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发展史概要

合集下载

中集集团发展史

中集集团发展史

中集集团发展史
中集集团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最大的专业化物流装备制造商,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

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并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了200多个销售、服务和研发机构。

中集集团的前身是中国集装箱制造公司,创立于1980年代初期。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集装箱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公司逐渐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集装箱制造商之一。

1990年代末期,中集集团开始逐步向物流装备制造领域拓展。

公司先后推出了集装箱运输车、起重机、环保设备等多个产品系列,打造了一个全方位的物流装备制造体系。

2010年,中集集团成功登陆A股市场,成为中国首家上市的物流装备制造企业。

同年,公司成立了全球最大的集装箱制造合资企业——中集普瑞。

今天,中集集团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物流装备制造商之一,产品涵盖了集装箱、起重机、环保设备、智能物流系统等多个领域,深受国内外客户的信赖和好评。

- 1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发展历程及大事记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发展历程及大事记

成长发展时期从1956年开工生产到1978年末,是一汽的成长和发展时期。

在这个时期,一汽有过乘“东风”展“红旗”制造国产轿车等创举,也遇到两次大的干扰和挫折:第一次是1958年至1960年的三年大跃进期间,有过急于求成、忽视科学态度所犯的错误,造成设备失修、质量下降,企业管理严重削弱;经过1960年冬季开始的三年整顿,企业的生产秩序和管理逐步恢复正常,1965年和1966年,成为开工生产以来最兴旺的时期,被国家表扬为全国大庆式先进企业。

第二次干扰是1966年下半年开始的“十年动乱”,广大职工对左的错误有抵制、有斗争。

1972年,贯彻周总理批示,狠抓产品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1975年,贯彻邓小平指示,初步进行了企业整顿。

1977、1978两年,进行了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党的政策、恢复性整顿、重建大庆式企业等工作,使各项经济指标又恢复到“文革”前的最好水平。

这个阶段,尽管遇到许多干扰和挫折,但各方面的工作仍有一定的发展。

在汽车品种上从一个基本型增加到三个。

在生产能力上,从3万辆设计能力,提高到6万辆的水平。

在这个时期里,一汽出汽车,出人才,为全国汽车工业和机械工业的发展培养输送了一大批干部和技术骨干;完成了包建二汽的任务;还承担了一些援外项目。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发展历程及大事记字号显示:大中小2008-02-21 16:25:00来源:一大把汽车电子圈1992年8月一汽轻型卡车投产1994年5月一汽轻型客车投产1994年5月12日一汽实业总公司(社会事业管理部)成立。

1997年5月解放重型卡车投产1997年6月10日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02年一汽与马自达公司签署技术合作协议2002年6月14日一汽与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举行联合重组签约仪式2002年8月29日一汽与丰田公司举行合作协议签字仪式2003年1月18日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成立。

标志着一汽在组织形式上实现了由工厂化体制向公司化体制转变2003年3月26日一汽嘉信热处理科技有限公司成立2003年3月27日一汽解放变速箱分公司成立2003年3月28日一汽解放车桥分公司成立2003年6月15日,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成都分厂单班年产1万辆解放中型卡车生产线在成都市新都区建成投产2003年6月20日一汽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一汽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中信集团的发展史

中信集团的发展史

中信集团的发展史
中信集团是中国的一家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创建于1995年,总部位于北京市。

其前身为中信公司,原为中国建设科技部下属的一家国有企业。

中信公司成立于1983年,当时的主要业务是承接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和技术开发。

1980年代末期,中信公司开始向金融行业转型,成立了中信证券、中信银行等子公司。

1995年,中信公司正式改制成为中信集团,集团旗下拥有中信证券、中信银行、中信不动产、中信保险、中信建投等多家子公司。

此后,中信集团不断扩张壮大,逐渐成为中国领先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之一。

2000年代初期,中信集团开始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先后在香港、新加坡、伦敦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和子公司。

2010年,中信集团收购了美国纽约第五大商业银行华美银行,并正式进军美国市场。

目前,中信集团已经成为一家在多个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企业集团,其业务范围涵盖金融、地产、能源、物流等多个领域。

中信集团的发展史,是中国企业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企业逐步走向世界的缩影。

- 1 -。

大益集团发展史

大益集团发展史

大益集团发展史
大益集团是中国著名的茶叶企业,创建于1954年,总部位于云南省临沧市。

从小作坊起步,到如今成为国际知名的茶叶集团,大益集团经历了60余年的历程。

1954年,大益茶厂在云南临沧县创立,初为一个小作坊。

当时,大益茶厂主要生产普洱茶和青花茶。

但是,由于当时对茶叶的认知较为局限,大益茶厂的产品曾一度被市场冷落。

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渐发展,大益茶厂开始注重茶叶科学种植,提高产品质量。

1986年,在中国第一届茶博会上,大益茶厂的普洱茶获得国家级金奖,这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知名度,业务逐渐开展到了全国各地。

