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历史第七单元单元学习小结

人教版必修一历史第七单元单元学习小结
人教版必修一历史第七单元单元学习小结

单元学习小结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的特点

(1)革命性。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充分体现了对帝国主义的“不承认”和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倒”等。这是在中国革命理论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紧密联系。

(2)内向性。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受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

(3)过渡性。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体现了由革命型外交向国家型外交过渡的过程。

2.中美关系的演变历程怎样?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你对中美关系有何认识?

(1)历程: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封锁的外交孤立政策。主要原因是中美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与冲突。②中美关系在20世纪60年代一直处于敌对状态。③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④当前中美关系基本态势:合作是主要特征,但也有曲折。

(2)因素:台湾问题、人权问题及经济因素。

(3)认识: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前提下,积极把握合作的大趋势;对于破坏合作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3.新时期的中国外交特点

(1)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中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中国认为,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国与国之间应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彼此的纠纷和争端,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能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中国从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也决不允许别国把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们。

(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认为,新秩序应该体现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应该反映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利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应该成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4)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扩大互利合作。

(5)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4.现代中国不同发展阶段外交政策调整的国际因素

(1)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主要是由于二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外交上孤立的政策。中国只有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才能避免在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处于孤立。

(2)20世纪70年代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主要原因在于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苏联陈兵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3)20世纪80年代起在美苏关系缓和、第三世界发展壮大等国际形势下,高举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大旗,建立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4)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瓦解,我国继续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把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积极谋求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1.新中国外交政策中,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是()

A.与苏联的建交

B.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了中国的外交原则

C.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1955年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

2.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道:“这个消息使我又惊又喜,我从来未料到对华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得到实现,我们立即批准接受了邀请。”这表明中美关系改善的特点突出表现为()

A.官方交流B.高层互动

C.以民促官D.经贸引路

3.如下图所示,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三次外交高潮。下列选项中与之相适应的是()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美联合公报》开展多边外交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建交公报》

C.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朝核六方会谈

D.不结盟运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4.当前,我国政府积极发展对外关系的主要战略意图是()

A.同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B.争取经济建设的和平国际环境

C.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进一步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5.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重返联合国②中美关系正常化③参加万隆会议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③①②④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D.②①③④

6.2001年10月,中国在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到2006年底,有1 487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特点是()

A.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C.经济外交和政治外交并重

D.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与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被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集

材料二下列两幅图片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两次重大外交活动的场景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这些原则”是指什么?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2)“这些原则”对新中国外交的发展有何意义?

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小结

一、汉语拼音我最棒1.易错音 倒映(y ìng) 别致(zh ì) 尘(ch én)土 宋(s òng)人 触(ch ù)角 疲倦(ju àn) 解释(sh ì)其(q í)中 骄傲(ào) 懦(nu ò)弱(ru ò) 欣赏(sh ǎng) 2.多音字 j ǐng (长颈鹿) 颈 g ěng (脖颈) ch ǔ(和睦相处) 处 ch ù(处处) j īn (情不自禁) 禁 j ìn (禁止) zh èng (挣钱) 挣 zh ēng (挣扎) d ài (等待) 待 d āi (待一会) ch èn (匀称) 称 chēng(称呼) s ā(撒娇) 撒 s ǎ(撒种) y ìng (反应) 应 y īng (应该) 二、精品生字归类屋1.易考字 欣赏 匀称 骄傲 谦虚 懦弱 代价 守株待兔 尘土 鹿角 倒映 精致宋人 耕者 触株 折颈 释 其 耒 2.形近字组词

