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温度湿度控制

合集下载

蔬菜大棚的原理

蔬菜大棚的原理

蔬菜大棚的原理
蔬菜大棚的原理是利用温室效应,通过透光覆盖材料和环境调控装备来形成局部小气候,为蔬菜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进行高效生产。

具体来说,大棚可以控制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和气体条件来满足蔬菜的生长需求。

1.温度控制:大棚通过内部加热或冷却来调节室内温度,以适应不同蔬菜对温度的需
求。

一般来说,蔬菜生长的最佳温度在15°C-25°C之间,但不同蔬菜对温度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2.湿度控制:大棚可以通过室内喷雾、浇水等方式来调节室内湿度,以满足蔬菜对湿
度的需求。

适宜的湿度条件有助于蔬菜的生长和发育,一般来说,蔬菜生长的最佳湿度在60%-70%之间,但这也因蔬菜种类而异。

3.光照控制:大棚通过遮光和透光来调节室内的光照条件,以满足蔬菜的光照需求。

蔬菜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但过强的光照可能会对蔬菜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大棚可以通过内部遮光和透光来调节室内的光照强度。

4.气体控制:大棚内的气体浓度对蔬菜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通风和换气,大棚
可以调节室内的气体条件,以满足蔬菜的生长需求。

这有助于保证蔬菜在良好的空气环境中生长,避免有害气体积累对蔬菜造成的损害。

总之,蔬菜大棚通过人为地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调整蔬菜生产季节,以满足市场需求,促进蔬菜优质高产。

这是一种有效的农业生产方式,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满足人们对新鲜蔬菜的需求。

温室大棚如何控制湿度?

温室大棚如何控制湿度?

温室大棚如何控制湿度?温室大棚是现代农业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它能够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种植各种作物。

但是,温室内的湿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来控制温室大棚的湿度。

1. 确定合适的湿度范围在控制温室大棚的湿度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样的湿度范围对植物最适宜。

一般来说,大多数作物的生长需要的湿度在40%-60%之间。

不同的植物对湿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种植不同的作物时,需要对湿度范围进行调整。

2. 提高通风量通风是控制温室大棚湿度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合适的通风能够有效地排出温室内湿气和热量,降低湿度。

因此,在设计温室大棚时,应该考虑到通风的问题,并安装适当的通风设备,如插电式风扇、自然通风窗等。

此外,在使用通风设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和通风方式;•根据天气和季节调整通风量,并保持通风均匀;•避免通风过度,导致温室内温度过低。

3. 控制灌溉量灌溉量也是影响温室大棚湿度的因素之一。

过度灌溉会增加温室内的湿气量,导致湿度过高;不足的灌溉则容易导致湿度过低。

因此,在灌溉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根据植物的需水量和天气条件,合理控制灌溉量;•避免水分积聚在地面上,造成空气湿度升高;•防止水分流失过快,导致土壤干燥。

4. 增加加热设备在一些寒冷的地区或季节,温室内温度往往较低,湿度也相应较低。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温室内加装加热设备,如电暖器、燃气热水器等,提高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但是,在使用加热设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根据天气和季节适时开启和关闭加热设备,避免造成能源的浪费;•控制加热设备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造成温室内湿度下降;•增加加湿器的使用,保持湿度的平衡。

5. 使用除湿设备在一些潮湿的地区或季节,温室内湿度往往较高,此时可以使用除湿设备来控制湿度。

常见的除湿设备有除湿机、除湿箱等。

但是,在使用除湿设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根据温室内的湿度情况选择合适的除湿设备;•控制除湿设备的使用时间和使用频率,避免湿度过低;•针对植物的需求适当调整湿度范围。

温湿度控制器的使用说明书

温湿度控制器的使用说明书

温湿度控制器的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概述:感谢您选择使用我们的温湿度控制器。

本使用说明书将为您提供操作指导和详细参数说明,帮助您更好地使用该产品。

产品概述:本产品是一种具有温湿度检测与控制功能的设备,适用于室内温湿度的自动调节。

产品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控制精度高,性能稳定可靠,易于操作和安装,广泛应用于温室、工厂、药厂、实验室、仓库等场所。

使用方法:1.安装及接线本产品提供多种安装方式,用户可按照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安装。

为了保证操作安全,请先停止电源,并确认电路无电之后再进行接线。

2.操作电源启动后,本产品会自动开始检测环境温湿度,并将检测结果在屏幕上显示。

用户可通过屏幕上的按键调节目标温湿度值和工作模式。

也可通过RS485接口与计算机通信,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监测。

3.注意事项1)本产品请勿直放在阳光下或潮湿的环境中,避免受到过度照射或受潮而影响正常使用。

2)请勿随意打开产品外壳,以免影响产品性能。

3)为了保证产品性能,建议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工作精度与可靠性。

4)本产品配有过温、过湿等保护功能,当环境温湿度超出设定范围时,控制器会自动停止工作,以避免对设备和环境的影响。

参数说明:1)功率电源:AC220V±10% 50/60HZ2)温度测量范围:-40℃~+100℃3)湿度测量范围:0%~100%RH4)温控精度:±0.5℃5)湿度控制精度:±5%RH6)安装方式:支持多种安装方式,包括嵌入式、壁挂式等。

