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地层
福建省地层发育,除志留系、中下泥盆统和下第三系缺失外,从元古界至第四系发育较齐全,岩石类
型复杂,沉积岩和变质岩地层的总和及火山地层出露面积,各占全省陆地面积三分之一。

其地层属华南地
层区。

福建省地层分区性较明显。

北部及西北部以元古代变质岩地层为主,属地槽型的巨厚沉积。

中部及西
南部出露有震旦纪至晚白垩世的浅变质岩、沉积岩及火山地层,尤以晚古生代沉积地层发育,古生物化石
较为丰富;其中石炭纪至下二叠纪,为省内石灰岩、无烟煤、铁矿、锰、铅、锌矿的重要含矿层位。

政和
至大埔一线以东的福建东部广大地区,则以大面积出露的晚侏罗—早白垩世陆相火山地层占主导地位,岩
性复杂,厚逾万米。

晚第三纪及第四纪地层分布零星,在沿海一带较为发育,由基性火山岩、沉积岩及海相、陆相松散沉积物组成。

一、元古界
福建省的元古界有:前震旦系麻源群及震旦系。

麻源群在下部,可划分四个岩性段。

震旦系在上部,与麻源群呈整合关系,下震旦统有楼子坝群、吴墩组、迪口组及丁屋岭组、龙北溪组;上震旦统有南岩
组、黄连组及震旦上统等。

(一)前震旦系麻源群
麻源群系最古老地层,《福建省区域地质志》(以下简称省地质志)中,是指震旦系之下一套巨厚的中
浅变质岩系,命名地点在建阳县东北之麻源村。

20年代多认为闽西北之变质岩系属太古界或元古界。

1962年福建区测队对建瓯地区的变质岩首次提出建瓯群一名,自下而上划分小桥片麻岩组、连地片岩组及龙北溪石英碳酸盐组,时代归属前寒武纪。

1963年福建地质局在南平召开变质岩座谈会,正式采用建瓯群一名,并划分为上、下两个亚群,时代改属前震旦纪。

1974年1∶20万建瓯幅进一步将建瓯群按岩石组合及变质程度,自下而上新建迪口组、龙北溪组、大岭组、松源组、吴档组。

1974年,福建地质三队三分队曾对龙北溪组中进一步划分出东岩组。

1977年、1979年,福建省地质局1∶50万地质图说明书和区域地层表编写组,对建瓯组除同意建瓯幅所划分外,于
龙北溪组上段划分为东岩组。

1982年区调队在建瓯群大岭组标准剖面中采获几丁虫,福建东部龙北溪组及大岭组亦零星发现几丁虫及微古植物,其时代多属奥陶纪或早古生代。

由此,建瓯群所属地层单位的层序关系及地层时代实已动摇解体。

1985年《省地质志》对闽西北变质岩系,重新厘定原建瓯群中各地层单位名称及时代含义(表1-2),划为上元古界麻源群、震旦下统吴墩组、丁屋岭组及上震旦统;福建东部划分为下震旦统迪口组、龙北溪组及上震旦统—下古生界。

1986、1987年闽北地质大队在专题研究报告和1∶5万政和等三幅区调报告中,对麻源群进一步划分大金山组和南山组,下震旦统吴墩组和东岩组,上震旦统为龙北溪组,另新发现而建立稻香组(表1-3)。

本文按地质志所列层序和时代含义予以阐述。

麻源群主要出露于闽西北浦城、建阳、将乐、宁化一带,德化赤涂寨至田地仅零星分布,岩性以各种片岩、变粒岩为主,部分地段有不同强度的混合岩,局部夹火山岩及石墨矿层,属震旦系之下福建境内最老地层。

