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立场文件

印度立场文件

国家:印度

议题:世界气候问题

代表:乔培军刘旭日乔峰川

下午好,主席先生,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我很荣幸的作为印度代表和各位一同讨论世界环境问题。我们深知世界如今在环境方面面临的挑战,并决意为了世界的未来采取一切措施遏制环境的恶化。

印度的人口估计有12.1亿人,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2001年72.22% 的人生活在村庄中,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环境,但是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有经济上困难希望发达国家能予以资金支持。

第一,履行各自责任。第二,实现互利共赢。第三,促进共同发展。第四,确保资金技术。这还是我国领带人就气候变化问题的表态。

森林覆盖率为21.9%。例如严重的人口过剩、环境恶化、大量的贫穷人口以及印度国内的种族以及宗教冲突。印度的经济在过去十年已经大幅度地扩大规模

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2%。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拥有世界十分之一的可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据欧盟报告:印度已成为农产品净出口国。

欧盟一直是气候变化领域承担减排责任的标兵。但是要实现对世界的环境承诺,美国要比欧洲付出更高的经济成本。这无疑会削弱美国的经济竞争力。因此,美国一直是气候变化谈判中制造阻力阻力。美国曾于1998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2001年3月,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气候峰会》在2007年6月,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上,主席国德国在决议草案中提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建议,遭到了美国的“根本性反对”。峰会前夕,美国总统布什出人意料地抛出美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不过,在布什的新计划中,关于新的排放标准,只字未提。

我国代表认为对待气候变化问题:第一是依据科学事实,第二是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第三就是涉及应对措施了。

欧共体即提出了到2000年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冻结在1990年水平上的目标。这一提议得到了小岛屿国家联盟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北欧国家的支持。美国却少有地与欧佩克国家

结成了同盟,反对为限制排放量制定任何目标和时间表。以印度和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则明确表示不会承担任何限制其经济发展的义务,并强调指出,如果指望它们取得任何进展,就需要对他们进行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

美国温室气体的人均排放量和总排放量都高居世界榜首,其中二氧化碳排放约占全球的25%。由于担心减排行动对本国经济造成过大负担,美国反对立即采取减排限排措施,而是倾向于将国际排放贸易作为核心机制,不规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排放承诺,尽量避免涉及“承诺期”的概念,积极促进技术创新和推广。欧盟各国因清洁能源在本国能源构成中的比例较大,并拥有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较充足的资金,因而推崇较激进的减限排温室气体措施。但面对美国抵制的现实,欧盟提议可以通过建立地区性或局部性协议,来协商解决美国、澳大利亚和发展中国家的参与问题,但这并非要替代京都机制这一全球范围的协议。在美国看来,这个“超越京都”的新协议应包括以下几个特征:(1)全球参与性,这里特别指的是中国、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承担减排责任;(2)延长减排期限;(3)以市场为基础的减排

机制。斯塔文斯认为,“在此三点基础上,新的协议可以以《京都议定书》作为基础,尽管这个基础千疮百孔。”他透露说,这些政策建议早已提交美国相关部门作为参考。抛弃《京都议定书》是欧盟不愿看到的,欧盟也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挽救这个一手培育的孩子。但正如斯塔文斯“威胁”的那样:“到底是自欺欺人,继续用名存实亡的《京都议定书》来展示其领导力,还是加入一个有美国参与的真正意义上的减排协议,欧盟应该能掂量清楚。”此外,未来日本的立场也值得关注。不管日本人从情感上再怎么不情愿放弃…京都?二字,其自身业已效率很高的能源利用率,也会对它达到欧盟更高要求的减排承诺产生制约。

在迫使发展中国家承担减排限排温室气体义务方面,美国与欧盟的立场一致。斯塔文斯教授说:“对于中国和印度来说,最重要的是要上这趟火车,哪怕可以先不…买票?。”在未来后京都时代中国应采取的对策,潘家华强调了两点:(1)软约束。规避一切有可能制约我

国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性减排承诺,对有一定弹性的软约束,只要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吻合,可以采取积极态度;(2)多方位。后京都国际气候谈判涉及减排、适应、技术、发展等诸

多方面,中国目前已经参与了几乎所有领域的国际合作内容,今后的谈判也会是全方位的承诺问题。陈迎也认为,中国应始终坚持在联合国框架公约下的多边合作,但出于效率的考虑,也不放弃区域及双边谈判。

海平面上升:全球升温4摄氏度后,海平面在本世纪末上升80厘米,低纬度地区影响更严重。2075年,约1.5亿人被迫离开家园,四分之三来自亚洲。

极端气温:中国东部人口稠密的地区,一年中的最高气温可能比现在高6摄氏度。

减产:低纬度地区40%的玉米地和麦田将减产。大豆产地都将减产,包括南北美洲、东亚东南亚。中国、印度、孟加拉国和印尼的稻米将减产30%。

热带气旋:将更频繁更具破坏性。全球尤其是沿海地区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基础设施破坏更严重。飓风引发的洪灾往往很致命。

