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那些种图腾分别代表什么

中国古代有那些种图腾分别代表什么
中国古代有那些种图腾分别代表什么

中国古代有那些种图腾?分别代表什么?

中国古代有那些种图腾?分别代表什么?图腾是原

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图腾作为民族的崇拜物和民族标志,常常对这个民族的文化和民族心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礼记·礼运》说:“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麟、凤、龟、龙,实际都曾经是中国古代的图腾。龙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这也体现了华夏民族绝对优于其他民族-—不屈、顽强、团结,龙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也就是龙是从蛇演变过来的,传说中龙的形象是: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鬛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意味着以蛇为图腾的远古华夏氏族部落,不断战胜并融合其他氏族部落,即蛇不断合并其他图腾逐渐演变为龙.由此可见古代的图腾有蛇,麒麟,马,鬛,鹿,狗,鱼,牛等等。除了动物图腾外还有植物图腾。中国古代的图腾大致有以下这些:【麒麟献瑞】

麒麟——中国民众生活中永远的吉祥物麒麟,亦作“骐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井居四灵之首位。《礼记?礼运》有“出土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椰”(“椰”同“菽”,沼泽)。在中国众多的民间传说中,关于麒麟有故事虽然并不是很多,但其在民众生活中

部实实在在地无处不体现出它特有的珍贵和灵异。

【龙生九子】

老大:赑屃(bi xi):喜负重,多放于神功圣德碑下。老二:螭吻:眼力好,多放于屋顶。老三:浦牢:嗓门大,多放于钟顶上。老四:狴犴(bi an):性情凶猛异常,面部狰狞可怕,多放于牢狱大门之上。(还有的说,此物名叫椒图,放于百姓门上,口中叼有门环,用来敲门。)老五:饕餮(tao tie):饭量巨大,据说可吞海吞鲸,放于锅盖上。老六:[虫八][虫夏](pa xia):水性非常好,修桥之时,放于桥头或桥身。老七:睚眦(ya zi)非常凶残,好吃肉喝血,多放于刑场之上。老八:狻倪:古代传说中能食虎豹的猛兽,为百兽之王。老九:螭首:嘴大,肚子里能盛非常多的水,所以多用于作为建筑物的排水口

【天中辟邪】图案:钟馗、蝙蝠。解题:钟馗,传说故事人物。相传唐明皇于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啖之。大鬼自称名钟馗,生前曾应武举未中,死后决心消灭天下妖孽。明皇醒后,命画工吴道子绘成图象(见沈括《梦溪笔谈》)。旧俗端午节多悬钟馗之钟,谓能打鬼和驱除邪祟。天中,即天中节。《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端午,也作端五。阴历五月初五日,民间节日。辟邪,祛除邪祟,又指古代传说的神兽,似狮而带翼。古代织物、军旗、带钩、印纽等常绘之。

南朝陵墓用作镇墓兽石。皆驱灾去邪之意!!

【一琴一鹤】

图案:七弦琴,弦琴」。见於周、成於汉。鹤,亦称「仙鹤」。羽毛雪白,颈背和翼部分呈黑色,头顶有红色肉冠。体态潇洒优雅。《宋史?赵●传》载神宗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冀其为政简易,如其行装也。后人用「一琴一鹤」称颂为官刑清政简、廉正不阿。也用以称颂品德高尚者

【鹤鹿同春】

图案:桐、鹤、鹿。解题:桐,梧桐树,落叶乔木。树干平滑挺直。桐木是制乐器的好材料。桐与「同」同音。「同春」,象春天一样美好。「鹤」、「鹿」都是瑞兽。隐喻「禄」、「寿」。「鹤鹿同春」祝颂长寿之词。【马上平安】图案:信使骑马奔驰送家书。解题:「马上」,匆促之意也。唐诗有「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据《名臣言行录》记载:「胡安定读书泰山,十年不归,得家书,见平安二字,即投涧中,不复展读。」「马上平安」图案,也叫「马报平安」,古代交通不便,家人、行人,久未得书信,但得平安二字,以慰焦虑之情。此图表达时人对亲人或亲朋之良好祝愿

【麒麟送子】

图案:童子手持莲花、如意,骑在麒麟上。解题:麒麟,传说中的神兽,如龙、凤、龟称为「四灵」。象征吉祥和瑞。

据《圣迹图》载:「孔子生,见麟吐玉书」。故「麒麟送子」,意指圣明之世,麒麟送来的童子,长大后乃经世良材、辅国贤臣也。民间年画也画仙女抱一男孩骑于麒麟背上,谓「天仙送子」。麒麟与玉书、如意组成图案谓「麒麟祥瑞」、「麒麟如意]

【状元及第】

图案:戴冠童子手持如意骑龙上。解题:冠,帽子也,冠与「官」同音。童子戴冠,长辈期望孩子长大有出息,科举成功,高中状元屯。骑龙,如同鲤鱼跳龙门而成龙一般,出人头地也。「状元及第」,即考中且高踞榜首。一年一度廷试,万中取一,自是了不起的大事,故有「天上麒麟子,人间状元郎」

【嫦娥奔月】

嫦娥飘向月宫。解题:嫦娥,神话中后羿之妻。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之药,嫦娥偷吃后,遂奔月宫。这个动人的传说,一时肢炙人口。「嫦娥奔月」,象徵对美好的追求。故人们画作吉祥图画,以寄望焉。

【连生贵子】

莲花、桂花、也有以莲花、笙和儿童组成解题:莲与「连」、桂与「贵」、笙与「生」同音。早在唐代铜官窑瓷器的纹饰中,就可以见到「连生贵子」的吉祥图案。莲蓬寓意连生,

桂花寓意贵

【年年有余】

图案:爆竹、民间玩具,鱼或儿童抱鲤鱼。解题:用爆竹,民间玩具等寓意年节的到来。「鱼」与「余」同音,比喻生活富裕,到年节之时,家境殷实。这表达了古代人们追求年年幸福富裕生活的良好愿望。在中国,无论城乡,把这愿望形之于图画的习惯,至今未颓。过新年的时候,家家挂一张儿童抱鲤鱼的年画,既表达欢庆之情,又图来年吉利。【和合二圣】

图案:和合神即万回。《太平广记》言万回仅一人。「和」、「合」为二神,始于清雍正十一年(公元一七三三年)、封天台山寒山大士为「和圣」、拾得大士的「合圣」。解题:民间年画常绘二圣,一持荷花,一捧圆盒,盒内盛满珠宝,并飞出一串蝙蝠,寓意财富无穷尽。荷、盒与「和合」同音,多比喻夫妻和谐,鱼水相得。「和合二圣」,寓意夫妻和睦、则福禄无穷,所谓「家和万事兴」者也。

【三星高照】

图案:寿星老人、鹿、蝙蝠、蟠桃。解题:三星,即指福、禄、寿三星。鹿,偶蹄类鹿科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在吉祥图案中多指梅花鹿。「鹿」与「禄」同音。禄,古代称官吏的薪给为俸禄,寓财富。蟠桃,泛指西王母所居处之仙

桃。《山海经》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汉武帝内传》略云:「七月七日,西王母降,以仙桃四颗与帝。」相传西王母寿辰常举行蟠桃盛会,各方神仙群往祝寿。所以蟠桃又称寿桃。「三星高照」寓意幸福、富裕、长寿

