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集装箱港口空间分析

合集下载

基于状态空间方程的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状态空间方程的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影响因素分析
发 展 具 有 巨大 拉 动 作 用 的观 点 早 已为 大 多数 专 家
张利 安 ” 于理 论 层 面 探讨 人 民币 升 值对 港 口 基 综 上 所 述 , 宏 观 上 看 , 口集 装 箱 吞 吐 量 与 从 港
热 点之 一 。 城 以港 兴 , 为 城 用”, 口对 城市 经 济 集装 箱 吞 吐 量 的影 响 。 “ 港 港
行业 竞 争 。
是 国家 吸 引 外 资 、发展 外 向型 经 济 的 主要 条 件 和投 资 环 境 。当前 港 口
发 展 直 接 关 系着 腹 地 经 济 的 兴 衰 。
随着 集 装 箱 运输 业 的发 展 ,集 装箱
港 口作 为集 装 箱 运输 网络 的 重要 组
高 中奇 等 为 , 地 型集 装箱 认 腹 枢 纽 港 的吞 吐量 直 接 取决 于 其 腹地 经 济 发展 的 大形 势 ,中转 型集 装 箱 港 主 要 依 靠 其 优 越 的 地 理 条 件 或 “ 自由港” 等政 策 优 势 吸引 国际货 物
条 件等 ) 以及 港 口外 部 辅 助行 业 ( 船
长 ; 是 ,0 纪 9 但 2世 0年代之 后 , 其在
全 国港 口中的地位 日渐 衰落 , 口货 港 物 吞 吐量 和集 装 箱吞 吐量 的 全 国排
务 代理 、 线船 、 险 、 航 、 事 、 支 保 引 海
理 货 、 关 、 运代理 、 队、 关 、 报 货 车 海
中转 集 散 。
成 部 分 也得 到相 当大 的发展 ,港 口 集 装 箱 吞 吐量 已成 为衡 量 港 口发 展
水 平 的 重要 指 标 。
大连 港 的集 装箱 运输 始 于 18 90 年 ,当 年 的 集 装 箱 吞 吐 量 仅 为

基于GIS的物流选址优化研究

基于GIS的物流选址优化研究

基于GIS的物流选址优化研究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物流成本和效率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而物流选址作为物流系统规划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物流运营的成本、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为物流选址优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新的思路。

GIS 是一种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

它能够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通过地图可视化和空间分析功能,为物流选址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和决策支持。

物流选址需要考虑众多因素,包括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市场需求、土地成本、劳动力供应等。

传统的选址方法往往依赖于经验判断和简单的数学模型,难以综合考虑这些复杂的因素。

而 GIS 可以将这些因素以地理空间数据的形式进行整合和分析,从而更全面、准确地评估选址方案。

首先,GIS 能够提供详细的地理信息,如地形、地貌、道路网络等。

通过对这些地理信息的分析,可以评估不同选址地点的交通可达性和运输成本。

例如,利用 GIS 可以计算从选址地点到各个需求点的最短路径和运输时间,从而选择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的地点。

其次,GIS 可以整合市场需求数据。

通过将市场需求数据与地理空间数据相结合,可以分析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分布和潜在客户数量。

这有助于选择市场需求较大、潜在客户密集的地点,提高物流服务的市场覆盖率和客户满意度。

此外,GIS 还可以考虑土地成本和劳动力供应等因素。

通过将土地利用数据和劳动力分布数据与地理空间数据相结合,可以评估不同选址地点的土地成本和劳动力供应情况,选择土地成本低、劳动力充足的地点,降低运营成本。

在基于 GIS 的物流选址优化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和网络分析等。

缓冲区分析是指以某个地理要素为中心,按照一定的距离或时间范围建立缓冲区。

例如,可以以现有物流设施或客户分布点为中心,建立一定半径的缓冲区,分析在缓冲区内的潜在选址地点。

叠加分析是将多个地理图层进行叠加,以综合分析多个因素的影响。

集装箱内陆港设计总平面布局思路分析

集装箱内陆港设计总平面布局思路分析

中国航班 CHINA FLIGHTS194CHINA UNICOM联通中国内陆港作为大型内陆多式联运中转站(主要是公路、铁路和空运场站),涵盖内陆口岸、货物集散、商品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等一系列功能,是具有口岸与保税功能等综合配套功能的综合型物流基地。

在平面、工艺及相关配套工程设计方面,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内外贸集装箱堆场、拆装箱库、生产辅建区、海关国检查验的办公场所及相关配套附属设施。

根据周边区域发展实际,内陆港园区设计除需充分考虑气候特征、地形地质条件等自然条件,及周边交通状况等集装箱内陆港设计总平面布局思路分析冯雪(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摘要:本文对集装箱内陆港设计总平面布局进行分析,理顺设计思路并指出布局重点及难点,研究结论能够较好的为集装箱内陆港建设提供设计及决策支撑。