水资源短缺:2050年,喜马拉雅全部冰川减少一半。其夏季融水的70%经印度河河谷流出,中国23%的人口生活在依赖其季节融水的西部地区。

森林火灾:高风险地区有:美国大部分地区、墨西哥、安第斯山以东的南美洲、非洲南部和东部、萨赫勒地区、澳大利亚东部和南部以及欧洲南部。

旱灾:非洲南部、东南亚、地中海地区发生十年一遇的大旱的频率将翻倍。

渔业危机:海洋酸化对鱼类影响很大,渔业生态将因此发生显著改变。影响渔业收入及工作岗位,珊瑚礁栖息地受损,影响许多商业鱼类物种。

永久冻土消失:西伯利亚北部几乎所有近地表冻土会消失,加拿大、美国阿拉斯加的冻土会减少。建立在冻土上的基础设施面临风险。

欧盟一直是气候变化领域承担减排责任的标兵。要实现对世界的环境承诺,美国要比欧洲付出更高的经济成本。这无疑会削弱美国的经济竞争力。因此,美国一直是气候变化谈判中一个重要的阻力。美国曾于1998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2001年3月,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在2007年6月,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上,主席国德国在决议草案中提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建议,遭到了美国的“根本性反对”。峰会前夕,美国总统布什出人意料地抛出美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不过,在布什的新计划中,关于新的排放标准,只字未提。

转基因事件

维生素A缺乏症可能带来的后果 维生素A缺乏症是儿童失明的主要原因,每年全球有近50万儿童受此困扰,如果在之后的一年里状况没有好转,其中一半的儿童会因此死亡。更重要的是,最近20年的研究发现,VAD是一种营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患有VAD的儿童或孕妇免疫力会减弱,难以抵抗疾病,一些对正常人而言常见的疾病对于VAD 患者可能是致命的。充足的维生素A能预防全球范围内23%- 34%的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以及40%的孕妇死亡率。 中国维生素A缺乏 在中国的城市和农村,VAD同样常见。2004年,3-12岁中国儿童维生素A 缺乏率为9.3%,其中城市为3.0%,农村为11.2%。中国维生素A边缘缺乏率为45%,其中城市为29%,农村为50%。200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VAD在中国6岁以下儿童的感染率为12.2%,其中严重缺乏维生素A的比率为0.5%。那些住在贫困山区、母亲受教育程度低、少数民族的儿童患VAD的风险更大。在回顾2005年之前10年的数据后,WHO于2009年的一份报告称,VAD是中国孕妇面临的一个极其严重的公共安全问题。 把药物掺入某样人类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品当中。 人类与淋巴丝虫病的战争,可供参考。一种控制淋巴丝虫病的特效药叫异凡曼霉素(Mectizan),它能阻止淋巴丝虫的进一步传播。这种药物面临的问题就是没法送到战乱、偏远地区。于是,人们将其掺入盐当中——人们总是要吃盐的吧,只要你吃了这种药盐,就摄入了药物,疾病就能得到控制 黄金大米事件整个过程 事由 ■中美签约 合作进行项目研究 美国塔夫茨大学汤光文主持的“儿童植物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当量研究”浙江省医科院签订合作研究协议备忘录,合作项目负责人是汤光文,中方负责人是荫士安和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王茵。 2008年,该项目被转移至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现场,与荫士安在该地开展的国内项目“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在儿童体内转化成为维生素A的效率研究”合并进行。 调查情况一 ■现场欺瞒 25名小学生试吃“黄金大米”

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讨论

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讨论 卢梓枫2013141431087 1.转基因食品的概念以及发展历程 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此过程叫转基因。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根据转基因食品来源的不同可分为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动物性转基因食品和微生物性转基因食品。从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作物(烟草)于1983年诞生,到美国孟山都公司转基因食品研制的延熟保鲜转基因西红柿1994年在美国批准上市,转基因食品的研发迅猛发展,产品品种及产量也成倍增长,转基因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它的不成熟和不确定性,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转基因植物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最早进行转基因食品研究的是美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上第一例进入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食品是1994年投放美国市场的可延缓成熟的转基因番茄。近几年来,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发展异常迅速,1998年全球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仅2780hm2。美国最多,占74%;中国不到1%。转基因植物按种植面积多少排序为大豆、玉米、棉花、油菜、马铃薯。转基因性状主要是抗除草剂和抗虫,分别占77%和22%。1999年全球转基因植物种植总面积达4000hm2,其中美国、加拿大、阿根廷三国占99%,此外中国、印度等国也有一定量的种植。2002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为5870hm2,主要生产国为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中国。主要农作物有:抵抗昆虫的玉米,抵抗杀虫剂的大豆,抵抗病虫害的棉花,富含胡萝卜素的水稻,耐寒抗旱的小麦,抵抗病毒的瓜类和控制成熟速度及硬度的西红柿等等。 2.世界各国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态度 从查阅文献与资料的结果来看,世界各国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大致分为三种 ①对转基因食品持开放和乐观的态度 以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为代表的认为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没有本质区别,因而应针对技术产品而不是技术本身进行管理,它遵循的是“实质等同原则”。积极支持转基因作物的生产和自由贸易。他们对转基因食品持开放和乐观的态度。在他们看来,转基因食品的发展能够促使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能够带来更好的生活环境。美国不仅支持转基因技术,凭借优势获得高额利润,而且通过严格的安全性管理赢得公众的支持。 ②对转基因食品持相对谨慎的态度 以欧盟等国家为代表的认为转基因食品本身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因此,只要与转基因食品相关的活动都应进行安全性评价并接受管理,它遵循的是“风险预防原则”,采取谨慎和保守的政策。尽管目前所有权威机构的评估均未发现已进入市场的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具有危害,但欧盟仍坚持认为科学是存在局限的,此外,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的对人体、对环境的危害,更是坚定了欧盟对转基因食品的谨慎预防态度。欧盟是目前全球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最为严格的地区,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及标记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也持有相对谨慎的态度。与美国相比,欧盟的法律体系更为完善,层次更为清晰、调整范围更为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职权划分也更加清晰,有较强的操作性。 ③对转基因食品持观望态度 以中国等国家为代表的,它们在国内积极开展研发工作,而商业化进程缓慢,观望世界各国对转基因作物态度的变化。我国转基因食品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对待转基因食品上坚持

