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药工业发展历程

我国制药工业发展历程
我国制药工业发展历程

第一节抗菌素厂

1951年,华东人民制药公司青霉素实验所(现上海制药三厂,简称上药三厂)建成,成为上海第一家青霉素生产单位。50年代后,上海医药设计单位承担上海全部和外省市部分抗菌素和半合成抗菌素工程设计,并开始援建阿尔巴尼亚、越南、柬埔寨等国的抗菌素工程设计。至1995年,共完成这类工程设计150余项。设计规模由数千克扩大到数百吨,制药工艺由大颗粒结晶法革新为微粒结晶工艺,各类发酵设备结构不断改进,发酵单位不断提高,并成功地设计了离心式喷雾干燥塔和升膜蒸发器等设备。

一、青霉素及其系列产品

1951年,华东人民制药公司青霉素实验所筹划青霉素生产,包括发酵、提炼、结晶和干燥等工艺。在设计中,该所利用原有的750升发酵罐、碟片式离心机、超速离心机等中试设备,配套设计溶媒回收,当年建成工业化生产的青霉素车间,发酵单位达2000~3000单位/毫升,月产5千克。1953年,该公司设计室首次完成5700升发酵罐的放大设计。1954年底,轻工业部设计公司华东分公司完成青霉素的湿晶体烘干、研磨、筛粉直至包装的无菌操作室设计。1956年,上药三厂会同研究单位攻关,将研制设计的微粒结晶工艺投入生产,使产品颗粒均匀,便于使用。

1953年,苏联和民主德国援建的华北制药厂,是多品种配套较全的抗菌素厂,主要产品有32.5吨/年青霉素钾盐,青霉素发酵单位为1550单位/毫升。该厂于1957年投产。50年代后期,该厂新建年产30吨长效青霉素车间,由上海医药院设计,选用二次缓冲液的工艺路线,取得了生产周期短、成本较低的效果。

1958年,上海医药院承担的四川抗生素厂总体和青霉素车间设计,年产青霉素30吨,发酵单位提高到1万单位/毫升,选用的设备除提炼用的萃取离心机自苏联进口外,其余均自行设计,发酵罐的容量为50立方米。

1966年,上海医药院负责设计的江西东风制药厂,年产青霉素钾盐3.92吨和年产普鲁卡因素霉素18.3吨车间,设计的工艺路线采用制药三厂的发酵、提炼和结晶的生产流程,发酵单位为1.05万单位/毫升。70年代末,该厂青霉素钾盐生产规模扩至60吨,上海医药院与厂方等单位的协作,开展提炼结晶工序的新工艺研究和设计,以提高注射产品的质量。新工艺设计将老工艺所得的产品,再经丁醇——水共沸结晶制得精钾盐,使产品合格率提高2~6%,成

本下降10%。自此以后,各青霉素生产厂均改用此法生产。此外,在提炼工序中,选用国产LC——500两相对流萃取机,取代混合器和碟片式分离机,收率上升到90%左右。

1977年,上药三厂引进青霉素球状菌种,发酵单位提高到2.5万单位/毫升。以后又引进丝状菌种,发酵单位达到4万单位/毫升。70年代末,上海医药院配合该厂改进发酵罐的无级变速搅拌,按需调速,为球状菌生长创造较好条件,提高生产率5%,每罐批节电2800千瓦/时。

1980年,上海医药院设计的华北制药厂600吨/年青霉素钠盐精制车间,规模为当时国内最大。生产过程使用大量有机溶媒,要求防爆、洁净,设计将1万级洁净度的生产区及空调系统分成两个系统,便于清洁和管理,一旦发生染菌,不影响全部。

80年代末,上海医药院改进发酵罐的结构设计,采用悬臂轴,取消中间等轴承。采用成套式机械密封,便于整体装拆和提高检修质量。冷却(加热)设施改用半圆管,消除结垢污染,降低搅拌阻力,并增加传热面,经改进后的50立方米发酵罐,已用于常州第二制药厂,节电10~15%,并提高生产稳定性。

90年代初,上海医药院承担的哈尔滨制药厂1000吨/年青霉素G钾盐工程设计,着重选用高效菌种和大型设备,发酵单位达到6000单位/毫升,发酵罐容积扩大到100立方米,并选用对向逆流萃取机,处理量为28立方米/时·台,相当7台LC-500对流萃取机的能力,青霉素提炼收率提高到95%。

1992年,上海医药院负责沈阳辽东制药有限公司氨苄青霉素钠冷冻干燥车间设计,引进生产技术,冻干机和折叠式液体过滤器关键设备,使技术水平达到国际80年代末水平。

1995年,上海医药院与建设单位共同承担山东鲁抗医药企业集团公司1000吨/年青霉素工业钾盐工程设计,采用100立方米的发酵罐和带放工艺,实现半连续发酵,主要参数由计算机控制。同年,上海医药院承担该公司头孢菌素C系列产品技术改造工程设计。工程规模大、技术新、有头孢菌素C锌盐、7-ACA 和头孢唑啉钠3个车间。头孢菌素C的发酵单位为2.5万单位/毫米,并选用获国家专利的发酵罐,罐内有挡板式冷却器,罐外为螺旋蜂窝夹套,既提高传热系数,又提高搅拌混合效果。此外,还选用气体密封带式过滤机代替离心机,洗涤罐和干燥器7-ACA由头孢菌素C锌盐裂解而得,采用化学裂解工艺,头孢唑啉钠由7-ACA经3位和7位缩合而成,选用低温缩合工艺。同年,上海医药院又承担该公司半合成青霉素系列产品工程设计,该工程有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和7-ADCA 3个较新产品,根据意大利公司提供的粗浅基础设计材料,上海医药院与建设单位共同完善初步设计,设备中的裂解罐,构造比较特殊,内设盘管、搅拌相和安置酶的过滤网板,其孔径6μ,丝网孔径0.1μ。

二、链霉素

50年代中期,华北制药厂建成53吨/年链霉素硫酸盐车间,于1957年投产,整套设备从苏联引进,链霉素发酵水平在1882单位/毫升。1960年,上海医药院负责该厂40吨/年双氢链霉素车间设计,采用复盐氢化法方案,不需特殊设备,转化率高达98%。50年代末,上海医药院根据华北制药厂的三级发酵、吸附、精制、干燥等过程的工艺流程,为上海第四制药厂(简称上药四厂)设计42吨/年链霉素硫酸盐车间,发酵单位2500单位/毫升,在设计中,采用50立方米发酵罐8台,气流式喷雾干燥塔5台,真空浓缩器3套,工程于1959

年投产。60年代初,上药四厂与有关单位协作,研究设计稀释的链霉素发酵液直接与树脂进行交换的新流程,割除过滤工序,年节约滤布1万米,总收率提高10%。

1966年,上海医药院承担四川长征制药厂的总体和年产100吨链霉素车间设计,遵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1964年关于“三线”建设的指示,根据“靠山、隐蔽、分散”的方针,由张镔主持选址和总图方案设计,正确对待山区建厂的不利因素,变不利为有利条件,工厂建成后,誉为山区建厂的成功典型。设计采用50立方米发酵罐6台和放大的喷雾干燥塔5台。

70年代初,上药四厂自行设计改装50立方米发酵罐的机械搅拌为空气搅拌,其发酵单位达到同期机械搅拌水平,既节约消沫油等原料,又提高发酵单位和缩短发酵周期。70年代末,链霉素产量扩大近300吨,该厂与上海化工院共同设计1台大型离心式喷雾干燥塔,能力280吨/年,相当原来20余台气流式喷雾干燥塔,尚属首创。1980年,该厂又将种子组1万级以上的无菌室,改建为100级洁净无菌室,使母子瓶不再染菌。发酵空气的净化,30多年来,沿用棉花和活性炭为过滤介质,1986年该厂改换JLS镍粉烧结过滤器,压降小、除菌效果好。

三、四环素

1960年,上药三厂在研制成功四环素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四环素生产工艺,采用17立方米发酵罐,产品经溶媒法提取,因单耗较高,溶解度差,不符合国际标准。1961年,该厂将这一生产工艺改为沉淀法提炼和溶媒法精制,使产品达到药典标准。该厂对成品干燥最初采用真空干燥器,后改用红外线干燥。1964年初,选用气流干燥器,属全国首创。1980年初,开发固定床通气干燥器,节能和收率均有成效。

1965年,上海医药院为四川抗菌素厂设计100吨/年四环素车间,发酵单位1.05单位/毫升,采用50立方米发酵罐8台,1967年投产。以后,上海医药院为桂林第三制药厂和合肥制药厂承担年产41吨和50吨四环素车间,发酵单位各为1.4万和1.65万单位/毫升。

80年代末,由上海医药院设计的上海先锋药业公司(原上药三厂),新建365吨/年四环素车间,发酵单位2.5万单位/毫升,选用50立方米发酵罐8台。设计中,采用带放工艺,在发酵中期,开始抽放少量发酵液,使四环素产量增加10%以上。自控方面,采用分散型控制系统,由下位机对发酵过程进行直接数字控制,上位机实行监控管理与操作,使工艺生产获得最佳控制条件。

第二节有机合成药厂

解放后,上海医药设计单位先后完成山东新华药厂100吨/年非那昔汀车

间与上海第二制药厂(简称上药二厂)磺胺噻唑车间的工程设计。近40年来,有机合成药工程设计涉及的产品门类10余种,设计规模由数吨发展到数万吨,葡萄糖生产工艺从最初的酸法、酸酶法,最后发展到全酶法。维生素C生产

工艺从莱氏法发展到两步发酵法。各类单元设备,不断得到改进和创新,主

要有:流化床反应器兼有床内再生催化剂功能,新设计的运动结晶器、叶片

式过滤器、放大维生素C发酵罐和首次设计的耐6.5兆帕和30兆帕的高压釜等。许多通用设备已有标准系列图纸,按需选用,减少了设计的工作量。上

海医药院还完成30吨/年维生素C工程通用设计,供太原和南京等地制药厂

套用。

[上海先锋药业公司四环素车间一层平面布置图]

一、解热药类

1959年,上海新建第一个合成药厂即上药二厂,上海医药院承担总体和400吨/年磺胺噻唑车间等工程设计。总图设计按“近期集中,远期外围”的

原则,将厂前区、生产区、仓库和公用工程等分区合理布置,以节约用地。

工艺经对比选用上海第一制药厂流程,原料消耗较少,并采用碳酸钙缩合法,对保证收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车间为单层建筑,便于生产变动。

