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鮪魚也是一種很受歡迎的海產食材,但因經濟價 值佳,被漁民過度捕撈,已對牠們的族群大小造 成威脅。
2020/8/18
12
鱈魚
• 鱈魚,又名鰵魚,是主要食用魚類之一。 特徵
• 體長,稍扁,體重300~750克。頭大,口大。側線明顯、 背鰭3個,臀鰭2個,各鰭均無硬棘,完全由鰭條組成。頭、 背及體側為灰褐色,並具不規則深褐色斑紋,腹面為灰白 色。胸絡淺黃色,其他各鱔均為灰色。 分佈於北太平洋。
2020/8/18
13
吳郭魚
• 吳郭魚原產於非洲,屬於慈鯛 科之熱帶魚類,全世界 共 有 100 多 種 , 其 中 曾 被 人 們在 池 塘 養 殖 的 約 有 15 種 , 由於吳郭魚對病害的抵抗力及環境的適應力很強,又屬 於 雜食性,所以很容易飼養。本省養殖吳郭魚已有多年的歷史。 吳 郭魚生長迅速,容易養殖,在本省養殖 6個月即可達於上市之體型。 他們能生活於純淡水中,亦能生活於含鹽分比海水還濃的水中,且對 溶氧較少之水有極強之適應性。

2020/8/18
7
小丑魚
• 小丑魚極具領域性,以母系社會為中心, 一株海葵中會有 3 -5 尾小丑魚居住,。
• 小丑魚食性為雜食偏肉食性,多以藻 類、小型浮游生物、小型無脊椎動物或海 葵壞死的組織為主食。
2020/8/18
8
海中變色龍---比目魚
• 比目魚是靠著眼睛來觀察其頭部四周環境的色調來決定它身體顏色的 變化。除了變色的本領外,比目魚長大後身體居然不是左右對稱。 比 目魚在小時候在海中浮游的仔魚時,還是正常的兩側對稱,大概過了 四十餘天。有一側的眼睛居然會隨著魚體的成長慢慢越過頭頂移到了 身體的另外一側,而變成兩眼位在同側的怪物 — 「比目」魚了。比 目魚除了隱身來保護自己外,還有一項絕招—毒線,所分泌的黏液中 的化學物質可以讓想攻擊它的鯊魚的上下頜麻痺閤不起來。
2020/8/18
6
海洋霸主---大白鯊
• • 大白鯊,海洋中的霸王,因腹部通常呈現白色,所
以得名。大白鯊體型龐大,它們擁有輕盈的軟骨骨 架,體長能達到7公尺。在地球任何溫度適宜的海 域都會有大白鯊的行跡 。 科學家還驚奇地發現, 大白鯊並不只生活在靠近海岸的淺海,更廣闊的深 海同樣屬於霸氣十足的大白鯊的天地。 • 它們天生好胃口,凡是能捕獲的食物幾乎都能成為 它們的美餐。
棲息地 : 潮間帶及淺水海域、珊瑚礁、淺海沙地及水深200~300公
2020尺/8/1左8 右。
22
龍蝦
• 形態特徵:
• 頭胸甲略呈圓筒狀.但鰓區有時略為膨大,前緣除眼上角外,尚有4 個距離相若的大 刺,眼上角為兩倍眼高,角間無小刺,前額板具兩對分開的主刺(前一對稍大),其間並 有一些小刺,第二至第六腹節各具一稍呈波浪狀之橫溝,而橫溝有時中斷。 體表呈綠 至褐色,頭胸甲前端和眼柄閒具鮮豔之橘色和藍色斑紋,眼上角具黑色和白色環帶, 胸足呈斑點狀,腹部分佈有微小白點,卯為橙色。
海洋生物
福東國小六年三班25號 張庭箏
2020/8/18
1
目次
• 藍鯨
• 抹香鯨 • 章魚 • 海龜 • 海洋霸主---大白鯊 • 小丑魚 • 海中變色龍---比目魚 • 翻車魚 • 旗魚
2020/8/18
2
藍鯨
• 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類動物
藍鯨:已經瀕臨絕種。被追逐時可加速至每小時 30公里,在某些地區,攝食活動幾乎都在傍晚或 清晨進行。而其鯨鬚則是鬚鯨科動物中最長的。 噴氣非常壯觀,呈現高達9公尺的筆直氣柱。
交配時期之求偶,由雄海馬主動向雌海馬示意,然後進行交配,經此過程 後,受精卵於雄海馬孵卵囊內,停留約七週左右,成熟後由雄海馬的孵卵囊 產出,產程歷時約五至六小時左右。
海馬大部分均產於太平洋、印度洋、臺灣澎湖海域、日本海域目前發現有三十餘 品種,產於臺灣澎湖海域,有棘海馬、大(黑)海馬、三斑海馬、黃金海馬、紅海馬 等。以黑海馬的數量較多。海馬生性文靜害羞,近似「綠蠵龜」、當生產時受干擾會 停止產子,或減緩產子速度,等牠覺得環境安全無虞後,始繼續執行延續後代的重任。
