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指纹图谱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5.80),12(7.28)。 • 峰面积比值:S: 7: =(1.000): (0.236~0.394) • 部分共有峰的峰形描述:
(二)起草说明
• 目的在于说明制定指纹图谱检测标准中各个项
目的理由,规定各项目指标的依据、技术条件
和注意事项等。
• 既要有理论解释,又要有实践工作的总结及试 验数据。
二.中药材指纹图谱研究的 一般方法
• 主要介绍与中药(新药)注射剂指纹图 谱技术申报要求有关的研究内容
样品收集
• 为了确保指纹谱的系统性,必须进行具 有广泛代表性的样品收集,尤其是不同 产地、不同采收期及加工方式的样品的 收集,只有保证了样品的代表性,才能 保证建立的指纹谱的有效性。
(一)指纹图谱的检测标准
1)通过指纹图谱的特征性,能有效 鉴别样品的真伪或产地; 2)通过指纹图谱主要特征峰的面积 或比例的制定,能有效控制样品的 质量,确保样品质量的相对稳定。
2.中药材指纹图谱的定义:
• 中药材指纹图谱系指中药材经适当 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 能够标示该中药材特性的共有峰的图谱。 • 如果原药材需经过特殊炮制(如醋 制、酒制、炒炭等),则应制定原药材 和炮制品指纹图谱的检测标准。
(三)中药指纹图谱建立的 意义与原则
• 建立于中药成分的系统研究结果之上的指 纹图谱,是现阶段可以全面的反映中药的内在 质量的一个有效手段。世界公认,中药化学成 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是发挥其疗效的物质基础, 同时也是质量评价的重点与难点。 • 中药药效的发挥,不能为一个或一种化学 成分所体现,那么,建立全面反映所含成分的 指纹图谱, 有效地体现中药成分的复杂性,从 而更好地评价中药的质量,中药指纹图谱必将 成为中药质量评价的发展趋势。
• 参照物的制备应根据检测方法的需要,选择
适宜的方法进行制备。
例:黄芪
(1)黄芪甲苷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芪甲苷
对照品,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 为皂苷类成分检测的对照品溶液。 (2)毛蕊异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照 品溶液的制备:取毛蕊异黄酮-7-O-β-D-吡喃 葡萄糖苷对照品,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1mg 的溶液作为黄酮及其苷类成分检测的对照品溶
各共有指纹峰面积的比值。
• 各共有指纹峰面积比值必须相对固定。
峰面积比值的要求:
• Ai≥20%At: SD≤±20% • 10%At≤ Ai< 20%At: SD≤±25% • Ai≤ 10%At:峰面积比值不作要求,但必须 标定相对保留时间。 • 未达基线分离的共有峰,应计算该组峰的总 峰面积作为峰面积,同时标定该组各峰的相 对保留时间。
1、名称、汉语拼音
7(0.34) , 8(0.36) , 9(0.41) , 10(0.43) , 11(0.52) ,
12(0.54),S(1.00),13(1.63),14(1.80)。 • 峰面积比值:1~5: 8: 9=(0.269~0.449): (0.492~ 0.738): (1.00) • 部分共有峰的峰形描述:
例:黄芪黄酮类成分的指纹图谱
例:黄芪黄酮类成分指纹图谱的技术参数:
• 共 有 峰 的 峰 号 ( 相 对 保 留 时 间 ) : 1(0.52) ,
2(0.58) , 3(0.74) , 4(0.90) , S(1.00) , 5(1.22) ,
6(1.36) , 7(2.01) , 8(3.25) , 9(3.67) , 10(4.35) ,
• 3.中药指纹图谱的建立: • 应以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和药理学 研究为依托; • 应体现系统性、特征性、稳定性三 个基本原则。
(1)系统性:
• 指的是指纹图谱所反映的化学成分,应包 括中药有效部位所含大部分的种类,或指标成 分的全部。 • 如中药人参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多为皂苷类化合 物,则其指纹谱应尽可能多的反映其中的皂苷 成分; • 银杏叶的有效成分是黄酮和银杏内酯类,则其 指纹谱可采用两种方法针对这两类成分,分别 分析,以达到系统全面的目的。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