1964年,上海医药院在设计沈阳东北制药总厂的糠氯酸法200吨/年磺胺

嘧啶扩建工程中,选用新技术和新装备,有甲醇钠制造配备金属钠的自动切

割与加料器械,环合物采用管式连续升华,甲醇回收采用薄膜蒸发器,缩合

反应采用套筒锚式与螺旋推进式复合搅拌,吡啶回收采用共沸初蒸与复蒸,

再以苯带水及分馏,回收率提高10%。

1966年,上海医药院承担西南合成制药厂940吨/年磺胺脒工程设计,参

照上海新泾制药厂和东北制药六厂工艺流程,中间体硝胍熔融出料,直接入

缩合反应,节约堆存面积和减少操作人员。硝胍反应筛选低、高温加料相结

合力方式,同时解决了保温熔融出料难题。缩合过程选用两种真空系统,缩

短反应时间。粗品脱色过滤采用多管式过滤器,减少拆装次数。采用三效蒸

发器回收副产品,兼有节能作用。同年,上海医药院又为该厂设计200吨/年磺胺二甲基嘧啶工程,在丙酮裂化炉的两种热源煤气和重油选择上,选用成本较低的重油,并着重控制设计,使炉温均匀调控。酯转化过程采用短路电加热,由调压器及大电流变压器进行调节,降低了电耗。

60年代初,由上海医药院设计的上海第五制药厂新建4—甲基吡啶工程,以三聚乙醛为起始原料的催化合成路线,选用固定式催化床反应器,反应稳定,但触媒需在床外再生,管理较麻烦。投产后,劳动保护存在问题。1968年,上海医药院又承担湖北制药厂同类项目设计,设计人员会同厂方从事流化床反应器试验,获得成功,触媒再生在床内进行,消除上述弊端。

1968年,上海医药院设计的西北合成药厂咖啡因、氨茶碱车间迁建工程,综合吸收上海、张店等同类厂的工艺特点,将咖啡因原来的黄嘌啉丁醇纳路线,改用醋酐路线,可节约丁醇和苯有机溶媒,总收率从57%提高到64%,车间的防火、防爆等级要求降低。咖啡因下脚回收,由常压升华法改为减压升华法,提高回收率,升华时间大大缩短。氨茶碱的热法反应改为冷法反应,可改善劳动条件,防止慢性中毒现象,并降低乙醇单耗。同年,上海医药院设计的西北合成药厂苯乙酰胺车间,选用一步法高压流程,该工艺流程设备少、收率高,关键设备高压反应釜,耐压6.5兆帕,创有机合成药设备设计纪录。1980年,上海五洲制药厂设计组在乙胺丁醇项目的高压氨化工程中,设计耐压30兆帕的连续涓流式高压管道反应器,当年试车成功,设计压力又创医药行业纪录。

二、维生素C类

1958年,上药二厂30吨/年维生素丙(简称维C)车间,由上海医药院设计。工艺采用莱氏法,以山梨醇为原料,设有发酵、酮化和氧化转化等工段。为保持清洁度,菌种培养单独隔开。1974年,该厂根据与其它单位合作,开发两步发酵新工艺,自行设计建成400吨/年维C车间。与传统的莱氏法相比,取消大量有机溶媒,从而排除苯中毒事故,简化生产程序,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卫生条件,年节约化工原料1万吨,节约工业用粮2400余吨。

1986年,上海医药院承担东北制药总厂第一个1000吨/年维C装置设计。该装置为扩大维C生产规模奠定基础。由张启锡主持设计,他在工艺路线选择上,和厂方合作,采用两步发酵碱转化工艺,产品质量优于酸转化工艺,粗维C不含胶状物,易脱水。发酵罐放大至100立方米,附变速搅拌,以利节能。并引进大型三效降膜蒸发器,年节约费用100余万元。该设计获1991年度国家医药管理局优秀设计一等奖、1992年度国家优秀设计金质奖。

1991年,上海医药院与瑞士合作承担郑州中原制药厂5000吨/年维C装置设计,其规模为国内之最。设计采用高浓度流加糖的两步发酵、离子交换工艺路线。装置前半部系发酵、提取工序,采用国内技术,后半部系维C转

化、结晶工序,为成套引进。首次设计的180立方米发酵罐内设置促进混和与传热的导流筒。采用半圆形蛇管,以利传热和降低投资。流加糖技术系均匀加糖,避免产酸放热反应高峰期,均衡公用系统负荷。维C溶液的浓缩和结晶过程选用引进的连续真空闪蒸结晶装置,达到80年代末世界先进水平。

1992年,上海医药院承担北京制药厂700吨/年维C装置,选用100立方米发酵罐,罐形式采用国内成熟的气升式,传热为外盘半圆型蛇管,转化罐选用变频变速涡轮搅拌,代替传统的搅拌器,使投料时可选择慢速搅拌,避免瞬间出现大量二氧化碳,降低甲醇单耗及反应冲料现象。

同年,上海医药院承接上海新亚药厂迁建浦东新厂工程设计,产品有维生素B

(1000吨/年)等5个品种。该工程共有10个单体,全厂功能分区明6

确,绿化面积较大,是一座花园式工厂。维生素B

生产选用改性石墨聚丙烯

6

冷凝器代替玻璃冷凝器,钛材密闭式压滤器代替敞口陶土滤缸,搪玻璃双锥回转式干燥器代替烘箱。工程于1995年底竣工验收,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1994年,上海医药院承担上海三维制药公司石浦药物化工厂的年产100吨维生素E主环工程设计,氢化反应罐参照该公司异植物醇车间的氢化罐放大设计,选用六斜叶圆盘涡轮式搅拌,罐壁设有4块档板。由于此结构及适当的搅拌转速,使得气、液、固三相充分分散。搅拌器上的圆盘有效地防止三相的轴向短路和延长气相在液相中停留时间,即提高反应转化率。另外,夹套内增设导流板,提高传热系数。

1995年,上海医药院承接江西赣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维C扩建工程,通过利用内涵,进行填平补齐,使维C年产量由1000吨扩建到7000吨,并预留今后扩展至1万吨的生产线位置。发酵罐为气升式,增加罐的高度与直径的比例,节约了能耗。维C钠盐和粗维C的分离,采用引进的下出料。离心机替代国产三足式上出料离心机,减少了机台,可节省占地和减轻劳动强度。

三、葡萄糖

上海葡萄糖生产始于民国32年(1943年)的大中化学工业厂(现上海葡萄糖厂、简称上葡厂),以硫酸水解淀粉制成。1953年,该厂自行改造工艺设计,改成盐酸水解淀粉,使副反应物减少。1964年,上海市化工局设计室对该厂承担10立方米运动结晶器设计,建成11台,取代原600只陶瓷结晶器,以改善操作条件,提高产品质量和收率。

1970年,上海医药院负责设计的新疆建设兵团1500吨/年葡萄糖厂,因强调经济效益和节约投资,对工艺设计稍作改动,葡萄糖液不经结晶,直接喷入喷雾沸腾造粒干燥塔,生产的产品含有杂质,所以只限用于口服。

70年代中期,上海医药院在承担年产1200吨的罗马尼亚、埃及等援外工

程设计中,浓缩器选用双效薄膜蒸发器,代替外循环蒸发器,克服停留时间长、糖液色泽加深的弊病。另外,还采用气流干燥器,使物料停留时间短,不致熔化结焦。

1984年,上海医药院承担上葡厂的技改设计,规模9600吨/年。设计中口服糖和工业糖的工艺,选用酸酶法流程,以酶为催化剂,反应副产物少。同时,用高浓度的淀粉乳为原料,所得中间产品浓度高,减少能源消耗。葡萄糖分离采用进口的上悬式全自动出料多速离心机,2台能力相当35台三足式离心机,所得湿糖含水量由13.5%降至12.5%,还提高收率1~2%。该机配备的多速电机,当离心机卸料过程,动能可转化电能,达到节能目的。

80年代中期,为加速国内葡萄糖生产技术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国家医药管理局决定引进大型装置。1989年起,上海医药院相继承担黑龙江牡丹江制药厂4.5万吨/年和河南中原制药厂5万吨/年的引进装置,开展合作设计,设计中,选用全酶法生产工艺,以液化酶和糖化酶为催化剂,产品收率高。设备方面,选用预涂层鼓式过滤器、阴阳离子交换器及多效带蒸汽喷射热泵蒸发器等。

第三节基因工程药物厂

70年代重组DNA技术问世以来,基因工程得到迅速的发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药物成为继抗菌素之后的另一代新药。

1988年,上海医药院首次承担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干扰素车间工程设计,年产干扰素40克。从日本引进30升、100升发酵罐,美国引进400升发酵罐,均带罐温、罐压、空气流量、pH、溶解氧尾气分析的自控装置。根据生产特性,将生产区划分为100万级、10万级、1万级及100级4个洁净区,种子为10万级,发酵、离心及洁净走廊为100万级,层析室为1万级,超滤除菌工序设于100级装配式洁净室内。投产后填补了中国干扰素生产的空白。

1995年,上海医药院为上海华新生物高技术有限公司设计白介素-2和干扰素2

b工程,采用建设单位提供的科研工艺,以机械方法破碎细胞,可免除2

化学裂解法后处理操作的困难,关键设备在线控制发酵罐、高速低温离心机和层析仪等均为引进,保证产品质量。此外,根据基因工程生产中系统多和负荷分散的特点,冷冻机采用多机头制冷机,可按不同负荷随时停开,达到快速制冷和节能目的。

第五节制剂厂

解放前,大多数药厂用进口原料药,加工成制剂,靠简易设备和大量手工劳动,生产针剂、片剂、大输液等品种。50年代,制剂生产采用国产原料,加工能力的平衡和扩充,均由各厂负责。1957年,华北制药厂粉针剂车间建成,促进了制剂工程专业设计队伍的成长。60年代开始,从改进单机入手,逐步提高制剂生产机械化水平。70年代末,贯彻“GMP”要求,设计中重视厂房的洁净等级。80年代,随着对外开放和合资药厂的建设,制剂工程设计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制剂品种增加,生产的专用设备可以多机联动作业,形成各种自动化生产线。并能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同外国公司共同承担设计。

一、注射剂

水针剂民国14年(1925年),创办的上海海普制药厂是中国第一家水针剂厂,厂房简陋,设备简单,全凭手工操作。50年代中期,北京制药厂引进先进机械化洗瓶、灌封和兼充惰性气体的生产线。至70年代末,上海经历仿制、自制、创新阶段,形成机械化生产。1978年,上海第七制药厂(现信谊药厂)在上海医药院协作下,对水针剂生产进行GMP试点改造。设计三级过滤的净化空调系统,附温、湿度控制,在灌装机上部安装层流罩的洁净车间,室内洁净度达1万级(静态)。