【白头偕老】

主题:月季花、寿石、白头翁图案:月季花、寿石、白头翁。解题:「长春白头」,对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夫妻相敬如宾,同偕白首的颂词

【福从天降】

主题:童子仰望飞来的蝙蝠图案:童子仰望飞来的蝙蝠。解题:翘盼,急切盼望。「翘盼福音」又叫「福从天降」。表示盼望获得好消息。

【九阳启泰】

解题:九阳指日。《楚辞?远游》:「朝濯发於汤谷兮,夕●馀身兮九阳。」这里「阳」谐音「羊」。九,泛指多数或多次。启泰即开泰。寓意走运,好兆头。「羊」古「祥」字,羊喻「祥」。九羊,吉祥如意之事,数不胜数,连绵不尽。「松」,四季长青,象徵长寿。「竹」与「祝」同音,喻祝福。「梅」与「眉」同音,暗含「喜上眉梢」意也。「九阳启泰」寓意福星高照,百事顺遂。又称「九阳开泰」主题:纳福迎祥【刘海戏撒钱】

主题:刘海蟾、古钱图案:刘海蟾、古钱。解题:刘海蟾,道教全真道北五祖之一,名操,字宗成,五代时燕山人。一说名哲,字元英,后梁广陵人。事燕主刘守光为相,好黄老之学。后受仙人点悟,弃官隐修于华山、终南山,果然得道成仙。元世祖时封为「明悟弘道真君。」「刘海洒钱」寓意放弃功名利禄,淡泊修行。中国民间流传有「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说法,赞扬粪土金钱的人的品格

【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图是南宋禅宗常表现的题材。布袋和尚为五代后梁时僧人,世传为弥勒菩萨之应化身。此图中的布袋和尚为半身像,双手捧腹,作开口大笑状。头部造型准确传神,富有强烈的感染力,衣褶的几笔浓墨,又显出禅宗的随意与自由

【武财神赵公明】

财神有文财神和武财神之区分。当今道教宫观中的财神神像,多为黑面浓须,骑黑虎,一手执银鞭,一手持元宝,全副戎装。该财神像当为武财神,即赵公元帅像!明代小说《封神演义》有姜子牙封神一节,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乙龙虎玄坛真君,率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和利市仙官等,统管人世间一切金银财宝武财神关公关羽是众多财神中以刚毅耿介著称的一个。他的故事可说是家喻户晓,非但钱财沾不上边,甚至曾经挂印封金,有点弃财宝如敝屣的

反财富倾向,虽然性格上不像是管财的财神,但关公的形象深受大众喜爱,尤其他在小说和各种传说故事里表现出的忠肝义胆,也是一般人对于工作伙伴、合作对象的要求。因此许多生意人不但把神关公看作是管理钱财的神,也把他作为生意上监察诚信的守护神。\

【文财神】

文财神的由来--在所有财神当中,陶朱公范蠡大概是最具有财神气质的一位。范蠡是春秋末期协助越王勾践的名臣。在成功地灭吴雪耻之后,他毅然地离开了可共患难不可同安乐的勾践,隐名从商,先隐居在齐国,因为经营得当,而且正派从商,财富迅速累积。但后来又为逃避声名之累而散尽家产,随之到了陶国,自号陶朱公,很快又重新聚积起远胜从前的财富,于是了史上最为有名的一大豪富。随着年代的久远和故事的传奇性,范蠡被范蠡被后世奉为财神

【五子闹弥勒】

图案构成:五个童子与弥勒佛戏耍含义:弥勒佛,佛教大乘菩萨之一。一般指佛教寺院中胸腹袒露满面笑容的胖和尚塑像,称为弥勒。也有以传说中的布袋和尚为弥勒菩萨化身。旧时民间瓷塑,五童子娃娃爬在弥勒佛身上嬉戏。家里摆上一个,取意合家欢喜。

【寿星】

寿星又称南极仙翁。古有二义:一指二十八宿中东方角(见《尔雅》);一指西宫的极老人星(见《史记》)。秦汉时,寿星即立祠祭奉,初为掌管国运之寿命长短,有“见则天下理安”之说。东汉以后,历代皇朝将寿星视为主人间寿夭之神,列为国家祭典。近代奉祀之寿星形象,皆为高脑门,白发白须的老翁。端公戏里的寿星面具,也据此以高额长头和白须飘逸为主要标志,创造出老寿星的

【鲤鱼跳龙门】

传统吉祥纹样。龙门,在山西河津和陕西韩城之间,跨黄河两岸,形如门阙。相传夏禹治水时,在这里凿山通流。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水险不通,鱼鳖之属莫能上。海江大鱼薄集龙门下数千,上则为龙;不上者点额暴腮。”这可能就是跳龙门传说的渊源。古时以“龙门”两字,比喻名望大的人,谁如果得到他的援引,而增长了声誉,就叫登龙门。唐李白《上韩荆州书》说:“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鲤为诸鱼之长。形状可爱,能神变,常飞跃江湖”。因此,鲤鱼跳龙门,常作为古时平民通过科举高升的比喻,纹饰即依此组成,在刺绣、剪纸、雕刻中常被广泛应用,被作为幸运的象征。

【马上封侯】

图案为一匹骏马上骑着一只猴。“猴”与...马上封候,马有生旺的作用,有捷足先登,马到成功之效,而马上骑只猴,则意味

着马上就能加官进爵,步步高升,大吉大利。... 图案为大猴背小猴者,称辈辈(背)封猴(侯)。图案是枫树和一颗印的借喻封(枫)侯(猴)挂印、猴子或蜜蜂和猴子抱印借喻封(蜂)候(猴)抱印。

【独占鳌头】

鳌是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唐宋时期,宫殿台阶正中石板上雕有龙和鳖的图象。凡科举中考的进士要在宫殿台阶下迎榜。按规定第一名状元要站在鳌头那里,因此称考中状元为“独占鳌头”

【功名富贵】

雄鸡即公鸡。形体高大英武,雄赳赳颇有气概。李贺名句:「雄鸡一唱天下白。」鸡鸣将旦,光明到来。「公」与「功」,「鸣」与「名」同音喻功名。牡丹,雄鸡组成图案叫「功名富贵」,寓意仕途康庄,富贵*人而来。

【一品清廉】

一品,古代最高官阶名称。《国语?周语》:「外官不过九品」。皇帝以下文武百官共分九级,是为九品;一品指最高一级。莲,荷花也。《尔雅?释草》:「荷,芙渠……其实莲。」莲与荷常混用。古来赞美荷花之诗文甚多。宋周敦颐《爱莲说》之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至今脍炙人口。「莲」与「廉」同音,「一品清廉」寓意居高位而不贪,公正廉洁,这是旧时老百姓对清官的赞颂之词。

【五毒图】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

没之时,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这是一种辟邪巫术遗俗。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

【四灵图】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最初是指天空中的四个星宿,

代表四个方位。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吉祥动物形象,其中,“青龙”又称苍龙,是东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朱雀”指凤凰,为南方之神;“玄武”是龟蛇的合体,是长寿的象征,为北方之神。它们代表着四方平安,更寓意了盛世太平,国家繁荣。也有表现士人崇高气节、峻洁人品之类的题材,素为民间所喜尚:(1)“傲霜秋菊”,即以独窠或两窠菊花为

