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方法之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版物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方法之探讨
摘要:一场以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为中心的,声势浩大的文化体制改革从2003年正式开展试点。

文化单位的会计核算,也由遵循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转变为企业会计准则。

文章从工作实践出发,剖析了出版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核算办法时遇到的瓶颈和改革措施。

关键词:出版物;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3-0171-02
2003年全国试行文化体制企业改革,大部分文化单位由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

同年,财政部配套颁发了《新闻出版会计核算办法》(以下简称核算办法),此核算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出版业的会计核算要求。

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针对核算办法中“出版物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可操作性提出疑问,期望能得到专家们的帮助。

一、出版企业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法律依据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准则——存货,第十五条对存货的期末计价规定如下: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第十六条对“可变现净值”的判断依据进一步明晰——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上述两条是对期末存货计价的法规要求,是所有经营性企业必须遵循的原则。

新闻出版企业执行的是《新闻出版企业会计核算办
法》,该办法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出版企业的特点及实际情况而订立,是出版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法律基础。

核算办法中有关出版物存货跌价准备的规定有如下三点:
1.出版单位根据出版物的特点,可对库存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投影片(含缩微制品)等的呆滞损失实行分年核价、提取提成差价。

2.出版单位应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库存出版物进行全面清查并实行分年核价,按规定的比例提取提成差价。

出版单位首次提取提成差价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以后年度末应计提的金额大于“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期末余额时,应按差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应提取的金额小于“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期末余额时,应冲回差额,做相反
分录。

3.提成差价的计提标准:
(1)纸质图书,分三年提取,当年出版的不提;前一年出版的,按年末库存图书总定价提取10%~20%;前二年出版的,按年末库存图书总定价提取20%~30%;前三年及三年以上的,按年末库存图书总定价提取30%~40%。

(2)纸质期刊(包括年鉴)和挂历、年画,当年出版的,按年末库存实际成本提取。

(3)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投影片(含缩微制品),按年末库存实际成本的10%~30%提取,如遇上述出版物升级,升级后的原有出版物仍有市场的,保留该出版物库存实际成本10%;升级后的原有出版物已无市场的,全部报废。

4.所有各类提成差价的累计提取额不得超过实际成本。

二、实际工作中,出版物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遇到的问题
目前,数字出版正如火如荼地铺设开来,但纸质出版物的市场需求仍很大,各出版企业仍以传统的纸质出版为主,辅以数字出版。

本文从纸质出版物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角度出发,浅谈在计提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某出版社甲,借助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nterprise resourse planning,以下简称erp)进行生产销售管理,从选题立项、编校、印制、入库到发行,及最终结算等与图书有关的业务均在此系统完成。

以下简要介绍甲出版社erp流程,此单位erp包括编辑使用的“编辑管理系统”,总编室及各编辑室主任使用的“编务综合管理系统”,生产使用的“印务管理系统”,发行部使用的“发行管理系统”,财务部使用的“财务控制管理系统”和仓储使用的“物流配送管理系统”等7个子系统。

1.立项时产生的、与图书项目有关的基本信息即为项目信息,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编号、版次、印次、isbn、出版日期、内文页码、开数、印张数量等。

