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秘密林海音阅读标准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题1】一指母亲拒绝嫁给“韩叔”这件事;二指母亲为能给儿女完整无缺的母爱作出了
牺牲。
【小题2】(1)比喻的手法,形象写出了母亲在经受失去丈夫的剧痛中忍受节哀的速
度之快,表现了母亲的坚强。
(2)细节描写,写出了母亲做出的决定对母亲的情感的打击之大,“脸向里”写出了母亲怕被孩子看到自己哭过的面容,表达了对孩子的一片爱心。
【小题3】表明前文是倒叙内容;突出了15年来生活的“宁静”,为后文主题的得出做铺垫。
【小题4】(1)对确定母亲终于不会再嫁给韩叔叔的高兴;(2)对一直没原谅母亲的歉疚;(3)对韩
叔的补偿。
【小题5】用“我”的心理感受与母亲的宁静作对比,侧面突出母亲的坚强;写母亲和韩叔的事对孩子的心理造成的巨大影响,彰显母亲牺牲的价值;从“我”心理去细腻感知母亲,更能突出母爱的主题。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母亲拒绝嫁给“韩叔”这件事从来都没有告诉我们,这是母亲的秘密之一;母亲为能给儿女完整无缺的母爱作出了牺牲,正因为有了母
亲的牺牲,我们才得以享受到完整无缺的母爱,这是母亲的秘密之二。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
关键信息的提取、概括、筛选的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
或按照作者的叙述顺序,来提炼、概括。
具体做法一时从名词概念出发,提取由名词概念生发
的信息或包含概念的关键语句;二是抓住重要概念或重要语句,提取对其阐释的信息;三是从
文章主旨、作者写作意图、观点和情感的角度出发,寻找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四是抓住寓意含
蓄的句子,从上下文提取有关信息并转换,使这些语句的寓意具体化和明朗化。
【小题2】试
题分析:(1)“母亲仿佛是从一阵狂风中回来,风住了,扑扑身上的尘土”这句话运用了比喻
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在经受失去丈夫的剧痛中忍受节哀的速度之快,表现了母亲的坚强。
(2)“看见对面床上的母亲竟意外地迟迟未起,她脸向里对我说……”这里运用了细节描写,写
出了母亲做出拒绝韩叔的决定对母亲的情感打击之大,“脸向里”写出了母亲怕被孩子看到自
己哭过的面容,不想让孩子们担心自己,表达了对孩子的一片爱心。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句
子的赏析理解能力。
点评:对于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含义的分析必须理清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所学修辞的知识,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用自己平实的语言把反话说正,委婉说直,比喻说清楚,象征说明白。
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或深奥,或抽象,或省略,我们应该把
深奥说浅显,抽象说具体,省略补完整。
【小题3】试题分析:“这是15年前的往事了,从
那以后,我们宁静地度过了许多年”这句话是对上文所写内容的总结,同时表明前文是倒叙的
内容,也突出了这15年来我们生活的宁静,为文章的主题做了很好的铺垫。
考点:本题考查
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作用的分析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作答。
一般情况下,文首的句子具有总领全文和点题的作用,文中的句子则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文末
的句子则是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的作用。
【小题4】试题分析:听到韩叔要结婚的消息,作者
多年的担心终于没有了,对确定母亲终于不会再嫁给韩叔叔的高兴;因为韩叔和母亲的事,作
者这么些年一直耿耿于怀,对一直没原谅母亲而感到歉疚;同时,也算是对韩叔的一点补偿,
因为他喜欢母亲,却因为我们这些孩子的关系,母亲拒绝了他,作者心里上也觉得过意不去。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理解。
点评:根据文章的情节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可
以从文章的情节,接着是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神态。
要将人物的心理整合到文章中去等角度去
揣摩。
联系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和文中叙述的事件,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分析人物的
心理活动。
【小题5】试题分析:“我说不出当时的心情----是恐惧?是厌恶?是忧伤?都有的。