结论:温湿度控制器是一种高性能、高精度的温湿度自动调节设备,适用于不同场合的使用需求。

本使用说明书提供了详细的产品参数和操作方法,我们相信您通过本说明书的阅读和理解,一定能更好地使用本产品。

同时,本公司也期待着您宝贵的建议和意见,以便更好地为您提供服务。

温室大棚温度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温室大棚温度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温室大棚温度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摘要:该文介绍了了一个温室大棚温度以及湿度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大棚温度湿度自动控制系统由主控制器AT89S51单片机、H104陶瓷湿度传感器、AD590温度传感器等构成,实现对温室大棚温湿度的检测与控制,从而有效提高温室的产量。

这个设计的系统具有成本低,同时运行稳定等特点。

这个系统首先对室内的温度以及湿度进行采集, 接着根据测量的参数对于温度和湿度进行自动调节,最后达到温室大棚的温度、湿度自动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温室大棚温度湿度自动检测自动控制想要实现对于一个地方湿度以及温度的控制,过去传统的做法是:使用湿度计以及温度计来对其湿度以及温度值进行测量,接着人工的方法来其进行加湿以及加热操作或者是采用适当通风以及降温设备来控制其的湿度以及温度。

但是使用湿度计以及温度计直接进行人工测量的缺点是其精度相对其他方式来说比较低,此外采用人工读数这种方式有可能产生很大的读数以及偶然误差,因此人工对于进行温湿度检测的方式不仅速度慢,精度低,实时性差,而且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

如今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各个方面的进步,在温湿度的控制方面也不例外。

现代的控制主要是温湿度监测系统的出现,这是由各种模数转换器以及传感器等组成的,同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将其对湿度以及温度的检测速度提高很多,同时测量的精度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强度,但有时候所采用的传感器定平稳性比较差,灵敏度比较低,就会导致其系统可靠性以及检测的精度还不够理想。

最近几年来,单片机和计算机的发展以及广泛应用,人们对相关检测的稳定性、准确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设计就是针对此问题,设计相对性能稳定、精度高的温度湿度控制装置。

该仪器可广泛应用于大棚、仓库、体育场等领域。

1 温室大棚温度湿度自动控制设计思路将单片机作为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为了能够进行数据处理,单片机控制温度传感器经过处理的信号,把信号通过单总线传递到单片机上。

温室工程调控最佳方案

温室工程调控最佳方案

温室工程调控最佳方案一、引言温室是一种人工营造的种植环境,可以在任何季节和任何地点种植各种作物。

温室工程调控是指对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气体浓度、病虫害防治等进行控制,以达到最佳种植环境,提高生产效益。

本文将从温室环境调控的基本原理入手,结合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提出一套最佳的温室工程调控方案,以期实现高效稳定的温室种植生产。

二、温室环境调控的基本原理1. 温度控制温室内温度是温室环境中最基本的因素之一,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所以温室温度的调控十分重要。

传统的温室温度调控主要依靠通风和加热设备来实现,现代温室则引入了自动控制系统,通过温控仪器实时监测温度,自动调整通风和加热设备,保持温室内的理想温度。

2. 湿度控制温室内的湿度也对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导致作物叶片枯萎、腐烂或者干旱,所以温室湿度的调控同样很重要。

传统的温室湿度调控主要依靠通风和喷水设备来实现,现代温室则引入了自动控制系统,通过湿度控制器实时监测湿度,自动调整通风和喷水设备,保持温室内的理想湿度。

3. 光照控制光照是作物生长的能量来源,对于光照的调控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温室内的光照控制可以通过调节遮阳网和灯具的方式来实现。

在现代温室中,还可以通过光照控制系统来实现自动调节,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外界光照条件,合理安排温室内的光照。

4. 气体浓度控制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也对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适当增加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可以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作物的产量。

传统的温室二氧化碳浓度调控主要依靠通风和植物呼吸排出二氧化碳的方式来实现,现代温室引入了二氧化碳浓度控制系统,通过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仪器和二氧化碳供给设备,实现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自动调节。

5. 病虫害防治温室种植环境的密闭性和高湿度都是病虫害滋生的理想条件,因此对病虫害的防治也是温室环境调控的重要内容。

温室大棚种花注意哪些事项

温室大棚种花注意哪些事项

温室大棚种花注意哪些事项温室大棚是一种控制气候环境的种植设施,可以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促进花卉生长和发展。

在种植花卉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

1.温度控制:温室大棚中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来说,花卉生长较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25摄氏度。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花卉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根据花卉的种类和生长阶段来调整温度控制系统。