塘(池塘)糖(糖果) 颈(脖颈)项(一项) 赏(欣赏)党(党员) 虚(虚心)虎(老虎)传(传说)转 (转到) 尘(尘土)尖 (鼻尖) 匀(均匀)勺 (勺子) 价(价值)介 (介入) 待(等待)侍(侍弄) 骄(骄傲)桥(大桥) 傲(骄傲)熬(熬药) 三、精品词语大盘点1.近义词 奚落—挖苦傲慢—高傲谦虚—虚心 懦弱—怯懦恼怒—愤怒羞耻—可耻荒凉—荒芜覆灭—毁灭欣赏—观赏匀称—均匀精美—精巧抱怨—埋怨机灵—机智犹豫—迟疑 灰心丧气—垂头丧气痛痛快快—磨磨蹭蹭疲劳—疲倦沉重—繁重简直—实在 蜿蜒—弯曲柔软—柔和摇荡—摇晃安逸—安适无忧无虑—高枕无忧 2.反义词 差—好理会—忽视谦虚—自大 懦弱—坚强高兴—难过羞耻—光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英国资产 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感悟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历史渊源 和时代背景,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分析相关历史资料,培养学生概括历史和观察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在 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再现、阅读史料、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和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从《大宪章》的签定到《权利法案》的制定,使学生认识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 立过程是非常漫长而复杂的,从而认识到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一唯物史观。 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的、客观的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发展 和完善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阶段性产物。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 难点:君主立宪制的概念和特点,君主、议会、内阁的相互关系及各自作用。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案例故事 故事一“沉默”的女王 2014年,88岁的英国女王已经登基整整62年了,先后有13位首相得到她的任命。她从不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人认为这是她得以保持英国王室地位的主要原因。 故事二20年来女王首次要求加薪

2010年5月,英国女王要求加薪。据悉,王室开支一般每十年与政 府沟通一次,不过女王已经20年没有提出过加薪要求,而其间英国物价上涨了80%。对女王加薪的要求,英国共和党的竞选经理史密斯指出,这一要求是“国家的耻辱”。 英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为什么要如此的限制王权?既然限制王权又为什么要保留国王呢? 【讲授】材料 从传统中走来--13世纪《大宪章》和议会制度-------政治传统 《大宪章》最为精髓的条款是: 一、…… 二、“若不经同等身份的人的合法裁决和本国法律之审判,不得将任何人逮捕囚禁、不得剥夺其财产、不得宣布其不受法律保护、不得处死、不得施加任何折磨,也不得令我等群起攻之、肆行讨伐。”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中体现出英国怎样的政治传统? “王在法下”、“王在议会中” 图示13--17世纪英国的权力分配。 【讲授】英国革命的原因、过程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原因)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 而非法律创造国王。”他在向议会讲话 时公然说道:“除了上帝,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摘自〔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二、在革命中妥协------“光荣革命”(过程) 【讲授】《权利法案》 在传承中创新----《权利法案》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小结

第二单元知识小结 一、笔画盘点 二、部首盘点 忘→心字底(心) 席→广字旁(广) 路→足字旁() 却→单耳旁(卩) 甜→舌字旁(舌) 颜→页字边(页) 三、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村(cūn)毛(máo)乡(iān g) 战(hàn) 士(shì)想(iǎn g) 京(jīn g) 常(chán g) 壮(huàn g) 觉(jiào)再(ài)却(què) 送(sòn g) 尝(chán g) 香(iān g) 甜(tián) 暖(nuǎn)颜(yán)因(yīn) (2)难写的字 吃最后一笔是“乙”,不要写成“己”。 主三横间距要均匀。 以左低右高。竖提稍短,点在提收笔的上端起笔,最后一笔是点。会上部的“人”撇、捺要舒展。 走先写“土”,再写一竖。 过最后一笔是平捺,要写舒展。 伙右部竖撇和捺收笔齐平。 伴右部点和撇对称,上横短,下横长。 这“文”的点在横的正上方,撇稍有弯度,捺变为长点。 太最后一笔点在撇的下部起笔,收笔在竖中线上。 因里面“大”的最后一笔捺改为点,先写里面的“大”,再封口。为第三笔横折钩的折略向左斜。

(3)多音字 没 (没有) ò(沉没) 挑 ā(挑选) ǎ(挑战赛) 着盛 è(盛开) (盛满) 觉à(睡觉) (觉得) 落 ò(落后) à(丢三落四)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吃水主席江西没有以后走出北京天安门广场不过各种各样伙伴这么太阳校园金黄秋天因为 (2)近义词 带领~率领时刻~经常想念~思念遥~远非常~特别壮观~雄伟 美丽~漂亮叫~喊各种各样~各式各样开心~快乐清凉~凉爽温暖~暖和 到处~处处邀请~约请 (3)反义词 想念→忘记多→少弯→直远→近宽→窄洁白→乌黑回→去好→坏开心→难过有趣→乏味清凉→炎热温暖→寒冷香甜→苦涩邀请→拒绝 (4)词语归类 ①量词 一口井一块石碑一座天安门四个太阳一辆车一匹马一册书一支铅笔一棵树一架飞机 ②动词 立石碑挖水井踩影子跳房子讲故事做好梦 ③修饰词 弯弯的小路遥远的北京城雄伟的天安门 壮观的升旗仪式宽宽的公路遥远的新疆 美丽的天山洁白的雪莲各种各样的梦 绿绿的太阳金黄的落叶红红的太阳 多彩的季节 ④由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 遥远清凉香甜温暖 四、佳句积累 1.疑问句 别的孩子也是这样吗?