关键词:集装箱内陆港设计;物流园区;总平面布局图1 项目一:“一心、三轴、两组团” 规划格局空间布局示意图CHINA FLIGHTS 中国航班195CHINA UNICOM联通中国因素外,内陆港设计空间布局还应遵循如下原则:1空间布局原则1.1客货分离原则内陆港主要从事物流业务和相关贸易活动,进出园区的货运车主要是以重型卡车为主,对道路的建设要求与城市一般道路不同。

重卡在运行过程中噪音大,不便在商务和办公区通过,且和其他车辆混在一起,安全系数低,在功能区空间布局时,按客货分离原则布局。

1.2资源节约共享原则园区内布置要合理分区、统筹协调,分区布置应有利于重要公用物流设施资源(如铁路专用线、大型机械设备等)的共享共用,布局力求合理紧凑,实现公共资源效益最大化。

1.3高效衔接原则园区内部各区域服务功能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功能分区布置应能保证各项物流活动(作业)的顺畅和有效衔接,防止作业的相互交叉干扰,避免园区内部车辆的折角运输、过远倒运、往复行走等问题,以提高运行效率、保障作业安全。

1.4灵活适用原则内陆港规划建设需进行市场需求分析,功能分区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及物流系统自身的变化要求,功能区域设置可根据市场需求环境的变化进行多阶段的修正,使园区的功能分区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动态适应性。

《基于GIS的物流配送选址规划实例研究》

《基于GIS的物流配送选址规划实例研究》

《基于GIS的物流配送选址规划实例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物流配送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和降低成本,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GIS技术来进行选址规划。

本文将以物流公司为例,详细介绍基于GIS的物流配送选址规划实例研究。

1.研究背景物流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物流配送的企业,目前在全国各地都有分支机构。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

因此,公司决定引入GIS技术,通过对不同区域的人口密度、交通状况、竞争对手等数据进行分析,来确定最佳的配送中心选址方案。

2.研究方法首先,研究团队收集了各个城市的人口密度、道路状况、竞争对手分布等数据,并利用GIS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空间分析。

然后,利用多因素评价模型,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并为每个潜在的配送中心选址点打分。

最后,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了最佳的选址方案。

3.研究结果通过GIS技术的支持,研究团队确定了多个潜在的选址点,并分析了它们在人口密度、交通便利度、竞争对手数量等方面的得分情况。

最终,选址点A被确定为最佳选址点,因为该点在各项指标上均表现优秀,而且距离竞争对手较远,具有良好的市场空间。

4.实施建议为了进一步优化物流配送的效率和降低成本,研究团队提出了以下几点实施建议:(1)在选址点A建立新的配送中心,并配置适当的配送车辆和人员,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2)利用GIS技术建立配送路线优化模型,实现最短路径的规划和动态调整,减少配送时间和成本;(3)定期对配送中心的运营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配送策略,确保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

5.结论本文以物流公司为例,详细介绍了基于GIS的物流配送选址规划实例研究。

通过GIS技术的支持,公司成功确定了最佳的配送中心选址点,并提出了一系列实施建议,以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和降低成本。

这一研究结果对于类似企业在物流配送领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发展现状分析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发展现状分析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发展现状分析1. 引言1.1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发展现状分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是指通过自动化设备和技术,实现集装箱装卸、堆存和运输等作业的自动化操作的货物集散中心。

随着全球贸易的增长和物流业的发展,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正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发展情况从技术上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简单的机械化,第二阶段是半自动化的码头,第三阶段是全自动化的码头。

目前,全球各地的码头都在不断升级和改造,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增强竞争力。

自动化技术在集装箱码头中的应用现状主要包括自动引导车、堆垛机器人、AGV等设备的广泛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码头管理中的应用。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优势包括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安全性等方面;而挑战则主要来自于高投入成本、技术难度、管理难度等方面。

国内外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发展比较可以发现,我国在自动化码头建设方面的投入和发展速度正在逐渐赶上国外先进水平。

未来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发展趋势将继续向着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在技术上不断创新,还会在管理模式、服务质量等方面不断提升。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发展现状正在不断向前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未来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以适应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

2. 正文2.1 现阶段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发展情况目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自动化技术在集装箱码头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集装箱码头开始逐步引进自动化设备和系统,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人力成本。

在现阶段,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动化堆场系统的应用,使得集装箱的堆放和存取更加高效;二是自动化装卸系统的发展,包括自动龙门吊、自动输送带等设备的引入;三是自动化码头管理系统的建设,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集装箱操作的全流程监控和管理。