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情绪,它使我久久不眠,我在孩提时代,第一次尝到失眠的痛苦。
我轻
轻地转身向着墙,在恐惧、厌恶、忧伤的情绪交织下,静听母亲把韩叔送走,回来后脱衣、熄灯、上床、饮泣。
最后,我也在枕上留下一片潮湿,才不安地进入梦乡”……“在昨夜的那些复
杂心情上,仿佛又加了一层莫名的愤怒”……“放学回家,我第一眼注意的是母亲的神情,她如
往常一样照管我们,这使我愤怒稍减。
我虽未怒形于色,但心情却在不断地转变,忽喜、忽怒、忽忧、忽慰,如一锅滚开的水,冒着无数的水泡”……从所有这些对作者的心理描写来看,作者
因为韩叔向母亲坦露心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她害怕失去母亲,害怕韩叔闯进他们的生活,
所以他一直担惊受怕,而母亲却如往日,表现得很平静。
用“我”的心理感受与母亲的宁静作
对比,侧面突出母亲的坚强;写母亲和韩叔的事对孩子的心理造成的巨大影响,彰显母亲牺牲
的价值;从“我”的心里去细腻感知母亲,更能突出母爱的主题。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心
理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点评: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
最常用的事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忧愁,忧郁和希望,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18分)
麻雀赵丽宏
对我来说,没有一种鸟比麻雀更亲近了。
它们每天都活泼在我的视野中,有时在窗外的树上扑腾,有时就飞到我的窗台上溜达,这使我有机会近距离看它们。
麻雀头大脖子短,褐色羽毛,形象并不美,但很可爱。
只要活着,它们似乎没有一分钟停止活动,永远成群结队地在那里蹦蹦跳跳。
幼年时看过人类围剿麻雀的景象。
那时,中国人把麻雀列为害鸟,全民共诛之,成千上万人对着天空呐喊,敲锣打鼓,可怜的麻雀在人们的讨伐声中惊惶乱飞,无处歇脚,最后精疲力竭,如中弹般从天空纷纷坠落,有些麻雀就撞死在墙头。
我也曾敲打着面盆参与过围剿麻雀的战争,开始觉得好玩,但目睹麻雀们的死亡过程,幼小的心里充满了同情。
还好,闹剧很快结束,麻雀们得到平反,它们在人类的世界中又重获生存的权利。
少年时,我有过一次养麻雀的经历。
将一只刚孵化出不久的小麻雀,从一个小小的粉红色肉球,喂养成一只羽毛丰满的麻雀,这是一个不简单的过程。
为了给小麻雀寻找食物,我曾无数次爬到树上摘皮虫。
喂食时,小麻雀仰起脑袋大张着黄口,发出急切的呼叫,我这才懂得了什么叫做“嗷嗷待哺”。
在麻雀还没有真
正学会飞翔时,我和它有过最美妙的相处。
我将它扔到天上,它会拍打着翅膀飞回到我的手掌上。
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不可思议的景象。
然而等它完全掌握了飞行的本领,就再也不甘心被我豢养。
一次,我将它扔上天空,它展翅远去,消失在天空中,再也没有回来。
那时,我也懂得了,对于这些成群结队在人类周围飞翔活动的小鸟来说,自由比什么都重要。
上小学时,有一次正上课,有两只麻雀飞落到教室的窗台上,发出极其欢快的鸣叫,全班同学都被那兴奋婉转的鸣叫声吸引,从来没有听到麻雀这样叫过。
窗台上的景象,也是以前没见过的,只见那两只麻雀拍打着翅膀交缠在一起,一会儿磨着嘴,一会儿互相攀骑,像是在打架,又像是在亲热。
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个年轻的女教师,她也停止了上课,看着窗外那两只麻雀,不知为什么,竟然脸色涨得通红。
那两只麻雀把窗台当成了舞台和床,在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它们不停地欢叫着舞蹈着,仿佛要没完没了纠缠下去。
最后,是女教师走过来打开窗户,赶走了那两只麻雀。
它们飞走后,就停落在旁边的屋顶上,从教室里虽然看不到它们,但它们的欢声依然随风飞扬,飘进每个人的耳朵。
这一课老师讲的什么内容,已经没有一丝印象,而那两只麻雀春心荡漾的鸣叫和欢状,却清晰如昨。
前些年,搬了新家,在书房装空调时,外墙留下一个洞,装修结束时,忘了将那洞填补掉。
反正那洞和房间并不相通,便没有填没它。
没想到这墙洞居然成为麻雀的家。
每天早晚,可以看见它们飞进飞出,在洞口欢呼雀跃,有时还会飞上窗台,俨然成为我的邻居。
在书房写作时,窗外麻雀们的啁啾是我耳中美妙的音乐。
那时,家里养着一只芙蓉一只绣眼,笼子就挂在阳台上。
每天早晨给鸟喂食时,便有麻雀飞来。
芙蓉和绣眼吃食,总会把小米弄到阳台上,这些溅落的小米,就成为麻雀的早餐。
来阳台作客的麻雀中,有一只麻雀蹦跳的动作很奇怪,节奏似乎比别的麻雀慢一点,离开时,总是最后一个起飞。
仔细观察后才发现,这只麻雀,竟然只有一只脚。
每天早晨,这只独脚麻雀一定会来,它在阳台上蹒跚觅食,虽然动作有点迟钝,但样子仍然活泼快乐。
我不知道,它的独脚,是先天残缺,还是事故形成,拖着一只脚飞翔蹦跳觅食,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麻雀的社会里没有残疾慈善组织会照顾它,为了生存,它必须付出比别的麻雀更多的精力。
我养的芙蓉和绣眼先后飞走了,阳台上挂着空笼子。
而那只独脚麻雀依然每天飞来,我在阳台上撒一些小米喂它,看它用一只脚在阳台上来回蹦跳啄食,心里充满了怜悯。