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

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 所谓的转基因就是: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其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物质。而由通过转基因技术改造成的转基因生物制造、生产的食品、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物等就被称为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主要包括: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动物性转基因食品、转基因微生物食品、转基因特殊食品等。 许多人担心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有些人觉得吃了转基因食品后,某些基因会转移到人体中,从而危害自身及后代的安全。我认为这是由于不了解基因作用原理而产生的一种误解。其实,几乎任何食品都含有基因,不论基因的来源如何,构成基因的物质DNA进入人体后,都会被酶分解成小分子,不可能将外来遗传信息带到人的基因组里。从这个角度上说,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 不过转基因食品的确存在着不少问题,如转基因食品可能产生新的有害物质或过敏源;自身能制造杀虫毒素可能伤害其他生物,或进入食物链威胁家畜人类健康;转基因作物可能与野生亲源作物杂交,造成“基因污染”;坑虫害的转基因作物,可能导致对其读素有抵抗力的害虫获得生存优势,成为新的“超级害虫”。 但能作为一门被众多科学家热衷新兴的技术,不难想见转基因食品有其不可抹灭的存在价值。它不但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更减少了农药使用,避免环境污染;节省生产成本,降低食物售价;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价值;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同时它也促进了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我觉得我们不能因为转基因技术存在的问题而因噎废食,毕竟,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转基因食品是新的科技产物,尽管现在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它会愈来愈完善。我们相信,只要按照一定的规定去做,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会是健康、有序的,我们的生活也会因生物技术带来的转基因食品而变得更加丰富精彩。带着美好的愿望预测未来,我们再也不会担心农药的危害,我们吃的食品都是新鲜的,我们的食品不会短缺……也许糖尿病人只需每天喝一杯特殊的牛奶就可以补充胰岛素,也许我们会见到多种水果摆在药店里出售,补钙的、补铁的、治感冒的、抗病毒的……很有可能,转基因食品会让我们的明天灿烂无比。但在我们未了解转基因食品之前,还是不要过分乐观,因为转基因食品毕竟不是自然植物,很有可能打乱生物链。所以要加快发展脚步,建立健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机制,这是至关重要的。

印度的政治格局

印度的政治格局 说到印度,我们可能会将它和封建、腐败、落后、高犯罪率联系起来,但抛开这些负面形象,我们也无法否认印度的巨大潜力。其实我们都对印度的问题心知肚明,根子就是上千年的种姓制度带来的社会分化和阶层禁锢。高种姓的高傲与腐败与低种姓的堕落与麻木共同制造了印度这面巨大的碎玻璃窗,似乎将永世长存。 不过,不存在绝对不变的事物,看似化石一般的印度其实也一直在发生不为人所知的变化,而2014大选,人民党以难以置信的绝对优势获得胜利,宣告在印度终于发生了某种重大变化,而这种变化,极有可能会像1949新中国诞生那样改变世界。这次大选,我们往往将注意力放到莫迪的那些吸引眼球的夸夸其谈上,而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人民党是依靠近三亿低种姓印度人民的选票打垮婆罗门的国大党,一举获得胜利的。人民党的胜利并不重要,真正值得我们要牢牢抓住的要点是长期对国家冷漠对社会麻木的低种姓的印度人民,前所未有的终于开始对自己的国家表达观点了。下贱无知的低种姓不知什么开始,不再将神圣高贵的高种姓的谎言看成金科玉律,反而有了自己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如今,又发出了自己的主张。印度的政局趋势又进入了一个令人可喜的新层次。 在当今国际政治格局中,印度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其战略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已获确认。冷战结束后,全球政治秩序的转变对印度的外交、安全观念产生了强烈冲击。90年代前后,苏联解体、海湾战争、国际政治单极化趋势以及新的冲突热点出现影响了印度的战略思维和判断。应对外部环境和启动经济改革的需要共同促使印度调整外交和安全政策,以摆脱困境、成功面对严峻的安全挑战。印度在冷战后时期外交、安全战略体现了两大特征:一是重新定位与主要大国和重要邻国的关系;二是以实力谋求自身的大国地位。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联系。前者主要表现在印度高度重视与美国、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的关系,强调与大国与印度洋、中亚、亚太、海湾等区域的战略互动;后者则集中体现为通过深化改革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强自身国力、争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发展战略核威慑能力、致力军事现代化,并在涉及国家利益的诸多问题上表现出务实、灵活而不失强硬的风格。 从根本上看,印度对外交与安全政策的调整反映了印度在冷战后时期的现实处境和国家利益,也受到其独特的战略文化及冷战时代经验的影响,其目的是在新的战略格局中最大限度地扩大自身利益空间,获取外交与安全的主动权,崛起成为世界大国。在影响印度外交、安全战略的众多因素中,印度与主要大国的关系、尤其是印美关系具有重大意义。印美双方在冷战后从疏远走向密切,在各个领域拓展合作关系,并在防务和安全领域的互动尤为显著,战略伙伴关系初具雏形。印度为了深化对美关系,也在一些重大国际、地区热点问题上与美国协调立场。美国的南亚政策有借印度在战略上制衡中国的考虑,但尽管印美关系是印度冷战后外交的首选重点,印度认为利用这一战略合作针对中国并不符合其长远利益。同时,印度与俄罗斯在务实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密切的政治与战略合作关系。中印关系在冷战后时期持续改善和发展,但印度在战略上视中国为主要对手的观念仍对其对华政策产生影响,这导致中印关系的不稳定具有某种必然性质。能否预防、解决矛盾和冲突将决定两国关系的走向,影响地区乃至全球局势的稳定。亚地缘战略格局因印度的强势外交以及“9.11事件”的发生已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塔利班瓦解使巴基斯坦失去与印度抗衡的后方依托,南亚地区的地缘战略