1997年,大益茶厂成为国有企业改制的试点企业,改制后更名为“云南大益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茶叶企业,标志着大益集团的快速发展拉开了序幕。

此后,大益集团开始在产品开发、渠道拓展、品牌建设上大力投入,吸引了更多顾客关注。

2005年,大益茶业成为云南省级文化名牌。

作为品牌建设的一部分,大益集团不断拓展品牌影响力。

2009年,大益茶业成为中国国家品牌计划首批推荐品牌。

随着全球茶文化的兴起,大益集团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公司在国内外市场进行多元发展,改革进一步加强,不断深化生产经营模式的改革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实现了稳步发展。

如今,大益集团已拥有全球化的销售网络,在国际茶叶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茶叶生产行业的佼佼者,大益集团紧抓历史机遇,继续开拓新的市场和领域,不断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与推动茶文化的传承。

中集集团发展史

中集集团发展史

中集集团发展史
中集集团是一家以生产销售集装箱为主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享
有较高的知名度。

从创立至今,中集集团已经经历了30年的发展历程。

1987年,中集集团在深圳成立。

起初,公司规模较小,只有不到20人。

在成立之初,公司主要从事的是工业用集装箱的生产制造。

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和范围的扩大,中集集团开始涉足多个领域
的工业制造。

除了生产集装箱外,公司还开始投资建设多个港口码头、涉足公路货运的业务,并在2003年投资成立了中集冷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2007年,中集集团开始转型,大力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公司从此开始涉足多元化产业领域,如旅游、健康等领域。

在2011年,中集集团首次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标志着公司
的财务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同时,公司也加快了海外市场的扩张,积极进入欧洲、非洲、南亚、东南亚等多个市场。

2017年,中集集团成功收购欧洲最大的全自动化集装箱化装设备供应商-意大利STEELBRO SPA,进一步扩大了公司的全球业务版图。

未来,中集集团将继续秉承“质量第一、持续创新、开放合作、
共赢共存、为社会做贡献”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以打造国际化、多元
化产业板块的企业为愿景,不断追求卓越,引领产业潮流,实现企业
的长足发展。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发展简史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发展简史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发展简史(1)企业初创时期葛洲坝工程于1970年12月30日开工,1988年全部竣工,它的兴建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新中国水电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葛洲坝工程是在我国第一大河--长江上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是当时我国在建设规模、发电、通航、泄洪等方面,从工程总量到开挖、浇筑、安装等各项施工强度和技术难度都雄居第一的伟大工程。

它的成功兴建,使我国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兴建世界级的三峡工程作了充分的实战准备。

葛洲坝工程是在特殊历史时期动工兴建的。

以长江葛洲坝工程局为主,十数万水电工人、水电工程兵及地方民工来到葛洲坝工地,用落后的施工机具和革命加拚命的干劲,采用大会战的办法,实现了提前一年通航发电和全面竣工的建设目标,整个建设过程烙上了明显的时代印记。

(2)企业转轨时期1984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进入新阶段。

此时,葛洲坝工程土建施工高峰已过,人员设备开始闲置,企业处于困难时期。

葛洲坝人于1984年在广西岩滩工程中中标,在全国水电系统中率先告别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

至1989年,葛洲坝人先后中标承建了岩滩、广西桂平、湖南株树桥、清江隔河岩、宜昌西北口、云南漫湾、河南板桥、深圳机场、海南大广坝、广东都平以及阿尔及利亚贝利·哈龙大坝等工程,对外签订工程项目100多项。

这时的长江葛洲坝工程局已经完全脱离了指令性计划,转向市场经济。

20世纪90年代,葛洲坝人除继续抢占水利水电工程市场外,还将施工经营拓展到核电、公路、桥梁、港口、铁路、堤坝等大建筑业,在三峡工程中取得了施工主力军地位,在清江、澜沧江流域梯级开发和一大批国家、地方重点建设项目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1990年至1999年,集团总产值中的建筑业产值从4.88亿元增长到28.88亿元,增长了6倍。

与此同时,工业三产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在经营方向、经营内容转轨变型的同时,企业经营方式、管理体制、领导体制、劳动人事分配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吉利集团发展史

吉利集团发展史

吉利集团发展史1. 创业与初期发展(1986年-2003年)吉利集团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创始人李书福先生以其敏锐的商业眼光和创新精神,带领吉利集团从一个小型机械厂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企业。

在创业初期,吉利集团主要从事农用车辆的生产和销售。

然而,李书福意识到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并决定将公司的战略方向转向乘用车领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着手推动吉利汽车品牌的建设。