按岩石组合特征自下而上分为四个岩性段,各段之间皆为整合关系,累计厚度大于9642米,为一套地槽型火山砂泥质(陆屑)建造。

其与上覆的震旦系和下古生界,共同组成闽西北扬子和加里东旋回褶皱
基底。

第一段出露极少,未见底,岩性由灰绿色风化后呈浅褐或粉红色中至薄层白云石英片岩和石英白云片岩组成,中部偶夹黑云变粒岩,建阳南山厚度大于1681米。

第二段由灰白、浅灰绿色中厚层细纹黑云(斜长)变粒岩夹中薄层黑云石英片组成,局部夹绿泥绿帘片岩、斜长角闪片岩及不纯大理岩透镜体,普遍见矽卡岩化。

德化赤涂寨二云石英片岩产微古植物:光面小球藻、原始光面球藻等,建阳松源厚度2270米。

该段变粒岩岩石坚硬,常构成高山陡坡地形,地貌特征明显,为本群的一个重要标志层位。

第三段分布最广,岩性为灰、灰绿色—中薄层黑云石英片岩、白云片岩夹薄层黑云片岩、白云石英片岩及厚层黑云(斜长)变粒岩,局部地区夹含石墨片岩及晶质石墨矿层,德化赤涂寨产裂瓣藻、穴面膜片等微古植物,顺昌洋源厚度2620米。

第四段分布较少,岩性较复杂,以各类片岩为主,夹变粒岩、千枚岩,局部出现斜长角闪岩、变质凝灰质碎屑岩及熔岩,德化赤涂寨本段片岩产穴面球藻、光面小球藻、裂瓣藻等微古植物化石。

另外,闽北地质大队对闽北前寒武系变质岩专题研究报告(1986年),从下而上将麻源群第一、二段(原
第一段与原第三段对调)命名为大金山组,第三、四段(原第三段为原第一段)命名为南山组,并认为南山组之岩石组合特征与迪口组岩性相近似。

两组之时代为前震旦纪。

(二)震旦系
该系分布较广,由于岩性岩相的明显差异,可分为西部和东部两个不同的地层区。

西区是指建瓯、南平、华安一线直至广东大埔以西的广大地区;该区又以南平、明溪、清流、长汀一线为界,分为闽西南及闽西北两个地区。

闽西南地区有:下震旦统楼子坝群、丁屋岭组,上震旦统南岩组、黄连组。

闽西北地区有:下震旦统吴墩组、丁屋岭组,上震旦统(未建组)。

东区是指建瓯、南平、华安一线以东的广大地区,下震旦统有迪口组、龙北溪组及上震旦统至下古生界(未进一步划分)。

它整合于麻源群之上。

以前震旦系未作进一步划分,闽西北的变质岩的时代,概称前震旦纪或太古代—元古代。

闽西南出露于泥盆系不整合之下的一套巨厚的浅变质岩,1963年福建省地质局和江西省地质局合编的1∶100万福州幅(G—50)地质图说明书,将其时代归属震旦纪—志留纪,认为与龙山群相当,未作进一步划分。

在此基础上,福建区调队于1966年通过三明幅区调后,首先在下古生界之下确定一套以钾长变粒岩为主的岩石组合,代表震旦纪地层。

直至1970~1971年间,经过1∶20万长汀、上杭幅区调,才对闽西南地区变质岩作了较系统的研究,并引入湖南、湖北峡东的地层名称,自下而上划分为前震旦系板溪群(包括三个亚群共八个岩性段)和震旦下统南沱组、上统陡山沱组及灯影组。

1977年福建省区域地层表将闽西南浅变质岩重新建立地方性地层名称,划分为前震旦系楼子坝群(包括下、中、上三个组)、震旦下统丁屋岭组、上统南岩组及黄连组。

并认为楼子坝群大致可与闽西北的建瓯群对比,该划分对比方案,一直在省内沿用(表1-4),对闽西北和闽东地区的变质岩系,在元古界麻源群中已有叙及,不再赘述。

1.闽西南地区
划分为震旦系楼子坝群和丁屋岭组,上震旦统南岩组和黄连组。

楼子坝群,创名于长汀县西南30公里楼子坝村,划分三个岩性段,上下段以含较多硅质岩为特征,中段普遍含钙质。

上段为灰绿、灰色变质细砂岩、粉砂岩与千枚岩互层组成,夹灰白、紫色薄层硅质岩,顶部含磷,偶见炭质千枚岩,厚1824米;中段为灰绿色变质粉—细砂岩夹钙质砂岩及千枚岩、板岩、硅质岩,局部偶夹泥灰岩透镜体,厚2647米;下段灰绿色变质细砂岩,夹千枚岩及变质粉砂岩、硅质岩,未见底,厚大于1846米。