转基因食品的唯物主义观点

摘要在人类进入21世纪展望未来之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整个人类的进步,科学的发展造福了人类。其中转基因技术更是成为生命将科学的核心,这项技术的出现解决了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多难题,但是科技具有双重性,由于技术的不确定性在转基因技术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作为一个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学生来说,更应该结合哲学的原理,辩证的看待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使它朝着更加有利于人类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进步危险辩证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只有保证有充足的健康的食物,人类才能安定下来求发展。自20 世纪以来,传统的作物育种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粮食产量,这首先归功于遗传学的发展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资料称,目前全世界有8.4 亿人处在饥饿状态和营养不良,担负着人类粮食生产的地球耕地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18%,还有大量的耕地沙化和退化[1]。满足高速增长的人口粮食需求,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转基因食品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从广义上讲,就是转基因生物能够突破现有的物种限制,按照设计者的意愿改造生物,生产出具有所需品质的作物,如高产、抗病虫害、优质等性状,甚至是新的物种,产生有利于粮食生产的作物。但这看似完美无缺的“造粮食计划”中却包含在众多不确定因素和隐患。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课程,我们将用唯物主义辩证的思想来讨论这个问题。 转基因食品的利 将抗病毒、抗虫、抗寒等基因导入到棉花、小麦、番茄等植物中, 可以得到稳定的转基因新品种, 生产成本低而产量高,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世界的粮食短缺问题, 同时也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美国种植的32 106hm2 玉米中的50% 受到欧洲玉米钻心虫的侵袭, 每年损失达10 亿美元, 而种植抗钻心虫转基因玉米后, 在1996 及1997 两年平均产量都提高了9% 。转基因技术在动物食品中的应用也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已有多种哺乳类和鸟类的基因被成功地整合到鱼类的基因组中, 这一技术可以使转基因鱼的肌肉蛋白含量和饲料转换率明显提高, 生长速度加快。[2]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 使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对天然酶的依赖, 特别是当从天然材料中获得酶蛋白困难时, 基因工程更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克隆各种天然的酶基因, 使其在微生物中高效表达, 并通过发酵进行大量生产。目前, 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酶制剂有生产麦芽糖的淀粉酶, 澄清果汁的果胶酶和制酱油的蛋白酶等。将基因工程技术与传统的发酵方法相结合也促进了发酵工业的发展。现在经过基因工程改良的啤酒酵母和面包酵母已经被批准进行商业化使用。将具有优良特性的酶基因转移到面包酵母中, 最终制造出的面包产品膨发性能良好, 松软可口。 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它也有副作用,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转基因技术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转基因食品,也带来了危害。 转基因食品的弊 转基因食品进入人体以后, 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首先, 大多数转基因食品中引入的外源蛋白质进入人体以后可能产生新的过敏物质, 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1996 年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将巴西坚果某基因转入大豆中, 结果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群也对该大豆过敏, 该大豆种子最终没有被批准商业化生产。其次, 在构建转基因食品过程中使用的载体大部分是抗生素标记基因, 虽然一般情况下抗生素标记基因在肠道中水平转移的可能性很小, 但是在人体的体质很弱或抵抗力下降时, 抗生素

对转基因食物的看法

对于转基因食物,我个人认为只要是经过严格的检验,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就应该准许进入市场,而我也愿意食用。 现在在餐桌上随处可见的番茄在秘鲁和墨西哥最初被称为狼桃,被认为是有毒而不可使用的,而张牙舞爪,形象可怖的螃蟹自然也不会是人们最初找寻食物时就愿意尝试的美味。但是,和很多最初被认为不能食用的东西一样,番茄和螃蟹最终被证实可以食用,这两样美味的食材还是被带到了大众的餐桌上。 现在,转基因食物对于我们而言,就像是当时的人面对番茄螃蟹。网络媒体上叫嚣着转基因食物的七大害八大害的,简直把转基因食物说成了是害人不浅的毒物,是科技发展的副产品,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欺骗,我觉得这实在是有违媒体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我们应该科学、理智的看待转基因食物。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在是没有必要把转基因食物妖魔化。 前不久,在网络上看到关于一则转基因食物的报道,报道称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做了一项实验,证实转基因食物对猪无害。该机构对小型猪进行了转BT基因抗虫大米的90天喂养实验,实验显示在这喂养期间“猪无中毒或者死亡现象,皮毛顺滑,行动灵活,饮食正常,生长发育状况良好”。猪的肠道环境与人类似,该实验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转基因食物的无害性。我们的消化系统中自有水解食物主要成分的相应的酶,对转基因食物的摄入消化吸收与对普通食物的摄入消化吸收是一样的。仅仅因为转基因食物的来源,而毫无根据的认定转基因食物的食用会导致不孕不育等是不应该的。 但是,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与排斥几乎就是本能反应,更何况是在颇受食品安全问题困扰的中国。因此,我们需要让大众了解转基因食物,正确认识转基因食物。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转基因食物,指望用传统的广告等宣传方式来获得较好的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我认为,应该多举办像课上所播的视频所呈现的辩论会那样的活动,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对转基因食物的讨论,让更多的人接触了解权威观点而不是被一些不入流,不科学的文章所蒙蔽。有争论才会有思考,才能让更多的人自发的去了解转基因食物,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不靠谱网站报纸公布的信息。 很多人虽然了解转基因食物是什么,但对它仍有些排斥。比如,我身边的同学,大家都学过高中生物,还有朋友大学念的也是生物系,对转基因食物比一般人了解,但是仍旧不愿意食用转基因食物。他们中的很多人表示很支持转基因食物的研究发展,但是不会选择吃转基因食物。因此,一开始就指望转基因食物能获得大众的认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人们看到第一个吃番茄的人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平安无事,就愿意去吃番茄与螃蟹,一方面是因为番茄与螃蟹毕竟是大自然的产物,是一直存在的,能不能吃,吃了有没有事一看便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并不像现在的人这样,每天都会接触很多信息,每天都需要不停的判断所接收信息到底可不可信。转基因食物毕竟不同与其他食物,关于它的有些问题甚至是科学家也仍未完全解决,大众恐慌是必然存在的,对转基因食品的标示还是有必要的,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探索更是刻不容缓,万分重要。因此,需要一批批有能力,有责任感,有公信力的科学家投入到转基因产品的研究中,去揭开一个个谜团,向大众传递关于转基因食品的科学认知,让转基因食品得到良好的发展,确保转基因食品的食用无害而有益。