2.光照管理:光照是花卉生长的重要因素,光照不足会导致花卉长势弱,花朵开放不良;光照过强则可能烧伤花卉叶片。

温室大棚中可通过使用遮阳网、调整遮光率或人工补光等方式来合理管理光照。

3.湿度调控:温室大棚内的湿度控制对花卉生长非常重要。

湿度过高容易引发病虫害,湿度过低则会导致花卉叶片枯萎。

根据花卉的喜湿性,合理调节温室内的湿度,可以通过喷雾灌溉、湿度传感器等手段来控制。

4.土壤管理:温室大棚中的花卉种植需要使用合适的土壤。

花卉的根系在土壤中生长,所以土壤的肥力和通气性对花卉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使用营养丰富的培养土壤,定期添加有机肥料,保持土壤湿润。

5.领域管理:温室大棚内种植花卉时,要合理规划和管理花卉的种植空间。

不同花卉种类和生长阶段对空间需求不同,要确保花卉之间有适当的距离,以避免争夺阳光、水分和营养物质。

6.病虫害防治:温室大棚中的花卉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如蚜虫、白粉病、霉菌病等。

要定期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使用生物控制等。

7.水肥管理:温室大棚内的花卉需要定期浇水和施肥。

浇水时要保持水分均匀和适度,避免水浸泡花卉根部导致根腐。

施肥时要根据不同花卉的需求,在适当量的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中做出选择。

8.定期修剪和整理:温室大棚中的花卉需要定期修剪和整理,以保持良好的外观和形态。

及时剪除枯萎的花朵和叶子,保持植株健康生长,并通过整理花卉的姿态,使花卉更加美观。

9.健康监测:温室大棚中的花卉要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包括观察花卉的生长状态、叶片颜色、病虫害情况等,并记录下来。

设施农业中的温室气候控制技术

设施农业中的温室气候控制技术

设施农业中的温室气候控制技术设施农业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温室气候控制技术则是设施农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温室气候控制技术的重要性在设施农业的温室环境里,作物生长依赖于适宜的气候条件。

如果气候条件不佳,作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例如,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作物水分过度蒸发,进而使作物枯萎;温度过低则可能会冻伤作物,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湿度不合适也会引发诸多问题,湿度过高容易滋生霉菌等有害病菌,湿度过低又会使作物缺水。

光照不足会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使作物无法有效地合成有机物质,导致生长缓慢。

二氧化碳浓度过低同样不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因此,温室气候控制技术的存在意义就在于为作物营造出最佳的生长环境,以确保作物能够健康、快速地生长,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二、温度控制技术加热技术在寒冷的季节,为了保证温室内部的温度适宜作物生长,常常需要采用加热措施。

常见的加热方式有热风炉加热。

热风炉通过燃烧燃料,将空气加热后,利用风机把热空气输送到温室的各个角落。

这种方式加热速度较快,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温室的温度。

还有水暖加热,水暖系统通过锅炉将水加热,热水在管道中循环流动,通过散热器向温室释放热量。

水暖加热的优点是温度较为稳定,而且可以利用夜间低谷电价来降低运行成本。

降温技术当夏季气温过高时,降温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风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降温方式,自然通风通过温室的通风口,利用热压和风压的作用,使室内外空气进行交换。

而机械通风则借助排风扇等设备,增强通风效果。

遮阳降温也是常用的方法,遮阳网可以阻挡部分阳光直射,减少温室吸收的热量。

还有喷雾降温,通过喷头将水雾化后喷洒在温室内部,水分蒸发时会吸收热量,从而降低温室的温度。

三、湿度控制技术加湿技术在干燥的季节或者气候干燥的地区,为了满足作物生长对湿度的要求,需要进行加湿操作。

常见的加湿方式有喷雾加湿,通过喷雾系统将水雾化成微小的水滴,增加空气湿度。

还有湿帘加湿,湿帘在风机的作用下,水分蒸发使周围空气湿度增加。

利用遮阳网和温室控制温度和湿度

利用遮阳网和温室控制温度和湿度

利用遮阳网和温室控制温度和湿度
在农业生产中,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更好地控制这两个因素,农民们常常使用遮阳网和温室。

遮阳网是一种覆盖在植物上的网状物,它的作用是遮挡阳光,防止阳光直射植物,从而降低植物表面的温度。

在夏季高温时,遮阳网能够有效地降低植物所受到的阳光照射强度,使植物保持适宜的生长温度。

温室则是一种能够调节温度和湿度的设施。

通过温室的密闭空间,农民可以控制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从而为植物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温室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需要来调节温度和湿度,并且能够防止外界环境对植物的影响。

在使用遮阳网和温室时,农民需要注意它们的维护和保养。

遮阳网需要及时清洗和更换,以确保其遮阳效果;温室则需要定期进行通风和清理,以保持其良好的使用效果。

总的来说,遮阳网和温室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工具,它们能够帮助农民更好地控制温度和湿度,从而为植物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正确使用和维护这些工具,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益。

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

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

蔬菜大棚控制系统设计在农业生产中,蔬菜大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能为人们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在蔬菜大棚中,最关键的是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营养液等的控制方法。

传统的控制方法完全是人工的,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很低。

我的作业设计是蔬菜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该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温度传感器DSl8B20、湿度传感器是HR202、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液晶显示LCD1602、键盘等组成。