图案。菊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秋霜之时著花,正值万花凋零之时,更显出其耐寒傲霜之凛然风骨。1925年福建福

州宋墓即出土有织绣为菊花纹样的妇女服饰。明清颇为时兴。(2)“露根兰”亦称“根草”。以露根之“兰花”构成图案。宋末

诗人、画家郑思肖(号所南),刚介有志操,笃于忠义,宋

亡之后隐居吴下,与朝客交往,坐必南向,以示不忘故土。平生善画墨兰,入元之后画兰,疏花简叶必露根,谓:“土为

番人所夺,忍著耶?”‘元朝官吏有求他画兰者,答之以“头可断兰不可得”之语,后人感佩其高风贞节,亦多以“露根兰”为饰。(3)“冰雪梅花”,于纵横交错之冰纹上,分布盛开之梅花。梅花于早春开花,能耐严寒、傲霜雪,故被视为坚贞、高洁的象征。表现方法及吉祥寓意亦有多种:其一,如横斜虬干萌发新枝,寓意为“万世不无”;其二,“梅花”与“竹叶”组合成图案,寓意为“青梅竹马”;其三,加上“苍松”、“青竹”,寓意经得起风饕雪虐的“岁寒三友”;其四,“梅花”之花瓣为五,寓意“五福”;即“福、禄、寿、喜、财”;其五,加上“冰纹”,寓意为“冰清玉洁”;其六,“梅花”枝上立一“喜鹊”,寓意“喜上梅(楣)梢”,即谓有喜事临门,因“门楣”即家门之意。(4)“忍冬”亦称“金银花”。藤生枝蔓形植物,多于三月间开花,花色黄白,因不畏严寒,故名“忍冬”。磁州窑器物以此作边饰者甚夥。(5)“国色天香”,即牡丹花。为中国特有之花卉、古代被尊为“花中之王”,有“国色天香”之誉。因其花型端庄艳丽、仪态万方,被视为雍容华贵的象征。牡丹折枝、缠枝是磁州窑最主要的纹饰之一。(6)“岁寒三友”,亦称“三友会”。以松、竹、梅三种耐寒植物构成图案,寓意为历经考验、生性贞静坚韧。《金瓶梅》中李瓶儿便戴着一把“金累丝松竹梅岁寒三友梳背儿”;清卫杰《蚕桑萃编》即列有“三友会”之名目。宋代以来,此吉祥图案备受人的喜爱。(7)四君子以“梅、兰、竹、菊”四种花卉构成图案,寓意为品德峻洁高尚。明清

时期颇为盛行。在现代社会,各种的样的吉祥物,徽标,徽章等也可以看做现代意义上的图腾。

《山海经·西山经》中的图腾崇拜

Open Journal of Historical Studies 历史学研究, 2014, 2, 84-89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4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1076545.html,/journal/ojhs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1076545.html,/10.12677/ojhs.2014.24009 Totem Worship in Shanhaijing Xishanjing Ting Zhao, Feng Han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Email: zhao.shuting@https://www.360docs.net/doc/de11076545.html, Received: Sep. 10th, 2014; revised: Sep. 28th, 2014; accepted: Oct. 19th,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1076545.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Shanhaijing is one of the ancient books in the pre-Qin period, which records plants, animals, min-erals, medicines, astronomy, geography, history, religion, ethnic, tribe and so on. This paper mainly aims at researching antique appearing in Xishanjing and the discussion in ancient totem worship phenomenon.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em that appears in Xishanjing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living of the local people’s custom. This kind of phenomenon is an-cestors’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and nature worship. It reflects the concept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which still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present society. Keywords Xishanjing, Antique, Totem Worship 《山海经·西山经》中的图腾崇拜 赵婷,韩锋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曲阜 Email: zhao.shuting@https://www.360docs.net/doc/de11076545.html, 收稿日期:2014年9月10日;修回日期:2014年9月28日;录用日期:2014年10月19日 摘要 《山海经》是先秦时期的古籍,里面记载了有关植物、动物、矿物、医学、天文地理、宗教、历史、民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解析〕C、冲动型认知方式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2、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 A、鲁班发明锯子 B、高斯少年时做数字1~100的连加 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 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 〔解析〕A、真正的创造是指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3、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解析〕D略。 4、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解析〕D苏格拉底在教学法中强调使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得出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page] 5、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A、科任教师 B、班主任 C、级任导师 D、班委会 〔解析〕B班主任是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 6、对个别学生的教育()。 A、就是要靠班主任 B、就是要靠集体活动来教育 C、是同集体教育相辅相成的 D、主要是对较差学生的教育工作 〔解析〕C、对个别学生的教育也包括了对先进生和后进生的教育,需要和集体教育结合起来。 7、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解析〕D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page] 8、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解析〕B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儿童做对了某件事后得到成人的物质奖励或表扬属于正强化。 9、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解析〕C、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定义。 10、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解析〕B为教师的期待而学习的动机是低级的动机。[page]

中国传统图案与设计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与设计

————————————————————————————————作者:————————————————————————————————日期: 2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与设计 论文关健词:传统图案中国文化纹饰图案纹样元素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图案种类繁多,内涵丰富、文化底蕴雄厚,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代表,也是世界文明艺术宝库中的巨大对富。现代装饰图案设计大多数是从传统图案中发展而来的,但又不是传统图案的简单翻版和重复。从那些变幻无穷,淳朴浑厚的传统图案中,我们可以从历期历代的工艺水平中看到,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许多传统图案经久不衰,至今仍在沿用,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这几年,从中国的设计中可以了解到,对传统图案或是中国元素的应用,出现了一种传统图案艺术与现代生活之间紧密关联的趋势,使中国传统图案艺术在现代生活中凸显出来。现代艺术设计融人传统图案和元素气息,它既不是对传统图案的纯粹模仿和挪用,也不会使其丧失悠久历史的厚重感和特有的民族个性,现代设计中的传统元素它不是完全拘泥和沉迷于传统元素的设计中去,使其与现时代脱节;而是从内在本质上成为现代生活中有机的一部分。然而中国图案和元素它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文化渊源、情感表达方式基础上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1中国传统图案的背景因素 中国传统图案的受社会的阶级制度、经济发展、佛教文化几个因素的影响。 (1)阶级社会因素

礼器是阶级社会中地位的一种象征,地位越高对礼器的纹饰,做工要求越高。纹饰的最重要目的似乎在于使一件礼器仪容变得醒目。其次,纹饰可以细分器物的种类。它促使人们对器型即礼器种类的注意,此外,在特定的器物类型中,纹饰还表示等级,而在等级中,还表示器物的所属关系。比如:以青铜器纹样为代表,餐餐纹是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及社会意义。篓餐纹图案庄严、凝重而神秘的艺术特色,不仅符合奴隶社会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而且表现了中国古代青铜器装饰图案最基本的设计思想,它能按照吸引人们注意力的需要而加以变化,用器型和纹饰来满足拥有者对等级和所属关系的要求。 (2)经济因素 随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经济得到了的快速的发展。脑力劳动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的劳动者,正式把全部精力用于设计事业。然而文化必然会得到新的发展和强化,人们文化素养,审美总体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比如:初唐时期的藻井图案,纹样清晰,剔透秀丽,色彩鲜而不艳,强调叠晕渲染与线描融合,有工艺之美。井心多方形,以大莲花,大团花,缠枝纹组合为图案主体。盛唐井心缩小,边饰层次增多,团花与缠枝花边盛行,卷草纹,几何纹,联珠纹穿插有序,其图案构成明显趋向节律化,均齐平稳,花型丰满,线条流畅,形成盛唐至晚唐的一代风格。 (3)佛教文化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在阶级社会和皇权的统治中,对政治、经济、