第三单元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悉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 (2)记忆重要的历史人物\重要政治文件及主要内容。 (3)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和渐进式政治改革的特征。 (4)了解英国代议制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经济原因。 (5)历史地、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它的建立和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相对君主专制而言是一种进步。 过程与方法 (1)布置学生分组预习:总结本课知识要点,课堂展示评价。 (2)阅读材料和进行中西政治比较,分析英国封建时代议会的特点。 (3)阅读《权利法案》的内容摘录,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权力分配情况和实质。 (4)师生讨论,探究英国确立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历史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的基本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2)培养教育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地、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它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阶段性产物。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和普选权的广泛性。 难点 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及代议制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内阁制中君主、首相、责任制内阁之间的关系。

导入新课 新华网伦敦6月27日电:英国执政党工党新任领袖布朗27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手中接受御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 现年56岁的布朗自1997年工党执政以来一直担任财政大臣,与布莱尔一起被视为工党的两位“设计师”。 布朗准备在就任后进行1997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内阁重组,为工党在下次大选中“应对来自保守党的威胁”做好准备。 新课学习 从上述电文中就英国的政治体制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1.政治制度及权力部门之间的关系:责任内阁制、政党政治、元首世袭制、君主立宪制等。 英国国王是怎样统而不治的? 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王权至上到受到法律限制;君权神授到议会主权。 1.《大宪章》——宪法的雏形 1215年6月15日清晨,几十个英国贵族来到伦敦西北的温莎堡。他们要向约翰国王递交一份请愿书,要求国王保证:遵守法律,不得再侵犯贵族们的权利。贵族们已做好准备,谈判一旦破裂,他们的随从和铁甲骑兵将全军出动,向会场冲锋。出乎意料地,国王浏览了请愿书后竟表示了同意。于是《大宪章》诞生了,全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雏形诞生了。 (1)目的:为了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和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2)内容:学生阅读有关《大宪章》的内容,分析《大宪章》主要表达的思想。教师强调这是英国第一次明确国王也必须服从法律,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这是后来《权利法案》的先声。 (3)《大宪章》诞生的意义 这是全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规定的封建贵族权利已逐步演化成普遍的宪法权利;它树立了一条光辉的原则,即:法律高于国王之上,连国王也不得违反!

第二单元知识总结

卢氏县教育体育局 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方案 根据国人部发〔2007〕59号文件的要求,为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组织实施工作,结合我县义务教育实际情况和义务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适用范围 1.承担义务教育的小学、中学; 2.义务教育学校的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分别纳入相应岗位设置管理。 二、岗位类别设置 1.义务教育学校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2.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学校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岗位包括具有行政、党群等管理工作职责的岗位。 3.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符合义务教育工作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发展义务教育事业与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根据义务教育的特点,义务教育学校的专业技术岗位分为教师岗位和其他专业技术岗

位,其中教师岗位是专业技术主体岗位。 教师岗位指具有教育教学工作职责和相应教师资格与教育教学能力水平要求的专业技术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主要包括学科实验、图书资料、财务会计、电化教育、卫生保健等具有教学辅助工作职责的专业技术岗位。 4.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义务教育学校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义务教育学校工勤技能岗位根据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科研和日常运行等需要设置。 义务教育学校可实现社会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5.根据义务教育学校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以下简称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 义务教育学校岗位总量应按照中小学编制标准,原则上以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量确定。岗位设置要优先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严格控制非教学岗位。对寄宿制学校可适当增加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普通初中教师岗位占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低于85%,管理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一般不超过15%。普通小学教师岗位占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测试题(附解析)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测试题(附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外交政策( )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一边倒” D. “一大片” 2.下列是一组反映新中国外交的图片:①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②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③是《乔的笑》④是毛泽东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其中体现了建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图片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有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 A .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 .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 .协约国集团的建立 4. “2006年11月3日—5日,在北京举行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次部长会议,这是中非关系史上有着重要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在过去的半多个世纪中,中非高层互访达800多起,迄今,中国已同48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国领导人与非洲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握手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万隆会议 B. 周恩来总理出访非洲 C. 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D. 非洲国家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5.下列国家同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先后顺序是( )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②④ 6.“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中国政府倡导的“这些原则”提出的历史场合是( ) A .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建交谈判 B .同印度、缅甸等国协调邻国关系的外交谈判 C .解决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国际会议 D .讨论亚非国家发展问题的万隆会议 7.“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 ① ② ③ ④ ①苏联 ②印度 ③美国 ④日本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6课完整教学提纲

