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战场遗址

山西古战场遗址
山西古战场遗址

山西古战场遗址

山西古战场遗址

白波黄巾军屯军遗址

中国学者经多年实地考察发现,东汉末年白波黄巾军屯军之所就在今山西省襄汾县西南22公里永固村。

东汉末年黄巾军起,河东农民领袖郭太于白波谷构筑壁垒,号“白波黄巾”,聚众10万,声势浩大,转战太原、河东一线长达十余年,是数千年间山西地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组织最严密的农民起义军。

《后汉书》有“黄巾余贼郭太等起于西河白波谷”的记载,但西河白波谷究竟在哪里,至今学术界仍有不同看法。据唐代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志》说,“白波谷,在太平县(今山西襄汾西南)东南十二里”,学术界多认为白波谷即今襄汾西南永固村;又有以汉代西河郡郡治在当今离石而以为汉代白波谷即今离石。经过中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靳生禾教授与山西地图集编辑部谢鸿喜先生野外考察后,使白波谷地址最终被确定下来。

靳生禾教授介绍,白波谷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它东濒汾河湍流,背依悬崖绝壁,隔河为古晋阳与河东间的汾河河谷传统大道,是晋中与晋南间的交通咽喉和战略要冲。

迄今永固村及其周围的南五、西吉、东吉等村仍保留有5座白波垒遗址,均是黄土悬崖冲沟和夯土成墙的巨大土堡。土堡大者周长约

700米,小者周长约500米,墙外侧高7-10米,墙厚约8米。各堡

中央有地道,堡外有护堡壕。城堡均依悬崖而建,尽可能借助悬崖代替板筑城墙,构造既险要又经济。这种要塞的构筑方式古来就很是罕见。

永固村东北的城堡至今仍有居民40余户,堡前原建有大王庙,

供奉的就是义军领袖郭太,邻近四乡每年农历二月都举行盛会祭奠。遗憾的是大王庙在抗战时期被日军毁掉了。

靳生禾先生现为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所教授,长期以来和山西地图集编辑部谢鸿喜合作,致力于中国古战场研究,迄今已先后发现并考证出战国古雁门关、春秋战略重镇羁马、长平之战古战场等十余处遗址。新华网太原11月27日电(记者高风丁若亭)

蒙坑之战的古战场

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蒙坑之战的古战场遗址

在山西省临汾市襄汾、曲沃两县交界处被发现。这里曾经发生过4次大规模的战争,跨越中古时代东晋十六国、北朝和五代十国等历史时期而持续逾5个世纪。

在当今的历史书中,对蒙坑古战场的具体位置一直没有明确记载。这个发现是在历史地理学家靳生禾教授与山西地图集编辑部谢鸿喜

先生历时3年多次实地考察后获得的。

蒙坑,东踞海拔1160米的乔山,西至汾河岸边的柴庄,其间东

西长30里、宽约1公里,相对深度100米,为一条巨大的黄土冲沟,成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天堑重隘。

据靳生禾教授介绍,这4次战争分别是公元402年北魏与后秦蒙坑之战,公元538年东魏与西魏乔山之战,公元576年北周与北齐蒙坑之战,公元909年梁晋蒙坑之战。其中以秦魏蒙坑之战和齐周蒙坑之战最为重要,两次战争参战兵力都将近20万。

秦魏之战由于北魏取得全胜,为其日后获得北方局部统一奠定基础。齐周之战的获胜方是北周,使得北周在周齐对峙中取得优势,乃至后来对隋的统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靳生禾教授说,在考察的过程中还找到了《魏书》记载的有关蒙坑之战中的要塞乾壁遗址。乾壁曾是当年后秦围攻60余日,强行攻克的北魏辎重基地。乾壁古城即今距襄汾东南5公里的阎店村,村畔尚有古城墙垣遗存和烽火台残墩。

靳生禾先生现为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所教授,长期以来和谢鸿喜先生合作,致力于中国古战场研究,迄今已先后发现并考证出战国古雁门关、春秋战略重镇羁马等10余处重要遗址。新华网太原11月14日电(丁若亭)

玉壁古战场

促进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统一的北朝东西魏玉壁之战遗址,就在山西省稷山县白家庄一带。

新华社报导,中国历史进入中古时期,北方长期陷于群雄割据状态。一度统一北方的北魏,于公元五百三十四年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西二魏围绕争夺河东战略高地峨嵋,在玉壁两度决战,西魏最终赢得胜利。后来以西魏为基础建立了北周,又以北周为基础建立了隋,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统一。

史书并未详细记载玉壁古战场的确切位置,大陆历史地理学家靳生禾、谢鸿喜潜心研究唐「元和郡县图志」等文献资料,三次实地考察并经反复勘测论证提出,玉壁遗址位于稷山县西南约六公里的太阳乡白家庄一带。

学者指出,故城北垣因河水冲刷崩塌,墙体大多不存,东西南三面有黄土冲沟,尚有墙体依稀可辨。整个城址依自然地形构筑为凹字形,东西略长,周匝长约四公里,东城墙外有当年东魏高欢攻城挖掘的地道残存,西城墙外有一巨壑,断崖处犹见白骨累累,为当年高欢攻城时死难将士遗骸。稷山县城西二点五公里的南阳堡,地处汾河北岸,世代相传为玉壁之战中高欢所筑,俗称“高欢城”,是高欢幕府驻地。

学者并发现古代文献未曾记载的四条防线,当年西魏以玉壁为中心,在汾南的峨嵋北缘与汾河平行构筑参差相距十公里的两条防线;东魏则以南阳堡为中心,在汾北构筑与汾河平行相距约五公里的两条防线,这些防线仍留有当年兵争相关地名或古城堡遗址。

(2000.09.22《山西稷山县为北朝玉壁古战场》)

长平之战遗址

长平之战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战争,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此次战争过去已经两千多年了,但是,白起坑杀赵卒40万,令人触目惊心的杀谷,仍然浸透着萧瑟的战争气氛,而成为人们凭吊古战场之胜地。

战国晚期,齐、楚、韩、魏、赵、燕六国相继走向衰弱,强大的秦国,雄心勃勃,开始实施统一六国的计划。公元前266年,秦相范睢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前262年,秦国发动了攻打韩国的战争,前260年,拉开了长平之战的序幕。战争经过了上党归赵,廉颇与秦坚壁对垒,秦使反间计,赵孝成王换将易帅,白起暗使长平,赵括被围等几个阶段,最后以秦胜赵败而结束。秦将白起坑杀赵卒40余万,尸骨遍野,头颅成山,血流成河,成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最为残酷的杀害战俘的一次战役。此次战争,秦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此次战争对于研究战国晚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变革兴衰以及秦统一中国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长平之战遗址,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范围广阔,西起骷髅山、马鞍壑,东到鸿家沟、邢村,宽约10公里;北起丹朱岭,南到米山镇,长约三十公里,东西两山之间,丹河两岸的河谷地带均属于重点保护区。古长平在今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长平村。高平春秋时称泫氏,战国时改为长平。这里是中华民族原始文明的发祥

地,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华第一大帝——炎帝就活动在泽潞盆地,逝世后就埋葬在羊头山东南的庄里村,是为炎帝神农氏的先茔。高平三面环山,丹河从北向南纵贯全境,这里崇山峻岭,地形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长平之战遍及大半个高平,涉及到的山岭、河谷、关隘、道路、村镇五十多处。