奥运会与中国龙

奥运会与中国龙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李晓霞穿龙服参加比赛 庞进 二〇一二年七月二十八日,举世瞩目的伦敦奥运会正式开赛的第一天,中国射击运动 员易思玲在女子十米气步枪决赛中一举夺冠,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了首枚金牌。喜极而 泣的易思玲登上领奖台,面向亿万观众挥手致意。人们注意到,易思玲所穿的领奖服的左 肩部,有一个大大的、金黄色的、鲜亮的“龙”字。这个“龙”字,取形于晋代大书法家 王羲之的草书“龙”,却有所拓展——那潇洒的最后一笔,一直延伸到肘弯处,可谓韵味 悠长。不仅如此,领奖服胸前的拉链部位,还有一处“龙”的印记;而在领奖服背部,英 文CHINA字体中也融入龙元素,那个“C”,既是英文字母,又是一条跃跃欲腾的中国龙。 伦敦奥运会开幕之前,六月二十六日,国家体育总局在居庸关长城举行奥运领奖服命 名仪式,中国奥委会副主席晓敏,国际奥委会委员杨扬出席,奥运冠军许海峰、郭晶晶等 人助阵。于是,我们知道了,本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领奖服叫“冠军龙服”,其主 旨是“彰显中华文明”。中国代表团将在包括开幕式、闭幕式、领奖等重要场合穿着这款 服装。发言人称,“冠军龙服”在创意和设计及工艺科技方面均有不少亮点。二〇一二年 是中国农历龙年,将“龙”融入到2019年伦敦奥运会领奖服中,希望“龙”的精神可以 激励中国奥运健儿在伦敦奥运赛场上再创辉煌。 其实,“龙”出现在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领奖服上已不是第一次了。在二〇〇〇 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的领奖服上就有“龙”。那款服装以红白黄三色为主, 胸前在白底中凸显一条以红黄颜色构成的中国龙。当中国选手穿上这套领奖服一次次登上 领奖台时,不光运动员激动,所有的中国人都为之自豪。因为那一年刚好是中国的龙年。 媒体报道也有《中国巨龙震惊悉尼》之说。 在二〇〇八年北京奥运上,中国代表团的领奖服名为“龙腾祥云”。祥云与龙,有着 很密切的关系:云是龙的取材对象,龙则常以云的形状呈现。故史籍中有“云从龙” (《周易·乾》)“龙举而景云属”(《淮南子·天文训》)“龙举而云兴”(《春秋元 命苞》)等说法。中国人相信祥云能“福生”,即给人间带来好处,所谓“云行雨 施”“云布雨润”等等,而“福生”正是龙的精髓之一。领奖服之外,中国乒乓球队的比 赛服上也有龙,那是一幅正面的“龙首”图。有外国运动员说,他们之所以输球,是因为 被那“龙首”耀花了眼睛。这当然是玩笑之言。不过,那“龙首”图看上去,的确威风八面,气势凛然。 北京奥运会与龙的结缘还见于奖牌上和开幕式的表演中。北京奥运奖牌,其正面采用 国际奥委会规定的图案,背面镶嵌的玉璧则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的造型,挂钩由中国传 统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北京奥组委的发言人称,这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奥 运会形象景观工程中的又一次“中西合璧”。而在开幕式表演中,三十二根龙柱擎天竖立,

新中式家具设计理念的分析及理解

论文摘要:家具设计本身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设计门类,它融汇了科技、哲学、艺术等门类,从多个方面去理解和阐述家具对于人类行为方式和心理的影响。新中式家具在这些方面的特点更为突出,因此,新中式家具的设计理念的分析与理解对新中式家具的设计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成为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理念的核心 纵观当今家具市场,从大多数产品上体现出来的恰恰是被视为大忌的两种倾向:或将传统照样搬挪,或抄袭修改国外的设计,这就在中国家具市场上出现了不伦不类、不中不西的“四不像”家具产品。能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的品牌设计太少了。实际上,每位设计师可能都心知肚明,固守传统的家具设计就难以推陈出新;照搬国外,脱离本土文化环境,就难以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家具设计作品。市场的竞争是残酷的、激烈的,仅仅停留在照搬和模仿的层面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必须更好的、深入的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现代科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新中式家具方可走出一条有中国自身特色的家具设计发展之路。 新中式家具在“营养”方面可谓相当丰富,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璀璨的家具文明,尤其是明代的家具设计堪称我国古代家具设计的典范,明式家具本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精益求精的外在形式是当今中国家具最宝贵的财富。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别是对中国传统家具的文化精神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植根于中国现代家具设计之中。 从明式家具散发出来的细腻感与艺术感染力中,可以明显看出,它得益于其独特文化特质的形式。16世纪末17世纪初,正值明朝市井文化的繁荣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都随着北方的战事而逐渐南移,南方地区修建了大量的民居、园林、宫廷,而家具作为室内主要日用品和陈设品需求量大增,这些因素都从一个方面造就了明代家具的辉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两大家对明式家具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李泽厚在他的《美学论集》中这样表述:“正是儒家倡导的人间情味的美加上道家倡导的大自然的美的融合,才使得历来的文人士大夫在文艺创作和欣赏中受益匪浅。”还有《老子》中“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等只要求持守真正、实质的坚强,就要戒除表面上的刚强,正是这些美学观点才导致了明式家具处处取圆而不取方的原因。道家思想主张顺其自然,力主“人”“天”之间的和谐适应,“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身坐明式家具之中,便有置身于大自然中的感觉,这正是明式家具倍受推崇的主要原因。 中国传统家具对于西方家具的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在欧洲家具体系中出现过中国风和中国主义,西方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设计师表现出对中国家具的不同兴趣。在工业革命之前,清式家具的装饰主题和装饰手法深受法国和英国的家具设计师的喜爱。工业革命之后,设计师们开始热衷于明式家具,但同时也没有忘记清式家具的某些构造方式和装饰特点。自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国际式家具的传播,明式家具又一次受到了设计师的青睐,用以缓和国际式的生硬和冰冷,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家具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那么,作为中国的家具设计师更应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核心。中国人在精神文化领域热切盼望着回归,这种寻根心态的变化是人类寻找精神寄托的必然之路。新中式家具应遵循的是“人定顺天”,而不是“人定胜天”,家具设计师不应将注意力全部放在求新、求异,而应该顺天地的规律,顺应现代中国文化回归的潮流。要使新中式家具与周围的环境、气候、方位、人的品位相和

