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门景区大门牌坊前】
老苏州都知道盘门有“冷水”之贬称,地处苏州古城的西南角,抗战后疮痍满目,处处坟茔,瑞光塔残陋不堪,偏僻而成为贫民的棚户聚积地,俨然苏州的“下只角”一直到八十年代,传统的盘门三景—瑞光塔、盘门古城门、吴中桥才被重新提及。

苏州市政府着力修复了300米长的城墙,修缮了盘门城楼,修整了瑞光塔;同时中新两国政府在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的同时在此建设了一个五星级宾馆—喜来登,几乎完美的组合了苏州古典风格和西方文明享受,整个建筑在盘门景区的北端,如同古国吴王的黄城浩荡铺张,外观气势非凡,内观秀美柔丽,而提供的是最高档的西式服务。

1997年苏州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盘门景区“城市性”、“历史性”、“大众性”的指导思想,把盘门景区划为五大功能区:瑞光塔院、中央塔院、明清商业街、街坊民居和城墙公园,历时两年,盘门景区初见规模,在色调上与古城协调,在风格上区别与传统古典园林的含蓄内敛,在功能上凸显大众娱乐性,成为现代苏州的一方热土。

景区大门座西向东,一反常规。

我们看到大门前的牌坊上写着:赤屋遗踪、瑞光胜迹。

讲的是三国东吴政权王孙权在赤乌四年(公元241年)为报效母恩,建造了普济禅院,说明当时的佛教兴盛中国,已经吸收了大量儒家道德教训,佛教的经变故事带上了很多忠孝色彩了;6年后在院中又建了舍利塔,相传塔上屡次放射五色祥光,因此叫瑞光塔。

【走进大门,瑞光塔前】
现在我们看到的塔院,以瑞光塔为中心,四周的院墙按照四尺半的旧制,在东南北开有三个“将军门”,简洁无任何装饰,是苏州人所说的“大辖口”的样子,门框、门坎、门楣都没有。

是有限的空间中,为了使游客不至于在高耸的瑞光塔前产生逼迫感,我们所建造的塔院平地比塔基高出一米,整个瑞光塔好象被盛在了一个盘子中;为了不产生单调的视觉感受,我们在空旷的空间中,用大量的彩色植物交织,树草高低错落,这样既突出了瑞光塔的中心位置,又透出了一种亲和力。

同时,在公园外面北部的吴宫喜来登酒店占据了我们的大片视野,庞大铺张的建筑态势非常端庄的静立一侧,园中绵延的土山和院墙巧妙的遮挡了这片建筑群的建筑底层,在无边的天空里用墨色的麒麟屋面和栗色的飞檐翘角划出了一条无比优美流畅的天际线,别巨匠心的构思实现了园林借景的佳作,成为盘门公园的一大亮点。

不但从建筑比例上,大小远近相得益彰,而且一横一纵上午空间交叉丰富了游园者的视觉感受。

特别是在平原江南的土地上,在雍容规整的城市结构上,塔的独树一帜无疑象一座风向标,张扬着城市的个性,而使这个城市不至于一味的低调俯首听落水的陈腐,终于用青春的信心飞动裙檐褶,鲜活灵动如同浅吟低唱的江南运河。

