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讲义:第七单元+单元小结与测评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讲义:第七单元+单元小结与测评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讲义:第七单元+单元小结与测评

[必清·线索导引]

线索: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农奴制→“十二月党人起义”→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克里米亚战争→“二一九法令”+政治体制、司法体制、军事、教育

改革→亚历山大二世遇刺。

19世纪40年代,工业革命扩展到俄国,但是腐朽的农奴制度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十

二月党人发动起义,要求废除农奴制。以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激进知识分子

要求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

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走上了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在颁布“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制的同

时,俄国也在政治体制、司法体制、军事、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促使俄国走上发

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亚历山大二世遇刺后,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但近代化的进程并没有

终止。

[必记·精要盘点]

一、对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全面评价

1.进步性: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改革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1)性质: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

它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实行的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

场和资本。改革后,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政治方面,沙皇专制政权逐步变成

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因此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2)地位: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方

式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此后,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

(3)作用: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俄国农业

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2.局限性: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1)“二一九法令”是妥协的产物。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

在形势所逼下作出了一些让步。

(2)从农奴获得“解放”的实际情况看,改革具有残酷的掠夺性和欺骗性。改革远远没

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农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钱被地主夺去,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

无法维持生计,只得重新租种地主土地,受到更大的盘剥和奴役。

(3)改革具有不彻底性。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

残余,这使俄国日后具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特点。农奴制的大量残余,使劳动人民受到

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剥削和压迫。所以,彻底肃清封建残余仍是俄国民主革命的重

要任务。

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的社会阶级关系

1.新兴资产阶级:既不满意自己政治上的无权地位,又需要依附封建地主阶级。

2.农民阶级:改革后的农民继续受到地主的奴役,而且由于资本主义和农奴制残余紧密结合,广大农民遭受着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因此农民反抗斗争不断。

3.民粹派

(1)形成:一批代表农民利益的平民知识分子,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逐渐形成了民粹派。

(2)主张:反对农奴制,不满意资本主义制度,否认工人阶级的先进作用。认为知识分子是领导农民革命的主要力量,号召知识分子去农村发动农民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3)局限:民粹派不了解农民的真正想法,他们的行动没有得到农民的响应。

(4)发展:民粹派遭到沙皇镇压后,发生分化。其中一部分人主张通过恐怖手段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展开了对沙皇的暗杀。

三、俄国农奴制改革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异同点

俄国农奴制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不同点性质

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确立了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其性质

是资本主义的改革

改革并没有改变生产关系,

其性质为封建性的改革

结果改革取得了成功改革最终失败

相同点背景

都是工业革命冲击下的改革,改革前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

国内外形势

方式都是封建统治阶级主持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阻力都受到了来自旧势力的强大阻力

作用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单元质量检测七]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观察下列两幅有关19世纪俄国农奴境况的图片,这些图片表明()

图一地主毒打农奴图二贫困的俄国农奴

①农奴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下②农奴的生活水平较低

③农奴主对农奴进行严格的限制④俄国的生产关系发展水平落后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选D遭受毒打表明农奴受到农奴主的严格限制,社会地位低下;贫困说明农

奴的生活水平较低;19世纪,欧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而俄国还保留着落后的农

奴制。因此,①②③④都是正确的。

2.在农奴制下,耕作的方式很原始,农奴使用古老的木犁耕作。地主不愿意添置农具,农奴大都目不识丁,生活十分贫困。地主愚昧粗鲁,不求进取,整日浑浑噩噩、无所事事。

这说明了()

A.农奴制下农民生活很安逸

B.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C.农奴制已经成为俄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D.农奴制勉强能够适应俄国的社会状况

解析:选C材料主要反映出在农奴制下,俄国生产力难以发展,农奴制成为俄国落

后的原因,故C项与题意相符。

3.赫尔岑曾说:“彼斯特尔及其同志们的死刑终于唤醒了我童年的精神睡梦。”“彼

斯特尔及其同志们”最有可能是指()

A.十二月党人

B.参加克里米亚战争的军人

C.布尔什维克党

D.发动暴动的农奴

解析:选A1825年,十二月党人发动了旨在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和废除农奴制的起义。

虽然这次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却促进了俄国年轻一代革命民主主义者的觉醒,赫尔岑

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4.“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此后,俄国

通过改革()

A.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建立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君主立宪制

C.解决了农民暴力反抗的问题

D.促进了手工工场向机器生产的过渡

解析:选D“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反映的是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解放农奴,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自由劳

动力,因而推动了工业化,促进了手工工场向机器生产的过渡,故D项正确。

5.下列不属于“二一九法令”局限性表现的是()

A.农民仍然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

B.农民支付的份地赎金总额超过改革时地价的几倍

C.改革后的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D.农民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

解析:选D改革后农民不再受个别地主支配属于进步性。该法令又称解放法令,主

要是指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再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任意处置。

6.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

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人人得到了一小块份地

B.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C.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

D.彻底摆脱沙皇专制统治

解析:选B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C、D两项不符合史实。

7.1862年一年内,俄国共有400处领地发生了严重的农民暴动。这些暴动的发生说明

()

A.农奴制度的残余仍大量存在

B.农奴制改革并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

C.沙皇专制统治仍然十分残暴

D.沙皇专制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解析:选B1861年农奴制改革,解放法令与农民的要求相差甚远。当农民发现上当

的时候,他们用更大规模的暴动来回答沙皇的“解放”。

8.1899年俄国进行人口调查,下面展示的是其中一张调查表,下列相关的推断不正确

的是()

A.该调查表调查的对象是俄国在位沙皇

B.当时的俄国已确立君主立宪制

C.废除农奴制后沙皇仍代表地主的利益

D.1861年改革保留了封建的残余

解析:选B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仍然实行沙皇专制制度,没有确立君主立宪

制。

9.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

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

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解析:选C近代化包括经济、政治和思想等方面的近代化。材料从经济和政治两个

方面来说明改革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故C项符合题意,B、D两项不符合史实,A项仅仅是从经济一个角度来说。

10.“对于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家,他像是两面神亚努斯,

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这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A.没有取得实际效果