此设计克服了传统农业难以解决的限制因素。

因此就必须利用环境监测和控制技术。

对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进行测控。

一、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及控制系统设计环境自动化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框图如图l 所示。

控制系统主要有单片机、数据采集模块、数据转换电路、报警装置、执行机构、主控计算机等组成。

其核心是单片机芯片组,作为系统各种参数的处理和控制器。

完成各种数据的处理和控制任务。

同时将处理后的数据传送给主机。

实际应用时可根据被测控参数点的个数和控制的要求来决定单片机的数目。

环境因素数据采集模块由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C02浓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等组成,分别实时采集各测控点的温度、湿度、C02浓度、光照度等环境因素模拟量并转换为电信号。

经前置放大后送给A/D 转换芯片。

数据转换电路包括A /D 转换和D /A 转换电路。

完成模拟量和数字量之间的相互转换。

执行机构包括各种被控制的执行设备。

在系统的控制下启动调节设备如喷雾机,吹风机,加热器,CO2发生器等进行升温降温、加湿换风、C02浓度调控、光环境调控、土壤环境调控等操作来调节大棚内的环境状态。

另外还有光电驱动隔离,其作用是有效地隔离控制部分和执行部分。

抑制大电流、大功率负载开启产生的各种电磁辐射和电压冲击等干扰,保证系统可靠稳定地工作。

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在单片机内设定温度、湿度、C02浓度、光照度等环境因素的上下限值和报警值并予以保存,各种传感器实时检测到的参数值送到单片机后与其设定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在设定的上下限值范围内。

温室环境调控技术与方法

温室环境调控技术与方法

温室环境调控技术与方法温室环境调控技术与方法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手段,对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环境因素进行调节和控制,以创造最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温室环境调控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延长作物的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本文将介绍温室环境调控的一些常用技术和方法。

温室内的温度调控是温室环境调控的重要内容之一。

温室内的温度受到外界气温、日照强度、风速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保持温室内的适宜温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安装温室遮阳网,降低温室内的日照强度,避免过度高温。

二是利用温室通风系统,通过开启温室侧窗或顶窗,调节温室内外的气流,降低温室内的温度。

三是利用温室散热系统,通过水蒸发、冷凝等原理,降低温室内的温度。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温室内外温度差异和作物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温度控制效果。

温室内的湿度调控也是温室环境调控的重要内容之一。

温室内的湿度对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保持适宜的湿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利用温室喷雾系统,通过喷洒水雾的方式增加温室内的湿度。

二是使用温室加湿器,通过加热蒸发水的方式增加温室内的湿度。

三是利用温室通风系统,通过调节温室内外的气流,降低温室内的湿度。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进行合理调整,以保持温室内的适宜湿度。

温室内的光照调控也是温室环境调控的重要内容之一。

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能源,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直接的影响。

为了保证适宜的光照条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利用遮阳网调节温室内的光照强度,避免过强的光照对作物造成伤害。

二是合理安排温室内作物的布局,使得光照能够均匀地照射到每一株植物上。

三是利用温室内的人工照明系统,补充不足的自然光照。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作物的光合作用需求和生长阶段进行灵活调整,以创造最适宜的光照环境。

温室内的通风调控也是温室环境调控的重要内容之一。

温室内的通风可以有效地调节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和CO2浓度,为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基于plc的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设计

基于plc的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设计

基于plc的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设计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温室大棚已经成为了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温室大棚能够提供稳定的环境条件,为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而温湿度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温湿度的控制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PLC的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设计方案。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设备,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高灵活性等特点。

在温室大棚的温湿度控制中,PLC可以实现对温度和湿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以及对加热器、通风机和喷雾器等设备的控制。

首先,需要安装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在温室大棚内部,以实时监测温湿度的变化情况。

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模拟信号传输给PLC。

其次,PLC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进行处理和转换,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

然后,PLC会根据预设的温湿度范围进行判断,确定当前温湿度是否处于合适的范围内。

如果温度过低,PLC将会启动加热器来增加温室内部的温度。

加热器可以通过PLC的输出模块进行控制,根据需要调节加热器的功率和工作时间。

如果温度过高,PLC将会启动通风机来降低温室内部的温度。

通风机可以通过PLC的输出模块进行控制,根据需要调节通风机的转速和工作时间。

如果湿度过低,PLC将会启动喷雾器来增加温室内部的湿度。

喷雾器可以通过PLC的输出模块进行控制,根据需要调节喷雾器的喷雾量和工作时间。

如果湿度过高,PLC将会启动通风机来降低温室内部的湿度。

通风机同样可以通过PLC的输出模块进行控制,根据需要调节通风机的转速和工作时间。

此外,为了保证温湿度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在PLC中设置一些保护功能。

比如,当温度超过预设范围时,PLC可以自动关闭加热器,避免温度过高造成作物受损。

当湿度超过预设范围时,PLC可以自动关闭喷雾器,避免湿度过高导致病菌滋生。

此外,还可以将PLC与互联网相连,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通过互联网可以实时获取温湿度数据,并且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控制加热器、通风机和喷雾器等设备。

基于单片机的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温室大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已经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优质高效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

