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产品加工学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全国生猪生产已形成以长江中下游区为中心产 区向南北扩散的格局,历史上“南肉北调”的 格局已宣告结束。肉牛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带 是以黄淮海平原为中心的中原农区,即中原肉 牛带,其次是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的东北肉 牛带。牧区以绵羊肉生产为主;长江以北农区 生产绵羊肉和山羊肉;长江以南省份以山羊肉 生产为主。禽肉(肉鸡)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 省份。禽蛋生产基本上集中在长江以北的省份。 奶牛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北与华北两大地带,以 及西北的新疆和大中城市郊区。
▪ 具体来说,2019年以来尽管猪肉、禽 蛋产量的增长速度有所放慢,。因此, 猪肉、禽蛋的供给经常发生暂时性的过 剩现象,经过市场调节的作用,这种过 剩现象又逐步趋于平衡。然而在多数情 况下,这种过剩现象又属于结构性或地 区性的相对过剩。从表面上来看,猪肉 的供给量有时似乎过多了,但优质的瘦 猪肉供给仍较紧缺,这就是所谓结构性 过剩。中国的鸡蛋这也就是所谓区域性 过剩。
畜产品加工特点
▪ 历史悠久 ▪ 民族特色 ▪ 地域特色 ▪ 产品繁多
▪ 按加工的对象,现代畜产品加工主要可分以 下几类:①乳品加工。包括鲜乳的处理,如 净化、消毒、冷却和冷藏,以及各种乳制品 如奶油、炼乳、干酪、乳粉和发酵乳饮料的 制造等。②肉品加工。包括家畜屠宰,肉的 冷却冷藏,和各种肉制品的加工制造等。
▪ ③蛋品加工。包括鲜蛋的保存和各种蛋制品 如皮蛋、咸蛋、冰蛋品和蛋粉的加工等。④ 毛皮加工。如皮革鞣制和猪鬃、羊毛、羽毛 的加工等。⑤其他副产品的加工。如肠衣、 骨粉、骨胶和血粉等的加工,以及从脏器、 腺体中提制生化药品等。
一、我国的畜产品生产情况
1、主要畜产品状况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牧业取得了巨大 发展。2019年中国肉类总产量达到 6337.9万吨,禽蛋2336.7万吨,奶类 1122.9万吨,绵羊毛29.8万吨,分别 比1980年增长4.0倍、8.1倍、7.2倍 和69%,平均年递增7.9%、11.1%、 10.5%和2.5%。分别占2019年世界 总产量的27%、42%、1.9%和13%。 2019年人均占有肉类49.9公斤,蛋类 18.4公斤,奶类7.4公斤。
来自百度文库
(三)乳品加工业
▪ 目前中国加工乳制品的品种主要有液态奶和 固态乳制品两大类。液态奶包括饮用鲜奶、 酸奶和其他花色奶。固态乳制品主要是全脂 和脱脂奶粉,而黄油、干酪和炼乳等由于加 工技术和国内市场的制约,产量很少。2000 年液态奶和奶粉等固态乳制品产量分别达到 1082万吨和82.9万吨,其中液态奶产量比5 年前增长近两倍。在加工工艺上,加大对加 工技术和装备的引进,主要包括砖型纸盒包 装的超高温灭菌奶生产线、塑料袋软包装奶 生产线、屋型纸盒包装的杀菌奶灌装设备、 杯装酸奶装设备等,使中国的乳制品行业的 技术与设备得到明显改变。
▪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畜牧业生产大国,肉 类和禽蛋生产量居世界首位,但是奶类生产 滞后,绵羊毛还不能满足国内毛纺工业的需 求。
2、畜产品供给变化的特点
▪ (1)供给总量从短缺到基本平衡,并出 现结构性、区域性相对过剩
▪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畜牧业发展 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畜产品的供给也经历 了从短缺到基本平衡,并出现结构性、区 域性相对过剩。从总的情况来看,多数畜 产品都达到基本供需平衡状态,但猪肉、 禽蛋的供给量有时会出现某种过剩的问题。 从国内潜在的市场或进口量增长的情况来 看,绵羊毛和奶类的供给量又显得不足。
(二)蛋品加工业
▪ 中国以鲜蛋消费为主,分别占总产量约 95%的鸡蛋和10%的鸭蛋,以鲜蛋形 式上市。另5%的鸡蛋用于食品加工, 90%的鸭蛋被用传统方式加工,蛋类制 品品种主要有松花蛋、咸蛋、糟蛋等。 松花蛋、咸蛋不仅用于满足国内市场, 而且在福建、浙江、湖南等省形成了年 产量在1000吨以上的出口生产场。
二、中国畜产品加工业
