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大院案例分析说明及意象
王家大院案例分析说明及意象课件
![王家大院案例分析说明及意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d0a71cfe4733687f21aa27.png)
PPT学习交流
临潼四合院改造
5
案例分析 — 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 二、王家大院规划布局
3、红门堡: 红门堡建筑群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至乾隆五十
PPT学习交流
25
PPT学习交流
26
PPT学习交流
27
PPT学习交流
28
PPT学习交流
29
PPT学习交流
30
PPT学习交流
31
PPT学习交流
32
PPT学习交流
33
PPT学习交流
34
王家大院相关意象图
王家大院相关意象图
二、室内篇
PPT学习交流
临潼四合院改造
35
PPT学习交流
36
PPT学习交流
临潼四合院改造
4
案例分析 — 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 二、王家大院规划布局
2、高家崖: 高家崖建筑群由静升王氏十七世孙王汝聪、王汝成
兄弟俩修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至嘉庆十六年 (1811年),面积达19572平方米。所有建筑严格按照 封建等级制度建造,院内雕艺精湛的砖、木、石三雕装 饰品,题材繁多、内容丰富。
PPT学习交流
37
PPT学习交流
38
PPT学习交流
39
PPT学习交流
40
PPT学习交流
41
PPT学习交流
42
PPT学习交流
43
PPT学习交流
44
公里、介休绵山4公里。 王家大院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
王家大院考察报告
![王家大院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bf1414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6.png)
王家大院考察报告王家大院考察报告这是我们第二次集体外出写生考察,也是大学中最后一次了。
这次我们去的地方是北京,山西大同,平遥。
每个地方都有它不同的特色。
在北京,我感觉的是它是中国的心脏,拥有着丰厚的千年文化,有那种震撼,庄严,繁华,发达,蓬勃发展的感觉。
尤其是在紫禁城里,特别雄伟壮观。
而在山西,却感受到的是古老悠久的传统文化。
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王家大院。
其中让我感觉挺有情志的是王家大院。
我听过乔家大院,没想到还有王家大院呢。
见过了才知道,王家大院是山西最大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建筑群,称“三晋第一宅”。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 --- 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所建,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
山西晋商的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大院很宏伟。
相比乔家大院的小巧玲珑,王家的风格更豪放。
依山而建的风格使得采光效果和布局特色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进入灵石县就能看到它依山形成的王字型建筑群。
相传这样的布局是王家教育子孙不能忘本。
大气的王家大院最大的看点是影壁和各个建筑上的雕刻工艺。
有门便有壁的北方院落风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王家大院“三雕”艺术品,题材丰富,雕刻技艺多种多样。
分为砖雕,石雕,木雕。
王家大院的砖雕、木雕、石雕艺术品,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各有典故,且工艺考究,集中体现了清代典型的“纤细繁密”的艺术风格。
加之文人、画工和雕刻艺人的默契配合,相辅相成,将儒家文化的严谨秩序、道家文化的天然选择和佛家文化的空灵境界合而为一,融注于一尊尊、一件件精美的艺术佳作之中,使之顺理成章地成为华夏古老文明的文化传承载体。
王家大院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其或隐或现,多种多样的门户,给人以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觉,体现了尊卑分等,贵贱分级,上下有序,长幼有伦,内外有别的封建礼制格局。
随着对王家家大院步步深入的探访,感觉好像一轴儒家文化的画卷徐徐展开,让人恍惚中仿佛看到了中国古代彬彬有礼、谦谦君子的礼仪风范。
新编晋剧《王家大院》之艺术赏析
![新编晋剧《王家大院》之艺术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9a3cb4dd3383c4ba4cd216.png)
提起王家大院,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以深邃富丽著称的晋商住宅院落,以及由大院文化形成的山西特色旅游。
主要形成于明清时期的晋中大院,尤以王家、乔家等为代表,成为清代以来晋商与封建政权相互依赖和支持的实物见证,集中体现出那个时代晋中商人和官宦的文化观念及价值取向。
而选用在晋中一带广为流传、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晋剧艺术表现晋商大院文化,是要深深为作品打上“晋中本土文化”的烙印。