1981年,上海医药院承担上海淮海制药厂避孕药水针剂车间设计,规模为3250万支/年,获联合国部分赞助。设计中,引进100级层流罩的洗、灌封生产线,其中有安瓿检漏、消毒、洗涤多功能设备。自行设计的原料称量置于100级层流工作台内,药液过滤采用微孔膜,安瓿直接由玻璃厂割瓶、圆口包装送入车间待用。生产区处于封闭操作,凡直接接触物料区的洁净度为1万级,其余为10万级,车间内人、物流分道,凡进入1万级洁净度的室内人员,均需经淋浴、二次更衣和风淋步骤。设备安装采用块状移动式泵基础和膨胀螺栓固定支架。1985年,上海医药院设计的上海第一制药厂3.1亿支/年水针剂车间技改工程,采用洗、灌封、印字和包装8条生产线,产品经密闭装置后,由皮带机送出车间至包装区。

粉针剂60年代初,上海医药院设计的大同制药厂的500万瓶/年粉针剂工程,采用转盘式洗瓶机和烘箱。1972年,上海医药院承担阿尔巴尼亚抗菌素厂粉针剂车间设计,洁净空气借正压维持,分装设备用螺旋式分装机。1980年,上海医药院和厂方共同设计的上药四厂粉针剂工程,采用喷雾干燥工艺代替结晶工艺,制造的粉粒经加工为粉针剂,便于溶解,且产品有效期从1年延长到3年。1988年,上海医药院为华北制药厂设计5亿支/年,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粉针剂车间,设计中,采用12条流水生产线,其中1条为引进。空调机分层设置,并设自动控制。为保证注射水在系统中不染菌,将蒸馏水从贮罐至使用点通过管道连续循环。

1972年,上海生物制药厂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协助下,完成0.155亿支/年冻干粉针剂工程设计,设计中,主要设备选用冻干粉针机,该机只能冻干,盖塞在机外进行,产量小。1983年,上海医药院负责设计的上海生物化学制药厂冻干粉针剂扩建项目,具有5条生产线,年产1亿支冻干粉针剂。在设计中,布置紧凑,节约用地,冻干机系国外引进,冻干时间短,产量大。1990年上海医药院负责深圳万乐制药厂、东北制药六厂470万瓶/年冻干粉针剂项目设计,设计中,选用国产冻干机,该机也具有自动冻干和自动塞盖的功能。

1993年,上海医药院负责深圳九新药业有限公司年产32万瓶粉针剂车间设计,兼有粉针分装和冻干罐装功能,从而减少1套洗、烘瓶装置。

1995年,上海医药院承担山东鲁抗医药企业集团公司的制剂车间,年产量达2亿瓶。设计中采用气流分装工艺,引进2条粉针分装生产线,以确保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需要。另选2条国产联动生产线。胶塞的洗涤、干燥、灭菌选用国内最先进的胶塞洗涤设备,该机集洗涤、灭菌和干燥于同一密封设备内,出料设有层流保护,进料由真空吸入,且进出料在不同区域内,保证了胶塞的洗涤及灭菌质量。同年,上海医药院又承担了山东鲁抗医药集团公司头孢菌素C系列产品技术改造项目中的制剂车间设计,规模为年产2000万瓶。粉针分装生产线的设计,采用2条引进B+S公司粉针生产线和2条国产联动生产线。

大输液民国30年,国人开设的上海怡和药厂(现长征制药厂),开始大输液生产,仅有几台简单设备,靠手工操作。1966年,该厂新建200万袋/年聚氯乙烯袋装大输液车间,厂方负责工艺和设备设计,华东建筑院承担土建设计。设计中,采用的灭菌柜,产品需经柜外冷却,塔式蒸馏水机所获的水质优于单蒸馏水机。1979年底,上海医药院承担该车间扩建设计,规模增至450万袋/年,设计中,首次选用进口多效蒸馏水机,该机集分离杂质和热原于一体,蒸汽耗量为单蒸馏水机的20%。

80年代起,上海医药院与国外开展合作设计,至1990年底,完成上海、天津、衡阳、广州等地10项工程。1979年设计,1982年投产的中日合资天津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模为500毫升600万瓶/年大输液工程。日方负责工艺和设备设计,上海医药院承担总体和配套设计,由祝仲芬主持设计,采用一次性聚丙烯瓶为包装材料,其重量仅为玻璃瓶的1/6。该瓶从制造到灌装药液以及成品贮存均在同一厂房内完成,灌装输液经内冷式灭菌柜消毒、灯检,确保合格产品进入半自动包装线。该设计获1982年国家优秀设计金质奖。1985年,上海医药院承担新疆制药厂500万瓶/年大输液车间设计,采用自行设计的PY250/500Ⅱ型玻璃瓶大输液生产联动机组,亦可单机使用,产量可调。车间外立面设计由曲线状斜板组成,以多种色彩突出横条线,展示民族风格。1986年,上海医药院在设计衡阳制药厂1000万瓶/年大输液车间时,从洗瓶

到包装形成全密封式流水生产线,自动化控制加温和冷却。

二、固体口服制剂

片剂民国12年创办的上海九福药厂(现黄河药厂)开始生产片剂,设备有单冲压片机。1967年,上海医药院设计了广东韶关利民制药厂3500万片/年片剂车间。设计中,采用16冲压片机、糖衣锅、颗粒机和厢式干燥器等设备,以替代手工操作,提高质量和产量。80年代起,片剂工程设计进入大发展时期,上海医药院为北京、沈阳、黑龙江、杭州等地完成12项工程设计。1980年,上海医药院设计的北京制药厂600万人·份/年避孕药片剂车间,会同厂方研制设计了喷雾造粒工艺,革除有机溶媒、负压一步造粒,减少粉尘。选用整粒、干混合一的设备,缩短流程。1988年,上海医药院设计南京第二制药厂避孕药片剂车间,采用沸腾干燥器替代厢式干燥器和具有超重能剔除的高效压片机,电脑控制包衣机等。该设计获1993年国家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三等奖。山东新华药厂30亿片/年片剂车间,系国内当时最大片剂项目,由世界银行贷款,引进技术和生产线。1989年,上海医药院承担国内配套设计,由美国FLUOR DANIEL公司负责审核。设计采用高速压片机,可以顶部进料,避免管道过长物料分层,厢式干燥器改为直流进风,避免多产品混料,密闭车间划分10个空调系统,各有温、湿度控制和安全监督。

1994年,在援助柬埔寨药厂的片剂生产改造过程(年生产规模2亿片)中,上海医药院负责将单层材料仓库内部隔墙重新分隔,在片剂生产区设置独用的空调系统,并更新片剂生产设备,其中选用国产的混和机、制颗粒机、干式造粒机和压片机等,选用意大利的铝塑包装机,使生产符合GMP要求,改变原来设备、厂房陈旧,场地拥挤,无空气净化系统的局面。

1995年,上海医药院承担中国、瑞士合资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的制剂工程基础设计配合,设计遵循中国、瑞士、日本和世界卫生组织的GMP,主要设备进口,并配以自动控制程序。为满足生产工艺要求,车间地面采用进口环氧自流平地面,内隔墙饰面材料选用进口环氧涂料,车间与仓库的气闸间两侧的门均设有电子联锁装置。

胶囊民国31年,上海拜克胶囊厂(现第二十一制约厂),以家庭作坊式生产空胶囊和装药胶囊(硬胶囊和软胶囊)。80年代起,胶囊工程设计跨入新阶段,上海医药院完成了上海、苏州和泰州等地4项工程设计,其中有1982年设计的上海东海制药厂,年产1130万粒软胶囊车间技改工程,设计采用国产设备,实现生产联动化,以冷风代替冷却排管预冷产品,既卫生又缩短时间,还节约一半厂房面积。1985年,上海医药院承担苏州第二制药厂硬胶囊技改工程设计,选用自动充填机代替半机械化操作,厂房设计按苏州园林风格,呈现民族特色。1987年,上海医药院配套设计中美合资苏州胶囊有限公司,规模为24亿粒/年空胶囊工程,在总体和土建设计中,厂房与苏州

古建筑相协调。在废水处理设计中,经生化、加氯、吸附三级处理后排放,替代了长距离输送处理方法,并节约投资60余万元。该设计获1993年医药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3年,上海医药院承接山东烟台福斯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年产5亿粒胶囊工程,此工程为美国独资,为提高产品质量,通过美国FDA检查,使产品销往国外,因此主要生产设备造粒机混合机、胶囊充填机和铝塑包装机等选用国外适用的产品。

三、综合性制剂

1958年,上海医药院为上海冻肉加工厂设计第一个综合性制剂工程,产品有水针剂、粉针剂和油剂,该工程利用旧厂房,面积不足200平方米,设计限定每日生产1个品种,采用单体设备手工操作。1973年,上海延安制药厂与上海工业院共同完成综合性制剂工程设计,以框剪结构建成9层厂房,适应按水针剂、片剂、软胶囊、糖浆等产品的分层布置,互不干扰。

80年代初开始,上海的制剂工程通过一批中外合资企业项目,从工艺、设备、厂房直到公用工程等全厂性各项设计,设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1985年,上海市医药工业公司、华东建筑院和美国合作完成中美合资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工程设计,厂房设计成大跨度式,生产、动力部门组合在一栋厂房内,与仓库连接,中间设中心称量室,办公室和食堂,借密闭走廊与厂房相连,车间内维持负压,粉尘不外逸至走廊。1983年,由瑞典负责主要工艺设计和提供装备,上海医药院承担国内配套和总体工程设计的无锡华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片剂、粉针剂、大输液和水针剂。配套设计中,采用次氯酸钠溶液替代液氯制备氯水,便于设备选材和降低投资。在有限的厂房空间内,交织布置工艺、公用工程管线、风管及电缆桥架。废水处理采用深层曝气、生物氧化。该设计获1991年医药局优秀设计三等奖。1988年,上海医药院与比利时联合设计的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片剂、针剂、硬胶囊、散剂、霜剂和栓剂等7个品种,在设计中,总体布置采用组合式厂房,可节约用地10%左右,缩短公用工程管线,可节省投资15%左右。车间采用全封闭式空调净化系统,并首次应用能量调节器,节能30%以上。全厂采用PLC分级控制集中管理,使工艺生产、公用工程、火灾报警和空调系统实现全面程序控制。该设计获1993年医药局科技成果一等奖、1994年国家优秀设计金质奖。