•
指纹图谱(fingerprint)系指某种中 药材或中药制剂,经适当处理后采 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表示 该样品特征的色谱、光谱或其它图 谱。
一、为什么要研究中药指纹图谱
• (一)中药质量分析的现状
• 质量稳定的原料是生产质量稳定的产品的先决 条件。
–中药材绝大部分来源于生物,包括植物药和 动物药。中药活性成分大部分为生物体内次 生代谢产物,少数为初生代谢产物。 – 产地、气候、生态环境、栽培或养殖技 术、产地加工、炮制方法等对中药材的化学 成分影响很大。 • 目前大部分中药的有效成分未被阐明或仅 部分阐明。
1.中药指纹图谱的定义与特点
(1)中药指纹图谱的定义:
• 中药指纹图谱是指某种(或某产地) 中药材或中成药中所共有的、具有特征 性的某类或数类成分的色谱或光谱的图 谱。
(2)中药指纹图谱的特点:
中药指纹图谱的特点:突破了传统的线 性思维,采用多学科、多领域的先进分析技 术,着眼于宏观规律性研究,建立客观、整 体和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在阐述中药的 活性成分的同时,阐明其中的其它成分,能 够展示各类成分的全貌,是当前国际公认的 有效的质量控制技术、能够对中药材、中药 制剂(包括半成品和成品)质量的真伪优劣 与稳定性作出较全面的评价。
• 色谱法采用相对保留时间标定指纹峰,光谱法 采用波长或波数标定指纹峰。
(3)共有指纹峰面积的比值
• 以对照品作为参照物的指纹图谱,以参照物
峰面积作为1,计算各共有指纹峰面积与参照
物峰面积的比值;
• 以内标物作为参照物的指纹图谱,则以共有
指纹峰中其中一个峰(要求峰面积相对较大、
较稳定的共有峰)的峰面积作为1,计算其他
•
随着现代科学手段引入到中药的品质研究 中,通过利用植物学,植物化学,分析化学以 及药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开辟了中药 品质评价的新天地。 • 中药的质量研究发展到普遍采用色谱学手 段,分析中药材或中药制剂中的化学成分,并 针对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成分进行定性或定量分 析,无论在药典、部颁标准和地方标准,还是 现在申报的新药研究资料中,采用这种方式进 行质量的评价已成为主流。
(2)特征性:
• 是指指纹图谱中反映的化学成 分信息(具体表现为保留时间或位 移值)是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这些 信息的综合结果,将能特征地区分 中药的真伪与优劣,成为中药自身 的“化学条码”。
(3)稳定性:
• 指的是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在规 定的方法与条件下,不同的操作者 和不同的实验室应能作出相同的指 纹图谱,其误差应在允许的范围内, 这样才可以保证指纹图谱的使用具 有通用性和时间性,也是作为标准 方法所必备的特征之一。
(4)非共有峰面积
中药材供试品的图谱与指纹图谱比 较,非共有峰总面积不得大于总峰面
积的10%。
例:黄芪皂苷类成分的指纹图谱
黄芪皂苷类成分指纹图谱的技术参数:
• 共 有 峰 的 峰 号 ( 相 对 保 留 时 间 ) : 1(0.17) ,
2(0.19) , 3(0.22) , 4(0.24) , 5(0.27) , 6(0.30) ,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
液相色谱仪中,记录60分钟的色谱图,即得。以毛蕊异黄酮-7-
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色谱峰(S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为1
计算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比值。
6、指纹图谱及技术参数
(1)指纹图谱
●根据供试品的检测结果,建立指纹图谱。
●采用HPLC和GC制定指纹图谱,其记录时间一般为1小时;
采用TLCS制定指纹图谱,必须提供从原点至溶剂前沿的图 谱;采用光谱法制定指纹图谱,必须按各种光谱的相应规定
提供全谱。
●化学成分类型复杂的品种,必要时可建立多张对照指纹图谱。 ●指纹图谱的建立:根据10批次以上供试品的检 测结果所给出的相关参数,制定指纹图谱。
(2)共有指纹峰的标定
• 采用色谱方法制定指纹图谱,必须根据参照物 的保留时间,计算指纹峰的相对保留时间。 • 根据10批次以上供试品的检测结果,标定中药 材的共有指纹峰。
例:黄芪
