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示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信息与计算机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试用版)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的、作为申请授予相应学位的学术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根据教育部对本科生毕业设计及科技论文等的相关要求和规定,拟制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试用版)”,各专业本科毕业生应按此撰写规范,认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
1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的基本要求
论文选题应严格做到一人一题,应使用简体中文写作,论文中出现的数字、计量单位等应按照我国图书报刊编辑要求和法定计量标准书写,英语译文必须按现行通用译法翻译。
1.1字数
正文中(文字叙述部分,不含图、表)的字数,我院各专业要求在6000字以上。
1.2内容及编排顺序
中文题目→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通信地址→中文摘要→关键词
→正文→参考文献→英文题目、作者、地址、摘要、关键词
→致谢→附录(程序代码+图表)
1.3引文注释(正文中引用文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正文中引用文献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对正文中引用的文献进行标注。
顺序编码制是按正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
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中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分隔;如遇连续序号,可标起讫号“-”。
同一文献在论文中被多次引用的,该文献只具有一个编号。
例:随着计算机技术、半导体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片机的运用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1],……;……形成了多种数学模型[7,9,11-13](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如今,
在新兴的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中[1],(同一文献在论文中被引用多次)……
1.4图、表、公式
1.4.1内容要求:
图:每一幅图均应有简短确切的文字标题。
图包括曲线图、构造图、示意图、图解、框图、流程图、记录图、布置图、地图、照片、图版等。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
表:每一个表格均应有简短确切的文字标题。
公式:正文中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可使用公式编辑器编写。
1.4.2格式要求
1.4.
2.1图、表、公式均应有编号。
编号使用阿拉伯数字编排,从“图1”、“表1”和“公式1”连续编号顺延到“主要参考文献”之前,与章节编号无关。
1.4.
2.2图、表均应有文字标题。
图、表的编号与文字标题之间用1个空格隔开,图的编号和图的标题应位于图的下方居中,表的编号和表的标题应位于表的上方居中。
格式为宋体五号字,居中。
表内、图内的文字为宋体五号字。
1.4.
2.3较长的公式,另起一行,居中横排。
1.5版式要求
1.5.1纸型:
论文一律使用 A4(210 mm×297 mm)标准大小的白纸,双面打印并装订(由学校统一装订)成册;
1.5.2页边距:
论文在打印时,四周应留足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复制和读者批注。
每一页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应分别留边25mm,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mm;1.5.3页眉和页脚:无需在页眉和页脚加注文字。
1.5.4页码:
用阿拉伯数字从1起,自正文所在页至论文结束页连续编号,页面底端,居中,宋体小五号字。
1.5.5打印:双面打印。
①论文封面:单面打印。
②开题报告:只有一页纸的开题报告,单面打印;开题报告有两页纸及以上的可独立双面打印。
③目录:只有一页纸的目录,单面打印;目录有两页纸及以上的可独立双面打印。
④正文:从正文的第一页开始,采取双面打印。
⑤任务书:独立双面打印。
其中任务书的封面:单面打印,任务书的剩余部分可以双面打印。
1.6提交和装订要求
1.6.1毕业论文的提交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前,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各自所在系提交一份用A4纸打印的毕业论文(设计),待答辩专家组审核。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结束后,毕业生应按照答辩专家组的要求修改论文,按要求修改后,再打印一份符合要求的毕业论文并提交给所在系,再由各系统一收集交学院,由学院统一转交学校存档。
1.6.2毕业论文(设计)材料的装订顺序
封面→开题报告→目录→正文→指导教师评阅→同行专家评阅意见→成绩评定表,(任务书单独装订)。
1.6.3毕业论文二次答辩的规定
①学生初次答辩成绩被评定为“优秀”的。
②学生对初次答辩成绩有异议的。
22毕业论文(设计)各部分的具体要求
2.1封面
论文封页格式严格按照学校下发的样式,不能私自添加和减少(已附后)。
2.2中文题目
2.2.1内容要求:题目要与封免标题内容一致!
