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分析仪报警信号的正确识别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理方法:加热到37℃后在测定
因脂类代谢异常所致红细胞膜表面与外周血脂类 结合形成脂质颗粒保护膜,或红细胞膜表面结构 异常,正常浓度的溶血素无法破坏红细胞膜表面 常见于以下疾病 肝功能低下(肝硬化、肝癌晚期、胆道阻塞) 高脂血症 高胆固醇制剂输液治疗过程中 异常血红蛋白症
血液学疾病 各种类型急性、慢性的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MDS 恶性淋巴瘤 骨髓转移癌 骨髓纤维化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卫星现象也是由于自身抗体引起的一种 免疫反应 处理方法:形态学复检
假性血小板减少
采样环节中的血小板聚集 EDT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卫星现象 巨大血小板
假性血小板增多
红、白细胞碎片的干扰 小红细胞对血小板检测的影响
红细胞冷凝集所致假性红细胞减少 巨大血小板所致假性红细胞增多 白细胞聚集所致假性白细胞减少 红细胞溶血不良所致假性白细胞增多 有核红细胞所致假性白细胞增多
注意事项: IP数据仅供实验室技师参考。 质控数据、校准数据、空白计数、背景计数 均无IP信息。 细胞计数过低,则无IP信息。 仅作CBC8项测定时,不显示分类的IP信息。
确定实验方法及目标
确定镜检阳性标准 确保仪器状态良好 双盲法分别进行 仪器检测和镜检
设定/调整复检规则 N
满足预设定目标? Y 验证实验
宋 颖
三分类血液分析仪报警信号及其可能原因 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报警信号及其可能原因 多种因素报警信号在XS分析仪上的表现
基本原理
参数 WBC RBC PLT
基于颗粒大小与分布进行分析
体积范围 30-300fL(加入溶血素之后) 25-250fL 2-40fL
WL:WBC-LD下限鉴别线相对度数超过规定值 WU:WBC-UD上限鉴别线相对度数超过规定值 T1:T1白细胞分类鉴别线未定 T2:T2白细胞分类鉴别线未定 F1:“小细胞不确定”T1超出规定值 F2:“中细胞不确定”T1或T2超出规定值 F3:“大细胞不确定”T2超出规定值
直方图粗糙 血小板聚集
直方图光滑
直方图光滑
轻轻地混匀,散点图杂乱,不分类 用力混匀,散点图正常
前面讲过轻轻地混匀,往往导致抗凝不充分 用力混匀后马上检测,重复性又不太好 比较合理的混匀方式是: 1.采血后,立即用力混匀,让抗凝剂与血液成分 充分接触 2.放置5分钟后(让标本充分抗凝),再次用力 混匀,然后用手轻轻搓动试管半分钟,让细胞颗 粒均匀分布(标本在大幅度运动时,其中的颗粒 分布不是很均匀)。 3.然后再上机检测,就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
血液非肿瘤性疾病 缺铁性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 溶血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感染性疾病 原发性脾亢
RBC报警信号分析
RL RBC下限鉴别线相对度数超过规定值 RU RBC上限鉴别线相对度数超过规定值
红细胞碎片的产生 多见于DIC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心源性溶血性贫血等红细胞破碎综合征 其它常见于化学中毒、肾功能衰竭、血栓性血 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化疗等
推片率≈30%,假阴性<5% 血液病患者不能漏诊
通过挤或刮的方式采血导致细胞聚集和破坏,散点图异常 在散点图右上方 有大量异常散点 (非IG),引 起IG假性报警
解决方法:用毛 细管采集末梢血
因为血液抗凝需要一个过程,大概放置5分钟,再次混 匀检测,结果就会比较准确且稳定了 1分钟 5分钟 10分钟
新生儿溶血病 人外周血出现 有核红细胞 有核红细胞的 散射光强度和 荧光强度与淋 巴相近,仪器 会敏感提示有 核红细胞 解决办法:通 过镜检得出有 核红细胞占所 有有核细胞比 率,扣除有核 红细胞
对策:加热到37OC后再测定
DIFF-Y
由于激光强度衰减,DIFF散点图整体向下塌陷,很多 白细胞因为荧光强度太低而没有当作白细胞计数 对策:由工程师调整激光
不分类
硬分类
IG主要成分是幼稚的中性粒细胞,因此 在主屏,IG是归入NEUT中性粒细胞的 OTHER,在标本中大部分白细胞分化良好 的情况下,主要成分是异型淋巴细胞, 因此在主屏OTHER归入LYMPH淋巴细胞