距今虽然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但是,许多优美的故事和传说,至今仍然广为流传,许多地名、村名的由来都与此次战争有关,如康营、谷口、围城、箭头、企甲院、三甲、赵庄、徘徊等。百里长城(又称秦垒)、营防岭、空仓岭、白起台、骷髅山、将军岭、廉颇屯等许多遗址遗迹尚存。秦军为断绝赵军的粮道和援军而修筑的长城,西起丹朱岭,经关和岭、羊头山,到陵川的马鞍山,婉蜒曲折百余里,至今遗址尚可见到。围城村相传为赵军被秦军围困处,赵括就死于此地。赵庄村,相传长平大战后,此地成为一片废墟,赵括死后,当地老百姓将赵括尸体偷回,葬于村北的二仙岭上,为使子孙后代不忘赵国,遂将此地改名为赵庄。成语“纸上谈兵”就是指赵括用兵的教条主义。谷口村,相传是白起坑杀赵军的地方,因此,谷口村又名杀谷、哭头、省冤谷,位于高平市城西5公里处,村子里有白起台、骷髅山、骷髅王庙等古迹。

骷髅王庙始建于唐代,唐玄宗作潞王时,巡幸至此,见白骨遍野,头颅成山,触目惊心,遂在头颅山旁修建骷髅王庙,“择其骷骨中巨者,立像封骷髅大王”。现骷髅王庙为清代遗构,庙内塑赵括夫妇像。明代诗人于达真写道:“此地由来是战场,平沙漠漠野苍苍。恒多风

雨幽魂泣,如在英灵古庙荒。赵将空余千载恨,秦兵何意再传亡?居然词宇劳瞻拜,不信骷髅亦有王。”每到高平旅游观光的人们,都要到骷髅王庙参观游览,领略长平古战场的雄浑场面。

长平之战遗址内,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常有戈、矛、箭头等文物出土。近年来,高平市对长平之战的考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有许多重要的发现。1995年5月,在永录村发现一处尸骨坑,此坑就在将军岭下,出土了大量的尸骨以及刀币、布币、半两、箭头、带钩等文物,为研究长平之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此尸骨坑现已原地保护,不久就会对游人开放。(摘自《山西之旅》)

晋国铜鞮宫

代表中国春秋时期建筑最高水平的晋国铜鞮宫,在古书上有多处记载,但经历了2500多年的风吹雨打,宫城遭到了废弃和侵蚀,其具体位置在哪里已经成为一个千古之谜。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靳生禾、谢鸿喜日前考证发现,这一令几代考古学者苦苦寻找的遗址,就在今山西省沁县南22.5公里的地方。

据两位学者考证,铜鞮宫北垣因河水冲刷而不存,东南两面墙体夯层依稀可辨。东南城角保存最为完好,遗存高6米,底宽10余米,略呈圆柱状,夯土层清晰可见。东南西三边的护城河尚存。据勘测,该城南北长700多米,东西长1500多米,周匝长4400多米,与《左传》所载“铜鞮之宫数里”完全吻合。

春秋时期,中国诸侯兼并与争霸日趋激烈,各国公室贵族的奢靡风气日盛,当时最集中地反映在城郭宫室的营建上。地处黄河中游的晋国,由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及其霸业优势,其宫室建筑代表了当时列国建筑技术的最高水平。晋国见于传世载籍留有名字的宫室,首推晋平公时代所造离宫——铜鞮宫。

据两位学者分析,由于当时晋国实力雄厚,在与中原诸侯争霸和北方群狄角逐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使其在远离政治腹地(今晋西南侯马一带)而为狄人传统领地的上党地区构筑规模宏大设防严固的别宫成为可能,同时出于巩固、发展既得胜利的战略考虑,而兴建了铜鞮宫。但由于历史已进入奴隶制向封建制急遽过渡的前夜,晋国的政治国力已属强弩之末,其战略计划却不得不搁浅作罢。从北朝以来,该地区中心逐渐迁离,导致该宫成为一座孤城,直至废弃。

靳、谢二位学者在铜鞮宫遗址内还发现春秋后期至战国前期云纹瓦当三件和新石器时代石斧两件,以及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早期陶甑一件,都是铜鞮宫的遗存或一方悠久文明的见证。古城遗址中,人类文明早期的绳纹瓦残片、泥质灰陶残片、夹砂灰陶残片、石球、石础以及各类石质建材,随处可见。断层崖中,犹见数层古文化堆积层,专家由此认为这是一处颇具考古价值的遗址。

有“中国历史军事地理研究第一人”之称的靳生禾先生现为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所教授,长期以来和山西地图集编辑部谢鸿喜先生合作,致力于中国古战场研究,迄今已先后发现并考证出战国古雁门关、春秋战略重镇羁马等近十处遗址。(新华网高风丁若亭《山西

发现春秋时期宫室遗址》)

三垂冈

我去山西省长治市,于当地文史资料中见到毛泽东手书《三垂冈》。整幅书法大气磅礴,笔墨雄健,挥洒自如,灵动秀美。毛泽东后期书法的诸多优长,尽在其中。

窃以为,毛泽东所以把清人严遂成的《三垂冈》诗写成一幅如此精美的书法作品,乃是因为其中有三奇。

奇山

三垂冈是座奇山,在中国历史上大有名气。它位于长治市郊,亦称三垂山(或二冈山)。据欧阳修所撰《新五代史·唐庄宗本纪》载:"初,(李)克用破孟方立于邢州(今河北邢台),还军上党(今长治市),置酒三垂冈,伶人奏《百年歌》(西晋诗人陆机的组诗,共十首,每十岁为一首,唱人一生从幼到老的景况与悲欢),至于(唱到)衰

然捋须,指而笑曰:'吾行老矣,此奇儿也,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战

于此乎!'"

他23岁(公元908年)时,李克用死,临终嘱托三事:解潞州

征,恰恰就在三垂冈大战而胜,为称霸中原举行了奠基礼。三垂冈于是载入史册。

奇战

上党古称天下之脊,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谁占据了上党、太行的地利,就可以囊括三晋,跃马幽冀,挥戈齐鲁,问鼎中原。因此,从公元883年至907年,二十多年间,朱温等与李克用反反复复争夺上党,主要城池、关隘先后五度易手,战事惨烈。到了公元907年,朱温(本是黄巢部下大将)篡唐自立,国号梁(史称后梁)。在开封做了皇帝的朱温,派兵10万再攻上党。守将李嗣昭闭关坚守,梁军久攻不克,便在上党(时称潞州)城郊筑起一道小长城,状如蚰蜒,内防攻击,外拒援兵,谓之"夹寨"。两军相持年余,战事进入胶着状态。

"梁人幸我大丧,谓我(年)少而新立,无能为也,宜乘其怠击之。"他亲率大军,疾驰六日,进抵三垂冈。他感叹道:"此先王置酒处也!"随即将

的掩护,挥师前进,直捣梁军"夹寨"。此时梁军尚在梦中,仓促不及应战,被晋军斩首万余级,余众向南奔逃,投戈弃甲,填塞道路。符道昭等将官三百人被俘,只有康怀英等百余骑出天井关(一名太行关)逃归。朱温在开封闻讯,惊叹道:"生子当如是。李氏不亡矣!吾家诸子乃豚犬(猪狗)尔!"