第6 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学案 年级:学科:主备人:组长: 【学习目标】: 1、了解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识记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维系罗马帝国统治的作用 3、掌握罗马法对世界各国立法的影响及局限性。 4、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 【学习重点】: 简析罗马法的含义、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实质及其影响 【学习难点】: 习惯法与成文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习惯法: (1)背景: (2)特点: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3)局限:贵族常常随意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 _______ 利益。 2.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1)特点:内容广泛,条理清晰。 (2)作用: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 _____ 利益得到保护3.公民法

(1)适用时间:罗马共和国时期 (2)适用范围:罗马公民 知识点二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 1. 从公民发到万民法(1)原因:①罗马帝国征服过程中,矛盾显现出来。 ②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 ③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④______ 在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 (2)形成:①罗马帝国的_____ 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 ②______ 编纂法典,进行法律解释,充实罗马法律。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与适当 的司法保障。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世纪,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的法 律。 2. 罗马法体系完成:6 世纪,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编纂汇编成《》。 知识点三维系统治影响后世 1.维系统治: (1)积极性:①它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 ________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②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 (2)局限性: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 ,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2. 影响后世: (1)对近代欧美国家的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产生了重要影响。 (2)资产阶级把罗马法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二、小组合作探究 1、材料一共和国初期罗马并无成文法。习惯法的解释和司法权的行使完全属于贵族,这些权利也成为贵族压迫平民的手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小结

第二单元知识小结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栅(zhà) 覆(fù) 聊(liáo) (2)难写的字 籍:左下是“耒”,右下是“昔”。 覆:上面是“西”的变形,左下是“彳”,右下是“复”。聊:左窄右宽,右边是“卯”。 (3)多音字 畜仆刨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航海荒岛流落潮水凄凉水源 野兽帐篷援救寂寞恐惧联想 宴会面积淡忘文明忧郁计算 缺乏防止日历仪器望远镜自动 事实制造缺少栅栏介意无非 处境苦闷理智控制知足隔绝 境地缘故热带袭击防御手段 解除不可思议焉知非福远眺 (2)近义词

畏惧~恐惧凄凉~凄惨安慰~宽慰 野蛮~蛮横缺乏~缺少简陋~粗陋 相信~信任消失~失踪仍然~依然 聪明~聪慧缘故~原因温柔~温和 恼怒~愤怒混乱~杂乱一模一样~毫无二致 无济于事~于事无补乌合之众~一盘散沙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得意扬扬~扬扬自得 头晕目眩~头昏脑涨绝望~失望荒唐~荒诞 疲乏~疲惫悲伤~悲痛诚心诚意~真心实意 满不在乎~毫不在意 (3)反义词 畏惧?勇敢凄凉?繁荣安慰?责备 简陋?豪华野蛮?文明前所未闻?司空见惯相信?怀疑消失?出现聪明?愚蠢 熟悉?陌生温柔?粗暴示弱?逞强 混乱?整齐舒服?难受一模一样?天壤之别无济于事?行之有效乌合之众?如鸟兽散 聚精会神?东张西望得意扬扬?垂头丧气 伤心?高兴绝望?如愿遵守?违反 辉煌?黯淡喧嚣?清净派头十足?垂头丧气 (4)词语归类 ①AABB式词语:舒舒服服

类似的词语: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安安全全 整整齐齐安安静静干干净净 ②AABC式词语:跃跃欲试 类似的词语:栩栩如生津津有味斤斤计较 勃勃生机闷闷不乐铮铮铁骨振振有词 ③ABAC式词语:一模一样 类似的词语:自生自灭一生一世无声无息 轻手轻脚百发百中无边无际有声有色 ④描写十分遥远的词语:天涯海角 类似的词语:千里迢迢千山万水不远万里长途跋涉山高水长山遥路远水远山长 ⑤含有数字的词语:九牛二虎之力 类似的词语:一心一意三心二意六神无主 九死一生九牛一毛五光十色五湖四海 ⑥量词 一座荒岛一丝安慰一艘船一道刻痕一条狗 两只猫一批货一根木桩一场梦一只麻雀 一块石头一个圆圈一条细缝一道寒光三头牛 一种享受一群大雁一辆敞篷车一张沙发椅一番工夫一只小艇 ⑦动词 走遍荒岛搭起帐篷布置处所调整生活方式