B.完全违背了封建主的利益

C.不能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

D.既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主的利益,又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亚历山大二世领导的农奴制改革具有两面性,既有进步的一

面,又有保守的一面;既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主的利益。

二、非选择题(第11题15分,第12题15分,第13题20分,共5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了19世纪60年代,俄国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

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

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摘编[美]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二1861年2月19日颁布的《解放法令》是充分保证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实施的,

地主因土地被分配给农民可以得到政府付给的长期国债券,而农民则必须交纳49年的赎地费给政府。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

——摘编自《农业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的原因。(6分)

(2)有学者指出,1861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依

据材料二指出这种说法的合理性,并分析这种做法对俄国发展的消极影响。(9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并结合所学概括回答即可。第(2)问,“合理性”据材料二“49年的赎地费”和“20亿卢布赎金”等信息分析;其消极影响,结合所学分析得出不利

于国内市场扩大及阶级矛盾尖锐。

答案:(1)原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政治上沙皇腐朽的专制统

治;经济上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的发展。

(2)合理性:1861年改革解放农奴并向农民索取高额赎金,使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获得

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资本。

影响:农民购买力低下,不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农民暴动不断,阶级矛盾依然尖锐。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

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

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

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

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

民必须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

不仅如此,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

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

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材料三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

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1)据材料一,指出亚历山大二世在农民与土地问题上所持的基本态度。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这种态度产生的原因。(6分)

(2)材料二中法令规定农奴获得自由的前提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令对农奴法

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5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1861年俄国改革未能稳定社会秩序的关键所在,对今天有何借

鉴?(4分)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三句话对比中总结亚历山大二世的态度,其原因要从“防止俄国暴动”“点燃俄国”等方面分析。第(2)问,从“赎买了土地”“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中概括其前提;从改革前后农民与地主的关系变化中判断结论的正确性。第(3)问,结合三则材料从农奴制改革处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上分析其未能稳定社会秩序的原因和借鉴意

义。

答案:(1)态度:解放农奴,但不将土地无偿地给予农民。原因:农奴起义严重威胁到

沙皇统治;废除农奴制面临贵族的强大阻力;维护农奴主利益。

(2)前提:赎买土地。分析:不符合实际。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仍然存在,受到地主

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

(3)关键:改革者没有满足农民在土地问题上的基本要求。借鉴:在一个农民占多数的

国家,解决好农民与土地的问题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俄罗斯政府于2005年6月7日在莫斯科红场旁边竖立起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的首座塑像。在揭幕仪式上,卢日科夫市长说:“今年俄罗斯人民有幸经历了本国历史上和

文化界的一件大事,经过艺术家们的努力,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终于在莫斯科落

成了。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

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材料二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重新考虑

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这一词语本身出自儒家经典

著作,在19世纪60年代,用来指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在这一点上,

中国的领导者这时已准备超越纯军事范畴,广泛地将铁路、轮船航运、机械工厂和应用科

学包括在内。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

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自强”运动(指洋务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

盘否定。工业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

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当今俄罗斯政府为什么要竖立亚历山大二世的塑像?而1861~1863年的俄国却发生了两千多起农民暴动,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又在圣彼得堡街头被代表农民利益的民粹派暗

杀。这又是为什么?(8分)

(2)亚历山大二世开始改革的时候,中国也掀起了一场“自

强”运动。两国都在19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变革的共同原因是什

么?材料二认为中国“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的理由是什么?(6

分)

(3)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与中国“自强”运动的性质有什么不同?产生这一差异的根

本原因是什么?(6分)

解析:本题考查俄国农奴制的相关内容以及与中国洋务运动的比较。题目难度不大,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即可。要注意比较两国“改革”的国内外背景以及性质的差异。

答案:(1)竖立的原因: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反抗的原因: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没有彻底解放农奴,农奴制残余大量存在;政治变革缓慢,沙皇专制统治没有改变。

(2)共同原因:对外战争的惨败;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统治危机严重。理由:引进西方

技术维护封建制度的指导思想是错误的。

(3)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洋务运动属于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原因:改革前,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尚未

产生。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拼一拼,写词语。 jīròu pífūdào suìbái hóu géng zhòng júzi hèsè肌肉皮肤稻穗白喉耕种橘子褐色huòshìw?n jiùchén diàn diàn l?n dài l?n duòmáo dùn 祸事挽救沉甸甸懒怠懒惰矛盾 cítáng suìyuàn wéi qún duōsuōk?o équán tu? 祠堂遂愿围裙哆嗦烤鹅蜷腿 quán suōdòng jiāng hu?yàn li?ng sāi tōng hóng hu?ng 蜷缩冻僵火焰两腮通红明晃晃 qīn qi chàyìgào jiè 亲戚诧异告诫 二、常见词语 德高望重冷嘲热讽悉心照料熊熊燃烧兴高采烈喜出望外不屑一顾蹑手蹑脚不辞辛苦尽力而为以礼相待言而无信出其不意干瘪 无声无息 三、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刻舟求剑:比喻拘泥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守株待兔:比喻希图不努力而成功的侥幸心理。现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把事情办糟。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囫囵吞枣: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集中表现在 A、资产阶级人数剧增 B、雇佣劳动力增加 C、资本积累速度加快 D、封建主阶级衰落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资本主义历史时期的到来,主要由于 A、是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胜利 B、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C、是人类历史的伟大进步 D、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3、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方面远远超过了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表现在 A、彻底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B、否定专制王权,追求民主自由 C、为资本主义近代社会制度提出了设想 D、影响涉及亚洲、拉美 4、雅各宾派上台后,为扭转时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一项是 A、惩治嫌疑犯法令 B、限价法令 C、土地法令 D、总动员令 5、说北美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因为它 A、是英美资本主义之间进行的战争 B、具有反殖民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C、消灭了封建统治阶级 D、目的之一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6、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该国 A、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B、机器制造业已实现机械化 C、两大对立的阶级已经诞生 D、工厂制已取代手工工场 7、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有 ①德国古典哲学②英国古典政治经常学③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实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19世纪60-70年代欧美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下来。这次革命浪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C、资本主义各国的争霸战争 D、欧美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9、18世纪后期,美国发生了独立战争,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到了19世纪中期美国又爆发了内战。导致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独立后形成的旧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英国殖民势力保留大量残余 C、北方资产阶级与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争夺领导权 D、受19世纪中期革命浪潮的影响 10、北美独立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对美国历史产生最重要的影响是 A、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彻底废除了奴隶制 C、美国民主政治制度完善和发展 D、促使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11、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能够初步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 A、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B、封建势力的衰退 C、革命发展了生产力 D、工人运动的兴起 12、英国完全占有印度是在 A、18世纪初期 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 D、19世纪末期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知识小结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知识小结x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幻[huàn] 芒[máng] 窃[qiè] 储[chǔ] 檀[tán] 盈[yíng] [2]难写的字 幻:左部是“幺”,不要错写成“纟”;右部不要多加一笔,错写成“力”。 蜡:部首是“虫”,右部是“昔”。 型:上下结构,右上部是“刂”。 威:里面的部分是“一”和“女”。 武:注意字的笔顺,“弋”不要多加一笔,错写成“戈”。 [3]多音字 降 差 模 待