新编大型晋剧《王家大院》以院主人王崇仁等为表现对象,讲述院中事,展示院中景,宣扬家文化,是地方戏曲与地方习俗、特色建筑完美结合的舞台艺术作品,为地方戏曲突出地方精神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2015年12月《王家大院》首演之后,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苏平指出,这部戏编剧编得好、导演导得好、演员演得好、舞台设计舞美组织得好。
同时,该剧也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三性合一”的好戏。
剧中主要演员的表演功力上乘、非常到位,紧紧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使观众不仅欣赏了晋剧艺术,而且从中受到教育。
另外,整个剧情铺陈也非常好,非常生动感人,彰显出晋商“国为家本、民为国本”的家国情怀,使晋商精神在剧中演绎得淋漓尽致。
正是因为《王家大院》制作团队的倾力打造,因此本剧获得了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的重点支持。
编剧编得好。
《王家大院》的剧本编创思路来源于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
该剧在编剧马雪艳、马肇录历时五年剧本创作的基础上,邀请著名编剧贾璐联手进行了剧本编创。
其间,还邀请山西省、晋中市多位艺术家进行了反复研讨和修改,并在北京召开了国家级专家征求意见座谈会,吸收了剧目提升打造的宝贵意见。
知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王鲁湘曾这样评价:“王家大院是中国家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国吉祥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家训文新编晋剧《王家大院》之艺术赏析文李艳洁作者简介:李艳洁,女,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员。
杂谈BY-TALK56化的绝佳体验,是中国晋派建筑的一个标本,是中国封建礼制文化的实践者和逾越者,是中国耕读文化和官商文化的结合体。
山西王家大院分析
![山西王家大院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8af7727375a417876f8f1e.png)
—浅析灵石“王家大院”一、民居建筑概况(一)民居建筑概况(二)民居建筑的历史(三)民居建筑的环境特征(四)居住方式(五)民居建筑的总体布局与空间组合二、对民居建筑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一)民居建筑突出的特点——防御性强(二)民居建筑结构布局科学合理(三)民居建筑总体布局讲究寓意(四)民居建筑“三雕”装饰应用广泛(五)民居建筑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民居建筑特点的村落无论大小,很少没有一个门楼的。
村落的四周,并不一定都有围墙,但是在大道入村处,必须建这种一座纪念性建筑物,提醒旅客,告诉他又到一处村镇了。
境虽也有这种布局,但究竟不如普遍。
民居的建筑也非常复杂,由最简单的穴居到村里深邃富丽的财主住宅院落,到城市中紧凑细致的讲究房子,颇有许多特殊之点。
第一个特点:窑洞。
就是在黄土地上挖出洞穴以供居住。
不用说,黄土层是它产生的自然条件。
地处黄土高原,黄土质地坚硬,开挖洞穴不易倒塌,再加木材较少,所以自古以来,窑洞就成为人们居住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
据考古工作者的报告,在垣曲县古城东关、芮城县南礼教、夏县东下都曾发现有新石器时期的土窑洞遗址,它已经有单间、双间、半地穴式、平地横挖等各种式样的窑洞及窑洞群。
①由于这种自然条件,加之交通的不便,在以后漫长的年代里,窑洞一直是广大山区民居的一种重要形式。
群众所熟悉王宝钏寒窑受苦十八年的故事,相传就发生在南部。
明代无名氏的《过河曲》诗,刻画了晋西北山区的窑洞风情:“山路崎岖沟涧多,此心兢业畏磋跎,玉蹄铁勒高低步,白雪黄沙上下坡,土屋不闻鸡犬叫,人家犹恐寇戎过。
”土窑洞中是听不到外面鸡犬之声的,这首诗写出了真实情况。
第二个特点:砖瓦四合院。
大都存在于汾河盆地的小平原上,这里的地形不便于挖窑洞,而黄土和煤炭却是烧制砖瓦的原料,这就造成它产生的有利条件。
当然在这些地区广大人民群众主要还是使用土坯造墙、炉渣抹顶的平房,或部分用些砖瓦。
但明清以来,商业活动发达,特别是清中叶以后票号商业发展很盛,积累了相当财富,在平川地区,修建砖瓦房极为盛行,一般是四合院、三合院,也有一进两院、三院者,甚至有联串几个大院形成建筑群的。
浅谈以王家大院为例的晋商大院设计原则
![浅谈以王家大院为例的晋商大院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eacdcda21a37f111f1855bb8.png)
浅谈以王家大院为例的晋商大院设计原则作者:王楠彭嵘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12期在晋中盆地诸多的晋商大院中,王家大院是唯一一座依坡而建的堡寨式建筑。
这种传统堡寨院落是具有外围线性结构的堡墙或周边险要地势为设防特征的,以防御为主要目的院落。
这种集各个院落成街成坊,构筑堡墙,自成天地的布局方式,有其可取之处。
堡寨式建筑无论从整体布局,还是局部设计上均不同于一般村镇中的民居,它们绝大部分是采用聚族而居的方式,堡中各家各户都拥有各自的宅院,再由数十个宅院相连而形成一个街坊。
1 地理位置灵石王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静升镇在灵石县城之东,风光旖旎的绵山脚下,地肥水美的静升河畔,占迹荟萃的太岳腹地。
村落坐北朝南,依山傍水,村北是起伏连绵的黄土山垣,分别为凤凰台、鸣风原、栖凤原、凤鸣岗等,眼前事一大片平坦、开阔的田园,田园里有一条汩汩流淌、终年不涸的静升河;村东5公里处,有高耸秀丽的太岳支脉——绵山;村西是渐次低落的山恒,村的对面横亘着郁郁葱葱的南原山。