1992年,上海信谊药厂与香港天安中国工业投资有限公司合资兴建上海信谊药业有限公司,一期为办公质检工程等总体及片剂车间,由华东建筑院负责总体设计,上海医药院负责片剂车间及仓库的设计,年产片剂30亿片、胶囊1.5亿粒,100余个品种。设计中,设备选择原则,为节约投资,信谊厂近期从国外引进的主要工艺设备,整新后迁入浦东金桥新厂,对工艺生产的

关键设备,利用合资企业和浦东的优惠政策,从国外引进,使片剂和胶囊生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车间布局设计,结合本工程产量大、品种多的特点,采用模块式布置,按单元操作集中成一个生产区,有原辅料前处理区、制粒区、压片区、包衣区、包装区、仓储和中间贮存区,这样有利于空调的分系统,有利于空调的调试,排风和除尘系统的有效工作。对有粉尘散发的工序,设有服务区,即技术夹道,用以设置风管、工艺管道及除尘设施等,从而解决了管道暗藏及生产区便于清洗的操作。车间中还设置了清洗间及清洁容器贮存室,中间体存放采用大空间敞开式,该大空间布置有利于空调气流组织,有利于物料传送,亦有利于今后根据工艺改变的需要进行再分隔。

同年。上海医药院承接上药四厂浦东新厂GMP改造工程制剂楼,系一幢包括无菌粉针、胶囊生产的制剂楼设计,该项目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GMP 改造,粉针分装流水线选用荷兰产品,蒸馏水机选用瑞典产品,反映当代的先进水平。制剂楼的采暖、通风和空调的自控设计,采用美国江森公司的专用检测仪表,DC9100系列。该系列代表为直接数字控制器,各参数可按不同要求进行编程控制,并可按四季不同条件自动转换,不仅稳定各项参数,还节约能耗。

1994年,上海医药院负责上药四厂浦东新厂的舒氨新复合制剂扩产工程设计,建设冻干和无菌粉针生产车间各1幢。此工程设计引进冻干机及粉针生产流水线,使产品符合美国GMP,达到出口标准。

1995年,上海医药院承担华北赫司特药业有限公司的年产1000万瓶粉针、1亿片制剂工程设计,采用符合GMP要求的先进设备,引进分装机、压片机、强化混合制粒机、包衣机、铝塑包装机等设备,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而且减少能耗,比国内同类产品能耗低30~40%。

同年,中日合资沈阳山之内制药有限公司新建一期工程的总体和制剂车间,生产片剂、干糖浆和胶囊等品种,上海医药院根据日方提供的基础设计和技术条件负责设计,设计以国际GMP、1SO9000为依据,并严格符合中国GMP 的要求。工艺生产设备由日方提供,其中流动层制粒机兼有造粒与干燥功能,另有防爆泄爆能力,确保生产安全,该机运行采用PLC控制,能按设定的温湿度完成自动操作。压片机为全密闭式,可防止粉尘飞扬,出片口设有擦粉机和金属探测器,保证产品品质。胶囊充填机选用意大利产品,该机附胶囊壳自动供应装置,药粉的充填可分层进行,满足不同生产工艺的要求,还配有自动取样装置,随时检测产品的重量。

第六节中药厂

中国传统的中药生产多为前店后场的生产方式,设备简陋,大量利用手工劳动。1955年后,上海中药企业相继合并,组建中成药加工厂和饮片切制厂,开始发展专用机械设备。70年代中期,中药业由商业部划归化工部领导,逐渐引入西药业的有关设备,逐步开展中药工程设计,开发设计了一批专用设备。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先进工艺和关键设备,使新建和改扩建中药工程设计水平有进一步提高,生产实现联动化,部分项目设计达到自动化。

一、中药饮片

上海第一家中药饮片加工场创始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川沙堡的长生药材店,以前店后场加工少量饮片,全系手工切制。建国后至60年代末,上海组建一些饮片厂,大多利用现成厂房,工艺由各厂自行设计,实现半机械化生产。

1974年,上海中药三厂实行技术改造,上海医药院与厂方合作,设计制成多项单机,其中以翻板式干燥器替代自然干燥,具有缩短干燥时间和提高干燥质量的效果。该机被国家科委列为“七五”(1986~1990年)期间中药饮片生产成套设备之一。另一密闭式钢丝分离气流粉碎机组,颗粒分级完善,被多家生产厂采用。

1984年,上海医药院承接上海童涵春堂移地扩建设计,加工饮片2600吨/年,新厂选址于川沙严桥,将市区分散的5个工段组合成生产区。设计中药材浸泡采用新的压力式浸润机,药材润湿均匀,利于切制,还采用转盘式切药机,切制饮片厚薄均匀,产量又高。1985年,上海医药院设计的北京药材公司新建3000吨/年中药饮片厂,为减少占地面积,设计采用自下而上的垂直流程,并将噪声大的机械切割车间与蒸汽多的蒸炙车间组合在一起,用通廊连接。

二、中成药

1956年,上海医药院设计的呼和浩特甘草膏厂扩建工程,移植轻工行业的生产经验,设计的原药材切制机,替代了铁碾粉碎机。设计的提取罐,兼有密闭操作和外部循环功能,得率从32%提高至37%,1960年投产。

1966年,由华东建筑院负责土建设计,厂方承担工艺设计的黄浦联合制药厂(现上海中药三厂)老沪闵路新厂,在设计中,将醇提取渗漉工艺由单缸改多缸串联新工艺,提高了药液浓度和得率。

70年代中期,由上海医药院和厂方共同设计的杭州中药二厂糖浆车间,在呼和浩特甘草膏厂设计提取罐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设计了多能提取罐,以气流输送加料,提取液打循环,废药渣机械卸料,投产一次成功,该设备当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被80多家厂所采用,并向第三世界国家出口。设计获1979年

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70年代后期,为提高炼蜜质量,上海医药院与河北邯郸制药厂共同承担该厂炼蜜车间技改设计,设计新型离心式刮板真空炼蜜机组,实现炼蜜连续化,所得蜂蜜保持原蜜有效成份和色泽。该机组主机离心式刮板蒸发器与惯用的固定式刮板蒸发器相比,产量可增加40~60%。设计获1982年医药局科技成果三等奖。紧接着上海医药院负责设计的厦门中药厂蒸发浓缩工段技改项目,参考西药行业离心薄膜蒸发器结构,加以改进,设计的离心薄膜蒸发器体积小,浓缩比高。

1978年,上海医药院承担柬埔寨国药厂和马达加斯加制药中心援外项目设计。其中柬埔寨项目,设计削木机用于原料切制,改变过去手工操作,原料粉碎采用柴田式粉碎机,并配除尘装置。

1981年,由上海医药院协助武汉医药设计院设计的北京同仁堂制药厂,年产2亿粒蜜丸,设计中将原料加工过程实行封闭式进出料,改善生产环境。配备电子秤配料、轧辊制丸机和自动扣壳机等新设备,实现生产联动化,工艺流程采用原料一次提升,再按S型自上而下的生产方法,建成了国内第一个大型中成药洁净车间。该设计获1990年国家优秀设计铜质奖。

1981年底开始,由上海医药院为主,常州健民制药厂配合设计的该厂药酒生产技改项目,经历2年多的试验,设计了密闭恒温循环提取新工艺。以确保提取率和澄明度,使生产周期缩短2~3周,工效提高10~15倍,酒跑度减少到1%以下。

1984年,由上海医药院承担内蒙蒙药制药厂处理的多种剂型的综合性工程项目设计,在工艺和设备等专业设计中,参照上海中药三厂生产流程设计,将布袋除尘器改为可移动和拆装式,物料输送设定量控制器,这在中药生产中尚属首例。在设计中,还改进了钢丝分离气流粉碎机组,缩小体积。在粉碎系统中,首次采用10万级洁净空气,以确保产品质量。还设计了蜂蜜保温桶,可供随时融化应用,改变过去沿用远距离管道输送影响质量的缺陷。

80年代,上海医药院还设计了上海中药一厂、二厂、三厂和哈尔滨中药一厂等20多个项目。

1992年,上海医药院承担山东平阴阿胶厂年产2000万袋、口服液2000万瓶和膏剂260万瓶项目设计,设计中,将渗漉工艺改为多功能强化提取工艺,提取时期缩短8~12小时,实现机械化生产,减少投资2/3左右。

三、中间体

1979年,由上海医药院与无锡中药厂共同设计的中间体技改项目,在设计中,将多能提取罐增添程控装置,程控包括罐内水量、升温、保温时间、排液和出渣等参数,这在中药厂设计中尚属首例,从而提高了工艺生产水平和产品

质量。该装置为各地很多厂家所采用。

1982年,由上海医药局设计室和上海静安中药厂共同设计的中间体车间技改项目,结合利用旧车间面积小、层高低的实际,在设计布置上为适应车间高度,将多能提取罐去除罐盖,另加风罩,排除水蒸汽,并配备减压浓缩罐,浓缩残留产品,以确保得率。

1983年,由上海医药院承担设计的上海中药三厂技改项目,选用带有程控装置的多能提取罐,使得率提高6%左右,减少加水量30~50%和蒸汽30%左右;并采用串联多罐浓缩替代单罐浓缩,以达到连续生产和缩短浓缩时间。

1985年,由上海医药院负责设计的安徽余良卿制药厂改建工程,在设计中将醇提取渗漉工艺改为罐组式逆流新工艺,每年可降低酒精耗量9000公斤,生产周期从170小时降到12小时以下,并可提高澄明度和得率

1987年,由上海医药院设计的上海中药三厂药用液体培养真菌中试车间,采用三级发酵新工艺,解决了以往固体发酵的产品纯度差、得率低,产量小等问题。

1989年,青岛建设华钟制药有限公司制药厂粉末中间体车间,这是中药行业第一个合资项目,由日本负责工艺和设备设计,上海医药院负责总体和配套设计。设计中,在提取罐外部加强制循环,内部附机械搅拌,与无循环无搅拌的罐对比,得率提高1/3,还选用强制循环浓缩器和喷雾干燥器等,生产过程计算机在线操作。1991年竣工。

第七节药用包装材料厂

民国22年成立的上海森森玻璃厂,是上海第一家药用包装材料厂,设备简单,大量为手工操作。1955年,上海自行设计的安瓿车间投产。1958年,苏联和民主德国援建的华北制药厂玻璃分厂建成,从此促进了国内药用玻璃包装材料的发展,安瓿品种由模制发展到管制,安瓿型式由直颈、曲颈发展到刻痕易折安瓿。60年代输液瓶由玻璃发展到聚氯乙烯塑料袋(瓶)。70年代末又发展了轻质聚丙烯塑料瓶,工艺和设备设计不断改进,质量不断提高。1974年,上海率先引进药用铝箔包装材料,80年代,上海为外地设计了铝箔生产工程。