考试点睛 多音字是考试中常考的一项内容,经常以下面的方式考查:①判断多音字的读音是否正确。②给词语或句子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③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呈现变幻蜡烛诱人圆润乘凉光芒 刀剑普通模型宁静器官汪汪叫危险 攻击反推力迅速后退铁矿金灿灿 三秒钟凶猛威武镇静 [2]近义词 奇妙~奇特如同~好像呈现~显现 映射~映照变幻~变化降临~来临 闪烁~闪耀感叹~感慨光辉~光芒 锋利~锐利寻找~寻觅无穷~无尽 依然~依旧宁静~安静攻击~进攻 迅速~快速差异~差别蕴藏~储藏

奇异~奇特波涛澎湃~波涛汹涌笑盈盈~笑哈哈 凶猛~凶恶似乎~好像威武~威风 镇静~镇定等待~等候一转眼~一眨眼 [3]反义词 降落?上升结束?开始张开?合拢 锋利?滞钝融化?凝固透明?污浊 仔细?粗心普通?特殊黑暗?光明 危险?安全攻击?防卫后退?前进 清楚?模糊丰富?贫乏窃窃私语?大声喧哗 模糊?清楚凶猛?温顺镇静?慌张 恍恍惚惚?清清楚楚 [4]词语归类 ①量词积累:一个大火球一粒种子一把把刀剑 一颗颗珍珠一片黑暗一种声音一匹马一条大狗 一头大狮子 ②修饰词积累:奇妙的世界奇妙的形状奇妙的故事极小的蜡烛诱人的颜色鲜红色的樱桃深紫色的李子浅黄色的梨漂亮的翅膀锋利的刀剑 普通的事物各种形状的卵石颜色各异的羽毛闪烁的星星 ③特殊词语: AABC式的词语:翩翩起舞窃窃私语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知识小结

第一单元知识小结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耘(yún) 稚(zhì) 漪(yī) 倭(wō) 逛(guàng) 篝(gōu) 旖(yǐ) 旎(nǐ) 顷(qǐng) 玷(diàn) 秉(bǐng) 眷(juàn) (2)难写的字 昼:中间部分是“日”,不要错写成“目”,注意不要丢掉最下面的一横。 耘:左半边是“耒”,不要错写成“丰”。 晓:右半边是“尧”,注意不要多加一点。 拔:右半边是“犮”,不要错写成“发”。 割:左半边中间部分是“丰”,不要少写一横。 承:中间共有三横,不要多写或少写。 逛:半包围结构,不要将“犭”错写为部首。 (3)多音字 供{g òng (供职)g ōng (供求) 横{?éng (横线)?èng (蛮横) 晃{?u ǎng (明晃晃)?u àng (摇晃) 壳{k é(蚌壳)qi ào (地壳) 燕{y ān (燕园)y àn (燕子) 斗{d ǒu (斗胆) d òu (斗争)

分{f èn (分外)f ēn (分别) 折{z?é(折节)s?é(折本)z?ē(折腾)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蝴蝶 蜻蜓 蚂蚱 樱桃 榆树 锄头 承认 水瓢 阴凉 冷艳 幽芳 郑重 宝贵 眷恋 圆滚滚 明晃晃 孤零零 山高月小 三潭印月 不可胜数 顶天立地 恍然大悟 乐此不疲 清光四溢 相映成趣 离乡背井 美妙绝伦 茂林修竹 绿水环流 良辰美景 能书善画 颇负盛名 万里长城 风欺雪压 低头折节 (2)近义词 四时~四季 童孙~儿童 信口~随口 漂亮~美丽 瞎闹~胡闹 闪烁~闪耀 存心~故意 随意~任意 圆滚滚~圆溜溜 不可胜数~不计其数 大概~大致 乐此不疲~乐在其中 盼望~渴望 威风~威严 徘徊~踌躇 气派~气势 澄澈~清澈 闪耀~闪烁 幽芳~幽香 玷污~侮辱 稀罕~稀奇 郑重~慎重 秉性~性格 眷恋~依恋 (3)反义词

高二历史上期末考试试题

奋斗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高二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共60分) 1.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 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 ) A.是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愚人政治 B.是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贵族政治 C.周天子是受封诸侯的“天下共主” D.是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的中央集权制 2.下图是古代中国某朝代中枢机构示意图,对其评价正确的是() A.分割了相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完全沿袭了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C.废除了丞相制度,加强了君主专制 D.三司主财、枢密主兵,削弱了相权 3.“每一行政区中的公民抽签选出30岁以上的公民50人,组成一个五百人的会议,掌管财政、军 事、外交、民政。”材料反映的这一改革() A.公民开始成为公民法庭的陪审员 B.以血缘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 C.公民可以投票选出民主的妨碍者 D.向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 4.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 的。这种设想在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 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 B.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

C.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D.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 5.毛泽东的诗词是一部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其中“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红军不怕 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分别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秋收起义红军长征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红军长征渡江战役 C.抗日战争土地革命解放战争 D.国民革命红军长征渡江战役 6.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 史信息不包括( ) A.流动人口众多 B.景德镇制瓷业发达 C.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7.下面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图示,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 B.②③①C.③①② D.②①③ 8.下图可以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其中Z点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人民群众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开展 C.为扩大税收,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9.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 两者都( )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 都有利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 单元知识小结