该群总厚大于6137米。

在长汀南之武平、上杭、永定一带,该群岩石变质较深,形
成变粒岩、片岩及混合岩,地层划分及研究程度较低。

丁屋岭组得名于长汀县西南14公里之丁屋岭村,主要由灰绿色变质(石英)细砂岩、变质粉砂岩夹千枚岩及薄层硅质岩组成,底部常为变质含砾砂岩和砾岩,与下伏楼子坝群呈假整合关系(或不整合),厚1531
米。

南岩组,得名于长汀县西南15公里之南岩村,上部为灰绿色变质细砂岩夹千枚岩和硅质岩,硅质岩顶底常见极薄层磷块岩条带,下部为灰黑、灰绿色千枚岩、变质粉砂岩、细砂岩,夹硅质和变质含长石石英砂岩,与下伏丁屋岭组呈整合关系,厚1120~1082米。

在南岩村东之大埔、横坑一带,南岩组上部夹两个含磷层位,单层厚仅数厘米,最厚达10厘米,下部夹2~3层黄铁矿。

黄连组,得名于长汀县西南约11公里之黄连村,以灰、灰白、灰绿色硅质岩发育为其特征,其中夹变质细砂岩、千枚岩,与下伏南岩组呈整合关系,厚356米;这种以浅色硅质岩发育的细碎屑岩组合,构成
与寒武系区分的显著标志。

2.闽西北地区
划分有下震旦统吴墩组和丁屋岭组,及上震旦统未分。

吴墩组,得名于顺昌县东南9公里之吴墩村,原称吴档组。

上部为灰绿色厚层变质中细粒杂砂岩及(含砾)凝灰质砂岩夹变质泥岩及薄层硅泥岩,下部以灰、深灰色厚层变质石英砂岩为主,偶夹千枚状(凝灰质)粉砂岩、石英片岩及硅质岩,底部偶见复成分砾岩,与下伏麻源群呈整合接触,厚大于2218米。

至建阳长坪一带变质较深,多为斜长变粒岩及绿泥黑云片岩,地层厚大于3615米。

丁屋岭组,岩性变化较大,北部邵武、建阳等地变质较深,为深灰、浅肉红色厚层黑云斜长变粒岩,夹黑云石英片岩,底部为含砾变粒岩,与下伏吴墩组呈假整合或微角不整合(?)关系,厚1947米;中部泰宁、明溪一带变质稍浅,岩性单一,几乎全由深灰、肉红色厚层钾长变粒岩,原岩部分为角斑岩及石英角斑岩,上部偶夹薄层黑云石英片岩,厚850~1306米;西南部宁化方田、长汀张地一带,变质更浅,为灰色变质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和变质粉砂岩,夹硅质(泥)岩及含砾砂质泥岩,偶见粉晶白云岩及石煤透镜
体,下部产较多微古植物化石,厚1394米。

上震旦统,北部邵武—泰宁一带,以千枚状粉砂岩为主,夹变质砂岩、石英岩及大理岩,下部偶夹黄
铁矿层;建阳、邵武等地,大部分已混合岩化,形成混合质黑云石英片岩夹黑云变粒岩,厚1282米;南部明溪、清流、长汀一带,上部为绢云石英片岩,夹硅质岩,局部夹变质火山碎屑岩,下部含钙变粒岩和钾
长变粒岩。

3.东区
研究程度较低,划分有下震旦统迪口组和龙北溪组,上震旦统—下古生界未分。

迪口组,得名于建瓯县东南35.5公里迪口村,各地岩性单一稳定,主要由灰、浅灰色黑云斜长变粒岩、二云斜长变粒岩组成,上部夹少量黑云(二云)片岩及石英岩薄层,下部变粒岩多已混合岩化,其变粒岩之原岩主要为长石砂岩,未见底,为闽东地区最老地层,厚度大于5880米。