毕业论文题目应简明扼要,应避免过宽、过大、过空,应反映出研究的范围、层次和深
度,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副标题,用以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
论文题目要准确反映论文的实质性主题内容,所用词语应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索引,应避免使用生僻的缩略词、字符、代号等。
2.2.2格式要求:宋体小二号字,加粗,居中。
2.3中文摘要
2.3.1内容要求:
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
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具体地讲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有时也包括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不分段,不引用公式图表,不作标注,一般不少于200~300字。
2.3.2格式要求:
“摘要”两个字,宋体四号字,加粗,左对齐且与其内容在同一行;摘要的内容,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16磅。
2.4关键词
2.4.1内容要求:
关键词根据论文正文内容及论文主题选取,一般为3-8个。
2.4.2格式要求:
“关键词”三个字,左对齐且与其内容在同一行,宋体四号字,加粗。
各关键词之间以分号分隔,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16磅。
2.5英文题目
2.5.1内容要求:
应与中文题目相对应,可以省去定冠词和不定冠词(如the、a、an等)。
2.5.2格式要求:
单词应连续书写,除连词、介词等虚词外,首位字母都要大写。
Times New Roman字体,四号字,加粗,居中,行间距20磅。
2.6Abstract
2.6.1内容要求: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
2.6.2格式要求:
“Abstract”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小四号字,加粗,左对齐且与其内容在同一行;英文摘要的内容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字,行间距16磅。
2.7Keywords
2.7.1内容要求:与中文的关键词相对应。
2.7.2格式要求:
“Keywords”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小四号字,加粗,左对齐且与其内容在同一行;Keywords的各单词小写,词与词之间以分号分隔,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字。
2.8目录
2.8.1内容要求:按论文各级标题的层次结构加注页码,一般只列出三级到四级标题。
2.8.2格式要求:
“目录”两字字间空4个字符,黑体四号字,加粗,居中;目录中各级标题均为宋体小四号字,加粗,两端对齐,行间距20磅。
一级标题不缩进,二级标题左缩进2字符,三级标题左缩进4字符,四级标题左缩进6字符。
2.9引言或前言
2.9.1内容要求:
引言或前言的目的是为了向读者说明本研究的背景,使读者对论文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了解,内容应包括研究的目的、范围、背景;研究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研究的预期结果及其地位、作用和意义等。
2.9.2格式要求:
“引言”或“前言”宋体四号字,加粗,作为第一级标题,开始编号;内容文字为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20磅,段前/段后0.5行。
2.10正文
2.10.1内容要求:
2.10.1.1段中文字:应做到内容详略得当,逻辑层次清楚,描述准确,论述有力,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无语病。
2.10.1.2标题文字:
理工科专业:一般按四级标题进行标注
①一级标题为“1”、“2”、“3”……;
②二级标题为“1.1”、“2.1”、“3.1”……;
③三级标题为“1.1.1”、“2.1.1”、“3.1.1”……;
④四级标题为“1.1.1.1”、“2.1.1.1”、“3.1.1.1”……;
2.10.2格式要求:行间距20磅.
2.10.2.1段中文字:宋体小四号字,段前/段后0.5行。
2.10.2.2标题文字:
①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字,加粗,左对齐。
②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字,加粗,左对齐。
③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字,左对齐。
④四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字,左对齐。
2.11结论或结束语
2.11.1内容要求:
结论或结束语是对论文(设计)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
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如果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
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对后续研究的设想等。
2.11.2格式要求:
“结论:”或“结束语:”为宋体四号字,加粗;文字内容为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20磅, 段前/段后0.5行。
2.12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要求:
列出引用和参考的各类文献,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正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
同一文献在论文中被多次引用的,该文献只获得一个
编号。
参考文献5~8篇,其中含2篇以上英文参考文献。
2.12.1格式要求:
可进一步参见《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格式范例。
“主要参考文献”为宋体四号字,加粗,左对齐;中文参考文献的字体为宋体五号字,行间距16磅,左对齐;英文参考文献的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字,行间距16磅,左对齐。
2.13附录
2.1
3.1内容要求:
可列出一些与论文内容相关的重要文献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文献资料,多个附录可用“附录A”、“附录B”、“附录C”等进行标注。
2.1
3.2格式要求:
为了节省纸张,每项附录可不必另起页,“附录X:”为宋体四号字,加粗,左对齐;附录的标题文字格式为宋体四号字,加粗,居中;附录的正文文字格式为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20磅,段前/段后0.5行。