• 皂苷类成分指纹图谱检测供试品制备: 详细叙述提取、纯化、供试品配制等。 • 黄酮类成分指纹图谱检测供试品制备:
• 多糖类成分指纹图谱检测供试品制备:
4、参照物的制备
• 制定指纹图谱必须设立参照物。
• 应根据供试品中所含成分的性质,选择适宜
的对照品作为参照物,如果没有适宜的对照
品,可选择适宜的内标物作为参照物。
内容: 名称、汉语拼音、拉丁名、来源、供
试品和参照物的制备、检测方法、指纹
图谱及技术参数。
1、名称、汉语拼音
按中药命名原则制定 如:黄芪 【名称】黄芪
【汉语拼音】Huangqi
2、来源 ●原植、动物:科名、中文名、拉丁学名、药
用部位、产地、 采收季节、产地加工、炮制
方法等。
●矿物药:矿物的类、族、矿石名或岩石名、
例:黄芪黄酮及其苷类成分的测定方法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和系统适用性试验
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
胶 为 填 充 剂 , 型 号 为 Polaris 5μ C-18-A , 250×4.6mm (MetaChem公司产品);流动相为乙氰-水(含0.042%磷酸) (1:4),流速0.8ml/分钟,检测波长225nm;理论塔板数按毛蕊异 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计,应不低于3000。
3、供试品的制备
• 应根据中药材中所制备。
• 制备方法必须确保该中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在指纹
图谱中的体现。
• 对于仅提取其中某类或数类成分的中药材,除按化
学成分的性质提取各类成分制定指纹图谱外,还需
按注射剂制备工艺制备供试品,制定指纹图谱,用
以分析中药材与注射剂指纹图谱的相关性。
•
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多方面条件 的限制,在这些研究和应用中,多数中 药的化学成分研究缺乏系统性。对中药 材或中成药的某个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 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不能有效地控 制中药材或中成药的质量。
(二)国外植物药的质量分析概况
• 国外对植物类中药,所含有的植物化学成分是质量 控制的依据,对该类植物药极其制剂的质量评价方法 的建立,则是建立于全面的化学及药理学研究的基础 之上, • 如著名的银杏叶标准制剂EGB761的标准,不仅仅 控制总黄酮和总内脂的含量,而且对黄酮中槲皮素、 山柰酚和异鼠李素的比例,总内脂中银杏内脂A,B, C,J和白果内脂的比例,规定了较为明确的范围。从 而全面的反映出制剂的质量内涵。
主要成分、产地、产地加工、炮制方法等。
来源
• 动、植物药材:应固定品种、药用部位、产
地、采收期、产地加工和炮制方法。
• 矿物药:固定产地和炮制、加工方法。
• 供试品的取样:保证供试品的代表性和均一
性。
如:黄芪
【基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的干燥根。 【产地】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 【采收期】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 【产地加工】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润透,切厚片,干 燥。 其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浸出物等项应符合《中华 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249页黄芪项下的各项规定。
•
国际植物药市场中出现的标准植物药制剂 的概念,就是基于制剂中可控成分的分析结果 来体现的。目前国际植物药市场发展迅速, • 我国虽拥有传统中医药的优势,但在这个 大市场中只是以原料或半成品的出口国的身份 参与其中,所占市场份额与收益均不理想,其 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产品质控技术含量低,不 能有效地说明和保证产品质量。
液。
5、测定方法
●包括测定方法、仪器、试剂、测定条件等。
●应根据中药材所含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选择适宜
的测定方法,建议优先考虑色谱方法。
●对于成分复杂的中药材,必要时可以考虑采用多种