基于GIS的物流信息系统设计研究以唐山金益物流公司为例

基于GIS的物流信息系统设计研究以唐山金益物流公司为例

、实时监控等;用户层则面向用户,提供一个易于使用和直观的界面。
3、技术实现
为实现该系统,我们采用了以下的GIS技术和工具: 1、使用地理数据库来存储和查询地理信息
2、利用地图API进行地图可视化 3、采用空间分析算法进行路径规划和优化 4、通过Web服务和技术(如RESTful API)提供数据和服务的接口
5、使用前端框架(例如React或Vue.js)来构建用户界面 6、集成GPS和其他传感器数据以实现实时监控
三、应用实例
我们以唐山金益物流公司的实际运营为例,说明该系统的应用。该公司在使 用了基于GIS的物流信息系统后,货物配送效率提高了20%,运输成本降低了15%, 客户满意度也大幅上升。通过实时的货物位置和运输状态监控,客户可以更加放 心地使用公司的服
这对于应对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挑战,提高物流行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感谢观看
3、分析与优化
基于GIS技术的物流信息系统能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包括网络 优化、路径规划、物流模拟等。通过这些分析,系统可以实时调整物流策略,优 化资源配置,提高物流效率。
4、可视化展示
GIS技术可以将复杂的数据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包括地图、图表等。在 物流信息系统中,通过可视化展示,用户可以直观地了解物流状态、趋势和问题, 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一、GIS技术概述
GIS是一种综合性的信息技术,它通过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表示地理 数据,提供对地理空间信息的查询、分析和显示功能。在物流信息系统中,GIS 技术可以用于优化物流网络、路线规划、位置定位、可视化分析等方面。
二、基于GIS技术的物流信息系 统设计架构
基于GIS技术的物流信息系统设计架构包括以下五个主要组成部分:

基于GIS技术的海洋工程船舶综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研究

基于GIS技术的海洋工程船舶综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研究

基于GIS技术的海洋工程船舶综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研究海洋工程船舶的综合信息管理是保障海洋工程船舶安全、高效运营的重要方面,同时也对海洋工程项目的实施和管理起到关键作用。

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基于GIS技术的海洋工程船舶综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成为了海洋工程船舶行业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数据管理等方面展开,探讨基于GIS技术的海洋工程船舶综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的研究。

一、需求分析1. 海洋工程船舶信息需求分析海洋工程船舶综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需要整合包括但不限于船舶基本信息、各类工程设备信息、船员人员信息、海洋地理环境信息等各类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有效整合和管理,可以实现对海洋工程船舶的全方位监控和管理,提高工程船舶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2. 海洋工程项目需求分析海洋工程项目的实施和管理需要综合考虑船舶、设备、人员和环境等方面的信息,并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和调度。

基于GIS技术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空间分析和关联分析,帮助项目管理人员快速做出决策,提高项目实施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系统设计1. 架构设计基于GIS技术的海洋工程船舶综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包括数据层、业务逻辑层和用户界面层。

数据层负责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包括船舶、设备、人员和环境等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业务逻辑层负责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提供相应的查询和决策支持功能;用户界面层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方便用户进行信息的查询和管理。

2. 功能设计基于GIS技术的海洋工程船舶综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1) 船舶信息管理:包括船舶基本信息、设备信息、船员信息等的录入、查询和管理;(2) 海洋地理环境信息管理:包括海洋水文信息、海洋气象信息、海底地质信息等的录入、查询和分析;(3) 项目管理:包括项目计划、进度管理、资源调度等功能,通过GIS技术对项目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和空间分析,帮助项目管理人员做出决策;(4) 风险管理:通过对船舶、设备和环境等信息进行分析,识别潜在的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预警和应急管理功能;(5) 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通过GIS技术对海洋工程船舶的各类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生成相应的报告和统计图表,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我国港口空间格局演化的成因及趋势分析

我国港口空间格局演化的成因及趋势分析
并 根 据 规 模 以 港 口 的 数 据 分 别 计 算 出环 渤 海 、 长 三角 、珠 三 角 区 域 港 口空 间格 局 的演 化 状况 ,如 表 1 、表 2 、表 3 、表 4所 示 。
我 国港 口空 间格 局演化 分析
在 对 中 国沿 海 港 口体 系格 局 的 研 究 中 ,曹 有 挥 等 学 者 采 用 赫 希 曼 一 芬 达 尔 指 数得 出 了总 体 上 的 集 中化 趋 势 ,并 探 讨 了港 口体 赫 系 集 中化 的 动 力 机 制 ,即 转 型 经 济 的促 进 作 用 、政 府 行 为 的 调 控 作 用 和 中 心 枢纽 港 的极 化 作 用 等 。 为 了在 定 量 上 对 环 渤 海 区 域 集 装 箱 港 口体 系空 间 结 构 的 变 动 方 向 与强 度 进 行 精 确 的 测 度 ,本 文 采 用 西方 学 者 常 用 的 基 尼 系 数
内河港 口 集装箱吞吐量的H 指数 I
0 5 3 2
nl7 7
0I8 1
n3 11
0时 ,表 明 港 口体 系 内 每 个 港 口 的吞 吐 量 均 相 等 ,此 时港 口体 系
空 间 结 构趋 于绝 对 均 衡 ( 散) 分 。 另 一 反 映 港 口体 系货 物分 布 的 指 标 是 赫 希 曼 一 芬 达 尔 指 数 , 赫 其计算公式是:
050 6

O1 1 .5 07 2 .2


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的 H 指数 I
0l5 o 0l4 ( )
Ol2 6
n H】 【 n 9 04
O1 印
n 噜1 n 7 84
n1 6 4
n 7 03 n ∞ 0
n4 l0