2.14致谢
2.14.1内容要求:
致谢可以对下列方面表达谢意: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其他应感谢的组织或个人。
致谢应实事求是,切忌浮夸与庸俗之词,一般不超过300字。
2.14.2格式要求:
“致谢”两字,宋体四号字,加粗,左对齐;致谢的文字内容为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20磅,段前/段后0.5行。
➢附:论文撰写格式的参考
安徽农业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智能化温度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姓名XXX 学号
院系信息与计算机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XXXX 职称副教授
中国·合肥
二oo五年六月
安徽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目录
1 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设计思想错误!未定义书签。
3系统的硬件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模拟量采集模块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模-数转换模块错误!未定义书签。
3.3串行通信模块错误!未定义书签。
3.4控制面板模块错误!未定义书签。
3.5显示模块错误!未定义书签。
3.6报警模块错误!未定义书签。
3.7控制模块错误!未定义书签。
3.8电源模块错误!未定义书签。
3.9电路图的绘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3.9.1 电路原理图的绘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3.9.2 电路PCB图的绘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系统的软件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1通信协议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单片机程序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主程序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 定时中断模块错误!未定义书签。
4.2.3 串口中断模块错误!未定义书签。
4.3PC机串口程序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5单片机程序调试及其遇到的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结束语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8
英文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9
附录1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2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3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能化温度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学生:xxxx指导教师:xxx
(安徽农业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合肥 230036)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智能化温度监控系统。
给出了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讨论了通信规约、单片机程序和PC机通信程序的研制。
本系统为增强其实用性设置了下位操作、PC远程监控及红外遥控三种控制模式,并实现了自动监控及越界报警等功能。
关键字:温度传感器、A/D转换器、AT89C51、通信规约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半导体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片机的运用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价格也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制作技术的不断进步而降低,单片微处理器的使用摆脱了以前的繁杂的外扩系统,提高了应用的可靠性,真正的实现了“嵌入式”的设计和“单片”式微机的应用[1]。
温度是最基本的物理量之一,对温度的测量与控制在工农业生产实践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工业生产领域,如:液态离子炉温控系统,实验室水温、油温检测及温控自动化;在农业生产领域,如:温室栽培、人工孵化、育秧和种子发芽最佳环境温度控制等方面,如图1-1、1-2所示。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较之传统的温度控制系统,具有硬件成本低,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2]。
本系统是现代化设施农业生产中微机综合监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本人主要负责温度监控系统、通信协议、PC机程序设计,以及整体项目的研究和设计。
本文通过一个实际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详细地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2 设计思想
本系统主要实现的功能有:自动检测、越限报警、智能回控、下位控制、PC机远程监控和红外遥控等功能。
(1)自动检测:系统可以不停地检测外部环境的温度,并把检测到的温度值送往单片机处理。
(2)越限报警和智能回控功能:检测的温度值超出设定的上限或下限范围时,系统自动报警,并自动启动增温设备或降温设备;当检测的温度值重新回到设定
图2-1 系统架构
范围内时,系统自动停止报警,并停止增温设备或降温设备的运行。
(3)下位控制功能:可以在下位机手动设定温度上、下限值,强制控制增温设备或降温设备的启停。
(4) PC机远程监控功能:PC机软件可通过串行通信实时监测各检测点的当前温度值和设定的温度上、下限值;当某检测点的当前温度值超出系统设定安全范围时,PC机自动报警。
也可通过PC机软件的远程遥控功能来强制启、停检测点的增温设备或降温设备。
同时也能将检测到的数据存入后台PC机数据库,以备查询。
(5)红外遥控功能:可以通过红外遥控设定温度上、下限值,强制控制增温设备或降温设备的启、停。
具体设计思路如图2-1所示。
3系统的硬件设计
本系统的硬件结构由模拟量采集模块,模-数转换模块,控制面板模块,串行通信模块,显示模块,报警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共8大模块组成,硬件架构如图3-1所示。