龙北溪组,命名于建瓯县东南35公里龙北溪村,岩性分为三部分:上部为绿色片岩,有绿泥绿帘片岩、阳起片岩、阳起钠长片岩和阳起钠长绿帘片岩,夹白云石英片岩、大理岩及含磁铁石英岩;中部为白云石英片岩、白云片岩、夹石英岩;下部为石英岩,夹白云岩、大理岩、黑云石英片岩及绿帘斜长变粒岩,偶见薄层磷块层,地层厚度2743~2230米,其下与迪口组多呈断层接触或整合或假整合接触。

其绿色片岩原岩属细碧岩及细角岩,部分变粒岩原岩为角斑岩或石英角斑岩,组成细碧角斑岩建造,为铜及多金属矿产提供找矿线索。

此外,在政和富竹庄、南平北山、安溪华地等处,龙北溪组含有微古植物及几丁虫
化石。

上震旦统—下古生界。

在东区分布较广,出露零星,以往沿称大岭组,1982年福建区调队在建瓯大历(原地名大岭)创名剖面上发现几丁虫化石,时代主要属奥陶纪,因此《省地质志》暂置上震旦统—下古生界未分。

其岩性上部为灰绿色二云石英片岩,夹二云片岩及变粒岩;下部为灰黄色白云变粒岩,偶夹白云石英片岩与下伏龙北溪组呈整合接触,地层厚1462~2062米。

1986年闽北地质队发现新地层,暂称稻香组,与下伏“大岭组”呈断裂接触,推断为整合关系,岩性上部为斜长阳起片岩、阳起片岩、凝灰质细砂岩夹薄层泥岩和炭质泥岩、大理岩,顶部为硅质岩;下部为阳起石化绿帘石化安山质晶屑凝灰岩、沉凝灰岩为主,夹硅质岩、泥岩或绢云千枚岩、凝灰质粉砂岩,向上过渡为泥岩、硅质岩和泥质硅质岩,地层厚大于1082米,于政和星溪、稻香至高崛等处产微古植物化
石。

80年代福建省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变质岩的研究方面,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1989年李根坤等在将乐、顺昌、长汀等地观察到震旦系与前震旦系不整合接触关系。

在综合分析已有1∶5万区调、变质岩科研、同位素年龄及微古化石等成果,将福建前寒武纪地层作如下划分对比。

二、下古生界
福建下古生界集中分布于闽西及闽中,沿邵武、将乐、明溪、清流、长汀和三明、永安、龙岩大致呈两个狭长带展布,按地层区划分属于邵武、长汀、龙岩三个地层小区。

岩石类型以浅变质的泥砂质细碎屑岩为主,少量硅、钙质沉积,厚度巨大,具有复理式建造特点。

它整合于下伏上震旦统之上,又被上泥盆统天瓦崠组不整合覆盖;划分有寒武系及奥陶系,寒武系中下统林田群、上统东坑口群及奥陶下统魏坊群、中上统罗峰溪群,志留系可能缺失。

(一)寒武系
寒武系分布较广,以西部邵武—长汀及三明—龙岩发育良好,出露完整,研究较详,地层已作进一步划分,而东部地区因岩石变质较深,出露零星,地层难以划分,统归属上震旦—下古生界未分,本系大致沿邵武—长汀和三明—龙岩呈两个北东或北北东向的狭长条带展布,系继承在震旦系之上的一套浅海相地槽型沉积,最大厚度5200米。

按岩性组合及层位关系,划分为中下寒武统林田群下段、上段,上寒武统东坑口群三个地层单位。

福建早古生代地层研究基础较差,民国20年王绍文将永安西部罗峰溪村发育的一套几乎全为千枚岩之地层,划分为志留纪羊牯卯页岩、奥陶纪中上部罗峰溪千枚岩及下部溪口灰岩、板岩,嗣后,陈恺、杨振翰、唐贵智在永安地区引用了罗峰溪千枚岩系一名,而将其时代改属震旦纪。