独脚麻雀的孤身拜访,持续的日子很短,大约四五天之后,它便消失了踪迹,阳台上的小米再无法吸引它过来。
它是找到了更好的觅食地点,所以放弃了我的阳台,还是遭遇灾祸,再也无法飞翔?我永远也无法知道。
还好,书房外阳台上那个墙洞,依然是麻雀们的巢穴,我的耳畔,还是常常能听见麻雀欢快的
啁啾。
麻雀的鸣叫,已经成为我生活环境的一部分。
它们的声音,远比城市里的人喊车啸要美
妙得多。
1.作者通过哪些事情的记叙来表现“对我来说,没有一种鸟比麻雀更亲近了。
”的情感的?
(3分)
2.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试结合内容概括回答。
(4分)
3.联系上下文,说说“那真是不可思议的景象”中的“不可思议”应如何理解?(3分)
4.那只“一只脚”的麻雀后来最有可能的去向是什么?为什么?(4分)
5.文章旨在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4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13分)孩子,踮起脚尖够一够曹文轩①从读书中获得愉悦,甚至以读书来消遣,这在一个风行享乐的时代,是合理的。
对一般阅读大众而言,我们大概没
有必要要求他们放下这些浅显的书去亲近那些深奥的、费筋的书。
因为世界并不需要有太多深
刻的人。
对于一般人而言,不读坏书足矣。
②但一个具有深度的社会、国家、民族,总得有
一些人丢下这一层次上的书去阅读较为深奥的书。
而对于专业人士而言,他们还要去读一些深
奥到晦涩的书。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阅读阶层的存在,才使得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的阅读保持在较高的水准上。
③现在我们来说孩子的阅读。
因孩子正处于培养阅读趣味之时期,所以,在保证他们能够从阅读中获得最基本的快乐的前提下,存在着一个培养他们高雅的
阅读趣味——深阅读兴趣的问题。
道理非常简单:他们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未来
的阅读水准。
未来的专业人才,也就出于其中。
如果我们不在他们中进行阅读的引导而只是顺
其本性,我们就不能指望有什么高质量的阅读未来。
④而当下中国孩子的阅读,差不多都是
没有引导的自在阅读。
他们阅读着,但只是一种浅阅读。
无数的出版社争相向他们提供着这些
文本。
有充足的浅文本供他们进行初级的享受。
这些书也许是无害的,但却并不能提升他们的
精神和灵魂。
简单而轻松的快乐取代了一切具有深度的感受和思考。
这种阅读的过程是尖刻的、现时的,没有阅读的延伸与扩大。
这些书给予的,会在那个阅读者正在阅读的那段时间里全部
结束,书合上之后,就像火熄灭掉一般,什么也没有了。
⑤阅读行为,特别是孩子的阅读行为,当不是放任自流的。
我们应当有所安排,有所倡导,有所规约,甚至有所裁定:一些书值
得去读,而一些书可少读。
孩子的阅读与成人的阅读不一样,它应是有专家、校方和家长介入的。
介入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的阅读从自在状态抵达自为状态。
⑥这种具有深度的阅读能给他
们更大的愉悦。
不同的是,浅阅读只给他们带来一种愉悦,这种愉悦来自于阅读的同时,只满
足于停留在简单轻松的层面上,没有深度的感受和思考,没有阅读的延伸与扩大。
而深阅读给
他们的是两种愉悦,不仅有来自文本所给予的那些东西上,还在于探究过程中,有来自思索、
品味与琢磨之后的刹那辉煌。
深阅读带来的两种愉悦,无论哪一种,都一定在质量上超越了浅
阅读所给予的那一种愉悦。
⑦轻而易举地获得,是一种愉悦;艰难追问与挖掘之后忽有所悟,是一种愉悦。
前一种愉悦不需要付出,后一种愉悦则需要付出。
我们究竟应当更喜欢哪一种愉
悦呢?难道我们不需要思考吗?不需要对孩子们去说吗?⑧ “轻而易举地获得”其实这一说法
未必准确。
轻而易举倒是真的,但未必可以获得——轻而易举,常常是不能有所获得的。
唾手
可得的露天矿藏是有的,但,通常情况下,矿藏都在地表之下,甚至是被深深覆盖的,是需要
我们花力气开掘的。
⑨应当告诉孩子们:有效的、高质量的阅读是需要一定气力的。
他们所
选择的作品,应当具有一定的高度——当然这一高度不要达到令他们厌烦、失去耐心的程度。
它们略高于孩子们,需要踮起脚尖够一够——踮起脚尖够一够,这样摘取的果实也许更加甜美
一些,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愉悦。
(选文有改动)【小题1】本文主要针对什么现象,提出了
怎样的观点?(2分)【小题2】第⑥小节怎样论述“有深度的阅读能给他们(孩子)更大的
愉悦”?请简述其论证思路。
(3分)【小题3】第⑧小节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2分)【小
题4】依据本文意思,下面对“浅阅读”和“深阅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就阅读意义而言,浅阅读可以满足一般人的消遣享乐,而深阅读可以提高国家和民族的思
想深度和文化水准。
b.就文本选择而言,浅阅读读的是浅显的、不费脑筋的书,而深阅读读
的是具有一定高度的、乃至于深奥到晦涩的书。
c.就阅读状态而言,浅阅读处在没有引导的
放任自流的自在状态,而深阅读是有计划、有规约、有选择的自为状态。
d.就阅读收获而言,浅阅读能够使人轻易而举就能获得长久的愉悦,而深阅读需要花气力来获得探究的愉悦。