进而兵下太行,逐鹿中原。此役是长途奔袭,以隐蔽奇袭取胜。毛泽东一生用兵如神,奇谋妙算,远逾古人。他饱览古代典籍,对三垂冈

之战的史事烂熟于心。挥笔书写《三垂冈》诗,也说明了他对这次奇战颇为欣赏。

奇诗

《三垂冈》一诗是清代著名诗人严遂成的七律,全文如下: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中国古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诗歌,其中咏史诗所占的比例不大;而在咏史诗中,写战争而且令人过目难忘的,比例就更小。而严遂成这首七律,写的恰恰是中国历史上战乱最多的五代的一次典型战役。毛泽东大半生征战,又是一代诗雄,因而便对《三垂冈》一诗另眼相看。

这首诗不仅以战争为题材,而且写了父子两代英雄。唐末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李克用从代北沙陀族少数民族中崛起,一生征伐,创立了"连城犹拥晋山河"

生征讨,消灭后梁政权,统一中原,建立后唐。古代封建史家,是把这二人视为英雄父子的。而严遂成的这首诗,正是以李克用父子的史事为蓝本的。毛泽东是中国大地上前所未有的大英雄,对于古代的非凡人物特别是军事奇才的业绩,他都了如指掌。这首为李克用父子而发的诗篇,自然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

就诗歌本身而言,此诗自是佳构。前人称严遂成"长于咏古,人

以诗史目之","格高调响,逼近唐音"。《三垂冈》一诗虽然只有短短五十六字,却气势宏阔,写出了李克用父子气盖万夫的英雄风貌。它囊括史事,融贯古今,起首、结尾非同凡响。对仗工整,用笔老辣。"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二句,更是神来之笔,活画出人物形象,给人予人世沧桑之感。称之为"奇诗",并不为过。正因为此诗颇具优长,所以才获得诗名远播中外的毛泽东的青睐。

毛泽东手书《三垂冈》原文:"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此诗是清代诗人严遂成的七律。(毛泽东手书《三垂冈》手迹已在中央档案馆所编《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一书中公开发表过)。(杨子才)■

山西的历史

山西历史 一、山西古代史 (一)山西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1、最早在180万年以前在今天的芮县西侯渡村已有人类生息。 2、山西襄汾县丁村人是山西境内的远古人类,距今约14万年。 3、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西阴人(今山西夏县)早在6000年前已经养蚕取丝了。 4、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嫘祖(山西夏县人)发明缫丝技术和织布方法,后世称其为“先蚕神” 5、传说中的后羿射日(山西屯留县三嵕山)、女娲补天、嫦娥奔月都发生在山西。 6、传说中的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南部建立都城即: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板(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城西北)。 (二)夏商周时期 1、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其地域就在晋南、豫西一带兴起。 2、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城市遗址是陶寺城墙。陶寺文明也是夏代存在的证明之一。 3、“晋”的由来:公元前1046年,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桐叶封地”),后人为纪念叔虞在晋水之源,建唐叔虞祠(今晋祠),叔虞死后,其子即位,改国号为晋。 (三)春秋战国时期,国君晋文公为五霸之一。 1、春秋时期,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晋文公打败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2.“寒食节”:春秋时期,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将绵山改称“介山”。清明前一两天吃冷食以寄哀思。 3、春秋末期,赵简子家臣董安于:①晋阳城最早由他主持建造②先祖是晋国大史董狐因秉笔直书“赵盾弑 其君”,被孔子誉为“古之良史”。 4、春秋晚期,晋国赵卿(赵简子)墓位于太原市金胜村西北,是迄今为止等级最高、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丰富、资料最完整的晋国墓葬。 5、春秋时期晋国音乐大师师旷有“乐圣”之称。 5、战国时期被韩、赵、魏三国瓜分,此后山西别称“三晋” 6、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军事改革---使北方出现影响深远的民族融合。 7、战国时期规模最大最残酷的战争是---秦赵两国的长平之战(今山西高平)——“白起坑赵”“纸上谈兵” 8、战国时期起于三晋的法家是:李悝《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封建法典、吴起、商鞅、 申不害、荀子、韩非子。纵横家是:张仪、公孙衍 (四)秦汉时期 1、秦始皇于山西设太原、上党、河东、雁北及代郡五郡。 2、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白登之围”位于今山西大同。 3、卫青、霍去病是今临汾西南人,被汉武帝提拔,成为西汉时抗击匈奴的名将 4、从东汉时,迁入山西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畀族、羯 (五)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1、少数民族在山西建立的政权分别是:①公元304年,刘渊(匈奴)建汉,拉开五胡十六国割据局面;②公元439年孝文帝建北魏(鲜卑族)统一中原地区,著名的改革是平城(今山西大同)改革。 2、北魏时期修建的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是我国古代四大石窟之一 3、山西恒山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是国内现存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被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誉为“天下奇观”. 4、我国第一个留学天竺的僧人是法显。著有《法显传》,是东晋时期山西平阳人。 (六)隋唐时期 1、隋代初年创建的解州关帝庙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武庙。 1、李渊起兵的时间、地点——617年5月、太原、反隋 2、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山西文水人 3、唐朝时,仅次于长安、洛阳的第三座城市是晋阳(今太原)。 4、唐代山西籍诗人82人:王绩、王勃、王之涣、王维、白居易等。 5、唐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有:尉迟敬德、薛仁贵、狄仁杰、郭子仪、裴度等。 6、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块行书碑是谁的手迹——太原晋祠的贞观碑,是唐太宗的手迹(仅次于《兰亭序》) 7、全国仅存的两座唐代木构遗物——山西五台山的南婵寺大店和拂光寺大殿。 (七)五代十国时期 1、五代十国山西崛起的帝王有李存勖(后唐)、石敬瑭(后晋)、刘知远(后汉)、刘崇(北汉)(八)宋、辽、金、元时期 1、北汉何时灭亡——宋太祖赵匡胤三次攻打北汉均失败,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灭北汉。晋阳古城毁于赵 光义之手。982年,赵光义派潘美在唐明镇基础上修筑新城,新建太原城又称“唐明” 2、北宋(杨业)军队与辽军的陈家谷战役交战所在地——今山西朔州南 3、晋祠圣母殿的宋代宫女彩塑,被赞为古今中外历史上最伟大的雕塑作品之一。 4、北宋用分节叠铸法铸成-------晋祠“镇水金人” 5、山西平水是辽、金、元时期我国北方雕版印刷业的中心;金朝设了全国最大的雕版印刷书籍机构叫“书 籍所”;《金藏》现称《赵城金藏》是我国仅存的一部金代孤本佛经,也是世界上仅存的一部。 6、辽代的山西应县木塔是目前世界最古老、最高的木构建筑。 7、宋代的晋祠的“鱼沼飞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十字桥。 8、元代,山西属中书省,置河东山西省道,山西成为正式的行政区划名称是从元朝开始的。 9、“元曲四大家”中三人为山西籍:解州(今属运城)关汉卿、河曲人白朴、襄汾人郑光祖。

古代发生在山西的战役

古代发生在山西的战役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古称河东,省会太原市。山西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但是你知道发生在山西的战役? 古代发生在山西的战役 弃甲院、围城、石门、箭头、三军;;;;;;这些在山西高平丹河一带的村名,沿用了2200多年,全部都源自中国古代史上最惨烈的一战;;长平之战。 公元前263年,秦国大军的铁蹄,踏上了韩国的土地。 韩王被迫求和,答应割让上党郡17城给秦国,但上党郡守因拒绝执行割让旨意被免职;韩王令冯亭接替上任,没想到冯亭更彻底,直接把韩国这17座城池献给了赵王。 赵建国时定都晋阳(也就是今天的太原南部),后来迁都邯郸。上党不仅是赵都的屏障,更是三晋的生命线,一场争夺战在所难免。 秦赵两军沿沁河、丹河布下阵来,赵国派出老将廉颇,秦国由王龁带兵。战场以长平为中心,直径上百公里,涉及现在的沁水、阳城、晋城、陵川、壶关、长子和长治等地。战局胶着,对峙了三年。廉颇的幕府就设在今天高平市东南5千米的大粮山上,原有廉颇庙,后被毁,近年来,高平市在原址上又重修了庙宇。