▪ (一)肉类 ▪ 我国肉类加工企业3728个,冷库4000
余座,库容量450万吨,冷库容量在万吨以 上的有60多座。自80年代以来,中国先后从 德国、丹麦、日本和美国等国引进了肉类屠 宰加工机械设备,对提高中国屠宰加工能力, 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起了很大作用。
▪ 肉制品主要分中式制品和西式制品两类, 中式制品,如腌腊、酱卤、烧烤、油炸、 干制、香肠、火腿等,约占肉制品的 60%。西式肉制品逐步被国人所接受, 占肉制品份额的40%。西式肉制品中, 火腿肠是一种高温肉制品,具有营养、 安全、卫生、方便、价廉的特点,火腿 肠生产在西式肉制品中的比例最大,年 产量60多万吨,占全国肉制品产量的 1/3。目前全国火腿肠生产线有500余条, 较大的火腿肠生产企业有双汇、金锣、 得利斯、雨润、鹏程等。(春都)
▪ 中国绵羊毛生产或供给,也存在结构 性过剩的问题。
(2) 畜产品生产结构在不断 调整与优化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产品生产结构出现了 明显的变化。除政府的政策因素外,推动畜 产品生产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国内外市 场对畜产品需求的变化、畜牧业生产资源的 优化配置、科技进步促使畜禽生产性能和劳 动生产率的提高。
▪ 再从肉类生产结构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逐步改变“以养猪为纲”,猪肉在肉类
产量中的比重呈下降之势,而禽肉及牛羊肉 的比重呈上升的事态。1980年猪肉产量占肉 类总产量的比重高达88.8%,1990年下降 到79.8%,2019年继续下降到66.1%;
(3)主要畜产品区域化生产布局 更加清晰
▪ 首先,从主要畜产品生产结构来看,长 期以来中国比较偏重与发展肉类和禽蛋 生产,但奶类发展相对缓慢。1985年 中国禽蛋产量开始超过美国,成为世界 上禽蛋第一生产大国;1990年肉类产 量又开始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肉类第 一生产大国。1980年中国奶类产量占 世界总产量的比重仅为0.3%,到1990 年才上升到0.9%。
▪ 禽肉制品方面,一是肉鸡屠宰加工企业, 从欧美引进世界先进的屠宰、肉制品加 工技术和设备,产品的质量按照国际标 准的要求组织生产,全面提高了综合加 工能力。由于我国劳动力低廉,不少企 业延长产业链条,其产品可以做得很细, 只要市场有需求就生产,以满足现代人 快节奏的需要。目前,一只鸡可生产出 几百个品种,既能提供冷冻分割产品, 又能提供半成品或熟制品,从而提高产 品的附加值,有效地增强市场竞争力和 抗风险能力,增加了经济效益。二是以 传统中式家禽制品为主,如板鸭、盐水 鸭、板鸡。
▪ 具体来说,2019年以来尽管猪肉、禽 蛋产量的增长速度有所放慢,。因此, 猪肉、禽蛋的供给经常发生暂时性的过 剩现象,经过市场调节的作用,这种过 剩现象又逐步趋于平衡。然而在多数情 况下,这种过剩现象又属于结构性或地 区性的相对过剩。从表面上来看,猪肉 的供给量有时似乎过多了,但优质的瘦 猪肉供给仍较紧缺,这就是所谓结构性 过剩。中国的鸡蛋这也就是所谓区域性 过剩。
畜产品加工特点
▪ 历史悠久 ▪ 民族特色 ▪ 地域特色 ▪ 产品繁多
▪ 按加工的对象,现代畜产品加工主要可分以 下几类:①乳品加工。包括鲜乳的处理,如 净化、消毒、冷却和冷藏,以及各种乳制品 如奶油、炼乳、干酪、乳粉和发酵乳饮料的 制造等。②肉品加工。包括家畜屠宰,肉的 冷却冷藏,和各种肉制品的加工制造等。
▪ ③蛋品加工。包括鲜蛋的保存和各种蛋制品 如皮蛋、咸蛋、冰蛋品和蛋粉的加工等。④ 毛皮加工。如皮革鞣制和猪鬃、羊毛、羽毛 的加工等。⑤其他副产品的加工。如肠衣、 骨粉、骨胶和血粉等的加工,以及从脏器、 腺体中提制生化药品等。
一、我国的畜产品生产情况
1、主要畜产品状况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牧业取得了巨大 发展。2019年中国肉类总产量达到 6337.9万吨,禽蛋2336.7万吨,奶类 1122.9万吨,绵羊毛29.8万吨,分别 比1980年增长4.0倍、8.1倍、7.2倍 和69%,平均年递增7.9%、11.1%、 10.5%和2.5%。分别占2019年世界 总产量的27%、42%、1.9%和13%。 2019年人均占有肉类49.9公斤,蛋类 18.4公斤,奶类7.4公斤。
来自百度文库
(三)乳品加工业