1997年,吉利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轿车——吉利美日。

虽然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和技术落后等挑战,但吉利凭借着实惠的价格和良好的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2. 转型与国际化发展(2004年-2010年)进入21世纪后,吉利集团加速了转型和国际化的步伐。

2004年,吉利成功收购了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并成为中国首家拥有国际知名品牌的汽车制造商。

这次收购使吉利集团的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内市场的地位。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吉利集团开始向海外市场拓展。

2006年,吉利汽车首次出口到欧洲,并在英国成立了自己的销售分公司。

此后几年间,吉利相继进军北美、南美等地区,并取得了一定的销售业绩。

3. 创新与品牌建设(2011年-至今)进入2011年后,吉利集团开始注重创新和品牌建设。

为了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吉利加大了研发投入,并与全球顶尖供应商合作,引入先进的技术和零部件。

2017年,吉利推出了全新品牌“Lynk & Co”,旨在打造高端智能互联汽车。

Lynk & Co以其前卫的设计、智能化的功能和卓越的性能,吸引了全球消费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此外,吉利集团还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早在2008年,吉利就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电动车型。

如今,吉利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之一,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应用。

4.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吉利集团一直致力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太极集团发展史

太极集团发展史

发展历程
2001年成立香港太极集团公司,已经历经14年的研发成果,一直专注于草本护肤,崇尚纯天然无刺激危害化妆品研发,把握国外最先进技术,糅合中国美颜经典与现代生物科技,以本草古方配伍为特色,逐步实现着中国文化中追求“自然、平衡”的恒美境界,崇尚道家文化,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生不息的循环理念,“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具有自身独特理念的品牌公司。

2001年太极集团正式立项研究,研发具有中国特色,调理阴阳的产品。

2002年带着具有品牌特色的产品面世,推向全国市场。

2003年成立品牌企划小组,为品牌制作全新定位,并规划品牌,做出品牌定位及系列产品定位。

“太极古芳”品牌雏形期。

2005年国内市场逐渐打开,并受到行业内好评。

2008年“太极古芳”系列产品脱颖而出,受到更多消费者关注。

2009年在广州成立广州市芳本源化妆品有限公司,直接隶属太极集团之下对接全国市场,全权运营“太极古芳”品牌,此年“太极古芳”系列产品特色单品面世,玫瑰/薰衣草胶原蛋白原液风靡整个化妆品行业市场,受到行业内外所有人的一致认同。

2012年特色产品迅速入驻全国各大KA类店,每月成百家网点分布。

2013年特色产品步入行业顶峰,短短一年多时间,销售网点已覆盖全
国5000 多个。

2014年“太极古芳”品牌产品继续推出各种特色单品,每款都受到消费者青睐,迅速增涨。

在行业形成特色单品先驱品牌。

2015年销售网点已经遍布全国各省各市各县,凭借着纯天然草本护肤理念,沉淀了巨大的忠诚客户体系。

销售网络遍布中国、东南亚、中亚及欧洲,年营业额超过10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奥集团成立于1989年,经过创业者们的共同努力,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曲折,已成长为一个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经营的综合性企业集团群体,主要投资领域是城市燃气、燃气机械、生命科技和地产开发,在国内和境外拥有2个上市公司。

到2003年5月,拥有员工8000余人,总资产50多亿元。

集团总部位于京津之间被誉为"金色走廊"的河北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60多个全资、控股公司和分支机构分布在国内20多个省市及香港、悉尼、伦敦等国际都市。

新奥燃气以城市燃气为主业,自1992年开始投资城市燃气领域,至今已气化30多个城市,在气化城市开发、管网设计、安全运营和优质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独特的运作模式,赢得用户的信赖与支持。

2001年5月在香港上市,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民营城市燃气专业运营商。

2001年、2002年新奥燃气连续被美国《福布斯》评为"全球最佳小公司",并入选《亚洲周刊》"国际华商500强"。

新奥置业经营领域集中在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社区服务、旅游酒店等。

1994年以来,在廊坊、北京、蚌埠等地完成多处居民生活区、大型商业建筑和办公设施的建设,并开展了配套社区服务,成为中国北方颇具竞争力的地产开发商之一。

新奥燃机主要从事燃气机械设备的产品研发和生产销售,涉及燃气输配设备、压力容器、燃气计量器具产品,建有独立的研发中心、生产制造基地、营销中心及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形成了拥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燃气储运设备系列产品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市场占有
率50%以上,改变了该类产品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新奥集团将遵循以人为本、事求卓越、和谐共生的企业理念,致力于创造高品质公共服务,努力成为客户信赖、社会尊重、最有价值并具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群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