2020/8/18
21
海星
• 海星生態環境 • 較深海域的海星主要以瘤海星及角海星類為主,常見的種類包括中華
五角海星、顆粒花海星、光滑花海星、窄花海星等,其中光滑花海星 在水深200~300公尺左右似乎極為普遍,經常在底拖漁獲中大量出現。 顆粒花海星體型較大, 也是經常出現之種類。 • 海星的繁殖 海星是雌雄異體,以體外受精的方式孕育新生命。牠們分別將卵和精 子產在水中,完成受精。經過六七週後,幼蟲就附著在海底岩石上, 逐漸變態成為海星了。 • 海星的覓食 • 海星生活在海中,以貝類為食。當它攻擊蚌類時,五隻手臂會跨在蚌 殼韌帶的兩邊緣,把身體隆起,用管足吸住貝殼,企圖拉開貝殼。蚌 雖然用兩個閉殼肌,將殼緊緊閉合,可是海星管足很多,可以輪流用 力拉,久而久之,蚌力不支,便在兩片貝殼間出現裂縫。裂縫只要一 毫米寬,然後把胃從身體內翻出來,塞到貝殼內,再分泌消化液將貝 殼的肉消化掉。
• 吳郭魚為雜食性,以藻類及腐敗物為主食,但缺乏此等餌料時亦可捕 食微細生物、水中昆蟲、小魚及小甲殼類等,豆粕、麵粉、麩皮、米 糠等均為牠們喜食之飼料。
2020/8/18
14
鱸魚
鱸魚
屬於廣鹽性魚種,在淡水、半鹹水及海水養殖池中均可養 殖。主要棲息於河川下游出海口附近或沿海地區,對環境 適應力強,具群游性,且生性兇猛,即使生長在養殖池裡, 偶而也會發生因體型差異懸殊而同類相殘的狀況。 鱸魚因肉質鮮美,常被人烹煮,例如:蔥油鱸魚、蒸鱸魚。
2020/8/18
19
水母
• 水母(jellyfish)水母的主要成分是水 • 是海洋中的大型浮游生物,全世界大約有 250 種。牠們的壽命大多只
有幾個星期,但也有能活到1年的種類,有些深海的水母可活得更長 些。水母是一種低等動物,直徑 10 ~ 100 釐米,可生活在所有水域 中,不過大多數棲息在溫暖的淺水海域。
位於頭部前端長有吸管狀的嘴,行鰓呼吸,行動緩慢群居於礁岩區及海藻草區,最大 身長約18cm-25cm左右,以活餌為食物。
繁殖以袋孵式,最特殊的要屬生育,孵化產子的重要角色是由雄海馬擔任,也因此 雄性海馬具有孵卵囊,野生海馬其生產期約在(10-4月),在此期間海馬群會向較淺 的海域移動,尋找較合適的生產環境,完成任務後,會再回原棲息地(水域較深的地 方)。 其生存水深約 10 - 30 M之間。剛初生的小海馬體長約 0.6-0.8cm左右。
2020/8/18
9
翻車魚
• 特徵 • 體型外觀呈橢圓扁平狀,身型偏短而兩側肥厚,
頭小、嘴小。翻車魚看上去就好像被人用刀切去 了一半一樣。因此,它的普通名稱也叫頭魚。 • 特殊習性 • 常飄浮到水面曬太陽以提高體溫,嗜食水母。
2020/8/18
10
旗魚
• 旗魚又稱為馬林魚,是春季時繁生於河口水域,隨著西南風及暖流的逐漸增強,由河 口向外向北移動,冬季又隨東北季風的增強成群結隊向南漂浮。由於 水母經常大批漂洋過海,有時還會擠在一起綿延數里,甚為壯觀。
根據牠們傘狀體的不同來分類,傘狀體發銀光的,叫銀水母;傘狀體 像和尚帽子的,就叫僧帽水母;傘狀體如船上白帆的,叫帆水母;宛 如雨傘的,叫做雨傘水母;傘狀體上閃耀著彩霞光芒的,叫做霞水母。 普通水母的傘狀體不大,約 20 ~ 30釐米長,但體型較大的霞水母, 其巨傘直徑可達 2 米,下垂的觸手長達 20 ~ 30 米。
2020/8/18
15
食人魚
食人魚又名食人鯧,原產亞馬遜河,共有20餘個不同品種。其中具有代表 性的品種被稱為紅腹食人魚,它們體型小巧,一般為25公分左右,色彩美 麗,擁有墨綠色的魚背,淺綠色的魚體,火紅色的腹部,性格卻極為殘暴。 食人魚長著銳利的牙齒,一旦被咬的獵物溢出血腥,它就會瘋狂無比,用其 鋒利的尖齒,像外科醫生的手術刀一般瘋狂地撕咬切割,直到剩下一堆骸骨 為止。 在巴西的亞馬遜河流域,食人魚被列入當地最危險的四種水族生物之首。食 人魚因其兇殘特點被稱為“水中狼族”、“水鬼”。 食人魚為什麼這麼厲害?食人魚頸部短,頭骨特別是腭骨十分堅硬,上下腭 的咬合力大得驚人,可以咬穿牛皮甚至硬邦邦的木板,能把鋼制的釣魚鉤一 口咬斷。平時在水中稱王稱霸的鱷魚,一旦遇到了食人魚,也會嚇得縮成一 團,翻轉身體面朝天,把堅硬的背部朝下,立即浮上水面,使食人魚無法咬 到腹部,救回一命。
