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行业无人配送快递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核心零部件成本降低、视觉VSLAM避障技术成熟、量产经验逐 渐积累,使得低成本、高可靠性、可量产的机器人供给成为可能。
国外方面,先行者Starship已于2017年初获得1720万美元融资融资, 获得戴姆勒支持,成功上路,部分验证了海外市场的财务模型。
2
配送机器人行业报告 2018.5
报告摘要
தࠃಛ৭ 国内玩家 国外玩家
配送机器人行业的中国特色
36氪经过调研发现,与国外相比,中国的无人配送机 器人领域的商业尝试和创业呈现出独有的特点:
一是,与国外主要做室外场景不同,国内初创公司室 内、室外场景并重,室内无人配送成为中国特色;
二是,国外做室外配送机器人的以初创公司为主,但 国内则以互联网大公司为主。
ध‫ٻ‬෼ੳ 供给分析 财务分析
配送行业迎来高基数下的高增长
从市场看,快递和外卖行业在高基数(300亿件/ 年,4000w单/天)下迎来高速增长(30%+ CGAR)。
具体来看,相关数据显示,2016 年全球快递业年 业务量已达到700 亿件,全球物流市场价值超 9 万亿美元。国内市场,快递业务量 2016 年达到 300 亿件,增长近 30 倍,从 2014 年破百亿件大 关开始,以每年 100 亿件的速度高速增长。
一般来说,花时间研发的成本高,花在研发量产的时间可能更高。量产 困难的一个原因在于,量产涉及到光学元件的校准问题,如果不通过复 杂的自动化手段解决,几乎无法满足量产的产能和效率要求。
近年来,诸如富士康等工厂也在想办法解决量产难题。根据媒体报道, 富士康烟台工厂2015年2月量产Pepper时,每小时仅能生产5台,当年8 月已达到每小时10台,同时计划通过引进一部分自动化装置等措施,将 每小时产能增至15台。36氪从业内了解到,YOGO目前也已与富士康达 成合作,双方在进行量产产线的研发。
过去几年,尤其是2015年以后,国内机器人公司在商业化的过程中,不断 积累这方面的经验,通过工程手段不端解决这些技术难题。云迹科技CEO 告诉36氪,针对镜面、玻璃问题, 云迹增加了超声波传感器,用以进行辅 助。
近年来,随着VSLAM技术的成熟,一些公司逐渐提升视觉传感器的重要性。 原因主要是视觉传感器可以获得的信息量丰富,且成本更低。大厂方面, Intel 推出了RealSense传感器;初创公司方面,国内已有多家公司推出或 者即将推出深度相机或者模组。虽然目前业内对包括RealSense在内的视 觉传感器的可靠性仍有所疑虑,但诸如赛格威机器人等公司则通过自研相 关算法,提升VSLAM技术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3、室内无人配送机器人成为中国特色
与国外主要做室外场景不同,国内初创公司室内、室外场景并重,室内无 人配送成为中国特色。
国外做室外配送机器人的以初创公司为主,但国内则以互联网大公司为主。
4、国内无人配送机器人领域仍处于探索期
目前硬件产品尚未进入量产期,基本属于小规模Demo试点中,基本要到 下半年几家公司才会进入业务试点状态。但后续的业务模型、财务模型都 需要探索。
机器人配送商战前夜, 再造无人版顺丰与达达
——无人配送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
配送机器人行业报告 2018.5
报告摘要
1、配送机器人成国内机器人应用的新方向
2017年底深兰、云迹、Segway Robotics等初创公司相继展示了无 人售货机器人Demo,其实质也是室内配送机器人的一种。近期业 内传闻称,YOGO获得了真格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投资,做的也是室 内配送的方向。真机智能的室外配送机器人也已在高档物业试点。
行业总结 初创公司
大公司
6
一场配送行业机器替代人的变革
2017年底深兰、云迹、Segway Robotics等初创公司相 继展示了无人售货机器人Demo,其实质也是室内配送机 器人的一种。近期业内传闻称,YOGO获得了新一轮融资, 其中包括了真格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投资,做的也是室内配 送的方向。真机智能的室外配送机器人也已在高档物业试 点。
1、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