测定方法,建立多张对照指纹图谱。 试剂、测定条件等必须固定;以光谱方法制定指纹 图谱,相应条件也必须固定。
●以色谱方法制定指纹图谱所采用的色谱柱、薄层板、
(二)起草说明
• 目的在于说明制定指纹图谱检测标准中各个项
目的理由,规定各项目指标的依据、技术条件
和注意事项等。
• 既要有理论解释,又要有实践工作的总结及试 验数据。
二.中药材指纹图谱研究的 一般方法
• 主要介绍与中药(新药)注射剂指纹图 谱技术申报要求有关的研究内容
样品收集
• 为了确保指纹谱的系统性,必须进行具 有广泛代表性的样品收集,尤其是不同 产地、不同采收期及加工方式的样品的 收集,只有保证了样品的代表性,才能 保证建立的指纹谱的有效性。
(一)指纹图谱的检测标准
1)通过指纹图谱的特征性,能有效 鉴别样品的真伪或产地; 2)通过指纹图谱主要特征峰的面积 或比例的制定,能有效控制样品的 质量,确保样品质量的相对稳定。
2.中药材指纹图谱的定义:
• 中药材指纹图谱系指中药材经适当 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 能够标示该中药材特性的共有峰的图谱。 • 如果原药材需经过特殊炮制(如醋 制、酒制、炒炭等),则应制定原药材 和炮制品指纹图谱的检测标准。
(三)中药指纹图谱建立的 意义与原则
• 建立于中药成分的系统研究结果之上的指 纹图谱,是现阶段可以全面的反映中药的内在 质量的一个有效手段。世界公认,中药化学成 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是发挥其疗效的物质基础, 同时也是质量评价的重点与难点。 • 中药药效的发挥,不能为一个或一种化学 成分所体现,那么,建立全面反映所含成分的 指纹图谱, 有效地体现中药成分的复杂性,从 而更好地评价中药的质量,中药指纹图谱必将 成为中药质量评价的发展趋势。
• 参照物的制备应根据检测方法的需要,选择
适宜的方法进行制备。
例:黄芪
(1)黄芪甲苷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芪甲苷
对照品,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 为皂苷类成分检测的对照品溶液。 (2)毛蕊异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照 品溶液的制备:取毛蕊异黄酮-7-O-β-D-吡喃 葡萄糖苷对照品,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1mg 的溶液作为黄酮及其苷类成分检测的对照品溶
各共有指纹峰面积的比值。
• 各共有指纹峰面积比值必须相对固定。
峰面积比值的要求:
• Ai≥20%At: SD≤±20% • 10%At≤ Ai< 20%At: SD≤±25% • Ai≤ 10%At:峰面积比值不作要求,但必须 标定相对保留时间。 • 未达基线分离的共有峰,应计算该组峰的总 峰面积作为峰面积,同时标定该组各峰的相 对保留时间。
1、名称、汉语拼音
7(0.34) , 8(0.36) , 9(0.41) , 10(0.43) , 11(0.52) ,
12(0.54),S(1.00),13(1.63),14(1.80)。 • 峰面积比值:1~5: 8: 9=(0.269~0.449): (0.492~ 0.738): (1.00) • 部分共有峰的峰形描述:
例:黄芪黄酮类成分的指纹图谱
例:黄芪黄酮类成分指纹图谱的技术参数:
• 共 有 峰 的 峰 号 ( 相 对 保 留 时 间 ) : 1(0.52) ,
2(0.58) , 3(0.74) , 4(0.90) , S(1.00) , 5(1.22) ,
6(1.36) , 7(2.01) , 8(3.25) , 9(3.67) , 10(4.35) ,
• 3.中药指纹图谱的建立: • 应以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和药理学 研究为依托; • 应体现系统性、特征性、稳定性三 个基本原则。
(1)系统性:
• 指的是指纹图谱所反映的化学成分,应包 括中药有效部位所含大部分的种类,或指标成 分的全部。 • 如中药人参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多为皂苷类化合 物,则其指纹谱应尽可能多的反映其中的皂苷 成分; • 银杏叶的有效成分是黄酮和银杏内酯类,则其 指纹谱可采用两种方法针对这两类成分,分别 分析,以达到系统全面的目的。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
•
指纹图谱(fingerprint)系指某种中 药材或中药制剂,经适当处理后采 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表示 该样品特征的色谱、光谱或其它图 谱。