一、药用玻璃包装材料

1955年,华东工业院承担上海窑业制品厂(现上海玻璃厂)的安瓿车间设计,厂方承担工艺和设备设计。在设计中,小圆熔炉由数个坩锅组成,制瓶为

手工,退火为间歇,选用石制轮碾滚筒式混料机,投产后,产量比设计规模高10%。

1963年,上海医药院与上海玻璃厂合作,改造设计16头旋转式自动曲颈安瓿机,增添拉丝轨道,避免吸入玻璃屑;另增设制颈摇摆器和压轮设施,提高产品质量。1964年,上海医药院负责陕西宝鸡马灯罩厂改建成药用玻璃厂设计,曲颈安瓿1.5亿支/年和管制抗菌素瓶1万只/年。设计中,选用ZP-18型制瓶机生产管制抗菌素瓶,其重量仅为模制瓶的40%。熔炉燃料选用蓄热式重油裂解的高热值煤气,为尽量利用原有建筑和节约用地,曲颈安瓿车间、管制抗菌素瓶车间与辅助生产车间采用联合布置形式,高低跨建筑形式,适应自然采光和通风。

1983年,由上海医药院、芜湖市建筑设计室和厂方共同设计的安徽芜湖制药厂,年产1.8亿只模制抗菌素瓶和1.5亿支曲颈安瓿工程。设计中,采用全分隔式马蹄焰蓄热式熔炉,其优点是熔化温度稳定和玻璃液粘度均匀,此外加深的熔炉可提高料液澄清度和降低炉底温度。四滴料行列机用于模制抗菌素瓶,由电子数字程序控制,真空成型,减少爆裂,合格率达到90%以上。新设计的快速退火炉与安瓿机配套,此炉比隧道式网带退火炉缩短退火时间,采用脉冲气力输送机比斗式提升机减少粉尘。1984年,由上海医药院与厂方共同负责南通玻璃一厂3000万只/年输液瓶技改设计,引进瑞典输液生产线,产品重量比常用瓶减轻20%。设计中,料液温度控制为三段恒温,有较好的成型性能。

1985年,医药局决定逐步淘汰曲颈安瓿,以刻痕易折安瓿替代。1988~1990年,上海医药院先后负责河南药用玻璃厂与四川峨嵋药用玻璃厂的刻痕易折安瓿工程设计。在设计中,均采用强制式混料机,混料效率高于刮刀式轮碾混料机,均匀度大于98%,新设计的丹纳法拉管机配有冷却、气动滚轮和气动切割,确保管子圆整和管端平整,并能剔除不合格品。

1986年,由上海医药院负责配套设计宝鸡玻璃厂,首次引进3200吨/年国际一级水解高硼硅酸盐玻璃管生产装置,部分玻璃管加工成刻痕易折安瓿,该装置的原料配制由计算机控制,按原料变化自动调节配料量。双池溶化炉,具有上乘熔化质量和熔化率。安瓿机除少量引进外,其余采用经消化吸收的国产横曲颈安瓿机,附刻痕印色点的功能。

二、药用铝箔包装材料

1974年,上海延安制药厂为提高包装质量,自行设计建成铝箔包装生产线,P.T.P铝箔和包装机全系进口。投产后,与玻璃瓶包装生产线对比,减少7道工序和50%劳动力,综合降低费用18.5%。

1984年,广州引进日本80年代初水平的P.T.P铝箔、保护剂和粘结剂3套生产装置,按装在广州药用包装材料厂(简称广州厂),这是国内第一家药

用铝箔包装材料厂,设计由日方总负责,上海医药院负责总体设计和P.T.P铝箔车间、保护剂和粘结剂车间以及测试室设计。铝箔车间的设计遵循GMP,人流、物流分道,人员务必换衣、帽、鞋,并经风淋和风幕门吹风才能进入车间,选用不起尘墙面、地面材料和嵌入式门窗。同年,上海医药院为江苏连云港制药厂设计的药用铝箔包装材料车间投产,规模480吨/年,为广州厂的3倍。在设计中吸取广州厂工程经验,车间布置较为紧凑,车间宽度比广州厂缩短

1/5。

谢大黔1938年出生,高级工程师,深圳源政药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历任武汉制药厂设计室主任、总工程师,武汉第二制药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深圳一洲制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国药学会湖北省分会制药工程学会常委。药物合成委员,武汉市药学会理事、制药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常委,中国药学会高级会员,武汉市第八届政协委员。196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系。30余年来曾担任非那昔汀药物主要工艺研究如“非那昔汀有机氯杂质之分离研究”;“加压通空气烃化工艺研究”;“硝基苯乙醚加氢还原工艺研究”的技术负责人。项目先后在全国同行业制药厂工业生产。其中加氢还原工艺研究获1987年国家医药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撰写了如“乙醇间隙精溜工艺设计、“英特洛克斯填料在精溜中的应用”、“三氮唑核苷”、“浅析氨基酸输液的发展趋势”等20余篇论文。其中“色氨酸”获1987年国家医药局科技情报成果三等奖,“异丙醇回收装置工艺设计”获1984年武汉市优秀论文三等奖,“精溜塔填料的选择与

评价”获1992年武汉市优秀论文二等奖,“氨基酸输液中残氧量对质量影响之探讨”获中国药学杂志1992年优秀论文二等奖。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史

郑州领航机器人有限公司 工业机器人发展史 工业机器人最早产生于美国,从发展上来看,大至可以分为三代:第一代机器人,也称作示教再现型机器人,它是通过一个计算机,来控制一个多自由度的机械。它通过示教存储程序和信息,工作时再将信息重现,并发出指令,这样机器人就可以重复示教时的结果,再现出示教时的动作。例如:汽车的点焊机器人,只要把点焊的过程示教完以后,它总是重复这样一种工作,它对于外界的环境没有感知,这个操作力的大小,这个工件存在不存在,焊的好与坏,它并不知道。因此,示教再现型机器人也就存在着很多的缺陷。为解决上述问题,在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人们开始第二代机器人的研究。 第二代机器人,也称作带感觉的机器人,这种带感觉的机器人是模拟人某种功能的感觉,比如说力觉、触觉、滑觉、视觉、听觉和人进行相类比。有了各种各样的感觉,那么在机器人进行实际工作时,它可以通过感觉功能去感知环境与自身的状况,也形成了机器人本身与环境的协调。尤其是 20 世纪 60 年代末,传感器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成熟,这就为带感觉机器人发展和应用带来了契机。在此基础上,第二代机器人的发展与成熟也为第三代机器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三代机器人,也是我们机器人学中所追求的一个理想的最高级阶段,叫智能机器人。从理论上来说,智能机器人是一种带有思维能

力的机器人,能根据给定的任务去自主的设定完成工作的流程,并不需要人在实现其过程中进行干预。由于受到技术和其它方面的约束,智能机器人目前的发展还是相对的,只是局部的符合这种智能的概念和含义,真正完整意义的这种智能机器人实际上并不存在。 在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过程中有以下一些里程碑,它们在机器人的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1959 年德沃尔与美国发明家约瑟夫.英格伯格联手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随后,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Unimation 公司。 1962 年美国 AMF 公司生产出“VERSTRAN”(万能搬运 ),与unimation 公司生产的 Unimate 一样成为真正商业化的工业机器人,并出口到世界各国,掀起了全世界对机器人的研究热潮。 1962 一 1963 年传感器的应用提高了机器人的可操作性。人们试着在机器上安装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包括 1961 年恩斯特采用的触觉传感器,托莫维奇和博尼 1962 年在世界上最早的“灵巧手”上用到了压力传感器,而麦卡锡 1963 年则开始在机器人中加入视觉传感系统,并在 1965 年帮助 MIT 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带有视觉传感器,能识别并定位积木的机器人系统。 1965 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研制出 Beast 机器人。 Beast 已经能通过声纳系统、光电管等装置,根据环境校正自己的位置。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开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陆续成立了机器人实验室。美国兴起研究第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九六五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计划开始实施,尽管在特殊的时期经历了比平时更多的艰辛和困难,但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拼搏,终于研制完成,星箭齐备,整装待发。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地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揭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 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一九七八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航天科技工业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航天科技工业战线全力以赴,在远程运载火箭技术、固体火箭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已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包含多种型号、能把各种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近地轨道(LEO)、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和太阳同步轨道(SSO)的长征系列火箭。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长征火箭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并在一九九零年四月成功地实施了第一次国际商业发射服务,把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上太空。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起飞,21小时后在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九六五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计划开始实施,尽管在特殊的时期经历了比平时更多的艰辛和困难,但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拼搏,终于研制完成,星箭齐备,整装待发。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地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揭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 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一九七八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航天科技工业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航天科技工业战线全力以赴,在远程运载火箭技术、固体火箭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已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包含多种型号、能把各种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

集团公司发展历程

比奇集团发展历程 2004年4月份,第一家中美合资比奇洁具公司注册成立; 2005年9月份,成立杭州博杰卫浴有限公司 2005年10月份成立比奇进出口有限公司。 2006年10月份成立比奇电梯有限公司。 2006年10月份与杭州创新科技公司签合同,创建了“中国卫浴网”。 2006年年终春节团拜会上,总经理倪文校先生提出公司要实现集团化管理。在管理上要从“人管人”过渡到“制度管人”,最终实现“文化管人”的内部管理目标。 2006年11月份,成立浙江比奇厨卫设备有限公司 2007年的12月份,成立了比奇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07年的12月份,成立了浙江比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对比奇旗下的各家子公司实行集团化管理。 2007年的12月份在长兴县泗安镇买下了绍兴振宇箱包厂,用以建造比奇酒店。 2007年的10月份与杭州双峰电子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实现了对双峰电子的控股,使杭州双峰电子有限公司成为比奇旗下的子公司。 2007年年底,制订出集团公司四年发展规划: 1、实现工业和置业年产值达到"双十亿"目标。 2、管理水平达到上市公司的标准。 3、集团公司所经营的项目中,要有一个板块上市。 2008年7月份,成立长兴比奇假日酒店 2008年11月,完成比奇厨卫设备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建设,十二月份举行了开工典礼,开始投入生产。

