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镇村规划实践探索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规划
2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背景下村庄规划的改革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背景下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战略
1 统筹融合
• 统筹村庄发展目标 • 统筹生态保护修复 • 统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
保护 • 统筹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 • 统筹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
服务设施布局 • 统筹产业发展空间 • 统筹农村住房布局 • 统筹村庄安全和防灾减灾
3 当前我国村镇发展特点
人去屋空,工业明星镇的凋零也不可避免。
武汉市 江夏区 乌龙泉镇
武钢集团六十年代成立后 唯一的溶剂原料基地,提供石 灰石、白云石成品矿。
3 当前我国村镇发展特点
死在了90年代的乡镇企业。
武汉市 蔡甸区 侏儒山
十里八 乡的商 贸中心
4 乡镇发展的特色总结 我国镇村发展特色
东部镇均镇区人口规模为中西部小城镇的近2倍, 财政收入是中西部小城镇的近7倍,镇均企业数量
是中西部的2.5倍,集聚了相当规模的经济要素和
人口要素,2000-2010年期间东部小城镇对我国城
镇化的贡献率是中西部总和的1.3倍
1984年建镇时的龙港镇
2002年的龙港镇
2012年的龙港镇
2 我国村镇发展中的历史特色与模式
应用:当前,类型学被拓展到乡村聚落研究(、乡村社会经济分析等领域,契合乡村振兴中对村庄进行 精准分类的要求
如何归纳与分析乡村特色?
2、行动者网络理论(ANT)——分析乡村内部各要素变化的理论依据
内容: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法国社会学家卡龙(Michel Callon)和拉图尔(Bruno Latour)为代 表的(巴黎学派)科学知识社会学家提出的理论。
2. 经济主体以乡镇企业或家庭私有企业为主 3. 产业专业化程度较高,易形成“一镇一品”“一村一品” 4. 专业化生产促进了专业市场的形成,商贸业比较繁荣,第三产业比重也较大 5. 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产品多为传统的工业品,如:制鞋、拉链、纽扣等
存在的问题:
1. 以集体产权为主的乡镇企业的产权结构有潜在的局限性,随着体制条件和市场环境的改 善,模糊产权将导致企业组织内部成本的大幅度上升,从而抵消掉企业努力降低市场交 易成本和提高专业化得来的收益。
2. 家庭私有企业的管理制度以血缘、亲缘为基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在人力资源的引 进、配置和培养等方面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3. 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薄弱,以防止为主的传统劳动墨迹型产品市场竞争力低 4. 企业实力未及外资企业雄厚,在技术引进、设备更新等方面存在难度
典型代表: 长江三角洲地区小城镇
2 我国村镇发展中的历史特色与模式
东部沿海崛起的村镇发展模式
外源型 发展模

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小城镇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其发展主要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全球 产业重构和新国际劳动分工的形成发达国家资金为获得超额利润在发展中国家寻找发展机 会,改革开放使我国成为这些资金的流入国之一。
建设发展模式:自下而上型
外源型发展模式的特征:
1. 区位优势突出,所在地区与国际联系密切,对外窗口作用明显 2. 交通条件好 3. 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工业化程度高,出口产品比重大 4. 外资利用率高,企业以外资、合资和股份制企业居多 5. 产业以资金密集型为主,工业产品档次高,以电子、电信为主
东部沿海崛起的村镇发展模式
外源型发展 模式
内源型发展 模式
东莞模式 顺德模式 南海模式 中山模式
苏南模式 温州模式 海安模式 义乌模式 寿光模式
三外模式——外科手术式植入的、外资主导的、外向型的 三为主模式——集体经济为主、以工业为主、以骨干企业 土地股份制模式——直接出租土地或修建厂房再出租吸引大量企业入驻 依靠市属国有工业企业带动全市经济的发展模式
黑河——个月的人口大数据与迁徙流动大数 据
1 我国村镇的空间分布
宏观区域发展差异——胡焕庸线的昨天、今天与未来
黑河——腾冲线的未来 我国区域空间格局从“点—轴”到“轴—幅”变化 21世纪前:沿海、沿江、三大城市群等地 未来:点状—带状—面状,城市群的多极化、网络化
2 突出特色
因地制宜,分类编制。 根据村庄定位和国土空间 开发保护的实际需要,编 制能用、管用、好用的实 用性村庄规划。 • 重点发展+综合整治 • 非开发建设+简单整治 • 紧邻城镇型村庄
3 保护发展并重
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的绿色科学发 展理念,坚持保护与建 设并重,保护好建设开 发的生态底线,为生 产、生活创造优质的生 态环境,防止调减耕地 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
生活富裕
• 要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的成果; • 要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 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公共服务水平; • 要开展村庄的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1 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引导
乡村振兴下规划编制的具体要求
坚持党领导
尊重农民意愿
• 切实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避免代替农民选择,形成全体人民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乡 村振兴局面
2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背景下村庄规划的改革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详细规划
总体规划
专项规划
城镇开发 边界内
控制性详 细规划
城镇开发 边界外
功能单元 规划/村 庄规划
国家
全国国土 空间规划
纲要