基于GIS的规划方案空间分析

基于GIS的规划方案空间分析

基于GIS的规划方案空间分析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规划成为了现代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而在城市规划中,空间分析是一项关键任务,它能够帮助规划师们更好地了解城市的地理特征和空间分布,从而制定出更合理、更科学的规划方案。

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规划方案空间分析,正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和方法,本文将探讨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一、GIS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集地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工具。

它通过对地理数据的数字化处理,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相结合,实现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GIS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四个方面。

其中,数据采集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获取地理数据的过程;数据存储是指将采集到的地理数据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在计算机中;数据管理是指对存储的地理数据进行组织、管理和维护;数据分析是指对地理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模拟,从而得出相关的结论和决策。

二、GIS在规划中的应用1.地理数据的获取和处理GIS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地理数据,包括航拍、卫星遥感、GPS定位等。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地形、地貌、土地利用、交通网络等多个方面的信息。

通过GIS的数据处理功能,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加工,使其符合规划分析的需求。

2.空间分布分析GIS可以对地理数据进行空间分布分析,通过对城市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城市的空间结构和格局。

例如,可以通过GIS对人口分布、建筑密度、交通网络等进行分析,了解城市的人口流动、交通拥堵等问题,为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3.多因素综合评价在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GIS可以将各种地理数据进行整合,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和权重分配,对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和分析。

例如,可以将人口密度、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为规划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第四讲 GIS应用方法-空间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第四讲 GIS应用方法-空间分析

3)从侧重发展方向(决策支持)的角度看,空间分析对象 是以与决策支持有关的地理目标的空间信息及其形成机理, 主要强调相关数学建模及模型的管理与应用。空间分析可 理解为在对地理目标进行形态结构定义与分类的基础上, 对目标的空间关系和空间行为进行描述,为目标的空间查 询和空间相关分析提供参考,进一步为空间决策提供服务 的功能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空间数据挖掘、空间回归 分析、空间统计-机理模型、空间运筹模型等。
5)趋势面分析: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计算出一个空间曲面,并以 此空间曲面去拟合地理要素分布的空间形态,展示其空间分布规 律,常用回归分析方法等;
6)空间相互作用分析:主要是定量分析各种“地理流”在不同区 域之间“流动”的方向和强度。譬如,运用线性规划方法研究区 域内的人口流动问题、产业布局及其优化问题等;
GIS应用从早期的空间数据结构和计算机制图,逐步发展空间分 析功能。从基本的分析(“Where”,”What”,”How to”),发展到高级的 分析(所处位置与周围环境关系及其动态模拟,如设施区位选址、 自然灾害预测等)。
空间分析正成为GIS应用关注的焦点,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应用日益广泛。如环境污染监测模拟、城市规划与管理、洪水灾 害分析、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等。
第四讲 GIS应用方法-析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有不同的定义方式。 1)从侧重于空间实体的图形与属性交互查询角度看,空间分析是 以地理目标的空间关系为分析对象,从中获取派生的信息和新的 知识。包括以下内容:拓扑空间查询、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 空间集合分析和地学分析。 2)从侧重于空间信息的提取及其传输角度看,空间分析是以地理 目标的位置和形态特征为分析对象,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 息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空间信息包括位置、分布、统计、关系、 关联、趋势和运动,对应的空间分析内容包括空间位置分析、分 布分析、形态分析、关系分析和相关分析等。

基于GIS技术的规划方案空间分析方法研究

基于GIS技术的规划方案空间分析方法研究

基于GIS技术的规划方案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为了实现有效的规划方案,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

本文将探讨基于GIS技术的规划方案空间分析方法,旨在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GIS技术在规划方案中的应用1.1 GIS技术概述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集成了地理信息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等功能的信息系统。

它具有空间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的能力,可以对地理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支持。

1.2 GIS技术在规划方案中的作用GIS技术可以帮助规划者对城市空间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包括土地利用、交通网络、环境质量等方面。

通过GIS技术,规划者可以获取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空间模拟和预测,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二、规划方案空间分析方法2.1 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在进行规划方案空间分析之前,首先需要获取和处理相关的空间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地形地貌、土地利用、交通网络、人口分布等信息。

通过GIS技术,可以将这些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和整合,形成空间数据集。

2.2 空间数据可视化与分析利用GIS软件,可以将空间数据可视化为地图或者三维模型,以直观形式展示城市空间特征。

同时,可以进行空间分析,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从而揭示城市空间的关系和特征。

2.3 空间模拟与评估基于GIS技术,可以进行规划方案的空间模拟和评估。

通过建立模型和设定参数,可以模拟出不同规划方案下的城市发展情景,并进行评估。

这样可以为规划者提供不同方案的优劣比较,帮助其做出决策。

三、案例分析:基于GIS的城市交通规划以城市交通规划为例,探讨GIS技术在规划方案中的应用。

3.1 数据获取与处理收集城市交通网络、人口分布、道路状况等数据,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和整合,形成空间数据集。