2008年12月,安徽农业科技公司的办公区、宿舍区、围墙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 2009年7月,比奇集团收购黄石章畈温泉休闲服务有限公司,使该公司成为比奇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持续近两年的黄石温泉开发项目的谈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正式进入了项目规划与实施阶段。 2009年7月,杭州比奇实业有限公司成立,由浙江比奇控股集团和塞舌尔共和国的拓尔美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一期工程占地23亩,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预计2010年年底建成投产。借助外方的技术优势生产各类新型低耗节能智能电梯,抢占国内外中高档电梯市场。 2009年9月,比奇集团在河南信阳的房产开发项目开工建设。2010年5月正式开盘对外出售。 2010年1月,比奇集团在湖北黄石章畈的温泉度假村项目奠基。 2010年1月7日,比奇集团与罗马尼亚大运河进出口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入股罗马尼亚大运河公司,并代理该公司在中国境内的部分进出口贸易。 2010年9月25日,湖北黄石黄金山温泉度假村有限公司成立。该项目预计投资18亿元。由一座五星级温泉酒店和温泉小镇、大型水上娱乐园,高级温泉会所,温泉主题公园和休闲旅游地产等项目组成。将成为华中地区最具魅力的温泉景区,也将成为华中地区最令人向往的五星级休闲住宅区。

中国国防教育发展历程

中国国防教育发展历程 国防教育的实践与理论,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源远流长,它是随着国家和国防的产生而产生的。实行有效的国防,必须调动和增强广大民众尤其是战争参与者积极支持战争的自觉性,借以保障战争的胜利,于是国防教育也就应运而生了。 一、中国早期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早在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对国防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便有了初步认识。孔子说,“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成矣”。他认为对民众进行军事训练可以提高他们的军事技能。孟子说“善教得民心”,强调教育能够激发人民的爱国精神,有助于统一人们的思想。 在我国历史上,虽然一些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对国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较早,但由于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国防及国防意识,是与当时统治阶级对国防的主张相适应的。中国古代把“国防”解释为“礼义之防”,历代封建“朝廷”大都实行“重内轻外”的国防政策,军事手段主要用来镇压人民的反抗,维护皇权的统治,国防意识只是局限在小的圈子里。“重文轻武”的文化和心理传统,不利于国防意识的形成;长期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表现为爱恋土地而缺乏拓荒探险精神,国防意识主要表现在对生态环境的捍卫与守护上;我国东、南有大海环抱,西、北有高山大漠阻隔.半封闭的大陆环境.客观上缺乏树立国防意识的条件。因此,我国古代——自缺乏对国防教育内容、特点和规律的系统研究,也一直没有制定较为完善的制度,更没有把国防教育上升为“国策”的层面来对待。所谓的国防意识,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故土的爱恋和对丰衣足食的生活的追求与捍卫。很多人就无视外界的威胁,甚至置外界威胁于不顾,有意无意地去粉饰太平,缺乏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 当然,在近代中国的统治者中也有一些例外,比如前清时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那是清朝的“盛世”时期,社会安定,很少有战争发生。针对这种和平环境,统治者在大力加强武备建设的同时,还注重对臣民进行国防观念的教育,一再强调兵可百年不用,但不可一日无备,即便是在天下太平之时,国家的武备也不可一日松懈。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步步进逼,康熙等人在思想上有一定的警惕,他在晚年曾指出:“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国家承平日久,务须安不忘危。”乾隆也说:“我国家承平日久,海疆宁谧,中外习为固然。然从而防患于未形,未雨绸缨,古人所云。”晚年乾隆,以其一生的经验,教育臣民不管国家如何强大,也决不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进入近代,孙中山先生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孙中山先生开始,国防教育的功能得到较为系统的开发,国防教育的作用表现得越来越广泛和重大。 在筹划国家建设时,孙中山1921年在他所著的《建国方略》的续篇《国家建设》中首次提出了“国防教育”这一概念。《建国方略》由四部著作组成,即孙文学说——行易知难、实业计划、民权初步和十年国防计划等。在“国防计划”中,作者共拟定了62项计划纲目,第15项为“发展国防教育计划”。孙中山不仅从总体上强调国防教育,而且还具体地关注国防人才的培养和训练,将国防人才区分为国防基本人才和国防物质工程技术入才。孙中山还提出在全国的中学、大学中普及军事教育,以适应战时扩大兵源的需要。 虽然孙中山先生的“国防计划”和“发展国防教育”的宏愿虽未实现,但就其在中国第一次提出“国防教育”的科学命题并将其纳入国防计划而言,是孙中山先生对国家和民族的一个重要贡献,在国防教育发展史上为我们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思想资料。 二、革命战争时期国防教育的成功实践 在现代中国历史上,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国防教育的理论,创立和实行了国防教育的法制,推动和促进了国防教育的发展,在中国国防教育史上谱写了不朽的篇章。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伴随这场抗战而进行的国防教育,则是—场伟大的国民基本教育。抗日战争的胜利,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胜利的取得,是与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促进国共合作,积极倡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China Film Group Corporation),简称中影集团、CFGC,是最具实力的电影公司,成立于1999年2月,是由原中国电影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等8家单位组成。中影集团拥有全资分子公司15个,主要控股、参股公司近30个,1个电影频道,总资产28亿元。中影集团是中国大陆唯一拥有影片进口权的公司,而且是中国产量最大的电影公司。 成立的中影集团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与发行机构,在的过程中始终走在前端,成为带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头”。以下我们将从中影集团的发展概况,发展过程中所贯彻的战略,发展规模,以及它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走向来展示中影集团的数十年来的发展历程。 发展概况: 中影集团公司成立之初,将原中国电影公司、、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等8家单位揽入旗下。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创作、生产、发行都各管各的,没有内在的关联导致唯有及时理顺内部关系、提高生产效率势必要成为中影集团改革迈出的第一步。中影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业务重组、资产整合和产权制度的改革,逐步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运行机制。凤凰涅盘,专攻不同领域的8家单位合并以后通过优势互补,表现出惊人的文化创造力和市场掌控能力。同时在牢牢控股的前提下,大胆吸纳来自海内外的投资与先进管理优势进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在当时的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本进入,迅速扩大市场规模成为当务之急。中影集团通过发行债券,成为中国第一家发行企业债券的文化企业。并在2008年提交上市申请,有望成为国内电影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成立以来,按照的要求,进行了业务重组、资产整合和产权制度的改革,逐步实现了资源统一开发,人事、财务统一管理。形成了影视创作生产,发行放映,境内外合拍影片管理、协调和服务,院线经营管理,数字制作,数字影院的建设与管理,洗印加工,影片进出口,电影器材营销,后电影开发,光盘生产,媒体运营,广告,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等主业突出、多种产业门类共同发展的链条式经营模式。目前,中影集团拥有全资分子公司15个,主要控股、参股公司近30个,1个电影频道,总资产28亿元。2011年5月13日,入选第三届“文化企业30强”。 近年来,中影集团不断推进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生产规模、经营实力和融资能力不断增强,以其巨大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吸引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相继与中外多个知名公司合作。中影集团通过多种方式,广开融资渠道,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步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运行机制,推进产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断提高实力、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建设以影视产品生产经营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多种

污染场地风险管控方案设计(更新版)

污染场地风险管控方案设计(更新版) 1.污染风险管控总体目标 场地目标污染物:苯、TPH、MTBE 污染情况:土壤及地下水污染 土壤深度深度:0-5m 地下水深度:2-8m 依据前期污染调查所获取的污染空间分布和水文地质条件,并结合场地未来用地规划进行风险评估的结果显示,场地部区域土壤和地下水中苯、萘健康风险超过了可接受水平。 地下水中苯的空间分布特征显示存在生物降解的可能,但缺乏直接监测数据。但是,地下水中污染羽继续扩散的环境风险依然存在。 基于以上风险因素,本项目污染风险管控总体目标包括三方面: (1) 针对高风险污染区域的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源目标实施主动修复,将关注目标污染物浓度消减至可接受风险水平下允许浓度限值以下,最终确保未来公园中活动人群的健康风险可接受; (2) 通过实施一定的阻隔等措施,切断土壤和地下中目标污染挥发并垂直向上迁移进入地表大气的途径(即工程控制),或者通过实施相应的措施限制人群进入局部的污染区域(即制度控制); (3) 通过实施一定的措施,确保地下水中污染羽不进一步扩大、造成周边原本未受污染的地下水受到污染。 2. 源消减和风险管控策略根据地块前期调查和风险评估结果、未来地块利用规划、风险管控目标

等因素考虑,结合地块污染概念模型,从污染源控制、暴露途径阻断、受体防护等关键环节,按照“分级分区和分阶段”的总体思路制定风险管控策略,具体内容包括: (1)高风险污染区域的风险管控策略 前期调查结果显示,污染地块A1和污染地块A2为高风险污染区域,该区域范围内土壤和地下水中苯污染严重,部分区域地下水中存在NAPL 相污染。从保护人体健康和风险管控角度,针对高风险污染区域,本项目将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实施“源”消减、“工程阻隔”、“长期监测”和“风险管控”措施: “源”消减减措施:通过“多相抽提(气相抽提)+化学氧化”联合修复方式,一方面清除地下水中NAPL 相污染,另一方面降低土壤和地下水中苯污染浓度,使之达到可以开展风险管控的水平。 “工程阻隔”措施:高风险污染区在完成修复治理后,针对土壤和地下水中残留的苯污染物,通过实施工程阻隔措施切断其挥发暴露途径,以达到保护人体健康风险目的。 “长期监测”和“风险管控”措施:地块再开发使用后,利用土壤和地下水的环境自净能力,使污染物逐渐降低消除。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土壤气、环境空气和地下水进行长期监测,结合公园管理制度控制措施,以保护达到人体健康和环境风险的目的。 (2)中度污染区域的风险管控策略前期调查结果显示,污染地块B 属于中度污染区,其风险管控策略组合为“工程阻隔”、“长期监测”和“风险管控”。“工程阻隔”措施:切断苯类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暴露途径;“长期监测”和“风险管控”措施:以达到地块再利用后,保护人体健康风险目的。 (3)低污染区域的风险管控策略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1.1.工业机器人发展史 1.1.1.1959-1978 机器人技术发展阶段 1956年,美国发明家乔治? 德沃尔(George Devol)和 物理学家约瑟?英格柏格 (Joe Engelberger)成立了 一家名为Unimation的公 司。公司名字来自于两个单 词“Universal”和 “Animation”的缩写。 1959年,乔治·德沃尔和约 瑟·英格柏格发明了世界上 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命名为 Unimate(尤尼梅特),意思 是“万能自动”。英格伯格负 责设计机器人的“手”、“脚”、 “身体”,即机器人的机械部 分和完成操作部分;由德沃 尔设计机器人的“头脑”、“神 经系统”、“肌肉系统”,即机 器人的控制装置和驱动装 置。Unimate重达两吨,通 过磁鼓上的一个程序来控 制。它采用液压执行机构驱 动,基座上有一个大机械臂, 大臂可绕轴在基座上转动, 大臂上又伸出一个小机械 臂,它相对大臂可以伸出或 缩回。小臂顶有一个腕子, 可绕小臂转动,进行俯仰和 侧摇。腕子前头是手,即操 作器。这个机器人的功能和 人手臂功能相似。Unimate 的精确率达1/10000英寸。

