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水文地质勘察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
水文地质测绘
三、岩溶水点的调查 (1)水点的地面标高及所处地貌单元的位置和特点,水头出露点的地层层位 、岩性、产状及所处构造行迹的部位,构造与岩溶的发育关系,结构面的产状及 其力学性质,水理性质。 (2)观测水位标高和埋深,水的物理性质,量侧水温、洞温、观测溶洞的水 流流向、流速,洞内的瀑布成因及落差,地下湖及地下河的规模及径流地段,了 解水生动物活动情况。 (3)搞清每个岩溶点与邻近水点以及整个地下水系的关系,必要时进行追索 或进行连通实验,搞清地下水的来龙去脉。
6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
水文地质测绘
二、泉的调查 (1)泉水出露的地形地貌部位、高程及与当地基准面的相对高差 (2)泉水出露的地质构造条件涌出地面时的特点(几股水流,还是成片外渗 )。 (3)判断泉的补给泉水的含水层,绘制泉水出露的素描图。 (4)取水样进行化学分析,量测流量及水温,了解流量的稳定性 (5)了解泉的利用情况及进一步扩泉的可能性。 (6)对于特殊沉淀物进行鉴别和化验 (7)对于 人工挖泉,了解挖掘位置、埋深等 (8)对于流量大的泉水,调查水的去路,重大泉进行动态监测 (9)矿泉要特别注意水位、化学成分、成因、地质构造条件。 调查过程中填写相关表格。
初步勘查的任务: 在选定的富水地段进行中等比例尺(1:2.5万~1:5万)水文地质 测绘,并投入少量的勘探、实验、短期地下水 动态观测,提出布 置取水源地的有利地段,初步评价水资源的水质和水量,为水源地 初步设计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2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
概述
详细勘查的任务: 在选定位置上,进行大比例尺(1:1万~1:5000)水文地质测绘,并投入大量 的勘探、实验、进行不少于一年的地下水 动态观测,全面评价水资源和开采条 件,为取水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1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
概述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勘察阶段的划分和设计阶段相适应。 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勘察可分为:水资源调查、普查、详查、勘 探和开采五个阶段,具体应用可酌情简化。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1:20万水文地质普查工作基本结束,有些地区 已经完成1:5万水文地质普查工作,因此供水水文地质勘察阶段一 般分为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两个阶段。
8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
水文地质测绘
四、矿坑的调查 (1)矿井的位置及地形特点,矿井与河水的距离,河水位标高与井口标高, 河流的流量,汛期的延续时间和泛滥时淹没的范围。 (2)矿井的修建年代、生产能力、排水设备装置及效率,开采层位及其标高 ,生产工作面、线长度,采空区面积及深度。 (3)开挖井巷和露天矿的涌水量,开采规模增大含水层变化的特点,矿井排 水降落漏斗的形成及扩展情况 (4)观测涌水点,查明地下水进入坑道的状态及坑道充水来源,取水样进行 化学分析。 (5)查明附近构造破碎带、溶洞、老窑时的矿井涌水量情况。 (6)矿井淹没的原因、时间、天然涌水量和疏干排水资料 (7)不同开采方法引起的顶板破坏,地表塌陷和裂缝发展的情况;坑道顶板 和露天矿采矿场边坡稳定性,岩石的工程地质特性,隔水层厚度、作用其上的压 力等
3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
水文地质测绘
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填图 通过野外实地观测和记录描述,将地表直接观测到的地质、水文地质现象( 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关系等),用规定的符号和 花纹,以一定的比例尺勾绘到地形底图上,从而编制水文地质图。
通过对水文地质图分析,可初步了解勘查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地下水作为 供水水源地的可能性做出初步评价,为进一步布置水文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依据。
5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
水文地质测绘
