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院 , 硕士研究生 。
第 7期
张军宏等 :长江口北支的形成和变迁
15
洲 ;不久 , 东洲和布洲涨连一体 , 合称东布洲 , 组成了胡逗洲 — 东 布洲岛链 ;胡逗洲 、东布 洲以及 位于其 间的南 布洲在 10世 纪还 未并岸 , 它们的并岸大致应 在修筑余 西至吕 四场段 范公堤 时期 (1034 ~ 1055年 )前 , 约在 11世纪初才 归并北岸 , 随之第 2 代北 支消亡 , 长江口北岸沙嘴 — 廖角嘴 , 又从 如东跃移至今吕四港附 近 , 其位置大致在吕四东南 20 km的海中 [ 4] 。 据上述史料推算 , 第 2代北支从形成到消亡约经历了 500 ~ 600 a。
11 ~ 16世纪初 (北宋 后期 至明代 中期 )为 多洲 变迁期 。 这 一时期 , 长江口泥沙来源增多 , 沙岛频生 , 长江口既有流域来沙 , 也有来自苏北沿岸 、被潮流带 入的黄河 泥沙 [ 8] 。 多方 供沙使 沙 岛频生猛增 。 据清康熙 、雍正两崇明志图列 , 从南宋至元明时 期 的沙岛多达 40余个 , 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三沙 、平洋 沙和长沙 ; 若加上唐至南宋期间 所露沙岛 , 计 有 60余 个 , 沙 岛密布 整个 长 江口 , 形成了一 个多岛多汊 、水流 纵横的环 境 , 成 为河口巨大 的 拦门沙系 。
口演变进入了一个多洲多沙的动荡期 。
2 现行北支的形成和成型
北支是长江口一级汊 道 , 凡 一级河 口汊道 的形成 都具有 两 大特征 :① 被足够大的 沙岛分 隔 、水道 和岛 岸廓 线分 明 ;② 流 道清晰 , 至少有一条泓道与 海沟通 。 通常 , 沙岛形 成在先 , 汊 道 形成在后 。 北支是被崇明 沙岛分 隔成的 汊道 , 其形成 迟于崇 明 岛出露 1 000多年 , 至 17世纪初才成雏形 , 明末至乾隆 间成型 。
16世纪初至 17世纪初 (明中期至明末 )为 岛核稳定期 。 正 德年间 (1506 ~ 1521年 )在 姚刘沙西南 , 隔水 60余 里处 , 小 长沙 (长沙 )出 露 。 该沙 周 围有 多 个无 名沙 岛 环绕 (图 3), 流 缓 波 弱 , 水 沙环境优越 , 其出水后位置基本未变 , 长沙却不断淤涨 , 而 后逐渐于万历年 (1573 ~ 1620年 )中期涨 出的吴 家沙 、享 沙 (知 县张世臣改称响沙 )连成一片 , 不 断壮大 , 成为 崇明岛 的核心 部 位 — “岛核 ” , 为北支 的形 成奠 定了基 础 [ 9] 。 从 图 3 可见 , 蛋 形 岛核与西端平洋沙并不连接 , 间有平安沙 、阜安沙及南北向的 串 沟相隔 , 但已明 显地把长 江口分隔成 两条水道 , 各自 独立通海 , 具有了河口一级分汊的特征 , 北支和南支初成雏形 。 在图 4中 , 第五迁之县城位居长沙和 享沙之 间 , 其 位置与 现今崇 明县城 相 当 。 这表明自长沙与享沙 淤合起 , 崇明 岛的核 心部位 已基本 稳 定 , 因 享沙出露于万历年 (1573 ~ 1620年 )中 期 , 待它于 长沙 淤 合应在明末 (17世纪初 ), 由此推断 , 北支应形成于 17世纪初 。
1.1 第 1代北支
全新世中期时长江口北岸 沙嘴位于今扬州 、泰州地区 , 称扬 泰古沙嘴 。 古沙 嘴南 部 , 即长 江北 岸堆 积 了一 道道 由扬 州 、江 都 、泰州至海安青墩一线的弧沙堤 , 其中 海安至如皋的一道砂堤 呈东北 — 西南走 向 , 古称 赤岸 [ 1] , 据 位于 赤岸 的青 墩新 石器 遗 址碳年代测定 , 距今 5 970 ±190年和 5 235 ±135 年 [ 2] , 由 此可 推断距今 5 000 ~ 6 000 a间 , 长江北 岸古 沙嘴已 向东 南伸 至海 安 — 如皋一带 。 战国时期 , 古沙嘴以东扶海洲出水 (图 1), 西起 今通扬运河东段 (呈南 北走向 ), 东 至如东 , 东 西长约 70 km, 南 北宽约 42 km, 其与赤岸间水道宽约 23 km, 古称夹江 , 这就是最 早的长江口北支 , 也即第 1代北支 。 汉朝起逐渐淤浅束狭 , 至三 国景元三年 (262年 )束狭 到不足 10 km, 晋 朝 (265 ~ 420年 )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