印度及其国家战略

印度及其国家战略 一、印度的基本情况 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与孟加拉国、缅甸、中国、不丹、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等国家接壤,与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和马尔代夫等国隔海相望。国土面积约316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七位;人口达到12.1亿,仅次于中国,主要信奉印度教;英语和印地语同为官方语言;首都为新德里,主要城市有班加罗尔、孟买、加尔各答;2010年GDP 总计1.537万亿美元,人均1265美元。印度具有绚丽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已经成为软件业出口的霸主,金融、研究、技术服务等也将成为全球重要出口国。 二、印度的政治 1、政治体制 印度宪法于1950年1月26日生效,宣称印度为联邦制国家,是主权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国,采取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立法权归议会所有,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上院称为联邦院,下院称为人民院。印度是一个资本主义联邦制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但其职责是象征性的,实权由总理掌握。国家的总统及副总统任期5年,由一个特设的选举机构间接选举产生。行政权力由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即印度的内阁)行使。议会多数党向总统提名总理人选,由总统任命总理,然后再由总理向总统提名副总理及其他内阁成员。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权力机关,有权解释宪法、审理中央政府与各邦之间的争议问题等。各邦设有高等法院,县设有县法院。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委任。总检察长由总统任命,其主要职责是就执法事项向政府提供咨询和建议,完成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检察权,对宪法和法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等。政党主要有印度国民大会党、印度人民党、印度共产党。 2、外交战略 印度为不结盟运动创始国之一,历届政府均强调不结盟是其外交政策的基础,力争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冷战结束后,印政府调整了过去长期奉行的倾向苏联的大国平衡政策,推行全方位务实外交。印度也是金砖国家集团成员之一。 印度的外交战略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要通过发展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为自己谋取有利的国际发展环境,提高本国的国际地位,为印度在国际上获得大国地位而努力。印度积极推行务实、灵活的全方位外交战略,高度重视发展同大国的关系,在保持与俄罗斯传统友好关系的同时,调整与美国的关系,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加强与欧盟的合作,与世界各主要力量的

(完整版)国内外转基因事件

Rowett研究所Pusztai博士用转雪花莲凝集素基因的马铃薯喂大鼠,1998年秋在英国电视台发表讲话,声称大鼠食用后“体重和器官重量减轻.免疫系统受到破坏”。此事首次引起国际轰动,绿色和平组织、地球之友等反生物技术组织把这种马铃薯说成是“杀手”,策划了焚烧破坏转基因作物试验地、阻止GMO产品进出口、示威游行等。英国皇家学会对此非常重视,组织了同行评审.并于1999年5月发表评论,指出Pusztai的实验有6方面的错误,即:不能确定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马铃薯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对食用转基因马铃薯的大鼠未补充蛋白质以防止饥饿;供试动物数量少,饲喂几种不同的食物,且都不是大鼠的标准食物,很少统计学意义;实验设计不合理,未作双盲测定;统计方法不当;实验结果无一致性等 1999年5月,康奈尔大学的一个研究组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声称用带有转基因抗虫玉米花粉的马利筋(一种杂草)叶片饲喂美国大斑蝶,导致44%的幼虫死亡,由此引发GMO环境安全性的争论。事实上,这一实验是在实验室完成的,并不反映田间情况,因而缺乏说服力,且没有提供花粉量的数据,现在这个事件已有了科学的结论:第一,玉米的花粉大而重,扩散不远,在玉米地以外5米,每平方厘米马利筋叶片上只找到一粒玉米花粉;第二,2000年开始在美国3个州和加拿大进行的田间试验证明,抗虫玉米花粉对斑蝶并不构成威胁,实验室实验中用l0倍于田间的花粉量来喂大斑蝶的幼虫,也没有发现对其生长发育有影响。目前研究已经证实,斑蝶减少的真正原因,一是农药的过度使用,二是作为大斑蝶越冬地的墨西哥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1995年,加拿大首次商业化种植了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转基因油菜。但在种植后的几年里,其农田便出现了对多种除草剂具有耐抗

对转基因的理解和看法

暨南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对转基因的理解和看法 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学系:生态学系 专业:生态学 课程名称:生物安全___ 学生姓名:魏西诺 学号:2015053974