秦军长途奔袭,粮草供应困难,不再以占领土地,而是以消灭敌国战斗力为主要目标,虎狼之师残暴嗜杀,恶名远扬。秦王很焦虑,担心不战自溃,于是使出了反间计,派人在赵国散布谣言,说廉颇怯战准备投降,秦军最怕的是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 赵王平时就欣赏军事理论高手赵括,决定用赵括取代廉颇奔赴前线。 重病在床的蔺相如一听急了,对赵王说,“会读书和会打仗是两回事啊,万万不可啊!” 赵括的母亲也吓坏了,说儿子视战争如儿戏,只会空谈,如果选他作将,将是赵国的灾难。如果用他导致兵败,请求赵王不要降罪连累赵括族人。 但赵王一意孤行。赵括一到前线,立刻废除廉颇的军令,把所有不同意见的将校全部免职,八位将校苦劝无用,集体拔剑自刎了,现在高平还有个八义村。 赵括不知道对方暗中把主将换成了白起,用针对王龁的战术全军出击,被秦军一切为二,陷入了包围圈,被困46天,到了暗杀战友分吃尸体的地步。赵括率五千精锐突围时被乱箭射死,其45万大军除240多名老弱残兵被放回报信外,全部被活埋坑杀,暴虐惨烈堪称古代战争之最。这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 秦军此举一是无法解决庞大的战俘队伍,二是向各国示威。 经此一役,赵国严重受挫。秦军投入上百万兵力,十五岁以上男子全部参军,也死伤过半,国内半空。

山西经典古代建筑图象

山西经典古代建筑图象 山西古代建筑巡礼 太原张少鲲/ Zhang Shaokun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建筑历史源远流长。作为历史文化与艺术的重要物质载体,山西古建筑凝聚和积淀了数千年中华文明的精华。其数量和质量不仅高居全国之首,而且那些依附在古建筑中的彩塑、壁画、琉璃数量之多、艺术之精,也堪独步华夏。它们是三晋大地上立体的历史画卷,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史中不可或缺的璀璨华章! 作为全国地上文物最为丰富的文物大省,山西各类古代建筑现存18418处,是全国古建数量最多的省份,从寺观庙宇殿堂、城池民居衙署到楼塔桥梁陵墓以至石窟寺等,门类齐全,享有“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美誉。其中木结构建筑达9053处,就唐、五代、宋、辽、金时期的建筑而言,全国共146座,山西就有106座,占其总数的72.6%。这些建筑的分布,数量上以长治市、晋城市为冠,建筑规模以雁北地区和大同市为首,时代上当数五台县南禅寺最早。 倘徉在山西的城邑乡村,红墙绿瓦、勾心斗角、翼角如飞的古建筑随处可见。唐代的雄浑壮丽,宋金的谨严端丽,明清的精细华丽,无不给人以平和或凝重、冲融或繁丽、庄重或清秀的美感!

寺观、楼阁 在我国,唐代以前的木结构建筑实例已荡然无存。我们只能通过房址、城池等建筑遗迹和石窟寺、出土文物上的一些间接实物资料以及文献资料来探寻早期中国建筑发展的雪泥鸿爪。 唐代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一个发展高峰期,其建筑规模宏大,朴实雄浑,豪放壮丽。然而,殊为可惜的是目前全国仅山西完整地保存有4座唐代木结构建筑,这也是迄今能看到的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最早的实例。 五台县南禅寺大殿,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面阔、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正方形,单檐歇山顶,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其屋坡为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平缓者。整个建筑比例匀称,造型雄浑古朴。 五台县佛光寺东大殿为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重建,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乃一座中型殿堂,屋坡举折圆和舒缓,曲线优美。整个殿宇形体壮观,雄伟古朴,结构精巧,技艺纯熟,为我国唐代木结构建筑代表作。另外两座唐代建筑分别是芮城县广仁王庙正殿、平顺县天台庵正殿。它们虽都是一些规模不大的中小型殿堂,远不能代表唐代的建筑风貌,但其造型水平已足令人惊叹。 五代十国,历史短暂,战乱频仍,木构建筑遗存极少,全国共保存有4座五代时期的木构建筑,其中3座在山西,

《山西省近现代史地图集》内容及特点

摘要:介绍了《山西省近现代史地图集》的内容及特点。全图集由序图、政区、城镇、自然、人口、经济、文化和军事共8个图组与1个大事记组成。图集的特点是资料详实、内容客观全面,主题突出, 图幅版面设计精美,符号设计艺术性强,体现了较高制图水平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山西, 近代史, 设计, 地图 一、引言山西素有“京畿藩屏”和“表里山河”之称。近代史上,山西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是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山西成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团结抗战的重要战场,二战时期东方战场的战略支点,演绎出影响全国的血火浇筑的革命史。新中国成立后,山西又凭借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成为全国重要的煤化工基地,对支援全国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山西人民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把山西建设成为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山川更加秀美的新山西。为客观反映山西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探索山西社会发展规律,继2000年出版的《山西省历史地图集》之后,近日,由山西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编辑,西安地图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山西省近现代史地图集》,用形象直观的地图语言,呈现山西自1840年至2009年政区、城镇、自然、人口、经济、文化、军事等内容,对世人深入科学认识山西近现代历史,全面系统了解山西省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二、二、图集内容图集与《山西省历史地图集》年代衔接,并保持较为一致的体例和编制风格,具体内容包含序图组、政区图组、城镇图组、自然图组、人口图组、经济图组、文化图组和军事图组共8个图组与1个大事记。(一)、序图组选用中国政区、政区、卫星影像、地势、革命老区、文物、土特产共7幅地图。各图幅紧扣山西区域特征,用独特的代表性和深刻的内涵,总体展现山西的地理位置、地面景观、地势特点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禀赋。(二)、政区图组图集将专题图组划分为三个阶段,依次为:晚清时期(1840—1911),民国时期(1912—1949.9),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0—2009.10)。政区图组选取三个时期的典型年份,共13幅行政区划图,较为完整与连续地表示各时期的政区沿革。(三)、城镇图组城镇是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活动的中心,特别就山西而言,大同、太原历来都是北方的军事重镇,近代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太原、临汾、长治等城市的各大战事,在全国战局中都占据重要意义。城镇图组反映了山西近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分3个时期,共选图40幅,按府城、州城、县城和城镇系列表示山西的城镇分布和历史演变。(四)、自然图组图组选图74幅,分别表示山西三个时期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性特点和各现象分布规律及相互联系。增加自然灾害图幅,表示山西近现代灾情记录明确、灾情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发生及演变情况。(五)、人口图组图组选图33幅,反映三个时期人口分布、变迁等重要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还增加了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人口文化构成和人口职业构成等内容。(六)、经济图组根据三个时期的经济状况和历史特征,表示山西传统农业、工业、手工业、矿产和晋商的演变发展以及现代资源、贸易、金融、旅游、信息等新型产业的发展状况,客观反映了山西近现代经济发展的轨迹。该图组共选图60幅。(七)、文化图组详尽介绍了山西三个时期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共选图60幅,其中晚清时期选图19幅,包含古遗址、古建筑、重要代表性建筑、书院、学堂和重要人物等内容;民国时期选图19幅,反映本时期各类遗产、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机构旧址及纪念地、重要革命文物、英烈纪念地等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选图22幅,主要增加文革期间损毁和后期修建的历史文物等内容。(八)、军事图组展现了近代历史时期帝国主义入侵、农民战争、军阀战争、抗日战争、

