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
【摘要】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激励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出积极、肯定的反应,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它是人格教育的核心。
情感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把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教师是关键,因此,教师必须认真了解情感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师生关系;教学氛围
1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1.1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从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来看,一些老师还扮演着演讲者的角色,热衷于满堂灌、把学生当作装知识的容器,以分数论英雄;还有一些老师整天抱怨学生对语文如何不感兴趣,他们恨铁不成钢,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语文学习也就成了一件头疼的事情。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教育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出积极的肯定的反应,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
学习情感是学生学习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杠杆作用,对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作用,影响着学生素质发展的速率和教学效果。
1.2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关系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变得高度有效。
”语文课程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情感教育必须与语文教学本身相结合。
情感教育和语文教学关系密切,对语文教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语文教学活动中,注重情感教育,积极调动情感教育的激发功能,能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产生对语文的浓厚情趣,从而调动学习的主体能动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心,对教学的责任感,都会感染学生,使学生增强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不断提高成绩。
反之,如果教师不注重情感教育,只是一味的严厉要求,不关心学生的思想变化,教学过程变成了师生间心理隔阂与对立,结果是学生被动消极甚至可能出现拒绝接受教育的现象。
教学心理学的研究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低年级的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往往带有情感性,他们不会以理智支配情感,而是以情感支配理智。
他们往往不会因为某一学科重要而去学它,却会因为喜欢某一学科的老师而专注于这一学科的学习。
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情感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注重情感教育,以饱满的热情去对待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使他们健康发展。
2情感的概念特征及其意义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它同人的意识紧密地联系着。
在日常生活中,情绪与情感常被混用,或者看作是同义词。
实际上,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
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情绪和情感可以互相传递。
情感具有理智性、社会性和易变性。
理智性是指人在智力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它是和学生的认识活动、求知欲和对真理的探究相联系的;社会性是指人的情感往往受社会情景的制约,社会环境直接影响人们学习或生活的情绪;易变性是指情境很容易使人的情感产生变化。
所谓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
语文新课程的设计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3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运用
爱因斯坦说过,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不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种努力和创造外表上是多么高超。
所以情感教育必须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这就需要我们把情感教育运用到教学当中,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呢?
3.1实施情感课堂教学,营造宽松教学氛围
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之中,是在语文课程中实现情感态度目标的最主要的环节和过程。
我们应该承认,语文课程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问题必须与语文教学本身相结合。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把握教学内容中的要点、重点,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难点、疑点,也要分析教材中作者和某些人物角色的思想感情,并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努力体验其中的情感,以便真正把握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
这可以说是情感教学中的备课与传统教学中的备课的不同之处。
实施愉快教学是通过老师的情绪影响学生爱好的转变,上课时,教师在学生正确回答完毕问题之后给予“很好!很棒!”之类的肯定,如果设置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问题,以调动“暂时后进生”的积极性,就不会产生“被遗忘的角落”。
还可以发挥“非语言”优势,便成了课堂教学中一项不可缺少的艺术。
教师用无声的语言(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体态等语言)对有声语言进行恰如其分地补充、配合、修饰,使教师的表情达意易于被学生接受。
3.2优化课堂教学教法,激发学生情感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发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的主阵地在于课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适宜、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的传递。
小学语文课堂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故事表演、做卡片、跳蚤市场、参观郊游等等。
组织活动时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明确德育目的,使德与智有机结合。
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加以引导,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同时更让学生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
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情境表演,排演儿童剧目等。
3.3注重师生情感交流,形成和谐友爱关系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及学习兴趣。
如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在这位老师的课上就会显得思维活跃,兴趣浓厚,由此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语文
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主要以交际为主,如果学生不敢或不愿开口讲语文,那么,哪怕考试的分数再高,这个老师的教学也不能说是成功的。
为了能使学生敢于开口愿意开口,必须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作基础。
那么怎样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教师是关键。
教师应注意角色的变换。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
当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从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
当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教师除了参与、促进学生的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指导,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
这既有利于教学相长,又有利于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融洽师生情感。
4结语
综合以上论述可以发现,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比较紧迫,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新课改的今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情感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形式不拘一格,但无论有多少方法和形式,都必须依靠教师去实行。
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对学生满怀深情,学会触景生情和动之以情,把情感教育真正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去,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郑时江.浅谈新课程中与情感教育的体会[J].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