一、为什么要研究中药指纹图谱
• (一)中药质量分析的现状
• 质量稳定的原料是生产质量稳定的产品的先决 条件。
–中药材绝大部分来源于生物,包括植物药和 动物药。中药活性成分大部分为生物体内次 生代谢产物,少数为初生代谢产物。 – 产地、气候、生态环境、栽培或养殖技 术、产地加工、炮制方法等对中药材的化学 成分影响很大。 • 目前大部分中药的有效成分未被阐明或仅 部分阐明。
1.中药指纹图谱的定义与特点
(1)中药指纹图谱的定义:
• 中药指纹图谱是指某种(或某产地) 中药材或中成药中所共有的、具有特征 性的某类或数类成分的色谱或光谱的图 谱。
(2)中药指纹图谱的特点:
中药指纹图谱的特点:突破了传统的线 性思维,采用多学科、多领域的先进分析技 术,着眼于宏观规律性研究,建立客观、整 体和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在阐述中药的 活性成分的同时,阐明其中的其它成分,能 够展示各类成分的全貌,是当前国际公认的 有效的质量控制技术、能够对中药材、中药 制剂(包括半成品和成品)质量的真伪优劣 与稳定性作出较全面的评价。
• 色谱法采用相对保留时间标定指纹峰,光谱法 采用波长或波数标定指纹峰。
(3)共有指纹峰面积的比值
• 以对照品作为参照物的指纹图谱,以参照物
峰面积作为1,计算各共有指纹峰面积与参照
物峰面积的比值;
• 以内标物作为参照物的指纹图谱,则以共有
指纹峰中其中一个峰(要求峰面积相对较大、
较稳定的共有峰)的峰面积作为1,计算其他
•
随着现代科学手段引入到中药的品质研究 中,通过利用植物学,植物化学,分析化学以 及药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开辟了中药 品质评价的新天地。 • 中药的质量研究发展到普遍采用色谱学手 段,分析中药材或中药制剂中的化学成分,并 针对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成分进行定性或定量分 析,无论在药典、部颁标准和地方标准,还是 现在申报的新药研究资料中,采用这种方式进 行质量的评价已成为主流。
(2)特征性:
• 是指指纹图谱中反映的化学成 分信息(具体表现为保留时间或位 移值)是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这些 信息的综合结果,将能特征地区分 中药的真伪与优劣,成为中药自身 的“化学条码”。
(3)稳定性:
• 指的是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在规 定的方法与条件下,不同的操作者 和不同的实验室应能作出相同的指 纹图谱,其误差应在允许的范围内, 这样才可以保证指纹图谱的使用具 有通用性和时间性,也是作为标准 方法所必备的特征之一。
(4)非共有峰面积
中药材供试品的图谱与指纹图谱比 较,非共有峰总面积不得大于总峰面
积的10%。
例:黄芪皂苷类成分的指纹图谱
黄芪皂苷类成分指纹图谱的技术参数:
• 共 有 峰 的 峰 号 ( 相 对 保 留 时 间 ) : 1(0.17) ,
2(0.19) , 3(0.22) , 4(0.24) , 5(0.27) , 6(0.30) ,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
液相色谱仪中,记录60分钟的色谱图,即得。以毛蕊异黄酮-7-
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色谱峰(S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为1
计算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比值。
6、指纹图谱及技术参数
(1)指纹图谱
●根据供试品的检测结果,建立指纹图谱。
●采用HPLC和GC制定指纹图谱,其记录时间一般为1小时;
采用TLCS制定指纹图谱,必须提供从原点至溶剂前沿的图 谱;采用光谱法制定指纹图谱,必须按各种光谱的相应规定
提供全谱。
●化学成分类型复杂的品种,必要时可建立多张对照指纹图谱。 ●指纹图谱的建立:根据10批次以上供试品的检 测结果所给出的相关参数,制定指纹图谱。
(2)共有指纹峰的标定
• 采用色谱方法制定指纹图谱,必须根据参照物 的保留时间,计算指纹峰的相对保留时间。 • 根据10批次以上供试品的检测结果,标定中药 材的共有指纹峰。
例:黄芪
• 皂苷类成分指纹图谱检测供试品制备: 详细叙述提取、纯化、供试品配制等。 • 黄酮类成分指纹图谱检测供试品制备:
• 多糖类成分指纹图谱检测供试品制备:
4、参照物的制备
• 制定指纹图谱必须设立参照物。
• 应根据供试品中所含成分的性质,选择适宜