1971年,日本机器人协会(Japanese Robot Association)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机器人协会。日本机器人协会最初是一个非官方的自发组织,以开展工业机器人座谈会的形式成立。1972年,工业机器人座谈会改名为日本工业机器人协会(Japan Industrial Robot Association ,JIRA),1973年正式注册成立。1994年改为现名――日本机器人协会(Japanese Robot Association,JARA)。日本工业机器人协会更名为日本机器人协会,是因为机器人领域的重大进展导致了对机器人需求的多样化,机器人由制造业扩展到非制造业,例如,核电站、医疗服务及福利事业,民用工程及建筑业以及海洋事业等方面。1974年,第一台弧焊机器人在日本投入运行。日本川崎Array 重工公司将用于制造川崎摩托车框架的Unimate点焊机器人改造成弧焊机器人。同年,川崎还开发了世界上首款带精密插入控制功能的机器人,命名为“Hi-T-Hand”,该机器人还具备触摸和力学感应功能。这款机器人手腕灵活并带有力反馈控制系统,因此它可以插入一个约 10微米间隙的机械零件。

机器人发展史论文

摘要:我国的工业机器人研制虽然起步晚,但是有着广大的市场潜力,有着众多的人才和资源基础。在十一五规划纲要等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下,在市场经济和国际竞争愈演愈烈的未来,我们一定能够完全自主制造出自己的工业机器人,并且将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到制造与非制造等广大的行业中,提高我国劳动力成本,提高我国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社会生产的安全高效,为实现伟大祖国的复兴贡献力量。 关键字:工业机器人;日本;日本工业机器人协会;制造;十一五纲要; 引言:生产力在不断进步,推动着科技的进步与革新,以建立更加合理的生产关系。自工业革命以来,人力劳动已经逐渐被机械所取代,而这种变革为人类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时至今天,机电一体化,机械智能化等技术应运而生并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人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增强对机械的利用效率,使之为我们创造出愈加巨大的生产力,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和谐。工业机器人的出现是人类在利用机械进行社会生产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发达国家中,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已成为自动化装备的主流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外汽车行业、电子电器行业、工程机械等行业已经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避免了大量的工伤事故。全球诸多国家近半个世纪的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实践表明,工业机器人的普及是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推动企业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手段。 一、工业机器人的现状: 据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统计,至2008年底,世界各地已经部署了100万台各种工业机器人。其中,日本机器人数量据世界首位。 他们的算法基于制造工人与机器人的比例,即每万名工人拥有多少台制造机器人。其中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的10倍,也比排在第二位的新加坡多出了一倍。其中日本每万名工人拥有295台工业机器人,新加坡169台,韩国164台,德国163台。虽然排在前三位的国家都在亚洲,不过欧洲却是世界上工业机器人密度最大的地区。欧洲国家工业机器人密度为每万名工人50台,美洲为平均31台,亚洲平均27台。 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所谓工业机器人,就是具有简单记忆和可变控制程序的自动机械。它是在机械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外称为industrial robot。工业机器人的出现将人类从繁重单一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它还能够从事一些不适合人类甚至超越人类的劳动,实现生产的自动化,避免工伤事故和提高生产效率。随着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促进相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已经广泛地进入人们的生活生产领域。 二、工业机器人的诞生至今 工业机器人的诞生:日本是当今的工业机器人王国,既是工业机器人的最大制造国也是最大消费国。但实际上工业机器人的诞生地是美国。机器人的启蒙思想其实很早就出现了,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发表了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剧中叙述了一个叫做罗萨姆的公司将机器人作为替代人类劳动的工业品推向市场的故事,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于是在1959年美国的一家汽车公司,工业机器人应运而生。美国人英格伯格和德奥尔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他们发现可以让机器人去代替工人一些简单重复的劳动,而且不需要报酬和休息,任劳任怨。接着他们两人合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生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展历史分析

)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摘要:本文回顾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各阶段的特征。目前,中国石化正在向规模大型化、布局集中化、炼化一体化、生产园区化方向发展。其次, 本文分析了中国石化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来看, 中国石化的空间格局呈现出“东西强、中部弱”, “北方强、南方弱”,“沿海强、内地弱”的分布特征; 辽中南、京津冀和沪宁杭等八大石化产业基地已成为支撑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中国石化; 空间格局; 集聚 一、中石化的成立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前身是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1983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成立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这年7月12日,中国石化总公司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从此,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正式宣告成立。1998年5月2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划转企业交接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胜利油田管理局、中原石油勘探局、江汉石油管理

局、河南石油勘探局、江苏石油勘探局、华东输油管理局等12个油田和输油企业划入石化总公司。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二、总部的区位选择 公司总部是整个公司的中心。其功能是制定影响公司发展方向的战略决策。公司总部最为重要的权力之一就是资金控制。作为一家在香港、纽约、伦敦、上海四地交易所成功发行股票上市的全球性大公司,中石化总部的视野是全球,所考虑的时间尺度也较为长远。因此,总部的区位要求可以概括为:(1)便利的交通运输;(2)及时的信息获取;(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基于我国的特殊情况,国有大型企业主管部门多为中央部委和省、市政府。这些机构均位于首都、直辖市和省会。中石化的总部选择也不例外。其总部位于中国首都北京。北京是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中国第二大城市。因此,北京基本能满足中石化总部对区位条件的要求。 图1中石化总部所在地 三、子公司及其区位分布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含管道运输)、销售和综合利用;

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

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发布 环境保护部发布时间:2012-08-0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监督管理,有效控制污染场地土壤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污染场地土地利用方式或土地使用权人变更时,场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等活动的监督管理。放射性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三条(污染场地术语)本办法所称污染场地是指因从事生产、经营、使用、贮存有毒有害物质,堆放或处理处置有害废弃物,以及从事矿山开采等活动,使土壤受到污染的土地。 第四条(土地利用方式变更术语)本办法所称土地利用方式变更是指污染场地开发利用为住宅、商业、学校、公园、绿地、游乐场以及农业用地等敏感性用地。

第五条(管理职责)环境保护部对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技术文件)环境保护部负责制定污染场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治理修复等土壤环境保护标准和技术文件。 第七条(污染场地责任人术语)污染场地责任人是指造成场地土壤污染的责任人或污染场地土地使用权人。 第八条(污染场地责任人义务)污染场地责任人应当承担污染场地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的义务,并负担有关费用。 因改制或者合并、分立而发生变更的,污染场地责任人所承担的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责任,依法由变更后承继其债权、债务的单位承担。变更前有关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是不得免除当事人的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责任。 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的,由土地使用权受让人负责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并负担有关费用。有关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是不得免除当事人的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责任。 由于历史原因不能确定污染场地责任人的,污染场地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负责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并负担有关费用。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发展史和现状

课题名称:工业机器人发展史和现状 摘要:我国的工业机器人研制虽然起步晚,但是有着广大的市场潜力,有着众多的人才和资源基础。在十一五规划纲要等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下,在市场经济和国际竞争愈 演愈烈的未来,我们一定能够完全自主制造出自己的工业机器人,并且将工业机器 人推广应用到制造与非制造等广大的行业中,提高我国劳动力成本,提高我国企业 的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社会生产的安全高效,为实现伟大祖 国的复兴贡献力量。 关键字:工业机器人;日本;日本工业机器人协会;制造;十一五纲要; 引言:生产力在不断进步,推动着科技的进步与革新,以建立更加合理的生产关系。自工业革命以来,人力劳动已经逐渐被机械所取代,而这种变革为人类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时至今天,机电一体化,机械智能化等技术应运而生并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人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增强对机械的利用效率,使之为我们创造出愈加巨大的生产力,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和谐。工业机器人的出现是人类在利用机械进行社会生产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发达国家中,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已成为自动化装备的主流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外汽车行业、电子电器行业、工程机械等行业已经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避免了大量的工伤事故。全球诸多国家近半个世纪的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实践表明,工业机器人的普及是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推动企业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手段。 一、工业机器人的现状: 工业机器人在全世界的分布及发展,我们先看两幅图表 UNECE估计,2004年全球至少安装了10万台新的工业机器人。其中:欧盟31 100台(比2003年增加15%,但比2001年的记录仅增加1%);北美16 100台(比2003年增加27%,比2000年的记录高24%);亚洲51 400台,主要在日本,但中国市场增长迅速(比2003年增长24%)。

集团简介发展历程及三大板块

集团简介发展历程及三大板块 一:集团简介 融辉集团2004年9月创建于湖北麻城,注册资金16610万元。集团是一家以房地产投资开发为主导,跨地域、多元化发展的大型集团公司。经过十多年的稳步发展,集团已逐步形成以房地产为主业,以医药、美容养生、旅游休闲、度假村等多个健康新兴产业为辅业,主业与辅业“两轮驱动,双翼齐飞”的良好态势发展壮大。 融辉集团以“诚信、务实、创新”为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谋发展的经营理念,引领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集团在地产事业方面先后投资开发了融辉第一城、周口融辉城、银泉名座等多个高品位小区,并涉足商贸、酒店、建材、园林绿化、美容养生、文化传媒、商场经营管理等多个领域,集团总资产规模已达50亿元。 融辉集团持续关注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投入公益资金达6000万元。集团先后获得全国爱心公益企业、中国房地产最具品牌价值企业、河南省园林小区、湖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湖北省用户满意企业等荣誉称号。 二:集团发展历程 2004年集团成功投资开发的湖北麻城融辉第一城,现已成为麻城市商业中心和住宅典范。 2010年集团北上河南,开发建设豫东最大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周口融辉城;同年集团还投资开发了湖北咸宁银泉名座房地产项目。 2011年集团收购了湖北咸宁楚天瑶池温泉度假村,现为国家