高振西将发育于长汀大悲山一带的黄灰、灰绿色薄层质细之千枚岩,称之大悲山系,时代归属早古生代,后经区调划属震旦纪。

50年代中后期,北京地质学院、福建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等,将长汀、武平、上杭一带不整合伏于南靖系之下的一套浅变质岩及片岩、片麻岩,分划为前泥盆系及前震旦系。

1959年以后,随着1∶20万区调的开展,早古生代地层的研究逐步有进展。

1963年1∶100万福州幅地质图说明书,曾将闽西南广泛分布的浅变质岩,定为震旦—志留纪,并认为与龙山群层位相当。

1965年
1∶20万永安幅,将下古生界按岩性划分为八个岩性段,统称罗峰溪群。

1966年1∶20万三明幅划罗峰溪群为三个亚群,时代归属早古生代。

1970年1∶20万长汀幅将下古生界划分为寒武系下统、中上统和奥陶—志留系六个岩性段,1976年1∶50万福建省地质图,将奥陶—志留系归并为三段,但未建立地层名称。

1978年后,福建省区调队下古生界专题组,对福建西部的早古生代地层新建和厘定地方性地层名称,其成果已为《福建省区域地质志》引用(表1-5)。

林田群,创名于长汀东南23公里林田村,划分上、下段。

上段以浅灰、灰色中薄层变质石英细砂岩、变质泥质细砂岩与变质粉砂岩、硅质泥岩、千枚岩互层,中上部偶夹结晶灰岩或大理岩透镜体,厚722~2239米;下段以深灰、灰色厚层变质石英细砂岩,夹变质粉砂岩、炭质板岩或千枚岩,底部偶见极薄层硅质岩,厚1509~1771米,与下伏黄连组或上震旦统整合或连续过渡接触。

东坑口群,创名于永安县西北17公里之东坑口村,岩性主要为灰、浅灰色厚层含炭碎屑的变质石英砂岩,夹少量薄层千枚岩或千枚状粉砂岩,厚390~1189米,与下伏林田群上段呈整合关系。

(二)奥陶系
奥陶系仅见于闽西南,主要分布宁化泉上、清流廖坊、长汀大元坝至坝下及永安安砂、魏坊、龙岩火德坑一带,大致呈两个北东向条带展布。

主要是继承在寒武系之后的某些盆地中心沉积,出露面积比寒武系小得多,仍属于浅海复理式建造,以硅泥质、砂泥质沉积,总厚达2971米。

它与下伏寒武系呈整合接触,又被上泥盆统天瓦崠组不整合覆盖。

据《省地质志》划分下奥陶魏坊组、中上奥陶统罗峰溪群上、下段。

自民国20年王绍文创建罗峰溪千枚岩系一名,时代归属奥陶纪中上部之后,数十年间,因缺乏古生物资料,其地层研究基础较差。

1965年1∶20万永安幅将下古生界划分为八个岩性段,统称罗峰溪群。

1970年1∶20万长汀幅,亦据其岩性组合划分为奥陶一志留系共六个岩性段。

1975年福州大学矿冶系首次在永安魏坊公路转石中发现笔石等化石,稍后,福建区调队等相继在该处找到产笔石之原生露头。

1978年后,区调队下古生界专题组,对闽西南之奥陶系划分为下统魏坊群、中上统罗峰群下段及上段。

1985年《省地质志》引用其成果。

奥陶系地层特征及对比
魏坊群,创名于永安市西北15公里魏坊村,以永安、龙岩发育完整,由灰、灰黑色薄层千枚岩、千枚状(粉砂质)泥岩、泥硅岩或硅质岩夹变质石英砂岩组成,局部偶夹结晶灰岩透镜体,产笔石及微古植物等化石,厚度703~867米。