这里三面青山环抱,四季溪水荡漾,平均海拔700米,年平均气温17.5℃,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雨量十分充沛。
2 防御原则王家大院因地制宜,利用地形地势布置院落,形成立体交叉的防御系统。
外围防御模式是传统堡寨式建筑自身优势的体现,也是整体防卫的防御谋略和防御机制的重要表现。
堡墙是外围防御体统的主要构成元素,它担负起的是外围防御的功能,它的坚固与否,对聚落在械斗、战事以及防洪的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
堡墙作为防御系统的第一层手段,在功能上,它要保证自身的整体体积和体块,只有强大的外壳才能抵抗敌人的攻击,才能达到“易守难攻”的防卫目的;还要通过其自身的整体体积和体块达到给敌人一种“无坚可摧”的心理暗示,从而起到“震慑敌军,拒敌人于千里之外”。
同时,堡墙也将堡寨的边界进行了整体分隔,明确地划定了堡寨的范围,在整个防御系统上有了可控制的防御领域。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https://img.taocdn.com/s3/m/4a346f5f3b3567ec102d8a87.png)
王家大院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地处灵石县净升镇的王家大院,王家大院现已开放的高家崖、红门堡,东西对峙,一桥相连,都是窑洞与瓦房相结合的全封闭建筑。
从外观看,建筑顺物应势形神俱立;从内部看,窑洞瓦房,巧妙连缀。
整座大院博大精深壮观,天工人巧地利,在貌似千篇一律中千变万化,在保持北方传统共性的同时,又显现出卓越的个性风采,“王家归来不看院”,希望大家不虚此行。
高家崖建筑群建于1796~1811年之间,面积1.96万平方米,有大小院落35间,房屋342间。
主院敦厚宅和凝瑞居都是三进式四合院,周边堡墙紧围四门择地而设,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其或隐或现、多种多样的门户,尤其给人造成院内有院、门内有门的迷宫式感觉。
敦厚宅老大王汝聪的敦厚宅是以传统风水“砍宅巽门”布局修建的。
门楼外这座大型砖雕照壁,既是庭院建筑的序曲,也是一个人们欣赏中国民间住宅文化的引入空间。
照壁或影壁是中国建筑的独特元素,从建筑学的角度看,它有很高的价值。
无论设在门户外的照壁或门内的影壁,都有挡风、遮蔽视线的作用,墙面若有装饰则造成一种对景效果。
则这座照壁为仿木结构歇山顶,壁心为二大一小三个狮子滚绣球砖雕。
因为狮子的“狮”与子嗣的“嗣”谐音,小狮子寓意着子嗣兴旺,彩带又表示着好事不断,所以有“狮子滚绣球,好事不断头”之意,正面的仿木结构垫拱板上雕刻有石室山烂柯、全真教教主王重阳、元太祖成吉思汗会见全真教道丘处机等故事,背面为牡丹、荷花、秋菊、冬梅四季花卉,还分别配以雄鸡、鸳鸯、鹌鹑、喜鹊,有着功名富贵、鸳鸯贵子、安居乐业、喜上眉梢的吉祥寓意。
这座位于敦厚宅东南角的高大门楼,俗称“鸡头门”,取有“鸡鸣时节,合家安乐”之寓意。
门楼的装饰以木雕、砖雕为主,以琴、棋、书、画为主题,四个悬柱间雕有花瓶、炉鼎、花草,吊柱上圆雕着牡丹、荷花,寓意富贵多子。
在中国古代,有地位的人家都喜欢在宅院前放置一对石狮,以示门第高贵,也用于辟邪。
门楼前左边的雄狮,脚踩石球身配绶带,示意着好事不断。
王家大院详解
![王家大院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77ef4f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f.png)
王家大院详解此文整理颇为费力,有疏漏之处,望各位谅解,介绍主要以高家崖为主,侧重于三雕。
介绍王家已足矣平面路线图王家概况王家大院素有“中国民间故宫”和“山西的紫禁城”“ 华夏民居第一宅”之称。
它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
建筑规模宏大,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
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造型。
王家大院同为历史上晋商文化的代表,也都是我国北方民居建筑的典范。
王家大院,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中,传统思维中的院子,我觉得不应该用院这个字来命名,不如用“城堡”“城”。
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之上。
目前开放的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达4.5万平方米,尚不足总面积的五分之一。
整个大院主要以高家崖建筑群和红门堡建筑群为代表,两组建筑群东西对峙,一桥相连,是典型的黄土高坡上的城堡式建筑,红门堡主要是当年王家长辈世代居住的地方,高家崖则是在王家鼎盛时期,由王家二兄弟王汝聪、王汝成修建的。
大门上方的“寅賔”二字据说是“迎宾”之意又一说是讲究紫气东来,大门是东门,“寅賔”是“恭恭敬敬地,迎接日出”。
由大门口进来便是一条长30余米、宽6米左右的石板坡道,沿着坡上来便是宽阔的马道。
街右边是一溜三个大院的门口。
院墙高大厚实,院门并不宽大,门口两端有石狮子,门边有拴马桩、下马石。
我们现在所在的是王家兄弟建成的宅院叫高家崖,另一宅院叫红门堡,都是窑洞与瓦房相结合的全封闭式建筑。
王家大院从清代末期晋商经营的衰落而衰落,据说慈禧西逃的时候还住过王家大院,解放以后分给当地老百姓居住。
首先参观的是高家崖堡高家崖建于清嘉庆初年,是一座“不规则”形城堡。
也就是王家第十七世王汝聪与王汝成两兄弟修建的住上图是城堡模型图。
高家崖主建筑由两座三进式四合院组成:是王家第17世孙、王家两兄弟的住宅。
高家崖建筑群两主院均为三进式四合院,每院除都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厢的绣楼外,还有各自的厨院、塾院,并有共同的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家丁院)。