3.2 空间数据可视化与分析利用GIS软件,将交通网络、人口分布等数据可视化为地图,分析交通流量、交通瓶颈等问题,为交通规划提供参考。

基于GIS的集装箱箱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基于GIS的集装箱箱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差 叁垦差! 塑

电 子 物 流
பைடு நூலகம்
基于 GS的集装箱箱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I
De i n f Co a ne M a g m e nf r a i n se sg o nt i r na e nt I o m to Sy t m Ba e o GI s d n S
属性 数据 以 地理 【 形 的 形 式 进 行 描 述 ,具 有界 面风 格 人 性 化 设 计 ,! 了文 本 、图 形 和 冈 像 信 息 相 结 合 的定 位 、查询 、检索 模 殳 ] 现
式 ,信 息 表 达 彤 象 化 、 直观 化 ,操 作 简单 便 利 等特 点 。 G S和 MI 功 能结 构 上 各具 特 色 ,G S的信 息 处理 和 空 间分 析 功 能较 好 ,M S的 优点 在 于 管 理 ,两 者 的特 点 比较 如表 所 示 。 I S在 I I
箱 货 物 的 装 载 质 量 、货 运 质 量 以及 企 业 经 济 效 益 均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集 装 箱箱 务管 理 需 要 管 理 空 间 数 据 和 属 性 数 据 两 大 信 息 源 。 传 统 的集 装 箱 箱 务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 S 只 能 处 理 属 性 数 据 , MI)
以 文 件 单 独 存 储
将 G S与 MI 合 起来 能使 原来 M S中很 多 抽 象 的数 据 与 地 理 位 置 建 立 联 系 ,并 直 接显 示存 地 图上 ,使 用 户可 以在 地 图 上 I S结 I 直 接 操 作 MI ,进 行 基 于地 图 的 可 视 化 信 息 查 询 ,统 计 也 将 变 得 更 j 简单 、直 观 。 通 过 可 视 化 的查 询 语 言 ,实 现 对 数据 库 的 内 S 】 口 容及 与之 相 关 的 图表 进 行 形 象 化 、直 观 化 的查 询 操 作 。通 过 建 立 专题 地 图 ,用 圆 饼 图 、直 方 冈等 来 表 示 统 计 数 据 ,从 而 帮 助 管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海关监管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海关监管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海关监管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一种集成数据、软件和硬件的技术系统,用于捕捉、存储、检索、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

在海关监管中,GIS的应用可以帮助海关部门实现更高效的船舶和货物监管,提高安全性和效率。

本文将深入探讨GIS 在海关监管中的应用,包括其原理、技术和实际案例。

一、GIS在海关监管中的原理1.地理空间数据的收集和整合GIS系统可以集成多种数据源,包括船舶轨迹、货物位置、港口设施和周边环境等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来源于卫星遥感、无线传感器、船舶通信系统等多种渠道。

海关部门可以利用GIS系统实时收集并整合这些数据,以便对货物和船舶进行监管。

2.空间分析和可视化GIS系统可以对收集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和可视化,通过地图、图表和报表等方式展现出来。

这有助于海关部门更好地理解数据和情况,快速作出决策。

此外,GIS系统还可以进行空间分析,例如路径规划、空间模式分析等,以提高监管效率。

3.实时监控和预警GIS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船舶、货物的动态位置和状态,并通过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海关部门可以利用GIS系统对风险区域、犯罪活动等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采取行动。

这有助于提高海关监管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二、GIS在海关监管中的技术和应用1.船舶监管GIS系统可以实现对船舶的实时监控和路径规划,帮助海关部门更好地了解船舶的位置、航线、停靠港口等信息。

通过GIS系统的卫星定位和船舶通信技术,海关部门可以随时掌握船舶的动态情况,并及时介入。

此外,GIS系统还可以分析船舶轨迹数据,识别异常行为和潜在风险,为海关部门提供预警和决策支持。

例如,海关部门可以利用GIS系统发现船舶在禁航区域或犯罪活动频发区域的情况,及时派遣执法人员进行监管和查处。

2.货物监管GIS系统可以实现对货物的实时监控和路径追踪,帮助海关部门更好地掌握货物的位置、流向和状态。

基于SWOT分析的青岛港物流发展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青岛港物流发展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青岛港物流发展分析青岛港是中国重要的综合性港口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

在青岛港物流发展方面,可以采用SWOT分析来评估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优势:1. 优越的地理位置:青岛港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非常接近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这使得青岛港成为连接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重要物流节点。

2. 先进的设施和设备:青岛港拥有现代化的码头、起重设备和其他物流设施,能够高效快速地处理大量货物。

这些先进的设施和设备提高了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3. 完善的物流网络:青岛港与中国国内各大城市和物流枢纽之间建立了广泛的物流网络,能够实现多式联运和国际物流配送。

4. 优质的服务:青岛港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物流服务,包括供应链管理、定制化物流解决方案和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等。

劣势:1. 限制性因素:青岛港面临着港口水深、缺乏土地和空间等限制性因素,这对其物流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

