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简单反应时实验范文

光简单反应时实验范文
光简单反应时实验范文

一、光简单反应时实验

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就经学习测定光简单反应时的程序。

器材:

JGW-B 型心理实验台反应时单元 , 手键一个。

步骤:

1. 接上电源 , 将剌激呈现器的连接线插头插到“反应时输出”插口 , 反应时手键插入实验台被试侧面板左下方“手键”插口。

2. 开启计时计数器单元电源 , 指示灯亮表示电源接通 , 计时屏幕显示为0.000秒 , 正确次数和错误次数均为0 。

3.“工作方式选择”为“反应时”, 按起“声、光”选择键 , 即选择光刺激。

4. 要求被试将左手的食指放在红键上方做按键状。

5. 指导语: “这是一次反应时间测量实验 , 你听到“预备”口令后 , 请你注视刺激呈现窗 , 当你看到光刺激后 , 就迅速按反应键 , 要求又准又快。不许提前按键。如果提前按键 , 则会有一个声音提示 , 那么这一组反应时测量作废 , 重新开一组。若刺激光呈现 4 秒钟你仍未反应 , 此组测量也作废 , 并重开一组.”

6. 主试把“测试、学习”键拨到“测试”一侧 , 同时按下“简单反应时”键。先练习一个单元。

每个单元为 20 次 , 其中有 2 次侦察实验。

7. 练习结束后 , “简单反应时”指示灯灭。主试先按“复位”键 , 使计时计数器清零 , 再按“简单反应时”键 , 指示灯亮 , 正式实验单元启动。每个单元结束后 , 按“打印”键 , 打印本单元结果。若重新开始另一单元 , 则需按“简单反应时”键 , 指示灯亮 , 新一单元启动。每个被试连续完成 3 个

单元。

8. 更换被试重复上面的实验。

结果:

1. 分别计算每个被试光简单反应时的平均数。

2. 分别算出全组所有被试的光简单反应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讨论:

根据测定结果讨论光简单反应时的个体差异。

参考文献:

1. 杨治良主编 , 《基础实验心理学》 ,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8,88-89

2. 杨博民主编 ,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85-87

二、大小恒常性

目的:

证示视知觉大小恒常性现象,检验距离线索对大小恒常性的影响,以及比较单眼、双眼观察时大小恒常性的程度,学习常用的测定方法。

简介:

根据透视规律,当一个物体离我们越远时,它在视网膜上的像就越小。但是,当我们看高空上飞行的飞机,我们并不会把飞机当成小鸟把它射下来。这是知觉物体时存在着大小恒常性的缘故。知觉的恒常性是指知觉的稳定性和不变性。在不同条件下观察同一物体,其表面特征看起来基本不变。知觉的恒常性使人在观察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能达到对物体特征的精确知觉。这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一种主要能力。

研究大小常性的实验方法,最常用的是匹配法。这种方法就是把物体,例如一个圆盘放在离我们一定距离处,让被试用他面前的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圆盘和它比较,从其中选出看起来和它大小相等的圆盘来。被选出来的圆盘就代表知觉到的一定距离处的圆盘的大小,那个固定的圆盘本身的大小就是它的实际大小。仪器:

大小恒常性测量器一对,每一个上有一三角形,其面积可变。

步骤:

1.画好实验记录表格,表内数字为双眼、单眼观察时的标准刺激、比较刺激。

2.用双眼比较3米远处三角形的大小:让被试坐在椅子上,调节两个三角形的高度,使其中心与被试眼睛同一水平。将标准刺激的高调为10cm,并放在被试正前方3m处,变异刺激的高度为大于10cm,并放在被试右前方25cm处,然后对被试说:“这是一个匹配三角形大小的实验,远处的三角形是标准。现在近处的三角形看起来显然比远处的要大,请你用右手拧这个螺丝,慢慢缩短近处三角形的高度,一直到你觉得和标准三角形一样大时为止。这个实验要做很多次,有时近处的三角形一开始明显地比标准小,你就把它调大,直到你看起来和标准一样大就停止。请注意,只要求你比较时看起来是一样就可以了,用自己的感觉判断,不得根据仪器上的任何标记去判断,也不要根据距离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连续做4次,每次被试调好后,在仪器后面读出三角形的高,并记录在表上。然后再把变异刺激调到明显比标准刺激大或小,继续实验。”

3.用单眼比较3米远处三角形的大小:分别用左、右眼按上法比较,各眼做4次,共8次。

结果:

1.用下列公式计算S值:

S×距离(mm)=25000 S:完全没有恒常性时三角形的高

1.用下列公式计算大小恒常性系数:

R-S

常性系数K=

A-S

A:标准的三角形(实物大小) R:实验结果(判断的大小)

3.作双、单眼时三角形的大小恒常性图表。(每次的结果及平均数)

讨论:

1.比较不同被试的大小恒常性。如有差异,试分析其原因。

2.小孩在五层楼上看马路上的汽车,和大人在同样条件下看的一样大吗?为什么?

三、手腕动觉方位辨别

目的:

测定左右手腕的动觉感受性,并验证通过练习手腕动觉感受性提高的程度。

器材:

手动觉方位辨别仪。由一个半圆仪、一个与半圆仪圆心处的轴相连的鞍座和八个制止器组成。实验者可以用其食指在半圆仪的周围把制止器托起或者放下,它在周围的位置上从30度到150度各间隔20度。步骤:

1.画好记录表格,表内数字为左右手腕每次的实验结果。

2.测定右手手腕的动觉感受性:让被试戴上眼罩,根据实验要求将制止器在某度数上托起来,然后对被试说:“把你的手腕放在鞍座上,并从半圆仪的0度处顺时针摆动你的手腕直到砬到制止器为止,然后我移动制止器,请你复制出刚才摆动的幅度。”做完一次实验后,从半圆仪上读出标准刺激与实际结果的幅度误差。然后将制止器换另一度数托起,连续做10次。

3.测定左手手腕的动觉感受性:方法和测定右手手腕的动觉感受性一样,连续做10次,但被试的手腕应从逆时针方向摆动。

结果:

分别算出左、右手腕的动觉感受性的误差的平均数

讨论:

手腕动觉感受性是否可以通过练习得到提高?为什么?