▪ 目前中国加工乳制品的品种主要有液态奶和 固态乳制品两大类。液态奶包括饮用鲜奶、 酸奶和其他花色奶。固态乳制品主要是全脂 和脱脂奶粉,而黄油、干酪和炼乳等由于加 工技术和国内市场的制约,产量很少。2000 年液态奶和奶粉等固态乳制品产量分别达到 1082万吨和82.9万吨,其中液态奶产量比5 年前增长近两倍。在加工工艺上,加大对加 工技术和装备的引进,主要包括砖型纸盒包 装的超高温灭菌奶生产线、塑料袋软包装奶 生产线、屋型纸盒包装的杀菌奶灌装设备、 杯装酸奶装设备等,使中国的乳制品行业的 技术与设备得到明显改变。
▪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畜牧业生产大国,肉 类和禽蛋生产量居世界首位,但是奶类生产 滞后,绵羊毛还不能满足国内毛纺工业的需 求。
2、畜产品供给变化的特点
▪ (1)供给总量从短缺到基本平衡,并出 现结构性、区域性相对过剩
▪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畜牧业发展 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畜产品的供给也经历 了从短缺到基本平衡,并出现结构性、区 域性相对过剩。从总的情况来看,多数畜 产品都达到基本供需平衡状态,但猪肉、 禽蛋的供给量有时会出现某种过剩的问题。 从国内潜在的市场或进口量增长的情况来 看,绵羊毛和奶类的供给量又显得不足。
(二)蛋品加工业
▪ 中国以鲜蛋消费为主,分别占总产量约 95%的鸡蛋和10%的鸭蛋,以鲜蛋形 式上市。另5%的鸡蛋用于食品加工, 90%的鸭蛋被用传统方式加工,蛋类制 品品种主要有松花蛋、咸蛋、糟蛋等。 松花蛋、咸蛋不仅用于满足国内市场, 而且在福建、浙江、湖南等省形成了年 产量在1000吨以上的出口生产场。
二、中国畜产品加工业
▪ (一)肉类 ▪ 我国肉类加工企业3728个,冷库4000
余座,库容量450万吨,冷库容量在万吨以 上的有60多座。自80年代以来,中国先后从 德国、丹麦、日本和美国等国引进了肉类屠 宰加工机械设备,对提高中国屠宰加工能力, 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起了很大作用。
▪ 肉制品主要分中式制品和西式制品两类, 中式制品,如腌腊、酱卤、烧烤、油炸、 干制、香肠、火腿等,约占肉制品的 60%。西式肉制品逐步被国人所接受, 占肉制品份额的40%。西式肉制品中, 火腿肠是一种高温肉制品,具有营养、 安全、卫生、方便、价廉的特点,火腿 肠生产在西式肉制品中的比例最大,年 产量60多万吨,占全国肉制品产量的 1/3。目前全国火腿肠生产线有500余条, 较大的火腿肠生产企业有双汇、金锣、 得利斯、雨润、鹏程等。(春都)
▪ 中国绵羊毛生产或供给,也存在结构 性过剩的问题。
(2) 畜产品生产结构在不断 调整与优化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产品生产结构出现了 明显的变化。除政府的政策因素外,推动畜 产品生产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国内外市 场对畜产品需求的变化、畜牧业生产资源的 优化配置、科技进步促使畜禽生产性能和劳 动生产率的提高。
▪ 再从肉类生产结构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逐步改变“以养猪为纲”,猪肉在肉类
产量中的比重呈下降之势,而禽肉及牛羊肉 的比重呈上升的事态。1980年猪肉产量占肉 类总产量的比重高达88.8%,1990年下降 到79.8%,2019年继续下降到66.1%;
(3)主要畜产品区域化生产布局 更加清晰
▪ 首先,从主要畜产品生产结构来看,长 期以来中国比较偏重与发展肉类和禽蛋 生产,但奶类发展相对缓慢。1985年 中国禽蛋产量开始超过美国,成为世界 上禽蛋第一生产大国;1990年肉类产 量又开始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肉类第 一生产大国。1980年中国奶类产量占 世界总产量的比重仅为0.3%,到1990 年才上升到0.9%。
▪ 禽肉制品方面,一是肉鸡屠宰加工企业, 从欧美引进世界先进的屠宰、肉制品加 工技术和设备,产品的质量按照国际标 准的要求组织生产,全面提高了综合加 工能力。由于我国劳动力低廉,不少企 业延长产业链条,其产品可以做得很细, 只要市场有需求就生产,以满足现代人 快节奏的需要。目前,一只鸡可生产出 几百个品种,既能提供冷冻分割产品, 又能提供半成品或熟制品,从而提高产 品的附加值,有效地增强市场竞争力和 抗风险能力,增加了经济效益。二是以 传统中式家禽制品为主,如板鸭、盐水 鸭、板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