对转基因的理解和看法 生态学魏西诺 2015053974 1.生物安全与转基因 转基因涉及到了生物安全领域,一直以来都被人们所重视。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发展兴兴向荣的这个时代,许多不同功能的转基因生物被研发创造,其中有些转基因动植物和微生物在农业及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给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对于改善人类的生活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然而人们对转基因生物还是缺乏足够多的认识,对于他们的安全性还是有很大的担心,因此到目前为止有不少国内外的学者认为生物安全就是指“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的不利影响”。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这种观点无疑是十分片面的,因为在事实上有很多事情都能够影响生物安全,而并非只有转基因生物,对于人类而言,生物安全不仅仅是指我们自身的安全,还应该包括地球上其他生物的安全。影响生物安全的因子是多方面的,除了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之外还需要包括:对外来入侵生物、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各类生物及非生物的控制和管理,因此这应该是一门研究影响生物安全主要因子的发生规律及其控制技术的科目。 人们对于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担心,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生物技术和转基因工程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项困难,开展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研究与评估是消除消费者心理压力的最佳途径之一。自从转基因问世以来,人们对它的疑问无非分为以下几种:转基因被释放到环境中后是否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抗虫植物体内的转基因因子是否会对人体产生毒害?是否会致癌?是否会干扰食用者的遗传基因?这些问题目前虽然尚未能被解答,但是科学家们正在通过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研究来使这些谜题逐渐浮出水面。 2.转基因的定义 转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GMO)是指遗传物质和结构经过转基因技术改造的生物。转基因生物包括转基因微生物、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等。基因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携带有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利用转基因技术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已经发展成为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核心研究之一,特别是人们可以将有利于生物自身或满足人类需要的特定外

论印度在朝鲜战争中的外交活动及其影响

论印度在朝鲜战争中的外交活动及其影响 摘要: 印度独立后,出于国内国际形势的需要,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确保印国家安全成为最重要的对外目标,不结盟成为印度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朝鲜战争爆发后,印度利用自己的中立地位,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斡旋,力求防止战争升级和扩大,为朝鲜战争停战作出了有益的作用。印度在战争中的表现扩大了印度在亚非国家的影响,使不结盟成为亚非国家的共识,对20世纪50年代印度的对外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限于自身实力,印度在某些问题上屈从于美国的压力,并未做到完全的“中立”。 关键词:印度;朝鲜战争;外交 学术界对朝鲜战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美、苏等大国关系和各自的决策,印度在这场战争中的活动或被忽略,或被简单提及,鲜有较全面论述。有几位学者也做了一些探索,但他们主要从战争期间两国关系(对华政策、印美关系)或印度在朝鲜战争中的对外战略来分析, ① 认为印度在朝鲜战争中的外交行为是为了追求大国战略和对华友好,很少结合史料来探析在朝鲜战争中印度出于国家安全的内在需求而对和平的追求以及为此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对防止战争升级和最后的停战所起的积极作用,以及由此对整个20世纪50年代印度对外政策的影响。本文借前人相关研究,对此做一探讨。 一、印度独立后的对外政策 印度独立初期,国内面对着印巴分治后的遍地哀伤,面临着国家整合和维护国家统一的艰巨任务,经济虚弱,社会问题严峻,遭受了近乎二百年悲惨的殖民统治,历尽艰辛获得了民族独立和自由,因此独立后的印度当务之急是巩固这来之不易的独立和自由,发展经济,一个和平和谐的地区和国际环境正是印度所需要的,亦是印度一直追求的,维护国家安全成为印度第一位的国家利益,这里的国家安全包括领土完整、主权独立和基本政治制度安全,印度的对外政策必须服务于这个根本目标。作为印度外交总设计师的尼赫鲁,采取了不与两个超级大国结盟,在两大阵营间保持等距离的独立的外交战略,避免被牵涉进任何一方的军事冲突,尽可能地缓和紧张的冷战局势。1946年9月尼赫鲁在一次演讲中阐述了这种外交思想: “印度将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不做任何强权集团的卫星国,过去正是强权导致了世界大战”。〔1〕(P2)后来该思想逐渐发展成为不结盟政策。尼赫鲁认为,如果再爆发世界大战, 印度有可能丧失独立和领土完整。同时,积极与各个国家建立友好关系,支持亚非非殖民化,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加强亚非团结,以寻求在两大集团之外形成以印度为首的第三股力量,以缓和紧张的国际局势,维护世界和平,大力支持和维护联合国,使之成为“实现人的权利,推进经济发展和人的自由独立,根除种族歧视的真正的权威性的国际组织”,〔2〕(P)使之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组织。因此,尽可能地缓和日趋紧张的冷战局势,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成为了印度初期对外政策的主要