温湿度作为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对温室大棚内植物的生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主要依赖人工经验和手工操作,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很难实现对温湿度的精确控制。

基于单片机的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的设计研究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通过自动采集和分析温室大棚内的温湿度数据,实现对温室大棚温湿度的精确控制。

本文首先介绍了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的重要性和现状,然后详细阐述了基于单片机的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接着,本文详细介绍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温湿度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控制执行模块等。

本文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实现对温室大棚温湿度的精确控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系统总体设计在《基于单片机的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的项目中,系统的总体设计是确保整个控制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并实现预期功能的关键环节。

总体设计主要涉及到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设计方面,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

考虑到系统的实时性、稳定性和成本等因素,我们选择了性价比较高的STC89C52单片机。

该单片机具有高速、低功耗、易于编程等优点,非常适合用于温室大棚的温湿度控制。

除了单片机外,还需要设计外围电路,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的选择、信号调理电路、显示电路、报警电路以及执行机构控制电路等。

我们将选用DHT11温湿度传感器来实时监测大棚内的温湿度,通过信号调理电路将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单片机能够识别的数字信号。

温室技术参数及要求

温室技术参数及要求

温室技术参数及要求温室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设施,可提供温度、湿度、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条件,为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温室技术参数和要求的设定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和减少资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关于温室技术参数和要求的详细介绍:1.温室气候参数要求:温度:温室内温度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不同作物对温度的要求不同。

温室内温度应适宜作物生长,一般控制在15-30摄氏度之间。

湿度:湿度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病虫害的影响较大。

温室内湿度一般控制在60-80%之间。

光照: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不同作物对光照的要求也不同。

温室内光照要充足,可以通过合理的布置灯具来增加光照强度。

二氧化碳浓度: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对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也有重要影响。

一般温室内CO2浓度应保持在500-1500ppm之间。

2.温室结构要求:温室的结构要求主要包括温室框架的材料、温室覆盖材料以及温室通风系统等。

温室框架的材料:温室的框架材料通常采用钢结构、铝合金或者塑料等材料,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承受外部自然环境的压力。

温室覆盖材料:温室的覆盖材料可以选择玻璃、聚乙烯膜、聚碳酸酯板等材料。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透光性和保温性能,选择适合的覆盖材料有助于创造良好的温室环境。

温室通风系统:温室内的通风系统对于控制温室内环境至关重要。

通风系统应包括可开启的门窗和顶棚通风设备,以便通过自然或人工方式调节温室内的温湿度。

3.温室设备要求:温室内的设备可以通过机械、自动化和智能化来提高设施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生产效益。

温室设备主要包括温室的灌溉系统、肥料供给系统、温室控制系统以及照明系统等。

这些设备的选用和使用要符合实际作物的生长需求,并且能够实现对温室环境参数的精确控制和监测。

灌溉系统:温室内的灌溉系统可以通过滴灌、喷灌或者微喷灌等方式进行,以满足植物的水分需求。

肥料供给系统:温室内的肥料供给系统可以通过喷雾灌溉、滴灌等方式进行,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夏季温室内温度控制的措施

夏季温室内温度控制的措施

夏季温室内温度控制的措施
夏季温室内温度控制是指在夏季使用温室时,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维护温室内的温度,以保证植物生长的良好。

常用的温室内温度控制措施有:
1.开窗通风:在早晨或晚上,当温度较低时,开窗通风可以帮助温室内的空气流通,减少温度的升高。

2.遮阳罩的使用:在白天,当温度较高时,可以使用遮阳罩遮盖温室,减少紫外线的照射和阳光的照射,从而降低温度。

3.控制湿度:适当控制湿度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度升高。

4.增加绿色植物:增加温室内的绿色植物可以吸收热量,降低温度。

5.使用冷却系统:如果温室内的温度无法通过上述措施控制,可以考虑使用冷却系统降低温度。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夏季温室内的温度,保证植物生长的良好。

冬季室内温室度调节的技巧

冬季室内温室度调节的技巧

冬季室内温室度调节的技巧冬季室内温湿度调节的技巧随着气温的下降,冬季室内温暖舒适的环境对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室外寒冷天气的影响,我们需要学习如何调节室内温湿度,以保持舒适的居住环境。

本文将介绍一些冬季室内温湿度调节的技巧,帮助您在寒冷的季节中过上舒适的生活。

一、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1. 合理调节暖气温度:将室内恒温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建议在18-22摄氏度之间。

过高的温度不仅会浪费能源,还容易导致干燥,不利于健康。

2. 使用加湿器:冬季空气湿度较低,容易导致皮肤干燥、喉咙疼痛等不适症状。

使用加湿器可以增加室内湿度,保持适宜的空气湿度。

二、注意空气流通1. 经常开窗通风:尽管冬季室外寒风刺骨,但是室内也需要适量通风,以保持空气新鲜。

建议每天开窗通风10-15分钟,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室内空气交换。

2. 避免过度密封:虽然保持良好的隔热性能有助于节约能源,但过度密封也会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容易出现空气污染问题。