2.立项完成后,编辑人员在编辑管理系统归集图书的编审费、校
对费、设计费、排版费、稿酬等编务成本,通过“核定单”记载,由财务记账生成后,成本金额反映到财务系统。

印制部门通过印务管理系统归集图书的内文用纸费、附件用纸费、印刷费用等生产有关的直接费用,同样通过“核定单”记载,传递到财务系统。

编务核定和印制核定的过程,均系图书生产过程,在erp里分项目反映,相同书名不同项目时,成本不同。

3.书稿经过一系列的编校,能够下厂付印了,印制科从备选印厂选择合适的印刷厂进行印刷,印刷厂将成品书直接送至仓储部。

仓储部据实收货,在物流配送管理系统录入,通过“入库单”记载。

仓储部门将图书入库后,发行部则在“发行管理系统”进行发货,或者接受退货,通过“发货单”或“退货单”记载。

物流配送和发行系统里,均以图书信息为索引条件,而编辑系统和印务系统以项目信息为索引。

下面以实例说明。

图1 项目信息
书名书号项目编号版次印次立项日期出版日期
语文新课标必读经典·
成语故事978-7-5461-0432-4 xm0474 b1 y1 2009-02-20
2009-02-20
语文新课标必读经典·
成语故事978-7-5461-0432-4 xm2289 b1 y2 2009-10-01
2009-02-20
语文新课标必读经典·
成语故事978-7-5461-0432-4 xm3775 b1 y3 2010-06-28 2010-06-18
语文新课标必读经典·
成语故事978-7-5461-0432-4 xm4849 b1 y4 2011-04-25 2010-06-18
语文新课标必读经典·
成语故事978-7-5461-0432-4 xm5092 b1 y5 2011-05-26 2010-06-18
语文新课标必读经典·
成语故事978-7-5461-0432-4/01 xm5667 b2 y6
2011-06-08 2011-06-14
语文新课标必读经典·
成语故事978-7-5461-0432-4/01 xm7399 b2 y7
2012-05-21 2012-05-30
语文新课标必读经典·
成语故事978-7-5461-0432-4/01 xm8758 b2 y8
2013-01-06 2012-05-30
语文新课标必读经典·
成语故事978-7-5461-0432-4/01 xm8872 b2 y9
2013-01-14 2012-05-30
上表中,此书共有两个版次,九个印次,九个项目编号。

编辑部
门和印制部门针对不同的项目,归集不同的生产成本,故有九个不同的项目成本。

erp系统中,“立项日期”为图书加印时提交“立项申请单”时间为准,“出版日期”则默认为上一个版印次的出版日期,或者手工改作最新的下厂印刷时间为出版日期。

与上表对应的图书信息如下。

图2 图书信息
书名书号版次印次出版日期
语文新课标必读经典·成语故事978-7-5461-0432-4 b1 y1 2009-02-20
语文新课标必读经典·成语故事978-7-5461-0432-4/01 b2 y9 2012-05-30
物流配送系统和发行系统均依据图书信息进行配货、发送,期末形成的社存图书和在途商品均以图书信息为索引,故财务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也以图书信息里的出版日期为依据。

对比两表不难发现,加印项目xm2289、xm3775、xm4849、xm5092,图书入库时即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xm5667为再版图书,在编辑系统或印制系统里,点击生成新书,故图书信息里产生一条新的图书信息,但版次、印次、图书信息均可以手工改动,故出现了图书信息里b2y9的出版日期为2012-05-30。

从实例中看出,出版社依据erp管理系统计算的出版日期不准确,从而导致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依据不充分。

出版物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有三个要素,一是版龄,即图书的出版
日期,二是期末图书的库存码洋,三是图书成本码洋率。

以上列述了版龄计算的困难,对于第二个要素,即期末图书的库存码洋,由库存数量和图书定价,直接取得,在此不再详述。

以下对第三个要素,即成本码洋率发表一孔之见。

每年末,甲出版社对期末图书进行分年核价,当年出版的,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一年出版的,存货跌价准备应有余额为图书码洋的10%;前两年出版的,存货跌价准备应有余额为图书码洋的20%;前三年及三年以上出版的,按图书的实际成本码洋率计提。

在此,本人想探讨前三年及三年以上图书的成本码洋率的数据来源问题。

如甲出版社,2012年12月31日,期末已完工产品3802种,按全印量计算的产成品码洋为702006804,产成品成本为204157128.29元,平均成本码洋率为29.08%。

而三年及以上版龄的图书品种为1660,码洋为22916128.9元。

由于难以划分清楚期末产成品的版龄,审计部门在年报审计时,采用了全图书的平均成本码洋计算三年及三年以上图书的应有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即用3802种图书的平均成本码洋率计提1660种图书的存货跌价准备,范围不一致,依据不充分。

三、探索与思考
鉴于以甲出版社为代表的传统出版企业期末对纸质出版物计提
存货跌价准备时,都会遇到类似的困惑,在此,本人提出自己的不成熟之见。

1.进行书号精细化管理,无论是首印或者重印,一个版印次对应
一个书号,对应一个出版日期。

2.在erp系统里,出版日期以印制科提交的印刷日期为准,即出版日期不得早于印刷日期。

3.发行系统和物流系统均以项目信息为基础单位,归集反映图书收发、结存情况;物流系统实行机械化操作,凭借图书的isbn扫码入库和出库,减少人为差错。

当前出版物的收发仍以人工分捡为主,建设采用条码数据采集器,根据图书的实际版印次和条码,进行精确收发,杜绝串货。

4.完善erp管理系统,在erp系统里实现以版印次为单位,对图书进行成本效益管理,不再像目前这样,成本归集和图书销售分属不同的板块,造成期末图书成本码洋率难以精确计算。

如果实现以版印次管理图书,期末直接以该书的实际成本码洋率计算即可。

作者简介:李玉文(1974-),女,安徽合肥人,黄山书社主办会计,会计师,研究方向:出版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的改革需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化管理及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