图腾符号与中国传统文化

图腾符号与中国传统文化 图腾是对某一种特定的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的有母的的崇拜。图腾崇拜是初民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图腾作为一种符号现象已经源远流长,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我们不难发现图腾承载并且反应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 一龙图腾 说到图腾,就不得不说到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性的动物——龙。说它是动物,实际上无人见过龙的庐山真面目。《尔雅翼.释鱼》说:“龙,春分而登天, 秋分而潜渊,物之至灵者也……角似鹿,头似驼,颈似蛇,腹似蜃,磷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只有具有伟大的“包容”与“和谐”精神的中国人,才有本事 将诸多不相干的物质原件,高度调和而构成和谐的有机体。这与其说是中国人创造 天才的表现,毋宁说是民族文化、心理、性格、精神、思维、以及道德的综合反映。1 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龙云龙,中国人最喜欢以龙为山川、城镇、爱子……..命名。像青龙,天龙,飞龙之类的名字,遍地都是;蟠龙,飞龙,升龙之类的艺术造型,随处可见。中国的皇帝着龙袍,坐龙椅,以龙来装饰自 己的宫殿器物,服饰,并把自己认作龙,所谓龙颜、龙体、龙座、龙子龙孙无不适 指皇帝言的。中国的百姓也喜欢用龙来比喻英雄,如“龙虎斗“,”龙游浅水“、”龙眼识珠“。中国民间每年正月,各地都有耍龙灯的活动;五月端午,江南水乡则 有龙舟竞渡。生下贵子,最大的祝愿就是”龙凤呈祥。“无一不说明:中国人心中 最大崇拜物就是龙。 龙无疑是帝王的象征,但这种象征已经深深植根与远古的龙图腾中。闻一多曾说过:“图腾式的民族社会早已变成了国家,而封建王国又早已变成了大一统的帝国,这时一个图腾生物已经不是全体族员的共同祖先,而只是最高统治者一姓的祖先。”2其实当时原始的民主政体被封建专制政体代替之后,民族周身的神经即开始 麻木,唯有皇帝才是民族最活泼的灵魂,皇帝即等于整个民族,皇帝所崇拜的图腾, 1《图腾神话与中国传统人生》人民出版社刘毓庆 2002年出版 2《闻一多全集》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一卷第70页

东西方文学中龙形象的比较

东西方文学中龙形象的比较 华夏民族,龙的传人。提起龙,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虽然从现代科学角度来看,龙是一个荒诞不真实的形象组合体,但它真实地存在于东西方的文学中。在文学和艺术的世界里,它有着各种截然对立的性格形象,在东西方各自不同的文学范畴里,充满着传奇,却又相互关联。本文将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从社会、历史文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东西方文学中的龙形象及其差异,从而更好地揭示其产生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 一、中国文学中的龙形象 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分时登天,秋分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四灵之首,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的器物也以龙为装饰。在上下数千年中,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了在中华大地上继承传播之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因此,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中国被称为“龙的国度”,龙成为华夏民族的代表,中国的象征。那么他是怎么产生的呢?又是如何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的呢?它的本质内涵又是什么? 1、龙的起源 关于龙的起源,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他的形象及其名字的来历。在早期,古人面对大自然的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亦对自然反应感到无能为力,于是就寄托于外物,在虚幻的想象中,龙,这一综合各种动物特点的形象便产生了,成为了原始社会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在古书的记载中,它的形象丰富。从早期的以夏族图腾为主体虚拟的想象物,到《荀子·劝学》里的蛇没有脚而能飞,再到有鳞者称蛟(jiāo)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的叫虬(qiu),无角的叫螭(chī)等的分类,再到《论衡》“龙之像,马首蛇尾。”到后来的龙的形状是鹿的角,牛的耳朵,驼的头,兔的眼,蛇的颈,蜃[she甚]的腹,鱼的鳞,鹿的脚掌,鹰的爪子。到《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可见龙的形象逐渐复杂,不断丰富。在闻一多先生的名篇《伏羲考》中认为:龙即大蛇,蛇即小龙。闻一多认为,蛇氏族兼并别的氏族以后,“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氏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lie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而成为后来的龙。这便是龙的形象演变史,这也是在社会发展的情形下的人们想象性的创造。 关于其名字的来历,有一个极其形象的说法:“大旱之望云霓”中国人对此深有体会,“久旱逢甘霖”更是被中国人列为四大喜事之一。风雨来临,往往先自传来的便是轰隆隆的雷鸣之声。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早期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几乎都指望雨水的先民们,站在久旱的农田里,百无一计。当突然听到天际传来隆隆雷声,再看到浓云之中金蛇狂舞,便欣喜若狂,知道甘霖即将到来,便对隆隆之声刻骨铭心,充满了无限崇拜。这便是中国先民们抽象出的一个有形有声的概念,并用拟声法将之命名为“隆”,年复一年的盼“隆”望“隆”,期盼“隆隆”之声送来甘霖。文字出现以后,先民们又创造出一个“龙”字专门表示这个概念,并读作“隆”。 2、龙形象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农牧业社会形成之后,人们把龙奉为神,这样作为最开始的图腾元素在社会中失去作用,龙逐渐的被神化了。特别是在宗教产生之后,龙和佛道结合形成了龙成为了佛道里面的神异之兽。中国的龙王信仰可以说是随着佛教的兴起而产生,在于佛道结合后,龙成为了主宰雨水的雷神,风雨神等,受到各地民族普遍崇拜。据史书记载公元前约26世纪,黄帝和蚩尤在涿鹿大战,传说中,黄帝派出了"应龙"介入对战,应龙是一种可以掌管风雨,长有翅膀的巨龙.只惋惜这条应龙班师有利,被蚩尤一方的风伯、雨生杀得节节溃退,黄帝的部队也被风伯、雨师召来的暴雨给淹了.后来,黄帝请来天女"旱魃",引来大旱,才将狂风骤雨支住,获得成功。他们能够升天入地,沟通天人。能够为神仙乘驭,来往于天地之间,如黄帝乘龙升天,颛顼帝喾亦乘龙往来。在道教中,龙是助道士上天入地,沟通神灵的乘骑工具。在屈原的《离骚》中写讲"为缺驾飞龙兮,纯瑶象认为车,何合心之可用兮,吾将遥适以自亲."以龙为立骑,仿佛是不少文人的忧事,这是由于在现代,建炼降仙的思维非常风行,文人们在不容于世后,往去愿望籍此离别现真世界的尔虞我诈.而超凡是脱俗的龙,便承当起交流得任务,成为大文豪们上天的交通工具.同时他还是玉皇大帝的部下,《西游记》中有四大龙王,在玉皇大帝的统领之下,广降甘霖。同时许多用品也用龙作为装饰。在商代,龙往往被刻于青铜器上,用于祭祀.出于神的威风的需要,龙的形象庄宽浑朴、充斥震慑感.到了奴隶社会晚期,人们不再将龙的形象局限于礼器,龙开始在日用品如镜子、丝帛上现身,为了与生活更揭近,龙的形象徐徐变得平和,隐得愈加疏民.在儒教的影响下,他又成为古代帝王的象征,古代帝王们称自己为真龙天子,因而在《三国演义》第十回中,刘备和曹操已经就龙的问题进行过一番议论,曹操还作了不少评价"龙能大能小,能降能现;大则吞云吐雾,小则现介躲形".外表上说龙的变幻,实践上语带单关,但扔开政治不讲,这一段龙的刻画的确出色.熟习《三国演义》的人都知讲,诸葛明人称"坐龙",庞统人称"凤雏",这两个称谓颇值得玩味.古往古来,人们分是用龙、凤喻人中英雄,被称为龙的人,若无缘生在帝王之家,就往往既才干纵溢又品性刚刚曲,有一正点脱颖而出又有一点顾影自怜. 这一时期龙的形象被帝王们垄断,用于王室修建的装潢,当龙在屋檐梁柱上耀武扬威的时候,它们变得高高在上,骄纵无道.到了当代,恐怕不会再有什么人会信任龙就是神之类的鬼话,龙的图案也可以马马虎虎的应用了,于是龙的形象也变得愈加随便,可塑性更强.如龙变成卡通片里那种愚乎乎的心爱形象. 3、龙的文化内涵 在上文的简单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龙在中国文化中的本质内涵。龙是伟大的,因为它得到了所有炎黄子孙的尊敬;龙又是虚无的,因为它只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物质。在中国,龙为神话中的神异动物,在阴阳宇宙观中代表阳,是民族的象征和王室的标志。龙被中国先民作为祖神敬奉,普遍尊尚“龙”,中国人经常自称“龙的传人”。 中国的龙以东方神秘主义的特有形式,通过复杂多变的艺术造型,蕴涵着中国人、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基本观念:第一层,龙的观念从中国龙的形象中蕴涵着中国人最为重视的四大观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互主体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 第二层,龙的理念在中国龙的形象、龙的观念后面,包含着中国人处理四大主体关系时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追求天人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阴阳矛盾关系的和谐,多元文化关系的和谐。 第三层,龙的精神多元一体、综合创新的中国文化基本精神,这是中国龙形象、龙文化的最深层文化底蕴。而且发掘中国龙文化的深层内涵,有助于解决当代世界的一些文明冲突。 二、西方文学中的龙形象 在西方的语境中,龙被写成Dragons和seraphim两个含义。在西方文明中各个方面、本质、含义、特征都最接近中国本土的龙的概念就是Seraphim,Seraphim在西方神话与宗教中的地位、作用、意义与中国本土的龙在中国神话与宗教中的地位、作用、意义最吻合。一些希伯莱神话的历史资料间接地表明Seraphim早期形象要远远比Dragons更接近中国本土的龙,有四肢与六个由火焰组成的翼的大蟒,十分酷似中国早期神话中的应龙,是正义力量化身的龙。它很早就被用来作为战争的标志,北欧的战士把他们的船头刻成龙头形,中世纪英国曾以龙为皇家的徽记。在远东,龙被认为是行善的生物,无翅膀,但被认作是空中之神。现在西方龙一般指Dragons,通常被想像成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着蝙蝠的翼、身披鳞片,有