王家大院之建筑赏析
![王家大院之建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93323858fafab069dc02e6.png)
王家大院之建筑赏析作者:蒋鑫来源:《商场现代化》2012年第21期[摘要]王家大院是我国清朝时期的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它由历史上的素有灵石县的四大家族之一称号的静升王家在清朝时期建成。
王家大院的建筑的规模宏伟,它包括“五堡”、“五巷”和“五祠堂”。
其中,“龙”、“凤”、“麟”、“虎”、“龟”、这五大吉祥瑞兽的造型是王家大院“五堡”的院落分布形式。
王家大院的建筑总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以上。
宅院不仅仅体现了北方传统民居的特色,更是我国民居建筑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关键词]王家大院民居建筑风格一、王家大院的建筑选址王家大院位于华北地区,这一地区自古以来是兵家之争和交通的要道,这就为晋商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这也是包括王家大院在内的晋商大院产生的根源。
王家大院座落在黄土高原上,是一座封闭式的城堡建筑。
从建筑外观上来看,它居高临下,占据了整个静升村的北边的黄土高原;它负阴抱阳,向阳能够得到足够的阳光照射,背阴可以减少北边胡地来的北风;它顺物应应势,形神俱立,由北向南的天然的排水沟在坡间,是居民们在黄土高原上用水的保证,另外它依山傍水,居高可以望远,周围的群山尽收眼底。
大院的建筑环境融在自然广阔的美景之中。
夏日层峦叠翠,冬来银装素裹,像一幅美妙的自然山水画,是理想的居住风水宝地。
大院被天然的冲沟分隔为东西两块,各筑堡城,辟有城门,像并列的两座小城。
西片称为西堡院,又叫红门堡;东片称为东堡院,又叫高家崖。
两片之间跨沟有石桥相连。
王家大院的在我国北方的民居建筑中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它的建筑自然淳朴、与北方的民风自然融合,清新而不失典雅,也有着一种明丽简洁的乡土气息。
二、王家大院的建筑风格青色和淡黄色是王家大院的整体的砖墙色彩,青灰色是王家大院屋顶的颜色,同种色调的颜色的使用使得大院与黄土高原的环境相协调。
在建筑材料的运用方面,可以说是取之自然又融入自然,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和青石是大院砖瓦材料的不二之选。
“三晋第一宅“山西王家大院的考察报告
![“三晋第一宅“山西王家大院的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fa1101e02020740be1e9ba7.png)
“三晋第一宅”——山西王家大院的考察报告规划编研科尹燕“灵石古村山水间,四合坊巷礼为先,楼台塾馆凝文气,儒雅兴衰二百年。
”古老的三晋大地,无限的黄土高原,曾经在历史上尽出豪门望族,位于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的王家大院便是其中之一。
一、基本概况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静升镇,距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35公里、介休绵山4公里。
静升王氏祖籍琅琊(今山东胶南),后西迁至山西太原。
南宋初年,族人王实由太原南迁至灵石县沟峪滩村。
元皇庆二年(1313),王诚斋又率家族迁至静升村。
清初,族人王兴旺开始经商,做小买卖,至第十四世王谦受、王谦和、王正居等,资本见厚,店铺增多,逐步成为豪商巨贾。
到清中叶,王家便由原来的平民百姓发展成为居官、经商、事农综合型的名门望族。
王氏家族鼎盛于清朝康、乾、嘉年间,当时,除大兴土木营造豪宅、开设店铺外,还在当地赈灾、修渠等善举不断。
王家辉煌时期入宦者仅五品至二品的官员就有12人,包括授、封、赠在内的各种士大夫达42人,家族显赫,威振三晋。
2006年05月25日,王家大院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二、空间布局特点王家大院包括东大院、西大院和孝义祠,总面积34650平方米,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4.5万平方米。
其总的特点是:依山而建,气势宏伟,再加上匠心独运的砖雕、木雕、石雕,装饰典雅,内容丰富,实用而又美观,兼融南北情调,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和民居艺术珍品。
㈠、东大院(高家崖)东大院俗称高家崖,建于清嘉庆初年,是一个不规则形城堡式串联住宅群。
城堡因地布局,顺势而建。
周边墙院紧围,四门因地制宜,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其或隐或现,多种多样的门户,给人以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觉。
鸟瞰东大院,是由三个大小不同的矩形院落组成:中部是两座主院和北围院;东北部是俗称“柏树院”的小偏院;西南部是大偏院。
王家大院案例分析说明及意象ppt课件
![王家大院案例分析说明及意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644a443968011ca30091ce.png)
25万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汉族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
临 潼 四 合 院 改3 造
案例分析 — 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 二、王家大院规划布局