罗峰溪群,创名于永安市西北27公里罗峰村(因修建水库,露头多处淹没),分布局限,上段以灰、灰绿、灰黑色厚层变质细粒及中细粒石英砂岩为主,夹变质粉砂岩及薄层板岩,厚840米;下段灰、灰黑色变质粉砂岩、千枚状泥岩或变质石英细砂岩与板岩互层,夹硅质岩,产几丁虫化石,厚1264米,本群总厚2104米,与下伏魏坊群呈整合接触。

福建奥陶系分布较少,岩性上以变质细砂岩、粉砂岩和千枚岩、板岩、硅质岩交替出现,韵律层发育,属砂泥硅质复理式建造,但岩石组合上三分性较明显,各地互相可以对比。

从整个奥陶系岩石特征分析,在清流—长汀地区,魏坊群含钙质较多,碎屑沉积物较细,至罗峰溪群沉积物逐渐变粗;而永安—龙岩地区魏坊群及罗峰溪群下段沉积物较细,以变质粉砂岩、千枚岩、硅质岩为主,夹变质细砂岩,罗峰溪群上段则为较粗的砂质碎屑沉积。

1988年朱玉磷等认为:永安李坊—魏坊处为走向北西之斜歪式倒转复式背、向斜,地层从下而上为魏坊群、东坑口群、罗峰溪群上下段,三者均呈整合关系,而林田群并未出露,重晶石矿赋存于罗峰溪群下段(矿层底板全岩铷锶等时代线年龄值为414百万年),魏坊群时代为早奥陶世,东坑口群为中奥陶世,罗峰溪群为晚奥陶世。

三、上古生界
上古生界广泛分布于福建省中部及西南部,以大田、三明、永安、漳平、龙岩一带为中心,组成一个北东向较完整的盆地。

其岩性由一套海相及海陆交互相之砾岩、砂页岩、灰岩及煤层组成,地层发育,化石丰富,产有铁、煤、灰岩等矿产。

依据区调成果及普查勘探资料,对这套地层研究较详细,划分有泥盆系上统天瓦崠组、桃子坑组,中下统缺失;石炭系下统林地组,中统黄龙组,上统船山组及中下统未分;二叠系下统栖霞组、文笔山组、童子岩组,上统翠屏山组、长兴组或大隆组。

它不整合在比它老的地层之
上,又被三叠系下统溪口组整合覆盖。

(一)泥盆系
福建仅有上泥盆统,中下统缺失。

上泥盆统呈北东东向出露于闽西南,其范围北至将乐、南平,东到大田、华安,西南延至江西、广东。

另在光泽司前也有小面积出露。

福建泥盆系的研究始于民国20年,王绍文将永安地区不整合覆于古生界变质岩之上的砂砾岩,划归泥盆系,上部称安砂石英岩,下部称牛尾岌砂岩。

侯德封等认为南靖县城附近发育的砂砾岩与之相当,称为南靖石英岩,时代定为石炭纪。

后陈旭等及周仁沾改称南靖系,时代归属中石炭世以前或泥盆—石炭纪。

1960年南京大学地质系师生,在清流县莲花山之南靖系上部,采获大脉羊齿(相似种)。

1965年区调队,在漳平林地的相同层位,采获栉羊齿?脉羊齿?;因此,将南靖系上部划归下石炭统,创建林地组,其余部分仍沿称南靖群,时代归属中晚泥盆世,泛指不整合在下古生界之上,而被下石炭统所覆盖的一套砂砾岩。

1977年区调队在龙岩桃子坑之南靖群中,首次采获薄皮木等化石,并创建天瓦崠组、桃子坑组,取代南靖群一名,其时代归属晚泥盆世。

1985年,《福建省区域地质志》引用上述划分方案(表1-6),本志也引用这一成果。

福建上泥盆统,主要为灰白色石英砾岩、砂砾岩、砂岩及紫红色粉砂岩,普遍遭受轻微变质,厚2388米,与下伏地层呈明显的角度不整合关系。

据其岩石组合和沉积旋回划分为下部天瓦崠组和上部桃子坑组,两者呈整合接触,分别构成两个由粗到细的沉积旋回,属河流—滨海相沉积。

天瓦崠组:上部为灰紫、紫红色千枚岩化粉砂岩夹石英砂砾岩及砂砾岩;下部灰白色厚层石英砾岩,夹砂砾岩及千枚岩化粉砂岩组成;本组产植物化石,龙岩、永安地区厚712~927米,向北、向东地层厚度逐渐变薄仅200~300米。