2017-2018年历史必修1(人教版)练习:第七单元单元整合.doc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 参加H 内瓦会议 参加万隆会议 恢复在联合国合法 席位 屮美关系止常化 中日关系正常化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 心的多边外交 举办亚太经合组织 会议 打破外交 孤立,提高 了国际地位 交迎热 外,交 破局建 打僵来潮 对世界和 平与发展 作出了觅 时期 内外形势 外交政策 外交成就 特点 资本主义和社同苏联和欧亚 新中 会主义阵营形 独立自主的 人民民主国家 成;亚非国家 外交政策,确 建交;提出和 立初 独立;美国敌 定了 “一边 平共处五项原 冲破帝国主 义封锁 视、孤立新中 倒”等方针 则;参加日内 第七单元单元整合 一、知识结构认读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方针 创建并主导上梅合 作组织 [认读要领] 一条基本主线: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三个历史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登上国际舞台、70年代打开外 交新局面、改革开放后全面走向世界。 二、重大历史线索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历程: 瓦、万隆会议 20世 际地位 改善同西方 中国在联合国 纪70 的提高;第三 家的关系 合法席位的恢 开创外交新 局面

年代世界的崛起; 美苏争霸的形 势 改革开放后世界多样化趋 势;两极格局 瓦解;国内现 代化建设需要 坚持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政 策,实行不结 盟政策; 对外开放 复;中美关系 正常化;中日 关系的改善弃 展多边外交, 积极推动各种 国际交流与合 作;维护世界 和平 进入全方位 外交时代 认识 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和国家形势影响着中国的外交政策,中 的外交政策日渐成熟 2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 时间 新中成立至20世 特征纪50年代 尖锐对抗 20世纪70年代至 80年代 关系正常化 原因表现两大阵营对立,美 政治孤 立、经济封锁、军 事威胁 美国与中国为敌; 发动朝鲜战争,威 胁中国安全, 阻挠 中国解放台湾,干 内政 国际地位提 高;美国霸权地位 衰落,遏制中国政 策破产 尼克松总统访华, 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9年中美建交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曲折发展 “冷战”结束,美 国力图对中国实施 “和平演变”;但 是中美经济交流密切 中美关系有发展、 有摩擦,合作与斗 争并存,出现曲折 与反复

语文二年级上 第二单元知识小结

第二单元知识小结 读准字音 帆.(fān)船一艘.(sōu)桦.(huà)树 银.(yín)装.(zhuāng)边疆.(jiāng) 孔雀.(què)锦.(jǐn)鸡雄鹰.(yīng) 桑.(sāng)叶 写对字形(写一写,并组词) 旗: 领: 提示 ......... ..:.左边最后一笔是点。 枫: 壮: 提示 ...“.士.”.。. ..:.右边是 化: 提示 ..:.右边先写撇。 ...... 熊:

戴: 提示..:.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撇。.......... 生字扩词 chù 处: 到处 处处 一处 处理 处长 hào 号:小号 铜号 号手 口号 记号 huà 化:变化 化学 文化 美化 净化 yáng 杨:杨树 白杨 杨梅 杨柳 姓杨 xiě 写:书写 写字 写作 抄写 大写 yǒu 友:朋友 友谊 友好 好友 亲友 jì 季:四季 季节 春季 雨季 月季 chuī 吹:吹牛 吹风 吹来 吹灯 吹打 多音字 le(好了) cháng(场院) liǎo (了解) chǎng (场景) 量词搭配 一(方)鱼塘 一(块)稻田 一(座)石桥 一(丛)翠竹 一(只)海鸥 一(条)帆船 一(把)铜号 一(面)队旗 一(片)欢笑 形近字 队(队伍) 领(领队) 桐(梧桐树) 外(外面) 邻(邻居) 同(一同) 桂(桂花) 处(一处) 六(六个) 挂(悬挂) 里(里外) 云(云朵) 友(友人) 吹(吹牛) 年(一年) 左(左右) 欢(欢乐) 午(中午) 近义词 像—似 披—挂 寒—冷 辛苦—劳累 伙伴—同伴 了 场