洋务运动与山西近代化

洋务运动与山西近代化 在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各地区大都相继开始了近代化进程。僻处内地的山西,虽说起步较迟,但在洋务运动时期同样开始近代化。 一 由于交通阻隔等原因,相对沿海省区来说,山西比较闭塞。19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洋务派在沿海和长江流域各省兴办了一大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产生并已得到发展时,山西仍未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直到光绪三年(1877),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到山西赈灾,会见山西巡抚曾国荃,并向他提出一个“西化”山西的方案,山西这才有了一个开风气的动议。但是,李提摩太的包括开矿、兴实业、办学校在内的大规模“西化”山西方案,却被曾国荃拒绝了。四年以后,张之洞由京官出任山西巡抚。这个名闻一时的清流派健将,却在山西这块相对封闭的土地上,开始了他的洋务生涯,山西也由此而迈开了近代化的步子。 光绪七年十一月,张之洞怀着满腔抱负来到山西。他一到任,就和怀揣西化山西方案的李提摩太交上了朋友,决心借助李提摩太的指导,在山西尝试举办洋务事业。经过多方考察,张之洞认为山西的各项事业中,“洋务最为当务之急”(见《张文襄公公牍稿》。)。光绪十年四月,张之洞发表了《延访洋务人才启》。在这个招徕洋务人才的公启中,他希望全国各地的洋务人才前来山西,不管是熟悉洋务的哪一方面,或是钻研精通天文、算术、历算、地理,或是通晓各国语言文字;或是熟悉沿海险要之地;或是多见机器运用得宜;或是根据洋法能自己制造;或是研究船舰大炮;或是精通开矿之学;或是能阐述新旧条约的变迁;或是能剖析公法西法之异同,都将受到欢迎,并根据其才能给予优厚薪金。这里充分昭示了张之洞渴求洋务人才的焦急心情,也说明了张之洞的确要在三晋大地上大干一番洋务事业。 在招徕洋务人才的同时,张之洞开始具体筹办洋务事宜。他在发给下属的《札司局设局讲求洋务》中强调,“直省各局林立,取精用宏,裨益甚多,关系甚重”,山西“亟宜仿照兴办,极力讲求”(见《张文襄公公牍稿》。)。他指示属下在省城东门内设立洋务局,选派提调、正佐、委员等办洋务官员,先就本省中熟悉洋务之人和已购来的各种洋务书籍研究试办,详立章程。他还指示,洋务局要设在地势宽阔之处,以便将来在附近添修院落,作为制造之所;立即筹集经费,派员去江苏雇募机匠,并在上海购买若干种外国新式织机、农器,运到山西作为山西洋务局厂的发端;举办洋务事业的一切费用,就在河道库提存。 张之洞虽然有在山西大办洋务的设想,但由于他在山西只待了两年多一点的时间,他的努力也只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成效。 一、编练军队。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练兵。张之洞认为山西绿营“军律日即荡弛”,“整顿营规莫急于此”(见《张文襄公公牍稿》。),于光绪九年正月开始留意山西练军,

古老而优雅的山西方言

古老而优雅的山西方言 在山西的晋中、晋西北一代有很多土语是很古老而优雅的: 1.“居舍”——就是屋子、“家里”; 2.“箸秸”——一种灌木,秸杆很直,质地坚硬,过去老乡很少用竹筷,就是用“箸秸”杆来作筷子的。箸是筷子,秸是秸杆,箸秸是作筷子的秸杆。现在山西人没有“箸”的说法了,但是“箸秸”的名称一直没有变; 3.“参差不齐”——不识字的农民都有这样的口头语,而且读音绝对正确:“cencibuqi”。只有上过学的人才可能读成“canchabuqi” 4.“兀”——一种方形的凳子; 5.“兀的”——语气助词,意思比较宽泛,类似“那么”、“当然”、“可不是嘛”等意思。例:“你会唱京剧?”“兀的哩!”(意思是“哪当然啦!”)这个词在元曲里常常看到,现在仍然是当地人的口头语。 6.“舁”(读yú,阳平)--抬的意思。这个字好像很古老了。《说文解字》解释是:“舁,共举也”。 7.“荷”(读hě上声)--承担、搬动的意思,也引申为一般的“拿”、“携带”。这是非常普遍的口头语。“荷不动”,就是拿不动的意思。这个用法也很古老,汉朝张衡《东京赋》有“荷

天下之重任”句。 8.“恶色”--就是垃圾。这也是很古老的用语。色,是种类的意思(如:各色人等)。恶,是“醜恶”,“卑劣”的意思,和“美”、“好”反意。现在台湾人讲的“国语”中把“垃圾”读作“lèsè”和山西方言接近。 9.“恶水”――是指脏水、污水,不是我们一般说的“穷山恶水”的“恶水”。说“恶”而不说“脏”,是不是也很文雅? 10.“巡田”――就是秋天看护庄稼。别的地方叫“看秋”,“护秋”,远不如“巡田”富有韵味。每到秋天,村里会指定专人担负巡田的职责,担负这种责任的人被称为“巡田的”。“巡田的”很厉害,一般都会几下拳脚。基本的装饰是,腰里缠一条长长的蓝布作的腰带,腰间别一个小小的“马床”。所谓马床,是一种三条腿的袖珍小凳子。马床有两个用途,一是巡田的累了可以随地坐下休息,更重要的用途是用来打人――打那些偷庄稼、蔬果的大人小孩。一般是打屁股。据说打上很疼,但是又不至于打坏筋骨。 11.“胡阑”――圆圈、环的意思。引申为“那一片地方”。元曲《高祖还乡》(作者睢景臣)有云:“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这里“胡阑”是环的意思,曲连是圈的意思。现在的山西中部和北部也还是这样的说法。这是一种单字复音的语言现象。胡阑,取“胡”字的声母,和“阑”字的韵母,连在一起快读,就近似于是“环”;曲莲,取“曲”