2. 竞争压力:青岛港与中国其他主要港口和全球其他重要港口存在激烈竞争,包括集装箱吞吐量和物流业务的竞争。

这可能会影响青岛港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机会:1. “一带一路”倡议:青岛港可以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拓展国际物流业务,提升港口竞争力。

2. 国内市场需求增长: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使得对物流服务和港口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

青岛港可以抓住这一机会,为国内市场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物流服务。

威胁:1. 环境保护压力: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港口和物流业的环境影响的关注也在增加。

青岛港需要应对更加严格的环保要求,避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 经济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和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对青岛港的物流发展构成威胁。

经济衰退、贸易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因素可能影响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和物流业务。

青岛港在物流发展方面具有地理位置优势、先进设施和服务优势,并有机会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内市场需求增长来拓展业务。

港口集装箱调研报告范文

港口集装箱调研报告范文

港口集装箱调研报告范文港口集装箱调研报告范文一、调研背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港口集装箱作为货物运输的重要方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港口集装箱的情况,本报告对我国部分主要港口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目的1. 了解港口集装箱的装卸能力、存储能力和运输能力;2. 分析港口集装箱运输的瓶颈问题;3. 提出优化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建议。

三、调研方法1. 实地走访:对目标港口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港口的设施设备和运行情况;2. 网络搜集:通过互联网和相关数据平台,获取港口集装箱相关数据。

四、调研结果据统计,目标港口年集装箱吞吐量平均为100万TEU(每年经济吨位),最高可达200万TEU。

1. 装卸能力目标港口的装卸能力较强,大部分港口配备了多项先进的装卸设备,包括自动化起重机和轨道吊,提高了装卸效率。

此外,一些港口实施了24小时运营制度,加快了装卸节奏。

2. 存储能力目标港口普遍面临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繁忙的季节,存储场地紧张。

这对港口集装箱运输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3. 运输能力目标港口的运输能力较强,大部分港口拥有现代化的货运车队和物流系统,能够保证集装箱的快速、安全运输。

但是,一些港口在线下物流中心的配套设施不足,导致运输效率下降。

五、瓶颈问题分析1. 存储空间不足:为解决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建议港口扩大存储场地规模,增加集装箱堆场的数量和面积。

2. 港口道路拥堵:一些港口道路交通拥堵严重,给集装箱的运输带来了障碍。

解决方法包括提前调配运输车辆,优化交通管理措施,建设新的道路或港口周边交通运输网络。

3. 客户需求不匹配:一些港口无法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比如临时停泊、紧急装卸等。

建议港口和货主之间加强沟通合作,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

六、优化建议1. 建设智能港口: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改善港口的装卸和运输过程,提高效率。

2. 推广绿色运输:加快清洁能源运输车辆的推广和使用,减少燃料消耗和环境污染。

城市规划中的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方法

城市规划中的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方法

城市规划中的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城市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土地利用、交通路网、设施设备等方面的布局和设计,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规划工作。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空间分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方法,为城市规划师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技术支持。

GIS是一种将地理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的技术系统。

它不仅可以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建模和管理,还可以进行空间数据的查询、分析和可视化。

在城市规划中,GIS的空间分析方法为决策者提供了全面而具体的城市现状和规划方案评估的能力。

首先,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城市的用地评估。

通过对土地利用、土地类型、土地所有权和土地开发限制等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可以为城市规划师提供详细的土地利用状况和特征。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分析土地利用的现状和潜力,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其次,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城市的交通分析。

通过对交通网络、交通流量、交通设施和交通需求等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可以为城市规划者提供交通状况的全面了解。

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进行交通流量模拟、交通瓶颈识别和交通效率评估等分析,为城市规划者提供交通改善方案。

另外,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城市的环境评估。

通过对环境质量、自然资源分布、环境敏感区和环境污染源等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可以为城市规划者提供城市环境状况的综合评估。

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进行环境质量模拟、环境风险评估和环境敏感性分析等分析,为城市规划者提供环境保护和改善的建议。

此外,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方法还可以用于城市的设施布局和服务分析。

通过对设施设备、人口分布和服务需求等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可以为城市规划者提供公共设施和服务的合理布局和配置。

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进行服务范围分析、服务覆盖评估和设施需求预测等分析,为城市规划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综上所述,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在城市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基于地下集装箱运输系统的港口总体规划研究

基于地下集装箱运输系统的港口总体规划研究

基于地下集装箱运输系统的港口总体规划研究王坚【摘要】立足于地下物流运输系统理论,研究通过对港区平面和工艺布置的调整和优化,实现地下集装箱运输系统与港口终端的高效连接,并与港口作业紧密结合.结合洋山深水港区东西港区集装箱转运方式分析,提出了地下集装箱输送系统的应用案例,可作为解决跨区域集装箱集疏运问题的一种新思路.【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0(000)001【总页数】5页(P38-42)【关键词】地下集装箱运输系统;港口总体规划;平面工艺;上海洋山深水港区【作者】王坚【作者单位】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511 地下集装箱运输系统发展现状1.1 地下集装箱运输系统理论的形成地下集装箱运输系统理论来源于对地下物流系统的研究和应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研究地下物流系统在西方一些国家受到高度重视,并将此作为除传统的公路、铁路、航空及水路运输之外的第五类运输和供应系统。