一、水井、钻孔的调查 (1)井孔的位置及其地处地貌单元部位,井孔的深度、构造、形状及口径 (2)测量水位、水温,选择代表性水井进行简易的抽水试验,取水样进行化 学分析。搜集水井的水位和涌水量的变化情况。 对于钻孔要进行水文地质观测、编录及抽水试验。 (3)了解井孔所揭露的地层剖面,确定含水层的位置、厚度及含水性质。 (4)了解水的使用和引水设备情况 (5)对自流井,注重调查出水层位和隔水顶板岩性、水头高度及流量变化情 况。 (6)对坎儿井,应查明各井的剖面及各段暗渠的流量及主要依靠补给水层。 调查过程中填写相关表格。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的主要任务: (1)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主要含水层的分布及含水介质特征。 (2)圈定富水地段,确定水源地范围 (3)查明地下水的水动力学特征、水化学特征及其动态的变化规律。 (4)研究和确定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合理开采的水文地质参数。 (5)预测开发利用地下水过程中可能出现环境地质问题,并为采取科学的预 防和治理措施提供必要的依据。
4
供水百度文库文地质勘察
水文地质测绘
水文地质测绘的比例尺: 初步勘察1:5万或1:2.5万、详细勘察1:1万或更大。 水位地质测绘采用穿越法,科学地布置一系列的观测线以保证能控制全区的 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观测路线一般垂直于底层或构造线的走向,或者沿地貌变化显著方向,布置 沿河谷、沟谷及地下水露头(泉点)较多的地带。 观测点在穿越过程中选定,在底层分界线、物理地质现象发育部位、泉、井 、钻孔、矿井、岩溶水点或地表水等处均布设观测点。
水文地质测绘是平面上了解水文地质条件的一种事半功倍的手段,测绘质量 取决于水文地质调查人员的野外调查经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水文测绘可以得到以下资料: (1)与地下水相关的区域自然条件 (2)区域地质、地貌、第四系沉积物的特征 (3)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特点 (4)含水层的埋藏及分布规律 (5)地下水资源及其开采条件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
概述
为寻找地下水水源而开展的各项工作称为水文地质勘察。 其目的是查明勘察区内地下水的形成、赋存条件及运动规律,寻 找可作为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和其他用水的地下水资源,为地下 水资源的评价、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提供水文地质依据,为 国民经济部门的水源地设计和建设提供水文地质资料。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主要包括: 水文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实验、 地下水动态监测、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开采地下 水的环境评价等。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
水文地质测绘
三、岩溶水点的调查 (1)水点的地面标高及所处地貌单元的位置和特点,水头出露点的地层层位 、岩性、产状及所处构造行迹的部位,构造与岩溶的发育关系,结构面的产状及 其力学性质,水理性质。 (2)观测水位标高和埋深,水的物理性质,量侧水温、洞温、观测溶洞的水 流流向、流速,洞内的瀑布成因及落差,地下湖及地下河的规模及径流地段,了 解水生动物活动情况。 (3)搞清每个岩溶点与邻近水点以及整个地下水系的关系,必要时进行追索 或进行连通实验,搞清地下水的来龙去脉。
6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
水文地质测绘
二、泉的调查 (1)泉水出露的地形地貌部位、高程及与当地基准面的相对高差 (2)泉水出露的地质构造条件涌出地面时的特点(几股水流,还是成片外渗 )。 (3)判断泉的补给泉水的含水层,绘制泉水出露的素描图。 (4)取水样进行化学分析,量测流量及水温,了解流量的稳定性 (5)了解泉的利用情况及进一步扩泉的可能性。 (6)对于特殊沉淀物进行鉴别和化验 (7)对于 人工挖泉,了解挖掘位置、埋深等 (8)对于流量大的泉水,调查水的去路,重大泉进行动态监测 (9)矿泉要特别注意水位、化学成分、成因、地质构造条件。 调查过程中填写相关表格。
初步勘查的任务: 在选定的富水地段进行中等比例尺(1:2.5万~1:5万)水文地质 测绘,并投入少量的勘探、实验、短期地下水 动态观测,提出布 置取水源地的有利地段,初步评价水资源的水质和水量,为水源地 初步设计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2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
概述
详细勘查的任务: 在选定位置上,进行大比例尺(1:1万~1:5000)水文地质测绘,并投入大量 的勘探、实验、进行不少于一年的地下水 动态观测,全面评价水资源和开采条 件,为取水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1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
概述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勘察阶段的划分和设计阶段相适应。 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勘察可分为:水资源调查、普查、详查、勘 探和开采五个阶段,具体应用可酌情简化。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1:20万水文地质普查工作基本结束,有些地区 已经完成1:5万水文地质普查工作,因此供水水文地质勘察阶段一 般分为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两个阶段。