AAAA级度假景区。 2017年集团重组福建源华林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同年旗下福建省源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又收购广州智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常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三:集团生物科技 2017年6月,集团以第一大股东的身份重组福建源华林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注册资金已从3000万元增至12000万元,目前集团已累计在源华林业完成投资1.5亿元。源华林业在技术方面已拥有无患子种植省级标准和无患子皂苷萃取等三个国家发明专利,在产品方面已研发制造出原森堂、沐幻园、圆缘德等系列功效皂。在产品方面已研发制造出原森堂、沐幻园、圆缘德等系列功效皂。 2017年10月,源华林业全资子公司福建省源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收购广州智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常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90%股权,拥有牡丹蔻颜坊和御廷膜方等品牌,这些品牌涵盖美白、护肤、抗衰老等系列产品。 四:融辉集团三大板块——房产开发 房地产开发是融辉集团的最核心的业务板块,也是融辉一切战略的根本保障和坚强后盾。融辉集团将一如既往地重点打造商业中心都市综合体、娱乐教育宜居都市综合体、休闲养生产业都市综合体三大产品体系,将该核心板块业务做大做强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项目和新的业态。 五:融辉集团三大板块——生物科技

工业机器人发展史论文[1]

课题名称:工业机器人发展史 工业机器人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8149876.html, 摘要:我国的工业机器人研制虽然起步晚,但是有着广大的市场潜力,有着众多的人才和资源基础。在十一五规划纲要等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下,在市场经济和国际竞争愈演愈烈的未来,我们一定能够完全自主制造出自己的工业机器人,并且将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到制造与非制造等广大的行业中,提高我国劳动力成本,提高我国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社会生产的安全高效,为实现伟大祖国的复兴贡献力量。 关键字:工业机器人;日本;日本工业机器人协会;制造;十一五纲要; 引言:生产力在不断进步,推动着科技的进步与革新,以建立更加合理的生产关系。自工业革命以来,人力劳动已经逐渐被机械所取代,而这种变革为人类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时至今天,机电一体化,机械智能化等技术应运而生并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人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增强对机械的利用效率,使之为我们创造出愈加巨大的生产力,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和谐。工业机器人的出现是人类在利用机械进行社会生产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发达国家中,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已成为自动化装备的主流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外汽车行业、电子电器行业、工程机械等行业已经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避免了大量的工伤事故。全球诸多国家近半个世纪的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实践表明,工业机器人的普及是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推动企业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手段。 一、工业机器人的现状: 工业机器人在全世界的分布及发展,我们先看两幅图表 UNECE估计,2004年全球至少安装了10万台新的工业机器人。其中:欧盟31 100台(比2003年增加15%,但比2001年的记录仅增加1%);北美16 100台(比2003年增加

浅谈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展望

浅谈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展望 学号:021210229 姓名:梁欢欢

回顾中国航空事业的曲折发展历程,我们感慨万千,有不少叹息,又不禁赞叹,真的是一条蜿蜒曲折的长河,一曲跌宕起伏的歌谣。 中国的航空工业起步较晚,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在西方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轰轰烈烈进行的时候,在世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时,我们的清政府仍然固步自封,妄自尊大,这直接导致中国当时的经济、科技水平远远落后。尤其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水平的改革是翻天覆地的。工业与科技的落后,文化教育的愚昧无知注定先进的航空技术无法在旧的条件下得到发展。虽然有一些努力,但是毕竟是改变不了这种现状。1910年,留日归来的李宝、刘佐成受清政府委托,在北京南苑建立了飞机制造厂棚,并于次年四月造出了一架飞机,但在试飞时因发动机故障而坠毁。辛亥革命之后,革命军政府组成了航空队,一些有志于航空的爱国志士纷纷投身于此报效祖国。在众多先行者的不懈努力下,再加上军阀混战中飞机成了实力的象征,旧中国终于成立了一些飞机修理厂、飞机制造厂,开始仿制国外飞机,但仅局限于机体制造和装配,许多重要部分如发动机、金属螺旋桨等则完全依赖于进口国外成品,而且当时中国使用的绝大部分飞机都还是从国外购买的。在1949年开国大典上,由于飞机数量太少,就连带弹巡逻的4架战斗机也参加了阅兵式。所以在旧中国,没有发展航空工业的能力。 新中国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开始了空军和航空工业的创建历程。朝鲜战争爆发后,由于战争的迫切需要,大大加快了中国航空工业创建的步伐。当时,周总理明确指出:中国航空工业的建设道路是先修理后制造,再发展到自行设计。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之下,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很快,便争取到了苏联的援助,两国政府于1951年10月正式签订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组织修理飞机、发动机及组织飞机厂方面以技术援助的协定》,这对于正在筹建的中国航空工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同年的4月18日,中央决定在重工业部设立航空工业局,统一负责飞机的一切维修工作,新中国的航空工业终于在全国人民的关注中诞生了。我们学校南航,还有北航等一批航空院校正是在这种目的下成立的。 我国在前苏联的援助下,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就建立了航空产品的研制、生产等一系列的研究所和工厂,并且生产出了飞机。可是,在随后的几十年航空工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发展不尽人意。改革开放前,我国主要是仿制前苏联的飞机,并摸索走自行设计之路,但是由于国外技术的封锁以及自身工业和技术水平的限制,航空技术的复杂性,我国在航空领域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在1960年7月,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了合同,撤回了专家。再加上“大跃进”所造成的恶果和三年自然灾害的降临,新兴的航空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其中最为困难的是航空材料和器材的缺乏。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航空工业走上了一条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道路。 然而60年代末至70年代,正当世界各国竞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航空工业,研制新的高性能军用和民用飞机时,刚刚走上自力更生道路的中国航空工业再一次遭受到严重破坏,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严重地妨碍了航空工业的发展,文革中各种新型号的飞机长期延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时间上的损失更是无法弥补,中国与发达国家航空工业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后来,改革开放以后,航空工业恢复了正常的研制生产秩序,中国的航空工业才从困境中走了出来,但由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航空教育濒临解体的地步,人才培养中断,造成航空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发展。 然而,就是在这样曲折的道路中,我们的航空事业仍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航空工业实现了由修理到制造的跨越,1959年,第一架超音速喷气飞机歼6试制成功,我国跨入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批量生产喷气式战斗机的国家行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航空工业进入独立建设和发展时期,在克服重重困难和严重干扰中继续发展,1965年,我国自行设

集团公司发展史概要

新奥集团成立于1989年,经过创业者们的共同努力,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曲折,已成长为一个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经营的综合性企业集团群体,主要投资领域是城市燃气、燃气机械、生命科技和地产开发,在国内和境外拥有2个上市公司。到2003年5月,拥有员工8000余人,总资产50多亿元。集团总部位于京津之间被誉为"金色走廊"的河北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60多个全资、控股公司和分支机构分布在国内20多个省市及香港、悉尼、伦敦等国际都市。 新奥燃气以城市燃气为主业,自1992年开始投资城市燃气领域,至今已气化30多个城市,在气化城市开发、管网设计、安全运营和优质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独特的运作模式,赢得用户的信赖与支持。2001年5月在香港上市,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民营城市燃气专业运营商。2001年、2002年新奥燃气连续被美国《福布斯》评为"全球最佳小公司",并入选《亚洲周刊》"国际华商500强"。新奥置业经营领域集中在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社区服务、旅游酒店等。1994年以来,在廊坊、北京、蚌埠等地完成多处居民生活区、大型商业建筑和办公设施的建设,并开展了配套社区服务,成为中国北方颇具竞争力的地产开发商之一。 新奥燃机主要从事燃气机械设备的产品研发和生产销售,涉及燃气输配设备、压力容器、燃气计量器具产品,建有独立的研发中心、生产制造基地、营销中心及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形成了拥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燃气储运设备系列产品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市场占有

率50%以上,改变了该类产品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新奥集团将遵循以人为本、事求卓越、和谐共生的企业理念,致力于创造高品质公共服务,努力成为客户信赖、社会尊重、最有价值并具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群体。

国防教育

第一章 一、国防教育的基本概念 1. “国防教育”一词最早是由孙中山于1921年在《建国方略》一书的续篇《国家建设》中首次提出。 2. 2002年初,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根据48号文件对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的教学内容、学时、课程内容、课程名称等具体情况制订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并定名为军事课,使得国防教育从军训发展到课程建设。 3. 国防教育是为了_____对全民传授与国防有关的思想、知识、技能和文化有关的社会活动。 捍卫国家主权、 领土完整和安全、 防御外来侵略、 防止颠覆与威胁 4.《宪法》对公民履行国防义务的规定有: 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二、兵役法 1. 我国现行的兵役制是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和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 2.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包括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民兵 3.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形式有 服现役或服预备役 参加民兵组织 高等院校的学生参加国防教育

4. 《兵役法》是规定公民参加军队和其他武装组织或在军队外接受军事训练的法律,其核心是 确定国家总的兵役制度 规定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形式 三、国防法 1.《国防法》规定了我国国防的性质即国家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和巩固国防,实施积极防御战略。 2.我国的国防教育日是在每年的9月第三周的星期六。 3.《国防法》第七章第四十二条对学校国防教育做出的规定,包括 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 各级各类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 军事机关应当协助学校开展国防教育 4.《国防法》指出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规定武装力量的任务有巩固国防,抵抗侵略 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 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二章国防概述 一、国防的概念 1.从汉字的演变来看,国家源于或字。 2. 传统上,国家安全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国土安全 军事安全 二、国防的主体 1. 国防的主体是国家。 2.我国的全民国防教育日是在每年九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是第三个

【推荐下载】工业智能机器人技术和商业化的里程碑——工业机器人发展史系列之二

张小只智能机械工业网工业机器人技术和商业化的里程碑——工业机器人发展史系列之二 1970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第一届美国工业机器人研讨会。一年以后,该研讨会升级为国际工业机器人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dustrial Robots ,ISIR)。举行国际工业机器人研讨会的目的是给在机器人领域的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一个机会以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自己的想法。1997年,该研讨会更名为国际机器人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obotics ,ISR),其中包括服务机器人的技术。 目前,国际机器人研讨会(ISR)继续开展有关机器人的所有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会议议题。研讨会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联系。现在的ISR配合国际机器人展每年举办一次,由美国、欧洲或亚洲的某个国家机器人协会主办。 1971年,日本机器人协会(Japanese Robot Association)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机器人协会。日本机器人协会最初是一个非官方的自发组织,以开展工业机器人座谈会的形式成立。1972年,工业机器人座谈会改名为日本工业机器人协会(Japan Industrial Robot Association ,JIRA),1973年正式注册成立。1994年改为现名――日本机器人协会(Japanese Robot Association,JARA)。日本工业机器人协会更名为日本机器人协会,是因为机器人领域的重大进展导致了对机器人需求的多样化,机器人由制造业扩展到非制造业,例如,核电站、医疗服务及福利事业,民用工程及建筑业以及海洋事业等方面。 1972年,意大利的菲亚特汽车公司(FIAT)和日本日产汽车公司(Nissan)安装运行了点焊机器人生产线。 1973年,第一台机电驱动的6轴机器人面世。德国库卡公司(KUKA)将其使张小只机械知识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