植物化石有平圆印木(相似种)、斜方薄皮木和亚鳞木。

桃子坑组:上部为灰紫色薄层千枚状粉砂岩为主,夹厚层石英砾岩及砂砾岩;下部为灰白色厚层石英砂砾岩、砾岩,夹薄层千枚状粉砂岩。

产植物化石,龙岩、永安地区厚760~1461米,向北向东至清流、大田、漳平渐变为285~300米。

桃子坑组植物化石有:斜方薄皮木、薄皮木、圆印木、奇异亚鳞木(相似种)。

(二)石炭系
福建的石炭系,主要分布在闽中和闽西南地区,在福鼎南溪仅有零星出露。

本系发育较全,中、下石炭统以碎屑沉积为主,局部凹陷地带,上部为碳酸盐岩沉积,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交接处则是福建最主要的铁矿、锰矿、铅锌矿等含矿层位;上石炭统,几乎均为碳酸盐岩沉积,是省内主要的石灰岩矿层。

其与下伏上泥盆统呈整合或假整合接触,又被下二叠统栖霞组整合覆盖,本系地层总厚度278~859米。

据《省地质志》划分为:下石炭统林地组、中石炭统黄龙组、上石炭统船山组及福建东部地区之中—下石炭统(未分)。

民国30年,陈旭、王宠将上石炭统船山石灰岩、中石炭统黄龙石灰岩二名引入福建,并将其下的碎屑岩划归前中石炭统的南靖石英岩(南靖系)。

1960年后,南京大学地质系师生及区调队先后在清流莲花山、漳平林地等地的南靖系上部采获脉羊齿等化石,并测得完整剖面,将这部分地层单独划分出来,创建下石炭统林地组。

嗣后,区调队又在永安坑边、宁化泉上等地林地组之上的灰岩下部,采获纺缍、假史塔夫等化石,证实了黄龙组的存在,从而建立石炭系下统林地组、中统黄龙组、上统船山组的完整层序。

福建东部地区,由于缺乏化石,下统和中统未能进一步划分,统称中—下石炭统(表1-7)。

《福建省区域地质志》(1985)引用上述划分方案,本志沿用之。

1.地层
林地组,创名于漳平西北43公里的林地村,发育于闽西南地区,尤以明溪—胡坊隆起带东、西两侧凹陷带发育最好。

该组为冲积河流—滨海相碎屑沉积,岩性以灰白、灰黄色石英砂岩、石英砂砾岩、粉砂岩为主,顶部常夹炭质页岩、煤线或中基性火山岩,局部夹石灰岩或白云岩透镜体,中上部产植物及孢粉为主,少量珊瑚、海百合茎及叶肢介,厚度182~500米,与下伏上泥盆统呈整合或假整合接触。

各地岩性变化不大,由西南向北东沉积物粒度变粗,地层厚度变薄,边缘地区如南平一带厚仅数米至十余米。

黄龙组,引用省外名字,主要为浅海相碳酸盐沉积,主要发育于闽西南,岩性以浅灰、灰、灰黑色厚层灰岩、白云岩为主,局部夹粉砂岩、砂砾岩,底部常以硅质岩、含(凝灰质)铁锰质砂泥岩假整合覆于林地组之上,但在永安、龙岩一带以东地区,滨海相碎屑岩逐渐增多,地层厚度75~164米。

碳酸盐岩产丰富的、珊瑚及腕足类,其次为有孔虫、牙形刺、瓣鳃类、苔藓虫、海百合茎等化石。

中一下石炭统,分布于福建东部福鼎及安溪、德化、大田等地,出露零星,大部分岩石已不同程度地变质,岩性以碎屑岩为主,如福鼎南溪上部为细砂岩、粉砂岩、夹硅质岩、泥岩、灰岩,少量安山玄武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