省级国土 空间规划Βιβλιοθήκη 市市级国土 空间规划

县级国土 空间规划
乡(镇)
乡镇国土 空间规划
落实总体 规划的专
项规划
特定区域 或行业专
小城镇,大战略 家家点火,户户冒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钱多事少离家近!
3 当前我国村镇发展特点
政策与经济驱动下,人口从乡村大量流向城市 1978-2016年 城市、县数量(个)
6000
城市在增加、县在减少、总量在减少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984年:国家出台规定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城; 80年代:3000万农民工,绝大部分为乡镇企业工人; 90年代:5000万农民工 2008年:1.4亿农民工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3000万农民工被迫返乡。 2018年:2.9亿农民工
2019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 《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 作的若干意见 》
1 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引导
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
产业兴旺
•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生态宜居
• 转变发展观念,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 转变发展方式,要构建以绿色生态为保障的生产生活系统。
乡风文明
• 要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立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发掘继承、创新发展优秀乡土 文化产业;
• 要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区域特点等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 要加强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
治理有效
• 建立和完善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 为纽带,各种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农村治理体系。
东中西部的区域性差距较大 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显 当前处于要素外流的收缩状态 与城市相比,“集聚”效率明显低
乡村特色的表现维度有哪些?
人 people
地 land
产 industry
空间 space
如何归纳与分析乡村特色?
1、类型学理论——归纳乡村类型的理论依据
内容:建筑学领域内对建筑类型从“肌理”、“单元”、“元素”“秩序”等设计概念进行认知与思 考的理论依据。
典型代表:
珠江三角洲地区小城镇
2 我国村镇发展中的历史特色与模式
内源型 发展模

是以内生型为主导的经济模式,主要依靠本地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推动经济发展,以乡镇企业 和家庭私有企业为主体进行本地的工业化和城镇化。
建设发展模式:上下联动型
内源型发展模式的特征:
1. 农业发展条件相对比较优越,有浓厚的传统工业基础或所在区域的大中城市有较强的辐 射力
1 我国村镇的空间分布
宏观区域发展差异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东部>西部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企业从业人员
其中工业企业
比例(%)
2012年全国各地区建制镇企业从业人员示意图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政府超强干预模式——地方政府公司主义模式、能人经济模式、 政绩经济模式 家庭工业vs专业市场、小商品vs大市场的发展格局 以农牧业为基础、凭借现代科学技术,依靠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的经济发展模式 以小商品市场带动工农业及服务业的发展模式 以蔬菜大棚的农业产业化为主的发展模式
2 我国村镇发展中的历史特色与模式
存在的问题:
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国各地均成为外资投入地,外源型经济的后续来源较少, 产业规模扩展受到威胁
2. 外源型经济产业结构轻型,行业门类广泛,但产品关联度不高,产品链条薄弱,且多是 加工制造末端,经济效益较低
3. 外向依存度过高,受国际经济波动大 4. 同一地区的不同城镇产业结构趋同,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易造成行业恶性竞争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
《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 《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 《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 《关于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和现状评估工作的通 知》 … 空间治理方式:碎片分散——集中系统 山水林田湖,命运共同体 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转型生态文明(绿色环保、多元包容)
我国乡镇村的界定与空间分布特征
行政村: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设立村民 委员会进行村民自治的管理范围,是中国行政 区划体系中最基层一级。 自然村:由村民经过长时间在某处自然环境中 聚居而自然形成的村落,自然村只建立村民小 组。 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由乡、 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 同意,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建制镇(乡):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的 镇,是县和县级市以下的行政区划基层单位, 都属于乡科级。 集镇: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 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
地级区划数(个)
60000 40000 20000
0
地级市数(个)
其他地级单位(个)
县级市数(个)
1990-2016年 乡镇数量(个) 镇在增加、乡在减少、总量大幅减少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镇数(个) 乡数(个)
1990-2015年 村庄数量(个)
村庄总量大幅减少
强化规划引领
• 多规融合,科学编制
注重分类施策
• 顺应规律,因地制宜 • 分类推进,凸显特色 • 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
把握节奏力度
• 切忌急于求成,一刀切 • 梯次推进,推动重点区加速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周边以及广大平原、丘陵地区的
乡村,涵盖我国大部分村庄,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
2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背景下村庄规划的改革
1 我国村镇的空间分布
区域自然地理差异
西高东低
西旱东湿
1 我国村镇的空间分布
宏观区域发展差异——胡焕庸线的昨天、今天与未来
黑河——腾冲线的2000年 2000年,东南侧以占全国43.18%的国土面积,集 聚了全国93.77%的人口和95.70%的GDP
1 我国村镇的空间分布
宏观区域发展差异——胡焕庸线的昨天、今天与未来
4 坚持农民主体
坚持“听民声、汇民 智、重民意”的工作理 念,在规划编制过程中 充分听取村民诉求,组 织村民充分发表意见, 参与集体决策,确保规 划符合村民意愿。
在乡村振兴与规划改革的背景下,乡村规划的突破点: 立足差异,寻找特色 合理分类,因地制宜 科学编制,公众参与
2 镇村发展的差异与特色
1 我国村镇的空间分布
乡村振兴背景下镇村规划实践
探索与思考
1 乡村振兴与规划改革
1 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引导
自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的国家战略引导
2018年9月,各部委出台相应乡村振兴支持方案
住建部:设计下乡 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实施方案 财政部:贯彻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9月,国务院出台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2018年10月,多部门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