我们眼前的瑞光塔是北宋年间重修的,砖木结构。

塔高54.3米,七级八面,由下至上逐层收缩,轮廓线微成曲线,形体古朴,保存了唐宋多层塔的风格和结构特点,为江南宋代砖木结构楼阁式塔典型。

塔内由外壁、回廊和塔心三部分构成。

塔层外匝有石刻的须弥座,上面雕
有狮、兽、蔓花、云纹图案,二层以上都有平座腰檐。

经过大修,以旧还旧,一改以为往的衰败气息,巍巍然,用风动的铃声传送历史的讯息。

最初的佛塔是与寺庙共存的。

原型是佛教兴盛的古印度寺院的浮屠,专门用于保存佛和高僧舍利子的,随着佛教引入中国,它的造型与中国固有的阁楼建筑相结合,形成了今天塔的样式。

塔的位置也由北魏时期占据的寺院中心,渐渐移到大殿的前面或者侧面,而到宋代以后,一般就固定在大殿的后面。

苏州是全国保留最多古塔的城市,而且大部分现存的都是宋代的砖木结构的塔,那为什么都是宋以后的塔?最主要的是砖塔建造技术在宋代的发展已经达到成熟的阶段了。

我们注意到苏州寒山寺妙利普明塔是仿唐风格的,典型特征是空筒式结构,中央立有塔心柱,木梁、木版做楼梯,一旦遇上火灾,木结构烧毁后,由于塔心柱和塔外壁之间不是连成一体的,没能形成横向的牵引作用,所以稳定性非常差;到了宋代以后,塔的结构设计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塔壁、楼层和楼梯三味一体,大大增加了横向拉力,得以使宋代古塔千年不倒,流芳世代。

正因为如此,我们眼前的瑞光塔历经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的考验挺立至今,巍峨如巨树,成为苏州古城西南一隅的象征。

【绕过瑞光塔,穿过四瑞堂,向西的围廊前】
我们可以注意到中央庭院由身后的钟楼、四瑞堂鼓楼,背面园外的吴宫喜来登酒店,对面的丽景楼,南面的假山自然围合成一个院落。

整个气氛完全与苏州明清园林不同。

在那里,小家碧玉似的精致有时不
免铺张到神经质的地步,而出了个人的“小天地”来到盘门,一步一诗、俯拾皆文的酸腐气去清洗殆尽中央的湖池拥抱着蓝天碧云,虽然沿用“一池三岛”传统的造景模式,已经没有了欲吐还收、欲露还藏的羞答答,而是一味的铺展,毫无保留的开放,新时代的象征不可避免的体现在这个公共公园上。

饶有趣味的是,时代精神的载体却任然是粉墙黛瓦、飞檐翘角、崇台高楼。

我们不得不相信,历史的文化的积淀永远是可能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方式传递出来的。

我们身后的四瑞堂,名取自传说:北宋时候有一个叫圆照的大和尚在寺里放生池边谈经说法,真是惊天地泣鬼神,道理说透,此时“法鼓自鸣,枯竹爆青,灵龟出水,宝塔放光:,四瑞齐祥。

如今我们在法师说法的地方重建了”四瑞堂“以资纪念,在三层高台建筑基石上烘托出纪念馆的庄重,同时用高低上下的廊连接着钟楼、鼓楼,在凝重中不乏生动。

一弯清流南行,柔和了建筑的曲直。

而从庭院的西南角小桥上远眺,秀挺的瑞光塔如同一管墨笔架在砚台似的四瑞堂上,到也十分应景,符合苏州文化古城的特性了。

对面的丽景楼是占据全园的制高点,重檐歇山。

遥想当年“学丘崇建,雄威甲于诸楼”,“雄家6三吴”的气魄和豪奢的吴宫生活,巍峨的丽景楼完全成了“琼楼玉宇”的实在形体了。

而台前阶下的月台,呈八卦形,难道是五子胥“象天法地”的占星?抑或是馆娃宫女临流照影、偏偏起舞的地方?背面在喜来登主楼的映衬下渐近渐低,廊桥两翼生凤,有亭翼飞天,三孔拱桥下在湖石上常年跳动着二阶小落差瀑不;在最低处,一平桥飞渡水榭平缓的舒展,显得水面愈加开阔。

在建筑
空间上构思奇巧工整,使园内外的景致连成一体。

而南面则以一座低矮的丛桂小山似院墙般稍作阻隔,更多的却是为了增加景深,牵引我们的视线一直到最尽头的盘门城墙和城楼。

几乎不做更多的人工雕琢,以绿地自然伸展,成为街中的城隅、吴宫高楼到盘门城楼的一个缓冲区。

【由北绕行,经丽景楼,出南部庭院门,经过明清商业街,上盘门城楼】
盘门是苏州仅存的水陆城门,始建于春秋吴王阖闾元年(公元514年),使2500年前的苏州古城的八座城门之一。

为了适应春秋后期激烈的诸侯争霸战,吴王阖闾命令大臣五子胥修筑新城。

五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在古城姑苏山东北0里的江南平原上,筑起了一座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池,称“姑苏城”,史称“阖闾大城”。