山西历史知识总结

山西历史一.山西简称晋,是因为西周、春秋时期 为晋国之地。山西又 称三晋,是因为战国 初期发生了以山西为 中心的韩、赵、魏三 分晋国。明朝初年, 设山西行中书省;清 代,设置山西省。至 此,山西才成为正式 的行政名称。 二.应县木塔建于辽代。是世界上最古老、 最高的木结构建筑。 古城平遥被誉为“明 清建筑的百科全书”, 被列为世界文化遗 产,解州关帝庙建于 隋初,是最大的武庙 (纪念关羽);它与山 东曲阜孔子家乡的 “孔庙”一文一武遥 相呼应,构成传统文 化文武崇拜的两脉 之源。山西的古代文 物在全国名列前茅。三.革命历史纪念地:(红色旅游) 武乡县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平型关战役旧址;刘胡兰列士纪念馆。黄崖洞保卫战旧址;左权将军牺牲纪念地(把辽县改为左权县)抗日华侨女英雄李林纪念馆(平鲁)。设立红色旅游纪念地主要为进行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历史名人和传统文化白居易、王勃、温听筠、王绩、王之涣、王薇、王翰、柳宗元、司马光、元好问、罗贯中、卫夫人、米芾(书法家)傅山(画家)。元杂剧也发源并成熟于山西。山西传统戏剧----晋剧 赵树理—“-山药蛋派”的开创者和代表作家。代表作:《小二黑结婚》 五、黄河文明的源头 尧都平阳,舜都蒲板(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西北)炎帝陵(山西高平县)六.古代事件 (1)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山西高平)(2)前200年,白登之围(大同)(3)438年,鲜卑族在大 同(平城)建北魏。后来 孝文帝把首都从平城迁移 到洛阳。 (4)618年,李渊建唐(起 兵于晋阳)(5)中国 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 则天(文水县)唐朝 (6)走西口从明朝初年开 始,明政府采取“移民宽 乡”政策,山西移民不断 从洪桐迁往全国各地垦 荒。 (7)法显周游列国,法 显是山西平阳人,他是我 国第一个留学天竺的僧 人,也是杰出的旅行家和 翻译家。著有《法显传》 又名《佛国记》。 七、山西近代的开始 (1)华盛顿纪念塔内中国 人撰写纪念碑文的人—— 徐继畲,福建巡抚(五台 人),林则徐同时代人, 1848年著《瀛寰志毗》,将 同时世界各大洲及各国自 然地理,人文历史都作了 身份详细的介绍,还盛赞 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制 度。对洋务运动、戊戌变 法、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有 重大影响。他是近代东西 方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 物,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 界的伟大先驱之一。(2) 最早将洋务之风吹进三晋 大地的是山西巡抚张之 洞。1882年他创办山西每 家公办近代企业——新药 局(弹药),从而标志山西 近代工业的诞生。 (3)对山西近代工业贡献 最大的是山西巡抚胡聘 之,1892年他创办山西最 早的民运工业企业——太 原火柴局。(4_1907 年十月正太铁路建成通车 ——山西历史上第一条铁 路。 (5)1915年,山西老白 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获甲等金奖。(6)1902 年,山西大学堂正式成立。 九.近代山西的政治变迁 (1)1911年,山西是最早 响应辛亥革命,推翻满清 统治的省份(阎锡山); 1912年、1918年孙中山先 生到达太原 (2)山西最早的共产党 员——高君宇——山西最 早党组织的创立者。山西 省第一份宣传马克思主义 的刊物——《平民周报》。 (3)1936年10月,山西 牺牲救国同盟会(牺盟会) 成立,主要领导人——薄 一波。1937年,并组建山 西新军(中共薄一波领 导)、山西青年抗敌决死 队。 (4)国共合作抗战的光辉 范例——1937年,忻口战 役。是抗战中太原会战的 重要战役,也是华北战场 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国共合作的典范。 (5)1937年9月抗战以来 中国军队首次大捷——平 型关大捷(115师) (6)第一块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聂荣臻,五台 山为中心)。最大的一块敌 后抗日根据地——晋冀豫 (刘,邓,太行山为中心) (7)1940年,百团大战的 主战场在山西。 (8)左权将军是抗日战争 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八路 军将领。 十、大地的新生 (1)1945年8月(刘, 邓——阎锡山)上党战役 是抗战胜利后,人民军队 为保卫胜利果实而进行的 第一次大规模的自卫反击 战。他不仅保卫了解放区, 而且有力的配合了毛泽东 在重庆的谈判。 (2)解放战争中,华北最 后一战太原战役(徐向前). 接着大同和平解放,山西 全境解放。 (3)怕死不当共产党员 ——刘胡兰,山西文水人。 毛泽东亲笔为他题词——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十一、再创家乡的辉煌, 探索中前进 (1)山西新农村的代 表 西沟村(李顺达) 大寨(陈永贵) 晋城,皇城相府(清 代,陈廷敬——康熙字典 总编) (2)1956年,太原第一热 电厂投产,是前苏联帮助 中国建设的最大的火力发 电厂。 (3)1954年,山西第一座 水库——三十里铺水库在 天镇县黑水沟竣工 (4)赵树理的长篇小说 《三里湾》,是中国当代文 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业 合作社成长过程的长篇小 说。 十二、走进新时代 (1)改革开放初期,全国 十大奶粉名牌之一的古城 牌奶粉的生产厂家——山 阴县山阴城奶粉厂;全国 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乡 镇企业醋厂——清徐县第 二醋厂;占据全国三分之 一暖气片市场的清徐赵家 堡暖气片厂等一批乡镇企 业崛起。(2)山西— —能源重化工基地。煤、 电。 (3)1996年,山西第一条 高速公路——太旧高速公 路通车。 (4)万家寨引黄工程—— 是山西省有史以来最大的 水利建设项目。 (5)全国第一枚“白求恩 奖章”获得者——赵雪芳 医生,“一片冰心在玉壶”。 (6)新中国的农民科学家— —吴吉昌(植棉花)(7) 登上世界舞台的劳模—— 李双良,治理太钢渣山。 十三、问题与挑战 (1)人均水资源占有 量少,水污染严重,资源 利用率低。 (2)增长方式粗放, 水土流失严重,环境空气 污染最严重。 (3)山西已成为全国 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环 境质量最差的地区之一, 加强环境保护已成为山西 最紧迫的战略任务。 (4)制约山西发展的 观念——乡土、择业、消 费、创新。 (5)山西是人类最早的发 源地之一,早在180万年 前,就在今天的芮城县西 渡村已有西侯渡人生存, 山西临汾市丁村发现了旧 石器时代人类的化石,被 称为丁村人遗址,距今有 10万年的历史,此后大同 也发现了徐家窑人遗址。

山西博物院十大国宝

山西博物院十大国宝 山西作为中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重要政治中心,地上地下的古代遗珍堪称灿若星辰。历来有“三千年文明看陕西,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的说法,虽然不尽确切,但也很传神地反映出这片土地所孕育的灿烂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的突出地位。 山西博物院作为山西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早在2008年参观首都博物馆“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展”时,就已被本人列入必游景点名单。此后通过多种渠道对山西博物院的基本情况作了了解,但当2009年端午假期有机会作亲身游览时,仍然被自己的所见所闻震撼。与首都博物馆相比,山西博物院可能只在文物多媒体展示和部分硬件设施方面稍弱,布展水平却毫不逊色。而其中展出文物的历史价值以及夏商周文物的数量和精美程度可以说远远超出了首都博物馆的水平。毕竟,与北京所在的燕国相比,晋国是当之无愧的强国和富国。而山西自夏商周以来的历史延续性也非北京可比。与另一个古代文物集中地河南博物院相 比,山西博物院在硬件设施上明显占据优势,展品中精品的档次和数量似乎也略胜一筹。 本人是从网上看到“山西博物院十大国宝”

这个提法的。租用的语音导览设备里并没有对十大国宝的专门介绍,博物院提供的书面资料里甚至没有出现“十大国宝”的字眼,网上竟然也查不到所谓十大国宝的完整清单,感觉相当郁闷。写下这个标题时颇有些踌躇,但想到网友中高人当大有人在,应该能够提供一些指导,好让本人得以准确地完成这篇博文。 鸟尊/ Bird-shaped Zun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14号墓出土 鸟与象是西周时期最流行的肖形装饰,尤为晋人所钟爱。大鸟回眸,小鸟偎依,巨象缩首,构思奇特,想象卓绝。华美的造型艺术和精巧的实用功能,完美组合于此尊,使之成为中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鸟尊铭“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表明这是晋侯宗庙祭祀的礼器。《周礼》曾记载宗庙礼器有“六尊六彝”,“鸟彝”即为其中之一。据考证,这件国宝的拥有者就是改唐为晋的第一代晋侯燮父。 龙形觥/ Dragon Shaped Gong 商代(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山西省石楼县桃花者出土 前端作龙首形。商代青铜器上鼍(鳄鱼)纹仅此一见。 兽形觥/ Animal-shaped Gong (不确定) 商代(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出土 六璜联珠串佩/A String of Jade Ornaments Composed of Six Huang (不确定)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煤矿业与近代山西社会(1895—1936)

煤矿业与近代山西社会(1895—1936) 【摘要】:从社会史角度研究山西的煤炭资源问题,是研究山西区域社会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以煤炭资源和煤矿业与近代山西政治、经济、社会互动关系为切入点,全面、立体地展示近代山西煤矿业(1895—1936)的发展脉络及其对区域社会变迁的影响。研究表明,近代山西煤矿业是在中国与外国对立、中央与地方利益矛盾中产生、发展的。收回矿权运动,标志着山西近代资本最雄厚的民族资本企业的出现,标志着山西煤矿业进入近代半机械化开采的起始。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事件激发出的晋人资源主权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对近代山西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深刻影响。晋人对煤炭资源“保守”的心理、态度和行为,对于捍卫中国的资源主权、保护煤矿资源难能可贵,值得肯定。民国三年(1914)中央政府《矿业条例》的颁布,对山西的意义是特殊的。一方面,有助于减少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矿业发展的阻力,进而鼓励商民投资矿业,此后山西出现了投资煤矿的热潮,带动了近代山西煤矿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这一条例忽视了山西煤矿是晋人用巨银赎回的这一事实,侵害了山西的地方利益。从山西省议会提出以山西全省矿产作为特别区域的晋矿专例,到山西矿务管理局和山西矿务公局的成立,提出“以合办为开放,以公立矿区为保守”,都反映了山西地方与中央关于煤炭资源的利益之争,到1921年终于演成山西全省爆发的“晋矿归公”风潮。这一运动主旨虽然不符合“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的现代矿业理念,也没有取得实质性成