中国从古到今的吉祥图腾有哪些

中国从古到今的吉祥图腾有哪些? 【麒麟献瑞】 麒麟——中国民众生活中永远的吉祥物 麒麟,亦作“骐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井居四灵之首位。《礼记?礼运》有“出土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椰”(“椰”同“菽”,沼泽)。在中国众多的民间传说中,关于麒麟有故事虽然并不是很多,但其在民众生活中部实实在在地无处不体现出它特有的珍贵和灵异。 【龙生九子】 老大:赑屃(bi xi):喜负重,多放于神功圣德碑下。 老二:螭吻:眼力好,多放于屋顶。 老三:浦牢:嗓门大,多放于钟顶上。 老四:狴犴(bi an):性情凶猛异常,面部狰狞可怕,多放于牢狱大门之上。(还有的说,此物名叫椒图,放于百姓门上,口中叼有门环,用来敲门。) 老五:饕餮(tao tie):饭量巨大,据说可吞海吞鲸,放于锅盖上。 老六:[虫八][虫夏](pa xia):水性非常好,修桥之时,放于桥头或桥身。 老七:睚眦(ya zi)非常凶残,好吃肉喝血,多放于刑场之上。 老八:狻倪:古代传说中能食虎豹的猛兽,为百兽之王。 老九:螭首:嘴大,肚子里能盛非常多的水,所以多用于作为建筑物的排水口

【天中辟邪】 图案:钟馗、蝙蝠。 解题:钟馗,传说故事人物。相传唐明皇于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啖之。大鬼自称名钟馗,生前曾应武举未中,死后决心消灭天下妖孽。明皇醒后,命画工吴道子绘成图象(见沈括《梦溪笔谈》)。旧俗端午节多悬钟馗之钟,谓能打鬼和驱除邪祟。天中,即天中节。《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端午,也作端五。阴历五月初五日,民间节日。辟邪,祛除邪祟,又指古代传说的神兽,似狮而带翼。古代织物、军旗、带钩、印纽等常绘之。南朝陵墓用作镇墓兽石。皆驱灾去邪之意!! 【一琴一鹤】 图案:七弦琴,弦琴”。见于周、成于汉。鹤,亦称“仙鹤”。羽毛雪白,颈背和翼部分呈黑色,头顶有红色肉冠。体态潇洒优雅。《宋史?赵挻 吩厣褡谠唬?“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冀其为政简易,如其行装也。后人用“一琴一鹤”称颂为官刑清政简、廉正不阿。也用以称颂品德高尚者 【鹤鹿同春】

东西方蛇文化之比较

第18卷第2期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18N o.2 2004年4月JOU RNAL O F H EFE I UN I V ER S IT Y O F T ECHNOLO GY(Social Sciences)A p r.2004 东西方蛇文化之比较 吴立莉1, 杨继玲2 (1.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2.中国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安徽合肥 230000) 摘 要:作为爬行动物的一类,蛇可算是地球上一个资深居民了,因而在早期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就出现了蛇的 踪影。不同的东西方文化赋予蛇不同的文化内涵,有关用法也是琳琅满目。文章拟从文化对比的角度,探讨蛇 在东西方文化中内涵的异同,并对蛇在汉语和英语中的用法进行了一番比较。 关键词:文化内涵;文化对比;东西方文化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3634(20040220115203 Com p arison of snake cu ltu re in the east and w est W U L i2li1, YAN G J i2ling2 (1.Schoo l of H um anities and Econom ics,H efeiU niversity of T echno logy,H efei230009,Ch ina;2.Schoo l of H um anities and Social Sci2 ence,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 of Ch ina,H efei230000,Ch ina) Abstract:Snake,as one of the rep tiles,is said to be an o ld inhab itan t on the earth.T herefo re,snake is described in m any literary w o rk s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developm en t of hum an stage.How ever, the snake’s cu ltu ral conno tati on is differen t in the eastern and w estern cu ltu re,and it’s u sage is differ2 en t as w ell.T h is essay discu sses abou t the cu ltu ral conno tati on of snake in the eastern and w estern cu ltu re in view of the cu ltu ral com p arison,and the u sage of snake in Ch inese and English is also com2 p ared. Key words:cu ltu ral conno tati on;cu ltu ral com parison;the eastern and w estern cu ltu re 在中国,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名称搭配起来,依次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一年一个属相,十二年一个循环。 蛇是十二生肖的一种,紧跟在龙的后面,通常被称为“小龙”。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出现了盛行一时的龙文化,却很难找到蛇的踪影。但在中国图腾文化发展的早期,情况却刚好相反,蛇图腾是当时图腾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龙与蛇的关系可用一句话形容: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来者居上。 一、东方蛇文化的表现 蛇图腾是我国主要的图腾之一,被敬为炎夏之祖。相传中国人起源于女娲与伏羲的结合,如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所记“上纪开辟,遂古之初……伏羲鳞身,女娲蛇躯”,女娲与伏羲交感而生炎帝。另有学者考证,夏禹姓姒,姒即巳,巳即蛇;禹字从虫,在甲骨文中又与巳同字,所以禹字本身就是蛇名。蛇是夏朝收稿日期:2003203207 作者简介:吴立莉(1972-),女,河南新乡人,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讲师.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0 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 分,共20 分) 1.认为实验归纳法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为后来的教育学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的是( C ) 。 A.苏格拉底 B.夸美纽斯 C.培 根 D. 梅伊曼和拉伊 解析:英国哲学家培根(1561~1626) 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猛烈地批判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经院哲学, 提出了实验的归纳法,将其看成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此外,1623 年培根还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 2.下列哪一观点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C ) 。 A.美德是否可教 B. 教学具有教育性 C.人的和谐发展和年龄分期 D. 教育即生活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教育思想以灵魂论为基础、以培养优良的公民为目标、以德智体和谐发展为内容、以音乐陶冶为途径。其最早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的主张。 3.独立形态时期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 C ) 。 A.《雄辩术原理》 B. 《康德论教 育》 C.《大教学论》 D.《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解析: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此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 4.与封建社会教育特征不符的是( A ) 。 A.师生关系民主化,出现了双轨制 B. 教育具有阶级性和宗教性 C .以“四书五经”等经典为教育内容书院和社学并存 D. 官学与私学、