第七单元 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 洛(luò)阳 单(chán)于 砚(yàn)台 乾坤(kūn) 行囊(nánɡ) 恭(gōng)敬 勤(qín)劳 相逢(féng) 士卒(zú) 伦(lún)理 剖(pōu)析 机械(xiè) 宰(zǎi)杀 措(cuò)施 嘶(sī)哑 派遣(qiǎn) 二、易写错的字 雁:“厂”字下边是“倠”。 乾:右边部分是“乞”。 囊:笔画较多,注意“冖”下面是“襄”字去掉“亠”。 焉:左下角是“灬”。 宰:下面是“辛”。 剖:右边是“刂”。 三、会写词语 芙蓉 洛阳 玉壶 大雁 洗砚池 乾坤 囊萤夜读 恭敬 勤劳 博学 贫穷 心不在焉 相逢 卒业 以夜继日 腹部 英伦海峡 剖开 窟窿 混乱 嘶哑 维持 秩序 可卑 岗位 主宰 惊慌失措 调遣 践行 行驶 凌晨 四、多音字 单?????d ān(单独) ch án(单于)sh àn(姓单) 晕?????y ūn(晕倒) y ùn(日晕) 五、形近字

?????芙(芙蓉)扶(帮扶) ?????洛(洛阳)落(落叶) ?????砚(砚台)见(看见) ?????萤(萤火虫)莹(晶莹) ?????峡(海峡)狭(狭窄) ?????栽(栽种)载(载重) ?????疆(新疆)僵(僵化) ?????堵(堵住)赌(打赌) ?????屡(屡次)缕(一缕) ? ????摧(摧毁)推(推广) 六、近义词 博—多 逢—遇 弃—离 寒雨—冷雨 亲友—亲朋 遁逃—逃跑 颜色—色彩 清气—香气 缓缓—慢慢 隐约—模糊 安静—宁静 维持—维护 猝然—突然 争执—争辩 威严—严肃 违抗—违背 可卑—可恨 悲壮—壮烈 主宰—主导 浸没—淹没 凝视—注视 战役—战斗 占领—占据 屡次—多次 愤怒—气愤 坚定—坚决 艰巨—艰难 重任—重担 顽强—坚强 阴惨惨—阴森森 相提并论—混为一谈 七、反义词 贫—富 卒业—未成 隐约—清楚 安静—嘈杂 威严—和蔼 笔直—弯曲 摧毁—保卫 丢失—夺得 坚定—犹豫 艰巨—容易 胜利—失败 以夜继日—断断续续 惊慌失措—临危不惧 井然有序—杂乱无章 小心翼翼—胆大妄为 八、词语搭配 一( 艘) 大轮船 一(枚)黑点 一(个)幽灵 一(座)山峰 一( 片) 浪花 一(名)船员 (漂亮)的邮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小结(最新)

一、汉语拼音我最棒1.易错音 融(róng)化崇(chóng)高沾湿(zhān shī) 疲倦(juàn) 姿势(zī shì) 随(suí)着鸳鸯(yāng) 记录(lù) 款款(kuǎn) 丝绸(chóu) 益(yì)虫 2.多音字 zhèng(正在)正 zhēng(正月) gān(旗杆) 杆 gǎn ( 枪杆) āi(挨着) 挨 ái(挨打) yūn(晕头转向)晕 yùn(晕车)jìn(尽头) 尽 jǐn(尽管) sǎn(散文) 散 sàn(散步) gǔ(骨头) 骨 gū(花骨朵儿) 二、精品生字归类屋1.易考字 花瓣露水仿佛姿势聚拢芦芽小溪 鸳鸯随便吹拂形成横掠偶尔沾了一下飞倦纤细几痕 2.形近字组词

录(记录)绿(绿色) 崇(崇高)宗(祖宗) 瓣(花瓣)辨(辨别) 偶(偶尔)寓(寓言)凡(凡人)几 (几个) 泛(广泛)乏 (缺乏) 佛(仿佛)拂 (吹拂) 倦(疲倦)卷 (试卷) 膜(膜翅)模(模样) 减(减少)咸(咸水) 掠(掠过)惊(吃惊) 纤(纤细)迁(迁走) 三、精品词语大盘点1.近义词 乌黑—黝黑轻快—轻巧活泼—开朗 聚拢—聚集伶俐—聪明纤细—纤弱 光彩夺目—光辉灿烂清早—早晨饱胀—饱满本领—本事仿佛—好像挨挨挤挤—密密麻麻琢磨—思考灵敏—机敏曾经—以前 如果—假如款款—慢慢收拢—合拢 2.反义词 乌黑—雪白轻快—沉重活泼—严肃 横—竖偶尔—经常高—低清早—傍晚饱胀—干瘪破裂—完整雪白—乌黑 挨挨挤挤—稀稀拉拉漂亮—丑陋 益虫—害虫捏住—放开讨厌—喜欢

灵敏—笨拙特别—一般 3.好词运用 (1)量词短语 一(本)书一(个)形象一(段)距离 一(对)复眼一(只)独角仙一(朵)荷花一(阵)微风两三(片)花瓣儿 (2)动词 横掠飞过摔晕吹拂聚拢荡漾休憩随风飘动(3)修饰性短语 (完整)的形象(褐色)的口水(款款)地落下来(碧绿)的大圆盘(黄色)的小莲蓬 (雪白)的衣裳(剪刀)似的尾巴 (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光彩夺目)的图画(旷亮无比)的天空(4)四字词语 波光粼粼光彩夺目挨挨挤挤翩翩起舞(5)表示颜色的词语 (红)的(白)的(黄)的(青)的(绿)的 四、文本佳句大荟萃1.仿写句子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3)