1、总体布局特点: 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基本继承了我国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
十八年(1793年),总面积25000平方米。 29座院落依主人身份、喜好的不同在结构和装饰
上呈现出不同的风格,设立于红门堡的中华王氏博物 馆、力群美术馆。
建筑群的总体布局,隐一个“王”字在内,又附 会着龙的造型。除前堂后寝的院落外,为顺应地形, 一部分又应变为前园后院。
临 潼 四 合 院 改6 造
临 潼 四 合 院 改9 造
案例分析 — 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 四、王家大院建筑艺术
1、居高临下,负阴抱阳 背阴可以阻挡胡地北风,向阳能使阳光照射充足。
临 潼 四 合 院 1改0 造
案例分析 — 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 四、王家大院建筑艺术
2、凭借坡间由北而南的天然排水沟于左右 保证宅居地“高无近旱而水用足”,无水灾之患,亦无缺水之虞。
临 潼 四 合 院 1改1 造
案例分析 — 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 四、王家大院建筑艺术
3、依山面水,居高可以望远 前览俯视,田园漫漫,河水潺潺;环顾四周,群山连绵,气象万千。
临 潼 四 合 院 1改2 造
案例分析 — 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 五、王家大院建筑造型
1、“下窑上房”的建筑立面模式 一层抛物线型的窑洞曲线富有很强的韵律感。二层一般是木结构。
比,变化统一,形成不同的节奏感,体现不同的审美情趣。
临 潼 四 合 院 改8 造
王家大院传统文化解析
![王家大院传统文化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211fdd89eb172ded63b723.png)
王家大院传统文化解析摘要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包含着丰厚宽广的人文观念、精神情感、价值取向和审美理想,在我国,甚至是世界建筑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山西民居在晋商文化深深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建筑与装饰风格,在我国多种类型的传统民居中独树一帜,特色鲜明。
位于山西省灵石县的王家大院是晋中宅院的突出代表。
本文通过研究王家大院的地理、历史、环境、文化、建筑特点等多方面,呈现出王家大院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工艺技术和民俗艺术遍布宅院各个角,落布局与结构蕴含着十足的理性与法度,儒家思想及传统风水理论在民居建筑中完美结合,不仅反映了“儒、官、商”三位一体的晋商文化,而且更反映出在传统农业经济结构社会中广大人民所渴求的幸福、美满、富贵的美好愿望,是我国传统民俗艺术的绝佳载体,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晋商文化,儒家思想,风水理论,三雕艺术THE ANALYSIS O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OF WANG FAMILY COURTYYARDABSTRACTChinese traditional local-style dwelling houses building contains rich humanistic ideas, the broad emotional, value orientation and aesthetic ideal, in our country and even the world architecture are occupied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Shanxi dwellings in business culture deeply influence, formed the unique architecture and decoration style, in various types of traditional residence in China,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The LingShiXian located at Shanxi Province is the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s jinzhong manor. This paper, through studying the courtyard of geography, history,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architectural features, showing the compound floor fold, strewn at random have send, technology and folk art throughout each Angle, house layout and structure contains the testimonies, and the reason is Confucian thoughts and the traditional local-style dwelling houses building in fengshui theory in perfect union, not only reflects the "Confucianism, officer," trinity of business culture, but also more reflect in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economic structure in the social people yearned for happiness, happiness and good wishes of riches and honour,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folk arts of carrier, profound cultural implication.Keywords: business culture, Confucianism, Fengshui theory, Three carving art第一章绪论1.1 研究目的建筑有着多种表现形式,在它的发展历程中,孕育并积淀着民族的心理结构、行为方式、审美情趣和文化意识,并通过精心的布局、高超的技艺、合理的经济手法扎根于所在地域,世代相传,源远流长。