WBC用于报告白细胞总数 WBC-C是用前向散射光检测出来的白细胞总数 WBC-D是DIFF通道检测出来的白细胞总数 当CBC模式时,WBC以WBC-C结果报告。(因为CBC模式 时,白细胞检测只有前向散射光检测这一种方法) 当CBC+DIFF模式时,WBC以WBC-D结果报告,因为DIFF 通道检测白细胞总数,抗干扰能力强,不会将难溶红 细胞和大的血小板等非白细胞颗粒计入白细胞总数, WBC-D更加准确。 用前向散射光计数白细胞,仪器会将一些较大的非白 细胞颗粒计入白细胞总数,因此,一般WBC-C比WBC-D 要大
红细胞冷凝集所致假性红细胞减少
冷凝集素综合征:在31以下时能作用于自身红细 胞抗原发生可逆性的红细胞聚集
特发性病例和继发性病例
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或全身性红斑狼疮 肺炎支原体属感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血吸虫、丝虫病、疟疾、非洲锥虫病、肝硬化、 非典等。
采样环节中血小板聚集 末梢取血不顺畅,组织液混入 抗凝剂干燥后混匀不好 抗凝剂浓度不够,1-1.5mg/mL 真空取血管采血后未充分混匀
(多见于血小板聚集,巨大血小板数量增多,未成熟红细胞、白 细胞碎片的产生)
(多见于异常细胞数量增加或溶血不完全)
WBC LD抬高T1无
T1抬高,且T2无
T1有但抬高
白细胞的凝集
常见于单核细胞增多症、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 性疾病 高滴度冷凝集 EDTA抗凝诱导中兴粒细胞围绕未成熟细胞形成花 环 肿瘤疾病产生的粘多糖
1969年Gowland首先报道 可能的发生机制:抗原-自身抗体反应 易发条件:抗血小板抗体升高、EDTA抗凝剂、 室温或低于室温(体外抗凝血中) 发病率:0.07%-0.11%
假性血小板减少可见于多种疾病,如自身免疫 病、慢性炎症、病毒或细菌感染、代谢综合征 和肿瘤等,也可见于少数健康人 潜在的误诊风险高 血小板计数为20 ×109/L是临床采取预防血小 板输血的医学决定水平 误诊为ITP或TTP病人 处理方法:形态学复检 更换枸橼酸抗凝剂抽 血后仪器复查
血小板篇
除了SYSMEX的三分类仪器, 大部分三分类血小板直 方图都是固定界标,当 出现小于30fl的小红细 胞或细胞碎片时,这些 小红细胞和碎片会当成 血小板计数,PLT假性偏 高 XS采用浮动界标技术,可 以排除小红细胞或细胞碎 片的干扰,结果更准确
10fl 20fl 30fl 40fl
固定 30FL
集 聚
红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篇
(1)冷凝集素所造成的红细胞凝集 加温到37OC后在测定 (2)EDTA盐所造成的红细胞凝集 用别的抗凝剂进行采血 (3)自我免疫所造成的红细胞凝集 离心后血浆部分用生理盐水置换,充 分搅拌后测定
白细胞篇
一些三分类白细胞直方图只有 两个峰,在中间用两个界标硬 分割出一块区域作为中间细 胞,这种三分类不能敏感筛选 出异常标本,容易漏检 有些异常标本里面异常细胞, 导致散点图异常分布,仪器判 断该标本为异常标本,此外仪 器会有异常细胞报警,不分类 是为了要求用户必须去镜检确 认,从而避免异常标本的漏检
XS不分类的标本主要有抗凝不充分或白血病病人 的标本。 这些异常标本在主屏没有分类结果,在研究界面 是有分类结果的,但不能传输和打印,因为这些 分类结果可信度的很低,要求检验员去镜检确 认,并且出于保护的考虑,这些分类结果只能在 实验室内部做参考,不能报告,避免误导医生和 病人。 对于不管什么标本都能做白细胞五分类的仪器, 五分类是成熟白细胞的五分类,如果把大量原始 细胞幼稚细胞硬分成五种成熟的白细胞,那是不 科学的,那样会误导医生和病人,造成漏诊
主屏上显示P/N Positive(阳性)
包括三方面(DMC) D Diff Abnormal(白细胞分类异常) M Morph Abnormal(形态异常) C Count Abnormal(计数异常)
Negative(阴性) (此外在副屏还有WBC RBC PLT三栏,显示 的IP信息为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
浮动 界标
小红细 胞或细 胞碎片
血小板聚集时,若干个血小板 当成一个血小板计数,或者黏 附在白细胞上未被当成血小板 计数,从而引起血小板假性减 低 原因:
集
聚
卫星现象
1. EDTA-2K依赖性 对策:重新采血用其他的抗 凝剂(枸掾酸钠)采血来鉴别 是否由于抗凝不良造成的。 2. 采血不当引起聚集 对策:重新采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