适当的漏风有助于调节室内温湿度,同时保持空气新鲜。

三、合理安排室内温度区域1. 利用阳光热量:白天利用阳光的热量可以提高室内温度。

打开窗帘或者百叶窗,让阳光充分照射室内,增加室内温度。

2. 利用选址优势:室内温度分布不均匀是常见的问题。

可以将活动频繁的区域安排在靠近暖气或阳光直射的位置,使温度得到均衡分布。

四、合理调节湿度1. 在室内增加绿植:绿植具有保持湿度平衡的作用,通过蒸发水分的方式可以增加室内湿度。

2. 使用湿毛巾或水盆增加湿度:将湿毛巾或水盆放置在室内,可以通过蒸发的方式增加空气湿度。

五、注意衣物晾晒1. 避免将湿衣物直接晾放在卧室:湿衣物会释放大量的水分,导致室内湿度过高。

尽量选择专门的晾衣区域或室外晾晒。

2. 使用除湿工具:如果室内湿度过高,可以使用除湿工具清除多余的湿气,保持室内湿度在适宜范围内。

六、合理利用家具和装饰品1. 使用地毯和窗帘:地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温,并且增加室内温暖感。

温室环境温湿度控制系统应用设计

温室环境温湿度控制系统应用设计

温室环境温湿度控制系统应用没计贺鹏(中航一集团洛阳光电设备研究所河南洛阳471009)爨■应用科学[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业持续快速发展。

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的设旌园艺产业得到迅猛的发展.设施同艺被看作是2l f f I=纪鳗具活力的新产业。

该控制系统由中央控制装胃、终端控制没备、传感器等组成。

通过键盘先编制出温室花卉最适环境条件的管珲榨序表.存储j-电r计算机的记忆装置中,计算机根据程序表确认、修正温室内的参数,并给终端控制系统指令。

传感器向中央控制装置输送检测信息,根据中央控制装胃的指令输出控制信号,实现温室环境调节。

【关键词]温室传感器自动控制单片机中图分类号:T P2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120115—02随着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业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的设施园艺产业得到迅猛的发展,以花卉为主的作为观赏和礼品的植物设施栽培在大江南北遍地开花,设施园艺被看作是21世纪最具活力的新产业。

温室是观赏植物栽培乍产中必不可少的设施之一,不同种类观赏花卉对温度及湿度等生长所需条件的要求也小尽相同,为它们提供一个更适宜其生长的封闭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以提早或延迟花期,最终将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绎济效益。

控制系统由中央控制装置、终端控制设备、传感器等组成。

先编制出温室花卉各生育阶段最适环境条件的管理程序表,存储于电子计算机的记忆装置中,电子计算机揪据程序表确认、修正温室内的参数,并给终端控制系统指令。

终端控制’设备向c}|央控制装置输送榆测信息。

根据中央控制装置的指令输H{控制信号,使电器机械设备执行动作,实现温窀环境调符。

该系统可自动控制加热、加湿处理。

根据需要,通过键{};【将信息输入中央管珲窜,根据情况可随时调节环境。

温窀环境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大型现代化温室的利用。

是设施栽培高新技术的体现。

一、沮湿度控铜系姨硬件(一)硬件的基本组成M CS-51系列单片机中的8031、6M晶震、30pF电容:共阳极七段数码显示管i个:按键一组5个;型号为W Z B-003,分度号为BA2的铂热电阻变送器作为温度传感器:光耦合双向町控硅驱动器:型号为哪1500的湿度传感器;电磁继电器;8位模数转换器A I)C0809:外部扩展E PRO M2764程序存储器:串并转换器74L Sl64;86地址锁存器74L S373;蜂鸣报警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随着大棚技术的普及,温室大棚数量不断增多,对于蔬菜大棚来说,最重要的一个管理因素是温湿度控制。

传统的方法是用与湿度表、毛发湿度表、双金属式测量计和湿度试纸等测试器材,通过人工进行检测,对不符合温度和湿度要求的库房进行通风、去湿和降温等工作。

这种人工测试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且测试的温度及湿度误差大,随机性大,温室大棚的温度控制成为一个难题。

现在,随着农业产业规模的提高,对于数量较多的大棚,传统的温度控制措施就显现出很大的局限性。

为此,在现代化的蔬菜大棚管理中通常有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以控制蔬菜大棚温度,适应生产需要。

它以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化设施,人为控制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使作物生长不受自然气候的影响,做到常年工厂化,进行高效率,高产值和高效益的生产。

该设计即是针对这一问题,设计出了能够实现温湿度自动检测,显示,上下限报警等多功能的温湿度监测控制系统。

1.温度、湿度传感器的介绍1.1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根据其工作原理、测温范围等可以分为许多种,主要有热电阻测温传感器和热电偶测温传感器。

通常,在温度传感器的选择中应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 温度范围:具体点使用温度范围、准确度及测量误差是否能达要求。