当前,市面上的可移动机器人,多是采用了激光雷达、 视觉传感器、IMU、超声波等多传感器融合进行定位、 导航、避障。这种方案稳定性高,但因为可用的激光雷 达的成本多在1万元人民币左右,这就使得机器人整机的 成本很难低于2万元,制约大规模商用。
近年来,国产激光雷达领域创业公司众多,均希望推出 低成本产品。以苏宁“卧龙一号”的合作伙伴真机智能 为例,其送货机器人未采用国产激光雷达厂商速腾聚创 的激光雷达,后者对外宣传的售价仅为5千——1万元。
8
36氪无人配送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5月
ध‫ٻ‬෼ੳ 供给分析 财务分析
配送行业人力成本飙升
德勤的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的十年期间,中国的劳动 力成本上升了五倍。
配送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国快递行业从业人员数量 自12年起不再公布,但中国产业信息网根据行业上市公司 的数据估算,2015年全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很可能已经突破 150万人。而在外卖行业,目前外外卖送货人员数量可能在 100万人左右。的统计数据显示,外卖行业的配送从业人员 可能,其他众包物流平台的兼 职外卖人员有300多万。
先行者Starship已于2017年初获得1720万美元 融资融资,获得戴姆勒支持,开始成功上路,已 经部分验证财务模型。
2016年,Starship开始试点服务,与在线外卖平 台Just Eat、伦敦的初创外卖公司Pronto、德国 快递公司Hermes以及德国的零售商Metro集团 达成合作。此后在美国、英国、德国、瑞士以及 爱沙尼亚进行配送服务,与奢侈品品牌爱马仕、 瑞士邮政以及Wolt达成合作。
在大众并没有关注到的地方,配送机器人正在兴起。36氪 从业界了解到,目前Segway Robotics有计划于下半年在 北京进行试点;YOGO与合作伙伴有望于下半年在上海、 深圳试点。
事实上,有配送业务场景的大公司,也在加码室内无人配 送。2016年阿里菜鸟、京东相继展示末端配送机器人, 其中阿里小G预计最快5月会在北京、上海、杭州三地进 行小范围商业化落地,2018年年底前将会陆续量产,京 东的无人快递车2017年6月出现在北京、西安、杭州等6 所高校内,测试给学生们送快递和外卖业务。2017年, 饿了么外卖机器人“万小饿”试点完成了首次楼宇内外卖 订单配送;2018年3月,美团在朝阳大悦城进行配送机器 人试点的视频曝光;2018年4月,苏宁展示了与真机智能 合作的机器人“卧龙一号”,可实现电梯交互。
有配送业务场景的大公司,也在加码室内无人配送。2016年阿里菜 鸟、京东相继展示末端配送机器人;2017年,饿了么外卖机器人 “万小饿”试点楼宇内外卖订单配送;2018年,美团在朝阳大悦城 试点配送机器人,苏宁展示了“卧龙一号”。
2、配送行业无人化需求增长,机器人供给逐渐成熟
快递和外卖行业在高基数(300亿件/年,4000w单/天)下迎来高速 增长(30%+ CGAR)。但也开始逐渐面临成本提升、招聘难、管 理难等问题。
另外,赛格威机器人依托平衡车的量产资源,在长三角的工厂里部署了 相应的产线。根据官方信息,目前云迹已经有900多台机器人在酒店、医 院运行,这意味着其很可能也积累了相应的量产经验。
12
36氪无人配送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5月
பைடு நூலகம்
ध‫ٻ‬෼ੳ 供给分෼析ੳ 财务分析
国外先行者已部分验证财务模型
国外方面,先行者Starship、Marble先后获得资 本青睐。
配送机器人行业的中国特色
• 室内配送 • 大公司重度参与
行业未来展望
• 行业尚属于探索期(量产、业务模型、财务模型) • 无人版顺丰还是无人版达达? • 后来者的时间窗口或有限
Chapter I
无人配送机器人行业综述
• 行业综述 • 初创公司 • 互联网大公司
36氪无人配送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5月
数据显示,2016年Starship机器人在伦敦市中心 每送货一次的成本平均约为12英镑,但其希望通 过设备大规模普及将成本减少到1英镑。
13
Chapter III
配送机器人行业的中国特色
• 室内配送 • 大公司重度参与 • 国外代表公司 • 国内代表公司
14
36氪无人配送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5月
