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边境民族村落旅游综合开发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卷第2期许昌学院学报Vol.32.No.2 2013年3月JOURNAL OF XUCHANG UNIVERSITY Mar.2013
文章编号:1671-9824(2013)02-0114-04
广西边境民族村落旅游综合开发探索
陈俊安,麻新华,唐柳春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广西崇左532200)
摘要:边境民族村落旅游综合开发应通过优势品牌打造、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机制建设等,以实施国家战略和实现当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边境民族村落;旅游;综合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
旅游业具有产业联系广的特点,旅游开发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旅游综合开发是在旅游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以旅游资源的挖掘和产品加工为核心,以旅游品牌建设、旅游产品的营销、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协调旅游相关方利益为主要内容,实现旅游区域与非旅游区域、旅游企业与非旅游企业、企业与社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持续、协调、全面发展的旅游开发理念.乡村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地区的以乡村事务为旅游开发对象的旅游活动.广西边境民族村落既是经济发展的难点,又是特色农业资源、民俗旅游资源的亮点,还是生态的弱点.通过边境民族村落旅游综合开发探索一条既对解决三农问题有帮助,又对广西边疆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态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旅游开发模式.
1边境民族村落旅游开发意义与作用
1.1对地方扶贫开发的促进意义与作用
2012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中,除辽宁、西藏外,仅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广西、云南和新疆六个边境省区中就有181个,占全部592个中的近1/3.广西有8个边境县(市)与越南接壤,其中国家级贫困县3个.201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由国家民委、发改委和财政部组织编制通过“大力培育开发具有边境特色的重点旅游景区和线路,鼓励发展边境旅游、民族特色村寨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探险旅游、农业旅游等特色旅游”的《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1 2015年)》.边境民族村落旅游是乡村特色资源与旅游结合,通过旅游开发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和地方财政双脱贫致富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边境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
1.2对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和促进地方经济意义与作用
中国与东盟国家区域经贸合作主要体现“一轴两翼”战略.“广西边境地区”正处于“一轴”(“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之上,成为“一轴”中的重要环节.2008年,中越成为对方第一大国外客源市场,广西共接待外国游客1200138人次,其中越南旅游者172324人次,占国外游客量的14.4%.边境旅游开发是推动国际间合作,密切两国关系,顺应国家战略、时代潮流、地方经济发展而作.
1.3对当地文化保护的促进意义与作用
乡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流失,农村成为空心村.进城务工人员受到国际化、都市文化影响,传统文化、传统民俗文化传承后继乏力.乡村旅游开发通过节庆礼仪、饮食习俗、民间健身活动与赛事、民间演艺的展演,挖掘传统文化,使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由外部推动转变成内部自觉自愿行为.
1.4村落旅游发展对三农问题解决的促进意义与作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未来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没有农民的富裕、农村的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很难实现.村落旅游是农业、农村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交叉型产业,通过旅游开发,
收稿日期:2012-10-25
基金项目:广西师范大学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边疆问题研究”专项课题立项经费资助(XWSKYB2010010);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科研项目立项经费资助(XYYB2010015);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华南边疆问题研究基地“中越边境民族村落文化旅游发展研究团队”项目立项经费资助
作者简介:陈俊安(1976—),男,苗族,湖南怀化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经济.
511第32卷第2期陈俊安,等:广西边境民族村落旅游综合开发探索
推动农村发展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环境美化、促进村容整洁、乡村文化建设,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增加农业和农村资源的附加值,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2边境民族村落旅游综合开发的资源优势分析
2.1边关魅力的吸引
广西边境地区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自古就是边关重镇和著名商埠.中越边境地区除了秀丽的自然风景外,尤其以军事历史文化和南国边关多民族聚居地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最为显著.沿边境线分布连接中国东兴与越南芒街的中越友谊大桥、2008年加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北仑河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新德天跨国瀑布等跨国景区;以及东兴金滩海滩、百色通灵大峡谷和古龙山峡谷、东兴京族风情的“京族三岛”等中国景区;有“海上桂林”之称的越南下龙湾、越南明珠之称的越南北部高山度假胜地沙坝等越南名胜.边境贸易繁荣,沿边境线分布5个一类口岸,7个二类口岸,25个边民互市贸易点.由于边境地区在近代历史中的特殊地位,形成了凭祥友谊关、大小连城,及印支共在海外基地的重要部分广西龙州县南街99号遗址,以及保存完好的越南胡志明的革命活动遗址———越南北坡中央机关遗址,厚重的军事历史、丰富的古迹遗址、繁荣的边境贸易形成了“边境、边关、边贸”为主要特色的旅游资源.