浅析自贡民居建筑——王家大院
![浅析自贡民居建筑——王家大院](https://img.taocdn.com/s3/m/11467b96eefdc8d377ee3203.png)
现代物业Modern Property Management– 119 –自贡是一座因盐而生、因盐而兴的城市。
盐、盐文化对自贡的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王家大院建于1890-1896年,坐落于自贡沿滩区岱山村二组,距离市区2.5公里,是盐商王和甫兄弟五人为纪念其父王子诚所建的私家宅邸。
因此,也被称作“子诚公祠”。
大院1923-2006年间作为学校用地,所以至今保留较完好,已有120多年历史。
1 王家大院四周环境景观王家大院的整体景观环境采用“天人合一、物我和谐”的理念,由于古人比较注重风水,所以王家大院的选址也极具考究。
整个宅院坐落于缓坡之上,坐北朝西南方向,三面环山,一面迎龙湖水。
这种住宅布局属于典型的风水宝地。
2 王家大院的建筑王家大院以大院与荷花池两部分组成。
荷花池是与王家大院同在一个围墙内又相对独立的建筑群落,仿成都武侯祠而建,占地面积2000m 2,因院内有荷花池而得名。
王家大院建筑面积为4536m 2,为四川穿斗式建筑民居,院落大致为正方形,布局规整,井然有序,由正院、东西两侧院及独立院组成,且正院为四重三院落结构,呈“目”字形。
院落格局明了,正院大小天井、大小客厅各一个,左右厢房。
大门两侧是青砖砌成的围墙,围墙上有作为射击的圆孔,从侧面分析可见当时王家不仅富甲一方,势力也不容小觑。
拾阶而上,到达由青石板铺成的第一重院落,天井长约45米,宽约12米,天井的左侧是由穿斗式结构建的小青瓦房,右侧为青砖墙,墙上绘有喜鹊闹梅、梅兰竹菊等名花瑞兽,寓意美好。
青砖画墙靠近大门一侧有个拱门通向右侧院落。
因其常年未经维修保护,房屋已破旧不堪,已被拆除。
第二重院落,地面同样用青石板铺成,左侧院墙上为圆形漏窗,右侧院墙上是方形漏窗,两两相对称,形状不一却相映成趣。
入院有个门厅,天井长约24米,宽约10米,天井右侧有一株龙眼,现如今,依旧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左侧为后面种植的针楠。
徐步往前,便是中厅,厅高约20米,开敞阔气,左右各有5根楠木柱,柱础为狮子白象等石雕装饰,栩栩如生。
王家大院考察报告doc
![王家大院考察报告doc](https://img.taocdn.com/s3/m/6caf913671fe910ef02df879.png)
王家大院考察报告篇一:考察报告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考察报告班级:国画二班学号:10012110529姓名:赵雪慧考察时间:XX.5.20 - 5.31带队老师:雪提恒刘哲王瑞强等考察报告一、考察地点:山西平遥古城双林寺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山西大同悬空寺、云冈石窟山西太原晋祠北京长城,故宫,博物馆,美术馆清华北大高校毕业展,颐和园798艺术区奥林匹克公园二、考察时间:XX年5月20日—— XX年5月31日三、考察形式:实地考察四、考察内容:这次考察,在我看来是大学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次课程安排,仅仅半个月不到,我们就游走了好多地方,当然在沿途中也会领略一些只是听说过但从未真正接触过的城市。
我认为这就是在开眼界,不仅仅是在学习上的提高。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见世面,接触社会是大学期间必须的过程,因为在行程中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我们宝贵的经验。
这次实习考察让我加深了我们对中国古代建筑,民间艺术作品,民间风俗和历史文化的进一步了解,不但能扩大我们的艺术视野,同时也可以为我们即将到来的毕业创作提供广阔的素材。
第一站:山西平遥古城平遥古城历史风貌保存完整,是中国古代县城的珍贵孤例。
平遥古城由城墙、店铺、街道、寺庙、民居共同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雄伟壮观的古城墙,长几千余米,高十余米,整个城池对称布局,特色鲜明,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的封建礼制格局。
城内道路框架纵横,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八卦图案,南大街、东西大街、衙门街和城隍庙形成“干”字型商业街。
古城内主要街道两侧,完好地保存了几百多家古店铺,拥有几千处具有保护价值的古民居,其中保存完整的有几百处。
平遥古城文物遗存集中丰富,是中华灿烂文明的实物载体。
在平遥古城内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
平遥包含了全部几十个人文遗产时期的文物珍品。
古城墙在国内保存最为完整,日升昌票号是民族银行的“乡下鼻祖”,文物数量之多、品位之高,全国罕见。
山西王家大院详细介绍
![山西王家大院详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5dbd86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b.png)