地下物流系统(underground logistics system,ULS),又称城市地下货运系统,就是将城外的货物通过各种运输方式运到位于城市边缘的机场、公路或铁路货运站和物流园区等,经处理后进入ULS,由ULS运送到城内的各个客户(如超市、酒店、仓库、工厂和配送中心等)。

在地下物流系统中,一般以自动导向车为运载工具,集装箱和货盘为基本运输单元,通过自动导航系统实现高度自动化和准确化。

地下物流系统作为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型城市物流系统,具有速度快、成本低、全自动化和准确性高等优势,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城市货运通达性和质量的有效途径。

本文所指地下集装箱运输系统为地下物流系统应用领域中的集装箱集疏运子系统。

可定义为:地下集装箱运输系统是指以集装箱为载体的货物在一种大直径地下通道中自动穿梭运行的物流系统,完成港口与港口、港口与内陆、内陆与内陆之间的集装箱运输,并能与地面终端有效连接,符合高效、低成本、环境友好等可持续发展原则[1]。

基于GIS的仓库群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GIS的仓库群管理系统设计

62010年第34期(总第169期)NO.34.2010(C um ula tive tyNO.169)了大量年轻用户加入。

现在K DDI 已经把BREW 平台作为唯一开发平台,在全球,BREW 应用程序虽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手机平台开放源代码,面向独立开发者,BREW 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虽然BREW 能支持成熟的商用项目,但是随着Symbian ,Android 等平台实现“Open Sou rce ”,高通公司垄断和封闭的政策导致开发门槛都相对过高,必须经过专业的训练和长期的摸索才能开发出品质合格的BREW 无线应用。

而且BREW 程序需要严格的审核过程,对于版本更新比较不利。

所以BREW 平台的需要更大的发展来吸引程序员的加入。

参考文献[] 曹洪伟.BR W 进阶与精通——3G 移动增值业务运营、定制与开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Z ,SM .T S y f UION D T ogy Based on BREW Platform[J].2009INTERNATIONAL ASIA SYMPOSIUM ON INTELLIGENT INTERACTION ANDAFFECTIVE COMPUTING ,2009.[3] Blumberg ,S .The L4Microkernel based Mobile Middleware forthe Multiple Virtual Machines [C].2009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W TRENDS IN INFORMATION AND SERVICE SCIENCE (NISS2009),VOLS1AND 2,2009.[4] 卜佳俊.深入BREW 手机游戏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5] Li ,H .Researching the Network Transmission Modules of theMobile Phone Network Games[C].PROCEEDINGS OF 2009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 FACULTY .2009.作者简介:高超(6),女,陕西榆林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软件工程。

课程实践教学2港口集装箱码头总体布局分析

课程实践教学2港口集装箱码头总体布局分析

课程实践教学2:港口集装箱码头总体布局分析集装箱码头集装箱码头是集装箱运输的枢纽,它向外延伸国际的远洋运输航线,向内连接国内的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路线。

因此,集装箱码头是各种运输方式衔接的换装点和集散地,集装箱码头在整个集装箱运输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件杂货运输的集装箱化,集装箱吞吐量占港口吞吐总量的比例日益增加。

较之传统件杂货码头,集装箱码头的特点是:(一)专业特性强;(二)建设投资多;(三)生产规模大;(四)箱、货周转快;(五)组织、管理严密;(六)资讯系统先进;(七)码头规整、干净。

因此,现代化的集装箱码头往往成为国际枢纽大港口的主要标志,也是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标志之一。

集装箱码头一般来说,现代化集装箱码头的设计工作应该顺应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趋势,码头设计中必须考虑:(1)港口继续向大型化、深水化、高效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在港区平面布置上,为进一步拓展港口物流服务活动布置充足的空间;(2)现代集装箱港区规划设计理念的创新应集中体现在规划设计的前瞻性和港区的可持续发展性上。

码头平面布局问题是一个多目标、多影响因素的复杂问题;(3)对集装箱码头设计吞吐能力估算尽可能精确,以避免跟现在集装箱码头吞吐能力的急速上升相差太远;(4)规划布置充足的集装箱堆场;(5)合理划分和布置港口功能分区,通过协调的交通组织,使分区之间及与港外的连接通畅。

集装箱码头的类型(一)按功能区分,基本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数量不多,全球有十多个,如H.K,SINGAPORE,ROTTERDAM 等大型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口。

其资源配置的主要特点是:处于良好的地理位置—国际主航道上或世界重要经济区域中心;港口自然条件优良;具有现代化的港口设施和装备;高度发达的资讯系统和口岸环境;具有陆路、内河和海上运输网连接并辐射周边地区,能提供优良的服务以吸引大量集装箱的集散。