四、空间位置的记忆广度

目的:

测定空间位置的记忆广度,学习测量空间的记忆广度的方法。

简介:

空间位置记忆广度是关于人对空间方位的知觉能力和短时记忆能力的一种度量。心理研究结果指出,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可以作为区分个体空间方位知觉的一种心理指标。测定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对于从事某些军事工种人员、驾驶员及运动员都具有重要意义。

3

A.Orsini等人1981年用Crosi设计的测定空间位置记忆广度的方法,以4-10岁儿童为被试,研究了性别不同、居住地区不同(城市或农村)对儿童空间位置记忆广度的影响。他们发现,空间记忆广度城市儿童大于农村儿童,男童大于女童,年长者大于年幼者。经统计考验,这些差别都是显著的。1983年又以14岁左右的青年为被试,研究过类似的问题。结果表明,居住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对于青年空间位置的记忆广度均无显著影响。这种记忆广度对于儿童来说平均约为3.8,对于青年来说,平均约为5.3。

器材:

空间位置记忆广度测试仪。仪器由主试面板、被试面板、控制器部分组成。

主试面板设有四位数码管实时显示计分、计错、计位。按动显示键可观察计分、计错、计位的数值。功能键用于选择仪器的三个功能。

被试面板设有16个带灯的方键,排成4×4方阵,随机显示空间位置刺激组。设有一个启动键控制仪器的工作。

步骤:

1.主试打开电源开头,选择实验3,使检测灯亮,再按“启动”键,仪器进入自检状态。自检方式如下:主试面板的三个功能指示灯和小数点每秒变化一次;四位数码显示器从0000-9999每秒变化一次;被试面板4×4方阵的灯每秒显示一排;当数码管从0000-9999变化完毕称为一次大循环,检测共有两次大循环。两次大循环后数码管显示为88.88,功能指示灯及4×4方阵灯全亮。当4×4方阵灯全亮时,用手指去按方键,按一个灭一个,否则有故障。灯全按灭后,检测完毕。

2.主试选择实验1,使实验1灯亮,四位数码管显示基础分:02.00,然后对被试说:“这是一个检查对空间位置记忆的实验。本实验设有14个位组的一套编码,可实现三位至十六位空间位置刺激组的顺序显示。当你按下启动键后,测试开始。每一空间位置刺激组按随机顺序点亮对应方灯,各方灯亮间隔一秒,同一刺激组呈现完后,仪器响一“嘟”蜂鸣声。当你听到“嘟”声后,立即按照灯亮顺序按灭方灯,然后再按下启动键,仪器马上又提启下一个刺激组,再次回答。如果你反应错误,仪器响一下蜂鸣,方灯全灭,并计错一次,再按启动键,仪器马上提取下一个刺激组。如此循环,直到仪器出现停机长蜂鸣,则测试结束。”当被试做完实验后,按动数码管可显示计分、计错、计位的数值。并记录下来。然后换被试继续做。

3.主试选择实验2,使实验2灯亮,四位数码管显示基础分:02.00,然后对被试说:“请注意4×4方阵,当你按下启动键,一秒钟后,每一空间位置刺激组按随机数同时点亮对应方灯。两秒钟后方灯全灭,并响一”嘟“声。请按照记住的灯亮位置去按亮对应方灯,按灭时无顺序要求,反应如果正确,则对应灯亮。当按完该刺激组全部灯一秒钟后,被按亮的灯全灭,仪器自动计分。当你看到灯全灭后再按下启动键,仪器马上又提取下一个刺激组,让你再次回答。如果反应错误,16个方灯全亮,响一下蜂鸣,一秒钟后灯全灭,计错一次。再按启动键,仪器马上提取下一个刺激组。如此循环,直到仪器出现停机长蜂鸣,测试结束。”当被试做完实验后,按动数码管可显示计分、计错、计位的数值。并记录下来。然后换被试继续做。

结果:

求出全班同学的空间位置记忆广度的平均值。

讨论:

1.测定空间位置记忆广度有什么实际意义?

2.用什么方法可以提高空间位置的记忆广度?

5

反应时实验报告

减法反应时实验 鄢婷婷院芬新鋆国祥 【摘要】本实验通过荷兰心理学家F.C.唐德斯的研究结果,了解基本反应时的概念和测定方法,测量最基本的三种反应时,即简单、选择、辨别反应时。设计阶段反应时实验,运用唐德斯减法反应时原理进行计算。结果发现:每个被试的简单反应实验的总耗时比选择和辨别反应实验是总耗时都短;个体间存在差异。 【关键词】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个体差异 1引言 反应时的研究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传统课题。自19世纪中叶以来,反应时作为一个心理指标在个体差异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在智力测验、人格测验中常被定为必测项目。反应时的测量为推测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心理过程打开了一个窗口。 反应时是指从刺激呈现到做出反应之间所经历的时间。一个完整的反应过程由五部分组成:(1)感受器将物理或化学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的时间;(2)神经冲动由感受器到大脑皮质的时间;(3)大脑皮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时间;(4)神经冲动由大脑皮质传至效应器的时间;(5)效应器做出反应的时间。 实验者可根据测试的目的,选择不同的测量项目。例如:要了解被试的选择反应所用的时间,就要测b反应时和c反应时。b反应时和c反应时的差就是被试的选择反应所花费的时间。如想知道被试辨别刺激的时间,就要测量他的a反应时和c反应时。本实验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测选择反应时,第二部分测辨别反应时,第三部分测简单反应时。 反应时,又称反应潜伏期(response latencies),是指个体从接受刺激作用开始到开始做出外部反应之间的这段时间。它与我们通常听说的动作完成所需要的时间是有差别的。反应时间包括刺激引起感官的活动,神经的传递,大脑的加工活动及效应器官接受冲动做出反应等所耗费的时间,其中以大脑活动占时最多。反应时的研究并非始于心理学,其最早开始于天文学。1976年,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长马斯基林在使用“眼耳”法观察星体经过望远镜中的铜线时发现其助手比他观察时间慢约半分钟。1823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和天文学家阿格兰德对此现象加以认真研究,确定了人差方程式。1850年赫尔姆霍茨成功地测定了蛙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约为26米/秒。而将反应时正式引入心理学领域的是唐德斯。他意识到可以利用反应时来测量各种心理活动所需的时间,并发展了三种反应时任务,后人将它们成为唐德斯反应时ABC。

二、光简单反应时实验

二、光简单反应时实验 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就经学习测定光简单反应时的程序。 器材: JGW-B 型心理实验台反应时单元 , 手键一个。 步骤: 1. 接上电源 , 将剌激呈现器的连接线插头插到“反应时输出”插口 , 反应时手键插入实验台被试侧面板左下方“手键”插口。 2. 开启计时计数器单元电源 , 指示灯亮表示电源接通 , 计时屏幕显示为0.000秒 , 正确次数和错误次数均为0 。 3.“工作方式选择”为“反应时”, 按起“声、光”选择键 , 即选择光刺激。 4. 要求被试将左手的食指放在红键上方做按键状。 5. 指导语: “这是一次反应时间测量实验 , 你听到“预备”口令后 , 请你注视刺激呈现窗 , 当你看到光刺激后 , 就迅速按反应键 , 要求又准又快。不许提前按键。如果提前按键 , 则会有一个声音提示 , 那么这一组反应时测量作废 , 重新开一组。若刺激光呈现 4 秒钟你仍未反应 , 此组测量也作废 , 并重开一组.” 6. 主试把“测试、学习”键拨到“测试”一侧 , 同时按下“简单反应时”键。先练习一个单元。每个单元为 20 次 , 其中有 2 次侦察实验。 7. 练习结束后 , “简单反应时”指示灯灭。主试先按“复位”键 , 使计时计数器清零 , 再按“简单反应时”键 , 指示灯亮 , 正式实验单元启动。每个单元结束后 , 按“打印”键 , 打印本单元结果。若重新开始另一单元 , 则需按“简单反应时”键 , 指示灯亮 , 新一单元启动。每个被试连续完成 3 个单元。 8. 更换被试重复上面的实验。 结果: 1. 分别计算每个被试光简单反应时的平均数。 2. 分别算出全组所有被试的光简单反应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讨论: 根据测定结果讨论光简单反应时的个体差异。 参考文献:

视觉选择反应时

视觉选择反应时 选择反应时(choice reaction time)又称 B反应时。指的是测试中呈现的刺激不止一个,对每一个随机呈现的刺激要求被试做出相应的反应。有研究表明,人类在对特定的刺激做出特定的动作或反应前,在大脑内有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又称心理潜伏期。在复杂任务中心里潜伏期可划分为:(1)刺激识别阶段;(2)选择反应阶段;(3)反应组织阶段和反应执行阶段。选择反应时的研究对理解人类对复杂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个体的选择反应时和反应过程的分析,推测其内在的信息加工过程。 影响选择反应时的因素是复杂的。选择反应刺激的数目越多,则反应时间越长;选择的任务越复杂,则反应时间亦越长。此外年龄、性别、疲劳等因素也会对选择反应时产生影响 本实验材料为不同颜色实心圆,共 4种,分别为红、黄、绿和蓝色。实验时随机呈现,要求被试根据呈现的颜色刺激,选择对应的颜色按键反应。 一、目的 1.学习掌握视觉(颜色)选择反应时的测量方法。 2.了解视觉选择反应时与视觉简单反应时的区别。 3.了解选择反应时在信息加工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二、仪器与材料 1.仪器: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 2.材料:直径为100像素的4种颜色(红、黄、绿、蓝)圆。 三、方法 1.双击桌面“心仪心理实验平台”图标,弹出登录窗口。对首次登录者请先注册 用户;对已做过实验者用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双击“电脑实验”,打开 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主界面。选中左侧实验列表中的“视觉选择反应时”,右边呈现实验说明。单击“进入实验”弹出“指导语”窗口。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或使用默认值)、练习等,也可以单击“开始实验”按钮直接进行实验。 2.指导语如下: 这是一个不同颜色刺激的选择反应时实验。请你使用2号反应盒,端坐屏幕前,用优势手放在反应盒上。眼睛注视屏幕。当出现“预备”时,你要准备反应。并根据屏幕呈现的不同颜色,按相对应的颜色键,要求反应既快又准。程序将自动记录正确反应时和按错的次数。 当你明白了实验要求后,可以先进行练习。然后点击“开始实验”按钮开始。 3.实验开始,屏幕上先出现“预备”,然后随机呈现4种颜色圆(各种颜色呈现 次数相等)。被试根据呈现做出相应选择反应。若出现抢按,或者颜色选择错误则程序自动记录次数,且按错的反应时不参于统计平均。被试每次做出反应后,自动进入下一次实验,直至做完设定的次数。

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

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 雷飞心理班20131340001 1.引言 从刺激呈现到做出反应之间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反应时。反应时的研究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传统课题。自19世纪中叶以来,反应时作为一个心理指标在个体差异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在智力测验、人格测验中常被定为必测项目。反应时的测量为推测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心理过程打开了一个窗口。一个完整的反应过程由五部分组成:(1)感受器将物理或化学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的时间;(2)神经冲动由感受器到大脑皮质的时间;(3)大脑皮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时间;(4)神经冲动由大脑皮质传至效应器的时间;(5)效应器作出反应的时间。 本实验采用的是荷兰心理学家F.C.唐德斯的研究结果。测量最基本的三种反应时,即简单、选择、辨别反应时。唐德斯将它们分别命名为:a、b、c反应时。 三种反应时有如下关系: 简单反应时a简单 选择反应时b简单辨别刺激选择反应 辨别反应时c简单辨别刺激 实验者可根据测试的目的,选择不同的测量项目。例如:要了解被试的选择反应所用的时间,就要测他的b反应时和c反应时。b反应时和c反应时的差就是他选择反应所花费的时间。如想知道被试辨别刺激的时间,就要测量他的a反应时和c反应时。 2.方法 2.1被试 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2013级心理班全体学生公21人,男8名,女13名,年龄19——22岁。 2.2仪器 计算机及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 2.3程序 简单反应时(a反应时) 在测试中呈现的刺激和要求被试做出的反应都只有一个,且固定不变。本实验程序可测量视觉、听觉两种简单反应时。视觉的刺激为一绿圆,听觉的刺激为773Hz纯音。测量方式一样,被试均使用一号接口反应盒的绿键做反应。测30次,每次预备后间隔2秒呈现刺激。如果测试中被试在准备阶段有抢先现象,则该次结果无效,并由计算机剔除并警告抢码被试。另外以每5次呈现为一组,随机加入空白的探测刺激2秒,如有被试在此时抢码,则警告抢码被试,且本组实验将重新进行。最后以有效的结果均值为其简单反应时。 3.结果

一、声简单反应时实验

一、声简单反应时实验 目的: 学习测定声简单反应时的程序。 器材: JGW-B 型心理实验台反应时单元 , 计时计数器单元 , 手键一个。 步骤: 1. 接上电源 , 将刺激呈现器的连接线插头插到“反应时输出”插口 , 反应时手键插入实验台被试侧面板左下方“手键”插口。 2. 开启计时计数器单元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接通 , 计时屏幕显示为 0.000 秒 , 正确次数和错误次数均为 0 。 3.“工作方式选择”为“反应时”按下“声、光”选择键 , 即选择声剌激 , 同时调节左侧音量调节旋扭,使音量适宜。(若室内实验人数较多可选择耳机 , 当耳机插头插入扬声器左下角插孔时,扬声器自动断开)。 4. 要求被试将左手的食指放在红键上方做按键状。 5. 指导语:“这是一次反应时间测量实验 , 当你听到“预备”口令后 , 若再听到刺激声 , 就迅速按手键,要求又准又快。不许提前按键。如果提前按键,则会有一个声音提示 , 那么这一组反应时测量作废 , 重新开一组。若刺激声呈现 4 秒钟仍未反应,此组测量也作废 , 并重开一组。” 6. 主试把“测试、学习”键拨到“测试”一侧 , 同时按下“简单反应时”键。先练习一个单元 , 每个单元为20次 , 其中有2次侦察实验。 7. 练习结束后 , “简单反应时”指示灯灭。主试先按“复位”键 , 使计时计数器清零 , 再按“简单反应时”键 , 指示灯亮 , 正式实验单元启动。每个单元结束后 , 按“打印”键 , 打印本单元结果。若重新开始另一单元 , 则需按“简单反应时”键 , 指示灯亮 , 新一单元启动。每个被试连续完成 3 个单元。 8. 更换被试重复上面的实验。 结果: 1.分别计算每个被试声简单反应时的平均数。 2. 分别算出全组所有被试的声简单反应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讨论:

视觉简单反应时、视觉选择反应时、视觉辨别反应时的测量

视觉简单反应时、视觉选择反应时、视觉辨别反应时的测量 摘要 三个实验分别用于测量视觉简单、选择、辨别的反应时。目的为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视觉(光)简单反应时的测量方法;学会分析个体在信息加工中的辨别加工过程;了解简单反应时与选择反应时的区别,以及了解选择反应时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的应用。三个实验均通过计算机呈现视觉材料,要求被试根据给与的刺激按键,以测定视觉反应时。被试为华东师大09级心理系大二学生十名,男女比例为5:5。得到的结果是性别差异,左右手差异,个体差异对视觉反应时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视觉反应时 1引言 1.1简单反应时(Simple Reaction Time)又称A 反应时。是指呈现单一刺激,要求被试立即做出固定反应的时间。由于这种反应时间是感知到刺激就立即做出反应,中间没有其它的认知加工过程,因此也称为基线时间(Baseline Time)。任何复杂刺激的反应时间都是由简单反应时和其它认知加工过程所需时间合成的。 通过本次实验,探究被试间的个体差异、不同实验材料对结果的影响,以及优势手非优势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1.2选择反应时(choice reaction time)又称B反应时。指的是测试中呈现的刺激不止一个,对每一个随机呈现的刺激要求被试作出相应的反应。有研究表明,人类在对特定的刺激作出特定的动作或反应前,在大脑内有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又称心理潜伏期。在复杂任务中,心里潜伏期可划分为:(1)刺激识别阶段;(2)选择反应阶段;(3)反应组织阶段和反应执行阶段。选择反应时的研究对理解人类对复杂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个体的选择反应时和反应过程的分析,推测其内在的信息加工过程。影响选择反应时的因素是复杂的。选择反应刺激的数目越多,则反应时间越长;选择的任务越复杂,则反应时间亦越长。此外年龄、性别、疲劳等因素也会对选择反应时产生影响。 通过本次实验,探究视觉选择反应时与视觉简单反应时的区别,简单与选择反应时的相关系数,实验是否有明显练习效应,以及是否受左右手因素的影响。 1.3辨别反应时(indentification reaction time)又称C反应时,指的是在测试中呈现的刺激为两个或多个,要求被试只对其中一个刺激作出反应,而对其他刺激则不作反应。根据Donders的减数法,用被试的辨别反应时的时间减去被试简单反应时的时间就是其辨别时间。影响辨别反应时的因素主要有:(1)呈现的刺激数目。数目增加,个体的辨别反应时可能会有增加的趋势。(2)刺激的物理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等。(3)辨别反应的数目。另外年龄、性别、疲劳等也会影响个体的辨别反应时。 通过本次实验,探究错误次数与辨别反应时是否有相关性,不同颜色有效刺激的辨别反应时是否存在差异,是否存在个体差异,以及如何用视觉简单反应时和视觉选择反应时的结果计算被试的视觉辨别反应时间。 2实验方法 2.1简单反应时

实验报告(简单反应时)

光简单反应时和声简单反应时 一、引言 简单反应时是指给被试呈现单一刺激,并要求他们只做单一反应,这时刺激—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简单反应时。测试时被试的任务很简单,他预先知道将有什么样的刺激出现以及需要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反应时是心理学中最常用的因变量之一,唐德斯最早对反应时进行了划分,划分为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等。而心理学之父冯特很快就意识到唐德斯指出了实验心理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即心理活动的时间测定工作。之后他带领他的学生对简单反应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测量,他的学生卡特尔和屈尔佩后来都建立了专门的反应时实验室。卡特尔还做了许多关于简单反应时的实验,他认为被试在做简单反应时,其注意力完全集中于那个将出现的刺激和那个将运动的手指上,当刺激到来时,眼睛-大脑-手指之间的神经通路早已准备好了,因此反应很快。冯特的另一个学生,屈尔佩则发展出一种内省的方法,来研究简单反应时与复杂反应时,其学生还证明了准备定势对反应时影响。由于反应时是一个很敏锐的反应变量指标,因而可以作为反应速度的快慢、反应前后心理活动过程的客观指标,在实践中可作为职业选拔的指标。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研究简单反应时存在的个体差异以及是否存在感觉通道差异。 二、方法 1.被试:女,20岁(4人);男,21(2人),被试身体健康,视力、听力均正常。 2.仪器与材料:EP2004型心理实验台及EPT202-5反应时装置。 3.程序: 1.将主机与附机EPT202-5反应时装置连接好,打开电源,按<运行/待机>键。 2.主试根据显示屏内容设置:联机模式→简单反应时→学号→姓名→次数(20) →选择刺激光(颜色任选),向被试讲完指导语后,按<确定>键,主机背后的绿色指示灯亮,提示被试实验开始。 3.呈现绿色指示灯后,被试即可开始进行测试。被试手按EPT202-5反应时上的〈启始位〉键,等待0.5-2.0秒后,将呈现光刺激。被试看到光刺激后,手指迅速离开〈启始位〉键。反应时记录从光刺激呈现开始,到被试离开〈启始位〉键结束。实验中,如被试不再按住〈启始位〉键,仪器将自动进入等待状态,直到重新按住〈启始位〉键,才会发出下一次刺激。如此往复,直到黄色指示灯亮,实验结束。 4.同一被试刺激光的颜色要一致,不能中途变化。正式实验前要被试进行练习,以熟

光简单反应时实验

光简单反应时实验 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就是学习测定光简单反应时的程序。 器材: JGW—B型心理实验台反应时单元,手键一个。 步骤: 1.接上电源,将刺激呈现器的连接线插头插到“反应时输出”插口,反应时手键插入实验台被试侧面板左下方“手键”插口。 2.开启计时计数器单元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接通,计时屏幕显示为“0.000”秒,正确次数和错误次数均为0。 3.“工作方式选择”为“反应时”,按起“声、光”选择键,即选择光刺激。 4.要求被试将左手的食指放在红键上方做按键状。 5.指导语:“这是一次反应时间测量实验,你听到‘预备’口令后,请你注视刺激呈现窗,当你看到光刺激后,就迅速按反应键,要求又准又快。不许提前按键。如果提前按键,则会有一个声音提示,那么这一组反应时测量作废,重新开一组。若刺激光呈现4秒钟你仍未反应,此组测量也作废,并重开一组。” 6.主试把“测试、学习”键拨到“测试”一侧,同时按下“简单反应时”键。先练习一个单元。每个单元为20次,其中有2次侦察实验。 7.练习结束后,“简单反应时”指示灯灭。主试先按“复位”键,使计时计数器清零,再按“简单反应时”键,指示灯亮,正式实验单元启动。每个单元结束后,按“打印”键,打印本单元结果。若重新开始另一单元,则需按“简单反应时”键,指示灯亮,新一单元启动。每个被试连续完成3个单元。 8.更换被试重复上面的实验。 结果:

1.分别计算每个被试光简单反应时的平均数。 ?x1=237.5ms ?x2=245.5ms ?x3=237.5ms 2.分别算出全组所有被试的光简单反应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x=245.5ms s=39.10 讨论: 根据测定结果讨论光简单反应时的个体差异。 1,不同个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时存在个体差异 2,个体对刺激的反应时受诸多因素影响

视觉反应时实验报告

一、背景 在许多情况下,系统呈现一个刺激,要求操作者根据刺激的信息内容作出相应反应。一般将外界刺激出现到操作者根据刺激信息完成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反应时。 反应时是人因工程学在研究和应用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的心理特征指标。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大部分活动是在体内潜伏进行的,难以对信息接受、加工和传递各个阶段精确地进行实验测定。因此,在实践中往往利用反应时指标来近似说明人对信息处理过程的效率及影响因素。利用反应时可以分析人的感知觉、注意、识别、学习、唤醒水平、动作反应、定向运动、信号刺激量等,在此基础上,实现提高作业效率、监视水平和集中注意力等目的,合理制定作业标准,改进人机界面,改善作业条件和环境等。 二、实验目的 通过刺激概率、数奇偶不同排列、“刺激对”异同及时间间隔、信息量和数差大小排列五个小实验,加深对反应时概念的具体认知,比较不同颜色对反应时的影响,比较简单反应时与选择反应时的差异,寻找影响反应时、选择反应时的因素。为今后人机界面的改进打下基础。 三、实验场所 机械楼5楼,人因工程实验室。 四、实验仪器 BD-Ⅱ-511型视觉反应时测试仪(Visual Reaction Time Tester)。由单片机及有关控制电路、主试面板、被试面板等部分组成。可进行五大类十七组的反应时实验,包括经典反应时实验,也包括认知心理学的反应时实验。用于自动测量视觉的选择反应时,以及检测被试者的判别速度和准确性。 五、实验内容 1、刺激概率对反应时的影响 红、绿、黄三种色光分别作为刺激,每次试验选用一种色光刺激,仪器根据设定的组别,自动确定该组实验中“红”、“绿”、“黄”三种色光应出现的次数。按“红”、“绿”、“黄”三种色光出现次数的不同比例(概率)共分四组实验,即“概率1(组别为1)”、“概率2(组别为2)”、“概率3(组别为3)”、“概率4(组别为4)”。 回答可选用任一反应手键。每组实验完后,将自动反复显示本组实验中红、绿、黄三种色光的各自平均简单反应时及实验次数。 2、数奇偶不同排列特征对反应时的影响 根据数排列特征不同分成三组实验(“横和奇、偶”:数横向整齐排列——组别1;“竖和奇、偶”:数竖向整齐排列——组别2;“随机奇偶”:数随机排列——组别3)。 实验用红色光刺激,被试判别显示点之和是奇数还是偶数,用反应手键回答。如左右刺激点数和为奇数,按“左”键;为偶数,按“右”键。回答正确,显示器自动显示每一次正确判断的反应时间;回答错误,蜂鸣声响提示,自动记录错误次数。实验结束,仪器自动显示正确回答的平均选择反应时及错误回答次数。

反应时测试实验报告

反应时测定实验报告 专业: 安全工程 指导教师: 陈明利 组员: 欧泽兵胡良民 于清华李欣燃 张琛晨王旭

2014年7月20日 反应时测试实验 【实验目的】 (1)学会测量视觉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的方法; (2)比较视觉简单平均反应时、选择平均反应时之间的差别; (3)探索简单平均反应时与练习次数的关系; 【实验设备】 BD-II-510A型反应时测定仪 【实验方法】 用反应时测定仪对本小组1女5男做视觉反应时的测量实验。 【实验结果】 记录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的平均值,并制作不同类型的平均反应时的折线图;不同被试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的折线图。 【实验理论依据】 反应时可以说是心理学中常用的反应变量之一,它是指刺激施与有机体之后到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刺激作用于感官(如眼睛、耳朵)引起感官兴奋,兴奋传到大脑,并对其加工,再通过传出神经传到运动器官,反应器接受神经冲动,产生一定反应,这个过程可用时间作为标志来测量,这就是反应时。通常,反应时可分为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选择反应时三类。 简单反应时是指给被试呈现单一刺激,同时要求他们只作单一的反应,这时刺激—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反应时。简单反应时的实验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早始于天文学家对“人差方程”的研究,赫希在1861~1865年间测量了视觉与触觉的“生理时间”,得到简单反应时的时值,光为180毫秒,声为140毫秒,触觉为140毫秒,这些数据到今天还算是相当标准的。 辨别反应时是指当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时,要求被试对某一特定的刺激作出反应,对其它刺激不做反应,被试在刺激呈现到做出辨别反应的这段时间,就是被试的辨别反应时,又称为C反应时。 选择反应时就是根据不同的刺激物,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反应,并执行该反应所需要的时间。在此过程中被试既要辨别当前出现的是哪个刺激,又要根据出现的刺激选择事先规定的反应。这种反应更能体现人的智能和能力。在选择反应时中,选择数越多,则选择反应时越长,选择任务越复杂,则反应时也越长。对选择反应时作出系统区分的当属唐德斯(1868),他运用减因

反应时的测定实验报告

.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反应时的测量实验报告 专业工业工程 学号 1240408110 姓名志伟 指导老师吴俊 成绩 2015年06月30日