山西王家大院详细介绍一.王家大院的简介王家大院(外文名:Wang Grand Courtyard [21])位于中国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为灵石望族静升王氏于清代康熙至嘉庆年间修建的住宅建筑群。
现存建筑多为清康熙至嘉庆年间修建,占地4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
王家大院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明代中叶王家致富后,宅院进一步扩展。
清康熙年间,王家成为显赫官商,开始大规模建造房屋,先后建成拥翠巷、锁瑞巷、宜安院等。
清雍正年间,王家开始在静升村北山坡筑堡建宅,建成崇宁堡、怀永图院等建筑。
至乾隆年间,王家大院迎来筑堡建宅高峰期,相继建成拱极堡、和义堡、恒贞堡等建筑。
嘉庆年间,视履堡开建,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建成。
自清咸丰年间开始,王家走向衰落,至光绪年间已经败落,并开始卖祖产谋生,例如光绪十七年(1891年),王嘉言将视履堡1.2万余平方米的宅院卖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王家大院被分给上百户村民居住。
自1995年起,王家大院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开始修复。
王家大院坐北朝南,有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主要由高家崖、红门堡等部分组成,自1997年开放后,王家大院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被广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和“山西的紫禁城”。
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和民居艺术珍品,王家大院于2004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王家大院被授予“美丽中国文旅影响力品牌”称号。
二.王家大院的历史明朝时期明初,静升王氏始祖王实初居静升村,为人佣耕,租人屋舍;后渐成自耕农,稍有积蓄,遂在静升张家巷(俗称张家槐树底)建造住宅,此为王氏宅院之始。
明代中叶,王家致富后,宅院进一步扩展。
清至民国时期自清康熙年间起,王家成为显赫官商,开始大规模建造房屋。
康熙三年(1664年)建造拥翠巷(康熙十八年,即1664年重修),康熙四年(1665年)建造锁瑞巷(康熙四十四年,即1679年重修),康熙十四年(1675年)建造宜安院(嘉庆元年即1796年大修)。
探究王家大院
![探究王家大院](https://img.taocdn.com/s3/m/e35a742accbff121dc36830e.png)
探究王家大院●一●晋商历史●自古以来,都说时事出英雄,而地理位置也能成就许许多多的独特文化,山西处于中部,太行山以西,黄河以东,但是山西土地贫瘠只能让老百姓去相信上苍,也就是古人的靠天吃饭。
由于山西穷山恶水,老百姓靠天吃饭也是很艰难的,于是时间久造就了一大批商人,俗称晋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晋商以山西富有的盐、铁、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进行长途贩运,设号销售,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俄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范围,形成了成为能与南方徽帮相抗衡的最有经营实力的北方晋帮集团。
它可以追溯到周朝的晋唐时期,但是真正崛起于明代,并由经营商业向金融业发展,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经济力量,雄踞徽商、湖商、粤商等十大商帮之首,长期执掌内外贸易之牛耳,盛极一时,称雄五百年左右。
晋商文化晋商,不仅是那一群叱咤风云的商人,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而真正的晋商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内涵,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分析、思考和借鉴。
晋商文化包含着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比如勇于开拓和进取的精神、高度诚信的商业美德、科学严密的管理、重视学习和培训、高尚的公德心等等。
这些优秀的精神都是晋商文化中璀璨的一部分,它们让整个晋商都在世人面前熠熠发光,诉说着那个年代的传奇。
总体格局刚才谈完博大精深的晋商文化,那么下面我就来探究一下晋商文化的独特载体,那就是有名的大院建筑。
山西的大院也算是一枝独秀,相比苏州庭院的精致小巧,我们山西大院则更多体现的宏伟磅礴。
在这些纷繁的大院中王家大院更像是一朵盛开的牡丹夺眼于世界。
“王家归来不看院”这句古话就彰显了王家大院的地位,不愧被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的紫禁城”。
但是当我更加了解王家大院以后,才体会到了一种与其它大院不同的建筑特点。
灵石王家为太原王氏后裔,元仁宗皇庆年间由灵石沟营村迁到静升村。
王氏望族以商贾起家,后加官晋爵,步入官场,成为当地工商大地主兼官僚士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 潼 四 合 院 改 造
案例分析 — 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 四、王家大院建筑艺术