8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
水文地质测绘
四、矿坑的调查 (1)矿井的位置及地形特点,矿井与河水的距离,河水位标高与井口标高, 河流的流量,汛期的延续时间和泛滥时淹没的范围。 (2)矿井的修建年代、生产能力、排水设备装置及效率,开采层位及其标高 ,生产工作面、线长度,采空区面积及深度。 (3)开挖井巷和露天矿的涌水量,开采规模增大含水层变化的特点,矿井排 水降落漏斗的形成及扩展情况 (4)观测涌水点,查明地下水进入坑道的状态及坑道充水来源,取水样进行 化学分析。 (5)查明附近构造破碎带、溶洞、老窑时的矿井涌水量情况。 (6)矿井淹没的原因、时间、天然涌水量和疏干排水资料 (7)不同开采方法引起的顶板破坏,地表塌陷和裂缝发展的情况;坑道顶板 和露天矿采矿场边坡稳定性,岩石的工程地质特性,隔水层厚度、作用其上的压 力等
3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
水文地质测绘
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填图 通过野外实地观测和记录描述,将地表直接观测到的地质、水文地质现象( 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关系等),用规定的符号和 花纹,以一定的比例尺勾绘到地形底图上,从而编制水文地质图。
通过对水文地质图分析,可初步了解勘查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地下水作为 供水水源地的可能性做出初步评价,为进一步布置水文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依据。
5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
水文地质测绘
一、水井、钻孔的调查 (1)井孔的位置及其地处地貌单元部位,井孔的深度、构造、形状及口径 (2)测量水位、水温,选择代表性水井进行简易的抽水试验,取水样进行化 学分析。搜集水井的水位和涌水量的变化情况。 对于钻孔要进行水文地质观测、编录及抽水试验。 (3)了解井孔所揭露的地层剖面,确定含水层的位置、厚度及含水性质。 (4)了解水的使用和引水设备情况 (5)对自流井,注重调查出水层位和隔水顶板岩性、水头高度及流量变化情 况。 (6)对坎儿井,应查明各井的剖面及各段暗渠的流量及主要依靠补给水层。 调查过程中填写相关表格。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的主要任务: (1)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主要含水层的分布及含水介质特征。 (2)圈定富水地段,确定水源地范围 (3)查明地下水的水动力学特征、水化学特征及其动态的变化规律。 (4)研究和确定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合理开采的水文地质参数。 (5)预测开发利用地下水过程中可能出现环境地质问题,并为采取科学的预 防和治理措施提供必要的依据。
4
供水百度文库文地质勘察
水文地质测绘
水文地质测绘的比例尺: 初步勘察1:5万或1:2.5万、详细勘察1:1万或更大。 水位地质测绘采用穿越法,科学地布置一系列的观测线以保证能控制全区的 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观测路线一般垂直于底层或构造线的走向,或者沿地貌变化显著方向,布置 沿河谷、沟谷及地下水露头(泉点)较多的地带。 观测点在穿越过程中选定,在底层分界线、物理地质现象发育部位、泉、井 、钻孔、矿井、岩溶水点或地表水等处均布设观测点。
水文地质测绘是平面上了解水文地质条件的一种事半功倍的手段,测绘质量 取决于水文地质调查人员的野外调查经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水文测绘可以得到以下资料: (1)与地下水相关的区域自然条件 (2)区域地质、地貌、第四系沉积物的特征 (3)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特点 (4)含水层的埋藏及分布规律 (5)地下水资源及其开采条件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
概述
为寻找地下水水源而开展的各项工作称为水文地质勘察。 其目的是查明勘察区内地下水的形成、赋存条件及运动规律,寻 找可作为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和其他用水的地下水资源,为地下 水资源的评价、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提供水文地质依据,为 国民经济部门的水源地设计和建设提供水文地质资料。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主要包括: 水文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实验、 地下水动态监测、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开采地下 水的环境评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