实验报告——反应时的测量 【摘要】本次试验的目的是学习视觉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的测定方法以及仪器的使用、材料的整理计算,并比较三种反应时的时间差异以及探讨影响反应时的因素。经过分析实验结果数据得出的结论为:被试作出反应所需时间是由刺激的复杂程度决定的。即简单反应时所需反应时间小于选择反应时所需时间。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关键词】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多项职业能力测量仪1.引言 反应时是人因工程学在研究和应用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的心理特征指标。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大部分活动是在体潜伏进行的,难以对信息接受、加工和传递各个阶段精确地进行实验测定。因此,在实践中往往利用反应时指标来近似说明人对信息处理过程的效率及影响因素。利用反应时可以分析人的感知觉、注意、识别、学习、唤醒水平、动作反应、定向运动、信号刺激量等,在此基础上,实现提高作业效率、监视水平和集中注意力等目的,合理制定作业标准,改进人机界面,改善作业条件和环境等。 反应时指刺激作用于有机体后到明显的反应开始时所需要的时间。刺激作用于感官引起感官的兴奋,兴奋传到大脑,并对其加工,再通过传出通路传到运动器官,运动反应器接受神经冲动,产生一定反应,这个过程可用时间作为标志来测量,这就是反应时。 本实验采用的是荷兰心理学家 F.C.唐德斯的研究结果。测量最基本的三种反应时,即简单、选择、辨别反应时。唐德斯将它们分别命名为:a、b、c反应时。(1)简单反应时(RTA) 在测试中呈现的刺激和要求被试做出的反应都只有一个,且固定不变。本实验程序可测量视觉、听觉两种简单反应时。视觉的刺激为一绿圆,听觉的刺激为773Hz纯音。测量方式一样,被试均按绿键反应。测30次,每次预备后间隔2秒呈现刺激。如果测试中被试在准备阶段有抢先现象,则该次结果无效,并由计算机剔除并警告抢码被试。另外以每5次呈现为一组,随机加入空白的探测刺激2秒,如有被试在此时抢码,则警告抢码被试,且本组实验将重新进行。最后以 2

测量反应时的实验报告

测量反应时的实验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实验报告——反应时的测量 一、摘要:本次试验的目的是学习视觉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的测定方法以及仪器的使用、材料的整理计算,并比较三种反应时的时间差异以及探讨影响反应时的因素。通过计算比较发现,选择反应时最长,简单反应时最短。 二、关键词:简单反应时 三、引言 1、解释术语 简单反应时:一个反应仅对应于一个刺激,当一个刺激呈现时,就立即对其作出反应,这种反应时间也成为A反应时间; 2、实验目的:通过反应时实验学习使用减法反应时法。 四、方法 1、被试:吉林化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 2、仪器:反应时测试仪器 3、实验过程 (1)准备工作:接通仪器电源,主试打开开关,选择简单反应时实验按钮,等到仪器左边第一个灯亮起的同时,告知被试实验开始,然后开始正式实验过程。 (2)练习操作:被试坐在仪器的正前方,用一根手指放在按压器上,当听到主试“开始”的信号时,被试集中注意,约两三秒钟后,刺激开始间隔出现。当被试看到主试要求给出反应的刺激颜色时,立即按压。当听到简单反应时完成的提示音时,按“打印”键打印数据。练习实验作2-3次。 (3)正式实验: A、简单反应时

①主试选择一种颜色,并且告诉被试,选择颜色---红色。然后被试按照练习操作步骤中的做法,只要一看到显示灯亮了就按按钮,如此反复做20次,然后打印出实验数据。 ②当被试提前做出反应或者做出错误反应或者反应时间超过4秒时,仪器自动进行系统复位,重新进行实验。 ③一直做完20次后,仪器自动提示实验完毕。 B、选择反应时 ①这次实验主试不用选择颜色。被试按照练习操作步骤中的做法,只要一看到显示灯亮了就按与显示灯相对应颜色的按钮,如此反复做20次,然后打印出实验数据。 ②当被试提前做出反应或者做出错误反应或者反应时间超过4秒时,仪器自动进行系统复位,重新进行实验。 ③一直做完20次后,仪器自动提示实验完毕。 C、辨别反应时 ①主试选择一种颜色,并且告诉被试,选择颜色---红色。然后被试按照练习操作步骤中的做法,只要一看到显示灯是红色就按按钮,其他颜色则不做操作。如此反复做20次,然后打印出实验数据。 ②当被试提前做出反应或者做出错误反应或者反应时间超过4秒时,仪器自动进行系统复位,重新进行实验。 ③一直做完20次后,仪器自动提示实验完毕。 五、实验结果 1、实验数据结果处理 被试简单反应时 (s)选择反应时 (s) 辨别反应时 (s) 1 2 3

简单选择反应时-实验报告

声光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 时实验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 本实验通过学习掌握测定声、光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的实验程序,并了解选择反应时不同于简单反应时的特点。以14名大学生为被试,在JGW-B型心理实验台上分别对单一刺激和多种刺激的声和光的反应时进行研究。实验时先让被试练习一个单元,每个单元为20次,其中2次为侦察刺激;然后让被试连续完成三个单元。分别统计四个实验得到的数据,计算其平均数和标准差。结果表明,选择反应时的标准差和平均数均大于简单反应时,声的选择反应时简单反应时均大于光。可以看出,选择反应比简单反应所需时间长,声比光的反应时间长。 关键词 声光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 1.引言 反应时间是心理实验中使用最早、应用最广泛的反应变量之一。反应时也被称为“反应的潜伏期”,是指刺激施于有机体之后到明显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反应是包括三个时段:第一时段,刺激使感受器产生了兴奋,其冲动传递到感觉神经元的时间;第二时段,神经冲动经感觉神经传至大脑皮质的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从那里经运动中枢到效应器官的时间;第三时段,效应器官接受冲动后开始效应活动的时间。简单反应时间是给予被试者以单一的刺激,要求他作同样的反应。被试的任务很简单,他预先已知道将有什么样的刺激出现并需要作出什么样的反应。选择反应时间是根据不同的刺激物,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反应。对反应时间的研究最先始于天文学家Bessel对于人差方程的研究。最早将反应时间的测量用于心理实验的是荷兰生理学家年以后,冯特及其学生对反应时间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认知心理学兴起后,为了揭示信息加工过程和特点,反应时间的测量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20世纪

光选择反应时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信息栏 学院:初等教育学院专业:应用心理学姓名:张东星 同组成员:张冰、杨亚楠学号:2014160331016 实验日期:2016.3.24 光选择反应时实验报告 结果 1.实验结果的原始记录数据,经整理后参见附表1,光选择反应时测定实验原始记录数据和光简单反应时测定实验原始记录数据。 2.计算光选择反应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表2 光选择反应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单位:秒) 被试1 被试2 被试3 总计 平均数标准差平均数标准差平均数标准差平均数标准差0.628 0.099 0.439 0.082 0.448 0.093 0.505 0.082 从表2可以看出:3个被试反应时总均值为0.505,标准差为0.082,其光简单反应时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被试2与被试3的差异相对要小,被试1的反应时均值为0.628,标准差为0.099,与被试2、被试3的差异很明显。 讨论 1、比较光选择反应时与光简单反应时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简单反应时是给被试呈现单一刺激,同时要求被试只做单一的反应。选择反应时是根据不同的刺激物,在各种可能的可能中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反应,并执行该反应。光简单反应时实验中,被试看到光的刺激就要迅速作出反应(按键),而光选择反应时实验则要被试对呈现的刺激进行判断(红、绿、黄),然后根据判断按相应要求的键,其中光选择反应时实验包含:辨别——选择——简单反应时,故而光选择反应时比光简单反应时所用的时间长。 2、在被试54次的选择反应时的结果中是否有明显的练习效果。 除了1~4次的时候起伏比较大以外,被试在其余10次选择反应时的结果中基本没有太大的由高到低的变化,基本保持在0.5左右上下起伏,而在1~4次的过程中,被试所用的时间大致由多到少,也许是刚开始测试,还没适应,是属于误差范围。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被试54次选择反应时的结果中没有明显的练习效果。 结论 光选择反应时比光简单反应时所用的时间长。