印度模式

这才是真实的印度,中国很少知道!作者:农夫所种略同(2014-11-02 15:14:21) 一、印度实现免费医疗制度,无论是上至心脏病,下至感冒牙痛等,都可以在豪华的印度医院里接受免费治疗,治疗期间还有标准为10美元/日的营养补贴,也就是说住院期间的饮食支出也是全免的。而且患者还可以为世界的医学研究提供个人的治疗情况,为世界医学事业作出贡献。 二、印度实现免费的教育制度,在印度,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强制入学接受教育。但是并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学校方面还提供免费的午餐。而且这个免费教育的范围是从幼儿园到大学,为了鼓励一些外来移民和印度的少数民族入读普通的学校已融入印度社会,政府还对此有补贴。完善的高等教育,印度的高等教育体系承袭英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是人类最完善的高等教育制度。印度理工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理工大学,在美国和印度的教育界有“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到麻省理工来的”的说法。 三、印度实行民主选举制度,所有的议员、官员都由选举产生,每隔四年举行议会选举,选出议会及总统,每到这个时期,印度都会有十多亿人前往投票站投票,填写选票之后,虔诚的印度人还会把选票回执戴在身上,因为印度人民相信,有选票庇佑,出入平安,能治百病。 四、印度经济发展迅速,目前印度是金砖四国里发展最好,经济结构最完善的。现在印度已经建立起完善的工业体系,在化工及钢铁方面均为世界第一,例如世界第一的钢铁企业安赛乐米塔尔。在制药和IT技术方面也经次于美国,远远超越以低端制造业为主的中国和依赖资源出口的俄罗斯与巴西。印度是一个民主国家,实现自由经济贸易制度,在印度是除非是公共事业行业之外是没有国企的,所以印度最大的企业都是私营企业如塔塔、信实、威普洛、旁遮普等。而且印度政府的立场是支持内资,限制外资。所以即使华为这样拥有技术和价格优势的企业,在印度也发展困难。 五、印度发展从来不搞先发展后治理的模式,上世纪印度独立时,美国著名化工大王杜邦拜访印度向尼赫鲁总统建言,在印度开设化工厂。但尼赫鲁总统拒绝了,他说,洁净的恒河水是印度人的母亲河,绝对不能有一丝污染。60年来印度从来没有化工问题,并且建立了以机械,钢铁,生物技术,IT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工业。

转基因发展现状分析

1.1转基因技术的定义 转基因技术是指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或DNA导入到生物体的细胞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稳定地整合、表达并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技术的同义词。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2]。 1.2.植物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通过各种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将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中分离的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使之正确表达和稳定遗传并且赋予受体植物预期性状的一种生物技术方法[3]。 遗传转化的方法[4]按其是否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可分成两大类,第一类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常用的方法有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基因枪法;另一类不需要通过组织培养,目前比较成熟的主要有花粉管通道法。 转基因技术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突破,转基因食品更是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转基因食品具有以下特性[25]:(1)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生产产值。通过转移或修饰等生物技术手段改良基因达到增产效果,促进生产的效率,节省成本,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带动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经过基因改良的大豆和普通大豆相比较,转基因大豆产量显著高于普通大豆;(2)增强食品特殊性能,强化食品功能;(3)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防治病虫害。通过种植转基因作物不仅仅大幅度提高了农作物产量,而且大大减少了除草剂和农药的使用量,这既减轻了使用大量化学物质对农业工人与害虫天敌的毒害,又维护了农田生态环境平衡,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表现出显著的优越性和不可逆转的趋势;(4)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合理补充所需营养;(5)具有保健功能,提升食品内在价值,起到了预防疾病的作用。 转基因技术发展现状 1、全球转基因作物政策布局 转基因作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研究和保障生物安全的同时,加快转基因农作物的研发和产业化已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并成为国际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竞争的焦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国家食品与农业研究院(NIFA)资助了多项转基因作物研究。2012年,NSF资助佐治亚大学100万美元,用于研究大豆基因功能,利用跳跃基因建立并编目一个大豆插入和基因活化突变体库。2014年,NIFA资助了针对转基因技术、目标性状可持续粮食安全、目标性状营养价值和目标性状能源性状4个方面的16项转基因作物研究。

谈谈我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

谈谈我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 摘要:本文从转基因食品的内涵入手,介绍了转基因食品的技术,分析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阐述了对待转基因食品的思考。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技术安全性思考 转基因食品(Transgenic Food or Genetically Changed Food)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通过对生物基因的改造,改变它们的遗传物质,使优良基因在其中得到表达,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这种以转基因生物为食物或为原料加工生产出的食品,我们称之为“转基因食品”。 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构建成功,从此揭开了转基因食品的序幕。美国是最早进行转基因食品研究的国家,至1998年底,美国已有3O例转基因植物被批准进行商业化生产。2O世纪8O年代初,我国也逐步开始了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进入21世纪,转基因食品得到了更快的发展,但是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产生了种种疑虑,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安全、对环境的影响、对物种的危害等问题成为当今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 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我认为首先应该从转基因食品的发展来认识这一新的技术。 1、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就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基因转移到生物的基因组中,通过表达,从而使生物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转变的目的基因有两种:一种是生物本身的基因,过量表达或者降低表达了而已;另一种是别的生物的基因(比如最常见的就是HT蛋白和BT蛋白的基因)的正常或过量表达等。除了目的基因以外,同时转进去的载体上含有启动子(启动这个基因表达的)和报告基因(一般是抗生素基因)。而转变了这样基因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2、转基因食品利弊认识 了解了转基因技术,接着我们在从从DNA和RNA水平上看转基因食品。大家都知道,我们吃的绝大部分食物都是由活或死的细胞构成的。细胞含有遗传物质DNA,DNA会被人体分解。食品中的DNA进入肠道时已成为碎片,变成非完整的基因。而

模联印度立场文件Position Paper of India英文版

Committee: The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Topic: The Prevention& Control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 Country: The Republic of India Delegate: Sun Jiangwenxiu&DiYa Atmospheric pollution has become the world's biggestenvironmental problemand increasingly drawn the wide attention of the world.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United Nations has done a large number of surveys to find the main cause of the pollution and established the UnitedNationsEnvironmentProgramme (UNEP) as the world organization of the UNco-ordination to get to grips with pollution in 1972.India has always followed their action and taken some relative measures. As a developing count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and cities, India has been damaged seriously .Air pollution in India is a serious issue with the major sources fromwood and biomass burning, fuel adulteration, vehicle emission and traffic congestion.Meanwhil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actuality, government has drawn up a detailed list of measuresand put forward the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for reducing pollution. Such as the promotion of natural gas as a vehicle fuel,encouraging people to use public transport to lessen emissionas well as restricting commercial trucks into the city.Second, India passed onThe Ai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ollution) Act to strengthen the force of supervision. Then local organizations establish smoke alarms, so that people know the air quality changes. It is an indisputable fact that an awareness of public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eeds to be enhanced.So, In addition to rev up publicity with advertisements, the institu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organizes and encourages afforestation and the protection of forests. All of these methods have made a great effect on pollution. Now, the environmental state is showing signs of improvement. But that’s not enough, India will learn from other countries which conduct well as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Air pollution is a global problem, it related to every member’s interests. The members must immediately solve it together. India will also develop capabilities to the maximum.