(2) 使用场合:根据实际工作环境来选择也是重要条件,经常要考虑尺寸、保护套材料、结构、安装条件、耐垫、耐蚀、耐震,防爆等级等方面的问题。

(3) 温度响应:响应速度主要由传感器的质量、材质和体积决定,接触式传感器时间常数愈小,温度响应速度就愈快。

(4) 传输方式:温度信号输出模式、读取、显示、记录、控制、报警等方式的选择。

1.1.1热电阻测温传感器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

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大都由纯金属材料制成,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铂和铜,此外,现在已开始采用甸、镍、锰和铑等材料制造。

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分为金属热电阻和半导体热敏电阻两大类,用于测量-200-500°C 范围内的温度,少数情况下,低温可测至1K,高温达1000°C。

热电阻传感器由热电阻、连接导线及显示仪表组成,热电阻也可以与温度变送器连接,将温度转换为标准电流信号输出。

用于制造热电阻的材料应具有尽可能大和稳定的电阻温度系数和电阻率,输出最好呈线性,物理化学性能稳定,复线性好等。

1.1.2热电偶测温传感器(1)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基本原理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导体A和B 的两个执着点1和2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个大小的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就是利用这一效应来工作的。

(2)为了保证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可靠、稳定地工作,对它的结构要求如下:a. 组成温度传感器热电偶的两个热电极的焊接必须牢固;b. 两个热电极彼此之间应很好地绝缘,以防短路;c. 补偿导线与温度传感器热电偶自由端的连接要方便可靠;d. 保护套管应能保证热电极与有害介质充分隔离。

(3)温度传感器热电偶冷端的温度补偿由于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材料一般都比较贵重(特别是采用贵金属时),而测温点到仪表的距离都很远,为了节省热电偶材料,降低成本,通常采用补偿导线把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冷端(自由端)延伸到温度比较稳定的控制室内,连接到仪表端子上。

必须指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补偿导线的作用只起延伸热电极,使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冷端移动到控制室的仪表端子上,它本身并不能消除冷端温度变化对测温的影响,不起补偿作用。

因此,还需采用其他修正方法来补偿冷端温度t≠0℃时对测温的影响。

1.2湿度传感器湿敏元件是最简单的湿度传感器。

湿敏元件主要有电阻式、电容式两大类。

(1)湿敏电阻湿敏电阻的特点是在基片上覆盖一层用感湿材料制成的膜,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吸附在感湿膜上时,元件的电阻率和电阻值都发生变化,利用这一特性即可测量湿度。

湿敏电阻的种类很多,例如金属氧化特湿敏电阻、硅湿敏电阻、陶瓷湿敏电阻等。

湿敏电阻的优点是灵敏度高,主要缺点是线性度和产品的互换性差。

(2)湿敏电容湿敏电容一般是用高分子薄膜电容制成的,常用的高分子材料有聚苯乙烯、聚酰亚胺、酷酸醋酸纤维等。

当环境湿度发生改变时,湿敏电容的介电常数发生变化,使其电容量也发生变化,其电容变化量与相对湿度成正比。

湿敏电容的主要优点是灵敏度高、产品互换性好、响应速度快、湿度的滞后量小、便于制造、容易实现小型化和集成化,其精度一般比湿敏电阻要低一些。

2.各电路的设计和论证2.1温度控制器图2-1是采用555时基集成电路制作的温度控制器,它具有使用元件少、制作简单等特点,可用于热带鱼池及温室大棚等场所的温度检测与控制。

该温度控制器电路由电源电路和温度检测控制电路组成。

图2-1 温度控制电路电源电路由电源变压器T、整流二极管VDl-VD4、电阻器Rl、电源指示发光二极管VLl、滤波电容器Cl和稳压二极管VS等组成。

温度检测与控制电路由热敏电阻器RT、时基集成电路IC、电位器RPl-RP4、电阻器R2-R4、电容器C2-C4、继电器Kl、二极管VD5和发光二极管VL2组成。

交流220V电压经T降压、VDI-VD4整流、Cl滤波及VS稳压后,产生I2V(Vcc)直流电压,作为IC的工作电源。

同时,将VLl点亮。

IC的6脚作为基准电压端,2脚作为温度检测控制端,3脚为控制输出端。

RPl用来设定温度的下限值,RP2用来设定温度的上限值。

RT的阻值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

当监控场所的温度上升时,RT的阻值变小,使IC的2脚、6脚电压升高。

当温度达到设定的上限值,IC的6脚电压将高于2Vcc/3时,3脚输出低电平,VL2熄灭,继电器K 释放,其常开触头将加热器的工作电源切断,监控场所的温度又开始逐渐下降。

同时亿的2脚、6脚电压也开始下降,当温度降至设定温度的下限值、IC的2脚电压低于Vcc/3时,IC的3脚又输出高电平,使VL2点亮,K吸合,其常开触头将加热器的工作电源接通。

如此周而复始,使监控场所温度维持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

元器件选择RPl和RP2均选用多圈高精度电位器。

Rl-R4选用1/4W碳膜电阻器或金属膜电阻器,RP3和RP4均选用合成膜可变电阻器,RT选用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器。

