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PPT(共 59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外商直接投资:规模
• GDP的增长比FDI的增长快 • 中国相对于其他东亚国家(地区),如日本、韩国,对外
商直接投资是十分开放的
18
外商直接投资:规模
• 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利用外资最重要的方式。
19
外商直接投资资金来源:地理分布
20
外商直接投资资金来源:地理分布
表14-2:2011年外商直接投资前10国家(地区)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11
人民币汇率及各亚洲其他国家地区汇率
12
2005年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13
第一个十年:以调动对外贸易部门经营积极 性为目标的改革
下放外贸经营权和进口定价
• 国家放宽外贸公司数目 • 同意各级工业部门设立外贸公司 • 原国有垄断外贸公司在各省的分公司变为独立公
司 • 许多地方政府和经济特区也自己开设外贸公司 • 外贸公司数目急剧上升
公司控制着垄断贸易权。
非贸易壁垒等价关税率
表2-1(核心)非关税壁垒的等价关税率
产品分类
1
活动物与动物产品
2
植物产品
3
动植物油脂
4
食品;
5
矿物产品
6
化学品
7
塑料及塑料制品,
8
皮革,原材料; 皮革制品, 毛皮,
9
木材与木制品; 木炭,
10
木浆, 植物浆; 纸
11
纺织品
12
鞋帽,雨伞,
13
岩石制品; 石膏, 水泥,
第十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对外贸易的发展
余淼杰
May 2013
概览
• 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贸易概述 • 三十年外贸改革的主要成果 • 外商直接投资 • 经济特区与外商投资管理制度 • 中国各部门外贸分析 • 中国的对外贸易盈余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外贸概述
• 典型的苏联式计划经济体制 • 原则:“互通有无、调剂余缺” • 两个手段:
–对外贸易垄断 –官方控制的外汇体系 • 原因: –现代化赶超、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林毅夫,2003) –重工业优先发展,企业缺乏比较优势—“政策性负担
” –压低利率以降低资本成本 –压低汇率以降低进口设备的成本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外贸概述
中国在1978年以前的情况: • 从1949年到1960年,中国也存在着大量的对外贸易,不过
名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维尔京群岛 日本 新加坡 韩国 美国 开曼群岛 中国台湾 萨摩亚 毛里求斯
2011年FDI数额(万美元) 7050016 972495 632963 609681 255107 236932 224196 218343 207623 113921
第一个十年:以调动对外贸易部门经营积极 性为目标的改革
增加对外贸易口岸
• “由点到线、由线到面” • 点: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汕头、厦门、珠海、深圳) • 线:开放广东、福建的贸易管道 • 面:对广大内地实行贸易自由化(1984年全面的
对外开放政策开始实行)
第一个十年:以调动对外贸易部门经营积极 性为目标的改革
14
宝石与半宝石,
15
贱金属及其制品
16
机械,设备;
17
地面、空中、水中运输方式源自18光学、照相设备,
19
武器,军需品等
20
多种制造品
21
艺术品,文物与收藏品
CoreNTMs(%) 31.1 36.4 74.5 30.8 55.1 23.6 31.3 0.0 51.9 15.1 15.7 0.0 0.0 0.0 41.1 35.5 81.7 25.3 269.3 0.0 0.0
14
改革的第二阶段
以建立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和自负盈亏为中心 的改革(1988-1993)
主要特点: • 在仍然保持国家垄断外贸的前提下,试图通过将
外贸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来改善外贸部门 的经营状况 • 包括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和转变企业经营机制, 实行企业自负盈亏两个阶段
15
第三节 外商直接投资
改革三十年来,外商对华投资的特点
• 数量多 • 规模大 • 分布广 • 趋势稳定 • 资金来源充裕
16
外商直接投资:规模
• 1979-1984年总共利用的FDI数额很小。
• 整个20世纪80年代,FDI的增长都十分缓慢。
• 90年代后,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经历了巨额的增 长。
–1992年至1998年,急剧增长 –2001年底入世以后,新一轮的增长。
第一个十年:以调动对外贸易部门经营积极 性为目标的改革
启动汇率改革
• 改革开放之初,人民币被高估(1980年1美元兑换1.5元人 民币),对出口不利。
• 80年代,人民币不断贬值。1986年,1美元兑换3.5元人民 币。
• 1988年到1993年之间,“汇率双轨制”。 –计划轨 –市场轨
• 1994年,汇率并轨,进入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第二节 三十年贸易改革的主要成果
中国对外贸易改革的进程,按照决策目标与改革性质,可以 划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 改革的第一阶段(1979-1987) :以调动对外贸易部门经 营积极性为目标的改革
• 改革的第二阶段(1988-1993):以建立对外贸易承包经 营责任制和自负盈亏为中心的改革
第一个十年:以调动对外贸易部门经营积极 性为目标的改革
初步建立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体系:
• 高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被广泛利用以保护国内市场 • 1992年,中国的税率同其他高度保护的发展中国家差不多。
未加权平均关税为43%,加权后为32%。 • 51%的进口受到四种不同又相互重迭的非关税壁垒中的一
种或多种的影响。 • 最重要的非关税壁垒是对交易权利的严重限制。国有外贸
几乎全部都是与前苏联之间的。 • “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自然灾害以及苏联政府
背信弃义的撕毁合同,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经济衰退, 粮食大幅减产;中国对外贸易停滞,此后逐步退化为世界 经济的孤岛。 •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逐步恢复。1977-78年中国 的技术进口项目成倍增加,但随着油田发展计划的失败, 中国出现了严重的外汇短缺,而且在原有的控制体系下一 切可利用的创汇机会都已经被使用殆尽。对外贸易体制的 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 1979-1987 外贸体制改革探索阶段: • 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增加对外贸易口岸,下放外贸经营权,广开贸易 管道,改革高度集中的贸易体制;
–二、改革单一的指令性计划,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 性计划和市场调节向结合;
–三、建立和完善外贸宏观管理; –四、探索促进工贸结合的途径; –五、采取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