谈谈我对转基因食物的看法

spyyyx@https://www.360docs.net/doc/df13305205.html, spyyyx 600字以上,论点、论据,自拟题目; 1、谈谈我对转基因食物的看法 目前有大部分人还不愿意吃转基因食品,但转基因食品已无处不在,我们无法预测这项技术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但我们清楚这种毁坏将是不可逆的。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存在着巨大的争议,目前国际上还没有达成共识。它的存在也只有短短10多年的时间,许多长期影响目前还不得而知,食用转基因食品就如把自己当作白老鼠,有不可预测的风险。因此,对转基因食品应采取预防原则,在长期的安全性还没有完全确定之前,不应该在食品生产中使用转基因原料。 虽然转基因食物有一定的长处,比如:1、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主要说的是转基因作物的高产;2、减少农药使用,避免环境污染 2、节约生产成本,降低食物售价等。 但是转基因食物未进行较长时间的安全性试验:基因化食品改变了我们所食用食品的自然属性,它所使用的生物物质不是人类食品安全提供的部份,未进行长时间的安全试验,没有人知道这类食品是安全的。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怀疑: 1、产生毒素或增加食品毒素含量。一些研究学者认为,转基因食品可能增加微量毒素的含量,严重的会导致某些遗传类疾病。 2、营养成分减少。英国伦理和毒性中心的试验报告说,转基因食品中对人体有益的成份减少了12%至14%。 3、引起人体过敏反应,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而天然食品却不存在以上的缺点,对人体是相对安全的。 转基因专家们总以为自己对转入的基因和对应的蛋白产物搞得很清楚了,其实,这些专家长期从事微观研究,自己的思维已经局限于自己那一套理论了,或者说他看问题的着眼点已经固定了,这也正是很多现代生物学家的思维缺陷。生物系统是非常复杂的,无论是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织器官水平、个体水平、生态水平各个横向层次上,还是纵向联系上讲,都存在着复杂的“裙带”关系,牵一发而动全局。而转基因专家们研究的都是细微的局部问题,即使其他领域的专家参与进来,花上几代人的时间,也不可能完全弄清楚推广转基因作物造成的后果。那些专家们说转基因食品无害,是严重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的表现,是很不负责的说法!

印度在中印东部边境布防地兵力及配置情况

印度在中印东部边境布防的兵力及配置情况 印度在中印东部边境布防的兵力及配置情况 6月中旬至今,印军非法越境洞朗地区并与中国军队形成对峙已经接近1个月,超过了2013年中印双方在边界线东段僵持21天的“帐篷对峙”,酿成1962年边界战争后最严重的一次边界事件。此次印度越境的洞朗地区属于中印边境锡金段中国一侧,与中方对峙的印军部队隶属于印驻锡金段第33军第17山地师,专门负责锡金段防务。在中印边境地区,锡金段及东段是印度的主要两个作战方向,印军在这两个方向上部署了重兵。 印地面部队东线陈兵18万 先看陆军。印度陆军在锡金段部署了1个军的兵力,即第33军,在东段则部署有3个军,分别是第3军、第4军和新组建的第17军。这4个军(现有总兵力约18万人)都隶属于总部位于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的印陆军东部军区。 资料图印度陆军图片来自网络 第33军。该军总部设在西孟加拉邦的西里古里,下辖3个山地师,总兵力达6万至7万,被视为印度对华军事准备的“第二梯队”。这3个山地师分别是:第17山地师(总部设在锡金甘托克)、第20山地师(总部设在宾那古里,位于西

里古里走廊东侧)以及第27山地师(总部设在噶伦堡)。它们沿锡金段呈梯形部署,主力第17山地师驻地距离中印边境乃堆拉山口只有约40公里。 第4军。总部设在阿萨姆邦的提斯浦尔,下辖3个山地师、1个军属第21炮兵旅、1个军属第45装甲团,总兵力约5万人,是印度在东段对中国作战的主力部队。这3个山地师分别是第2山地师(总部设在迪布鲁格尔)、第5山地师(总部设在邦迪拉)以及第21山地师(总部设在伦吉亚)。其中第5师作为前出的尖角,师部位于藏南的邦迪拉,此外该师还有1个旅部署在藏南军事重镇达旺,其余2个师在后方东西两翼成品字形部署,最东边的第2山地师部署在距离察隅250公里左右的迪布鲁格尔。 第3军。该军总部设在那加兰邦的首府迪马普尔,下属第23步兵师(总部设在兰契)以及第57山地师(总部设在Leimakhong),兵力约3万人。第3军的2个师是印度东部军区的二线部队,既是一线第4军的支援力量,同时肩负对缅甸和孟加拉国的防御任务。 第17军。为进一步增强印军在东段对中国的兵力优势,提高印军的山地战能力,目前印度正在中印边境东段组建和部署一支新的特种山地打击军(第17山地打击军),该军计划规模达9万人左右,计划在2020年完成部署,预计耗资约110亿美元。目前该军已建成2个山地师(第59山地师以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