反义词 壮—弱喜—厌寒—热暖—冷 嫩—老忙—闲保护—破坏朋友—敌人 仿写词语 暖又.轻 白又胖大又圆小又巧香又甜 高又大细又长黑又亮多又好 笑盈盈(ABB式) 喜洋洋胖乎乎气冲冲黑压压 笑哈哈白花花慢吞吞笑呵呵 选字填空 从丛 1.(从)前,人们过着很艰苦的日子。 2.花(丛)里有蝴蝶翩翩起舞。 哥歌 3.我有一个很疼我的(哥)(哥)。 4.我的妹妹唱(歌)很好听。 壮状 5.我的哥哥身体很强(壮)。 6.今天我得了一张书写比赛的奖(状),太高兴了。 查字典 音序查字法 要查的字音序音节组词 狐H hu狐狸狐臭 肥F fei肥胖化肥 猛M meng勇猛猛虎部首查字法 要查的字部首除去部首 有几画 组词 歌欠10唱歌歌曲 松木4松鼠松树 旗方10国旗升旗仿写句子 1.一道小溪,一座石桥。 一丛翠竹,一群飞鸟。 一只气球,一朵白云, 一位老师,一个小孩。 2.梧桐树叶像手掌。 荷叶像圆盘。 重点句子 1.一面队旗,一把铜号。 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知识点(岳麓版)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冷战”的兴起 1、原因:A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失去了战时同盟基础,双方关系开始发生变化B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而苏联也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两国的战略利益冲突C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根本对立D双方在军事上势均力敌 2、表现:政治:杜鲁门主义与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年,杜鲁门公开宣称与苏联和社会主义对抗,标志“冷战”正式开始。经济: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 1948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西欧的“欧洲复兴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军事:为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控制,1949年成立北约。为对抗北约,1955年苏联和东欧民主国家成立华约组织。两大军事集团全面对峙,标志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3影响:a.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个部分。 b.美苏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c.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二、冷战中的“热战” 1、朝鲜战争,“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使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一、欧共体的形成 1、原因:.a二战使欧洲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国际地位严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以 恢复经济和对抗苏联。 B.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的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经济联系加强,在两极格局之下, 只有走联合之路才有可能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根本原因 c.法德和解 d.历史根源: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里认同感 2、成立: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成立欧洲媒钢共同体;1958,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即欧共体 3、措施: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加强科技合作 4、影响:a.大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b.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三、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1原因:a.美国扶植日本b.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封建因素c.重视科技教育d.制定经济计划,用国家政权推动经济发展。 2、表现:1.日本经济逐渐达到和超过了战前水平。 2.1956—1972年间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3、影响:a.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挑战美国霸权,冲击两极格局。

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第26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 国书是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元首的正式文书。右图是新中国第一号国书的局部,该国书的接受国应是() A.朝鲜B.苏联 C.印度D.日本 解析:选B。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天,苏联就宣布承认新中国,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 2.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A.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日内瓦会议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周恩来为代表团团长参加的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3.20世纪70年代,推动日本主动与中国建交的直接原因是() A.新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日本急需中国广大的市场 C.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地位不断提高 D.中美关系的缓和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理解。解答本题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直接原因”。4.2012年以来,我国多批维和人员奔赴世界各地参加维和行动,这说明中国() A.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C.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D.积极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解析:选A。联合国安理会是世界上唯一有权采取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机构。中国参与维护和平的工作说明中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5.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请回答: 材料中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理解能力,可直接根据材料内容归纳。 答案: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水平测试训练题 一、选择题 1.下图是在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左)、副团长黄华开怀大笑的情景。这是因为()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在联合国大会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第六届联大特别会议 3.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历史事件是()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 4.我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A.万隆会议上 B.日内瓦会议上 C.1953年底中印政府代表团谈判时 D.1954年6月,周恩来出访印度、缅甸 5.下列关于亚非会议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 C.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 D.主要讨论亚非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6.建国以来,我国始终奉行的外交原则是 ( ) A.独立自主 B.和平发展 C.广泛交流 D.对外开放 7.人们称1972年尼克松访华为“改变世界的七天”,主要是因为() A.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B.美国长期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中国的国际地位更加突出 C.为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 D.说明中美两国人民有改善两国关系的愿望 8.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是()