科目:初中语文来源:2012届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20分)阅读就是阅世①1978年,我16岁,正当少年。
在人生
的这个阶段,读过的书是可以跟人一辈子的。
所以, 类如浮士德的永恒冲动,曼弗雷德的孤高
厌世,还有哈姆雷特的不断怀疑与反省,成为我日后一再提及的永恒记忆。
当然,那样年代中的
成长并不轻松。
物质的匮乏与精神的贫瘠,都使人脆弱而易感。
读书无疑加重了这种感触的分量。
但当时的感觉,生命本来就需要伤感的滋养。
有时对一个情节乃至细节,可以乐至沉酣,又
转生悲凉;有时对一个人物及其结局, 可以忧郁入深,又反为旷达。
这种情绪转换带出的刺激
与快感,难以言说。
②今天的孩子,二十多岁了,通常还幼稚率薄。
听说狄更斯们可以为一个街
区的拐角写去几千字,就问:写一些这样的文字,有什么意思?还有,像罗曼?罗兰这样,让克利
斯朵夫与安多纳德错失在两列相向而开的火车上,一如自己玩剩下的小把戏,怎么看都不像是
有创意的安排呀。
③其实,快乐满足的仅是感官,经典满足的才是心灵。
每次与经典相遇,其实
都是与人性照面,与自己交谈。
这一点,他们能知道并愿意知道吗?特别是,当他们的阅读通常
不再及此 ,并因这种不及,不再认为经典之于人生有多重要的时候。
④结果自然是令人担忧的。
许多孩子除了在中学文学课上读过一些经典(通常是快读速读 ),在电视上看过一些经典(通
常是戏说歪说),再没有开卷有益的经历;杜威视读书为探险 ,法朗士视读书为壮游,但孩子们
只拿书作消遣;笛卡尔说“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但他们把与书
交谈的时光变成了游戏的时光。
于是,这些现象所表明的认知的肤浅,已经造成这个时代思想
的贫薄与文化的匮乏,而这种贫薄与匮乏,又必定会延缓和阻碍一个民族的心智成熟。
⑤但我
们也不能失去希望。
应该相信,总有一个时刻,人们得安静下来,为人生的意义而苦恼。
总有
一天,人们得重新认识读书与人生的意义,并由衷地体会到,若自己内心没有的东西 ,谁都不可
能颁赐给你。
⑥契合着个人的经历,最近曾再读但丁,《神曲》“地狱篇”的第一段说:“就在我
们人生的中途,我在一座昏暗的森林中醒悟过来,因为我在里面迷失了正确的道路。
”许多像我
这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过迷失,借助于种种外力的帮助,最终都走了出来。
但在我,读《神曲》
本身,就是走出迷途的最好方法。
⑦很朴素的道理,因为阅读就是阅世,书生活就是真生活。
(作者汪涌豪,有删改)【小题1】作者开篇举自己年轻时阅读的事例,说说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3分)【小题2】作者在第④段说“结果自然是令人担忧的”。
精读本段,写出“令人担忧”的结果所指代的具体内容。
(4分)【小题3】文章第③段有一句话具体解说了“阅读就是阅世”,请把这句话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结合你的阅读,举例具体谈谈你的体会。
(5分)【小题4】作者说:“有时对一个情节乃至细节,可以乐至沉酣,又转生悲凉;有时对一个人物及其结局,可以忧郁入深,又反为旷达。
”请从《西游记》《水浒传》《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四部名著中任选“一个情节(细节)”或“一个人物”,叙述你在阅读过程中类似的情感或认
识的变化。
(不少于80字)(4分)【小题5】温家宝总理说:“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
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
”结合“读书可以改变人”这句话,谈谈你对下面句子的
理解。
(任选一句)(4分)(1)杜威视读书为探险,法朗士视读书为壮游。
(2)读杰出的书籍,
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
我理解?( )?句:
科目:初中语文来源:2012届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初三中考仿真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月亮,在半梦半醒之间迟子建①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
出来,永远圆圆着脸,没心没肺地笑。
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亏。
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
所以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
精蓄锐。
②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带给我踏实的睡眠。
可是到了
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
穿窗而过的月光,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
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