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回答第I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编号。 3.回答第II卷试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内。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周代,天子和诸侯对下一等级可以使用亲属称谓,而大夫对国君、诸侯对天子则不能使用亲属称 谓,否则将被视为“大不敬”。由此可知,周代 A.极力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B.政治等级高于宗祛关系 C.政治权力小于血缘亲疏 D.注重削弱异姓诸侯势力 2.雅言是周代的王畿之言,随封邦建国传播到诸侯之地,并成为先秦的通用语言,以致诸侯间的聘问、 诸子百家的著述都采用这种大体一致的标准语言。先秦时期雅言的使用 A.强化了中央集权 B. 消除了语言隔阂 C. 实现了文字统一 D.促进了文化认同 3.西周时“一人跖(踏)来而耕,不过十亩”到战国“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 因是 A.土地兼并严重 B. 铁犁牛耕的使用 C.社会环境稳定 D. 小农经济的形成 4.孟子认为,“春秋无义战”,战争只能由天子执掌,地位相同的国家不能相互征伐。据此可知,孟子 意在 A.调解诸侯纷争 B. 反对争霸战争 C.规范社会秩序 D. 恢复周王权威 5.据春秋时《诗经》的记载,大禹治水的范围主要集中于今河南地区。到战国成书的《尚书》中,禹治 水的范围不断扩大,有了禹平定天下山川河流的说法。这反映了当时 A.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B.自然灾害逐渐频繁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单元知识小结

第七单元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 睡(shuì √ suì)不着(zháo √ zhuó) 老师(shī √ sī) 什么(shén √ shí) 天亮(liàng √ làng ) 时候(hou √ hóu) 穿(chuān √ cuān)衣服 笑着(zhe √ zháo) 真正(zhēn √ zēn) 觉得(jué √ jiào) 二、易写错的字 才:第二笔是竖钩。 同:别忘写里面的小横。 明:注意右边“月”第一笔是竖撇。 学:上面是“ ”不是“ ”。 自:不要写成“白”。 己:第三笔是竖弯钩,不出头,不要写成“已”。 衣:第五笔是撇,最后一笔是捺。 和:“禾”字末笔变成点。 三、会写的词语 人才明天同学自己上衣

?? ? 又大又好 白天 和好 男的 四、形近字 ??才(才能) ? ??木(木头) ??学(学生) ? ??字(写字) ??明(明白) ? ??朋(朋友) ??自(自由) ? ??目(目的) ??同(同伴) ? ??司(司机) ??己(自己) ? ??已(已经) ??和(和好) ? ??种(种子) ??衣(衣服) ? ??夜(夜里) ??白(白天) ? ??百(一百) 五、多音字 ??的(好的) ? ??约(约定) ??又(又大又圆) ? ??义(意义) ??ju é(觉得) 觉? ??ji ào (睡觉) ??z hǒng (种子)种? ??z hòng (种地) ?huò(和药) ? hé(和平) 和?huó(和面) ?hè(唱和) ?hú(和牌) ??zhu ó(着装) 着?zhe (看着) ??zh áo (睡不着) ??hu ā(哗啦)哗? ??hu á(喧哗) ?de (男的) dī(的士) 的 dí(的确) ?dì(目的) 六、近义词 洁白—雪白 希望—盼望 快活—快乐 柔软—松软 照顾—照看 时候—时刻 七、反义词 大—小 快—慢 多—少 远—近软—硬 宽—窄 洁白—乌黑 希望—失望 快活—忧愁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知识交流

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一短语归纳 1.speak English/Chinese 说英语/汉语 2. what club /sports什么俱乐部/运动 3.play the guitar/ piano/drums/ violin 弹吉它/弹钢琴/敲鼓/拉小提琴 4. play chess/ basketball/ volleyball/ soccer 下国际象棋/ 打篮球/排球/足球 5.tell stories讲故 6. the art/chess/swimming/sports/ story telling/English club 艺术/国际象棋/游泳/体育/讲故事/英语俱乐部 7.school show 学校演出 8.sound good听起来不错 9.teach music 教音乐 10.do kung fu练(中国) 功夫 11.make friends(with sb.)(结交朋友) 12.on the weekend/on weekends在周末 https://www.360docs.net/doc/df3824509.html,e and show us来给我们表演 15.write stories写故事 16.after school放学后 17.English-speaking students说英语的学生 18.play games 做游戏

19.the Students’ Sports Center学生运动中心 20.at the old people’s home在老人之家 21.be in our school music festival 参加学校音乐节 22.jion the music club加入音乐俱乐部 二用法集萃 1. play +棋类/球类下……棋,打……球 2. play the +乐器弹/拉……乐器 3. be good at doing sth.擅长做某事 be good for.. 对… 有好处be good /kind to … 对… 友好 4. be good with sb. 和某人相处地好; 善于应付(处理)… 5. need(sb./sth.)to do… 需要(某人/某物)做…. 6. can + 动词原形能/会做某事 7. a little + 不可数名词: 一点儿…… 9. like to do sth.或like doing sth. 喜欢做某事 10.want to do…想做…… 11.What about…?…怎么样?(后面接Ving/代词/名词) 12. talk用法: talk to/with sb. 跟某人说话 talk about sth. 谈论某事 tell 用法:tell sb sth. 告诉某人某事 tell sb to do sth 告诉某人去做某事 tell stories 讲故事

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小结

第一单元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 惠崇(chóng)芦芽(yá)泥融(róng)鸳鸯(yuān yāng)减(jiǎn)少河豚(tún)伶(líng)俐掠(lüè)过荡漾(yàng)几痕(hén)形(xíng)成沾(zhān)水闲散(sǎn)凑(còu)成饱胀(zhàng)破裂(liè)姿势(zī shì)随(suí)风仿(fǎng)佛昆(kūn)虫款(kuǎn)款地瞎(xiā)子备忘录(lù)黑绸(chóu)二、易写错的字 融:左下里面是“点、撇、横、竖”; 崇:上下结构,下面是“宗”; 聚:上下结构,下面是“”; 倦:右下部分是“”,不要写成“巳”; 瓣:左中右结构,中间是“瓜”; 露:上面的雨字头写法为“”。 三、重点词语 融化燕子鸳鸯优惠崇高芦芽梅花 小溪广泛减法绝句杜甫花草春风 取长补短凑成吹拂聚拢赶集形成 掠过偶尔沾水疲倦纤细痕迹乌黑 剪刀活泼春日轻风洒落加入春光 湖面电线花瓣莲蓬饱胀破裂姿势

