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足迹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农村发展系博士研究生吴文彬

一、生态足迹理论的提出

1.生态足迹理论形成的背景

20世纪50年代以来,工业化和技术进步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但同时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森林大量砍伐、河流与大气污染、农田沙漠化日益严重、化学物品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污染、能源匮乏以及气候异常等等,环境的变化严重威胁了人们生活。1962年,卡尔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通过大量的事实向人们展示工业生产在创造工业文明的同时也在残忍的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震惊世界的《增长的极限》,认为如果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及资源消耗等以继续增长趋势发展下去,地球可能会面临灾难性的崩溃,因此,需要尽快采取行动终止这种不正常的发展状态。

为了应对严峻的环境形势,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号召各国政府和公众采取措施,协调合作,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可持续发展作为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逐步被人们接受和实施。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观点在于:一是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即经济发展不应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以致威胁人类生存的基础,环境的承载力应足以支持经济发展;二是强调代际之间的公平,即当代人满足自己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后代人的发展,给予后代人同等的发展机会和资源基础,保证发展的公平性。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超越了传统的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忽视保护环境的观念,它强调人类的需求要建立在大自然可以再生的范围之内,强调生态承载力阈值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评估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筛选、界定和建立环境资源承载力的指标体系以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和程度。随着研究的深入,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指标,比较有影响力的包括人文发展指数、绿色GDP、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标、社会-生态指标以及生态足迹等。生态足迹作为定量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以其简明、直观和易操作性成为评价可持续发展程度的重要工具。

2.生态足迹的概念及基本理论

生态足迹由加拿大人William及其博士生Wackernagel 在20世纪初提出,是指生产一定人口所消费的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消费生产的废弃物所需要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Wackernagel,1996)。William曾将其形象地比喻为:‚一只负载着人类与人类所创造的城市、工厂……的巨脚踏

在地球上留下的脚印‛。1996年以后,William和Wackernagel 从不同侧面对其进行了解释:‚一个国家范围内给定人口的消费负荷‛、‚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1999年,Wackernagel将生态足迹定义为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

生态足迹理论将人类活动的影响表达为各种生态空间的面积,进而判断人类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的范围之内(李利锋、成升魁,2000),其理论基础在于:(1)人类可以测度自身所消费的绝大多数资源以及产生的废弃物的数量;(2)所消费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可以转换成相应的生物生产面积。[1]生物生产性面积是表达的基础,为各类不同的自然资本提供统一度量的转换标准。生物生产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生命过程所必须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新的物质,从而实现物质和能量的积累【20】,生物生产性土地包括耕地、草地、森林、化石能源用地、建筑用地和海洋6大类。而生态承载力是指将一个地区所能提供给人类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以表征该地区的生态容量【22】。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如果生态足迹大于生态承载力为生态赤字,相反则为生态盈余,比较结果测度了人均占有资源量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关系,衡量了可持续发展的程度。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研究尺度

(1)全球尺度。Wackernagel等(1997)首先应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世界上52个国家和地区1997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全球平均人均生态足迹为2.8hm2,而可利用生物生产面积仅为 2 hm2,全球人均生态赤字0.8 hm2。WWF从1998年开始发布显示自然世界的状况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地球生命力报告》。《地球生命力报告(2006)》显示:从1970年到2003年,全球‚生命地球指数‛下降了30%,人类正在以一种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坏着自然生态系统;2003年,全球的生态足迹为141亿公顷,人均足迹为2.2全球公顷,生产性面积提供的总量为11.2个全球公顷,人均生物承载力为1.8全球公顷。报告指出,从80年代后期以来,一直处于‚生态足迹‛过度超过地球的生物承载力的状况,2003年超过的幅度达到了25%,人们的生存环境正在遭受严重的威胁。

(2)国家和区域尺度。在国外研究方面,《Ecological Footprint Atlas 2010》提供了2007年各大洲的生态足迹状况,非洲人均消费生态足迹1.4gha,亚洲为1.8gha,欧洲为 4.7gha,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为 5.5gha以及北美为7.9gha。Lenzen 和Murray(2001)利用实用土地面积和排放物对澳大利亚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其生态足

迹为13.6ha/cap,Rawshan Ara Begum等(2009)基于改进的投入产出方法和生态账户计算了马拉西亚的生态足迹,认为马来西亚人均0.304公顷就可以满足现有消费和生活方式。

国内研究方面,谢高地等(2001)计算了1995年中国自然资产利用的生态空间占用情况,结果表明中国人均占用生态空间为1.848hm2,中国实际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65 hm2。陈敏等(2005年)采用可变世界单产法计算了1978~2003年中国生态足迹,表明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由0.873hm2上升到 1.547 hm2,生态赤字逐年增加。陈成忠、王晖(2009)利用新的产量因子计算方法,对中国1949~2006年的生态可持续性进行了长时间序列的动态评估。此外、徐中民、刘宇辉和彭希哲【5】以及陈丽萍和杨忠直【6】也对中国的生态足迹状况进行了测算和分析。从区域层面上,陈东景等(2001)应用中国西北五省区的截面统计资料对该区域1999年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彭希哲,刘宇辉(2004)对中国西部12省、直辖市、自治区生态适度人口进行了估算。在不同的省份研究上,不同学者对不同省市的生态足迹进行测算和研究,包括李金平、王志石【25】、陈立群【26】、郭秀锐【27】以及谈静华【28】等,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市的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大部分省市处于生态赤字状态。

2.研究方法的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