视觉反应时实验报告

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视觉反应时测量 一、实验目的 学会测量视觉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选择反应时的方法;比较视觉简单平均反应时、辨别平均反应时、选择平均反应时之间的差别。 二、实验设备 反应时测定仪 BD-II-510A型,记录纸、笔。 三、实验方法 接通仪器电源,主试打开开关,看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四、实验人员 主视者:吴琪被试者:高爽记录者:张雨林 1.简单反应时部分 刺激呈现放在离被试1米处,被试以右手食指按在反应键任一孔上,主试按“启动键”。被试当感觉到刺激出现时,立即按压电键。当经过10次按键操作后(不包括错误次数),仪器最后得出的平均反应时即被试10次反应的平均反应时。记录人员记下成绩。 2.辨别反应时部分 主试按预先列出的程序操作信号呈现开关,发出“红”、“黄”、“蓝”、“绿”四种不同的光刺激。被试以右手食指作按键状,当感觉到红色光时,立即按压红色的反应键(即被试只对红色刺激作出反应,对其他颜色的光不作反应。反应时测定仪呈现视觉刺激,每种颜色刺激呈现10次,共做4组,仪器最后得出的平均反应时即被试10次反应的平均反应时。在记录纸(见附表)上记录每组实验被试的平均反应时。 3.选择反应时部分 主试按预先列出的程序操作信号呈现开关,发出“红”、“黄”、“蓝”、“绿”四种不同的光刺激。被试以右手食指作按键状,当感觉到某种色光时,立即按压相应的反应键(即被试只对四种不同的刺激相应作出四种不同的反应),反应时测定仪呈现视觉刺激,一组刺激呈现10次,做1组,仪器最后得出的平均反应时即被试10次反应的平均反应时。在记录纸(见附表)上记录每组实验被试的平均反应时。 五、实验结果

简单反应时

简单反应时的实验 弓欣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教育系心理1401班,山西临汾,041000) 摘要:本实验由两个分实验组成。分别是测量被试对不同色调颜色与不同频率声音的简单反应时,最终考察不同感觉通道(视觉与听觉)下被试的辨别反应时是否差异显著。本实验由三个被试采用心理1401班48名同学,实验中被试需要在刺激呈现后迅速做出反应——以最快的速度按下反应键。实验所选的色调刺激为暖色红色与冷色绿色,频率刺激为低频350Hz与高频2000Hz。被试按照学号分为单号组与双号组用不同的顺序进行实验。之后根据电脑所记录的数据用SPSS 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检验之前对数据进行筛选,将±3个标准差之外的极端数据剔除。得出被试对不同色调的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对高频声音的反应时要显著小于低频声音反应时,视觉与听觉感觉通道的反应时差异不明显。 关键词:简单反应时感觉通道 1.前言 反应时,指的是刺激作用于有机体到有机体开始反应所需的时间。反应并不能在给予刺激的同时就发生,而有一个发动的过程,该过程在机体内部进行时是潜伏的,直至到达肌肉这一效应器时,才产生一种外显的,对环境的效应。因而,反应时往往也被称为“反应的潜伏期”。对反应时的研究最早始于天文学家Bessel,他提出的著名的“人差方程”,反映了个体在观察天体时稳定的反应时差异。将反应时正式引入心理学领域的,是荷兰生理学家唐德斯(F.C.Donders,1818—1889),他意识到可以利用反应时来测量各种心理活动所需的时间,并发展了三种反应时任务,后人将它们称为唐德斯反应时ABC(Donders ABC of reaction time)。 为研究任务加工过程,唐德斯区分了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这两种不同的反应时,并设计了两类相应的任务——简单反应时任务和选择反应时任务。 简单反应时(Simple Reaction Time)又称为A反应时,是指给被试呈现单

反应时实验的实验报告

反应时实验报告 姓名:XXX 区队:2013级应用心理学二区队学号:XXXXXX 日期:2015年12月8日指导老师:罗勇 合作者: 韩超慧陈相纬李俊良叶磊陈磊杨特张雅丽张游章倩 实验名称: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 【摘要】目的:(1)学会反应时的测定方法及仪器的使用、材料的整理与计算;(2) 了解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的特点及区别;(3)探索选择反应在性别上的差异性;(4)探 索辨别反应中个体间及各颜色本身反应时的差异性;(5)通过选择反应时实验验证不同颜色 是否会造成反应时时间长短的差异;(6)探讨训练效应是否对反应时时间产生影响。方法: 实验采用反应时测定装置测量了10名被试对四种光(红黄蓝绿)的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 时。结果: (1)由表1中数据可知p值皆>0.05,所以选择反应时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性; (2) 由表3数据可知,有的p值大于0.05,有的小于0.05,辨别反应时中个体对各颜色差异上, 有显著差异; (3)由表4数据可知对四种光的选择反应时差别显著。结论:(1)选择反应时 不存在男女差异;(2)辨别反应时在个体上存在差异性;(3)选择反应时实验不同颜色会造 成反应时时间长短的差异;(4)训练效应对反应时时间产生影响;。 【关键词】辨别反应时选择反应时视觉差异性 1引言 反应时,又称反应潜伏期,是指刺激作用于有机体后到明显的反应开始时的所需要的时 间。刺激作用于感官引起感官的兴奋,兴奋传到大脑,并对其加工,再通过传出通路传到运 动器官,运动反应器接受神经冲动,产生一定反应,这个过程可以用时间作为标志来测量, 这就是反应时。 反应时一般分为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与选择反应时三种。简单反应时是给被试呈现 单一的刺激,只要求做单一的反应,并且二者是固定不变的,这时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距 就是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是告知被试对主试规定的特定刺激做出反应,然后呈现多种视 觉刺激,被试在看到特定刺激后做出反应。选择反应时是根据不同的刺激物,在各种可能性 中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反应,并执行该反应所需要的时间。被试既要辨别当前出现的是哪个