仿佛 随风 舞蹈 停止 荷花 清香 赶紧 圆盘 眼前 画家 本领 飘动 了不起 花骨朵儿 四、多音字 行?????xíng (行走) há ng (银行) 得?????dé(得到)děi (我得) 地?????dì(地球)de (高兴地) 杆?????gān (电线杆)gǎn (枪杆儿) 散?????sǎn (闲散)sà n (散步) 圈?????quān (圆圈)juàn (羊圈) 佛?????fú(仿佛)fó(佛像) 挨?????āi (挨着)ái (挨冻) 骨?????ɡū(花骨朵)ɡǔ(骨头) 蚂?????m à(蚂蚱)m ā(蚂螂)m ǎ(蚂蚁) 五、形近字 ? ????牙(牙齿)芽(芦芽) ?????芦(芦芽)庐(庐山) ?????沾(沾水)粘(糖粘牙) ?????瓣(花瓣)辨(分辨) ?????胀(饱胀)账(账目)) ?????蓬(莲蓬)篷(帐篷) ? ????姿(姿势)资(资助) ?????佛(仿佛)拂(拂尘) ?????斑(斑纹)班(班级) ?????距(距离)巨(巨大 ?????绸(绸缎)稠(稠密) ?????膜(膜翅)馍(馍馍) 六、近义词 融—溶 暖—热 满—遍 欲—想 尽—完 添—增 偶尔—偶然 轻快—轻盈 平添—增添 聚拢—聚集 姿势—姿态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相同之处是: A.性质相同B.领导者相同 C.任务相同D.结果相同 2.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控制了一切经济命脉 B.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了资本主义,发展了商品生产 D.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3.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A.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B.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本适应 C.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D.使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和践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对以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回答4~7题。 4.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②对德国军备严格限制;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④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一战”后构筑的凡尔赛体系:①确立了英法在欧洲的主导地位;②改变了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③解决了美英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④建立了资本主义战后的新秩序。其中: A.①②③④均正确 B.①②③④均不正确 C.①②④正确,③不正确 D.①④正确,②③不正确 6.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使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调整,国际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决定因素是: A.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B.列强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体系都比较满意

最新第七单元知识小结

第七单元知识小结读准字音 演奏.(zòu)汇.聚(huì)美妙.(miào) 黎.明(lí)凝.神(níng)舒畅.(chàng) 瞬.间(shùn)猎.人(liè)不.仅(jǐn) 敬.佩(pèi)竹.笋(sǔn)盘.旋(xuán) 写对字形(写一写,并组词) 滴: 雾: 多音字 蒙mēng(蒙哄)朝cháo(朝向) méng(迷蒙) zhāo(朝气) měng(蒙古) 呢ní(呢喃) ne(人呢) 形近字 滴(水滴)敲(敲打)雾(迷雾) 摘(采摘) 稿(稿子) 雷(雷霆) 湿(湿润)麻(麻花)蚁(蚂蚁) 温(温暖) 床(木床) 议(议论) 近义词 呢喃—低语壮阔—辽阔好像—好似 兀立—耸立生怕—恐怕气息—气味 高远—辽远广阔—宽阔遐想—幻想 1.小明小心翼翼地走出卧室,(生怕)吵醒了爸爸。 2.他今天这么谨慎,(恐怕)有什么事瞒着我。 反义词

汹涌澎湃—风平浪静不同—相同 喜欢—讨厌黎明—黄昏温柔—暴躁 词语解释 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汹涌澎湃:形容波浪凶猛。常用来比喻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舒畅:开朗愉快,舒服痛快。 井然有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十分丰富。 词语搭配 (淙淙)地流向(波澜壮阔)的海洋 (雄伟)的乐曲(幽深)的树林 (浓浓)的草木气息(深深)地呼吸 词语归类 汹涌澎湃(描写气势的词语): 气势磅礴气吞山河浩浩荡荡 万马奔腾波澜壮阔 仿写句子 1.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 ..他的手风琴。 仿写:树,是守卫森林的士兵。他数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军姿。 2.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续写) 续写:弯弯的小桥旁边停着弯弯的小船。 3.竹子长得.快。王老师急得.直跺脚。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仿写:妈妈累得倒头就睡。 妹妹高兴得手舞足蹈。 生动语句积累 1.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2.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3.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重点句子 1.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 雨滴落在不同物体上发出不同的声音,各种声音便凑成了一场热闹的音乐会,让人不禁赞叹大自然的魅力。 2.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知识小结

第一单元知识小结 一、笔画盘点 笔画名称例字 横斜钩飞、气 横折提请 二、部首盘点 霜→雨字头(雨)降→双耳旁(阝) 张→弓字旁(弓)赵→走字旁(走) 钱→金字旁(钅)病→病字旁(疒) 欢→又字旁(又)净→两点水(冫) 三、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霜(shuān g)吹(chuī)落(luò)游(yóu)池(chí)氏(shì)赵(zhào)孙(sūn)周(zhōu)官(g uān)事(shì)情(qín g)让(ràn g)相(xiān g)怕(pà)纯(chún)阵(zhèn)夹(jiā) (2)难写的字 入:第二笔是捺,起笔要高过撇,不要写成“人”。 风:第二笔是横斜钩,不要写成横折弯钩。 飞:第一笔是横斜钩,第二笔是撇,不要写成撇点。 国:全包围结构,先外后内再封口。 情:“忄”按照先两边后中间的顺序书写,右部的横比较多,要写均匀。 万:首笔横长,第二笔横折钩稍向左斜。 (3)多音字 降 ?à (降临) ?á (投降)为 è?(因为) ?à (相片) é?(以为)相 ?ā (相同)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春风冬雪红花飞鸟姓氏什么中国东方青蛙天气事情生病 左边右边及时雨感动万里无云 (2)近义词 落~降飘~飞入~进保护~爱护相遇~遇见及时~适时尊重~尊敬(3)反义词 降→升出→入小→大清→浊保护→破坏害虫→益虫好→坏 及时→拖延尊重→轻视纯净→混浊 (4)词语归类 ①和天气有关的词语 雷电阵雨暴雨冰雹霜冻雨夹雪 ②动词