2、凭借坡间由北而南的天然排水沟于左右 保证宅居地“高无近旱而水用足”,无水灾之患,亦无缺水之虞。
临 潼 四 合 院 改 造
案例分析 — 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 四、王家大院建筑艺术
3、依山面水,居高可以望远 前览俯视,田园漫漫,河水潺潺;环顾四周,群山连绵,气象万千。
临 潼 四 合 院 改 造
案例分析 — 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 三、王家大院布局特色
2、各种层次的建筑,组成一个空间序列 使建筑空间扩大延伸,视野有大有小,视点有高有低,视角有仰有俯,视景分隔有联系,调和对 比,变化统一,形成不同的节奏感,体现不同的审美情趣。
临 潼 四 合 院 改 造
案例分析 — 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 三、王家大院布局特色
临 潼 四 合 院 改 造
案例分析 — 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 五、王家大院建筑造型
3、在具体装饰细节上做文章 例如屋顶脊兽。乔家大院屋顶脊兽的嘴是闭着的,而王家大院屋顶脊兽的嘴巴却呈张开状,似乎 在向人们宣扬着官商之家的特殊身份。
临 潼 四 合 院 改 造
王家大院相关意象图
王家大院相关意象图
一、建筑篇
临 潼 四 合 院 改 造
王家大院相关意象图
王家大院相关意象图
二、室内篇
临 潼 四 合 院 改 造
王家大院案例 分析说明及意象
案例分析 — 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
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案例分析
一、王家大院总体概述 二、王家大院规划布局 三、王家大院布局特色 四、王家大院建筑艺术 五、王家大院建筑造型
临 潼 四 合 院 改 造
案例分析 — 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 一、王家大院总体概述
总体概述: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镇。距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 35公里、介休绵山4公里。 王家大院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 25万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汉族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
临 潼 四 合 院 改 造
案例分析 — 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 五、王家大院建筑造型
1、“下窑上房”的建筑立面模式 一层抛物线型的窑洞曲线富有很强的韵律感。二层一般是木结构。
临 潼 四 合 院 改 造
案例分析 — 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 五、王家大院建筑造型
2、在堂舍上面加盖一层或多层,俗称加层 加层的手法丰富了空间层次,增强了整体建筑的气魄,从平面格局的相思转向垂直方向。
建筑群的总体布局,隐一个“王”字在内,又附
会着龙的造型。除前堂后寝的院落外,为顺应地形, 一部分又应变为前园后院。
临 潼 四 合 院 改 造
案例分析 — 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 三、王家大院布局特色
1、从整体看,王家大院是前堂后室三进四合院的组成 形成前低后高,具高足景深,使建筑有主有次,有藏有露,具有空间秩序感。
3、 具体院落一一具体到每个单独的院落,又各具特色,形成了非对称的均衡格局 与左右对称,严肃整齐,人事杂纷,空气沉闷的北京四合院不相同,大院西边的花院、书斋,连 环紧套, 引人入胜的空间景观 。
临 潼 四 合 院 改 造
案例分析 — 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 四、王家大院建筑艺术
1、居高临下,负阴抱阳 背阴可以阻挡胡地北风,向阳能使阳光照射充足。
临 潼 四 合 二、王家大院规划布局
1、总体布局特点: 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基本继承了我国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
临 潼 四 合 院 改 造
案例分析 — 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 二、王家大院规划布局
2、高家崖: 高家崖建筑群由静升王氏十七世孙王汝聪、王汝 成兄弟俩修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至嘉庆十六年 (1811年),面积达19572平方米。所有建筑严格按 照封建等级制度建造,院内雕艺精湛的砖、木、石三 雕装饰品,题材繁多、内容丰富。
建筑群两住院均为三进四合院,每院除都有高高
在上的祭祖堂和两旁的绣楼外,都还有各自的厨院、 书院、花园、长工院等,其或隐或现,多种多样的门
户,给人造成了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觉。
临 潼 四 合 院 改 造
案例分析 — 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 二、王家大院规划布局
3、红门堡: 红门堡建筑群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至乾隆五 十八年(1793年),总面积25000平方米。 29座院落依主人身份、喜好的不同在结构和装饰 上呈现出不同的风格,设立于红门堡的中华王氏博物 馆、力群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