C选用耐压值为25V 的铝电解电容器,C2-C4选用独石电容器或涤纶电容器。

VDl-VD4均选用1N4007型礁整流二极管,VD5选用1N4148型硅开关二极管,VS选用lW、l2V硅稳压二极管,VLl和VL2均选用φ5mm的发光二极管,VLI选红色,VL2选绿色。

IC选用NE555时基集成电路。

K选用l2V直流继电器,例如JZC-22F等型号。

2.2湿度控制器在农业科学研究及生产过程中,均需要对湿度加以控制,例如禽蛋孵化、动物饲养、植物培植及恒温室内的湿度控制等。

如图2-2介绍的湿度控制器,能在环境湿度较大时自动接通干燥设备的工作电源,在环境湿度较小时自动接通加湿设备的工作电源,使受控场所的空气湿度稳定在设定的湿度范围。

该湿度控制器电路由电源电路、振荡器和湿度检测电路、控制电路组成。

图2-2 湿度控制电路电源电路由电源开关S、电源变压器T、整流二极管VDl-VD4、滤波电容器Cl、C2、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l、限流电阻器R6和电源指示发光二极管VL3组成。

振荡器电路由电阻器Rl、R2、电容器C3和与非门集成电路IC2(Dl、D2)组成。

湿度检测电路由湿敏电阻器RS、电位器RPl、RP2、二极管VD5和电阻器R3组成。

控制电路由晶体管Vl-V4、发光二极管VLl、VL2、电阻器R4、R5、电位器RP3和继电器Kl、m组成。

接通电源开关S,交流220V电压经T降压、VDl-VD4整流,Cl滤波、ICl稳压后,为振荡器、湿度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提供+9V电压。

+9V电压还经R6限流后供给VL3,使VL3点亮。

振荡器通电工作后,产生频率为2.5kHz的振荡脉冲电压信号,此脉冲电压(4V左右)经RPl、RS分压及VD5整流后,经R3加至V3的基极。

RS的阻值随着湿度的变化而变化。

当环境湿度变小时,RS的阻值增大,使V3基极电压上升。

当V3的基极电压超过0.7V时,V3导通,使V2和Vl导通,V4截止,Kl通电吸合,其常开触头接通,加湿设备 (加湿器等)通电工作;同时VLlA亮,指示加湿设备正在工作。

湿度增大时,RS的阻值减小,使V3基极的电压降低。

当V3基极电压低于0.7V时,V3截止,V4导通,K2通电吸合,其常开触头接通,干燥设备 (抽湿机或排风扇等)通电工作;同时VL2点亮,Vl和V2截止,Kl释放。

以上工作过程周而复始地进行,即可使受控场所的湿度达到RPl设定的湿度标准。

调节RP2的阻值,可改变V3导通的灵敏度。

调节RP3的阻值,可改变VI和V2导通的灵敏度。

RS选用通用型湿敏电阻器,在湿度为30%时,其对应阻值大于或等于lOMn;湿度为50%时,其对应阻值应小于200kΩ;湿度为90%时,其对应阻值小于或等于10kΩ。

元件选择RPl和R甩应选用小型有机实心电位器;RP3选用合成膜电位器或可变电阻器。

VDl-VD4均选用1N4007型硅整流二极管,VD5选用2A凹或2APlO型锗普通二极管,VLl-VL3均选用φ3mm的高亮度发光二极管。

Vl和V4选用S8050或3DGl2、C8050型硅NPN晶体管,V3选用3DG6或S9013型硅NPN晶体管,V2选用S9012或3CG2l型硅PNP晶体管。

ICl选用LM7809或CW7809型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2选用CD401l 或MCl401l 、CC4011型四与非门集成电路。

Kl 和K2均选用JRX-l3F 型6V 直流继电器。

2.3电源稳压电路采用整流桥堆UR ,及二极管正极和正极接在一起,负极和负极接在一起,其它的两个头接在一起,组成方形。

在电源电路中我们首先通过变压器将220V 降压,然后再利用整流桥堆UR 对降压后的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得到一个稳定的脉冲电压,然后利用电容C1对得到的脉冲电压进行滤波,这里用到的电容滤波属于初步的滤波。

电容滤波的原理:滤波电容的作用是使滤波后输出的电压为稳定的直流电压,其工作原理是整流电压高于电容电压时电容充电,当整流电压低于电容电压时电容放电,在充放电的过程中,使输出电压基本稳定。

滤波电容容量大,因此一般采用电解电容。

图2-3 整流滤波电路当2U 为正半周并且数值大于电容两端电压UC 时,二极管D1和D3管导通,D2和D4管截止,电流一路流经负载电阻RL ,另一路对电容C 充电;当UC>2U ,导致D1和D3管反向偏置而截止,电容通过负载电阻RL 放电,UC 按指数规律缓慢下降。

当2U 为负半周幅值变化到恰好大于UC 时,D2和D4因加正向电压变为导通状态,2U 再次对C 充电,UC 上升到2U 的峰值后又开始下降;下降到一定数值时D2和D4变为截止,C 对RL 放电,UC 数规律下降;放电到一定数值时D1和D3变为导通,重复上述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