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鱼出水鸟入林吃害虫保护禾苗 ③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 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四、佳句积累 1.设问句 (1)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 (2)谁和谁好?藤和瓜好,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设问句是以自问自答的形式突出强调的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再自己回答。强调了句子的主要内容。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吸引读者。 2.拟人句 (1)蜜蜂和花好,蜜蜂来采蜜,花儿仰脸笑。 (2)白云和风好,风往哪里刮,云往哪里跑。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让它们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从而使叙述更加生动、形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能使事物的特点更突出。 五、易错反思 1.“霜、吹、池、赵、周、事、纯、阵”都是翘舌音,在读的时候容易读成平舌音。 2.“孙”是平舌音,容易读成翘舌音“shūn”。 3.“入、如、让”的声母是“r”,“眼、阴”的声母是“y”。 4.“万”书写时先写横折钩,再写撇。形近字“万—方”要区分开。 六、考试热点 1.《春夏秋冬》中表示动作的词经常以填空或连线的形式出现。 2.《姓氏歌》需要背诵,容易出按原文填空的题目,注意姓氏的组合。 3.《小青蛙》中“清、晴、睛、情、请”五个“青”字族的家族成员经常以辨字组词的形式出现。 4.《猜字谜》要了解课文内容,容易出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的题目,或以阅读的形式出现。容易考查“万”字的笔顺。 5.语文园地中的“读一读,记一记”常以排序或连线的形式出现,“日积月累”中描写春天的词语是考查重点。 七、“1+X”阅读 推荐篇目:野军《棉鞋里的阳光》 推荐理由:阳光下,妈妈给奶奶晒棉被,小峰也学着妈妈的样子给奶奶晒棉鞋,棉鞋里的阳光让奶奶的心都暖暖的。《棉鞋里的阳光》通过对话描写,将浓浓的亲情随着阳光照射到我们心里,让我们的心也跟着暖起来了。 阅读方法:这是一篇充满家庭温暖的短文,适合我们朗读感悟,可以通过和大人一起读的方法,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试卷结构:满分100 分,时间是90 分钟。考查范围是人教版必修三,试题分两种类型题型。选择题48分,非选取题值52分,满分100 分。 本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较大,试卷紧紧围绕必修三核心知识,围绕初步运用历史基本能力来命制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过程和方法,突出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但部分题目值得商榷,单选题:10、22、23题题目材料、选项在表述上不够严谨,存在较强的主观性,无法起到正确的导向性。大题导向性不强,考查学生能力不够,第25题虽然在突出家国情怀和唯物主义,但是考查不够宽,可以古今对比或者中西对比或者考查近代的源流,原题考查过于局限。 二、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原因, 从选择题来看学生得分情况很不理想。 第1题的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读不懂古文,选D项的特别多。 第2题学生记忆不够准确,出题人以荀子民贵君轻的主张诱导学生选择了错误答案。,第3题,各个选项的迷惑性都比较大,而b项韩非子批判继承了儒家思想有争议有争议,导致学生错误较多。 第4题学生竟然选a和d,不可思议,反映学生基础知识何其薄弱! 第5题学术性太强,学生不能理解选项b人性上是平等的含义,错误太多。 第6题学生没有认真读材料是选择错误的主要原因。 第7题学生选择错误的答案,反映了学生基础知识的薄弱,藏书的增多竟想不出竟是印刷术发展的结果,让人无语! 第8题,第9题错误,使人不能原谅! 第10题涉及到对智者学派的理解,对人事万物尺度这个概念的理解。 第11题的选项有一定的迷惑性。 第12题需要学生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有点大。 第14题从霍布斯的观点的局限性入手学生有些不适应,出题人的导向也有问题。 15题的难度也很大,对题干的理解不正确,很难选到正确答案。 16题的答案迷惑性很强,学生错的很多。, 17题学生对于时间没把握,是做错的主要原因。 第21题考查双百方针,选项中换了种说法,学生既然理解不了,真是让人无语! 第22题D选项试图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出题人把概念内容给换了,是学生选错的主要原因 从主观题来看,答题分数普遍不高,第25、27题难度不大,学生没做好,说明学生的基础出现了问题,第26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得分较低。 以上学生的错误说明

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小结

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结第七单元小结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洛(luò) 乾(qián) 焉(yān) 卒(zú) 剖(pōu) 屡(lǚ) 混(hùn) 械(xiè) 遣(qiǎn) (2)难写的字 壶:下边偏旁是“业”,注意不要写成“亚”。 雁:里面是两个“亻”,不要写成一个“亻”或写成“彳”。 乾:右偏旁是“乞”,不要多写一横写成“气”。 囊:写紧凑些,注意下面不要丢掉“丿”。 恭:下边偏旁不是“小”,竖钩右边是两个“丶”。 贫:下边偏旁是“贝”,不要写成“见”。 窿:“隆”右下部“生”字上面不要丢掉“一”。

(3)多音字 单要盛 数卒估 弹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行驶凌晨剖开窟窿混乱维持秩序 岗位主宰调遣穿梭惊慌失措 (2)近义词 平明~黎明逐~追痕~印乾坤~天地 倦~困博学~博识贫~穷以夜继日~夜以继日弃~舍逢~遇欲~想卒业~毕业 照例~照样笔直~径直混乱~杂乱 嘈杂~吵闹汹涌~澎湃违抗~抗拒 争执~争论屹立~耸立调遣~派遣 阴森森~冷飕飕失魂落魄~魂不守舍