A.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 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 C.中美关系逐步缓和并走向正常化 D.中日邦交正常化 9.20世纪70年代,中日关系正常化的直接推动因素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的缓和 C.中国推行对外开放政策 D.中朝、中韩外交关系的建立 10.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A.1971 B.1972 C.1973 D.1974 11.下列事件不属于二十世纪70年代外交成果的是()A.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正常化 C.中日建交 D.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结盟 12.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 ) A.尼克松访华 B.中美建交 C.中美“乒乓外交” D.《中美联合公报》签订 1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 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B.实行对外开放 C. 促使中美关系进一步缓和 D. 加强与中亚各国的合作 14. 1972年签署中日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声明的日本首相是() A. 田中角荣 B. 大平正芳 C. 中曾根康弘 D. 福田康夫 15.中国积极参下列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 A.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B. 世界贸易组织 C. 上海合作组织 D. 石油输出国组织 16.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基本准则的是() A. 不结盟政策 B. “求同存异”方针 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小结

第二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 曾.(céng)经泥泞.(nìng)顺.(shùn)着 荆.(jīng)棘晶莹.(yíng)面粉.(fěn) 甘蔗.(zhe)甜菜.(cài)就算.(suàn) 的.(dí)确波纹.(wén)葱.(cōng)绿 不舍.(shě)一株.(zhū)工程.(chéng) 建筑.(zhù)营.(yíng)业饲.(sì)养二、易写错的字 背:第二笔是横,不是点。 暖:左边是“日”,不是“目”,右边不是“爱”。 味:右边是“未”,不是“末”。 具:注意里面是三横。 匹:最后一笔是竖折,里面是“儿”。 恋:下面的“心”,注意卧钩要卧倒,不能写 成斜钩。 三、会写词语 雷锋叔叔足迹昨天冒着留下弯弯 背着洒下迷路温暖爱心一定也许 桌子平时难道味道就是加工种子 农具甜菜工具劳动经过才能买卖

甘甜一匹妹妹出色河水碧绿波纹 好像河岸柳叶景色恋恋不舍要求 柳树柳条 四、多音字 zēng(曾孙)měng(内蒙古)曾蒙 céng(曾经)méng(蒙蒙细雨) dí(的确)yīng(应该) 的应 de(好的)yìng(回应) sàn(分散)hái(还有) 散还 sǎn(散落)huán(还书) 五、形近字 波(波纹)纹(波纹)具(具体) 披(披着)蚊(蚊子)真(真的) 买(买卖)温(温和)锋(锋利) 卖(卖出)湿(湿润)峰(山峰) 洒(洒水)弯(弯曲)匹(一匹) 酒(喝酒)变(变化)区(山区)六、近义词 长长—狭长寻找—寻觅足迹—脚印好奇—奇怪

特别—特殊平时—平常难道—莫非傍晚—黄昏 波纹—水纹柔软—松软 七、反义词 弯弯—笔直温暖—寒冷特别—一般 柔软—坚硬美丽—丑陋松开—抓住 八、词语搭配 (长长)的小溪(迷路)的孩子 (蒙蒙)的细雨(年迈)的大娘 (晶莹)的露珠(温暖)的春风 (平平常常)的糕(好奇)地问 九、词语归类 1. “AA 的”式的词语:蒙蒙的细细的大大的红红的 2. AABB 式的词语:平平常常开开心心整整齐齐大大咧咧 十、句子积累 1. 感叹句: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2. 比喻句: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 的绿毯。 十一、考点提示 1.《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常以阅读的形式考查对最后一小节诗的理 解。 2.《千人糕》常以阅读的形式考查对米糕的制作过程的理解。 3.《一匹出色的马》常以阅读的形式考查对爸爸的教育方法的理解。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七单元)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七单元)第七单元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现代:全世界) 自查点: 美苏冷战的标志、表现和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标志? 20世纪中后期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 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 20世纪末开始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原因: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特别是国家利益的尖锐对立而破裂。 2.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947年的“杜鲁门主义”公开宣称要干涉他国内政,是美国“冷战”政策正式开始的标志。马歇尔计划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表现,其实质是通过经济援助,加强对西欧的政治控制。1949年美国策动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体现。 苏联和东欧国家针锋相对,1949年成立经互会,以对抗马歇尔计划;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3.局部热战:1962年发生古巴导弹事件;亚洲地区发生