2.2特色民族文化的品牌效应
广西边境地区居住着汉、壮、瑶、京等10多个民族.这些民族跨境而居,在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壮族铜鼓文化、天琴民间艺术表演,民族体育运动、京族节庆文化、黑衣壮特色服饰.这些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特色浓郁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开发这一地区的文明成果和智慧结晶,民族艺术奇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动旅游开发的优质资源.2.3特殊地理环境的特色农业
广西边境地处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横贯广西中部,南濒热带海洋,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6.5 23.1ħ之间,有丰富的热带和亚热带物种资源.中山、低山、丘陵和石山面积约占广西陆地面积的70.8%.石灰岩地层分布广,岩层厚,褶纹断裂发育,为典型的岩溶地貌地区,千百年来形成了生态种植模式.特色农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三大优势.
2.3.1特色农业资源
广西边境地区位于我国大陆南端,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水果生产区域之一,有红毛丹、山竹、甘蔗、芒果、香蕉、橡胶、荔枝、茶叶、菠萝蜜、番石榴、蒲桃、龙眼、山黄皮等特色水果,近年来也引进了外国品种,澳洲坚果、百香果,广西将成中国“热带水果天堂”,同时,还有海产品与海产养殖.适合开展采摘、种植、垂钓、捕捞、观赏、品尝、茶艺表演等旅游项目.
2.3.2特色农业生态模式
边境地区多为喀斯特岩溶区,地表保水能力差,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成熟的农业种植模式有“山地生态农业模式”、“多样化多层次立体结构生态农业模式”、“物质多次循环利用生态农业模式”、“互联式生态农业模式”、“发展大农业与二、三产业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等[1],建设了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区.
3边境民族村落旅游综合开发策略
3.1发挥地域优势、打造多元化旅游品牌
3.1.1特色农业品牌开发
农业是农村主要生态景观,农业观光是游客进行乡村旅游的主要目的.边境特色农业品牌的建设,依托农业示范园、生态农业园、特色农产品种植园,通过特色食品开发、农事活动展示、农村民俗活动表演、特种海产品养殖及捕捞,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展示乡村特有的地方性农耕经验、种植技术及生活习俗,引导旅游者参与农业生产活动,使旅游者在亲手操作中丰富自己的阅历,在与农民的亲密接触中回溯祖先们所创造的灿烂的农业文明史[2].
3.1.2边境贸易旅游品牌
广西与越南边境线长达1020公里,2008年从广西道路口岸友谊关公路、东兴公路、水口公路、龙邦公路及凭祥铁路出入境游客高达562万,其中出境达279万,入境达283万[3].广西现有边境开放市镇和边境经济合作区两个———凭祥市、东兴市;广西与越南陆地边境已经开放的有凭祥、友谊关、东兴、水口、龙邦等5个一类口岸;垌中、爱店、平而、科甲、硕龙、岳圩、平孟等7个二类口岸,浦寨、弄瑶、爱店、水口、那花等25个边民互市贸易点[4].该品牌依托边贸口岸及互市点、经济合作区,创新合作制度,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口岸专业化,口岸功能明确的边贸市场.重点建设凭祥红木文化产业城、叫隘水果交易市场、滩散海产品交易市场、爱店中草药专业市场等农产品交易市场;加快培育和发展东兴市边民互市贸易综合市场、龙州东盟商贸城、凭祥南山建材专业市场等日用消费品交易市场;积极打造东兴市橡胶交易市场、白龙煤炭交易市场、企沙港钢材交易市场、岩应矿产品交易市场、钦州市边贸煤炭交易市场等生产资料市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