苏州古城周长47里,立陆门八座,“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座,“以象地之八卦”,“八门皆通水陆”。

原为板筑土城,只在水关等处用石头和砖木砌成;五代吴越国时代才用砖砌城墙,里外开有壕沟;元代政府和张士诚小朝廷都十分注意驻防,加厚了城墙,加深了壕沟,马可波罗曾惊叹这座“美得惊人的城市”;清兵南下毁城后在康熙年(1622年)重修,留6门,城垣45里;民国(1928年)时增辟了金门;可惜的是在958年“大跃进”运动时,大部分城墙城门被拆,只剩下盘门保留了水陆城门的样式。

但是苏州城“古为全国第一”,历经战火洗礼,大体如旧,对照藏于苏州文庙的宋代的苏州地图——《平江图》碑,其城市规模、结构、位置,与现在苏州城基本
相符,苏州古城成为研究春秋古城的活动标本。

《吴越春秋》记载:吴在辰,其住龙也;所以城门上屋盖反宇,勾心斗角,屋面成凹曲状,而屋脊两侧盘曲相绕似龙角。

而盘门位踞古城西南,门朝东南,因门上刻有蟠龙,以镇蛇位的越国,初名“蟠门”;后因“水陆相半,治泗屈曲,谓之盘也”,改称“盘门”。

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苏州古城的“三双”格局:水陆相邻、河街并行、前街后河的双棋盘格局,水陆双城门,双护城河。

怪不得,著名学者陈从周教授说:北看长城,南看盘门。

我想,不管从建筑学、风水学的角度看盘门,还是从城市规划、攻防战略上看,盘门无疑浓缩了古代吴文化的精髓,高度体现了苏州先民的智慧。

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盘门不但水陆两门并列,还同时包括两道陆门和两道水门,这在全国已是绝无仅有的。

两道陆门间构成翁城,城墙陡峭,城门中间有通天狭道,作为盘门提升、开闭闸门之用,易守难攻;水门设水闸和栅门,用绞盘启闭,两门之间有暗道相通,既是重要的防御设备,又能控制入城水势。

城墙上还有雉堞、女墙、绞石关等古代防御设施。

我们刚才上城门的坡道是以前上城楼的唯一通道。

这样的一个实体是我们研究古代攻防工工事颇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南面旗杆上飘扬着吴王的旗帜,和我们身后新翻新的重檐歇山门楼显示出那个时代壮观的景象,从中我们可以想象到阖闾大城的威仪。

【在水门的上部,向东南看吴门桥】
城墙的内外两侧我们注意到有并行与城墙的两道护城河,内护城河有
水门联系着护城河。

古运河上往来频繁的舟楫送来鱼迷之乡的富足,同时它是联系苏州城和京城的漕运枢纽。

三十公里以西的太湖得以通过苏州城的护城河和四十公里以北的长江联系了起来,把江南天朝和遥远的京都联系了起来。

几千年来,送走了负箕北上踏上仕途的学子,带来了科举失意夜泊枫桥作证。

看尽了锦帆的意气风发,长子胥先生不瞑目的惨烈,迎来送往早吴王城的门口,吴门桥在沉寂了半个世纪以后,重新听到了机帆船的卜卜声,船工吭哟坑哟的装卸声,渔家盘点收获欢快的声音,还有河两岸的居民推着的自行车、主动车、摩托车上下桥的声音。

一切都在今天苏州的繁华图了。

吴门桥地处要津,气势雄伟;它和外水门前小巧的平梁石桥——水关桥,一圆一方,相得益彰。

吴门桥始建于宋代元丰七年(1084年),原为三孔桥;现在的桥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桥长66.3米,拱顶离正常水位9米,跨径16米,南坡49级台阶,北坡48级,是苏州最大的单孔石拱桥之一。

传统的“盘门三景”——瑞光塔、盘门古城门、吴门桥,在现代的今天,小康的苏州,以它独有的方式让我们追忆过去,展望将来,如同滔滔运河水东流,宁静、自在。

灵动,永远滋润着吴地江南,人间天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