的对照品作为参照物,如果没有适宜的对照
品,可选择适宜的内标物作为参照物。
内容: 名称、汉语拼音、拉丁名、来源、供
试品和参照物的制备、检测方法、指纹
图谱及技术参数。
1、名称、汉语拼音
按中药命名原则制定 如:黄芪 【名称】黄芪
【汉语拼音】Huangqi
2、来源 ●原植、动物:科名、中文名、拉丁学名、药
用部位、产地、 采收季节、产地加工、炮制
方法等。
●矿物药:矿物的类、族、矿石名或岩石名、
例:黄芪黄酮及其苷类成分的测定方法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和系统适用性试验
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
胶 为 填 充 剂 , 型 号 为 Polaris 5μ C-18-A , 250×4.6mm (MetaChem公司产品);流动相为乙氰-水(含0.042%磷酸) (1:4),流速0.8ml/分钟,检测波长225nm;理论塔板数按毛蕊异 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计,应不低于3000。
3、供试品的制备
• 应根据中药材中所制备。
• 制备方法必须确保该中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在指纹
图谱中的体现。
• 对于仅提取其中某类或数类成分的中药材,除按化
学成分的性质提取各类成分制定指纹图谱外,还需
按注射剂制备工艺制备供试品,制定指纹图谱,用
以分析中药材与注射剂指纹图谱的相关性。
•
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多方面条件 的限制,在这些研究和应用中,多数中 药的化学成分研究缺乏系统性。对中药 材或中成药的某个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 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不能有效地控 制中药材或中成药的质量。
(二)国外植物药的质量分析概况
• 国外对植物类中药,所含有的植物化学成分是质量 控制的依据,对该类植物药极其制剂的质量评价方法 的建立,则是建立于全面的化学及药理学研究的基础 之上, • 如著名的银杏叶标准制剂EGB761的标准,不仅仅 控制总黄酮和总内脂的含量,而且对黄酮中槲皮素、 山柰酚和异鼠李素的比例,总内脂中银杏内脂A,B, C,J和白果内脂的比例,规定了较为明确的范围。从 而全面的反映出制剂的质量内涵。
主要成分、产地、产地加工、炮制方法等。
来源
• 动、植物药材:应固定品种、药用部位、产
地、采收期、产地加工和炮制方法。
• 矿物药:固定产地和炮制、加工方法。
• 供试品的取样:保证供试品的代表性和均一
性。
如:黄芪
【基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的干燥根。 【产地】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 【采收期】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 【产地加工】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润透,切厚片,干 燥。 其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浸出物等项应符合《中华 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249页黄芪项下的各项规定。
•
国际植物药市场中出现的标准植物药制剂 的概念,就是基于制剂中可控成分的分析结果 来体现的。目前国际植物药市场发展迅速, • 我国虽拥有传统中医药的优势,但在这个 大市场中只是以原料或半成品的出口国的身份 参与其中,所占市场份额与收益均不理想,其 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产品质控技术含量低,不 能有效地说明和保证产品质量。
液。
5、测定方法
●包括测定方法、仪器、试剂、测定条件等。
●应根据中药材所含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选择适宜
的测定方法,建议优先考虑色谱方法。
●对于成分复杂的中药材,必要时可以考虑采用多种
测定方法,建立多张对照指纹图谱。 试剂、测定条件等必须固定;以光谱方法制定指纹 图谱,相应条件也必须固定。
●以色谱方法制定指纹图谱所采用的色谱柱、薄层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