5. 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 ( C ) 时期 A.奴隶社会 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解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和生产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要求工人的文化 程度越来越高, 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主化运动的发展, 资本主义提出了 “普及教育”的口号。 6. 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 D ) 。 A. 壬寅学制 B. 壬戌学制 C. 甲午 学制 D. 癸卯学制 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 我国近 代学制的情况: 1902 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但未实施; 1904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 1922 年, 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一直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 7.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 了 ( B ) 的教育目的观。 A. 教育无目的论 论 D. 个人本位论 解析:“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君子如果 要教化人民, 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 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 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 “古之王者,建国 君民,教学为先”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 情。其体现了社会本文论的教育观。 8. 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 ( B ) 的特征进行。 A. 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C. 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 平衡性 9. “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 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 教育应当建立 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 ( A ) 教育目的论。 A. 神学的 B. 科学本位 C. 社会本 B. 封建社 C. 资本主义社会 B. 社会本位 C. 科学本位论 B. 儿童身心发展的分 D. 儿童身心发展的不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与寓意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与寓意 吉祥图案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美术形式,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支奇葩。它源于商周,始于秦汉。发育于唐宋,成熟于明清。它那丰富的内涵,善美的理想正是中华民间文化的象征。 吉祥图案出于吉祥观念,乃民俗民风。而吉祥观念的产生一直可上溯至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图腾是指一个民族的标志,一般是宗教的祖先和守护神,以祖灵崇拜为主,兼及生殖崇拜。此类吉祥图案有:龙纹(如二龙戏珠)、凤纹(如鸣凤朝阳)、龙凤呈样、句芒(农神)鞭春(春牛图)、虎纹、犬纹、龟纹、蛇纹、鱼纹及葫芦、莲花(两者皆喻生命本源)、石榴、葡萄、桃等,沿用至今。 中国历代的吉祥纹样,代代相承又代代相异。商周的威仪神秘,秦汉的质朴写实。魏晋的矫健刚劲,隋唐的丰满富丽,宋朝的典雅秀丽。.明清的纤细巧密,都令人赞叹。 吉祥图案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因而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出现在陶瓷、漆器、建筑画、雕刻、织锦、刺绣;地毯、年画、剪纸、首饰、服装等工艺美术日用品上,在装饰性和实用性方面为其他美术形式所不能比拟。 吉祥图案着重于寓意吉祥的内涵,因而有别于一般的装饰图案。而吉祥的内涵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辞海》云:“吉祥,亦作吉羊。”《庄子·人世间》日:“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台湾《中文大辞典》:“吉祥止止:谓喜庆好事不断出现。”)成玄英疏曰:“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 此种解释仍是以抽象概念解释抽象概念,而吉祥图案是将抽象的概念物化。睿智的中国人以丰富的想象力与联想力,先将抽象的概念与一具体的实物相联系,再将这种实物美化,并与其他吉祥物组合在一起,最后的效果,就是让人们在画面中读出那一抽象的概念。其主要表现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谐音法:即以同音或相近的音借喻某一吉祥事物,在民间创造出了不少谐音的装饰图案。 吉祥如意:戟代表吉,祥云图案代表祥,这样就可用戟、祥云与如意组成图案。或用小孩手中拿着橘子和如意骑在大象背上来表示吉(橘)祥(象)如意。 吉庆有余:吉、庆、余三字换成戟、磬、鱼,这样即便不识字也能从图案中读出吉庆有余来。荷花与盒子在一起为“和合”,意为和谐好合。 原形为搔痒杖的如意,加上柿子,一同构成新的图形便能读出“事事如意”。若加百合或柏树则读做“百事如意”。若换成万年青,自然该读“万事如意”了。 四季花卉或月季花安放于花瓶之中即是“四季平安”。 其他类似的如佛手(福)、鹿(禄)、芙蓉桂花(夫荣妻贵)、十钱(全)十梅(美)、獾(欢)天喜(喜鹊)地、枫树或蜜蜂(封)猴(侯)挂印等等。 这种形式与内容巧妙结合的手法,既悦目又悦耳,为中国装饰艺术中——个趣味盎然的特色。 二、借喻法:借助可视的有寓意或象征性的事物来比喻吉祥。 富贵白头:选择象征富贵的牡丹与白头翁组成画面,以一种花和一种鸟来比喻人与人长时间的和谐相处。 佛教的八吉祥图案:寓意消灾灭祸。法螺——妙音吉祥。法轮——圆转不息。宝伞——张弛自如,保护众生。华盖——解脱众生病苦之象征。莲花——圣洁、出污泥而不染,生命之本.灵魂安息处。宝瓶——福智圆满不漏。双鱼——避邪、解脱坏劫。盘长(吉祥结)——

中国龙与西方龙的含义差异的英语论文

Abstract “龙” is the counterpart of the word “dragon” in Chinese. But most of the time, they are not quite the same. They even have opposite meanings. Therefore, this essay will analyz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龙” and “dragon” in many aspects. Key words:“龙”“dragon” similarities differences

摘要 “龙”和“dragon”是英汉中相对应的两个词,但是很多时候它们是不完全相同的,甚至是意义相反的。因此,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龙”和“dragon”的相似点与差别。 关键词:“龙”“dragon”相似差别