3.1
本系统采用了电流型的线性温度传感器AD590对温度模拟量进行采集,它
· · · · · ·
表3-1 AD590的温度与电流的关系
若将AD590串接10K 电阻,则温度每升高1℃转换电压升高10mV ,取ADC0809的参考电压为+5V ,则其最小分辨率约为5000/256≈20(mV),所以AD590不能直接将信号传送给ADC0809,至少应将信号放大4倍后传送给ADC0809才较为合理,即:温度每升高1℃电压升高40mV [5]。
温度转换电路如图3-2所示。
电压放大倍数K :
410
30
117212118//17211)1918//(17211=+=+=+≈++
=R R R R R R R R R K 公式(1)
应用时将AD590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调节R19使运算放大器输出0V ,再将其放入50℃热水中调节R21使运算放大器输出2.0V 。
·
· · · · · · ·
主程序监测ADC0809并从其数据口读数据(SUB_LT0809),检测主控量(SUB_TEST :包括开关量、红外信号和PC 信号),执行相应事件(SUB_EXECUTE ),显示转换(SUB_DISCONVERT )。
在SUB_LT0809子函数里,通过对EOC 的判断,可获知ADC0809是否转换完毕,若转换完则把数据读到相应寄存器;此函数里还设置了防止ADC0809挂死的功能部分。
详细介绍参见程序调试部分。
·
·
·
·
·
·
·
·
4.3 PC机串口程序设计
由于VB不直接支持多线程,而kernel应该使用单独的线程来驱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矛盾。
可以用Timer代替线程来解决这个矛盾。
毕竟Timer不是线程,所以有一些地方需要注意:为了保证在一次中断中将kernel代码完整地执行一遍,可以在进入中断的
图4-5 监控程序界面
时候关闭Timer,退出中断的时候开启Timer。
Timer中断的执行时间不要过长,否则UI就会没有响应,整个系统就会“瘫痪”掉[7]。
整个kernel可以分为3个部分,输入部分、状态机、执行机构。
输入部分主要是一些外界的输入条件。
·
·
·
·
·
·
·
6 结束语
截止今日,整个系统已能稳定运行,但也留下了部分不足……
参考文献
[1]张大波.嵌入式系统原理、设计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
[2]徐峥颖.PROTEL 99 SE EDA 技术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
[3]张晓东.新颖实用电子制作[M].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
[4]卢结成.电子电路实验及应用课题设计[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3.
[5]贾伯年,俞朴.传感器技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6.
[6]倪健,董强.编码解码技术在红外遥控器中的实现[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4,(6):70-71.
[7]and 100-μK temperature controller[J]. Rev. Sci. Instrum, 1983,10:1368–1370.
[8]Pearce GJ . Telecommunication Switching[M] . New York ,N Y, USA : Plenum Press , 1981.
英文摘要
Research and Design of the 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 of Temperature
xxx
(School of Information & Computer,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Anhui,230036)
Abstract:This thesis introduces 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 of temperature on the basis of the A T89C51. This system provides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atic hardware circuit. It elaborates the designs of communication protocol, MCU procedure, and PC communication procedure. It realized that controlling automatically and restricting warning function,etc. This system goes to three kinds of control modes of operating, keystrokecontrol, PC remote control and infrared control.It has strengthened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is system.
Key words:temperature sensor;A/D converter;AT89C51;communication protocol
致谢
在这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学校严谨的治学作风、良好的学习氛围、老师们认真的工作态
度,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这里我真诚地向那些曾经帮助过我、关心过我的老师、
同学和朋友们说一声:谢谢!祝愿他们一生平安!
特别是在我的整个毕业设计的制作过程中,得到了##老师和##老师的细心指导和关怀。
在此,我特别向他们表示我衷心的感谢!
附录1
元器件清单:AT89C51(1个)、ADC0809(1个)、CD4040BE(1个)、74LS86(1个)、MAX485(1个)、AD590(1个)、数码管B546R(2个)、拨动开关(2个)、按键开关(2个)、蜂鸣器(1个)、三极管9014(3个)、三极管9015(3个)、LED(5个)、晶振11.0592MHZ(1个)、30pf 电容(2个)、104电容(2个)、25v10uf电容(1个)、25v470uf电容(1个)、电阻(若干)、16v220uf 电容(1个)、DC12v 0.12A风扇(1个)、DC12v 0.1A风扇(1个)、7805(1个)、二极管IN4004(6个)
附录2
电路原理图
电路PCB图
附录3
部分汇编程序清单:
LMLOOP: LCALL SUB_LT0809;///////////////////////////////////////
LCALL SUB_TEST_SWITCH ;main loop
LCALL SUB_TEST_INFRARED ;///////////////////////////////////////
LCALL SUB_TEST_PC
LCALL SUB_DISCONVERT
LCALL SUB_EXECUTE
LJMP LMLOOP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