“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欧共体)与日本的崛起,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这种经济的多极化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美苏两极格局的冲击。 2.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了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3.西欧与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以及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共同构成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3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 .两极格局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瓦解。 2.多极化趋势加强: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不可能建立单级格局、形成独霸世界的局面,因为世界多个政治经济力量崛起,正在对美国形成制约。 3.当今世界格局:世界政治格局从近期看,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并还将继续下去;从长远看,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

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各课知识归纳及同步测试

第七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第1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国家以君主(国王、皇帝)为世袭元首,但君主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不同程度限制的政体形式。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此后,资产阶级力量较弱,实行改良的国家都仿效了英国的政体。但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情况和阶级力量对比关系不同,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妥协的程度不同,君主保留的地位和权力也有所不同。君主立宪制又有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两种具体形式。 思考与判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确立君主立宪制而结束。长期以来,有人认为它具有明显的保守性质。试分析评论这一观点。 【知识归纳】 一.光荣革命 1.英国议会制度的形成: 13世纪基本形成,14世纪形成上、下两院 2.光荣革命: (1)经过: (2)成果:君主立宪制开始建立 二.《权利法案》与现任内阁 1.《权利法案》1689年 (1)内容:以明确条文限制国王权力,约束英王实际统治权,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 (2)作用:英国议会的权力逐渐超过王权 2.英国君主立宪制度: (1)特点: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2)作用: 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②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削弱了王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③各派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使斗争维持在一个有序的状态,稳定了社会秩序 ④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创了国家制度的新模式 3.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英国责任内阁制是英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 (2)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①内阁在下议院占有决定作用的多数 ②在大政方针上阁员保持一致并集体负责 ③内阁所设的首脑有控制内阁决定权 (3)作用: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关系 【知识运用】 1.早在13世纪,英国就出现了由贵族、领主和僧侣代表组成的、由等级代表会议演变而来的议会。到14世纪,英国议会的召集、选举、议程等已经制度化。形成了两院制,下院的权力也逐渐法律化。英国由此获得了“议会之母”的称誉。结合有关知识思考:最早的议会为什么首先诞生在英国?它在当时的政冶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中世纪后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调整,英国的社会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以农奴制和庄园制为基础的封建生产关系和封建贵族割据称雄的现状都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中央集权势在必行。因此,中央政权开始不断向地方延伸,传统的国王政府开始向中央集权体制过渡,作为这种过渡的产物和重要步骤的“议会”便应运而生了。 可见,议会的产生与国王加强中央集权的愿望密切相关,同时新兴的市民集团在政治权限、经济实力上都尚未强大到可与封建贵族抗衡,还不能独立参与国内外商业竞争,需要依赖于王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优质教案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课标要求】:⑴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⑵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⑵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回顾工业革命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革命活动的学习||,培养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探索献身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难点:对教材摘引的《共产党宣言》的有关资料的理解||,巴黎公社的性质及失败原因||。 【板书设计】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1、历史条件 (1)经济前提: (2)阶级基础: (3)思想基础: (4)实践活动: 2、诞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标志: (2)主要内容: (3)意义 二、巴黎公社——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1、背景: 2、经过:1871.3.18-- 3.28--5.28 3、革命措施: 4、失败原因: 5、性质和历史意义: 6、历史教训: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在20世纪末的2019年||,先是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伟人”||。这一命题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似乎早已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优质教案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光荣革命”。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过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斗争,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这场革命的完成。第二,《权利法案》与责任内阁制。1689年3月,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对王权的限制和议会所拥有的权利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即君主立宪制。这种由议会制约王权的政体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体制,是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的雏形。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它作为资本主义的政治上层建筑,发挥了对经济基础的积极反作用。马克思得出结论:“正是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改造”。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的过程,使学生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2.通过对《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等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历史的、客观的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三、重点、难点 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特点及作用的分析。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展示两张人物图片,“布莱尔”,“伊丽莎白二世”,问:这两张图片上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的身份又是什么? 生:布莱尔,英国首相;伊丽莎白二世,英国女王。 师:在英国,首相是议会权力的最高代表,有关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的决定权悉数掌握在议会手中,女王只是名义上代表英国出席一些礼仪性的活动,并无实权。英国的这种特殊政体叫君主立宪制。那么这种政体是如何在英国确立的,它的确立对英国产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