场景公司加码鼓励,技术公司积极探索,室内配送机器人 被认为有可能会成为率先大规模商用的新场景。
Chapter II
配送机器人兴起的供需分析
• 配送行业高基数高增长,面临成本高、招聘难、管理难 • 低成本、高可靠性、可量产的机器人供给成为可能 • 国外公司已部分验证财务模型
7
36氪无人配送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5月
劳动力成本上升正在压缩配送企业的利润。《2016年度物 流企业负担及营商环境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人力成本 占重点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的19%,是企业重要的成本支 出之一;而劳动力成本高,已经成为近三年阻碍物流企业 发展的最重要营商因素。
此外,供给增加很难一蹴而就,且会增加招聘、管理的难 度。而在夜间、恶劣天气,运力不足是常态,若要依靠人 力解决这些特殊场景下的劳动力供给,成本的增加无疑会 大幅增加。
不管是室内场景还是室外场景,业务流程跑通都不容易。室外场景需要解 决路权问题,室内场景需要解决电梯权限问题。从中国国情看,室内场景 电梯问题或比路权问题更易解决。
5、非资本驱动型的赛道,留给后来者的时间窗口并不长
一般来说,即使推进速度很快,机器人类的产品做到稳定、量产至少需要 一年。这一赛道的初创公司在2016年前后基本已经入局,发展至今基本已 经有两年多的时间。
外卖行业,中国现在每天的外卖订单量达到4000 万/单。(这个数据来自估算,根据媒体报道信息, 现在美团一天是1800万单,约占43%的市场份额, 以此推算中国现在每天的外卖订单量达到4000万/ 单左右)。
全球 2017 年食物配送市场在1000亿美元,而包 裹配送更大,有3000亿美元。其中,“最后一公 里”的配送份额,也就是3-5公里的半径内,大 概市场份额在800亿美元。
10
36氪无人配送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5月
ध‫ٻ‬෼ੳ 供给分析 财务分析
可用于配送的机器人供给逐步成熟
2、自主定位导航技术成熟
市面上目前主流的方案还是采用2D激光雷达、视觉摄像头等多传感器融合 的方案。虽然试验室场景下的自主定位导航技术可以做到一定的精度,但 室内或者室外的纯商用环境均十分复杂,对于机器来说挑战依然明显。以 室内为例,涉及到镜面、玻璃场景,2D激光雷达SLAM基本就会失效;遇 到黑色背景,红外摄像头的准确度可能就会受影响。
短期内有业务场景的厂商如果合作顺利,可能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率先 进入商用的配送机器人公司可能会获得先发优势,加速迭代,拉开与后来 者的差距。
3
目 录 Contents
配送成机器人应用新方向
• 行业综述 • 初创公司 • 互联网大公司
配送机器人兴起
• 配送行业高基数高增长,面临成本高、招聘难、管理难 • 低成本、高可靠性、可量产的机器人供给成为可能 • 国外公司已部分验证财务模型
11
36氪无人配送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5月
ध‫ٻ‬෼ੳ 供给分析 财务分析
可用于配送的机器人供给逐步成熟
3、供应链在成熟
量产是机器人大规模商用的难题之一。目前世界上并无大范围移动机器 人量产产品的先例,真正具备移动机器人量产能力的厂商不多。无人配 送落地,往往要求在短时间内部署大量的机器人,这对配送机器人产品 的量产可靠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9
36氪无人配送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5月
ध‫ٻ‬෼ੳ 供给分析 财务分析
可用于配送的机器人供给逐步成熟
虽然外观类似的服务机器人已经出现数年之久,但基本 无法满足室内无人配送的需求。后者供给端核心要解决 的是低成本、高可靠性、可量产的机器人硬件产品供给。
低成本、高可靠性、可量产三点各自实现已不容易。三 者之间一定程度上是一定程度上相互制约的关系,需要 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比如,低成本往往意味着使用更低 价的器件,就必须通过软件的优化提升可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