2020/8/18
3
抹香鯨
• 基本資料 • 出生時身長體重:4m、1,000kg • 壽命:至少60-70年 • 外型特徵 • 和其身軀比較起來,抹香鯨的頭部顯得極大而不
成比例,具有動物界中最大的腦。身體中後段的 皮膚表面通常有許多水準方向的摺皺,這點與其 他鯨類平滑緊實的皮膚不同,肥胖個體的皮膚摺 皺通常較不明顯。噴氣孔位於頭部前方且偏左, 這是因為抹香鯨的頭骨在發育過程中會極嚴重地 向左邊歪斜。
許多水母都能發光,水母發光靠的是一種叫埃奎明(aequorin)的蛋
白質,這種蛋白質和鈣離子混合時就會發出強藍光。每隻水母平均含
有 50 微克的埃奎明,在水母體內埃奎明的量越多,發的光就越強。
2020/8/18
20
海馬
• 海馬的生態與習性:
海馬屬海龍科(Syngnathidae),大多生長於沿岸淺海礁岩區,其有雌、雄海馬之 分【並非是雌雄同體,亦非是先雌(雄)後雄(雌)】。
• 大型的種類可超過4公尺長。吻部細長。分 佈於所有主要大洋。以其他魚類為食。旗 魚是受歡迎的食物和遊釣魚種。
2020/8/18
劍旗魚
11
鮪魚
• 鮪魚又名金槍魚、吞拿魚 ,是一種鯖科的海洋生 物。游泳速度快,時速可達160公里,最大的體 長達3.5米,重達6-700公斤。鮪魚的繁殖能力很 強,一條50公斤重雌魚,每年可產卵500萬粒之 多。
• 分布:
• 印度一西太平洋海域均有分布,自非洲東岸至日本、澳洲、馬貴斯群島。台灣沿岸均 有產。
• 棲所生態:
2020/8/18
17
護士鯊
護士鯊是一種大型的底棲性鮫類,最大可 長至320公分以上,在台灣南部沿海及東沙 群島可見,平時常棲息在珊瑚礁附近之砂 質底部,晚上則外出覓食,以吸取方式攝 食,號稱吸力達12部吸塵器之強,個性溫 和行動遲緩,無攻擊性,通常一天睡覺18 小時以上,故又有「睡鯊」之稱。護士鯊 屬卵胎生的魚類,剛出生的幼鯊體長約40 公分左右。
2020/8/18
4
章魚
章魚屬於貝殼類軟體動物,不屬於魚類。章魚 具有相當進化的腦及神經系統,可以以改變身 體的顏色來表示情緒的變化,皮膚的紋路也可 以改變,以作為偽裝或掩護。
2020/8/18
5
海龜
海龜是一種大型的爬蟲類動物,以肺呼吸,但生活在海 洋中,只在產卵時,才回到陸地上。由於人類大量的捕 捉海龜,已經使海龜成為瀕臨絕種的動物。
2020/8/18
18
魟魚
• 魟多半是吃底棲小型無脊椎或是濾食浮游動物,所以它們的牙齒變成 平板舖石狀,而不像鯊牙的三角形銳牙這麼可怕。所以魟魚性情溫和 也沒有攻擊性,在海裏如果看到魟,一點也不用驚慌,可以慢慢靠近 仔細地觀察。 當然魟也有它尋求自衛的方法,在它們的尾柄上通常有1-3根毒刺, 必須要特別小心。一旦不小心被它掃起來刺到,會引起紅腫發燒,甚 至喪命,所以漁民一旦捕獲它們常先把它的尾巴剁掉。 潛水人員在沙泥底活動時也要小心不要踩到隱身躲在沙地上的魟,或 是故意去逗弄和激怒它們。在台灣因為大量捕捉,所以在海裏已經甚 少看到鯊或魟,唯一偶而可以在墾丁國家公園海底看到的軟骨魚,大 概是「古氏土魟」了,它有時會埋在沙地中只露出雙眼和噴水孔,還 有細長的尾巴,不容易發現。但因為台灣的魚特別怕人,所以通常你 還沒看到它,它已經先被你嚇到而起身趕緊逃走了。
2020/8/18
16
秋刀魚
• 秋刀魚是頷針魚目秋刀魚科的海水魚。 • 特徵 • 秋刀魚常見於北太平洋。喜歡的水溫是攝氏15-18
度。遇到捕食者時,會躍上水面,以躲避危險。 • 秋刀魚具有高度遷移性,成魚常在近海處可以找
到,幼魚則會生活在漂浮的海草附近。秋刀魚是 卵生的魚類,魚卵彼此附著於漂浮的海草。 • 秋刀魚全長約36-40厘米。以浮游動物、甲殼類、 小魚、魚卵等為食。最長壽命約是兩年。 • 秋刀魚有幾類天敵如海洋哺乳類、烏賊和鮪魚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