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1.重视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特有功能,关注学生情感教育,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及其爱国主义教育。

2.关注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促使历史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及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3.探索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养成,。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上承辛亥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而且本课与必修二第12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和必修三第22课《新文化运动》都有着紧密联系。因此本课在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课标要求:

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三).课标解读:

本课是要让学生学习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结果和意义,并说明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记忆五四运动的口号,理解五四运动精神。

2.方法和能力目标

自主学习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提高阅读有关信息的能力,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合作学习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锻炼历史思维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探究学习能力:通过让学生自觉参与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其探寻未知事物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发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精神。

(2)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三、学情分析

1.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初中教材中五四运动是重点,学生对此应有较深刻的印象。

3.已经有部分同学加入了共青团,对“五四”的含义已经有了思想上的认识。

4.高中学生的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烈。

四、教学资源

1.教材(岳麓版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第四章第16课)。

2.文字材料(书籍,报纸,期刊)及其音像资料(共青团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电影《我的1919》等)。

3.网络资源(提供给学生的与“五四运动”有关的网站和网页,供课前浏览)。

六、教学过程

1.课前播放《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学生提前感知。

2.导入:大家都是青年学生,有哪位同学知道在中国历史上,由青年学生发起的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为了纪念他们还有一个节日,是什么节?青年节是五月四日,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间?刚才的歌曲中有句词是“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那么为什么说“五四的火炬,

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呢,五四运动是如何爆发的?它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6课,我准备带领大家进行一日游,参观五四运动纪念管,我们一起来探究和学习五四运动。(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引入学习内容,激发求知欲,提出问题)

(打开课件,幻灯片展示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

(幻灯片)一: 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

展厅一探源五四,观看幻灯片,思考讨论问题,看图片,教师提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主要面临哪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什么是“五九国耻”?“二十一条”的实质是什么?(学生思考发言,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教师随堂提问,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日本对中国历来就有野心,表现为什么?

1、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就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2、1894年挑起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逼迫中国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3、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

4、1915年趁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无暇东顾之际,加紧侵略中国,提出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播放幻灯片及反映巴黎和会及五四运动事件的电影《我的1919》片断,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氛围,通过对问题的合理设置,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事件的缘由,锻炼和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解题能力及角色体验。)

(幻灯片)讨论探究:结合影片和所学的知识回答:1. 中国人为什么对它有期望?中日辩论的焦点是什么?2.面对中国的合理的要求,巴黎和会又是如何回应?3.你如何评价巴黎和会?4.从中国的外交的失败,你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探究讨论,思考回答)

1.在“一战”期间,中国参加了英、法、美等协约国方面作战,曾派出了20万劳工参加战争勤务。中国政府作为战胜国,派出了外交总长陆徵祥为首的代表团出席会议,希望借此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中日辩论的焦点是山东问题。

2.欧美列强做出将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巴黎和会打破了中国人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

3.巴黎和会是在英、法、美、日、意五个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下宰割战败国,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分赃会议。

4.弱国无外交。

(教师随堂提问:假如你是那个时代的人,你会怎么想?会有什么样的行动?给学生一定的探究讨论时间,倡导合作互动。老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去,师生互动。几分钟后,学生的活动可开始,老师适当地给予鼓励和提出意见宏观把握历史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幻灯片)思考讨论: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组织学生综合以上内容,思考讨论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进行总结概括,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探究发展的思维能力)

1、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和北洋军阀的对外卖国,对内独裁。(根本原因)

2、“一战”期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同时出现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有力的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3、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而俄国十月革命则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

4、中国在巴黎和会中的外交失败(导火线)

(幻灯片)第二展厅:图解五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