集装箱码头区域性集装箱枢纽港(干线港)这类港口一般是某个地区的较大集装箱港,港口吞吐量的形成主要靠陆向腹地的进、出口,对地区周边港口有一定的辐射,有一定数量的中转货;但因偏离国际主航道,所依托的经济区域非世界重要级别,故难成为国际枢纽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 的解 决 。
空 间 分析 的类 型 和 方 法 有 很 多种 , 目前 基 于 图 的空 间基 本分 析 方 法 主 要有 空 间信 息 量 算 、缓 冲 区分 析 、 空 间拓 扑 叠 置分 析 、 网络 分析 、复 合 分 析 、邻 近 分 析 及 空 间 联结 、空 间
统计分析等 。
2 G S空 间分 析模 型 I
21 空 间分 析过 程
空间分析 是 GI S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是一种基于地理对
象 空 间布 局 的地 理 数据 的分 析 技 术 ,或 者说 是 基 于 地 理对 象 位置 和 形 态 的 空 间数 据 的分 析 技术 。
1 空 间 分析 方 法 . 2
基于GI的集装箱港 口空 问分析 S
口 陆 阳 阳
( 海 海 事 大 学 物流 研 究 中心 ,上 海 上 2 0 3) 0 15
【 摘
要 】随 着 地理 信 息 系统 与 空 间分 析技 术 的发 展 ,两者 不断 地 实现 集 成 ,并越 来越 多地得 到 实 际应 用 。文
中介 绍 了基 于 GI 空 间 分析 理论 , 包括 空 间 分析 过 程及 G S与 空 间分 析模 型 的集 成 方 式 ;分 析 了集装 箱 港 口设 施 S的 I 设 备 ,并在 此 基 础上 研 究 了基 于 G S的 集装 箱港 口空 间分 析 方 法 ,从 而为 判 断港 口设 施之 间所 潜在 的空 间联 系及 评 I
I I 间分 析在 物 流 领域 的应 用 G S空 3
[ Absr c ]Wi h e eo me to S Ge g a hc Ifr t n S se ta t t te d v lp n fGI ( o rp i nomai y tm)a d S ailAn lsstc n lg ,te h o n p t ay i e h oo y h a
价 布 局 与运 行 流 程 的合 理 性提 供 依 据 。
【 键 词 】 集装 箱 港 口;地 理信 息 系统 ;空 间分 析 关
【 中图 分 类号 】F5 52
【 献 标识 码 】 A 文
【 章 编 号 】 17 - 93 (0 )0- 0 10 文 64 4 9 2 1 1 5 0 0- 3
GI 提供 一系 列 的 空 间分 析 工 具 , 用户 可 以利 用 已有 的 S
数据模型 ,建立一个新的模型 。这个新模型能够展现出数据
集 内 部或 数 据 集 之 间新 的 或未 曾明 确 的 关系 ,从 而 实现 空 间 分析 的 目的 。设 计 一 个好 的空 间分 析 过程 非 常 有 利于 实 际 问
[ y wo ds o tie otGI ;p t l n lss Ke r l c nan r r; S s ai ay i p aa
1基 于 G S的 空 间分 析 l
11GI S空间 分析 内涵
GI 物 流车 辆 管 理 方 面 的应 用 研 究川 m、 GI S在 】 S与物 流 信 息 系 统 的集 成 【1 GI 应 急 物 流 中 的应 用 研 究Leabharlann 等11 。 S在 1 1[ 21
i e r ton bewe n t m s c e e ntg ai t e he ha a hiv d,a s b e ppl d i a e d . i p r i o i r d ce Sp ta a y i nd ha e n a i n m ny f l sTh spa e s t nto u a ilAn l ss e i t o y b s d o I ncudng Sp ta he r a e n G S,i l i ai lAnay i r c s nd t e i e r to a s ofG I n S t lA n l i od l; lss p o e s a h ntg a in w y S a d pai ayssm a e s a ays Co ane Por e ui nl e nti r t q pme s o t a ba i, r s a c t e nt, n h t ss e e r h h Co ane nti r Por Sp ta A n l i m eho , s p y h t a il ayss t d u pl te f u a insf re tm ai h tnta ea insa o g e uim e t nde l tngt eop r to r c d r o nd to o si tngt epoe i l lto m n q p n sa vauai h e ai n P o e u e. r
Th eSpa i l ta Anaysso n a ne l i fCo t i rPor s d n GI tBa e o S
口 L n —a g U Ya g y n
(o i i e e rhC ne, h n h i ri n esy S a g a 2 0 5Ch a L gsc R s ac e trS a g a Mai ts t U i ri , h n h i 0 1 , i ) me v t 3 n
2 1 年 01
第3 3卷
第5 期 总 第 2 3期 0
物 流 工 程 与管 理
LOGl ENGI STI CS NEERI AND NG MANAGE MENT
物 流论坛
d : 0 3 6 / .is . 6 4 4 9 0 1 0 . 01 oi 1 . 9 9 j n 1 7 ~ 9 3 2 1 . 5 0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