井然有序~井井有条惊慌失措~手足无措镇定自若~镇定自如纹丝不动~稳如泰山激烈~猛烈战役~战斗持续~继续 凶猛~凶狠屡次~再三摧毁~捣毁 愤怒~恼怒光荣~自豪艰巨~艰辛 胜利~获胜顽强~坚强喷射~喷发 惊天动地~石破天惊 (3)反义词 平明?傍晚勤?懒博学?无知贫?富笔直?弯曲混乱?井然嘈杂?清静 简短?冗长违抗?服从伟大?渺小 悲壮?欢喜井然有序?杂乱无章 惊慌失措?泰然自若镇定自若?手忙脚乱激烈?平和持续?中断凶猛?温顺 摧毁?修建愤怒?高兴坚定?动摇 光荣?耻辱艰巨?轻易胜利?失败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 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 1.how much 的用法 ①对价格提问:How much +be(is/are)+主语(单数/复数)?某物 多少钱? 例如:1.—How much___(be)the sweater? —___8 dollars. 2.—How much___(be)the shorts? —___12 dollars. ②How much+be+主语?的同义句:—What’s the price of+主语?— It’s 12 dollars. 例如:How much are the socks?=What’s the price of the socks? ③How much还可以对不可数名词的数量提问:How much+不可 数名词+其他? 例如:How much milk do we need?我们需要多少牛奶? 注:How many对可数名词的数量提问:How many+可数名词复数+其他? 例如:How many bananas do we need?我们需要多少个香蕉? 2.Can I help you?的同义句: What can I help you? 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 May I help you?

3.need的用法: need+名词例如:I need a pen. Need to do sth 例如:You need to finish the job on time. 4.Look的用法: ①可以单独使用,表动作。Look!What is he doing? ②短语:Look like看起来像。He looks like his father. ③看一看have a look at... Let me have a look at the map. have a look Please come and have a look. ④Look at+宾语Look at the map. 5.take的用法: ①买下.相当于buy. I’ll take it/them. ②拿走,带走.take sth to sb/sp. Please take the book to your classroom. 6.Here /There+主语(代词)+谓语动词! Here it is! Here you are! Here/There +谓语动词+主语(名词)! Here is a book! 7.buy的用法: ①buy sth for sb.为某人买某物。I buy a skirt for my daughter. ②buy sth from sp.从某地买某物。I buy a book from the bookstore. 8.Sell sth to sb把某物卖给某人 He sells a book to me.

第一单元 单元知识小结

第一单元 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 寒漪.(y ī) 耘.(y ún )田 稚.(zh ì)子 昼.(zh òu )夜 闲逛.(gu àng ) 蚌.(b àng )壳 啃.(k ěn )着 倭.(w ō)瓜 樱.(y īng )桃 澄.(ch éng )澈 旖.(y ǐ)旎(n ǐ) 万顷.(q ǐng ) 玷.(di àn )污 秉.(b ǐng )性 二、易写错的字 晓:左右结构,右边是“尧”,上面没有“丶”。 耘:左右结构,左半部分是“耒”。 承:中间是三横,不是两横。 瓢:左右结构,右半部分是“瓜”,不是 “爪”。 三、重点词语 昼夜 耕耘 桑树 春晓 蝴蝶 蚂蚱 樱桃 拔草 瞎闹 铲地 割草 承认 拴着 水瓢 闲逛 蜻蜓 圆滚滚 明晃晃 榆树 锄头 随意 阴凉 四、多音字 供? ????g òng (供品)g ōng(供给) 燕? ????y ān(燕园) y àn(燕子) 晃? ????hu ǎng(明晃晃) hu àng(晃动) 五、形近字

?????耘(耘田)耕(耕种) ?????撩(撩动) 缭(缭乱) ?????晓(拂晓) 绕(环绕) ?????腮(腮帮)鳃(鱼鳃) ?????樱(樱桃)缨(红缨) ?????玷(玷污)沾(沾光) ?????拴(拴住)栓(木栓) ?????瓢(水瓢)飘(飘扬) ?????垠(无垠)银(白银) 六、近义词 漂亮—美丽 瞎闹—胡闹 闪烁—闪耀 存心—有意 随意—任意 健康—健壮 徘徊—踌躇 萌动—萌生 巍峨—巍然 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乐此不疲—乐在其中 碧波万顷—一碧万顷 离乡背井—颠沛流离 相映成趣—相映生辉 美妙绝伦—美轮美奂 分外—格外 训斥—斥责 稀罕—稀奇 眷恋—留恋 害怕—惧怕 七、反义词 昼—夜 晓—晚 新鲜—腐烂 承认—否认 自由—禁锢 黑暗—光明 巍峨—低矮 恍然大悟—迷惑不解 乐此不疲—勉为其难 离乡背井—安居乐业 郑重—轻率 凉飕飕—暖烘烘 爱惜—糟蹋 八、词语搭配 (光芒四射)的太阳 (黑暗)的地方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中国中央官制的中枢机构演变可分为三公、三省、二府和内阁军机四个时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建立了“三公九卿制” 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交付尚书省执行 C.明太祖是废除了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D.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2.英国学者戴维·赫尔德说:“雅典民主的特别革新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其排他性之上。”与这一说法不一致的是 A.非常严格的公民资格的限定 B.是一种父权制民主,妇女没有政治权利C.雅典民主使所有公民具有同样的权利 D.雅典政治文化是成年男性文化 3.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写道“人类在历史进程中自有许多机会——实际可说是无定数的机会”,英国在其崛起过程中利用的“无定数的机会”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光荣革命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4.国学大师文怀沙在接受记者的专访时,以“正、清、和”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A.正、清、和分别是道、墨、儒的精神内涵 B.正、清、和分别是法、佛、道的精神内涵 C.正、清、和分别是儒、道、佛的精神内涵 D.正、清、和分别是法、道、儒的精神内涵 5.东汉王充《论衡》:“天能谴告人君,则亦能故命圣君。择才若尧舜,受以王命,委以王事,勿付与事,今则不然,生庸庸之君,失道废德,随谴告之,何天不惮劳也。”对作者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相信“天人合一”说 B.宣传“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C. 宣传“君权神授”的思想 D.反对“天人感应”说 6.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促成元杂剧昌盛的直接原因是 A.城市经济的繁荣发达 B.蒙古贵族的欣赏口味 C.知识分子地位的变化 D.市民阶层的壮大 7.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路德战胜了信神的奴役制,只是因为他用信仰的奴隶制代替了它。”“信仰的奴隶制”是指 A.人皆僧侣 B.因行称义 C.人皆上帝 D.理性至上 8.中国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农业基础建设,兴建公共水利工程。下列著名的水利工程与坎儿井有渊源关系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