果,但它本身是中央与地方在资源问题上互动关系的一种合理反映。这揭示出矿产资源的开发,任何时候都要考虑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平衡关系。笔者通过对生产的因素——资源、资本和劳动的分析,认为这三者没有任何一个因素是构成山西煤产量的重要障碍,而制约近代山西煤矿业发展的因素在于需求和交通运输。文章认为,近代山西煤矿业的发展与煤炭资源大省的地位是不相称的。近代山西煤矿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制约,同时反过来影响了近代山西区域社会的变迁,尤其是矿区社会表现出了转变中的山西社会经济图景。文章指出,近代山西煤矿业由于当时社会的特征所决定,经历了从民营到官办“公营”的发展轨迹,尽管增长是缓慢的,但对山西的工业化、近代化发挥了促进作用,也对建国后山西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煤矿业山西近代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9 【目录】:摘要4-5Abstract5-9导言9-16一、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范围的界定9-10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三、研究思路与写作方法12-13四、研究特色13-16第一章收回矿权运动与近代山西煤矿业

山西地方史

山西地方史 古代山西(政治部分) 1、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在芮城的西侯度人 2、 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原因——能舍弃前嫌、团结人、实行变革3、春秋时期,晋国被哪三家瓜分——韩、赵、魏 4、 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封建法典是——李悝的《法经》5、长平之战交战的双方及结果——赵国与秦国、结果:赵军主力丧失殆尽、国力衰败、无力抗秦 6、卫青、霍去病是今临汾西南人(原河东平阳人),被汉武帝提拔,成为西汉时抗击匈奴的名将 7、 从东汉时,迁入山西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畀族、羯 8、鲜畀族对开发雁北的贡献——建立了北魏、定都平城、结束了北方混战局面 9、 李渊起兵的时间、地点——617年5月、太原、反隋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山西文水人 10、 五代十国中在山西建立起来的政权是——后唐、后晋、后汉、北汉 11、陈家谷战役交战的双方及今天所在地——北宋与辽、今朔州南 12、 列举山西人民抗金的重要事例——王彦领导的“八字军”、梁兴领导的“忠义社”、洪济领导的僧兵、王忠植领导的吕梁山义军等 13、 山西移民主要迁往地——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出发集散地是洪洞 14、大顺军两次入山西的原因是——恢复经济、巩固新政权 15、 北汉何时灭亡——赵匡胤三次攻打北汉均失败,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灭北汉 16、晋阳保卫战的领导者——刘琨(刘琨舞剑、刘琨听鸡成语的来源) 二、古代山西(经济部分)

1、山西有发展农业的较好条件,有丰厚的矿产资源,自古就有“煤铁之乡”之称。 2、 山西自古有经商和贸易传统,从先秦起,山西商人足迹遍天下,明代晋商与徽商相匹敌,成为全国最大的两个商帮。 3、 反映汉代山西农业生产技术发达的臂画在——平陆县枣园村、是西汉末年的墓壁画 4、山西人民认识煤炭的文字记载时间是——6000年前的 春秋战国时期 5、山西何时开始采铜矿石——黄帝时代、晋南地区 6、山西铸造业的发达的事例——闻喜县出土的“刖人守囿” 青铜挽车、 晋国用铁铸的“刑鼎”(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生铁铸造器物 的记载)、唐代在蒲州架设蒲津桥的桥墩用铁铸造,同时有“黄河铁牛”、 北宋用分节叠铸法铸成的晋祠“镇水金人”、北宋的太原铜镜、明代的五台山铜殿(是我国现存四大铜殿中最大的一座)、 明代的阳城是铸铁中心之一。 7、 我国古代唯一由木工自己写的著作是——金末元初,万泉人

山西古代木建筑

山西古代木建筑、民居(宅)、土窑洞构成山西建筑的主体与特色它们的重视、保护、挖掘、研究、开发 迫在眉捷。山西省位于华北区西部、黄土高原东部,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古化文化摇篮”之称。在山西大地上有着星罗棋布、遍地可见的古代木建筑、民居(宅)、土窑洞,它们构成山西建筑的主体,以自有的特色而闻名于世。这些作为古老文明的佐证,透过历史的尘埃,继续为人民所享用。一、古代木建筑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占有特殊位置的山西省,地上地下文物极为丰富。山西迄今尚存的古代木建筑,几乎 遍及全省各地山 山西古建筑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高超的文化欣赏价值。山西现存的古建筑18118处,建筑种类应有尽有,其中一部分还是中国乃至世界建筑艺术的孤例。 目前已被确认的金代之前的木构建筑全国共有146座,而山西境内就有106处,其中的7处是唐、五代的遗存,文物和艺术价值弥足珍贵。存留至今的唐朝木构建筑除敦煌196号窟檐仅存的柱斗、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的下半部分外,较完整的四座唐朝木构建筑是五台山的南禅寺正殿和佛光寺东大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和平顺天台庵正殿。可以说,中国现存结构完整的唐朝木构建筑的大殿都在山西。唐以后的五代十国时期战火不断,山西却保存了这个时期的三座木构建筑:平顺的龙门寺西

配殿、大云院正殿和平遥镇国寺万佛殿,这些都堪称古代东方艺苑的珍品。 宋、辽、金、元时期,山西的建筑艺术最为辉煌。辽、金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大量吸收汉族文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留下了许多规模宏大、风格独特的建筑精品,其中的代表性建筑有大同善化寺和华严寺、洪洞广胜寺、芮城永乐宫、临汾牛王庙、霍州署大堂,等等。建于辽代的应县木塔规模宏大,健硕华美,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高大的木结构建筑。 山西古代砖石建筑的艺术成就非常显著。山西是现存古代长城时间跨度最大的地区,保存了战国以来两千余年的长城2500多公里,其中东魏、北齐、隋、宋四朝的长城为山西独有。山西古代的墓葬石雕艺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太原的隋朝虞弘墓出土一件雕刻精美的汉白玉石椁上雕绘着充满异国风情的场景,对研究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中国绘画史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十字飞梁形制的古代桥梁藏于古画,载于古史,而现存实物世界上也仅有太原晋祠的汉白玉质鱼沼飞梁一例。使用减柱法为晋国始祖叔虞之母建造的晋祠圣母殿,空间阔大,完整地保留了宋朝建筑的形制和结构,成为宋式建筑的经典之作。 云冈石窟是北魏王朝建都平城 即今大同期间留下的一座历史丰碑,是世界遗产、国之瑰宝、大同文化名片,一批批中外游人慕其盛名纷至沓来。 云冈石窟,史称武州山石窟寺,明代起称云冈石窟,始建于公无460年北魏和平元年,兴盛于5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续延至6世纪20年代,是中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之一。云冈石窟东西绵延达1公里,现存大小窟龛252个,雕像51000余躯。石窟规模之