“龙”与“dragon”的对比研究 1 绪论 中华儿女一直有一个响当当的称号,那就是龙的传人,龙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可见一斑,“龙”一词在汉语中应用广泛,意义繁多。在英语中,与“龙”一词相对应的是“dragon”。在翻译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理所当然地把“龙”译为“dragon”或者把“dragon”译成“龙”,这在很多时候是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因为二者之间既有相似点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1 2 所指具体形象的比较 中国“龙”与英语中的“dragon”的所指具体形象在起源、外形特征和所具备的特异功能方面既存在相似点也存在差别。 2.1 起源 2.1.1 中国龙的起源 据文献记载,龙在中国古代确实存在,但那时的龙是可供人食用或者饲养的动物,因此其与我们今天所说的龙是不同的。 提到汉语中的龙,首先要了解一个概念,那就是图腾崇拜。所谓图腾,就是原始时代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当做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它们拥有超自然的力量,可以保护和庇佑自己。而龙就是中国古老图腾崇拜的产物之一。据记载,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至少8000年。先民们无法用科学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如地震等,因此他们认为存在一种控制一切的“神力”,龙就是被先民赋予这种“神力”的事物之一。 在中国,关于龙的记载不胜枚举。最早记录龙的书是《易经》,有:“飞龙在天”“龙跃于渊”的记载。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也有“龙旗十乘”、“龙旗阳阳”的记载。我们熟知的《荀子. 劝学篇》记载着“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中国民间和典籍中关于龙的传说也数不胜数。叶公好龙的故事家喻户晓,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西海敖钦、南海敖闰、北海敖顺,称为四海龙王。《太平广记》搜集的龙的神话小说就有八十一则,可以说,龙在中国无处不在。 2.1.2 英语中“dragon”的起源 关于西方龙的起源,众说纷纭,因为西方龙的形象在北欧、希腊、巴比伦、中古欧洲的神话传说中都出现过。其起源的时间也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不可否认的是,西方的龙与汉语中的龙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形象,都是人类祖先丰富的想象力的产物。 西方关于“dragon”的记载也是相当多的。《圣经》是西方的典籍的代表,仅《圣经》就提到“dragon”二十几次,其中《圣经.新新约》中的《启示录》说:“一条七头红龙,每个头上都戴着王冠,长长的尾巴把天上三分之一的星星打落在地。红龙守在孕妇旁边,打算吃掉她即将生出的婴儿。一个小男孩生下来后,立即被接到上帝宝座中,因为他是未来管辖万国的首领。他的母亲逃到旷野,在上帝给她准备好的地方住了一千二百六十天。”于是有了后来的天使米迦勒屠龙的故事。其他关于龙的传说还有很多,比如守护金苹果的龙、圣乔治与龙的故事等等,这里不做详细的阐释。 2.2 外形特征和特异功能 汉语中的“龙”与英语中的“dragon”的形象在外形特征和具备的特异功能 方面既有相似,又有差别。

中国传统文化之图腾

一 图腾文化是人类最古老最奇特的文化现象之一,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著名的民俗学者和文化人类学家都曾卷入这一热潮,从不同的角度或多或少地研究或考察过这一稀奇的文化现象。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图腾文化资料十分丰富,从新石器时代的图腾文化遗迹直至近代的各种图腾文化现象均有发现。云南少数民族中,新平鲁魁山彝族还保留着浓厚的图腾意识,滇池地区的彝族村寨和武定三台山彝族尚有较为完整的图腾名称、图腾禁忌及与此相关的神话。 滇池地区的萨咪族主要崇拜虎和龙,山地氏族崇虎,认为群体的祖先是吃虎奶长大的。近代彝族各村寨均有在寨门立石虎的习俗,并将披虎皮作为最大的殊荣。水边氏族传说其始祖是女人与“龙”交配而生,并有龙父人母的神话。祭龙仪式是人们宗教生活中的盛典,不但祭水龙也祭地龙,村社后山均有神树林,林中的“龙树”是宗族的祖先和保护神,攀折神树被视为掘其祖坟,将受到习惯法严酷的惩罚,甚至有杀身之祸。恰普鲁氏族崇拜蜘蛛,认为蜘蛛曾经保护过群体的始祖;阿的氏族崇竹,传说他们的祖先在竹林中生出;阿卡氏族崇鸟,认为他们的祖先是鸟卵孵化出来的。总之萨咪部落氏族繁多各有其名,据呗耄经书记载,原始的氏族名称尚有青牛、白马、黑熊、黄狗等氏族,亦有白鹭、青雀、黑鹰、绿水鸟等氏族。wù@①@②山各氏族有女子与蛇交配而生其始祖的神话,九连山各氏族则有男子与牝狼结合而生族祖的传说。 云南新平鲁魁山大寨黑彝,元江沙马头及大明庵各寨彝族,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尚保留有许多的图腾名称,例如獐子、绵羊、岩羊、水牛、蛤蟆、白鸡、绿斑鸠、黑斑鸠、黑甲虫、细芽菜、香苕草、芭蕉叶及象牙、茭瓜、饭箩、猪槽等各式各样的图腾名称[1]。时至今日,鲁魁山大寨彝族的图腾文化遗迹还十分明显,尽管由于大寨的迁徙和氏族人口的流动,他们的图腾制主要以残余的形式遗存下来,并与其它民间信仰交融混杂而汇为一流。 云南武定县万德白露等地的彝族,在三四十年代亦十分盛行图腾制,他们的氏族名称有蜂氏族、虎氏族、鸟氏族,以及獐子、白鹿、猴子、黄牛、蛇族、水族、地族、火族、风族、山族、及牛、马、鸡、羊、鸭、谷、竹、梨树、酒壶等各种氏族。近年来我们曾多次到武定调查图腾文化,发现他们的图腾观念在逐渐消失,人们不再把图腾奉为亲属、祖先或保护神,氏族组织以图腾命名的习俗亦仅见于巫师经典,唯有古老的口头文字中保留有少许神话。 在彝文史籍中亦可找到不少古代图腾制的实例。《梅葛》中说,在讨亲嫁女的那天,要用树枝搭棚子,青松毛铺地;要用“五炷喜香一壶酒,一支羊膀半爿肉”去迎新人。姑娘不愿走,哀哀地唱着哭嫁的歌:“什么是鸟王?凤凰是鸟王。凤凰带信来,我才到你家;竹鸡箐鸡带信来,我才到你家;绿斑鸠带信来,我才到你家;布谷鸟带信来,我才到你家……”这些动物几乎全是近代彝族的图腾,这从民族学调查中可以获悉。《梅葛》又说,楚雄州彝族生小孩必须到图腾神物前去祈祷并取名字,这样娃儿容易养育。“马樱树下清水流,清水挑来洗娃娃,娃娃就象马樱花……松树林中取名字,荞子花中取名字……”,这里的松树、荞子和马樱花,都是近代楚雄彝族的图腾植物,著名的昙华山插花节便是实例。 滇南彝族的图腾就更丰富了,从史诗《查姆》中反映出来的即有石蚌、苍鹰、尖刀草、小绿雀、葫芦、蜂等。据史诗《查姆》说,洪水泛滥后,天神为了寻找人烟,派出各种动物四处寻觅,“喜鹊啊喜鹊,你成天到处飞,格见着大葫芦?”喜鹊叽叽喳喳地叫:“没有见到兄妹俩,要是见着嘛,早早飞来将喜讯传。”由于喜鹊良心好,天神封它专门传喜讯,从此以后“喜鹊房前来做窝,站在枝头唱得欢!”这便是后世人们喜欢喜鹊的原因,亦是古代彝族视为图腾的缘由。 蜜蜂在帮助天神寻找人烟时也十分努力,所以天神也给予它相当的荣誉:“辛勤的小蜜蜂呵,世上百花任你采,四季鲜花你先尝;鲜花酿蜜香又甜,后世子孙喂养你!”从此以后“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