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

简单反应时间和选择反应时 杨思园2011025667 1引言 反应时指刺激作用于有机体后到明显的反应开始时所需要的时间。刺激作用于感官引起感官的兴奋,兴奋传到大脑,并对其进行加工,再通过传出通路传到运动器官,运动反应器接受神经冲动,产生一定反应,这个过程可用时间作为标志来测量,这就是反应时间。通常反应时间可分为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两类。 简单反应时是指给被试呈现单一的刺激,只要求做单一的反应,并且两者是固定不变的,这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距就叫简单反应时。简单反应时的实验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早始于天文学家对“人差方程”的研究,赫希(A.Hirsh)在1861-----1865年间测量视听与触觉的“生理时间”,得到简单反应时的时值,光为180ms,声为140ms,触觉为140ms,这些数据到今天还是相当标准的。 选择反应时指呈现的刺激不止一个,对每个刺激都要求被试作出不同反应,选择数越多,则选择反应时越长。 本实验目的,(1)学习视觉和听觉简单反应时的测定方法及仪器使用,并比较对声、光刺激的反应时差别。(2)学习测定视觉选择反应时的方法,了解选择反应时的特点。 2方法 2.1 被试 被试4人 2.2 材料 EP203型反应时测定装置 2.3 程序 简单反应时实验 1)预备实验: (1)接通仪器电源,注视拨动信号发生开关,看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2)连词造作,刺激呈现器放在被试1米处,被试以右手食指按在反应键任一孔上,主试按“启动”键。 (3)被试按声或光刺激的出现,手离开反应键,主试记录下反应时。 (4)鸣响1秒钟表示结束。 (5)练习实验可做4——5次。 2)正式实验: (1)刺激呈现按视—听方式安排,每轮各做20次,总数为40次。 (2)同预备实验。 (3)做完20次,休息5——10 分钟。一被试测完40次后换另一被试进行实验。 (注意事项:本实验中对声,光信号各做20次。为了检查被试有否形成对时间的反应或“抢步”,可以在每10 次中插入一次“侦察实验”,即主试喊“预备”口令后不给刺激,如果被试有反应,主试要向被试说明并宣布之一单元结果无效,重做10 次。 指导语:这个实验是要试试你看到或听到刺激后按键有多快。实验时,我喊“预备”,你就注意看仪器上的灯光或发出的声音。你先用一手指按住一个孔,当你看到刺激出现时就尽快离开孔。然后稍作休息,等候做第二个实验。每一轮有20次实验。实验时,你一定要看准确实有刺激后在按键,否则整个一轮都无效,要重新再做一轮,在此基础上你要尽可能快的反应。)

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

标题:视觉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 作者:孙洁肖红艳普凤梅 班级:09应用心理学 学号:20091740107 20091740109 20091740126 日期:2011年6月24日

视觉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 孙洁(20091740107)肖红艳(20091740109)普凤梅(20091740126) (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2009级应用心理学专业昆明 650031) 摘要:本实验采用闪电测反应速度测定装置测量了35名被试的视觉简单反应时,计算了其中3名被试的视觉简单反应时均值及标准差,进行了相应的比较;并对35名被试进行了视觉简单反应时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经过分析得到实验结果:(1)3名被试的视觉简单反应时存在很大的差异,特别是被试3的反应时与被试1、被试2的差异很明显;(2)全体被试的视觉简单反应时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35名被试内进行的性别与组别的T检验都得出被试简单反应时不存在显著差别的结果,即本次实验没有存在练习效应。这与前人的实验研究结果相一致,也验证了实验假设的正确性。 关键词:简单反应时;视觉;差异 1.引言 1.1有关反应时的概念 反应时(简称RT)指刺激作用于有机体后到明显的反应开始时所需要的时间。刺激作用于感官引起感官的兴奋,兴奋传到大脑,并对其加工,再通过传出通路传到运动器官,运动反应器接受神经冲动,产生一定反应,这个过程可用时间作为标志来测量,这就是反应时。反应时最早由天文学家发现,后由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加以研究和发展。1873年,奥地利生物学家Exner首先提出“反应时间”这个概念。以后Wundt(冯特)把反应时间引用到他的心理实验室里,使得反应时间直接成为了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反应时是心理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反应变量和指标之一,使用反应时作为指标的实验研究,曾对解决心理学理论问题和生活实际问题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通常,反应时可分为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两类。简单反应时是指给被试呈现单一的刺激,只要求做单一的反应,并且两者是固定不变的,这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距就是简单反应时。简单反应时的实验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早始于天文学家对“人差方程”的研究,赫希(Hirsch, A.)在1861-1865 年间测量了视听与触觉的“生理时间”得到简单反应时的时值,光为180ms,声为140ms,触觉为140ms,这些数据到今天还算是相当标准的。 简单反应时比较短,并且具有通道差异性,因为感官换能的时间不同,研究表明训练有素的成人其视觉的简单反应时为150-230ms;此外反应时的个体差异也很大,所以我们提出假设:全体被试的视觉简单反应时存在显著性差异。 1.2实验目的 本实验涉及的是有关视觉简单反应时的研究。验的目的是:(1)学习视觉简单反应时的测定方法及其实验材料的整理与数据的处理;(2)学会比较视觉简单反应时的个体差异,分析全体被试视觉简单反应时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1.3 实验指导语 这是一次视觉反应时间的测量实验,当你听到“预备”口令后,请你注意电脑屏幕的刺激呈现窗;当你看到闪电刺激后,就迅速按“OK”键(鼠标左键)上。不能提前按键或延迟较长时按键,否则测量无效,并重开一组。

测量反应时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反应时的测量 一、摘要:本次试验的目的是学习视觉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 的测定方法以及仪器的使用、材料的整理计算,并比较三种反应时的时间差异以及探讨影响反应时的因素。通过计算比较发现,选择反应时最长,简单反应时最短。 二、关键词:简单反应时 三、引言 1、解释术语 简单反应时:一个反应仅对应于一个刺激,当一个刺激呈现时,就立即对其作出反应,这种反应时间也成为A反应时间; 2、实验目的:通过反应时实验学习使用减法反应时法。 四、方法 1、被试:吉林化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11360128,秦世瑞。 2、仪器:反应时测试仪器 3、实验过程 (1)准备工作:接通仪器电源,主试打开开关,选择简单反应时实验按钮,等到仪器左边第一个灯亮起的同时,告知被试实验开始,然后开始正式实验过程。(2)练习操作:被试坐在仪器的正前方,用一根手指放在按压器上,当听到主试“开始”的信号时,被试集中注意,约两三秒钟后,刺激开始间隔出现。当被试看到主试要求给出反应的刺激颜色时,立即按压。当听到简单反应时完成的提示音时,按“打印”键打印数据。练习实验作2-3次。 (3)正式实验: A、简单反应时 ①主试选择一种颜色,并且告诉被试,选择颜色---红色。然后被试按照练习操作步骤中的做法,只要一看到显示灯亮了就按按钮,如此反复做20次,然后打印出实验数据。 ②当被试提前做出反应或者做出错误反应或者反应时间超过4秒时,仪器自动进行系统复位,重新进行实验。 ③一直做完20次后,仪器自动提示实验完毕。 B、选择反应时 ①这次实验主试不用选择颜色。被试按照练习操作步骤中的做法,只要一看到显示灯亮了就按与显示灯相对应颜色的按钮,如此反复做20次,然后打印出实验数据。 ②当被试提前做出反应或者做出错误反应或者反应时间超过4秒时,仪器自动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