保留中国古建筑最多的省份是山西省

保留中国古建筑最多的省份是山西省 山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春秋时为晋国,故简称晋。悠久的历史留下众多的文化遗产,加上复杂的地形地貌、河流山川形成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山西现存的古建筑居全国之首,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50处,省级400多处。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五台山,寺庙群集千年之萃。其中,以我国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南禅寺。集北魏至清代多种建筑为一体的佛光寺及显通寺,塔院舍利塔最为有名;建于北魏的恒山悬空寺悬于悬崖峭壁之上,以惊险奇特著称;太原的晋祠是形式多样的古建筑荟萃的游览胜地;平遥古城是全国现存三座古城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芮城永乐宫是典型的元代道观建筑群,宫内壁画是我国绘画艺术的珍品;永济普救寺是《西厢记》。《莺莺传》故事发生地;解州关帝庙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武庙;云岗石窟是全国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气势雄伟。雕刻精细;应县木塔建于文代,高67.31米,是我国最高的古木构建筑;因拍摄《大红灯笼高高挂》而闻名的祁县乔家大院,加上祁县渠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太谷三多堂,共同组成山西晋中的大院民俗文化。 作为全国地上文物最为丰富的文物大省,山西各类古代建筑现存18418处,是全国古建数量最多的省份,从寺观庙宇殿堂、城池民居衙署到楼塔桥梁陵墓以至石窟寺等,门类齐全,享有“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美誉。其中木结构建筑达9053处,就唐、五代、宋、辽、金时期的建筑而言,全国共146座,山西就有106座,占其总数的72.6%。这些建筑的分布,数量上以长治市、晋城市为冠,建筑规模以雁北地区和大同市为首,时代上当数五台县南禅寺最早。 倘徉在山西的城邑乡村,红墙绿瓦、勾心斗角、翼角如飞的古建筑随处可见。唐代的雄浑壮丽,宋金的谨严端丽,明清的精细华丽,无不给人以平和或凝重、冲融或繁丽、庄重或清秀的美感! 寺观、楼阁 在我国,唐代以前的木结构建筑实例已荡然无存。我们只能通过房址、城池等建筑遗迹和石窟寺、出土文物上的一些间接实物资料以及文献资料来探寻早期中国建筑发展的雪泥鸿爪。 唐代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一个发展高峰期,其建筑规模宏大,朴实雄浑,豪放壮丽。然而,殊为可惜的是目前全国仅山西完整地保存有4座唐代木结构建筑,这也是迄今能看到的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最早的实例。 五台县南禅寺大殿,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面阔、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正方形,单檐歇山顶,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其屋坡为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平缓者。整个建筑比例匀称,造型雄浑古朴。 五台县佛光寺东大殿为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重建,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乃一座中型殿堂,屋坡举折圆和舒缓,曲线优美。整个殿宇形体壮观,雄伟古朴,结构精巧,技艺纯熟,为我国唐代木结构建筑代表作。 另外两座唐代建筑分别是芮城县广仁王庙正殿、平顺县天台庵正殿。它们虽都是一些规模不大

山西作文之山西古建筑考察报告

山西古建筑考察报告 【篇一:山西考察报告】 山西考察报告 2013年7月8日,我们踏上了山西之旅,当然不是走路,带着一颗 对新鲜事物依然新鲜的心情坐上了去山西的大巴,一路随行的两辆 车承载着我们的好奇一路前往,看着车外的风景,一座座山多了起来,逐渐有了很多的起伏,原来车已经进入山西的地界,感受山西 的文化旅途,我来了。 乔家大院 5个多小时的车程后让我们到达了第一站,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祁 县乔家堡村,在外看起来是高高的墙,墙高墙低如同人的身份, 整齐的外表凸显出乔 家大院的奢华与尊 贵,让我等不住地走 进了大门了解其中的 文化。这是一座雄伟 壮观的建筑群体,分 六个大院,大院形如 城堡,三面临街,四周全是封闭式砖墙,高三丈有余,上边有掩身 女儿墙和了望探口,既安全牢固,又显得威严气派。其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充分体现了我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 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确实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 专家学者恰如其分地赞美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 平遥古城 8日下午我们来到了此行的第二站,平遥古城,古城的恢宏气势依 然犹存,规整大气,整体颜色为黑色,但历经风雨2700多年,不禁 颜色有些灰了,进入古城内又是一番景色,并没有因为年久而衰败,刚进古城内就有 很多后建的房子,但 与古城的整体的颜色 很搭配的小商铺,平 遥牛肉,漆器,餐馆, 客栈,人声鼎沸。城 墙以内街道、铺面、

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2009年,平遥古城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再获殊荣。平遥古城素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文物古迹保存之多、品位之高实为国内所罕见。同时,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荟萃中心之一。 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坐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西大街的繁华地段。是中国现代银行的开山鼻祖。从清道光初年成立票号到歇业, 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并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作 为晋商文化的杰 出代表,其建筑 风格和规模都具 典型,但又有其 特殊性。如今的 日升昌旧址,已 开辟为“中国票 号博物馆”。以日 升昌票号为代表的中国票号业,适应市场,灵活经营,注重信誉,刻意创新。其一整套经营方针和原则,不失为现长企业制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历史借鉴。 平遥县衙 平遥县衙是我国现存极少的完整古县衙之一。县衙内的建筑沿中轴线一字排开,东西厢 设六部房,院中还有钟 楼、土地祠、粮厅、重 狱、女狱、轻狱、阎王 殿等诸多建筑。平遥县 衙位于城内的政府街 (旧称衙门街),坐北 朝南,建筑群主从有序,布局对称,前朝后寝,左文右武。经过历代添修和现在精心复原,平遥县衙已成为我国现存极少的、完整的古县衙之一。 王家大院

山西古建筑专题讲解

山西古建筑专题讲解 (一)山西是中国古建筑博物馆 各位团友: 大家好!这几天大家的山西之旅参观欣赏了许多古代建筑。既有巍峨壮观的应县木塔、恒山悬空寺;也有恢弘大气的五台山佛光寺、大同华严寺。其实我们山西现存的古代建筑远不止这些。在古老的三晋大地上,至今保留着4座唐代木构建筑,445座从五代时期到宋、辽、金时期的木构建筑。数量之多,竟占到了全国同期木构建筑的70%以上,是其他地区望尘莫及的。不仅如此,山西明清时期的木构建筑更是多达8500座。这些建筑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唐代建筑体现的是雄浑大气,五代建筑是苍劲古朴,而宋代建筑技法成熟,体现的是庄严规整。辽、金建筑粗犷豪放,明清建筑品类繁多,精雕细作,当您走进山西,也就走进了一座巨大的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广泛使用木质作为建筑材料,易燃易腐,不易保存,所以宋辽以及金代以前的建筑可以说凤毛麟角。而山西虽在这一时期战乱频繁,烽火四起,兵连祸结,但保存了如此多的建筑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些保存下来的古建筑大多属于宗庙寺庙建筑,我想这些宗教寺庙建筑得益于山西特有的地理环境和山西厚重的文化底蕴吧! 在山西这座巨大的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里,您可以欣赏到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它们有的淡装素裹,有的富丽堂皇,堪称是一部“立体的古代建筑史”。翻开这部建筑史书,中国古代的各种形式建筑——宫廷府第,城池关隘,街亭市楼,墓冢陵寝,园囿宫苑,祠堂祭厅,桥梁堤坝,名居宅院,佛儒道庙,乐楼戏台,驿站会馆,可以说是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构建之精,造型之美在全国首屈一指,无与伦比。其中唐代建筑的代表作——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被我国古代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誉为“海内孤例”、“亚洲之光”。佛光寺东大殿依山而建,坐东向西,它的斗拱硕大,屋顶平缓,是一座体现唐代最高水准的宫殿式风格建筑。朋友们,宋朝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发挥到极致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论述建筑的专著《营造法式》。最能代表这一时期风格和建筑水准的是太原晋祠圣母殿。它的建筑规格与《营造法式》中所述完全一致,是这一古代工程技术专著的最好实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