这调皮的月光,让我只能睡睡醒醒。
③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
春天的月光,带着股嫩嫩的绿意;夏日的月光,饱满丰腴;秋天的月光,洗尽铅华,安详恬淡;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落到雪地的月光新鲜明媚。
相比较,冬春之交的月光,就没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
雪将化未化,草将出未出,此时的月光,也给人犹疑之感,瑟瑟缩缩的。
④今天是满月的日子,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月亮已经升
起来了。
微醺的缘故,未及望月,就熄灯睡了。
大约凌晨三点,我被渴醒了。
床边的小书桌上,通常放着一杯白开水。
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
喝过这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畅快。
⑤回床的一瞬,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
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
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
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掩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
⑥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虽然接着
睡了,可是眯上一段时间,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
只要睁开眼,朦胧中会望一眼窗外——啊,月亮还在林间,只不过更低了些。
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
月
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
⑦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
哪还有满月时的圣景。
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
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此后的半个月,它将一点点地亏下去。
待它枯槁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
它圆满后,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就不燃烧了。
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
⑧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赏月时节,却看见了上天把月亮抛在凡尘的情景呢。
假使我彻头彻尾醒着,这样的风景即使入了眼,也不会摄人心魄。
正因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与黑夜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那团月亮,才美得夺目。
(选自《知识窗》2011年第5期,有删改)【小题1】阅读第①段,说说作者认为太阳和月亮有什么不同。
(4分)【小题2】请从修辞或词语运用的角度,简要赏析文章第②段
中画线语句。
(4分)【小题3】“月亮,在半梦半醒之间”具有“夺目的美”,举例说说作者是
如何表现这样的美的。
【小题4】说说文章第⑦段中“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一句给你哪些启示。
(5分)
①那年,当她背着母亲缝的花书包,走在上学的路上时,最怕听到别人指着她这样说:“这是
谁家丫头?”“她呀,就是老街十字路口修鞋女人家的……”
②不知怎么回事,“修鞋女人”几个字,让她感觉那么刺耳。
于是,每天放学,宁肯多绕两条街,也绝不肯路过母亲的修鞋摊。
③有一次,下了很厚的雪,路滑,她只好走老街。
母亲看到她,笑眯眯摸出几枚硬币说:“丫头,快去买个烤红薯!”她看看母亲那双手,干裂,黝黑,手指上还缠着层层胶布。
心里蓦然
一疼,就将那温热的硬币,又放回了地上那个破旧的钱箱。
④母亲忽然又发现,她的雪地靴开线了,赶快拿出工具说:“来,妈帮你缝一缝。
”说着,就要
动手为她脱掉靴子。
就在这时,有几个同学,远远走过来,她慌忙推开母亲说:“我自己会缝,不用你管!”转身跑掉了。
⑤晚上,她坐在灯下,笨拙地拿着针线,尝试着把裂开的靴子缝起来,几次扎疼了手指,却还
是缝不成。
母亲默默坐在一边,一句话也没说。
第二天早晨,她起床,看到地上摆了一双崭新的靴子,桔黄色,那么温暖。
⑥小学毕业前夕,学校要开家长会。
她找到老师,谎称自己感冒,请了病假。
回到家里,却看
到母亲正蹲在地上,将双手泡在脸盆里,用肥皂反复搓着。
看到她回来,母亲笑着说:“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